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法律法规

2022-08-15

第一篇:质量管理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之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概况

法律法规

之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概况

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概况

主要内容

一、我国种子质量制度

二、我国种子质量管理的基本框架

--种子企业是种子质量管理的主体

--政府对种子质量实施宏观管理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种子质量监督工作

三、我省种子质量监管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重点

一、《种子法》确定的种子质量制度

2000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标志着我国种子质量管理进入一个崭新的法制化管理阶段。

《种子法》确定的种子质量制度是

最低种用标准基础上的真实标签制度。

《种子法》所述的种子质量强调的是种子的栽培使用价值和播种价值,把种子真实性、标签标注值、国家种用标准、不带检疫对象等纳入评价指标。

依法生产、经营管理,禁止生产、经营假、劣种子。

假劣种子认定

1、假种子的认定

下列种子为假种子:

(1)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的;

(2)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

2、劣种子的认定

下列种子为劣种子:

(1)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

(2)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

(3)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

(4)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

(5)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

质量指标是指生产商承诺的质量指标,按品种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指标标注。

二、种子质量管理的基本框架

我国种子立法,充分考虑了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水平和阶段特点,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作为立法宗旨之一。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

围绕 “提高种子质量水平”这一立法宗旨,《种子法》明确了种子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确定了种子企业、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落实了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构成了种子质量管理的基本框架。即

--种子企业是种子质量管理的主体;

--政府对种子质量实施宏观管理;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种子质量监督工作。

(一)种子企业是种子质量管理的主体

种子质量是企业活动的结果,要求种子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种子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种子质量。依法承担质量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依法遵守质量管理规范

2、依法履行质量义务

3、依法承担质量责任

1、依法遵守质量管理规范

企业要对种子质量实行全过程管理,确保种子质量。主要把好三环节关

( 1)种子生产环节

--种子企业必须满足保证种子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保证种子质量所必需的生产技术、检验人员、环境和设施条件。

--商品种子生产应当执行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和种子检验检疫规程。

--要建立种子生产档案,如实记录各种可能会对种子质量带来影响的信息。如载明生产地点、生产地块环境、前茬作物、亲本种子来源和质量、技术负责人、田间检验记录、产地气象记录、种子流向等内容。

( 2)加工环节:销售的种子应当加工、包装。

(3)经营环节

--种子企业开展经营活动,要满足保证种子质量的基本条件。如检验种子质量人员及检验仪器设备等;

--要建立种子经营档案,包括种子来源,加工、运输、贮藏和质量检测等环节的简要说明及责任人、种子销售去向等。

--禁止生产、经营假、劣种子。

--销售的种子应当附有标签。标签标注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并符合有关规定。

2、依法履行质量义务

--生产、销售、进口的种子要保证具有使用价值,符合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

--附有种子标签,明示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真实信息。

--除不能加工包装外,销售的种子应当加工、包装。

--建立种子质量档案。

--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出口假、劣种子。

3、依法承担质量责任

种子企业不履行《种子法》规定的保证种子质量的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 1)质量问题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包括购种价款、有关费用和可得利益损失。

(2)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

--行政处罚包括①责令改正,②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③罚款,④责令停止生产、经营,⑤吊销许可证等;

--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政府对种子质量实施宏观管理

政府具有指导种子产业健康发展,促进种子质量全面提高,增强种子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责任。

《种子法》规范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将“提高种子质量水平”纳入种业发展规划。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财政、信贷和税收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如我国实施的种子工程项目重点建设了全国种子质量检验体系。

2、政府规定基本管理制度,引导、督促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加强种子质量管理。《种子法》授权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种子质量管理办法。

3、组织有关部门(如农业、工商部门)依法采取措施,制止种子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种子法》规定的行为,保障《种子法》的施行。

(三)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种子质量监督工作

《种子法》明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法定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主体。

种子质量监督的形式主要实行监督抽查并对抽查结果进行公告的制度。

1、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制度

(1)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特点是以技术标准为规范,以检验检测为手段,判定是否符合相应规范的监督。

--监督抽查依据的技术规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0464 -2006《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和GB 4404《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监督抽查内容包括:种子质量(产品实物质量)和种子标签的标注质量。

--公布抽查结果包括种子质量和标签标注质量。

(2)监督抽查合格种子的内涵

--依法生产经营

经营种子要取得经营许可证,

生产主要农作物种子要取得生产许可证,

推广主要农作物和转基因品种要审定,等

--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

不带检疫性有害生物;

杂草不超过规定要求。

--种子标签标注规范

(3)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制度的制度的实施

2005农业部令第50号

《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抽查规划,下达监督抽查任务;

--种子管理机构和或质检机构负责扦样工作;

--质检机构负责样品的检测工作;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抽查后处理。主要内容包括:

-结果和通报公告;

-整改复查;

-跟踪抽查;

-行政处罚。

2、农作物种子标签真实制度

农作物种子标签真实制度是《种子法》确立的一项基本法定制度。

农作物种子标签真实制度要求种子生产商、进口商和分装单位在投放市场的销售种子包装上应当合法、真实、规范明示质量及相关信息 。

《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 2001年农业部令第49号)

国家强制性标准GB 20464-2006《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标签标注应合法、真实、规范。标注内容主要包括:

--产品名称: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名称;

--与质量指标有关的信息: 质量指标、净含量、生产年月、分装日期、产地、杂草种子; --与质量责任有关的信息:生产商、分装单位、进口商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 --涉及安全的说明:药剂处理种子的警示标志,转基因种子;

--各种许可证明编号:品种审定编号、种子生产许可证编号、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检疫证明编号、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编号等 。

3、种子质量监管保障体系

(1)种子检验机构考核制度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抽查可以委托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对种子质量进行检验。承担种子质量检验的机构要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管理办法》

(2008年农业部令第12号)

种子检验机构是《种子法》唯一明确的技术服务法定机构;是对外开展农作物种子检验服务,出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数据和结果的检验机构。不同于种子企业的检验室。

--考核原则:“考核要求、考核程序、证书标志和监督管理统一”

--按照行政许可程序进行管理:申请与受理→能力考评→审查与决定

--考核管理机关 :农业部和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省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设置的检验机构由农业部考核;其他检验机构由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 。

--检验机构考核方式:文件审查、现场评审和能力验证相结合。

(2)种子检验员考核制度

种子质量检验机构配备的种子检验员要经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农作物种子检验员考核管理办法》( 2005年农业部令第49号)

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和统一规则的考试考核制度。

--按照行政许可程序进行管理。

--考核管理机关 :农业部和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省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依法设置的检验机构的种子检验员由农业部考核;其他检验机构的种子检验员由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 。

--考核方式:专业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

--种子企业检验人员资格考核参照种子检验机构的种子检验员。

第二篇:环保管理及法律法规知识

1.什么是环境?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在世界各国的一些环境保护法规中,往往把环境中应当保护的环境要素或对象称为环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规定的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尽管环境所包含的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法定范畴,然而环境保护法所指明的环境范畴,则是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这些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条件。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凭借地球环境所提供的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2.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的问题。"环境问题按其产生原因可以归纳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类:原生环境问题是指一些非人类能力所能控制的,而由自然因素(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如:由太阳辐射变化引起的台风、干旱、暴雨;由地球热力和动力作用产生的火山爆发、地震等。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水土流失、沙漠化、气候异常、地面沉降、诱发地震等。目前,人类活动对环境损害所造成的后果和环境污染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已日渐被人们所感受,并逐渐形成共识。保护环境,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3.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有那些?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

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成生命的源泉"。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产迅速发展,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尽和湿地的消失,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许多生物也正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灭绝。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5)资源、能源短缺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所至。本世纪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消耗能源总数约100亿吨标准煤,预测到2000年能源消耗量将翻一番。从目前石油、煤、水利和核能发展的情况来看,要满足这种需求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新能源(如太阳能、快中子反应堆电站、核聚变电站等)开发利用尚未取得较大突破之前,世界能源供应将日趋紧张。此外,其它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少,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

