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措施

2023-04-29

第一篇: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措施

58例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500-01

吸入性肺炎是常见的老年人肺炎之一,它是吸入酸性物质如动物脂肪、胃内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发挥性的碳氢化合物后,引起的化学性肺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等危重症常见的急救手段之一。然而,临床发现部分患者病情好转,拔除气管插管后出现吸入性肺炎。为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故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68例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吸入性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吸入性肺炎患者58例,其中男33例(56.9%),女25例(43.1%),年龄为62-93(68.28±12.73)岁。气管插管时间7-15d,平均11.2d。68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中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7例,脑血管意外14例,其他7例。经纤支镜冲洗、抗感染治疗及加强护理等处理, 62例患者好转,6例患者重新气管插管。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以精神萎靡,不思饮食为首要表现的32例,其中嗜睡10例,意识不清4例。发热42例,咳嗽咳痰45例,呼吸困难10例,休克2例,体格检查肺部闻及干湿性??音48例。X线检查:肺部出现散在点状或片状浸润病灶56例,其中左上肺5例,左下肺9例,右上肺6例,右下肺10例,两侧肺出现病变28例。两肺纹理增多2例。

1.3 细菌学检查:

痰培养阳性者36例,占总数的6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4例,铜绿假单胞菌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鲍曼不动杆菌3例,白色念珠菌1例。

2 原因分析

2.1 咽喉部防御功能减弱或消失:

正常人由于喉保护性反射和吞咽的协同作用,一般食物和异物不易进入下呼吸道,即使误吸少量液体,亦可通过咳嗽排出。气管插管术后影响喉头反射功能,抑制正常咽部运动,气管插管时间越长,影响越为明显。同时,由于胃肠道蠕动减慢,食管肌肉松弛导致呕吐后的胃内容物被吸入气道。老年人及脑血管意外者因咽反射差更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2.2 不适当的鼻饲护理:

气管插管拔管后鼻饲肠内营养时,护理人员没有把病人的床头摇高或者进食后立即保持平卧位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胃内容物被吸入后,由于胃酸的刺激,产生急性肺部炎症反应,其严重程度与胃液中盐酸浓度、吸入量以及在肺内的分布情况有关。吸入胃酸的pH≤2.5时,吸入量25ml即能引起严重的肺组织损伤。吸入液的分布范围越广泛,损害越严重。

2.3 口腔内定植菌增加:

口腔中经常存在多种细菌,特别是牙齿间隙可以作为呼吸道病原体的定植部位。拔出气管插管后没有了气管导管气囊的物理防御功能,定植在口腔中的病原体,就会通过呼吸道播散导致肺部感染。

3 护理对策

3.1 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

气管插管病人常规安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手术麻醉前应充分让胃排空。尤其是老年患者呛咳等上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减弱,吞咽与声门关闭动作常不协调,当拔出气管插管后容易将反流的混有大量细菌和胃酸的胃内容物吸入气管内,导致吸入性肺炎。

3.2 做好拔管前气道准备:

气管插管拔管前做好吸痰护理,积极清除呼吸道和口腔内的分泌物,尤其在松气囊前要彻底抽吸,并且要注意吸痰顺序,先吸净口咽部分泌物,再吸引气管内分泌物,然后放松气囊再吸引气道深部痰液,以免口咽分泌物在放松气囊时下行进入气管而发生感染。

3.3 调整鼻饲时病人的体位:

平卧位鼻饲易促进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和发展[1],鼻饲时让患者半卧位,降低鼻饲速度和每次鼻饲量,喂食后保持半卧位30-60min后方可翻身操作,既利于食物消化,又防止因体位过低食物逆流发生误吸,从而预防和减少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4 鼻饲管的护理:

保持鼻饲管固定良好,防止脱出,每天2次测量外露部分长度。每次餐前回抽胃液,以确保鼻饲管在胃内,更换鼻饲管时用止血钳夹住胃管外端,防止管内残留胃液流入气道导致误吸。

3.5 改善胃肠功能:

餐后1h按摩腹部,3次/d,10-15min/次,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腹胀。并协助患者被动运动,如上肢伸展、环抱、握拳,下肢抬腿、屈膝、蹬足跟运动等。适当应用助消化药及胃动力药物。

3.6 加强口腔护理:

高质量的口腔护理可减少口腔内致病菌,是预防吸入性肺炎的重要措施。吸入性肺炎是口腔细菌进入下呼吸道造成的严重后果[2],减少口腔细菌数是必要的。气管插管拔管前通过对牙齿、口腔的彻底清洁, 对吸入性肺炎有预防作用。

总之,吸入性肺炎起病隐匿,多由隐性误吸引起,不易引起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注意,有的仅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差、纳差。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插管病人及早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拔管前加强气道管理及口腔护理以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发展,并且积极诊治,以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邵琴,吴建跃,邵小玲,等.半卧位鼻饲预防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8,7(7):532-533

[2] 丁小蓉,郭静.口腔疾病与吸入性肺炎的关系[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8,18(6):351-353

