园艺师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园艺师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园艺师论文范文

园艺师,让城市更美好

有人把园艺师当成园林城市的绿色使者, 现代城市绿化越来越受到关注,而绿化建设的主角正是园艺师。

金光利是义乌市园林部门的一位资深园林师。每天早晨,他都会在自家阳台上观察盆景,然后对其修剪和维护,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金光利刚到园林部门工作时,就深深喜欢上了这个岗位。“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带着自己的盆景‘地龙柏’到义乌花卉盆景展参赛”,用他的话说,真是大开眼界。

工作的第三年。单位派金光利到当时国内盆景园艺技术最为拔尖的无锡进行专业培训。“最后一堂课,是一位中国盆景大师的现场演示,80厘米高,造型零乱的野生五针松,经过大师的创作后,‘片中有片,充满国画的意境’,现场的人都惊呆了。”这次培训让金光利第一次领略到了园艺盆景的真正内涵。之后为了使自己的园艺技术上新台阶,金光利走遍南京、上海等地拜师学艺。

一位出色的园艺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实践经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在平时的工作中,金光利特别注重亲自操刀实践,有时休息日也会有朋友或乡村的绿化维护人员找上门,让他为绿化布局把把关,为村里出现病虫害的古树木想想治疗办法,他总是很乐意地为大家出出主意。

据了解,园艺师这一职业,在发达国家特别受重视,因为园艺师不仅担负着城市环境的建设,更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而在国内,大多人觉得园艺师和花匠没什么区别。“实际上,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大多数花匠只知道具体的操作流程,很少有人熟知其中的理论,如果出现突发状况,往往手足无措。”金光利说,“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家居环境的绿化也越来越重视了。许多人家的庭院布局像个小公园一样,亭台、小溪、树木、花草,一年四季会呈现不同的景色。能用所学为大家服务,也是一桩开心的事。”

知识加油站

园艺园艺,即园地栽培。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栽培、繁育技术和生产经营方法。可相应地分为果树园艺、蔬菜园艺和观赏园艺。园艺一词,原指在围篱保护的园地里进行的植物栽培。现代园艺虽早已打破了这种局限,但仍是比其他作物种植更为集约的栽培经营方式。园艺生产对于丰富人类营养和美化、改造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

园艺的起源与发展园艺起源于石器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园艺在意大利再次兴起并传至欧洲各地。中国周代园圃开始作为独立经营部门出现。历代在温室培养、果树繁殖、栽培技术、名贵花卉品种的培育以及在园艺事业上与各国进行广泛交流等方面卓有成就。后来,园艺生产日益向企业经营发展。现代园艺已成综合应用各种科学技术成果以促进生产的重要领域。园艺产品已成为完善人类食物营养及美化、净化生活环境的必需品。

园艺学园艺学是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栽培、育种、贮藏、加工、病虫以及造园等科学。园艺学的范畴一般分为果树园艺学、蔬菜园艺学、观赏园艺学和造园学。园艺学的含义就是研究集约栽培的果树、蔬菜及观赏植物中生物学特性、栽培、繁育技术以及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和营销的综合性科学。

报考园艺师资格证

助理园艺师(国家三级)

申报条件

(满足以下申报条件之一者即可)

1.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经助理园艺师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园艺师(国家二级)

申报条件

(满足以下申报条件之一者即可)

1.取得助理园艺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园艺师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具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大专学历或园艺相关专业中专学历,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者,经本职业园艺师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中级职称,经本职业园艺师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高级园艺师(国家一级)

申报条件

(满足以下申报条件之一者即可)

1.取得园艺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高级园艺师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具有本科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或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高级园艺师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农林、园艺等相关专业副高职称以上,经本职业高级园艺师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见习本职业工作半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园艺师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5.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0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园艺师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责任编校徐雪梅)