(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 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的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原来减少了11%,相当于7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此外,在亚太地区、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

(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的耕地。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估计,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即50~100万种动植物将消失。而且,灭绝速度越来越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发出警告:本世纪鸟类每年灭绝一种,在热带雨林,每天至少灭绝一个物种。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

(9)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美国素有垃圾大国之称,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过去几十年内,美国已经使用了一半以上可填埋垃圾的土地,30年后,剩余的这种土地也将全部用完。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3.5万种。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约500余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自五十年代以来,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4.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从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人为的环境问题是随人类的诞生而产生,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环境价值的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约因素,人口的增长要求工农业迅速发展,从环境中取得食物、资源、能量的数量必然要增大,其中一部分供人类直接消费,有的经人体代谢变化;废物"排入环境,有的经使用后降低了质量。然而,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如果人口的增长、生产的发展,不考虑环境条件的制约作用,超出了环境允许的极限,就会导致环境污染与破坏,造成资源的枯竭和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因此,可以认为,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5、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和任务世界各国不尽相同,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任务也有变化。概括地讲,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的身心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污染影响下产生遗传变异和退化;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使之得以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贻惠于子孙后代。

6、《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于1972年6月16日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全体会议通过。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保护环境的全球性宣言,它对激励和引导全世界人民奋起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宣言的内容是由各国在会议上取得的7项共同观点和26项原则组成。

7项共同观点的主要内容如下:

(1)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有改变环境的巨大能力;

(2)保护和改善环境对人类至关重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各国政府应尽的职责;

(3)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如妥善地加以运用,可为人民带来福利;如运用不当,则可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4)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发展不足造成的,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业化和技术发展而产生的;

(5)应当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方针和措施解决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给环境带来的问题;

(6)为当代人和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 (7)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公民和团体以及企业和各级机关承担责任,共同努力。各国政府要对大规模的环境政策和行动负责。对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国与国之间要广泛合作,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

26项原则归纳起来有6个方面:

(1)人人都有在良好的环境里享受自由、平等和适当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有为当今和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神圣职责。(2)保护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规划时要妥善安排,以防将来资源枯竭。各国有按其环境政策开发的权利,同时也负有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的义务。有毒物质排入环境应以不超出环境自净能力为限度。对他国或地区造成环境损害,要予以赔偿。

(3)各国在从事发展规划时要统筹兼顾,务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

(4)因人口自然增长过快或人口过分集中而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区域,或因人口密度过低而妨碍发展的区域,有关政府应采取适当的人口政策。

(5)一切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提倡环境科学的研究和推广,相互交流经验和最新科学资料。鼓励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造成经济负担的环境技术。

(6)各国应确保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效合作。在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国际问题时,国家不分大小,以平等地位相处。本着合作精神,通过多边和双边合作,对产生的不良影响加以有效控制或消除,同时要妥善顾及有关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人类环境宣言》第一次为国际环境保护提供了各国在政治上和道义上必须遵守的规范,总结和概括了制定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并为各国国内环境法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7、《中国21世纪议程》主要阐述了哪些观点?

《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题词是"发展",体现新的发展观,力求结合中国的国情,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摆脱传统发展模式,逐步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向技术型经济发展。

《议程》认为:

我国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在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重点是提高增长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与消费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我国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经济相对不够发达地区,重点是消除贫困,加强"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如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对区域开发的支撑能力。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议程》特别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等手段,逐步使农业走上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向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发展我国独具特色的乡镇企业,引导乡镇企业走向专业化、社会化协作生产,提高效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能源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0%以上的特点,在能源发展中重点发展清洁煤技术。在《议程》"可持续的能源生产与消费"一章以及优先项目中,推出一系列清洁煤技术发展项目和示范工程建设项目。《议程》提倡运用经济、终端导向等手段大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2000年以后可持续能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是《议程》的又一战略重点。巨大的人口基数给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尽管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仍然很大(每年1500万),社会保障、卫生保健及教育、就业等不适应人口增长的需求。继续进行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健全城乡三级医疗卫生妇幼保健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举措,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的优势。上述战略思想在《议程》的各有关章节得到了充分体现。《议程》中表述的中国资源与环境战略,突出了以下特点:

中国在总体上是一个资源并不富裕的国家。以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而言,可耕地仅为全球人均占有量的32.3%,森林为14.3%,淡水为28.1%。从长远看,资源短缺和人口激增两个因素加在一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制约力。《议程》唤起人们从现在起就要有资源危机感。迈向二十一世纪,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将水、土、矿、森林、草原、生物、海洋等各种自然资源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自然资源核算体系,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段,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实行资源保护、利用与增殖并重的政策。中国二十一世纪环境战略的核心是环境的外部化转向环境的内在化。环境保护是"发展"自身主要的组成部分。不能让发展还是老样子,而把污染留给环保部门来解决。把这种环境保护放在传统发展模式的修补位置上,事实证明不是成功之路。要由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与资源等相分割的战略、政策和管理模式,转向环境与发展紧密结合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压力还是来自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引起的环境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产业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协调,科学的管理与恰当的技术选择。《议程》中对此给予了明确回答。《议程》针对全球环境问题将更加尖锐化的严重现实,充分注意到了中国国家战略与全球环境与发展战略的协调。对诸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防止平流层臭氧损耗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防止有害废物污染转嫁越境问题以及水土流失问题和荒漠化问题等,都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表明中国政府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完成对国际社会应尽的义务,不懈地为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能力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证,《议程》从机制、立法、教育、科技和公众参与等诸方面提出了能力建设重大举措,并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创造适宜契机与良好环境。

《议程》与优先项目计划的同时出台,为《议程》的实施、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把《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了保障。第一批出台的62项优先项目计划已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根据需要,优先项目计划将滚动发展,不断调整与完善,并与我国各部门各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紧密结合,形成《议程》项目体系,突出了战略的可操作性。

8、世界性的与环境有关的节日有哪些?

目前世界性的与环境有关的节日有14个,按时间顺序排分别是:水日、气象日、地球日、无烟日、环境日、防治荒漠化日、禁毒日、人口日、保护臭氧层日、旅游日、粮食日、生物多样性日以及植树节、爱鸟周(节)等。

(1)世界水日(3月22日)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定,从1993年开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人类的一切生活和经济活动都极大地依赖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确立"世界水日"标志着水的问题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旨在唤醒全世界充分认识当前世界性的水危机和水污染,人人都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开展各项活动,以提高公众爱护水的意识。

(2)世界气象日(3月23日)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决定,以每年的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该组织要求其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和宣传活动,例如举行纪念性学术活动仪式,举办气象展览会,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文章,广播,演说,放映气象科学影视,发行纪念邮票等,并广泛宣传天气气候、保护地球大气环境及气象工作对人类的重要性。1995年5月30日,参加第12届世界气象大会的178个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一致同意,气象组织要加强其在环境领域的活动,使气象日活动更加增添了环境保护的色彩。

(3)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是从1970年4月22日美国的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活动开始的,这一天全美国有2000多万人,1万多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2000个社区和各大团体参加了这次活动,人们举行集会、游行、宣讲和其它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和图表,高呼口号,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它不仅推动了美国国内环境保护的深入开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从此,国际上各国保护环境、救救地球的呼声日益高涨。 1970年"地球日"过后,"地球日"每年都受到世人的关注,其影响逐渐扩大,在国际上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网,已经大大超出了美国的国界。虽然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协调,但由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年的地球日都能开展各种活动,同时也得到了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的支持。由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际关心的热点,"地球日"也逐步演变为具有国际性的节日,1990年4月22日美国发起"地球日"20周年之际,全世界都进行了地球日活动,从此"地球日"真正成为"世界地球日"。目前全球"地球日"的活动组织机构是一个松散的自愿联盟,各地各自独立开展纪念活动。由国际知名人士和环境专家组成的组委会和顾问组,负责与各国、各参加活动的组织团体联系、协调和指导工作。

