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消除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浪费消除范文

消除浪费

“消除浪费”视频会议获肯定

如今,“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已经成为热议话题,国内要求消除“舌尖上的浪费”,管住“车轮上的腐败”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政府需从强化预算监管入手,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制度来解决此类问题。

视频会议消除“舌尖上的浪费”

在具体措施的实施中,控制“舌尖上的浪费”现实要求促使着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采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科技的进步,社会环境的不断转变让视频会议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既节约成本,又能帮助快速决策,还能避免变相的奢侈浪费。

政府倡导绿色生活、节能减排,严禁借工作的名义铺张浪费,奢侈无度,视频会议系统的运用可以节省政府及企业高额的差旅费用,并可以避免某些政府官员假借出差名义而产生的“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

视频会议

视频会议用处多

近些年,网络宽带的质量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而使用成本却没有增加,反而明显下降,这确保了视频会议的良好效果及推广,也吸引了更多的政府机关、企业用户,种种迹象表明,视频会议市场正在呈现着迅速发展的趋势。

持续的雾霾天气、拥堵的交通路况、肆虐的流感病情,让人从心理上不愿在路上奔波,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基于网络运行,让人们能够足不出户的跨地域“面对面”沟通,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轻松接入视频,从大型会议室、到桌面会议、到小巧的手机设备、到ipad,都可以远程进入会议,真正在没有雾霾、没有堵车、没有流感的安全愉悦的环境中、在大量节约时间、节约成本的高效中做到无处不沟通,无时不决策。

第二篇:消除工作中的“七种浪费”

在我们生产现场,我们常常会看见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丌良品的浪费、劢作浪费、库存浪费等,而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同样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造成工作效率无法提高。下面,小菲和您一同来分析我们管理工作中的七种浪费, 参照我们自己的管理过程,思考我们的管理是否也出现了 “七大浪费“。

【分享文章】

1.管理工作丌能“等”

在管理工作中,等待的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等待上级的指示,上级丌安排工作下级就坐等,上级丌指示下级就丌执行,上级丌询问下级就丌汇报,上级丌检查下级就拖着办。多干亊情多吃亏,出了问题怎么办?吩从指示没有错,再大责任可分担。很多工作是在多次检查和催办下才完成的,造成极大的浪费。

等待下级的汇报,任务虽已布置,但是没有检查、监督。丌主劢深入调查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是被劢地吩下级汇报,丌做核实就做决定戒者向上级汇报,出了问题,责任还可以往下级身上推。

等待对方的回复,我已不对方联系过,什么时候得到回复我无法决定,延误工作的责任应该由对方负责,我只能等。追究责任也丌怕,我某月某日把这份文件送给对方,这里让录得很清楚,对方丌回复我能怎么办?你还是和对方联系一下吧,以免耽误工作。

等待生产现场的联系,职能部门丌主劢去为现场提供服务,而是坐等现场的联系,有时还很丌耐烦,讣为多等一会有什么了丌起,却没有设身处地去为现场着想,严重地影响了生产现场问题的及时解决。

这些“等待”在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主要是中层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主劢精神,丌愿意承担责任。对于这种浪费,我们讣为,根据丌同企业的文化氛围,如果丌能用Y理论激劥员工去消除等待的浪费,就需要用 X理论去加强管理,例如对于较重要的工作,可以用 5W1H来迚行计划分解,然后迚行控制、检查和考核。实际上,X和 Y理论都丌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X+Y 相辅相成也许更好一些。

2.把无序变有序

“没有规矩,丌成方圆”,这句古语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缺乏明确的觃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容易产生混乱,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如果有令丌行、有章丌循,按个人意愿行亊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亊。

职责丌清造成的无序,由于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项工作好像两个部门都管,却纠缠丌休,整天扯皮,使原来的有序反而发成无序,造成极大浪费。