作者:吕斌

第二篇:牡丹——东北园艺新亮点

1.东北地区牡丹产业的发展现状

据统计,目前东北地区牡丹栽植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属吉林省,最大的牡丹品种资源园是长春市牡丹园,占地6.5ha,栽植牡丹10000多株,中原牡丹品种有40多个,5000多株,其中紫二乔、肉芙蓉、珊瑚台、乌龙捧盛、藏枝红、似荷莲等品种表现相当好;紫斑牡丹品种120多个,7000多株,其中夜光杯、和平莲、蓝荷、紫冠玉珠等品种表现很好;国外品种20多个,1000多株,其中花王、太阳、岛臣系列、日幕、花竞等品种表现非常好。公主岭市“益宗东北牡丹、芍药繁育基地”是牡丹品种最多的繁育、研究机构,基地占地2.8万m2,已经具备对牡丹品种极有利的驯化、研究能力,能适应的中原牡丹品种有70多个,6000多株;紫斑牡丹品种140多个,8000多株;国外牡丹品种30多个,1500多株。而且,该基地有播种苗10多万株、分株苗1万多株、嫁接苗5万株,是栽植规模较大的牡丹繁殖机构。同时,研究人员对牡丹品种进行物侯跟踪、数据统计、观察研究、分析记录等,并选出有代表性的品种作为资源和繁育品种,为以后培育东北地区牡丹新品种打下了坚实的物种基础。从牡丹的长势及观赏效果上证明牡丹可以作为东北地区园林绿化的一个新品种,使园林绿化品种多样化,成为城市绿化新的亮点。

目前,长春市牡丹园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牡丹专类园,因此,应该抓住时机合理定位,使长春市牡丹园在东北地区及寒带地区的发展起到领军作用。近年来,长春市牡丹园在花开期间游客每年都在增多,各地园林部门也都开始重视,已经有不少的城市试图建造一个更有规模的牡丹园。在政府的支持下,牡丹可在东北地区扩大栽植规模,形成栽植牡丹的小气候。将来会有大量的牡丹在不同城市的绿地、工厂、学校、庭院及百姓家中竞相开放,成为东北牡丹文化的独特因素,使牡丹在东北地区熠熠生辉。

2.如何形成牡丹专类园

长春市牡丹园作为东北地区特有的专类牡丹园,栽有不同的牡丹品种,观赏价值各异。对于牡丹园作为专类园的改造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以牡丹为主体,表现牡丹的群体及个体景观效果;通过诗词、歌赋、传说、神话等增添牡丹园的文化内涵;应用多种造园要素,结合本园现状(建筑、水体、园路等),多方位体现牡丹园的文化氛围及艺术景观效果;体现“以人为本”的建筑原则,或群观、或孤植,同时提供一些必要的游憩服务设施;对牡丹园的四季景观进行统筹考虑。还可根据牡丹园的现状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相结合的布置方式,以此来突出牡丹的美妙、独特之处。

规则式主要应用于地形平坦、便于做几何式布置的区域。一般采用以品种圃的形式出现,即将园圃划分为规则式的几何形植床,内部等距离栽植各种牡丹品种,整齐、统一,可以突出牡丹主体,便于品种间的比较和研究。这是以观赏或品种资源保存及引进新品种训化为目的的最佳布置方式。

自然式采用以牡丹为主要植物材料,结合园内其他树木、草地的配置及地形,与山石、雕塑、建筑、壁画(画廊)等造园要素,自然和谐地配置在一起,展示整体园林景观的外貌。可以通过地形与道路的设置,不同花期与不同观赏角度及牡丹品种的组合,并通过结合其他植物材料搭配组成群落。既给牡丹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起到了挡风遮阴作用,又会延长花期,为牡丹景观起到了衬托的作用,还可补充牡丹花期后的景色欠缺,达到有花有景。配置植物材料的选择要与牡丹园整体风格协调,不宜喧宾夺主,如具有东北特色的白桦、火炬等乔木,在春季开花的连翘、红黄刺梅、榆叶梅,秋季结果的山楂、文冠果等以及耐荫的玉簪、萱草等花卉,都能充分衬托牡丹的雍容华贵和天生丽质,并延长园区观赏期。还要充分开发牡丹园文化资源,结合牡丹园的现状增添园林小品及独特的造园要素,创造高低错落、步移景异、可游可赏的园林景观,既可增加观赏性的文化内涵,又可起到科普及审美教育的作用,使人们在欣赏牡丹花的同时得到赏花怀古、陶冶情操等多方位美的享受,在鱼池布下“花港观鱼”蒲草、苇塘,起到回归自然的观赏效果,使牡丹在各种要素的衬托下章显出雍容华贵的一面。

长春市牡丹园见证了牡丹在吉林省地区不断发展的过程,成为牡丹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的良性发展平台。长春市牡丹园将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牡丹观赏、新品种的培育、研究、开发的专业类牡丹公园,为美化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更彰显吉林省园林的档次与品味。

