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23-02-04

时间过得很快,四季轮回的过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时间结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过工作,可学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识,也留下了众多的学习回忆。为记录这一年的成长,可编写一份年终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高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须占支配地位。 ④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2、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①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 现行的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断再生产 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⑤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质文化需求 层次的状况②符合社会主义的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

1、生产与消费 本质要求③有利于促进生产力

(2)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看分配与交换是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书) 带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毫(3)如何缓解就业压力 (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①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制经济发展。 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

3、怎么增强:①深化国有制公司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对生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与动力

2、生产力 (1)必要性:①解决主要矛盾②社会主义本质要求③体现社会主义的有优越性④增强综合国力⑤提高我国国际地位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⑦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超发达国家 (2)如何发展:①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②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④加快科技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 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主体地位--公有制地位) (1)公有制主体地位:

1、主要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

制股份制改革②健全现代企业制度③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发挥主导作用 目的:盈利,本质:经济组织

2、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本质: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1)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各自特点:(看书) (2)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和监督机构(监事会)。 (3)优点: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 (4)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5)企业兼并和破产(看书)

3、劳动和就业 (1)劳动和就业的重要性。 ①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光荣属于劳动者。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

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

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②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Ⅰ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决定干什么。 Ⅱ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来实现自主择业。 Ⅲ平等就业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Ⅳ多种方式就业观。Ⅴ整体择业观。符合社会需要。

4、维护劳动者权益

(1)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

(3)原因、具体权利(看书)、做法 (4)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5)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行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1、 各种投资方式

(1)储蓄存款——便捷

储蓄机构

—商业银行(以利润为目的,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

存款业务——基础业务

贷款业务——主体业务

结算业务 (2)股票——高风险、高回报

(3)债券——稳健

{国债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

(4)规避风险——保险

{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1、为什幺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为什么实行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看书)

现实经济条件决定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以往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3、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土地、资本、技术、劳动、管理

4、公平:

(1)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 (2)如何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5、处理好社会公平的关系:效率和公平并重:

① 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 ②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③ 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6、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①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福帮后富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国家预

算,国家决算

2、财政的作用:

① 国家财政是促进公平,改

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

合理配置

③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

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措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通

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 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

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 稳定物价

3、财政收入:(1)税收收入:国家组

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最重要来源

(2)利润收入(3)债

务收入(4)其他收入

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 的印象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 与流的关系)和分配政策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财政收支平 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财政收入 与支出的关系)

例:财政赤字: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 的部分

5、税收

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意义:(1)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 上是一致的

(2)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 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 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 会缴纳的各种税收为基础的。

(3)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

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 自觉诚信纳税

6、违反税法:偷税、漏税、欠税、抗 税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配置资源

(1)计划和市场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经济:市场起基础性作用。 PA:看不见的手:市场

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 (2)市场秩序

诚实守信: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落、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措施: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局限性:

自发性(追求经济利益,污染、造假等)、盲目性、滞后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辅)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现阶段: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本世纪头20年目标: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人民享有更民主权利、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经济建设新要求:(看书)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③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就业、社保、收入分配、消除绝对贫困)

④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⑤小康社会的建设同实

现现代化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

展过程(先富带后富)

2、科学发展观

(1)第一要义是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2)核心: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3、怎样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架马车)

(4)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

(5)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东北重振、中部崛起、东北率先)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影响: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意义: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

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影响: (具体看书)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这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者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家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更加不平衡。

(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风险全球化)

(4)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一是柄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完全正确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4、对外开放

(1)世界贸易组织:①三大世界经

济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②基本原则:最重要非歧视原则{1最惠国待遇原则2国民待遇原则}

注: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推动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两股巨大的力量

5、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对外开放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2)对外开放意义: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决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4)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走出去的含义: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第二篇: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生物主要讲了内容?有哪些知识点必须掌握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一生物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18、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HOHHH

NH2—C—C—OH+H—N—C—COOHH2O+NH2—C—C—N—C—COOH

R1HR2R1OHR

219、DNA、RNA

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分布: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

染色剂:甲基绿、吡罗红

链数:双链、单链

碱基:ATCG、AUCG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代表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体、HIV、SARS病毒

20、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脂肪

人和动物细胞储能物:糖原

直接能源物质:ATP

21、糖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④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22、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2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

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

24、水存在形式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结合水(4.5%)

25、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26、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7、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8、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9、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30、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

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无膜

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

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3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2、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结构核仁

33、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染色质两种状态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3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协助扩散:载体蛋白质协助,高浓度→低浓度,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6、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离子、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37、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38、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高效性

特性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成一类化学反应

酶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活(过高、过酸、过碱)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结构简式: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全称:三磷酸腺苷

39、ATP与ADP相互转化:A—P~P~PA—P~P+Pi+能量

功能: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

40、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4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细胞质基质

产物:CO2,H2O,能量

CO2,酒精(或乳酸)、能量

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C6H12O62C3H6O3+能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过程: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H]和O2结合生成水,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