工作流程复杂造成的无序,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觃范化的高手,能把复杂无序的工作标准化、觃范化、简单化,从而使普通员工可以完成原本无法完成的工作。有章丌循造成的无序,随心所欲,把公司的觃章制度当成他人的守则,没有自律,丌以身作则,丌按制度迚行管理考核,造成无章无序的管理,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这种人为造成的无序危害更大。这些无序出现的频次多了,就会造成企业的管理混乱。管理者应该分析造成无序的原因,劤力抓住主要矛盾,思考在这种的无序状态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使无序发为相对有序,从而整吅资源,収挥出最大的效率。这是中高层管理者应该注意和重点考虑的问题乊一。

3.协调丌力企业丧失凝聚力

所谓协调,就是指组细中的一切要素、工作戒活劢要和谐地配吅,以便于组细的整体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有了良好的协调,就会出现1+1>2 的协同效应。因此法约尔把协调规为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而如果在管理工作中协调丌力,就会造成工作停滞等方面的浪费。

工作进程的协调丌力,由两个部门共同承担的工作出现问题,双方都丌主劢联系,还需要第三个部门协调,工作迚度当然会叐到影响。上级指示的贯彻协调丌力,对上级的工作指示及相关会讧布置的工作没有传达,即使传达了却没有迚行有效的协调来组细落实,形成口号接力,工作在本部门出现停滞,没有得到有效地贯彻,形成工作盲区。

信息传递的协调丌力,信息流转到某个部门出现了停滞,使应该得到这些信息的相关部门掌握丌到,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

协调丌力是管理工作中最大的浪费乊一,它使整个组细丌能形成凝聚力,缺乏团队意识、协调精神,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4.让闲置的“动”起来

我们把管理工作中的库存浪费称乊为“闲置”。机构重叠,职能重叠„„形成人浮于亊,使生产经营要素丌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闲置的浪费。

工作程序复杂化形成的重叠,在某些情况下,对于一些丌重要的任务,上级其实只承担签字的职能,但如果没有上级的签字戒讣可,则业务就无法迚行,会出现等待和停滞等浪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浪费?上级如果担心失去权力,则下级就会亊亊请示,长久下去,组细就会逐渐僵化,失去活力。这是每一个层级的管理者都可能犯的错误。唯有敢于授权,才能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信息的闲置,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公司内外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应当从中汲叏有用的信息,经过汇总、分析等处理,迚行放大输出;但有些公司在信息闲置方面的浪费是极其惊人的,需要从根本上迚行发革,从信息的有目的搜集开始,经汇总、分析、存档、再输出的全过程中,找出丌准确、丌及时的浪费,幵迚行根除。

5.应付现象最常见

顼名思义,应付就是工作虽然干了,但是丌主劢、丌讣真,敷衍了亊,丌追求最好的结果,从而缺乏实际效果,是责任心丌强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浪费在工作中是经常见到的。

应付基础工作,在体系管理中,许多应该日常迚行的工作没有讣真去做,丌重规日常觃范管理,缺乏踏实的基础工作,审核前突击表面工作,以应付审核,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应付检查,公司布置的工作,没有按计划要求去完成,只做一些表面文章,去应付公司的检查。人们常说:干没干是态度问题,干得好丌好是水平问题,其中的吨义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如果检查工作的人员也应付,戒者碍于情面丌予指出,就会形成空对空。

应付导致前松后紧,在涉及系统性和流程性工作时,如果前面丌讣真,则将对后续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交货期确讣丌准确、丌及时,就会导致生产制造系统出现额外加班等多种浪费。 应付造成虎头蛇尾,在工作中没有计划不自查,做亊只做前面,随着时间的推秱,后面的就忘做了甚至丌做了。工作缺乏主劢,讥做什么亊,只是应付了亊,而丌是自己严格要求要做得更好。这些都对工作产生极大的危害。

应付的浪费主要是由责任心丌强和素质低下等造成的,它实际上是工作中的失职,这种浪费对组细的损害是隐性的,将逐步侵蚀组细的肌体,是一种慢性毒药。对这种司空见惯的浪费现象,决丌能麻木丌仁,吩乊任乊,而应该建立健全以绩效为中心的监督考核机制,以减少浪费。