(4)世界无烟日(5月31日)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告诫人们吸烟污染环境,有害健康;呼吁全世界所有吸烟者在世界无烟日这一天主动停止或放弃吸烟;呼吁烟草推销单位和个人,在这一天自愿停止公开销售活动和各种烟草广告宣传。 1995年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第8个"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发表文告公布,目前世界上有11亿烟民,每年消耗6万亿支香烟,每年有300万人因吸烟引起的疾病而死亡。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吸烟者仍在增加,令世人担心,吸烟带来的危害健康、污染环境和导致火灾等恶果,使有识之士、社会团体、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纷纷参与并组?quot;反烟"运动。

(5)世界环境日(6月5日)1972年6月5日至6月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建议将这次会议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是为纪念第一次全球人类环境会议,促进全球环境保护,由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性活动日。联合国确定"世界环境日"的目的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从1973年的6月5日开始,每年的这一天,全世界各国都要围绕一个统一的主题开展各种环境保护活动,并且发表全球环境现状的报告书,并表彰对在环境保护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全球500佳"。6.5世界环境日"的活动主题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逐年确定的,主题内容基本上反映了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环境热点,很有针对性。

(6)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1994年12月,联合国第49届大会通过了115号决议,宣布: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呼吁各国政府重视土地沙化这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确立,意味着人类同荒漠化抗争的行动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为防治土地荒漠化,全世界正迈出共同的步伐。

(7)国际禁毒日(6月26日)毒品泛滥已是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积极开展国际禁毒斗争,是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1987年6月,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部长级国际禁毒会议,建议设立国际禁毒日。1988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它标志着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这一天也成了特别关注毒品问题的日子。毒品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在其生产过程中还严重破坏生态系统。世界上用于生产毒品植物的地区大部分集中在有热带森林的地区,种植者为了不被发现或是提高产量,总是到处流动,任意砍伐森林,开垦新地,造成水土流失。另外毒品种植者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和其它杀霉菌剂,严重污染土壤和河流。此外,还破坏了植物的多样性。在1公顷热带森林中,一般存活300多个植物品种,而在1公顷种植毒品植物的土地上只有唯一的一个植物品种。

(8)世界人口日(7月11日)据有关专家推算,地球上第50亿个人在1987年出生。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UNFPA)根据这一推算,假定1987年7月11日为世界人口突破50亿大关日,倡议在这一天举行"世界50亿人口日"活动。此后,于1990年7月11日,联合国又确定并发起举行了第一个"世界人口日",同时将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的过快增长对地球上各种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自有人类以来到1830年世界人口达到10亿,经历了300多万年的漫长岁月。但是到1930年,世界人口突破20亿,其间100年相当于300多万年的人口增长数。1960年世界人口达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50亿,现在世界人口已达58亿,到2000年将超过60亿,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50年将达到100亿。100亿人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拥挤、贫困、饥饿和资源破坏,并且也可能引发战争,地球上的一切将毁于人类数量的失衡。确定"世界人口日"旨在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政府、民间组织及各方面人士注重和解决人口问题,创造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以利于推进各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

(9)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quot;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确立旨在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所有缔约国根据《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日子。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确定,进一步表明了国际社会对臭氧层耗损问题的关注和对保护臭氧层的共识。

(10)世界旅游日(9月27日)世界旅游日",是由世界旅游组织确定的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节日。从1980年起,有关国家每年都在这一天组织一系列庆祝活动,如发行纪念邮票,举办明信片展览,推出新的旅游路线,开辟新旅游点等。一些饭店和旅游服务设施还实行减价。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能吸引游客,相反,倘若大气、水被污染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山石裸露、沙尘风暴骤起,则很难吸引旅游者前去观光。因此,环境与生态破坏,是对旅游资源的最大破坏。此外,旅游业本身对环境也有污染。例如1994年,全世界出国旅游的人数约5.3亿,这意味着地球表面上平均每天就有145万人在迁移,仅从运送这么多人的交通工具而言,汽车、飞机等频繁往来,必然给环境施加很大的压力。近代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不能不说与旅游的兴起有关。从局部地区环境来看,旅游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当突出。据报载,中国风景区庐山,每日来往大小车辆达几千台次,汽车尾气严重污染了空气,使路旁树叶发生枯黄现象,同时汽车的噪声也破坏了原来宁静的自然环境。此外风景旅游区的生活、娱乐设施等建筑物及生活废弃物,会破坏自然景观和污染环境。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随手抛弃罐头盒、汽水瓶、塑料袋及吃剩的食品等也会污染环境。旅游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其特点在于,这部分环境的开发利用价值更高,用于欣赏的价值更大,应该更加重视保护旅游环境。世界旅游组织所开展的活动中就?quot;环境与计划"的专题内容,其基本点是发展适度旅游,强调在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过程中,不仅要有商业意识,而且要具有明显的环境保护意识。

(11)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大会决议确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将作为"世界粮食日",举行有关活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决定举办世界粮食日活动的宗旨在于唤起世界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二十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不断加快,再加上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粮食供应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1955年~1985年的30年间,世界的粮食产量翻了一番还多,而且在同一时期耕地面积仅增加15%。耕地增加不多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粮食的增产并非源于由耕地面积的扩大,而是由于对土地的过分使用实现的;二是由于对耕地的过分使用,造成了土壤侵蚀和荒漠化,最后不得不放弃一部分耕地。土壤的肥力主要是通过土地间歇休闲,以再生养分来维持的。由于人口压力的增加,必须生产更多的粮食,休耕地的面积必然缩减,久而久之使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甚至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全世界每年被迫弃耕的土地有500~700万公顷之多。另外,为了增加土壤肥力,以生产更多的粮食满足人类的需要,施用大量无机化肥是当今粮食增产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然而,化肥对环境的危害却被人们所忽视。农田所施用的任何种类的化肥,都不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利用。各种作物对肥料的平均利用率为:氮40~50%,磷:10~20%,钾:30~40%。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和过量施用,都会使大量化肥进入环境中,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很大威胁。在我们当今居住的地球上,不仅动植物,而且农作物的品种也日益减少。古代先农们种植过多达数千种的农作物,而现在只有大约150种被广泛种植,成为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玉米、小麦、水稻约占60%,而大多数其它农作物品种已处于灭绝的边缘。随着农作物品种日趋单一和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全世界粮食供应正变得日趋脆弱。现在人类已经意识到粮食品种在减少、各种野生植物、珍贵食物资源越来越少。而解决人类粮食问题的希望,也正是寄托在那些濒于消失的珍稀农作物中。基于人们对全球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的认识以及过度追求粮食生产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政府对于举办"世界粮食日"的活动都很重视。

(1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2月29日)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第49/119号决议案宣布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诞生,说明人类已经省悟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个国际纪念日的确立,还说明生物多样性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环境领域的中心议题。

9、环保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公布,自同日起施行)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年5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修正。)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 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年12月11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13号)

第三篇:=======物业管理法律法规问答

编辑作者:王灵辉

编辑作者:王灵辉

物业管理法律法规问答

(一)《物权法》 001.《物权法》中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

答:所有权、所享有的所有权、产生的共同管理权

026.《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定义? 答:建设单位与物业买受人签订 093.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建设工程最低保修期限的规定? 答: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

(一)基础设施、合理使用年限;

(二)屋面防水、为5年;

(三)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四)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

。119.根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哪些情形的房屋不得出租? 答:

(一)属于违法建筑的;

(二)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

(三)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006.《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物业管理活动的在区县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及相关活动的对应职责? 答:区县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协助、指导和监督,协调处理纠纷。 007. 新建住宅物业,对于建设单位配建的物业服务用房的要求与标准? 答:建筑面积不得低于150平方米,其中地上房屋不得低于100平方米,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建筑面积30至60平方米。 008. 前期物业服务责任? 答:建设单位 011. 业主对物业管理区域共用部分实施共同管理时由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内容? 答: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的事项? 答:筹集、管理和使用专项维修资金;申请改建、重建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 016. 建设单位向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筹备首次业主大会会议所需资料并推荐业主代表作为临时召集人的条件? 答:专有部分达到建筑物总面积50%以上 017. 除建设单位外,业主自己申请成立业主大会需要满足的条件? 答:占总人数5%、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5%、申请成立业主大会。 019. 业主委员会选举产生后向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备案时提交材料清单? 答:30日内,备案: 026. 业主共同决定不再接受物业服务时,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物业服务及向业主收取物业服务费用的规定? 答:物业服务企业未与业主签订书面物业服务合同应当提前三个月告知业主。

029. 物业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和物业共用部分管理状况如何进行评估? 答: 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就物业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和物业共用部分管理状况 034.《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实施后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或现房销售的住宅物业项目,对完成物业共用部分交接前收取物业管理费有何规定?