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转化成乳酸能量

42、细胞呼吸应用: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有氧呼吸

酵母菌酿酒:选通气,后密封。先让酵田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

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无氧呼吸

43、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能;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44、叶绿素a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体中色素叶绿素b(类囊体薄膜)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4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46、18C中期,人们认为只有土壤中水分构建植物,未考虑空气作用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植物生长可以更新空气,未发现光的作用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多次实验验证,只有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更新空气,但未知释放该气体的成分。

1785年,明确放出气体为O2,吸收的是CO

21845年,德国梅耶发现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864年,萨克斯证实光合作用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

1939年,美国鲁宾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47、条件:一定需要光

光反应阶段场所:类囊体薄膜,

产物:[H]、O2和能量

过程:(1)水在光能下,分解成[H]和O2;

(2)ADP+Pi+光能ATP

条件: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

暗反应阶段场所:叶绿体基质

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

过程:(1)CO2的固定:1分子C5和CO2生成2分子C

3(2)C3的还原:C3在[H]和ATP作用下,部分还原成糖类,部分又形成C

5联系: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48、空气中CO2浓度,土壤中水分多少,光照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及温度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可通过适当延长光照,增加CO2浓度等提高产量。

49、自养生物:可将CO

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异养生物:不能将CO

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如许多动物。

50、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5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增殖

52、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及有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增加,DNA加倍。有丝分裂:体细胞增殖

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缍丝和染色体变化

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缍体及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分裂期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缍体,染色体逐渐消失。

5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复制)

染色体复制,中心粒也倍增

前期:细胞两极发生纺缍丝构成纺缍体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缍体

末期: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

不形成细胞板,细胞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子细胞

54、有丝分裂特征及意义: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55、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及DNA数目变化规律

56、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57、细胞分化举例:红细胞与肌细胞具有完全相同遗传信息,(同一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形态、功能不能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58、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潜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如植物组织培养因为细胞(细胞核)具有该生物

生长发育所需的遗传信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羊

59、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细胞内酶活性降低,细胞衰老特征细胞内色素积累

细胞内呼吸速度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

细胞膜通透性下降,物质运输功能下降

60、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能够无限增殖

61、癌细胞特征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

62、癌症防治:远离致癌因子,进行CT,核磁共振及癌基因检测;也可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2(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一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2、精子的形成:

3、卵细胞的形成

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联会、四分体…(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

↓前期:(n)↓前期:(n)

中期:(n)中期:(n)

四、细胞分裂相的鉴别: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

均等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

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第三节、伴性遗传

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一、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

1、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

2、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

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XAXa(携带者)

3、遗传特点:

(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

(2)隔代遗传现象(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

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

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

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点:

1、怎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艾弗里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知识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

1、DNA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A=T;G=C;?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G)/(T+C)=1;(A+C)=(T+G)?

一条链中A+T与另一条链中的T+A相等,一条链中的C+G等于另一条链中的G+C?

如果一条链中的(A+T)/(C+G)=a,那么另一条链中其比例也是aDNA复制的过程(DNA复制的概念、条件、特点、结果和意义)?

DNA分子复制过程是个边解旋边复制。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既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N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物质代谢,进而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也在疯牛病毒中还发现蛋白质本身的大量增加(蛋白质的自我控制复制)

DNA复制的条件要相关的酶、原料、能量和模板。

其特点是(非连续性的)半保留复制。

其意义是:保证了亲子两代之间性状相象。

如果一条链中的(A+C)/(G+T)=b,那么另一条链上的比值为1/b?

另外还有两个非互补碱基之和占DNA碱基总数的50%?

2、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

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连续遗传、世代遗传——显性遗传

(二)再判断常、性染色体遗传:

1、父母无病,女儿有病——常、隐性遗传

2、已知隐性遗传,母病儿子正常——常、隐性遗传

3、已知显性遗传,父病女儿正常——常、显性遗传

(3)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末期:(n)

4个精细胞:(n)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

↓变形

4个精子(n)

第三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4、秦朝时,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掌军事。

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 。后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 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

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

边远民族地区设

、 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杀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7、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 ;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8、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有得于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

消极: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总之君主专制的加强,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2、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关系,确立起

第1页共7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

雅典民主政治。

3、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

4、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缺陷。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奴隶、外邦人及下层公民都没有真正的民主。

5、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标志着成文法诞生;

6世纪,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撰法律汇编《民法大全》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因此,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公民法的发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万民法的创立(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6、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用是维系帝国,影响后世: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单元

1、1689

2 ,首相由下院中的多数党领袖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主要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国王的作用:对外代表英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3、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时间:1787年;地点:费城

主要内容:规定联邦的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

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美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

5、美国联邦制的实行,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的过于集中,既团结了各州,又给各州一定的自治权

性质: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法。

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行政权力归总统,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7、《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①统一后的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②皇帝拥有巨大的权力(国家元首,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帝国设立两院制的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

第2页共7页

第四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18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夏代