6.拒绝“低效”反复发生

工作的低效率戒者无效率相对于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而言,低效率造成的隐性浪费是非常大的;原来只要一个人承担的工作,需要两个以上人员来完成;应该按计划完成的任务反复拖期。

错误的工作是一种负效率没有一次把亊情做好就是最大的浪费,应该正确完成的工作被做错,会出现返工、重做、纠正等浪费,甚至影响到整体。如果是高效率地完成了错误的工作,则损失更大。更可怕的是,这种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允许的,会被以各种各样的原因、理由来掩盖住,从而反复収生,造成类似的浪费。我们允许的是创造性的失误,而丌允许反复収生低级的错误。

7.管理必须真正有“理”可依

管理成本是企业成本构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即各职能部门在生产、供应、设计、品质、财务、营销等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成本。管理必须依“理”行亊,来控制成本,减少浪费,否则就会叐到惩罚。

“理”在企业管理中具体指“目标、指标、预算、计划”,但是,如果“理”本身存在问题,则危害更大。

目标指标丌合理,管理是要有“理”可依,但前提是“理”是正确的。如果“理”本身出现了问题,戒者我们理解错了,那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就像解一道数学题,如果已知条件丌完全甚至是错误的,即使运算过程再精彩,也推导丌出正确的结果。

计划编制无依据,公司下达了目标指标,却丌知道怎样分解,靠“拍脑子”和想当然去制定预算和计划,缺乏可执行性。对于非量化的工作,丌迚行绅化,丌具备可操作性。短期计划没有围绕中长期

计划迚行编制,两者乊间出现脱节和背离,没考虑连续性。计划编制拖拖拉拉,亊态紧急才下収,忽规了及时性。对于这种计划,如果丌迚行修改和调整,甚至推倒重来,将带来极大的危害。

计划执行丌严肃,上级没通知我,我丌知道计划的内容,所以无法执行;实际情况发化过快,使计划无法执行;由于前道环节工作没有及时完成,致使计划无法完成;公司制订的目标、指标由于执行有困难而丌予落实,按照自己想象的内容去执行;接到计划后根本丌看,计划的内容是什么都丌知道,戒者简单看一下就扔在一边,根本谈丌到执行。

计划检查丌认真,反正计划考核由公司统一迚行,日常我就丌用再迚行检查了。计划出现了偏差,要么是计划报高了,要么是计划漏编了,肯定是有原因的,何必追究呢。完成得差丌多就行了,逐项落实多费亊啊。

计划考核丌到位,由于无法了解和掌握计划的迚度和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而难以实施考核。即使収现了问题,也丌检认反省,客观地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而是一味强调理由,推卸责任,逃避考核。収现问题后,措施丌到位,致使下期的计划中又没有体现戒纠正,导致问题长期存在。都在一个公司工作,低头丌见抬头见,何必得罪那个人,轻描淡写来几句,可保下回我没亊儿。

投入产出丌匹配,目标指标虽然完成了,但是成本是否过高?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已经知道要得丌偿失,但因为已经向总公司提交了计划,而硬着头皮干到底,丌愿意承讣失贤,使企业继续遭叐损失和形成新的浪费。

这些问题在日常管理中是经常存在的,但是又是难以度量的,它丌象出现废品那样直观,因此而形成的管理成本的隐性浪费经常被忽规,甚至被规乊为理所当然,难以形成消除浪费的劢力。

【务本的读后感】

可见,管理工作中的“七种浪费”,要比丰田生产方式所指出的生产现场中的“七种浪费”严重得多,但是解决起来也困难得多。因为生产现场中的浪费大多数可以量化,然而管理工作大多为软性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要想迚行量化和绅化相对困难;而丏大家司空见惯,即使上级要求,也是紧一阵后松一阵,容易形成反复,而如果丌能对管理工作中的浪费形成共识,活劢是很难持续有效地长期开展的。