答:在完成物业共用部分交接前,建设单位不得向业主收取物业服务费;但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业主应当按照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缴纳物业服务费:

1、筹备组成立满3个月未召开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的;

2、首次业主大会会议未决定解除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且未确定物业管理方式的;

3、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结束后,建设单位向全体业主发出书面查验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开始查验的;

4、物业共用部分经查验符合相关标准,建设单位向全体业主发出书面交接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完成交接的。

筹备组成立公告,首次业主大会会议决议,查验通知、交接通知、物业服务查验交接报告或其摘要文本应当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显著位置公示。 047.信用信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取得、如何发布? 答:基本信息、业绩信息和警示信息。 067.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业务范围、收费方式和付费主体? 答:

(一)物业项目交接查验;

(二)物业服务费用评估;

(三)物业服务质量评估;

(四)其他需要评估监理的事项。 068.在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活动过程中,评估监理机构、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及相关当事人有哪些义务? 相关资料保管期限不得低于5年;物业服务费用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报告相关资料保管期限不得低于3年 072.物业项目交接的内容和程序? 答:交接协议一般包括:物业项目名称、交接主体、交接时间、权利和责任分界点、交接内容、交接查验方法和标准、相关债权债务的处理、争议解决方式等。 3. 全体业主及时将业主共同决定、交接协议等相关情况书面告知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及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4. 双方按照《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和交接协议约定,对物业共用部分进行查验交接并对物业管理相关资料进行移交和承接。 084.《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出售公有住房的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规定? 答:售房款的20%、售房款的30%,一次性提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085.《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住宅共用部位的维修更新、改造范围? 答:1.屋面防水层2.楼房外墙3.地下室5.增加保温层、6.外墙及楼梯间、公共走廊7.窗台、门廊挑檐、楼梯踏步及扶手、维围护墙、院门 8.公共区域门窗或窗纱 086.《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住宅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范围? 答:1.电梯2.二次供水系统3.避雷设施4.配电设备5.消防系统6.楼内排水(排污)设备7.其他情况。 006.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 答:张贴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和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101.纳入物业管理范围的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按时交给物业买受人的物业费用由开发建设单位全额缴纳。 102.物业服务企业申报考评的符合条件有:(1)符合规划要求,配套设施齐全:四星项目为住宅小区、工业区建筑面积在5万平米、住宅小区、工业区、8万平米以上,别墅2万平米、大厦、3万平、85%以 041.《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对住宅装修的禁止行为? 答:1.未经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 2.将没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或者阳台改为卫生间、厨房间;

编辑作者:王灵辉

3.扩大承重墙上原有的门窗尺寸,拆除连接阳台的砖、混凝土墙体; 4.损坏房屋原有节能设施,降低节能效果; 5.其他影响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的行为(第五条)。

(十三)《消防法》 112.各资质等级物业服务企业专职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职业资格要求?

(一)一级资质:20人,

(二)二级资质:技术人员不少于20人。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0人

(三)三级资质: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人员不少5人, 113.各资质等级物业服务企业承接物业项目的限制? 答:一级资质、可以承接各种物业管理项目。 二级资质、30万平方米、8万平方。 三级资质、20万平方米、5万平方米 115.《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对住宅装修的禁止行为? 答: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禁止下列行为:

(一)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

(二)将没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或者阳台改为卫生间、厨房间;

(三)扩大承重墙上原有的门窗尺寸,拆除连接阳台的砖、混凝土墙体;

(四)损坏房屋原有节能设施,降低节能效果;

(五)其他影响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的行为。

128.《电力法》供电企业履行供电义务的规定? 答:

2、供电企业在发电、供电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应当连续向用户供电、需要中断供电时,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事先通知用户。 133.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管理单位等应当尽什么样的义务? 答:为邮政企业投递邮件提供便利。 137.《劳动法》对用人单位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有哪些要求。 答;建立安全卫生制度,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二、培训要点

(一)《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2010年10月1日实行 012.业主对物业管理区域共用部分实施共同管理的事项中,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的事项? 答:筹集、管理和使用专项维修资金;申请改建、重建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 016. 建设单位向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筹备首次业主大会会议所需资料并推荐业主代表作为临时召集人的条件? 答:专有部分、建筑物总面积50%以上 017. 除建设单位外,业主自己申请成立业主大会需要满足的条件? 答:占总人数5%、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5%、申请成立业主大会。 019. 业主委员会选举产生后向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备案时提交材料清单? 答:30日内,备案: 042. 住宅保修期满后,可以不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列支范围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讨论通过,即可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维修的紧急情况? 答:不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列支范围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讨论通过,可以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维修:

1、屋面、外墙防水局部损坏、渗漏严重,经多次补漏后仍难以解决的;

2、电梯发生冲顶、蹲底或意外灾害危及人身安全的;定期检验时被责令停梯整改的;

3、高层住宅发生供水主管道严重漏水,水泵(包括生活泵、消防泵、喷淋泵、稳压泵、中水泵等)发生泵体漏水、泵电机烧毁等情况,导致供水中断的;

4、楼体单侧外墙饰面五分之一以上面积有脱落危险的;

5、专用排水设施因坍塌、堵塞、爆裂等造成功能障碍,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

6、消防系统出现功能障碍,消防管理部门要求对消防设施设备维修及更新、改造的。 045.物业服务合同备案制度对物业服务企业、建设单位、业主及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

答:本市实行物业服务合同备案制度。

15日内备案;15日备案手续。15日内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应在受理后10日内办理备案手续,并在备案后5日内 051.依据信用记分结果,项目负责人记分达到3分、5分和15分时,应分别如何处理? 答:

1、记分达到3分时书面警告;

2、记分达到5分时、记入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档案。

3、记分达到15分时,注销《北京市物业项目负责人考试合格证书》 052.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的用途? 答:信用信息可为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北京物协等实施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等级核定、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评定、物业服务评估监理、物业管理行业专家选聘等工作,提供监督管理的依据。

个人、企业及其他组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可以依法申请查询本办法中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 058.安全责任人应当根据物业类型、已使用时间、设计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定期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安全评估的主要类型及要求? 答:主要类型及要求: 1.人员密集场所的房屋建筑,每5年应当进行一次安全评估; 3.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仍继续使用的,每2年应当进行一次安全评估; 063. 危险房屋的处理类别? 答:全体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交接: 1. 全体业主将业主共同决定书面告知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的,应当在合同期限届满前3个月书面告知物业服务企业; 2. 双方协商签订交接协议; 3. 全体业主及时将业主共同决定、交接协议等相关情况书面告知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及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4. 双方按照《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和交接协议约定,对物业共用部分进行查验交接并对物业管理相关资料进行移交和承接。 127. 临时管理规约的制定主体有哪些? 答:建设单位。 130.临时管理规约的必备条款?