1、公元前2070年建立

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商代

1、公元前1600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

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

②弥漫着神权色彩(与文化上甲骨文相联系)

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具体内容:要求了解) ? 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 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层层分封

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第 1 页 共 35 页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

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 (3)礼乐制度 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贯穿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条主线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

一、西汉

第 2 页 共 35 页

(一)七国之乱

1、原因: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郡国并行,上次青岛市摸底考试有一个郡国并行的看图题)

②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

2、过程: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二)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①建中朝(“中朝”(内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

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要点解析】

②设刺史(刺史是一种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

③推恩令(解析: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儿子也可以获得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

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辖。通过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实力,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3、作用:

①积极: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

(注意与经济和文化相联系,文化上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上是由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所决定的;而经济上“重农抑商”也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产生的。)

二、唐代

经过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隋唐实现了统一。

唐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参与平叛安史之乱的唐朝大将和安史降将被封为节度使,他们拥兵自重,

使唐中叶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三、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宋太祖改革(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

统兵权 归“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三部分组成)

调兵权 归枢密院掌管

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兵权最终由皇帝掌握。 (2)削实权

第 3 页 共 35 页 兵权——枢密院

中央: 削弱了宰相权力 财权——三司使

行政权——中枢门下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 (3)制钱谷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运往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贯穿中国古代史的第二条线索: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①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

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二、明朝皇权的加强

1、明朝初年,沿袭元制,设中书省。

2、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①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②由于事务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注意:“票拟”和“批红”

三、清朝专制皇权的加强

第 4 页 共 35 页

1、清朝初年:承袭明制,设立内阁。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军机处的设立

(1)时间:清雍正年间

(2)职责: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政务,但由于军机处官员品级不高,

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

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②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二单元:第五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古希腊文明史西方文明的源头。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公元前1400年)

①特点:出现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②标志性建筑:米诺斯王宫

2、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400——公元前12世纪)

①特点:出现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新君主国兴起,出现线性文字B。

②特洛伊战争出现在这个时代。

二、黑暗时代(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

三、古希腊城邦

1、兴起的时间: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黑暗时代结束,古希腊进入复兴时代。复兴时代的标志:就是一系列城邦的出现

2、概念: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3、地理环境:

①多山少耕地——农耕经济不发达

②三面环水、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发达,海外殖民活动活跃。

4、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代表城邦:斯巴达和雅典

5、五种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僭主制、寡头制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贵族制和民主制

6、城邦政治的实质:公民政治

7、政体划分的标准: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划分。

五、古希腊的海外殖民(了解)

1、原因:

①人多地少,多山地少耕地,农业不发达

第 5 页 共 35 页 ②三面环海,多岛屿港湾,航海业发达。

2、影响:

①促进古希腊商品的生产和海外贸易

②利于古希腊吸收外来文化,形成自己的独特文明。

第六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民主制的形成

1、形成的条件: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解析】雅典进入文明社会之初实行的是君主制。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贵族推翻王权,建立了贵族制。

【重点问题突破】君主制与贵族制的不同:

君主制:世袭、终身、专制

贵族制:选举、任期、集体领导、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

在一定程度上说贵族制取代民主制是一种进步,为后来雅典向民主制过渡创造了条件。

2、雅典民主制形成过程

①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道路。

②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③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顶峰。

二、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

(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基本特点的体现:

①公民大会: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体现了人民主权。

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行使最高权力。——代表由抽签选举产生,每个公

民当选2此后就不能再次当选,体现了轮番而至。

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并且审议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三、实质

雅典的民主制以奴隶制为基础,是奴隶主的民主,而不是真正的民主。

五、评价

1、积极

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②民主政治使决策更全面。

③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非君主任命,受人民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2、消极:

①是公民主体的民主。

②外邦移民、妇女、奴隶没有民主权利。

③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第 6 页 共 35 页

第七课 罗马的政体与法律

一、罗马政体演变

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元首制——帝制

1、贵族共和制

①执政官:共和国的最高官职,有任期,只由贵族担任。

②元老院:最高权力机关,是古罗马的决策机构,成员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公民大会:负责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④保民官: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2、帝制

(1)元首制

①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②实质: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③作用:确立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进入相对稳定的“罗马和平”时期。

(2)帝制:三世纪初,戴克里先公开实行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源头

(1)内容:①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习惯法的汇编。

②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隶制,维护了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

(2)评价 ①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②虽没有给平民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组成:

①《查士丁尼法典》②《查士丁尼法学总论》③《查士丁尼学说汇纂》④《查士丁尼新敕》

3、罗马法

(1)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

(2)对罗马法的评价: 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①《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②它保留了罗马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以法律手段规范人的行为,调节社会矛盾,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③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的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第三单元 第八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①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迫切要求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

(新贵族:指的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也就是说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的旧贵族)

第 7 页 共 35 页

2、过程

①13世纪,《大宪章》目的是为了限制王权

②1640 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詹姆斯二世下台,最终解决了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之争。