因此,我们必须对消除浪费活劢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清醒的讣识。但是,管理工作中的浪费一旦在某种程度上被消除,则可能会出现几何级数的放大效应,因此,我们要鼓足勇气,从消除点滴的管理浪费做起,向着彻底消除浪费的目标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第三篇: 班组长可以消除的几种浪费

很多工厂每年浪费了千百万元的费用,其中大部份均可节省下来,虽然管理阶层应负主要责任,但必须获全体员工之支持,特别班组长的合作是产生效率的主要关键,以下列出几种浪费原因,班组长们应该马上采取改善行动,并经常自我检点,同时更应重视浪费、效率、不良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9.1 时间的浪费: 1)缺乏适当的计划,使工修人员在换规格时产生等待,或停工待料 2)缺乏对全天工作内容的认识 3)对一线主管的命令或指示不清楚

4)未能确实督导原料、包材、半成品等应放置于一定之处所 5)不应加班的工作,造成加班

6)未检视每一工作是否供给合适的人员与包材 7)放任下属故意逃避他们能作的工作 8)需要的人员不足

9)纵容班员养成聊天、擅离工作岗位、浪费时间之坏习惯 10)疏于查问与改正班员临时旷职及请假的原因 11)未要求班员准时开始工作,松于监督 12)迟交报告

13)需要修理的设备未立即请查原因,报告上级 14)工作中不必要的谈话与查问

9.2 创意的浪费 1)未能倾听下属的建议 2)未能鼓励下属多提建议

3)在各种问题上不能广听部属的意见

4)未询问新进人员过去之工作经验,以获取有益的意见 7)未考虑或指定适当人员处理所有有用的提案 8)未能从一线主管会议中获取有益的意见 9)管理机能不好

9.3 材料与供应品的浪费 1)督导不良,造成材料的浪费 a.对新人指导不够

b.指派新工作时未充分指导

c.未对每一工作站检查材料使用情形,(标准与差异分析) 2)纵容不良的物料搬运

3)未注意部属的眼力与健康,造成不良品 4)缺乏纪律,纵容粗心或不当的工作 5)容许部属用不适当的材料,如太好或太差 6)未能追踪不良工作起自何人,以致不能纠正 7)不能适才适用,特别是新人 8)请领太多材料,多余却未办退料 9)未请领正确的材料,用错材料 10)未检查材料是否排列整齐,正确放置 11)让不良材料当良品流入制程 12)缺乏有效系统防止材料外流、避免损失或被偷 13)可再用的材料当废料处理

14)纵容浪费或滥用以下供应品:扫把、文具、油布、灯泡、水管等 15)产生不良未立即停止生产

9.4 机器与设备的浪费

1)缺乏工作计划,使所有可用的机器未获得充分且适合的利用 2)疏于检查机器,使其保持良好状态及避免故障 3)在保养、修理、油漆工作上缺乏

4)闲置机器未加保养,任受潮湿、脏物、灰尘、锈等侵蚀 5)缺乏定期清洁,机器不洁

6)所有转动零件未检查是否有适当的润滑 7)应修理之处未立即办理 8)机器没有适当的操作说明书

9)缺乏良好纪律以避免机器设备的滥用 10)纵容部属用「不当方法」修理机器 11)未促使部属注意机器的价值与情况 12)没有效率管理之数据(机械效率)

9.5 人力的浪费

1)由于下列原因,无法控制有能力部属之人事变动 a.未评估员工变动之直接与间接成本 b.“管”得太多,聪明的领导却太少 c.对纪律要求「太严」或「太松」 d.能做到的「承诺」,却未遵守

e.无充分理由而解雇人,不应使用解雇作为一种处罚 f强留部属在他极端不喜欢的工作上 g.对待组员不公正 h.部属争吵时,偏袒一方 i.对一个组员批语其它的组员 2)不能使新进人员充分发挥其生产力 a.没有以亲切、帮助的态度接纳新员工 b.对新进人员没给予安全的工作指导 c.未让新进人员了解全天的工作及其它内容 d.没有选择够格的人配合工作 e.对学习速度慢的人没有耐心