4.7日内、业主名册、业主专有部分面积、建筑物总面 131.物业管理行业专家的资格条件?

答:综合管理类专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四)担任物业服务企业部门经理以上职务;

079. 装修人出现擅自变动建筑主题和承重结构的行为时,房屋管理单位的处理方式?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080. 针对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行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处理方式? 答: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首先检查装修施工是否有经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出具的施工图。经检查没有施工图或施工图不符合要求的,再按照下下列程序属于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第六条): 100.管理规约基本内容包括:物业基本情况、物业管理方式、业主共

编辑作者:王灵辉

同管理的权利和责任、物业共用部分的经营和收益分配、物业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应急预案;违约责任

第四篇: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多选)

1、中外合资企业申请测绘资质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A 符合《测绘法》以及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B 符合《测绘资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 C 中方控股

D 已经依法进行企业登记,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人资格 E 申请的测绘业务涉及其他有关部门的须取得相应部门的批准

2、下列属于从事测绘活动单位应具备的相应素质和能力的是() A 具备测绘专业技术素质

B 几倍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 C 具备统一的测绘生产能力

D 具备必要的仪器设备 E 统一收费的能力

3、外国组织或个人来华测绘时,不得从事的活动有() A 大地测量

B测绘航空摄影

C 导航电子地图编制 D 与原单位进行沟通交流

E 行政区域界线测绘

4、申请测绘作业证的单位应当提交的材料有(

) A 申请报告

B 测绘单位测绘资质证书复印件 C 测绘作业申请表

D 测绘作业证申请汇总表 E 测绘人员职称目录

5、下列情形中,有关于注册测绘师不予注册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B 刑事处罚尚未执行完毕的

C 因在测绘活动中收到刑事处罚,自刑事处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1年的

D 法律、法规规定不予注册的其他情形 E 因本人过失造成利益关系人重大经济损失的

6、下列条件中,属于注册测绘师应当享有的权力是(

) A 使用注册测绘师称谓

B 在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测绘执业活动 C 接受继续教育

D 只受聘于一个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执业 E 不准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

7、下列情况中,测绘人员的测绘作业证被单位收回的是(

) A 将测绘作业证转借他人的 B 擅自涂改测绘作业证的 C 利用测绘作业证进行欺诈行为的 D 出入小区时,出示测绘作业证的 E 使用测量标志时,出示测绘作业证的

8、发包是指将工程项目、加工生产项目等生产经营项目交给承担单位或者个人来完成。发包的方式包括(

)

A 招标发包

B 直接发包

C 委托发包 D 投标方式

E 间接发包

第 1 页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多选)

9、下列选项中属于注册测绘师的执业范围的是(

)

A 测绘项目设计

B 测绘项目技术咨询

C 测绘项目技术管理 D 测绘成果质量审查

E 测绘资质前期审核

10、下列选项中,测绘资质审批机关应降低资质或者核减业务范围的是(

) A 测绘资质证书依法被吊销的

B 乙级测绘单位在3年内承担合同额为100万元测绘项目 C 测绘单位不符合相应测绘资质标准条件的 D 测绘单位注册材料弄虚作假的 E 测绘单位在2年内未承担测绘项目的

11、根据《合同法》规定,关于订立合同应遵循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

B 自愿的原则 C 遵守法律和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原则 D 守时的原则

E 诚实信用的原则

12、下列情形中,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

A 商业贿赂行为

B 利用广告对商品做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 C 搭售商品行为

D 通过专利后,对商品进行专利宣传行为

E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经营者正当经营活动和限制商品地区间正当流通行为

13、下列情况中,属于投标中禁止事项的是(

) A 互相串通投标 B 以他人名义投标

C 投标人以低于成本的报价投标

D 法人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E 投标人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14、某城市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申请人应当依法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的申请材料有(

)

A 建立相对独立平面坐标系统的申请书 B 立项批准文件

C 申请建立相对独立平面坐标系统的区域及周边地区现有坐标系统的情况 D 该市人民政府同意建立该系统的文件 E 工程项目申请人的有效身份证明

15、建设永久性测量标志,应当遵守的基本规定有( ) A 使用国家规定的测绘基准和测绘标准 B 选择有利于测量标志长期保护和管理的点位 C 地面标志占用土地的范围不超过500平方米

第 2 页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多选)

D 应当对永久性测量标志设立明显标记 E 委托当地有关单位指派专人负责保管

16、下列确需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由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是() A 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B 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 C 列入省级计划的重大工程项目 D 列入国家计划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E 其他需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

17、测绘基准的特征包括() A 保密性

B 统一性

C 法定性 D 稳定性

D 科学性

18、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原则是( ) A 必须是因建设、城市规划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B 确实需要建立

C 必须经过批准

D 应当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

E 诚实信用原则

19、测绘系统包括(

)

A 大地坐标系统

B 平面坐标系统

C 高程系统 D 地心坐标系统

E 重力测量系统 20、下列属于永久性测量标志的是(

) A 三角点

B 基线点

C 导线点 D 军用控制点

E 航空摄影的地面标志

21、下列行为中,有损测量标志安全和测量标志失去使用效能的行为是(

) A 擅自移动使用中的临时测量标志

B 在测量标志占地范围内烧荒、耕作、取土的

C 在距永久性测量标志50M范围内采石、爆破、射击、架设高压线的 D 路过永久性测量标志的 E 使用永久性测量标志的

22、根据《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下列测绘单位中,应当设立质量管理或质量检查机构的是(

)。

A 甲级资质测绘单位

B 乙级资质测绘单位 C 丙级资质测绘单位

D 丁级资质测绘单位 E 测绘监理单位

23、下列情形中,应当无偿提供测绘成果的有(

) A 基础测绘成果用于国家机关决策的

B 国家投资完成的非基础测绘成果用于国家机关决策的 C 基础测绘成果用于社会公益性事业的

D 国家投资完成的非基础测绘成果用于社会公益性事业的

第 3 页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多选)

E 基础测绘成果用于电子导航地图制图的

24、出版地图时,应当在地图上注明(

) A 商标

B 广告

C 宣传画

D 国家线画法的依据来源

E 国家线画法的依据资料

25、下列地理信息数据中,属于国家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是(

) A 沿海省海岸线长度

B 国家版图重要地貌 C 国家面积

D 省级行政区域面积

E 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的其他重要地理信息数据

26、下列情况可以不经地图著作权人许可而对其地图作品进行复制、使用等,不向其支付报酬的是(

)

A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地图作品 B 为了赚钱,在作品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地图作品 C 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地图 D 为学校教学翻译已经发表的地图,供教学使用,但不出版发行 E 将为发布的地图修改成盲文出版

27、测绘成果是指通过测绘形成的数据、信息、图件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是各类测绘活动形成的记录和描述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

)及其属性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图件和档案。

A 形状

B 大小

C 空间位置

D 数据

E 基础 28 我国的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

)几种。 A 保密

B 隐秘

C 秘密

D 机密

E 绝密

29、地图审核的内容包括(

) A 地图质量审查 B 保密审查

C 国家线、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和特别行政区界线 D 重要地理信息要素及名称等内容

E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规定需要审查的其他地图内容 30、国界线测绘的主要成果是(

)

A 边界线测绘条约

B 边界线位置和走向的文字说明 C 界桩点坐标

D 边界线地形图

E 边界线的划定

31、地籍测绘管理主要涉及以下(

)几个方面 A 组织编制地籍测绘规划

B 监督管理地籍测绘资质 C 地籍测绘成果社会公开化

D 监督管理地籍测绘成果质量 E 地籍测绘标准化管理

32、下列关于地图出版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A 出版会有国家线的地图,应当依照有关规定送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B 教育出版单位可以出版未经审定的小学地图 C 保密地图和内部地图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展示

第 4 页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多选)