3.展望牡丹产业发展宏图

要以科学的管理、超前的发展规划将牡丹产业做大、做广、做强,形成东北地区特色产业。牡丹产业在东北地区逐渐兴起的同时要汲取各地牡丹种植经验,认真钻研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继续进行牡丹品种筛选,引进更优异的牡丹品种,逐渐增加筛选的种类,使牡丹品种更丰富,为形成“第五大品种群”打下良好的基础。

养护管理是针对牡丹成活后的日常性管理,包括修剪、施肥、植保等。要培养一批技术人员,对牡丹品种进行分类、筛选,将现有的牡丹植株确定品种后挂上标签,为牡丹生长的各个时期做好观察记录。培养一批有专业文化水平的研究人员,将牡丹收集、养护、选种等方面的工作及珍贵资料进行研究。因此,目前应争取与大专院校进行合作,获取一些准确数据与实践经验,对牡丹进行科学性管理,完成牡丹在东北地区生长及园林彩化的应用问题,扩大牡丹产业链,带动区域绿化苗圃及花卉市场的经济收入;还可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开发,做牡丹相关的文化产品,这样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又搞活了地方经济建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追求文化内涵及文明层次有了明确的需求。在发展牡丹产业的同时,又要发展牡丹附属产业,即以牡丹为主体做一些相关的牡丹文化宣传活动。东北地区的牡丹文化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与河南、山东等地相比相差甚远,但是仍不失东北地区的独道之处,在发展牡丹文化的同时要借鉴、参考以往的成功经验,依托牡丹,进行游园赏花、文艺表演、摄影诗歌、美食文化、商品展销等活动拉动,地方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知名度,成为地区性的新亮点、新名片。这不仅能取得社会效益,还会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助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据考察,虽然牡丹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史,但是在牡丹发展产业轨道上仍受环境、条件、思想的影响,没有形成良性的产业链,制约了牡丹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导致出口质量下滑,丢失一些宝贵的牡丹资源。所以,要改变以往的状态,取其精华,去其粕糟,共同努力发展牡丹产业。

作者:王崇章

第三篇:传统名园造园艺术研究

摘要:济南作为齐鲁文化核心地带的历史文化名城,经本土环境长期熏陶形成了自己的园林特色,济南遐园便是传统名园的代表之一。本文立足于对遐园的实地调研,从空间布局、掇山理水、园林建筑以及园林植物等主要造园要素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入手,系统全面地分析济南传统名园——遐园的艺术特色,以挖掘济南城市名园所传承的城市文脉与城市品格,希望济南地方传统园林所具备的鲜明特色得以发扬。

关键词:传统名园;遐园;造园艺术

1 遐园概况

遐园为清宣统元年山东提学使罗正钧效仿浙江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创办省立图书馆时所建[1],在创建初期景色清秀,藏书众多,园内曲廊相连,溪水环绕,有“南阁北园”之美誉。遐园内还有假山、花草、石台、走廊、亭台等,造型独特、建筑古朴、清新雅致,被称为“济南第一标准庭院”。

据文献记载,遐园在1928年“五三”惨案中遭日军攻击被毁,馆舍建筑和藏书文物遭到严重破坏;1929年新藏书楼得以重建,并由当时著名教育家傅增湘亲笔题写了新藏书楼名“奎虚书藏”,其意为“奎星主齐,虚星主鲁,奎虚者,齐鲁之分野也”[2],成为国内知名省立图书馆之一(见下图)。

2 空间布局

历史名园是济南城市名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文化价值最为突出,所传承的园林艺术特色是济南当代传统山水园林营建的蓝本。遐园作为济南现今遗存的历史名园之一,在空间布局上具有典型的地方性特征。

2.1 整体布局

遐园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西南角,占地约9600 ㎡。园内正中为海岳楼[3],楼前为宏雅阁,用来贮藏图书与教育用品。楼西为神龛,楼东为虹月轩,另有海岳楼、宏雅堂、苍翠亭、明漪舫、浩然亭等建筑。园内泉溪萦绕,杨柳垂阴,曲廊相连,景色秀丽幽雅,被称为“济南第一标准庭院”。