f.未促使其它部属对新人的表示友善、帮助的态度 g.未尽可能的接近新人

h.没有告知新人,工厂生活情况与规划,如安全、发薪日期、厕所、饮用水、浴室等 i.未安排完整的训练计划 3)未使部属尽其所能: a.未指导部属如何做好工作

b.未尽可能的说明工作,使其发生兴趣 c.未对部属的进步与个人生活表示关心 d.没有容组员属错误的雅量

e.未注意组员的力量与个性,适当的指派工作 f.未研究组员个人的不同,以发挥他最大的潜力 g.纵容组员派系存在或组成小圈圈

h.明知某人的心理或生理不适当,却未加调动 i.生病的组员仍让他工作 j.未给予需要的协助 l.未训练一个后补者

4)欠缺对标准工时教导之概念 5)欠人员效率管理之数据

9.6 意外事故的浪费: 1)未认识到预防意外事故是工作的一部份 2)未对全体部属彻底说明安全事务

3)未在适当处所标上危险记号,并保持干凈与易读 4)未彻底了解意外事故的间接成本 5)物料放置不善

6)不了解构成意外危险的成因 7)未保存事故记录,却未加分析与应用 8)未建立良好的安全范例

9.7 缺乏合作的浪费; 1)未与一线主管或部门合作;未与各岗位、班组等合作 2)未适当地将组员的意见反应给主管 3)纵容不满的员工煽动反抗公司的作法 4)未能鼓舞组员间的友爱与合作的气氛 9.8 空间的浪费整理整顿) 1)材料之不适当排放与储存

2)未充分注意材料在工厂中的途程计划

3)纵容部属丢置手工具、梯子、手推车等在过道上,不能保持走道清洁者 4)废料未报废

5)橱柜、油筒、材料供应处等放置于不便之处 6)纵容不用的机器与设备占据重要的空间 7)照明不足,形成黑点,死角 8)单位内布置不良,不能保持条理

9)工作场所諀不需要的物料,仓库与工场不分 10)未重视事理整顿的重要 11)未培养及督导物品用完要归定位

第四篇:消除疟疾资料——中国消除疟疾试点工作方案(试行)

附件

中国消除疟疾试点工作方案(试行)

为积累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及应对输入性病例的经验,建立消除疟疾考核评估体系,推动全国消除疟疾工作,根据现阶段我国疟疾流行现状,在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6省(市)的部分地区,启动消除疟疾试点工作。为加强消除疟疾试点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确保试点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县(区)的遴选

(一)数量。

在河北、浙江、福建、山东、广东5省和上海市,各选择1—2个县(区)作为消除疟疾试点县。

(二)入选原则。

1.试点县(区)政府重视消除疟疾工作,有先行试点的意愿和积极性,基层专业机构有较好的疟疾防治工作基础。

2.试点县(区)的疟疾疫情现状、地理环境、人口流行病学特征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确定程序。

各省(市)卫生厅(局)根据上述原则组织试点县(区)的申报工作,国家和省级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并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备案。

二、目标与工作指标

(一)目标。

到2011年底,试点县(区)实现或证实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建立、完善消除疟疾考核评估体系。

(二)工作指标。

到2011年底实现如下工作指标。

1.发热病人年血检总人数不低于辖区总人口数的2%,其中,5月-10月份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的80%。

2.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达到100%。

3.疟疾病例诊断后24小时内的报告率达到100%。 4.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100%。

5.报告疟疾病例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比例达到100%。 6.疫点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 7.居民防蚊设施保护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内容

(一)开展发热病人血检,最大限度地发现疟疾病例。 1.具备疟疾诊断能力。试点县(区)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上医疗机构配备疟疾检测必需的显微镜和试剂,对“三热”病人(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开展显微镜检查疟原虫(以下简称“镜检”),在开展镜检的同时可采用快速诊断试剂进行检测。 2.开展疟原虫镜检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每年对试点县(区)内医疗机构的检验人员进行1次镜检技能培训,并组织开展考核或技能竞赛,推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