D 普通地图一般由专门地图出版社出版,也可以由其他出版社出版

E 地图出版的规格、开本、板式等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地图出版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33、下列选项中,属于房产测绘内容的有(

)

A 土地变更调查

B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

C 房产面积测算 D 房产面积预算

E 房产图测绘

34.1:2000地形图数字航空摄影测量任务,一般应编制的专业技术设计有(

) A 航空摄影测量内业专业技术设计

B 基础控制测量专业技术设计 C 数字航空摄影专业技术设计

D 权属调查专业技术设计 E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专业技术设计 35.GPS 测量成果质量元素包括(

) A 数据质量

B 点位质量

C 资料质量 D 卫星质量

E 飞行质量

36.摄影测量影像平面图的编制包括(

)

A 纠正和复制的方法、仪器类型、影像质量及精度情况

B 采用正射投影仪作业时,断面数据点采集的密度、扫描缝隙长度等有关技术参数 C 成图精度和图幅接边精度 D 成图的质量和精度 E 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仪器

37.空中三角测量成果计算质量的主要检查项包括(

)

A 计算软件的可靠性

B 基本定向权

C 内定向、相对定向精度 D 多余控制点不符值

E 公共点较差

38.下列内容中,属于卫星遥感影像中影像质量主要检查项的有(

) A 摄影面积

B 影像反差

C 影像清晰度

D 影像色调

E 像片数量

1. ABCD 2. ABCD

3. ABCE

4. ABCD

5. ABD 6. ABC

7. ABC

8. AB

9. ABCD

10 . ACDE

11. ABCE 12 .ABCE 13. ABCE 14. ABDE

15. ABDE 16. BCE

17. BCDE 18. ABCD 19. ABCDE 20. ABCD 21. ABC

22. AB

23. ABCD

24. DE

25. BCE

26. ACD

27. ABC

28. CDE

29. BCDE

30. BCD 31. ABDE 32. BD

33. BCDE 34. ACE

35. ABC

36. ABC

37. BCDE

38. BCD

第 5 页

第五篇:《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预测题

一、 单选题(以下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 1.以下属于行政法规的为(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 C.测绘资质管理规定

D.地图审核管理规定 2.测绘工作的领导者为(

C )。

A.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B.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

D.军队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3.海洋基础测绘工作的主管部门为(

D

)。

A.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B.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

D.军队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4.对测绘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为(

A

)。

A.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B. A+D C.各级人民政府

D.军队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5.从事测绘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条件,具体办法的规定者为(

D

)。

A.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B. 国务院人事行政主管部门 C.中央人民政府

D.A+B 6.测绘人员进行测绘活动时,应当持有的证件为(

C

)。

A.测绘师注册证

B. 注册测绘师执业证件

C.测绘作业证件

D.测绘单位证明文件 7.基础测绘是公益性事业。国家对基础测绘实行(

B

)。

A.统一管理

B. 分级管理

C.分行业管理

D. 国务院测绘局和军队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分别管理 8.关于测绘基准制度,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C

)。

A.因建设、城市规划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大城市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确需建立相对的平面坐标系统的,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B. 在不妨碍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确有必要采用国际坐标系统的,必须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军队测绘主管部门批准

C.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其数据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

D.国家设立和采用全国统一的大地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

9.关于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说法错误的为(

A

)。

A.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必须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B. 必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部门或者单位依法采取合资、合作的形式进行 C. 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和危害国家安全

D.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未与我国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合作的,将受到处罚 10.测绘成果需要对外提供的,按照(

C

)规定的审批程序执行。

A.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B. 军队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

D. A+B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国界线标准样图,由(

B

)拟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A. 国家测绘局和民政部

B. 国家测绘局和外交部

C. 国家测绘局

D. 国家测绘局和军队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12.省、市、县行政区域界限的标准画法图,由(

A

)拟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1 A. 国家测绘局和民政部

B. 国家测绘局和外交部

C. 国家测绘局

D. 国家测绘局和军队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13.全国地籍测绘规划的编制者为(

C

)。

A. 国家测绘局和民政部

B. 国家测绘局和外交部

C. 国家测绘局和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D. 国家测绘局和军队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14.城市建设领域的工程测量活动技术规范,应当由(

C

)负责组织编制。

A. 国家测绘局和民政部

B. 国家测绘局和外交部

C. 国家测绘局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 国家测绘局和军队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15.与房屋产权、产籍相关的房屋面积的测量,应当执行由(

C

)负责组织的测量技术规范。

A. 国家测绘局和民政部

B. 国家测绘局和外交部

C. 国家测绘局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 国家测绘局和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16.关于测绘成果管理制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D

)。

A. 国家实行测绘成果汇交制度

B. 属于基础测绘项目的,应当汇交测绘成果

C. 属于非基础测绘项目的应当汇交测绘成果目录

D. 基础测绘成果和国家投资完成的其他测绘成果,依法实行无偿使用制度 17.永久性测量标志所需的迁建费用由(

B )承担。

A. 测量单位

B. 工程建设单位

C. 当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D. 永久性测量标志的建设单位

18.在实施测绘资质审查时,申请人有权陈述、申辩、依法请求听证、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等指的是(

A

)。

A.救济原则

B. 公平、公正原则

C.公开、透明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19.关于测绘资质管理,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D

)。

A. 测绘资质划分为甲、乙、丙、丁4个等级

B. 测绘业务划分为12类

C. 《测绘资质证书》有效期最长5年

D. 初次申请测绘资质原则上不得超过丁级,原则上3年后方可申请升级 20.关于年度注册,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A

)。

A. 年度注册机构为其资质审批机构

B. 取得测绘资质未满6个月的单位,可以不参加年度注册

C. 测绘单位无正当理由未参加年度注册的可缓期注册

D. 缓期注册的期限为60天

21.关于注册测绘师,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A

)。

A. 取得注册测绘师的政治条件为自然人

2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注册证》每一次注册有效期为3年

C. 初始注册者,可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之日起1年内提出注册申请

D. 国家测绘局为注册审批机构

22.注册测绘师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B

)。

A. 接受继续教育

B. 只受聘于一个有测绘资质的单位执业

C. 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行为提出劝告,并向上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D. 对侵犯本人执业权利的行为进行申诉

23.有关测绘作业证件的取得,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B

)。

A. 未取得《测绘资质证书》的单位不得为测绘人员申请测绘作业证,个人不能直接申请

B. 测绘作业证主要是保障测绘人员的合法权利

C. 审核发证以及注册机构为省级或者市(地)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D. 每次注册核准有效期为3年

24.《招标投标法》中规定的招标方式为(

B

)。

A. 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议标

B. 公开招标、邀请招标

C. 招标发包、直接发包

D. 招标、开标、评标

25.承包方将所承揽的测绘项目全部转给他人完成,或者将测绘项目的主体工程或大部分工作转包给他人完成,这种方式为(

C

)。

A. 合法分包

B. 违法分包

C.转包

D. 合同转让 26.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

A

)方式。

A. 要约、承诺

B. 要约、新要约、再要约、承诺

C. 书面、口头、其他

D. 自愿、公平

27.在合同履行中,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及时通知、协助、提供必要的条件、防止损失扩大、保密等义务,反映了(

C

)。

A. 自愿原则

B. 公平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 地位平等原则 28.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为(

A

)。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税务行政管理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物价行政管理部门

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

29.关于测绘基准,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D )。

A. 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B. 我国目前采用的重力基准为2000国家重力基准

C.中国海区从1956年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深度基准

D. 我国目前大多数地区采用的大地基准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30.大地坐标系统的三个坐标不包括(

A

)。

A.大地坡度

B. 大地经度

C.大地纬度

D. 大地高

3 31.关于测量标志,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B )。

A. 国家对测量标志实行有偿使用

B. 使用测量标志从事军事测绘任务以及用于国家机关决策和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应当无偿使用

C.测量标志有偿使用的收入应当用于测量标志的维护、维修,不得挪做他用

D. 测绘人员使用永久性测量标志,应当持有测绘作业证件 32.关于标准,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B )。

A.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均可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属性的标准

