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联系产业转移

2023-03-20

第一篇:区域经济联系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 夯实经济支撑—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汇报

承接产业转移 夯实经济支撑

——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按照省市“充分开放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部署,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动发展的生命线,围绕“两化互动”,依托成渝谋发展,对接沿海求开放,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我区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是2007年的1.8倍、3.3倍、5.8倍、5.5倍。2008年以来,我区实际利用区外资金81亿元,年均增长32.4%,其中利用省外资金62亿元,年均增长35%;【据测算,2011年招商引资占固投的60%,对GDP的贡献率26.4%,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为:招商引资占固投的31.5%,对GDP的贡献率为16.6%,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在全省县域经济排位中上升了

15位(2010年比2007年)。我区积极承接汽摩制造、纺织服装、天然气化工等产业,引进了海特汽车、君格机械等9家汽摩机械制造企业,天赋军安、天亚盛邦等6家天然气化工企业,乾宏纺织、锦丽纺织等8家纺织服装企业。目前,园区入驻企业4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7家,承接重庆地区产业转移的企业占60%以上(总户数达29户)。

一、坚持规划引领,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带动力

(一)明确产业目标。在认真研究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宏观政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及区情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生态田园城市新典范、绿色经济发展试验区、现代产业承接新高地”的总体发展定位,并以此确定了工业发展目标,即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大力发展汽摩、化工、通

航等三大产业,打造三大基地,到2016年,建成100亿园区1个,培育上市企业1家以上。发挥处于环渝腹地经济区块优势,主动承接重庆汽摩机械产业转移(《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提出八大支撑产业体系,“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的汽摩产业为其中之一),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汽摩机械制造基地;抢抓国省支持资源就地转化的机遇(西部大开发及省:增强资源开发对当地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资源开发直接惠民;大力推进资源就地转化和深加工,打造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天然气盐卤资源优势(我区天然气储量达8000亿立方米,居四川第二位),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循环示范基地;依托遂宁机场迁建,抢抓国家逐步放开低空空域管制的机遇,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二)制定产业规划。树立“高端规划、顶层设计、引领未来”的理念,坚持“行政主导、专家论证”的原则,高标准编制产业规划。先后委托中国汽车研究工程设计院编制了《遂宁市安居区汽摩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主要产业链条:以整车为龙头,带动发动机及管理系统、尾气净化器、汽车仪表、制动泵、前后桥、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生产),聘请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编制了《四川遂宁天然气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主要产业链:以甘氨酸、1,4丁二醇、切割气、无水氯化物等产品为主的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委托重庆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遂宁(安居)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主要产业链条:直升机配套产品生产,直升机组装、运营,通航休闲等产业),指导产业发展。

(三)完善布局规划。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要求,完成“两区六园”布局规划(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18.5平方公里,北城通航产业园区13平方公里)。在

G318线和遂内高速公路

之间布局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主要发展汽摩机械、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在遂安快捷通道和遂资高速公路之间布局北城通航产业园区(主要发展飞机组装及零部件制造、航空培训及体验等产业)。按照“办一个园区,建一座新城”的要求,产业园区预留不低于30%的土地作为综合用地,以满足园区居民生活等需求。

二、坚持平台支撑,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力

(一)强化园区建设。按照“整体规划、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的原则,近四年,累计投入约5亿元,用于“两区六园”建设,目前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框架基本成形,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北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区也即将启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力争2016年园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

(二)强化城镇建设。按照“融城发展、市区互动”的要求,完成38.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城市建成区面积从4平方公里拓展到8平方公里,城市核心框架和行政中心建成。围绕“聚人气、活商机”,大力实施“人气100工程”,打造城市核心商区,努力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围绕开辟空中通道、构建国省主骨架等五个层面,实施“百亿交通工程”,着力提升区位交通优势。

(三)强化要素保障。整合集聚要素,科学配置要素,努力保障发展需要.按照“争取增量,盘活存量,集约节约”的思路,提高土地保障能力。按照“超前规划、主动争取”的思路,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乌木厅110KV变电站、化工园配气站年底将完工。按照“内培外引”的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化工、通航、汽摩等产业聘请顾问;重大项目推行“专家领衔制”)。