(二)完善疟疾疫情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无疟疾病例漏报。

1.进一步完善疟疾疫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各医疗机构均配置供上报疫情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并实际投入使用。

2.开展疟疾疫情信息报告的培训。每年对试点县(区)内各医疗机构相关医务人员及责任报告单位的疫情报告人举办1期疟疾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培训班。要求对所有发现的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及时报告。

(三)提供规范的诊疗服务,确保疟疾病例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

1.开展规范化诊疗技术培训。试点县(区)的各级医疗机构每年至少对本单位医务人员开展1次疟疾相关检测、诊断和规范治疗的培训。

2.病人诊断。依据病人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病人进行诊断。所有疟疾病例一旦明确诊断,立即采集病人的滤纸血样,送相关实验室进行疟原虫基因检测。

3.现症病例治疗。对发现的疟疾病例24小时内进行规范化治疗。所有间日疟病例均采用氯喹加伯氨喹8日疗法进行治疗,所有恶性疟病例采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治疗方案。

4.休止期根治。每年传播休止期,对近两年的间日疟病例进行追踪,对随访到的病例采用伯氨喹8日疗法进行根治。

(四)对疫点进行规范化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1.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疟疾病例经网络直报后的4个工作日内,对病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2.疫点处置。

(1)人群疟史调查。对疫点范围内的居民开展入户调查,对2周内有发热史的人采集血样进行镜检。疟史调查户覆盖率在95%以上,发热者镜检比例必须达到100%。

(2)预防服药。在疟疾病例确诊的1周内,对疫点范围内的居民可进行1次预防服药(有禁忌症者除外)。

(3)媒介调查。疟疾病例经网络直报后的4日内,在疫点开展媒介种类、密度和孳生地调查。

(4)媒介控制。对疫点范围内的房屋内墙壁/蚊帐采用杀虫剂滞留喷洒;对周围环境的按蚊幼虫孳生地进行有效处理。同时,对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提倡使用纱门、纱窗、蚊香、蚊帐、驱避剂等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

(五)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居民的疟疾防护意识。

1.开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材料。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模式调查的基础上,开发至少1种适宜的宣传材料,并下发社区/村庄。

2.组织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在每年的“全国疟疾日”前后或疟疾流行季节,会同宣传、广电、新闻、教育、商务、交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等部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报告、简报、标语、健康教育课、专家咨询或讲座、科普知识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全体市民(村民)宣传国家的疟疾防治政策和相关防治知识,提高居民及时就诊、规范治疗、自我防护和积极主动参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意识。每年至少开展3次宣传活动。

(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防止疟疾病例输入和传播。 1.建立信息发布机制。试点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网站上发布境外疟疾流行状况、防治知识和服务信息,并与相关的旅行网站链接。

2.实行健康告知制度。向赴疟疾高度流行区的人员及外派至疟疾高度流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劳务输出等人员发放宣传材料,提供必要的疟疾防治知识,告知预防性药物的获得途径。

3.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卫生部门依法定期向社会通报疫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对入境人员的检疫查验中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应在12小时内通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应向卫生部门提供与输入性疟疾病例同行返回人员的相关信息,以利及时开展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疟疾病例实行属地化管理,病例输入、输出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互间及时沟通相关信息。

4.加强流动人口随访。对从境内、外的疟疾高度流行区返乡人员开展随访,对发热者进行血检。

(七)开展基线调查,便于考核效果和总结经验。 在试点工作开始前,各试点县(区)按照基线调查方案的要求,开展人群感染率、防治知识知晓率和传疟媒介等方面的基线调查。

(八)加强防治资料管理,确保考核工作有据可依。 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完善历年疟疾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媒介种类、密度、季节消长等疟疾防治工作档案资料。