第二篇:【提纲】毛蓬霞-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护理要点综述分析

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护理要点综述分析

1900字符

摘要:

关键词: 雾化吸入;支原体肺炎;护理要点

1.支原体肺炎特点

2.雾化吸入治疗特点及优势

3.一般治疗介绍

4.护理要点

4.1健康教育

4.2一般护理

4.3雾化器使用护理

4.4不良反应护理

4.5心理护理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篇:吸入麻醉气体泄漏的危害及预防(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王俊科 叶铁虎 许幸(执笔人) 吴新民(负责人) 徐建国

一、引 言

吸入麻醉药物的发明标志着现代麻醉学的诞生,它极大推动了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吸入麻醉药除了麻醉用,对人体是否有危害或其程度如何一直是令人关心的问题,为此吸入麻醉经经历了不断的更新。另外,吸入麻醉药历来无例外地都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也日益引起公众的关注。已知当今的卤族吸入麻醉药物和笑气均属于温室气体,破坏臭氧层。笑气产生温室气体效应的分子强度是CO2的230倍,贡献了全球升温效应的0.1%,而更糟糕的是其在自然界分解的时间长达120年。

然而,吸入麻醉气体在麻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最终排入大气。不可避免性体现在这些气体在人体内的代谢量很少,患者麻醉后苏醒最终依赖于通过呼吸以原形全部呼出,排向大气。另外,在吸入麻醉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总有部分麻醉气体泄漏,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并不能杜绝此泄漏,这也成为不可避免。麻醉气体泄漏对健康的危害性如何,尤其受到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麻恢复室和ICU医护人员的关注。迄今国内这方面缺少系统、严谨的研究,仅在先进国家的有较完整的研究,故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制定了《关于处理麻醉气体泄漏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将参照目前现有研究成果和公认的做法,并随相关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改进。

由于有些问题迄今仍有争论,不能做出确定性的结论,本指导意见对这类问题不拟采取回避态度,而是列出相关研究结果和专家意见,以求做到客观、全面,并列出相关参考文献,也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制定本指导意见的目的是澄清既往的模糊认识、制定国内需要遵循的标准和应该的接受的做法,最大程度地保护暴露人群的健康和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常用吸入麻醉药物毒性研究结果

(一)致突变性

用吸入麻醉药对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进行了致突变性的检验。这些研究的共同结论是:氧化亚氮、氟烷、安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都没有潜在的致突变性,且绝大多数对DNA损害测试的结果都呈阴性,只有三氯乙烯和三氯乙基乙烯醚是致突变原,但这些药物目前已经被废弃。

(二)致癌性

在啮齿动物中进行了致癌研究,观察了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对机体的影响,在18个月或更长时间内每周多次给予动物麻醉药物。而且还检测了麻醉废气的最大耐受剂量(不会产生临床的和病理上毒性作用的最大剂量)。经口管饲超大剂量药物时发现氯仿和三氯乙烯对啮齿动物有致癌性,但这一给药途径与手术病人和工作人员的空气暴露不同。异氟烷、氟烷、安氟烷、甲氧氟烷和笑气吸入给药时,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其致癌性均为阴性。七氟烷和地氟烷都没有在小型啮齿动物进行致癌性实验,但二者都经美国FDA批准可在临床上使用。

(三)器官毒性

以长期的致癌性研究来评估吸入麻醉药的器官毒性。即使有最大耐受剂量,异氟烷、氟烷、安氟烷和笑气都没有显示对肾、肝、生殖和其他器官有显著的病理损害。这下线麻醉药物在长期的动物研究中,均未显示出毒性,故推测,七氟烷和地氟烷也是如此。

(四)对生育能力的影响

已发表了许多吸入麻醉药对动物繁殖力影响的研究。包括生殖能力、交配行为、胎儿致畸、先天异常和产后存活及行为表现。总体而言,笑气是唯一对实验动物有直接致畸作用的的吸入麻醉药物。在器官形成期,24小时给予怀孕大鼠高浓度(50%~75%)氧化亚氮和在怀孕全程给予低浓度(0.1%)氧化亚氮都会使胎儿内脏、骨骼肌异常的发生率增高。但相同的暴露条件不太可能在人类中复制。氟烷、安氟烷和异氟烷在大鼠中不会致畸。目前的共识是,这些药物的致畸作用都与给药途径、剂量相关,职业性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和繁衍能力之间无相关性。七氟烷和地氟烷在由制造商赞助的研究中显示无致畸性的生殖毒性。

三、人类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1967年Vaisman报道后,开展了大量的对手术室工作人员健康的调查。这些调查的重点在麻醉废气对生殖能力和致癌变的有害影响上,少数也调查了对肝、肾和其他健康方面的危害。

1974年由美国麻醉学医师学会(ASA)支持的关于微量麻醉气体对手术室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受试者数量非常大,成为最引人瞩目、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来自不同职业机构的73 000位人员,包括ASA和美国儿科学院成员,接受了大约40 000个调查反应。同未暴露的妇女相比,暴露于麻醉废气的妇女的自行流产、肿瘤、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的风险升高。其后代的先天异常风险增高,暴露于麻醉废气的男性医师肝脏疾病风险增高。其子女先天异常的风险也增高。