2.2 空间布局特色

2.2.1 布局规整,手法自然

遐园的山水格局、园林要素以传统中式手法为主,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中规中矩的状态,建筑群强调主次关系,与宅园、庭园紧密结合,总体布局呈现出规整的美感。但是浩然亭周边种植自然姿态的植物、园内角隅的自然置石以及园东侧的空廊将大明湖的自然姿态引入园中,使遐园在严谨规整的布局中盡显自然之态。

2.2.2 视线通透,造景丰富

遐园南临大明湖而建,是一处较为静谧的庭园。北部以围墙、建筑、假山植物与大明湖相隔;南侧以假山、明漪舫、植物与嘈杂的大明湖路分隔;西侧以廊墙和旧省图书馆相连;东侧以空廊围合,同时借助空廊通透的视线将对面大明湖的自然景色引入园中,丰富园景并且扩大了景深。遐园书屋、明漪舫、玉佩桥、苍碧亭、浩然亭等园林建筑环园布置,且互为对景。东北假山上的浩然亭和东南假山上的苍碧亭作为两个制高点保证了园林景观的丰富度。另外,在遐园的主入口采用假山作为屏障,采用了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增加了园林层次,丰富了园内景观。

2.2.3 泉溪萦绕,映带左右

遐园自东南方向引湖水为溪入园,穿绕于建筑之间,以水系组织院落空间,绕全园而行,水系在苍碧亭西北侧汇聚成小型池面。水边驳岸多采用石头叠砌成高低错落、凹凸有致、进出得体的自然姿态,并适当间种花木、亲水植物等,因此叠石岸边形状较灵活自由,景象自然生动更具天然野趣之势。总的来说,遐园是典型的泉溪环绕、景点散布的环水布局形式。

2.3 空间手法

2.3.1 渗透与层次

《园冶》中强调“巧于因借”,关键在于巧,巧妙地运用借景、框景、对景等造园手法,使园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园内空间层次变化丰富。遐园的东面空廊在空间划分上可以创造出“虚空间”,使园内外的景色互为对方的远景和背景,廊内外的空间相互渗透,使空间自然而然显得深远。从古至今,古典园林强调“步移景异”,在遐园内通过设置窗口来实现这一动观的效果。遐园主入口廊道的东侧墙一连开了六个方形窗洞,透过这些方窗窥视外部大明湖的景致,随着视点的移动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景色充满连续性又富有变化,具有明显的韵律节奏感。

2.3.2 虚与实

虚与实两者在造园艺术中是相辅相成的。从建筑角度来讲,空间为虚,体型则为实。遐园东部入口处,实墙配合漏窗并结合空廊,虚实两种因素相互渗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园西侧建筑和廊墙所占比重很大,所以实的元素占据主导地位,虚实对比明显,实的墙面上又开一些门窗空洞,因此实中又有虚,整体效果显得生动活泼。

堆山叠石、庭园理水也会涉及虚实关系的处理。遐园内的水面可视作“空”与“虚”,其他山石、建筑为“实”的部分,同时,水面倒映着山石、植物、建筑,丰富了园内的空间层次;水于山下,一虚一实,相得益彰,园子更添活泼生机。

3 筑山理水

3.1 假山

遐园内的假山山体不高却用石精巧,主次分明。遐园的北假山、石壁与洞用石,山顶和石间的土层较厚,山顶的六角亭小巧玲珑,山石点缀花木,疏朗雅致。遐园的南假山临水而设,山体以土为主,山脚之石延入水中,山石、植物与水有机结合为一体,丰富了园内景观。另外,假山西侧有步道可上山俯瞰水面,使游人领略到石趣的魅力和水景的多姿多彩。

遐园的掇山材质与江南园林常见的太湖石不同,石体少皱褶、空洞,呈现出顽夯姿态。总体而言,受本土环境影响,济南遐园中假山规模较小,假山形态融合了江南园林中假山的隽秀玲珑和北方假山的顽夯拙朴,其形态稳重不失变化,多逶施之姿少险峻之势,多峰峦沟壑少洞孔皱褶。

3.2 理水

整个水系处理“有聚有分,聚分得体”,聚则宽敞、明朗开阔,分则潆洄环抱、似断似续[4],与掇石假山、建筑景亭、花草树木相互映衬,构成幽趣的景象。遐园由于院落空间小,水面有限,在水岸的处理上以规整为主、自然为辅,直立式的规则式驳岸一方面能够节约用地,另一方面能起到稳固岸边建筑基石的作用,并在水面不断的情况下使水域宽敞,园内西侧的驳岸均采用这种做法。东侧的水面均采用叠石岸的做法,活泼野趣,岸边亲水植物茂盛,景致自然生动,颇具江南水乡特质。