三、坚持方式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

(一)盯住重点产业。围绕汽摩机械制造业、天然气化工、通用航空等“三大产业”,着力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成立三大产业专题工作组,做好资源库、信息库、项目库、人脉库“四库”建设及人才培训,量身定做招商专案,实现专业化招商,力争再引进1-2家整车生产企业,25家以上汽摩配套企业,加快天然气化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努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汽摩制造生产基地、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和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二)盯住重点地区。把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等地作为承接产业的主攻方向,主动出击。先后在成都、重庆、上海、深圳等四个地区设立招商机构,并通过举办推介会、老乡会等方式,扩大安居对外影响力。

(三)盯住重点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及链条,盯住重大项目,与企业合作,对其配套企业进行招商。盯住海特汽车,规划预留1500亩土地,打造其配套产业园,目前,正在与8家企业进行洽谈;盯住乾宏纺织,成功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中小企业孵化园项目。

四、坚持机制推动,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执行力

(一)建立协调机制。建立招商联席会议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目标分解、项目引进等事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先后成立了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北城通航产业园区管委会,按照“统筹推进、分线作战”的原则,加快产业发展。

(二)建立服务机制。按照“签约、建设、投产”三段无缝式服务的要求(办证服务:制定项目办事流程指南,落实项目秘书,实施全程代办制;金融服务:“1+3”平台,“1+6”协作;用工服务:协助企业对

在本地招收的新工人进行上岗培训,尤其是统筹解决好“企业招工难”与“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推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笔经费”的挂联机制,明确责任,一抓到底;推行“工程倒排工期、问题限期解决、进度定期排位”的推进机制,确保项目进度和效益。同时,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目前为127项,全市最少),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办事时间;开展“企业评议行政部门”活动,创优发展环境。强化行政问责,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逗硬”,严查重处破坏软环境的人和事。

(三)建立激励机制。完善优惠政策,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拼抢大项目、好项目;采取优惠政策与建设进度、税收等挂钩,增强投资主体积极性。坚持在招商战线上重点培养干部、重点考评干部;积极探索区乡税收分成、项目悬赏攻关等方式,激发招商主体积极性。

尊敬的蒋省长,各位领导,我们将以各位领导视察调研为新契机,把各位领导对安居的关心转化为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进一步理清思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安居建设成为成渝合作的桥头堡和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排头兵,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回报领导的关心和厚爱。

第二篇:经济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汇报

以务实求实效 以跨越创辉煌——XX经济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概述

建设XX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促进XX加速崛起的战略举措,对于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XX区是承接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转移的重要战场。在当前经济危机尚未见底,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情况下,如何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结合XX经济开发区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抓住机遇,以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优化为主线,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XX经济开发区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并经国家发改委审核确认的省级开发区。总体规划“一区四园”,面积57平方公里。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其核心园,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紧抓产业转移的机遇,XX经济开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泛长三角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发挥循环经济产业园平台优势,坚持产业承接和区域布局优化相结合,做长产业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努力打造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区域特色显著的循环经济产业转移基地。2008年,XX开发区获得全国1436个省级开发区中的“投资环境竞争力百强”、“发展循环经济竞争力百强”称号,被评为“安徽省循环经济模范工业园”,获得XX市开发区综合评价二等奖等。2009年初,又荣获“中国十大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称号。