其后十年中,完成了一些更严谨的研究。同早期的研究相比,结果并不一致:有些支持早期关于麻醉废气职业危害的声明,有些则反对。因研究结果的矛盾或差异,ASA 委派了一个由流行病学家和生物统计学家组成的小组,对这些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的统计学显著性进行了评估。该小组的文章刊载在1985年《Anesthesiology》杂志上。Bering和同事对17篇发表的报道进行了荟萃分析。在排除了对那些包含牙医和牙医助手的、没有观察终点或没有采用对照组比较的研究后,共有6个研究纳入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在手术室中妇女的自然流产风险增加30%,暴露于麻醉废气的医师其子女先天异常的风险也增加。另外,男性和女性肝脏疾病的风险增加了大约50%,女性的肾脏疾病风险增加了30%。最后还发现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加,而患其他类型的肿瘤没有差异。

然而,调查者指出被荟萃分析的研究都存在缺陷,包括回应率低、暴露麻醉药物浓度水平、混杂变量的信息、结果事件缺乏足够的信息。另外,回应者的偏向总是存在,回应者多是出现问题的,而未出现问题者可能不愿意回应调查。这些问题在Axelsson和Rylander的研究中很清晰地显示出来。他们观察到,健康风险增加很小,且可能在偏倚和未对照的混杂变量所造成的范围内。骤使风险存在,也不能肯定就是微量的麻醉废气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诸如:放射、手术室环境中工作的应激压力等)。最近一份来自瑞典的研究显示,应激似乎很有可能成为关键原因。

同时应该考虑,包括放射科和手术室环境中工作的应激压力等,很有可能成为导致上述结果的关键原因。

调查者们相信,现有的数据不足以设置暴露的限值。他们还相信,更多的回顾性研究不太可能带来显著的有用信息,而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来确定危害是否存在,是否与麻醉废气有关。即使有没有麻醉气体暴露的情况下,世界育龄妇女的自行流产率平均达10%,新生儿有缺陷的发生率是3%。

1985年,Buring发表报道的同一年,Tannenbsum和Goldberg发表了独立的对流行病学文献进行的综述,这些文献都是关于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后对生殖能力的影响。他们的结论实质上是相同的,也是建议开展更多详细的前瞻性研究并经常监测暴露水平的结局事件。他们强调,从结局事件得出的数据要仔细验证。几个另外的述述,包括Ebi和Rice的,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四、关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的认识

目前我国废弃了动物试验研究证明有害的吸入麻醉药物,其中三氯乙烯和甲氧氟烷已经不在计论范围内。国内仍然使用试验证明有致畸的笑气。但致畸性是在高浓度、长时间接触后显示出来。这与实际工作环境中微量的气体浓度泄漏有很大不同,故结论的适用性有限。国内目前常用的吸入麻醉剂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在动物实验中显示是安全的。

来自所有流行病学调综述的结论,并不能证明暴露于手术室内的微量麻醉气体会影响健康。许多调查显示一些风险有轻到中度的增高,最引人注意的是自行流产增多,但数据收集中析偏倚和无对照的混杂变量可能是其原因,至少其可能性与手术室环境一样大。即使这些风险的增高被确认是真实的,但手术室内除了微量麻醉气体之外的其他因素也极其可能成为原因。只有专门设计的用来确认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对健康影响的前瞻性研究,才有可能给出确定的答案。

迄今为止,Spench和同事分析了目前仅有的前瞻性研究。他们调查了11 500位英国的≤40岁,的在医院工作的医学毕业生。收集了有关职业、工作、生活方式、内科和产科病史以及个人资料的数据,中期结果显示,女性麻醉科医师不育的发生率并不高于其他医师。另外,在那些受调查中的自行流产率和后代先天异常发生率,与他们母亲的职业、暴露于手术室环境中的小时数或是否使用废气清除系统无关。而且,肿瘤和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与职业无关。没有数据进示,微量麻醉废气对那些工作在有清除系统环境中考虑怀孕和已怀孕的女性是威胁。废气清除系统应该用于所有使用吸入麻醉药物的地方。

虽然在无麻醉气体清除系统的手术室工作导致健康损害的证据不可信,但只要在麻醉废气暴露场所使用麻醉废气清除系统并合理操作,这此场合的麻醉气体泄漏浓度可被认为是在管理部门推荐的范围内。而在PACU工作的人员微量麻醉废气暴露水平低于手术室内。

五、各国关于麻醉废气允许浓度和推荐做法

1999年美国职业安全局(OSHA)提出了关于麻醉废气的推荐意见

(一)关于麻醉废气的暴露浓度

按照OSHA的指导说明CPL2-2.20B上提供的对个人和区域的取样办法,任何工作人员暴露于卤化物麻醉药物的废气浓度不得超过2ppm,持续时间不超过1h;当同笑气联合使用时,不得超过0.5ppm。当笑气作为单独使用的麻醉药物时,工作人员在麻醉给药时暴露水平不得超过时间加权均值25ppm(荷兰也遵循此标准)。 英国推荐的职业暴露标准(OES)是8小时加权平均值: 笑气:100ppm(意大利、瑞典、挪威、丹麦也遵循此标准) 安氟烷和异氟烷:50ppm 氟烷:10ppm