④1689年,威廉和玛丽接受《权利法案》登基。《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3、《权力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

①《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②英国由人治走向法制。

③促进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君主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②议会主权至上

③君主受议会制定的宪法的限制 【注意】(1)《权利法案》在英国起宪法作用,属于宪法性质的文件,但它并不是成为宪法。

(2)英国议会组成:上议院、下议院、国王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

① “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②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责任,成为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最高行政机关。

2、发展: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党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党上台组阁,该党的领袖成为首相,

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3、特点: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②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选择点】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

4、随着内阁制形成,英国的两党制也形成

形成过程

①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产生辉格党和托利党

②19世纪,辉格党发展成自由党 托利党发展成保守党

③20世纪初,自由党被工党取代,今天英国政坛上活跃的两党是自由党和工党

三、1832年议会改革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

2、内容:使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获得了进入议会的资格。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九课 北美大陆的新体制(美国)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第 8 页 共 35 页

(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

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独立, 1781年,《邦联条例》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这个时候的美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制国家。

1、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①邦联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

②邦联松散的状态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主权

③美国面临加强中央集权和确保共和制的新问题。

2、制定: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制定了1787年宪法。(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3、1787年宪法的三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

——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有民选产生。

【要求】结合课本记住三权分立示意图。

(二)1787年宪法的发展与完善

①1789年,美国国会提出宪法前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

②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3条和14条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

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三)1787年宪法制定与完善的历史作用

①根据宪法,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②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③保证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成为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

二、美国两党制(驴象之争:驴:民主党;象:共和党) (1)形成:华盛顿之后形成。(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之后,美国两党制形成,

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之前

①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奴隶主利益)

②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 【了解】美国南部奴隶制和古希腊奴隶制的区别 古希腊:纯粹的奴隶制

美国南部:利用努力进行生产,将产品卖给北方,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奴隶制。 (3)南北战争之后,民主党和共和党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但是政治主张有所不同。

【重点问题突破】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比较 项目 英国 美国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行政首脑 首相内阁 总统 立法机构 议会 议会

第 9 页 共 35 页 行政首脑与立法机构的关系 首相对议会负责 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执政的关键 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在总统竞选中获胜 第十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法国)

一、法国政体的演变

1791年前,波旁王朝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1791年,《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二、法国大革命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直接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

③思想原因: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重点问题突破】法国大革命前,波旁王朝统治下的三个等级

①第一等级:教士

②第二等级:贵族(

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

③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被统治阶级)

2、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1789年7月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成果:

①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②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

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③1792年,巴黎人民推翻王权,国民大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三、法兰西第一帝国

1、建立的根本原因:为了维护法国大革命成果,稳定资本主义统治。

2、建立过程:

①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独裁统治。

②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注意: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君主专制与封建君主专制并不完

全相同,带有维护资本主义性质)

3、统治政策 ①对内:维护法国大革命确立的资本主义财产制度,颁布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典,恢复旧制度,

尤其是等级制度。

②对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4、1815年,灭亡。

第 10 页 共 35 页

四、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标志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2、法国“1875年宪法”

①内容:

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内阁

立法权:议会

总统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②、意义

? 经过长期斗争,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是历史的进步。

? 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重点问题突破】

1、法国1875年确立的政体与美国和英国的不同。

(1)与英国不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有国王;法国为总统共和国,没有国王。

(2)与美国不同: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和议会独立、制约。

2、法国革命过程中权力机关演变

三级会议——制宪议会——国民大会——国民议会

第十一课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德国)

一、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统一的背景

①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正统”原则维持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

②根本原因:封建割据阻碍了德国的发展

③18世纪末,德国进步人士提出统一的主张

2、统一的过程:普鲁士王国在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了三次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3、统一的历史意义

积极: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问题,也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

局限: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二、德意志帝国

1、建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颁布

(1)内容:规定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①帝国元首:皇帝。

②行政权:皇帝首相。首相由皇帝产生并对皇帝负责。

③立法权: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联邦议会:权利大,议长由首相担任,议员由皇帝任命。

帝国国会:权利小,议员由普选产生,有立法权,但不能通过任何对政府不

第 11 页 共 35 页 利的法律。

(2)颁布的历史意义:

①积极:德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德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②消极: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阻碍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造的彻底完成。 【重点问题突破】

1、英法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项目 英国 德国 国家元首 国王 皇帝 行政权 首相内阁 皇帝首相 立法机构 议会 议会 议会独立立法权 有 无

行政与立法机构的关系 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皇帝首相控制议会 总评 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有封建残余的君主立宪

2、法国和德国政体比较 项目 法国 德国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 行政权 总统内阁 皇帝首相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 对议会负责 皇帝首相控制议会

三、魏玛共和国

1、建立:一战后,德意志帝国灭亡。1918年,德国颁布了新宪法,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

2、特征:

①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

②依然没有摧毁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

被誉为“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3、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①原因:

?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德国民族复仇情绪抬头。 ? 希特勒法西斯实力进行欺骗性宣传