区域规划“优”。在区域规划方面,XX循环经济产业园由新加坡裕廊国际设计完成。第一部分为产业定位研究,第二部分为概念性总体规划,第三部分为道路基础设施规划,第四部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新加坡裕廊国际帮助园区研究并破解了四个科学难题。一是竖向标高和土方平衡问题,采用大型梯田式开发方式,不同地块等高线不等,既使园区形成了错落有致的美观架构,又使每平方公里的开发成本至少节约150万元以上;二是压力流与重力流平衡点问题。通过对1万多个坐标点的计算,合理安排了不同地块的高差和坡比,使自来水能自流进去,使污水能自流出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提升泵站,尽可能多地节约园区和企业的运行成本;三是功能分区合理划分问题。以每条产业链作为一个功能分区,根据不同产业链上项目的多少确定不同的用地面积,根据产业集聚对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地质环境、交通环境的不同要求,合理确定不同功能分区的各自方位;四是产业园与外界共生关系问题。通过衔接好与XX石化上下游产品产业链的循环关系,与XX市和安徽省产业发展导向关联关系,以及供电、供水、排水、道路交通等互通关系,使XX循环经济产业园能够精确地融入当地,并形成合理的共生关系,充分体现“以山为尊,以水为重,以史为根,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

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XX区拟在海口镇沿江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综合性新区——海口临港生态工业园,现已完成7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编制和评审,3平方公里的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修订完成,正按规划程序审批,同时结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机遇,年内将启动起步

1区建设。

招商引资“特”。根据新加坡裕廊规划编制的六大产业链(轻烃产业链、高分子产业链、氰化工产业链、合成气产业链、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链、精细化工产业链),同时抓住中石化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落户机遇,委托有资质的科研院校围绕石化扩能下游产品编制招商项目,选准承接的重点产业和承接点,采用“填空式”招商方式,按照环保“三同时”标准和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要求,注重优化经济结构和项目的自主创新能力,引进一批支撑性强、拉动力大的企业,做到早签约、早开工,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效果。此外,XX经济开发区充分利用中博会、XX(上海)石油化工项目专题推介会、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世博会等各类投资贸易活动平台,建立与拟承接的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的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企业到XX经济开发区投资发展。

基础设施“全”。园区“九通一平”工作强力推进,二期、三期场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工,四期工程已于2008年6月份正式启动,即将全面建成。园区主干道香樟大道、丹桂大道、香椿路、女贞路全面建成,环城西路建成通车,广玉兰路、银杏大道正在建设,开发区整体路网框架正在拉开,雏形初现。水、电等配套工程同步跟进,自来水管网改造已完成,增压泵房已建成并运行;

3.5万伏变电所建成供电,11万伏变电所年内将建成并投入使用;电信、移动、网通布线工程同步实施。污水处理厂采取BOT方式,现已建成并试运行;12.8KM的外排污管网铺设即将全面完成;低压蒸汽管廊局部建成,7月2日正式通汽,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外部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思想观念“新”。思路决定出路。XX经济开发区勇于突破思想观念上的桎梏和条条框框的束缚,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逆境中抓住发展机遇、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扩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随着XX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加速推进,XX市化学工业区已开始筹建,并确定XX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其起步区,纳入其总体规划。因此,XX开发区在发展思路上及时转变,提出了“依托石化求发展,支持石化大发展;围绕石化做文章,谱写共赢大文章”新发展思路,全力支持XX石化800万吨扩能项目建设,加强与XX石化和XX化学工业区(筹)的联系,最大限度地维护实体经济的基本利益,形成与XX石化、XX市化学工业区(筹)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服务水平“好”。XX经济开发区牢牢把握住“科学发展”和“愚公移山”两条主线,吃苦在前,工作靠前,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把解放思想真正转化到具体实践,体现到工作实效上。

在融资渠道上,XX经济开发区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政策,抢占承接产业转移先机。如及时将《中央和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措施文件汇编》送到各企业手中,指导企业掌握并用足用好政策;积极参与并组织企业申报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以奖代补资金;鼓励企业产业升级、创业投资和高技术企业发展;积极与金融机构联系,加强银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业务创新,及时满足转移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牵动性强的重大转移项目,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积极帮助和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对鼓励类产业以工业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等。2008年园区为企业申报并争取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和贷款贴息800万元,2009年获得165万元,有7