(二)关于麻醉废气的管理

设计良好的麻醉废气清除系统由溢出口收集装置、手术室通风系统和限制呼吸回路正压和负压变化的装置组成。麻醉设备应由有资质的人员定期维护以保证漏气最少。每个机构应为职员提供培训,帮助他们确立能降低不必要麻醉废气暴露风险的操作常规。操作常规应该能使气体泄漏减少,包括在回路连接到病人之前不要开启氧化亚氮或挥发罐,不用时关闭笑气或挥发罐,以及在废气清除以前保持氧气的流量。

评估空气中麻醉废气浓度的取样步骤应该在每个麻醉地点每季度针对笑气和卤化复合物开展。监测应该包括设备的漏气测试、职员个人呼吸区域的空气取样,以及采用气囊取样或实时取样的方法监测室内空气。物理空间使用的通风和空调系统应该在规定的间期内检查和测试以保证室内空气以到少每小是时15次的速度完全更换(根据美国建筑研究院的指南,新建的医疗机构需要有能够每小时换气15到21次的系统,而且其中3次必须是室外的新鲜空气)中央空调系统要每季度检查和测试一次。

(三)关于暴露于麻醉废气的医护人员的健康检查

应该对那些要接受职业所暴露的雇员进行预先的体检。依照1988年OSHA诠释的雇员“知晓权”的要求,雇员应该被告知暴露于麻醉废气中有害影响,包括自然流产、小儿的先天异常和对肝肾的不良影响。每个机构都要有为每个职员报告的工作相关健康问题的机制。

OSHA现在还没有规定笑气和卤化药物的暴露限值。NIOSH准则文件中推荐的水平是研究中发现并能够实现的,但并没有发布。过去,OSHA对麻醉部门进行检查,如果针对工作人员的有关雇员 “知晓权”条款的教育没有执行,这些部门将会被列举出来。

(四)其他国家关于麻醉废气的管理

在1996年,英国政府健康服务咨询委员会出版了建议书,即麻醉药物:在对健康有害物的控制管理条例下对暴露的控制(COSHH)1994版,在其中制定了职业暴露标准(OES)。OES是以8小时作为时间加权平均值的微量麻醉气浓度,如下所示。

100ppm:氧化亚氮 50ppm:安氟烷和异氟烷 10ppm:氟烷 因为这些浓度低于在动物实验内出现副作用的浓度,并且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浓度水平将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六、麻醉废气的清除和防止泄漏的推荐做法

一般麻醉气体在手术室内会通过两种主要途径泄漏。一个是涉及到麻醉给药的技术;另一个是涉及麻醉药传输系统和废气清除系统的硬件设备。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导致手术室内空气的严重泄漏污染。(表31-1)。

(一)麻醉技术的问题

吸入性麻醉药发生泄漏常涉及到技术问题。最常见的情况是当患者断开麻醉回路时没有关闭所有流量控制阀(包括氧气、氧化亚氮和空气)或者挥发罐。另外,不匹配的面罩,特别是当病人存在困难气道时,特别容易使麻醉气体泄漏于室内。同样,许多医师为了让病人快速从麻醉中苏醒过来而在手术结束时以大量氧气冲洗回路。如果被冲洗出的气体是进入手术室内而不是进入废气清除系统,也将导致室内污染。最后,当采用吸入麻醉病人脱开回路自主呼吸时,体内残留的麻醉气体也将污染手术室内空气。

麻醉挥发罐内注药也会导致手术室内污染。1ml液体的吸入麻醉药在室温下将挥发成近200ml的气体。麻醉挥发罐配有两套填充系统。“加药器引导”的系统更少发生麻醉药物的溢出泄漏,而漏斗填充式易发生麻醉液体泄漏。地氟烷挥发罐的专利注药系统可确保在注药时没有液体溢出。

麻醉机和清除系统

目前销售的麻醉机都配有清除麻醉废气的清除系统。清除系统收集经可调节压力限制阀(APL)或“瞬间排出”阀或呼吸机压力释放阀等处呼出释放的气体,并将它们送到废气处理系统(附图31-1)。与清除相匹配的接头标准直径是19mm,但新的国际标准是30mm接口,厂家能提供将19mm转换成30mm的适配器(附图31-1)。通常麻醉回路中泄漏的气体都通过废气清除系统防清除。仅当在麻醉气体输送或清除系统中有泄漏、或输送至清除系统的气体超过能被排除的气体量时,麻醉气体将泄漏入房间。使用麻醉机前必须检查废气清除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废气清除系统按紧闭的或开放的存储器分成两种。在紧闭存储系统中,气体将从麻醉回路中的APL阀或呼吸机压力释放阀进入清除系统。两者的接合处安装了一个正压释放(“瞬间排除”)阀用来将系统内过多的气体排入室内而防止压力过度升高,还安装了一个或多个负压释放阀,通过允许室内空气进入系统来防止接合处负压过大。紧闭的存储系统安装有一个存储囊来补偿气体进出清除界面时的急速变化。通过清除系统的连接处,废气进入废气处理系统(附图31-2a,b)。