B. 我国通常将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区域标准和企业标准4个层次

C. 我国国家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D. 我国在1998年规定的四级标准之外,增加了一种“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

33.以下不属于强制性测绘标准的为(

C )。

A. 建立和维护测绘基准与测绘系统必须遵守的技术要求

B.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与更新必须遵守的技术要求

C. 基础航空摄影的仪器、方法、过程、质量、检验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

D.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的生产和认定

34.关于测绘计量检定,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A

)。

A. 测绘计量检定人员,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计量检定证件

B. 测绘计量检定人员资格考试于每年第三季度举行一次

C.《计量检定员证》有效期未为5年

D. 申请测绘计量检定人员的条件要求受聘于测绘计量检定机构 35.测绘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为(

C

)。

A. 天文测量的数据和图件

B. 卫星大地测量的数据和图件

C. 基础地理信息

D. 各种地图及其数字化成果

36.关于测绘单位的质量责任,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C

)。

A. 测绘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测绘成果质量管理制度

B. 甲、乙级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或者质量检查机构

C. 丙、丁级单位应当设立专职的质量检查员

D. 测绘单位按照测绘项目的实际情况实行项目质量负责人制度 37.关于测绘成果的检查验收,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B

)。

A. 测绘单位对测绘成果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

B. 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由测绘单位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实施

C. 验收工作由委托单位或由该单位委托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验收

D. 检查中出现的分歧,由测绘单位的总工程师裁定,验收中的,由测绘单位上级质量管理机构裁定,委托验收的报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机构裁定 38.关于测绘成果汇交,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A

)。

A. 测绘成果汇交的接受主体为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B. 测绘成果汇交的特征有:法定性、无偿性、完整性、时效性

C. 测绘成果目录或者副本实行无偿汇交的制度

4 D. 测绘单位应当自测绘项目验收完成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汇交成果副本或者目录

39.测绘成果汇交主体不包括(

C )。

A. 测绘项目出资人

B. 承担测绘项目的测绘单位

C. 省、市、县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D. 中方部门或者单位

40.关于测绘成果保管,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B

)。

A. 基础测绘成果保管要采取异地备份存放制度

B.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25到30年)具有查考、利用、凭证作用的测绘科技档案应列为长期保存

C. 提供属机密(含机密)以下的测绘科技档案,应由测绘科技档案保管部门的领导批准,属绝密级的由上级主管领导批准,涉及国际交往需要提供测绘科技档案时,按有关规定执行

D. 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的文件密级为机密 41.我国目前确定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不包括(

B

)。 A. 1:500

B. 1:2500

C. 1:25万

D. 1:50万 42.关于地图出版,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C

)。

A. 普通地图由专门地图出版社出版,其他出版社不得出版

B. 任何出版社不得出版未经审定的中小学教学地图

C.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性中小学教学地图的审定者应为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D.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地图作品的,可以不经地图著作权人许可

43.军事测绘管理工作不包括(

C )。

A. 编制军事测绘规划和海洋基础测绘规划

B. 军事测绘单位的测绘资质审查

C. 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D. 管理海洋基础测绘工作 44.测绘合同标的不包括(

C )。

A. 测绘范围

B. 测绘内容

C. 工程费用及其支付方式

D. 技术依据和质量标准 45.测绘合同费用支付方式一般为(

B )。

A. 按月结算

B. 按照工程进度分阶段支付

C. 目标结算方式

D. 完工后结算 46.委托方应尽的义务不包括( A

)。

A. 完成技术设计书的编制

B. 对测绘方进场人员的工作、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工程款按时到位 C. 允许乙方内部使用执行本合同所产生的测绘成果

D. 向测绘方提交该测绘项目相关的资料 47.生产成本不包括(

A

)。

A. 员工福利及其他费用

B. 直接人工费

C. 直接材料费

D. 生产人员的交通差旅费

5 48.测绘技术的设计活动程序为(

A

)。

A. 策划、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评审、验证、审批

B. 策划、设计输入、设计输出、验证、评审、审批 C. 策划、审批、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评审、验证 D. 策划、设计输入、验证、设计输出、评审、审批 49.测绘技术设计文件不包括( D

)。

A. 项目设计书

B. 专业设计设计书

C. 技术设计变更文件 D. 测绘施工组织设计

50.项目设计是对测绘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其编写者为(

B

)。

A. 项目经理部

B. 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

C. 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 D. 委托单位

51.测绘项目主要人员为(

A

)。

A. 技术人员

B. 管理人员

C. 后勤人员

D. 质量控制人员 52.质量等级不包括(

D

)。

A. 合格

B. 良好

C. 优秀

D. 不合格

53.质量控制的核心思想是(

B

)。

A. 工序质量控制

B. 预防为主

C. 统计过程控制

D. 生产过程控制 54.重视目标管理,实行目标分解是(

A

)的职责。

A. 测绘单位最高领导层

B. 委托单位最高领导层

C. 测绘单位中层领导

D. 总监理工程师

55.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必须向(

D

)申请计量认证。

A. 县级以上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B. 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

C. 省级以上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D. 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 56.进口以销售为目的的测绘计量器具,必须由(

D

)向(

D

)申请型式批准,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后,方准进口并使用有关标志。

A. 使用单位

省级以上计量行政主管部门

B. 使用单位

省级以上测绘计量检定机构

C. 外商或其代理人

省级以上计量行政主管部门

D. 外商或其代理人

国务院计量行政主管部门

57.承担测绘任务的单位和个体测绘业者,其所使用的测绘计量器具必须经(

C

)检定合格,方可申请测绘资格证书。

A. 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

B. 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C. 经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测绘检定机构或测绘计量标准

D. 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58.在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中起着领导与核心作用的为(

A

)。

A. 最高领导者

B. 质量管理人员

C. 质量方针

D. 质量目标 59.描述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为(

B

)。

A. 程序文件

B. 质量手册

C. 质量方针

D. 作业文件 6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有效期为(

A

)。

6 A. 3年

B. 5年

C. 1年

D. 2年

61.关于测绘内业生产安全管理,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D

)。

A. 面积大于100m2的作业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2B. 小于40m的重点防火区域,如资料、档案、设备库房等,也应配置灭火器具

C. 修理仪器设备,一般不准带电作业,由于特殊情况而不能切断电源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且须有两名电工现场作业

D. 油料着火,可向油上浇水

62.关于使用许可,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C

)。

A. 使用许可协议分为甲、乙、丙三类

B. 乙类使用许可协议适用于非企业单位、个人以教学或者科学研究、规划管理等目的在本单位内部或者个人使用,或者将研究成果向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政府等部门提供用于宏观决策和社会公益事业