个基建项目顺利进入安徽省城乡建设重点项目库,顺利使用开行贷款8500万元,并继续申报2个项目,继续争取开行贷款5000万元。

在项目建设上,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协调制度,及时协商解决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转移项目落户等问题;对“861”等省、市重大项目实行分级跟踪负责,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全力支持XX石化800万吨扩能项目建设,加强与XX石化和XX化学工业区(筹)的联系,安排人员专职对接XX市炼化一体办,负责协调和联络有关石化扩能下游产品项目编制和招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快速推进项目建设,统筹做好项目签约、立项、报批、建设、投产各个环节的协调服务工作,能同时进行的尽可能同时进行,能同步推进的尽可能同步推进,做到环环紧扣,有序推进,力求做到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实现四高指标。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经济危机的逆境下,XX开发区投产企业没有一家停产裁员,在建项目没有一个停工待建,园区重大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企业投产率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在自主创新上,继续与高校合作,提高产学研层次水平,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与省以及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促进科技与经济互动融合,为企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鼓励并扶持园区企业申请高科技企业,储备自主创新项目。

XX经济开发区在承接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转移的平台上,坚持科学规划,以特色招商引资,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又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2009年上半年共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项目9个,投资额达6.45亿元;实现到位境外资金2597万美元,在全省86个开发区中名列第10位。XX经济开发区把握产业优势,立足自身建设,以务实求实效,以跨越创辉煌,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工作,努力建设成为地成方、树成行、路相连、管相通、大型梯田式格局,形成山水相间、错落有致、厂在园中、园在景中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不断开创园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篇:主动承接柳州产业转移 加快柳城县域经济发展

柳城县委办 罗实

内容提要:全文纵观柳州市和柳城县的产业状况,分析了柳城如何借市兴县,利用自身的各项优势,主动承接柳州产业转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转移、支柱产业

柳城县近年来得益于柳州市“一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县域经济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特别在2009年三次产业比例为32.1:34.2:33.7,第二产业历史上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工业支撑了柳城经济的快速发展,柳城的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质的飞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柳州实施"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战略的第一年。面对历史发展的黄金期,柳城应围绕“借市兴县”的工作思路,把承接柳州产业转移与柳城县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工业化进程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吸纳资金、先进设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形成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和新机制,为柳城县经济腾飞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契机和条件。

一、柳城承接柳州产业转移取得的成效

(一)招商引资捷报频传。2009年柳城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0.26亿元,增长7.27%,实施续建、新建项目230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5亿元,增长67.7%,是柳城县历年来项目建设

1 数量最多、投资总量最大、投资增幅最高的一年。招商引资成为助推经济发展强力引擎,全年新引进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16136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75%;实施项目45个,项目总投资30226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22%。累计到位资金首次突破10个亿,达10.31亿元,增长25.12%。

(二)承接柳州产业转移成效明显。一是在已实施项目中,承接柳州产业转移项目14个,项目总投资157944万元,占总实施项目的52.61%。柳州五菱汽车配套产业链重要一环五顺汽配项目顺利签约入驻沙埔片区,柳州市退城近郊重大项目东风化工入驻六塘片区,为柳城县主动规划对接柳州,承接柳州产业转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力推动柳城县的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拓宽了柳城支柱产业的产业链,从而形成“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带动效应。二是在洽谈项目中,承接柳州产业转移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125350万元,占洽谈项目的33.86%.柳城县在加大工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结构特点进行招商引资;其中金元机械制造项目和特纳矿业公司新建年产6万吨超微细重钙项目都是由于原上游企业入驻后,带动其下游产业链的企业跟进,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三)工业项目引进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柳城县共实施项目34个,其中工业类项目15个, 同比增长87.5 %,项目总投资167944万元。除已签约五顺汽配项目、和庆工贸项目等待桥梁修建外,前期签约的金特机械项目、环龙建材项目和鸿森家具项

2 目也已井然有序的进行项目建设。从我县招商引资的整体发展形势看,工业项目引进规模迅速扩大,改变了我县招商引资以房地产项目为主的情况,工业项目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柳城县承接柳州产业转移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明显。 柳城县位于广西工业总体布局的“一轴两廊”上,处于柳州市一小时经济圈和两小时经济带的连接点上,是柳州市打造209国道经济长廊的核心地区,对柳北三县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目前正加紧建设柳州主要卫星城和城市后花园。