清除系统的开放存储器系统是无阀门设计,使用一个通向大气的存储罐使正压或负压自由释放。另外,从麻醉回路APL和呼吸机PR阀引出的废气通向开放存储器系统,医院的废气处理系统也与存府器接(附图31-3)。

清除系统的连接处容易发生几个潜在问题。如果输送来自麻醉回路的APL或呼呼机PR阀的软管打折或阻塞,患者可能发生呼吸道气压伤。如果连接医院气体处理系统的管路受阻,而麻醉气体将会通过压力释放阀进入大气。但如果这个释放阀门无法正常工作,患者也将产生气压伤。而且,通常连接处的接口数量比用的要多,所以对这些多余接口要装上密闭的盖子,以防止麻醉气体泄漏入房间(附图31-2b)。

当废气通过连接处后,将传送入医院的气体处理系统。这时的清除可由主动的或被动的机制来完成。在主动系统,废气将由真空管没有被正确调节或与连接处脱开,麻醉气体将会隘入房间。在连接处的存储囊同时可作为可视指示器。来判断此系统的真空压的大小是否合适。主动系统的真空管由医院的负压吸引系统来建立。对于废气的清除系统最好有独立的真空系统。

在被动型的气体排除系统中,软管从清除系统的连接处通到手术室的通风排出系统。废气排出到室外。如果使用这种系统,则手术室的通风系统必须是不循环的。麻醉气体趋向于从排气栅格流出,因为手术室的通风系统使室内维持轻度的负压。这种系统的危险是软管被压迫或阻塞时,气体将释放入室内。因此软管不应该放置在地板上,而且应该用不易压缩的材料制成。在被动系统中,如果医院的气体出口处被碎废片或冰块所堵塞,那样清除的气体将不能被排到室外。高风速也会导致气体在此系统中倒流。

无论气体清除系统是主动还是被动,它应该始终通过连接处进行连接。这将大大减少患者气压伤的发生,也为所有管道提供了方便的连的接点。

(二)其他污染源

手术室内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麻醉气体输送和清除系统中的气体泄漏。高压氧化亚氮软管和麻醉机上氧化亚氮瓶同样可以导致大量气体泄漏,因为这些系统中的压力常超过50磅/平方英寸(psig)。如果氧化亚氮瓶不能和麻醉机的接头匹配,由将有大量的氧化亚氮泄漏入空气,因为在瓶内的压力超过700psig。麻醉机或回路系统的任何一部分接合不匹配或有漏洞都将导致麻醉气体进入室内。这常发生在那些变形或被坚硬物刺破的塑料软管,或O型环破裂。同时,如果挥发罐的填充盖子没有盖好,也是大量泄漏的原因之一。最后,在两部分用橡胶接口连接处,如橡胶破裂、磨损或接口部分没对准,泄漏也将发生。这种的典型例子是二氧化碳吸收罐。在麻醉机的低压系统的泄漏(流量控制阀的所有下游区域)常能被仔细的泄漏检查所发现。高压系统部分的泄漏可被泄漏监测或的手术室内空气监测所发现。

另外两种不受麻醉医师直接控制的手术室内污染是冷冻手术和体外循环机。许多冷冻手术室用的氧化亚氮在高于90L/min的水平如果不被清除,手术室内严重的污染将发生。另外,强效的吸入挥发性麻醉药物可用于体外循环中。因此,从体外循环回路出来的气体必须清除。因此必须有独立的清除系统。

一旦任何麻醉气体溢入手术室内,气体清除就靠手术室内通风系统。新型的手术室需要有能与外界进行每小时15~21次的气体交换,其中3次是室外的新鲜气体。重要的是维护部门要定期检查每个手术室的换气是否足够。非循环型的通风系统通过每次气体交换给手术室内带来新鲜的空气。这种系统比循环型的通风系统能更快地降低了手术室空气中的麻醉药物浓度。循环系统部分交换手术室内的空气,加入新鲜空气混合。在每个小时内,也有特定数量的新鲜气体交换。循环系统在加热和空调中有明显的节能优势。

七、麻醉废气浓度测定方法

监测手术室内空气中的麻醉气体度可有助于发现泄漏。一些机构发现高压泄漏常发生在麻醉机的使用中。下面的方法能对手术室环境空气中的麻醉废气微量浓度进行取样。

(一)简单取样法

此方法能监测由高压系统(例如,氧化亚氮管道,机器的高压系统)泄漏造成的稳定浓度水平(未使用时)的气体水平。简单取样只能在非工作的时候,例如在没有麻醉手术进行时,从手术室的内提取空气样本。空气将被取样放入惰性气体的存储器内密闭,然后送入实验室分析。因为在麻醉过程中气体泄漏常是间断的,所以对无麻醉时进行的手术室取样也许不能有效地检测使用过程中的手术室内微量气体浓度水平。另一个不足是这些结果都会有延迟。