C. 适用甲类使用许可协议的,无偿使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不支付提供数据中所实际发生的介质费、人工费和其他费用等工本费

D. 有偿使用是指收取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部分成本费用 63.关于异地储存,以下说法错误的为(

D

)。

A. 建议异地储存的距离应大于100KM,最佳距离为500KM以上

B. 数据档案自入馆之日起60天完成异地存储工作

C. 凡取回的异地储存的数据档案,应在数据档案离开储存地之日起的60天内重新完成异地储存工作

D. 异地储存的数据档案的管理权属于储存单位

64.项目总结、专业技术总结分别由(

B

)负责编写。

A. 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

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

B. 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

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任务的法人单位

C. 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任务的法人单位

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

D. 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任务的法人单位

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任务的法人单位 65.技术总结编写完成后,(

D

)应对技术总结编写的客观性、完整性等进行审查并签字,并对技术总结编写的质量负责

A. 项目技术负责人

B. 项目经理

C. 单位负责人

D. 单位技术负责人 66.为实施检验而汇集起来具有同一性质的单位产品称为( B

)。 A. 样本

B. 检验批

C. 质量元素

D. 母体

67.根据样本中出现的影响质量的严重缺陷、较重缺陷和带倾向性问题的轻缺陷,对样本以外的产品所做的检查称为(

B

)。

A. 详查

B. 概查

C. 过程检查

D. 验收

68.测绘产品验收程序为(

A

)。

A. 组成批成果、确定样本量、抽取样本、检查、单位成果质量评定、批成果质量评定、编制检验报告

B. 组成批成果、确定样本量、抽取样本、检查、批成果质量评定、单位成果质量评定、编制检验报告

C. 组成批成果、确定样本量、抽取样本、检查、编制检验报告、单位成果质量评定、批成果质量评定

D. 确定样本量、组成批成果、抽取样本、检查、单位成果质量评定、批成果质量评定、编制检验报告

69.数据测绘产品的质量检查方法不包括(

D

)。

7 A. 参考数据对比

B. 野外实测

C. 内部检查

D. 数据质量检查

70.产品满足用户要求和使用目的的基本特性,为(

C

)。

A. 单位产品

B. 检验批

C. 质量元素

D. 样本 71.涉密测绘成果严格实行的(

B

)。

A. 异地保管制度

B.“管”“用”分开

C. 使用许可制度

D. 安全管理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的答案,错选、漏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关于测绘项目承发包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BC

)。

A. 测绘项目的发包单位不得向不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等级的单位发包

B. 测绘项目的发包单位不得迫使测绘单位以低于测绘成本承包

C. 测绘单位不得将承包的测绘项目转包

D. 测绘单位不得将承包的测绘项目分包 2.测绘基准包括(

ACD

)。

A. 高程基准

B. 长度基准

C. 深度基准

D. 重力基准 3.测绘系统包括(AC

)。 A. 高程系统

B. 深度系统

C. 重力测量系统

D. 长度系统 4.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包括(

ABD

)。

A. 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的人员必须具备测绘专业技术素质

B. 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必须具备必要的仪器设备

C. 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必须具备严格的安全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测绘成果资料保管和保密制度

D. 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要具备一定的测绘生产能力

5.测绘资质审批机关应当注销资质、降低资质等级或者核减相应业务范围的情形有( BCD

)。

A. 测绘单位在3年内未承担相应测绘项目的

B. 甲乙级测绘单位在3年内未承担单项合同额分别为100万元以上和50万元以上测绘项目的

C. 测绘单位连续2次被缓期注册的

D. 测绘资质有效期满未延续的 6.注册测绘师执业范围包括( ABCD

)。

A. 测绘项目技术设计

B. 测绘项目技术咨询和技术评估

C.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审定、鉴定

D. 测绘项目技术管理、指导与监督 7.投标中的禁止事项包括(

ABD

)。

A. 禁止串标

B. 以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

C. 禁止联合体投标

D. 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 8.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情形包括(

ACD

)。

A.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B.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C.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D. 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9.无效合同的构成情形包括(

BD

)。

8 A.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B.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C.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D.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10.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包括( ACD

)。

A. 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B. 遵守法律和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C. 自愿原则

D. 诚实信用原则

11.测绘基准的特征包括( ABC

)。

A. 科学性

B. 统一性

C. 法定性

D. 时效性

12.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审批,属于国家测绘局审批职责的范围有( AB

)。

A. 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B. 列入国家计划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C. 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D. 省级以上大型工程项目

13.永久性测量标志包括(

AC

)。

A. 航空摄影的地面标志

B. 用于地形测图、工程测量和形变测量等的固定标志

C. 各等级的三角点

D. 测站点的木桩

14.制定测绘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情形包括(

ABC

)。

A. 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其他组织技术报告的 B. 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测绘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或者具有标准化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

C. 国家基础测绘项目以及有关重大专项实施过程中,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D. 拟采用的国际标准

15.关于标准的复审,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 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B. 测绘国家和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发布后3年内必须复审,以决定是否继续有效、转化为标准或者撤销

C. 标准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技术问题或有重要反对意见的应当及时复审

D. 相关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应当及时复审 16.测绘标准的特征包括(

ABC

)。

A. 科学性

B. 协调性

C. 法定性

D. 时效性 17.测量成果的特征包括( ABC

)。

A. 科学性

B. 保密性

C. 专业性

D. 时效性 18.基础测绘成果包括(

ABCD

)。

A. 基础航空摄影所获取的数据、影像资料

B.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

C.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等

D. 遥感卫星和其他航天飞行器对地观测所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遥感资料 19.绝密级测绘成果包括(

BD

)。

9 A. 国家等级控制点坐标成果

B. 国家大地坐标系、地心坐标系以及独立坐标之间的相互转换参数

C. 涉及军事禁区的大于或等于1:1万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

D. 1:1万、1:5万全国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 20.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特征包括(

BCD

)。 A. 科学性

B. 法定性

C. 权威性

D. 准确性

21.合资、合作企业,不得从事的测绘活动包括( ABCD

)。

A. 测绘航空摄影

B. 海洋测绘

C. 导航电子地图的编制

D. 行政区域界限测绘

22.军事测绘的特征包括( BC

)。

A. 科学性

B. 实时性

C. 保密性

D. 准确性 23.工程质量控制设计内容主要包括( ABCD

)。

A. 组织管理措施

B. 资源保证措施

C. 质量控制措施

D. 数据安全措施 24.项目设计书的设计方案包括(ABCD

)。

A. 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

B. 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

C. 技术规定

D. 上缴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内容和技术要求 25.专业技术设计的内容包括( ABCD

)。

A. 应用文件

B. 设计方案

C.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D. 主要技术指标

26.项目目标可分解为( BCD

)。

A. 安全目标

B. 工期目标

C. 成本目标

D. 质量目标 27.成本可分解为( BCD

)。

A. 现场管理费

B. 人工成本

C. 设备折旧或租用成本 D. 消耗材料成本

28.内业设备包括( BC

)。

A. GPS测量系统

B.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C. 数字成图系统

D. 全站仪

29.质量控制活动的完成,包括的环节为(

ACD

)。

A. 标准

B. 运行

C. 信息

D. 纠正 30.检定周期为一年的计量器具有( ABC

)。

A. J2级以上的经纬仪

B. S3级以上的水准仪

C. 精度优于10mm+10-6D的GPS接收机

D. 全站仪

31.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职能包括( ABCD

)。

A. 仲裁检验

B. 产品质量评价

C. 成果鉴定

D.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10 32.质量计划包括( ABCD

)。

A. 活动和过程顺序

B. 控制准则要求

C. 获得结果证据

D. 人员职责权限 33.质量管理的原则包括(ABC

)。

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 持续改进

C.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D.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34.测绘仪器的“三害”为(

ABC

)。

A. 生霉

B. 生雾

C. 生锈

D. 潮湿 35.测绘技术总结包括( AB

)。

A. 项目总结

B. 专业技术总结

C.测绘成果的质量检验报告

D. 成果质量说明和评价

36.测绘技术总结通常包括( ABCD

)。

A.上交和归档的成果(或产品)及其资料清单

B. 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C. 成果(或产品)质量说明和评价

D. 概述 37.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制度为(

C

)。

A.自检、复检

B. 自检、互检、专检

C. 过程检查、最终检查、验收

D. 过程检查、最终检查 38.测绘产品单位成果质量评分方法包括(ABCD

)。

A. 数学精度评分方法

B. 测绘成果质量错漏扣分标准

C. 质量子元素评分方法

D. 质量元素评分方法

39.质量元素包括数据质量、点位质量和资料质量的测量项目有( AB

)。

A. 大地测量

B. 工程测量

C. 地图编制

D. 航空摄影

40.地理信息系统的质量元素包括( ABCD

)。

A. 系统结构与功能

B. 系统管理与维护

C. 数据(库)质量

D. 运行环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质量工作总结精选下一篇:赠刘景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