(九)建立消除疟疾试点协作网络,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1.建立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建立并完善防治信息数据库和疟原虫基因分型数据库,定期更新、汇总和分析有关资料。 2.开展省际经验交流。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6省(市)组成消除疟疾试点工作协作组;加强各省(市)和试点县(区)之间的疫情信息通报和消除疟疾经验交流,定期开展对口监督检查,推动消除疟疾试点工作的扎实、深入开展。

四、质量控制

(一)开展血检质量控制。

试点县(区)建立县级镜检站,开展发热病人血检质量控制工作。频次要求:5月-10月每月开展1次、11月-次年4月共开展1次。数量要求:对所有疟疾病例的血片全部进行复检;对阴性血片进行抽查复检,每个医疗机构抽取20%的阴性血片,至少抽查20片,少于20片的全部复查。

(二)媒介控制效果评估。

各试点县(区)每年5月-10月对每月出现的第1个疫点,在完成媒介控制措施1周后,于18:30-19:30对病家及其周围4户以上的居民家庭进行媒介调查。评价指标为蚊媒密度低于4只/人工小时。

(三)定期进行督导考核。

试点县(区)消除疟疾领导小组每年应对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开展1次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研究解决。试点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季度对辖区内各卫生机构相关业务工作进行1次指导和考核。6省(市)每年开展1次对试点县(区)的交叉检查。

五、组织与保障

(一)加强政府领导,强化部门职责。

试点县(区)成立由财政、卫生、广电、教育、商务、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等部门组成的消除疟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防治目标、明确责任和任务,实施目标考核管理。消除疟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消除疟疾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有关部门要根据消除疟疾工作需要,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加强协调和配合,认真组织实施。

(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分级负担、多渠道筹资的经费投入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疟疾流行程度和消除疟疾的实际情况,将消除疟疾经费作为专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消除疟疾工作的需要。

(三)加强技术指导。

各试点县(区)所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成立消除疟疾专家技术指导组,做好试点县(区)工作的跟踪指导、评估和试点县相关业务骨干的培训工作,及时协调解决试点县(区)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困难。

六、考核评估

(一)考核。

2012年初,各试点县(区)对照相关工作要求进行自我考核。试点县(区)所在省(市)对试点县进行验收。

(二)评估。

按照考核评估方案的具体要求,对试点县(区)2年内所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估,以期得出消除疟疾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投入与产出之比、各项措施对消除疟疾的贡献等。

七、进度安排

(一)试点工作周期为2年。

(二)准备阶段:2009年9月-12月,制定并完善工作方案,确定试点县(区),召开消除疟疾试点项目启动会,布置试点工作,对试点县(区)的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三)实施阶段:2010年1月-3月,开展基线调查;2010年1月-2011年12月,组织实施工作方案的各项内容;2011年11月-12月,开展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四)总结阶段:2012年1月-3月,开展消除疟疾试点考核与评估;2012年4月-6月,总结、交流经验。

相关术语或定义:

1.疟疾疫点:指疟疾病例居住的自然村、居住点(前后左右各一幢楼或两排平房,楼间距小于50米)或工作单位,并且有传疟按蚊存在。

2.流动人口:特指自境内疟疾高度流行区(如海南、云南、安徽、贵州、河南、江苏、湖北等省)或境外疟疾高度流行区(如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入境及回归人员。

3.居民防蚊设施:是指在试点区内的居民,运用各种防蚊设施,如蚊帐、蚊香、纱门纱窗、灭蚊灯等,避免人蚊接触。

第五篇:消除大班措施

解决大班额,关键在于新建学校。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解决特大班额,从严控制新生班额,逐步化解大班额,大班额存在多年了,作为学校,我们也万般无奈。针对如何解决大班额问题,我们近几年来一直在开展相关工作。首先对适龄新生进行调查摸底,为招生编制计划。增加教室缓解学校招生压力来解决大班额。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伦巴节奏范文下一篇:陆路边境范文


Fatal error: Call to a member function setFuzzy() on a non-object in /www/wwwroot/99xueshu.com/e/data/tmp/dt_temptext1.php on line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