(二)时间加权平均值取样

用来评估一段时间内平均的暴露程度。这各路方法中,每小时或每8小时,运用一种泵来连续收集手术室内空样本并装入袋内,供分析使用。小型时间加权平均取样泵和囊也常使用,但这用于研究的目的,而针对现实中大量人员的监测并不可行。被动放射测定仪,类似于在放射科工作人员佩戴的照射量测定微章,可用于有效监测氧化亚氮暴露浓度。它们被放置在手术室内工作人员的呼吸地带,从1小时到168小时均可使用。放射测定仪在暴露开始时打开盖子,而在暴露结束时则盖上盖子。佩带者将有一个暴露周期的记录,在取样结束时,微章将标记上职员的名字和暴露时间,然后送往外部实给室。通过分析微章里被捕捉的氧化亚氮得到结果,结果以每小时每百万分之一的浓度代表。除了监测个人暴露程度,微章也被用于固定区域的监测。

(三)连续取样

是一种可连续取样的分析挥发性麻醉药物浓度的便携式红外线分析仪,用于监测的手术室内空气的最简便方法。该仪器可连续读出空中麻醉体浓度,也被用来“嗅闻”设备的气体泄漏。如果长时间内连续取样,会显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它能用于发现周围空气中麻醉气体浓度(N2O2:0~100ppm,挥发性麻醉气体:0~10ppm)。

八、七氟烷与复合物A

七氟烷已经成为国内吸入麻醉的主流药物。七氟烷与呼吸回路中吸收CO2的钠石灰(成分: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接触,会产生复合物A[compoumd A,fluoromethyl-2,2-difluoro-1-(trifluoromethyl)vinyl ether],尤其是在高温和干燥的环境下产生得更多,因此在低流量吸入麻醉时明显增加。复合物A在大鼠试验中可导致肾坏死(浓度:25~50ppm)和死亡(浓度:130~340ppm),但在人类并没有发现肾毒性的病理学证据(一般在临床吸入麻醉中,复合物A可以很容易达到25~50ppm),仅发现有剂量相关性的蛋白尿、糖尿和酶尿,从未有过严重肾脏功能损害病例的临床报告。 目前不建议在新鲜气流量低于1L/min下,使七氟烷的用量达到2MAC·小时,低流量时应注意每小时定期增大流量行半关闭回路2~3min。世界上只有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规定新鲜气流量不得低于2L/min,大于这个流量可以无限制地使用。

为了减少复合物A的产生,除了避免低流量外,还可以使用含有氯化钙和硫酸钙的新型CO2吸收剂,它不与七氟烷起反应,可使呼吸回路中的复合物A始终扣持在33ppm以下。复合物A泄漏于大气中对周围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尚无研究,但由于极其微量,因而推测应无任何影响。

九、关于减少麻醉废气的推荐意见

(一)建立麻醉废气清除系统

推荐意见:麻醉废气清除系统应该广泛应用于所有麻醉废气暴露场所。每个机构都有现任制定麻醉设备的维护和检查程序,包括废气清除系统,并以文档形式证明。

推荐理由:虽然没有证据证实微量的麻醉废气会人危害人体健康,但是通过废气清除系统来减少废气暴露这一保护措施已广泛受到认可。

(二)关注操作常规

推荐意见:使所有相关人员采用有效措施来减少周围空气中麻醉废气的浓度水平 推荐理由:关注操作常规的细节对于减少麻醉废气的暴露是有效的。

(三)关于麻醉废气微量浓度的监测

推荐意见:不推荐在废气暴露场所一定要安装监测设备,没有数据证前这是必要的。

推荐理由:使用麻醉废气清除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室内麻醉废气的浓度,使其浓度维持在NIOSH的推荐阈值浓度下。当必要时,例如(麻醉设备仪器损坏),可照上述办法测量麻醉废气浓度。

十、关于医护人员的健康检查的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不强制规定对暴露于麻醉废气的医护人员进行常规健康检查,但是需要对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麻醉废气相关知识教育:包括以往文献结论的分折,如何改病况操作常规来减少麻醉废气以及麻醉废气清除系统的检查、维护等。并要建立一个麻醉废气危害的报告机制,一旦发现麻醉废气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就能上报。

推荐理由:最新的数据不能表明微量的麻醉废气会对相关的医护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尤其是在有麻醉废气清不除系统的环境中。

十一、推荐做法总结 研究表明,在有废气清除系统的麻醉工作场所中,微量麻醉气体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没有任何不利影响。

·手术室应配备麻醉废气清除系统;

·建立规范的手术室操作常规,使麻醉废气泄漏最小化;

·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包括:麻醉废气对工作人员的影响,通过规范的操作常规来减少废气,麻醉废气清除系统设备维护等。