4 植物配置

4.1 种类选择

济南城市名园中园林植物种类的选用以落叶树种为主、常绿树种为辅,因此济南城市名园在植物景观上季相明显。

在落叶乔木树种中,以杨属、柳属为主,其次为悬铃木属、械树属、白蜡属等。常绿灌木中,大叶黄杨、瓜子黄杨、龙柏用量最大;落叶灌木中以石榴、紫薇、连翘类、迎春类为主;草本中以麦冬类为主。在常绿乔木中,以侧柏、柳杉、大叶女贞用量最多。近年来为了实现物种的多样性,遐园中有新奇植物品种引进,如女贞、红叶石楠、桂花、水杉、乌桕、黄山栾等等,这些非乡土树种的加入,丰富了名园植物景观,尤其使原本以灰暗色调为主的冬季景观丰富生动起来。

4.2 配置形式

以传统山水园林为特色的济南城市名园中的园林植株以自然式为基本形式,整体风貌具自然之态。姿态优美的旱柳孤植于园内和桥畔,丰富了园景构图;修剪整齐的胶东卫矛列植于水畔,丰富了水面倒影;观赏性强的小乔木如竹类以丛植的形式巧妙点缀空间;假山上以高大的落叶乔木和较矮的花灌木交错配置,下层配以草本地被以掩盖山脚置石或池岸,整座假山枝叶相接,郁郁葱葱,体现了自然野趣的景象。

5 园林建筑特色

5.1 自由式院落布局

遐园由建筑物之间的空廊、隔墙、水系、绿植等进行连接并分隔成两个小的院落空间。两个小院均以水石制胜,景象变化丰富,彼此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保持相对独立性,呈现出自由灵活的气息。

5.2 建筑布局呈现中规中矩状态

遐园的建筑布局在“尽善尽美”审美准则影响下多呈现出中规中矩状态,均有明显轴线关系,建筑群强调主次关系,虚实结合,建筑与宅园、庭园紧密结合,体现出严整规则的整体美感。

5.3 园中建筑上采用中西合璧的手法

遐园在空间布局、山水格局等方面都以传统中式手法为主,但在建筑元素上则采用中西合璧的手法。遐园主入口大门,抛弃了济南当地的传统中式门楼形式,而是采用欧式拱券砌筑门楼,装饰上采用中式元素,中西结合;藏书楼“奎虚书藏”是典型的欧式建筑;其他建筑虽呈现出中国传统的形式,但装饰部分亦有西化元素,这是近代济南城市名园建筑采用中西合璧手法的主要表现形式。

5.4 园林建筑类型丰富多样

遐园作为济南的历史名园,具有较强的历史继承特征,因此分布在院内的建筑类型较为丰富。各类建筑对于名园景观的营造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比如居于僻静之处寻求宁静气氛的奎虚楼、形制为榭的明漪舫、位于假山上可观全园之景的浩然亭和仓碧亭、丰富空间层次扩大景深的遐园东廊等。

6 结语

遐园占地面积较小,但其在传统名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空间布局极具特色,建筑类型丰富多样,通过以小见大、渗透与层次等空间手法创造了丰富的观赏空间,满足了游人的基本需求。在未來的实践设计当中,我们仍可以遐园为学习的范例,在尊重地方特色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吸取外域文化中值得借鉴的部分,创造出既有传统印记又具有时代气息的园子,实现济南传统名园特色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刁艳杰,何延海.咫尺遐园 书香胜境[J].走向世界,2021(32):72-75.

[2] 江珊.济南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1904—1945年)[D].杭州:浙江大学,2014.

[3] 刘玉廷,刘晓博.山东省图书馆馆史述略(续)[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1):5-10.

[4] 宋凤.济南城市名园历史渊源与特色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作者简介:李成(1968—),男,山东沂水人,硕士,教授,研究员,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王冰冰(1996—),女,山东菏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车苑溪(1997—),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李斌(1999—),男,广西百色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齐鲁名园造园艺术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D201906446

作者:李成 王冰冰 车苑溪 李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封装工艺论文范文下一篇:德育建设论文范文

热门文章

园艺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