②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③教训:在德国这样的国家,要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政体,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鸦片战争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形成大约60年左右时间,形成过程中有四个关键点:

1、1840年,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

2、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是中国半

第 12 页 共 35 页 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3、1894年,甲午战争 签定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一、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获取原材料,

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大门,但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沉重打击英国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鸦片贸易,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2、虎门销烟

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处于贸易逆差,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政府开始禁烟, 1839年发生了虎门销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

4、结果:清政府战败,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5、《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贸易)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

③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6、影响

①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②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及启示】模块P52页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在华利益

②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改约

2、过程

①第一阶段:1856——1858年《天津条约》

②第二阶段:1859——1860年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内容

(1)《天津条约》内容

①开放10个通商口岸

②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外国军舰、商船可自由在沿海、沿江口岸航行

第 13 页 共 35 页 ④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2)《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开天津为商埠

②割九龙司给英国

4、影响

①中国领土与主权被进一步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②清政府权利结构发生变化

③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第十四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封建统治者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2、重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3、具体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二、兴起

1、准备:洪秀全成立拜上帝会(基督教)

2、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

3、1853年定都天京形成了与清政府南北对峙的政权

4、军事上进行了北伐和西征,1856年达到全盛

5、政治上颁布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重点突破】《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为三级九等,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

②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的是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评价

①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

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在产品分配方面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无法调动农民阶级的积极性,是一种空想,无法实现。

三、天平天国运动的衰落

1、由胜转衰的标志:1856年天京事变

第 14 页 共 35 页

2、重建领导核心:军事上启用陈玉成、李秀成

政治上启用洪仁玕

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3、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四、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①革命纲领不切实际

②广大将士目的不明确

③统治者思想变化

2、客观原因: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五、意义

1、太平天国运动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太平天国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六、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起义的三大不同点

1、双重使命(反帝反封建)

2、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最高峰,提出《天朝田亩制度》

3、提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比较(不同点) 项目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不同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斗争侧重点不同 反封建 反帝 斗争方式不同 有组织 自发的 地域不同 南方 北方

依靠宗教不同 基督教 本土宗教

八、《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的不同点

1、对私有制的态度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反对私有制;《资政新篇》赞同资本主义私有制。

2、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推动太平天国达到顶峰;《资政新篇》没有实施。 第十五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中日甲午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的基本国策。

(解析: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浓厚,国内市场狭小,日本需

要从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因此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具体原因:日本国内爆发了经济危机。

③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第 15 页 共 35 页

2、过程:

①开始的标志:日本在朝鲜半岛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甲午战争开始。

②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领土主权)

②赔偿日军军费两亿两白银(是中国财政不堪重负)

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最里面为重庆)

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列强对中国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变化,影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是《马关条约》所有条款中危害最严重的一项)

4、《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通过内容分析可以得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约。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是:三国干涉还辽。三国指俄国、德国和法国)

③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财政的负担,使之不得不转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④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⑤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义和团运动

1、兴起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剧(体现了中国当时主要矛盾的变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②具体原因:山东、直隶等地洋教势力猖獗。

2、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3、口号:扶清灭洋

【重点问题突破】“扶清灭洋”口号分析

(1)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

(2)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出自农民阶级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对外侵略的义愤,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没有能力分辨出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反动统治之间的关系。

(3)“灭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的精神,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辨别外来侵略和西方

现金文明成果,盲目排外,与中国近代化的趋势相违背。

4、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①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②没有先进思想指导

③采用了封建迷信的手段

(2)客观原因: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5、历史意义

第 16 页 共 35 页 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借口:“救助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

2、危害: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第十六课 辛亥革命

一、原因:

1、根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矛盾)

2、直接: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挽救危机的骗局(阶级矛盾)

二、革命准备工作

1、组织基础

①1894年,兴中会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 【重点问题突破】“三民主义”解析 (1)内容:

①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②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推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

(比维新派的兴民权的思想先进:民主共和国比君主立宪先进)(解决了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资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2)评价:

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①三民主义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④推动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①大汉族主义。

②没有提出“反帝”目标。

③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1)内容:①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②要不建立共和政体(根本不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

第 17 页 共 35 页 (2)作用: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3、军事基础:武昌起义前最著名的起义:黄花岗起义。

4、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武昌起义

1、概况: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在武昌发动起义。

2、结果: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3、意义: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四、中华民国成立

1、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归全体国民所有(实质: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

②国民一律平等,享有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

③ 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为了限制袁世凯)

(2)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五、袁世凯夺权

1、原因:①帝国主义支持

②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软弱与妥协

③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

2、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

③袁世凯接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1912年2月,清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政府统治的结束。

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

六、失败原因:

1、主观(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模块四点)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七、评价

1、积极: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局限性: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半封

的社会性质。 第十七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具体原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直接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二、过程

项目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 18 页 共 35 页 时间 1919年5.4——6.3 1919年6.3日之后 活动中心 北京 上海 运动主体 学生 工人阶级 斗争方式 罢课 “三罢斗争“ 【要点解析】