·目前尚不推荐对手术室或PACU的麻醉气体浓度进行常规监测。 ·目前尚不推荐对暴露于微量麻醉气体中的工作人员的健康进行常规检查,但是每个存在麻醉废气泄漏的机构都应有相关的应对措施和制度,工作人员可随时报告、与工作相关的健康隐患问题。

十二、小结

麻醉气体泄漏对相关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还有争议,需要前瞻性、双盲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

麻醉气体泄漏的清除系统应作为常规要求进行建设。

没有证据证明,在有麻醉废气清除系的地方,微量浓度的麻醉气体会对医护人员的健康有不利我影响。在这些地方怀孕和工作是安全的。

无须因此对相关人员进行常规体检,但主张积累、统计这些人员的相关健康问题。

附 图(略)

参考文献(略)

第四篇:预防新型肺炎疫情的演讲稿

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演讲稿,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预防新型肺炎疫情的演讲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预防新型肺炎疫情的演讲稿1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的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积极锻炼身体,预防春季传染病发生》。

先让我们看看同学们身边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操场上同学们尽情追逐,欢快地嬉戏,一下子就玩得大汗淋淋,因为同学们没有及时把汗擦干,结果引起感冒。

教室里同学们在认真地学习,专心的读书,教室里窗户紧闭,空气不流通,因为没有及时开窗户通通空气,结果带有细菌的飞沫在空中漂浮传播,引起了流行性感冒。

学校周围,同学们围着小摊,吃着一些不干净的零食,似乎吃得津津有味,正因为吃了一些不卫生的食品,病从口入,引起拉肚子,发生消化道疾病。

同学们,如果平时不注意,或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或者没有科学地进行体育活动,就很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春季最易发生的传染病有两类,一类是呼吸道传染病,另一类是消化道传染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发生呢?

一、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做好每一次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在学校和家里都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过运动不能过度,要注意动静结合。

二、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要保持教室里空气的流通,不要到小摊上购买各种不洁食品。

同学们,健康基于生命,养成良好习惯,科学参加体育锻炼,我们才会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会拥有快乐。

今天的国旗下讲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预防新型肺炎疫情的演讲稿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讲究卫生,预防疾病”。

讲究卫生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今天在这里再次提起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和紧急。目前,甲型h1n1流感正在全球蔓延,这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说,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与其他流感症状类似,如高热、咳嗽、乏力、厌食等。其传染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进行传播。,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夏季早晚温差较大,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而你们儿童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你们在学校生活相对集中,因此,应该时时敲响警钟。

不过同学们也不必害怕,传染病虽然可怕,但也可以预防,可以治疗。为保障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远离传染病,我提出如下倡议:

(一)保持个人良好卫生,勤洗手洗脸,换洗衣服。打喷嚏、咳嗽、清洁鼻子、写完作业之后和就餐之前都要记得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一年级的小同学们更应该改正咬手指和吮吸手指的坏习惯,要牢记“病从口入这句话”!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眼下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大家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但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合理安排运动量。每天我们都应坚持做好课间操,积极上好体育课、唱游课,但回教室后切不可贪凉,一个劲儿的猛吹电扇。

(三)注意饮食,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维持身体营养平衡,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

(四)坚决不吃校外小商小贩的食品,这些食品大多为不法商贩加工而成,他们的健康状况和加工的环境卫生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查,食品也没有合格证,所以在这个非常时期,同学们要坚决和这些食品说再见,以防病从口入。

(五)尽量不去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这里特别提醒同学们不要去商场、集市等人口密集的场所。

(六)注意环境卫生,创造整洁的校园环境。我校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环境卫生工作,经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急需改进的是环境卫生的保持。不要随意乱扔废纸、乱丢食品包装袋、不随地吐痰等,我们希望所有的.同学用我们的举手之劳,维护我们整洁的环境。同时还要注意,教室内要每天通风换气,避免细菌滋生。

(七)在学校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报告老师,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延误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如果确诊得了传染病,要注意请假隔离,以便防止再进行二次传染。

老师们、同学们,健康是一个人的财富,是幸福的基础,也是做人的责任,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讲究卫生就是最基本也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预防疾病的方法,只要我们时刻谨记,并身体力行,那么无论什么样的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还记得我们的“五勤好习惯”吗?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说:

勤洗澡、勤换衣,勤洗手、勤刷牙,勤剪指甲讲卫生,养成五勤好习惯,牢记心头认真做!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更上一层楼!预防新型肺炎疫情的演讲稿3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讲卫生,防疾病》。

春天是由冬寒向夏热过度的时期。春天气候往往变化无常,一会儿是阳光普照,春风送暖,一会儿又是阴雨绵绵,寒气袭人,故有人把它称为“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春天,各种微生物滋生繁殖,加上气候多变,人体抵抗力减弱,特别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那么,我们如何在春季有效的预防疾病呢?