(二)配套产业聚集效应增速。柳城县近年来着力以农副产品加工、汽配及机械铸造和化工清洁能源为招商引资重点,引进了柳城县川东化工公司、广西兴发化工公司、柳州鑫能生物发电公司、广西日田集团、柳城县忠科机械配件公司等19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目前已形成农产品加工、化工、机械汽配等产业集聚效应。

(三)交通优势突出。公路有宜柳高速公路、209国道和马大二级路经过;铁路有枝柳线、黔桂线、焦柳线过境;水路有龙江、融江、柳江穿县而过。

1.河西片区东连209国道,西经马大二级公路与宜柳高速公路相接,年内开工建设的三江—北海高速公路距片区4公里;水路经融江上可达贵州、湖南,下可到粤港澳。

3 2.六塘片区有宜柳高速公路从六塘集镇穿过,互通式立交出口距工业区仅1.5公里;黔桂线扩能工程在六塘镇设的县级火车站距工业区仅0.8公里,片区内建有铁路专用线。

3.沙埔片区位于209国道旁,柳州 — 沙埔城市一级道路经过沙埔片区。

(四)生产资源丰富。柳城县内有5座水力发电站,年发电量在5亿千瓦时以上; 河西、六塘、沙埔3个工业片区内均建设有110KV和220KV变电站;矿产有硅、镁、大理石、白云石、锰等,其中白云矿储量超亿吨,镁含量高达22.63%,硅含量高达96%;糖料蔗产量稳定在300万吨左右, 蚕茧产量达1万吨以上,能满足制糖、茧丝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的原料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柳州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战略中,柳城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柳州城乡一体化建设,地处连结柳州市区与北部三县重要节点的柳城将成为柳州统筹城乡发展“左右逢源”的战略交汇点。柳城县应以对外开放和“二次创业”为动力,以产业合理布局和产业集群为抓手,以县域科学发展为目标,在“四个对接”上下功夫,借市兴县,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规划对接。

1、河西片区依托其成为“全国农副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的优势,以柳城县鑫能生物质发电项目、广西日田药 4 业公司、日田丝业公司、凤糖生态肥公司、鹏鑫源茧丝绸公司为龙头,建设成为柳州市最大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2、六塘片区以广西嘉维化工、川东磷化工公司、广西兴发化工公司、柳州东风化工公司为龙头,建设成清洁循环经济示范区。

3、沙埔工业区以忠科机械公司、金特汽配公司等为龙头,建设成以机械加工、汽配、电子工业的小中企业基地。

4、在柳华经济管理区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土地储备优势,争取得到柳州市政府的支持,投资建设柳华——柳东新区的一级道路,把整个开发区纳入柳东新区发展范围,使之成为柳东新区招商引资新的承载体。

(二)项目对接。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围绕国家的投资重点和资金投入政策,着眼柳州打造区域核心城市和北部湾工业园产业发展重点,积极主动谋划和申报一批与国家投资方向一致、与全市发展思路一致、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拉动作用的大项目,争取全市的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向我县布局,资金向我县倾斜,加快我县融入柳州经济圈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好工业园区,为项目向我县布局搭建对接平台,以良好的服务吸引项目落户柳城,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产业对接。积极调整和优化工业布局,培育支柱产业,大力推动柳城县“3+6+2”(制糖、化工、茧丝绸三大支柱产业,电力、建材、汽车机械铸造、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农产品加工六个特色产业,新材料、生物制药两个新兴产业)。制糖业要拉

5 长产业链,提高综合利用率,实现由单一产品向多元化产品的转移,把制糖业发展成为大型现代的甘化企业集团;化工业要加大技改扩建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培育形成化工、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群;茧丝绸业要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后续产业,拉长产业链,重点发展绸织、服装加工等深加工产业,培育茧丝加工企业群;配套产业要主动接受柳州的工业辐射,依托柳州市加快汽车产业升级、加快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打造广西汽车生产集群中心的机遇,发挥柳华经济开发区的区位和土地优势,吸纳、引进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建设成为柳州市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农业产业要立足服务工业、服务市区,依托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果、菜、菌、茶、中药材等产业发展,提高深加工能力,与全市特色产业形成优势、畜等特色产业,为柳州市民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同时加快甘蔗、桑蚕互补。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展产业链经济。