1、五四运动最具概括性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在五四运动的第二个阶段,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五四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这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仅仅是初步:因为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1、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

2、罢免了张宗祥、陆宗舆和曹汝霖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这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拒绝签订列强条约)

四、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用于解放的精神。

4、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6、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蒙了人民的思想,为革命准备了力量。

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

项目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根本不同)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不同 三民主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目标不同 民主共和国 人民民主共和国

革命深度不同 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 革命纲领彻底,广泛发动群众

结果不同 任务没有完成,以失败而告终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以胜利而告终

六、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比较(模块总复习)

第 19 页 共 35 页

第四单元:第十九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①社会经济条件(根本条件):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产生了两个后果: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

两个后果从根本上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兴起。

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④主观原因:马克思、恩格斯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 【重点问题突破】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1)代表人物: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 (2)主张:

? 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的最早预言家。

? 傅立叶和欧文都主张建立合作组织。欧文建立的合作组织是“新和谐公社”

2、诞生

(1)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实践,1847年,马、恩与德国流亡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协商,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

者同盟,并为该同盟写了宣言《共产党宣言》。

要求知道《共产党宣言》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是正义者同盟。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①《宣言》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②《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③《宣言》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④《宣言》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从此,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星期,对人类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巴黎公社(方法提示:考察政权的性质,主要分析它所采取的措施)

第 20 页 共 35 页

1、直接原因: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企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巴黎公社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说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2、时间:

①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起义发生。

②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③1871年5月28日,巴黎工人失败。

3、措施

(1)政治上:

①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由直接选举产生

②公职人员工资不得高于熟练工人。

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2)经济上:努力维护劳动者利益。 (3)教育上:实行世俗教育和义务教育。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新型的工人政权)

5、失败原因:

(1)主观:法国工人阶级不成熟,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当的领导,犯了一系列的错误。 (2)客观(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期,无产阶级不具备推翻资产阶级的实力。

6、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虽然仅仅存在60多天,但是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

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7、经验教训

(1)经验: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无产阶级必须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2)教训:①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②没有建立工农联盟。

第二十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重要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矛盾尖锐。

3、主观原因:有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直接原因:一战使各种矛盾激化。

二、革命过程

1、二月革命

①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任务是推翻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第 21 页 共 35 页 ②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 (1)内容

①指出俄国的形式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②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土地改革,并退出战争。 (2)影响:

①提出了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②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

3、七月事件

七月事件是俄国革命的转折点,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4、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2)召开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内容:

①宣布一切权力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②颁布《和平法令》

③颁布《土地法令》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2、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第二十一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条件

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考点】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④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标志: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重点问题突破】中国共产党“一大”

(1)地点:现在上海法租界,最后一天到了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2)内容:

①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第 22 页 共 35 页 ②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

③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④成立领导机构中央局。

(3)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②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③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中国共产党“二大” (1)时间:1922年7月

(2)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现阶段奋斗目标(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反军阀。 【分析】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深刻认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情和社会本质(中国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性质)的基

础上提出的,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

义是反对资产阶级的,而中国国情决定资产阶级是可以团结和争取的势力)。

二、中国工人运动(1922——1923年)

1、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1921年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1922年开始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这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

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为终点。

3、经验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三、国民革命

1、开始的前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重点问题突破】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过程

(1)1923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3)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

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国公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国民革命的开始: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推动下,以“国民大革命”为口号,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全国

性革命运动开始。

3、高潮:1926年,北伐

4、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失败,

也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5、教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进行武装斗争。

第 23 页 共 35 页

四、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意义: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道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3、井冈山道路

(1)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地点:湘赣边)

(2)1927年10月,秋收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注意】结合课本“从1928——1930年”那段小字内容,了解建立了一系列根据地的核心是赣;结合课本《红色根

据地形势图》分析得出根据地主要是在南方,原因是受北伐的影响。 (3)井冈山道路(也叫“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①含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②三要素: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③评价:井冈山道路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④标志: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五、红军长征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②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③重要原因: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解析】“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队中国的入侵,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主张对外对日军进攻

步步退让,对内积极反共。

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长征的实质:红军的战略转移

4、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纠正了中共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意义:

①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问题,是中共由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第 24 页 共 35 页 ②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5、《八一宣言》

(1)时间:1935年8月1日

(2)主张: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结束。

7、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长征过程中中共和红军经过千锤百炼,保留下来的都是精华,构成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主力。

③长征沿途宣传了革命思想。

六、西安事变

1、发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张学良、杨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和影响。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在中共的调解下,和平解决。

【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1)根本原因:当时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为了逼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

重要的基础,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七、国共合作抗日

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实现过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3)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重点问题突破】国共两次合作比较 项目 第一次合作 第二次合作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广泛性 四个阶级的合作 全民族

第 25 页 共 35 页 斗争对象 反帝反封建 反帝 斗争结果 中途破裂 抗战胜利

2、抗日战争的开始阶段

国民党——正面战场(主导地位)