校园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卫生的好坏与我们每个同学的身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每天我们应积极主动的做好室内外清洁,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及时处理堆积的垃圾,并把垃圾倒入指定的地点。这样才能阻止细菌的滋生,从源头上防止疾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好保洁工作,不乱丢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管好自己的手和口,我们的校园才会变得清洁干净,我们的身体健康才能有保证。另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饭前便后,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要保持教室以及寝室内空气流通。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少去公共场所。春天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少吃太辣,太油腻的食物,减少呼吸道的刺激,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新鲜蔬菜、水果等。另外出现急性发热、头痛、咽喉痛等症状,请及时到学校医务室或者医院就诊检查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

最后,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疾病自然会远离我们的。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肺炎病人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重点:肺炎球菌肺炎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并发症;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休克型肺炎的护理。难点:监测病情,早期发现重症肺炎征象。注意:典型肺炎球菌肺炎与休克型肺炎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不同点。

肺炎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终末气道,肺泡,肺实质或间质内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引起,是呼吸道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分类: 病因分类: 细菌性肺炎:

需氧G+球菌:肺炎链球菌 需氧G-菌:肺炎。流感,绿脓杆菌 厌氧杆菌:棒状,棱形杆菌

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支原体,军团菌,衣原体等, 病毒性肺炎: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 真菌性肺炎:白念,曲菌,放线菌,

其他疾病所致肺炎:立克次体,弓形体,原虫,寄生虫。 理化因素所致肺炎

解剖学分类:大叶性肺炎(肺泡性),小叶性肺炎(支气管性),间质性肺炎。

按患病环境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如:空气吸入,血流散播,邻近感染部位蔓延;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 医院获得性肺炎:指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也包括出院后48h内发生的肺炎。以G-为主,还可通过误吸胃肠道的定植菌(胃管反流)或通过人工气道吸入环境中致病菌引起。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实变为特征的肺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肺炎,典型表现为突然起病,寒战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发病以冬春季多见,病人为既往健康的青壮年,老年或婴幼儿,男性多见,少数情况可发生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发病机制:1淋雨,受凉,疲劳,醉酒,大手术等 2患有COPD,糖尿病,肿瘤等 3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抗生素,

4吸烟,使咽部存在肺炎球菌,抵抗力下降,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分裂繁殖,肺泡充血水肿,通过肺泡间孔炎症扩散,形成肺炎。

临床表现: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大多数患者有发热。早期肺部无明显异常,重症患者可有呼吸频率增快,鼻翼煽动,口唇发绀。典型时有肺实变,如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等,也可闻及湿罗音,并发胸腔积液者,患者胸部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减弱,呼吸音减弱。 辅助检查: 白细胞计数可达20-30×10 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至0.8以上,并有核左移和细胞内中毒颗粒。 痰涂片可见G+菌,痰培养在抗生素应用之前采集,可做初步诊断。

X线检查早期仅见肺纹理增多或局限于一个肺段或肺叶的淡薄,均匀阴影,实变期可见大片均匀致密的阴影,可有肋膈角变钝或少量胸腔积液征象。 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引起呼吸面积减少,痰液增多有关 2体温升高:与细菌引起肺部感染有关 3疼痛胸痛:与肺部炎症累及胸膜有关 4潜在并发症:休克型肺炎

护理措施: 1 促进排痰 改善呼吸 气急者给予半卧位,或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L/分,改善呼吸。痰粘稠不易咯出时,可给予蒸气或雾化吸入,或遵医嘱给予祛痰剂,以稀释痰液,并配合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2应卧床休息,补充富含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鼓励多饮水,高热寒战时适当增加被褥,应用暖水袋等保暖,高热者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置冰袋物理降温,或酒精擦浴降温,或遵医嘱给小剂量退热药,同时需补充液体,以防脱虚。明显腹胀的病人,给予腹部热敷或肛管排气;胸痛时帮助患者侧卧位。 3注意观察病情,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高热常在抗菌药物治疗后24小时内消退,或数日内逐渐下降,如体温3天后不降或降而复升时,应考虑并发症或其它疾病存在的可能性,如脓胸,心包炎,关节炎等。

4口腔护理 选择合适的漱口溶液,加强口腔护理,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口腔溃疡的发生。

5警惕休克型肺炎的发生 如发生感染性休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及尿量等变化,按医嘱应用抗休克及抗感染药物。加强护理,去枕平卧位,减少搬动,注意保暖,忌用热水袋(防止血管扩张致血压下降);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保持液体通畅,输液速度不宜太快,防止心力衰竭,肺水肿的发生。病情好转时表现为神志逐渐清醒,表情安静,口唇红润,皮肤及四肢变暖,脉搏有力,呼吸平稳而规则,血压回升,尿量增多。

6 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询问和关心病人的需求,鼓励病人说出内心感受,与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耐心给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解释各种症状和不适的原因,说明各项检查,护理操作的目的,程序和配合要点,告知病人大部分肺炎球菌肺炎预后良好,消除病人焦虑,紧张情绪,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肺炎的病因及诱因。告知病人天气变化时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受凉,淋雨,酗酒和过度劳累,防止呼吸道感染。 2生活指导 指导病人加强营养,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易感者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促进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入职老师的自我介绍下一篇:学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