共产党——敌后战场(辅助地位)

【了解】国民党在这个时期正面战场组织了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太原会战。

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

3、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1)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2)国民党政策开始转变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①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容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

②制造了“皖南事变“

(3)中国共产党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据有节”的方针,

对国民党反共浪潮坚决反击,同时为了民族利益,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抗日战争的结束

(1)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生了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八、解放战争

1、两种命运(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两种命运)

(1)中国共产党 1945年召开七大 主张废止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中国国民党 1945年召开六大 主张准备发动内战、坚持一党专政和拒绝成立联合政府。

(3)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①1945年8月,“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②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分定了国民党内战独裁方针。

2、解放战争的过程

(1)中国共产党战略防御阶段

①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1946年6月底,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开始。

②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解放区,国民党由全民进攻转入重点进攻。

【注意】与山东有关的重点战役: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

第 26 页 共 35 页 (2)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进攻阶段

1947年夏,依照毛泽东确立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刘伯承、邓小平千里挺进大别山。

中国共产党转入战略反攻。

(3)双方决战

①背景:解放军的力量已经超过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时间和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胜利。整个东北全部解放,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除少数据点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战争的结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第二十二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开国大典

1、《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们书上把这次政协会议称之为“新政协”是相对于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而言的。从时间背景上来看,解放战争已经取得成功,所以这次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国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一个重要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共同纲领》的作用:“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共同纲领》体现的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解析: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时期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呢?这是时期中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主要是由当时社会经济成分所决定的,从这一点上大家应该可以得出《共同纲领》之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2、新中国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②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③新中国的成了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二、1954年宪法(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1、颁布背景:

①政治上:为了保障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经济上: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需要制订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内容:

第 27 页 共 35 页 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②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③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

④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了宪法。

3、特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①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②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③它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共同纲领》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54年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大会制度。

3、人大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①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②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③昭示着中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曲折发展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时趋于停顿。

②“十年文革”间,名存实亡。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恢复和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1、合作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2、指导思想:1956年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

5、角色变化:1954年宪法颁布之前,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责, 1954年宪法颁布后,全国政协成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舞台。

6、曲折发展: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干扰了政协的正常工作。

②“十年文革”中,政协工作陷于瘫痪。

③ 文革后,政协恢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7、1982年中共提出的政协工作的新的指导思想(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由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决定。

2、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

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

第 28 页 共 35 页 使自治权。

3、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按时间排列) 【重点问题突破】中国民主政治的三个主要特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二十三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历史背景

①根本原因:党内“左倾”错误占据主导地位。

②毛泽东对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

③林彪、江青集团利用了毛泽东的错误。

2、“十年文革”对民主法制破坏的表现

①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②“全面夺权”造成司法部门瘫痪。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

④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3、得到的教训: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

2、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措施

(1)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二十年,法制建设的步伐加快,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①颁布了《1982年宪法》

②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1999年《行政复议法》,规范了政府行为,

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和人民平等的原则。

(4)1997年“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三、基层民主选举

1、地位: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2、改变:①建国初,基层干部是由上级政府任命。

②现阶段,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基层干部

由直接选举产生。

3、历史意义:

①中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②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证群众的民主权利

第 29 页 共 35 页 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第二十四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发展过程 【注意】“一国两制”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1、提出:50年代中后期,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2、酝酿:1981年,叶剑英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成为后来“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形成: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

“一国两制”的内容: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

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4、宪法保证:1982年宪法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5、正式确立:1984年,“一国两制”被正式确立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

二、香港、澳门回归 【注意】(1)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而台湾问题不是历史遗留,而是内战遗留问题。

(2)回归后台湾的自治程度比港澳更高,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1、回归的条件 ①根本原因: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

③英国和葡萄牙政府的不断试探。

2、回归的时间 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历史意义 ①香港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千屈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

②中华民族在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③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

④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重要性和紧迫性 ①将大大加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②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2、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

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80年代以来,“通邮、通航、通商”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

③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

④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⑤2002年,“十六大”再次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3、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阻力 ①外部:外国势力干涉

②内部:台独势力的破坏(根本阻力) 第二十五课 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 30 页 共 35 页

一、“冷战”概念介绍(要求了解即可)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美苏冷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2、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 基本特征:遏制共产主义并且不诉诸战争

? “铁幕”演说中“铁幕”的含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杜鲁门主义(1947年提出)

①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②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③标志: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注意】(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①根本目的:以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注意的延续和扩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

3、柏林危机

①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②表面上是美、英、法与苏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

4、北约成立(1949年成立)

①性质:是一个军事和政治组织。

②根本目的: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西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1955年,成立华约

④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四、美苏冷战的历史影响

1、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和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4、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五、“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注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属于冷战范围。

1、朝鲜战争:

影响: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影响:导致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了美国。

第二十六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 31 页 共 35 页 导言:美苏冷战对峙40多年,但这40多年间并不是一成不变,其中有三股实力逐渐发展壮大。

一、欧洲共同体

1、原因:

①根本原因: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②主要原因: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③直接原因:为了摆脱美国控制。

2、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性质: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4、合作内容:关税、农业、货币,加强科技合作(其中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是欧共体的两大支柱)

5、影响 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

②美国霸权地位严重消弱,不得不改变对欧政策。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

二、日本

1、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基本前提: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余的封建因素。

②美国大力扶植日本。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2、影响

①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战前水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②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加速了多极化进程。

三、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实力壮大)

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基础: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的独立国家。

②主要原因:美苏冷战严重威胁了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③直接原因:这些国家想要谋求维护自身主权、独立、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2、诞生的标志: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

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3、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不结盟”的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5、影响:

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

第 32 页 共 35 页

第二十七课 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指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外交政策贯穿新中国整个发展历程,直到今天,依然是我国的根本外交方针。

一、5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

1、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外交的“三大原则”

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外国建立的耻辱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③“一边倒”——完全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

(分析: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孤立中国,中国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和发展经济,完全导向社会主义阵营)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彻底破裂,中国外交要努力争取两个中间地带(临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2)主要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5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①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②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亚非国际会议”,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

“万隆十项原则”

【解析】“求同存异”

异: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同: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要求。这是亚非会议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4)特点:包容性和开放性

(5)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②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③亚非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中作用加强。 (2)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大

(3)地位: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的标志。

2、中美建交

(1)原因: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3)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

第 33 页 共 35 页

3、中日建交

(1)原因:中美建交的推动

(2)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恢复正常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

1、国家环境: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和评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2、国际交流与合作

(1)四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2)表现

①积极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②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中国加入WTO ③积极参与地区性组织的外交活动 ? 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 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表现

①改善和发展同大国之间的关系

②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维护联合国权威

第二十八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苏联解体

1、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导致各种矛盾激化。

②主要和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政治体制改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

2、东欧巨变(1989——1990年)

(1)实质:是东欧国家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

(2)原因:

①根本原因:东欧各国沿袭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产生了许多问题。

②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③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3、“八一九”事件

①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国内政局混乱

②影响: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4、苏联解体的时间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二、缓和与动荡并存

1、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原因:美苏两大集团对峙结束,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使一些地区冲突得到了缓解。

2、在缓和的同时,也存在动荡,原因是

①两级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对比平衡,冷战掩盖的民族、领土、宗教矛盾暴露出来。

第 34 页 共 35 页 ②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③恐怖主义活动频繁。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2、造成当今国际局势的原因

①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

②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力量增强。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历史意义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五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

高中历史必修(Ⅰ)课程标准校本解读

(一)条目的理解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内容;

宗法制和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采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使王位在一家一姓中流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特征:皇权至上。 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汉朝郡国并行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元朝的行省制度等; 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在明清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英国发动。1840年6月——1842年8月。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内容: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发动,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

甲午中日战争:根本原因:日本蓄谋侵略中国。1894年7月——1895年4月。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内容; 割地、赔款、通商、开厂。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了。台湾人民进行反割台斗争。

八国联军1900年6月发动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义和团运动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体现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概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七七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等罪行。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名族统一战线。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国名政府抗战初期组织了凇沪会战、台儿庄战役。

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正式政权。北伐和西征达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影响;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退位。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史实,认识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五四运动:原因: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导火线);经过:前期运动中心在北京,学生充当先锋。高呼口号。6月5日起运动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条件。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大内容:党的名称,领导机构,奋斗目标,中心工作。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合作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对象三排军阀。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8月1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7年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10月到达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1936年10月胜利结束。 1946年6月内战爆发,中共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中共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秋——1949年1月中共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1949年4月渡江战役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迎来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改变了世界政治结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顺利,是毛泽东思想的顺利。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的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作为统一战线存在。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最高权力机关。

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民主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民主政治中断。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上的成就:确立了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形成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的确定

4、概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国两制”的理论提出、含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海基会、海协会的成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有重大历史意义。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表现: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新中国成立时提出。对当时及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4年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

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述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4、以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古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了解古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条件——城市国家。社会条件——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2、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了解雅典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

《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内容广泛,条纹清晰。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罗马法稳固了罗马国家的统治基础,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议会的权利超过了国王的权利。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西方民主制度的一种模式,为其他国家所效仿。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规定联邦政府的权力。规定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评价: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同:均体现了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异: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政府产生的方式不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内容: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②宰相主持内阁,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宪法还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体会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

八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1871年3月28日成立。采取一系列革命措施。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917年3月爆发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将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1917年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过渡已成为不可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工农苏维埃政府建立,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了解美苏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947年提出的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冷战的表现马歇尔计划。1949年成立“北约”加剧了冷战的程度。1949年苏联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1955年“华约”成立。至此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出现。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二战后世界全面冷战、局部热战(朝鲜战争(1950-1953)越南战争.)但是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20世纪6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及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991年苏联解体及两极格局的瓦解。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力量的加强,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地理课题开题报告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