(四)服务对接。一是把招商工作的重点放在柳州市,充分利用建设“柳州一小时经济圈”的良好发展机遇,积极对接意向转移发展企业,做好前期项目对接工作,吸引企业到柳城投资考察。二是对所有的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全程无偿代办服务,结合县政务服务中心平台的建立,设立招商服务中心代办窗口和绿色通道审批小组,推行并联审批模式,缩短部门之间的审批时限,加快招商项目各项手续的办理速度;三是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6 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给予投资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细化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励措施,设立招商引资奖励专项资金,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充分调动乡镇和部门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招商,人人为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的氛围,打造更好更优的投资环境。

第四篇:产业转移理论研究之六——产业转移效应研究

学者们大多是从产业转出区效应和产业承接区效应的角度进行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而较少社会效应或环境效应的角度进行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

潘未名从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对母国的“产业空心化”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当今世界的国际分工类型开始发生转变,从垂直型国际分工向混合型和水平型国际分工转变,跨国公司开始构建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一条龙的海外生产体系,从而打破了国际产业转移主要转移国内衰退产业的传统模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资源配置体系。这样的产业转移就使得母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推动了“产业空心化”的形成。

卢根鑫从正负两个方面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效应。对发达国家而言,产业转移的正效应是有利其产业结构转换升级,负效应是降低就业率和造成技术流失和产业“空心化”等;对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正效应是推动产业成长和升级、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和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等,负效应是产生技术和产业级差,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及污染产业的转移与有害产业的扩散。

陈刚认为,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经济效应可以分解为:由于较高技术产业移入,引起承接地产业层次提升引致产业“优化效应”;由于高质量产业移入,引起产出水平上升引致就业“扩大效应”;由于高质量产业移入,引起承接地关联产业发展引致产业“发展效应”。

魏后凯从分别企业层面和地区层面,分析了产业转移对竞争力的影响。从企业层面看,产业转移有利于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从区域层面看,产业转移对一般会减少转出地的就业机会,降低转移产业的竞争力;对承接地而言,通常会增加就业机会和产业配套能力,引起产业升级,提高承接地产业的竞争力。

第五篇: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中部崛起、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具体化。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规格高,意义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于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承接是一种手段,承接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首要的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坚持高起点引进、高水平承接,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政府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软硬环境营造等,可以有效避免产业承接和转移中的无序无度,同时要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让企业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

“承接”和“示范”,是未来示范区建设的关键。

规划中的示范区,应当是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重要板块,努力实现以区域对接促产业转移,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它将开辟科学承接的新路径,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当前东部地区存在的 “区域内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存在的无序承接、低水平重复承接等问题;它将成为产业承接的平台,增强产业承载力,它要在着力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它将是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和谐新区,亦是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和保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先行区。

准确定位是确立整个地区发展战略方向的基础。 “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的区域定位,以及“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的功能定位,决定了示范区当建设成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战略定位。

“一轴双核两翼”,创意空前的产业空间格局构想,铺展了皖江发展的宏大篇幅,彰显出安徽人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量。 综合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现状、资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主轴”串联安庆、池州、铜陵等6个沿江城市,发挥合肥、芜湖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核”带动作用,舞动滁州、宣城“两翼”,使之成为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沿江发展轴”的定位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产业基础,发挥其沿江岸线优质资源;合肥、芜湖两大中心城市的发展,则以提升其产业集聚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增强其产业辐射力和服务功能,带动示范区产业加快发展;滁州和宣城两市毗邻长三角、民营经济活跃、矿产和农产品丰富,将依靠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舞动腾飞的双翼。

“皖江”飞跃,承载的是一份期待和心愿,人们在规划蓝图时,审时度势,贴合实际,定性定量,一笔笔勾画美好的图景。

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工业化率提高到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力争建成汽车、钢铁、有色、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优势产业,形成8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开放合作不断加强,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到2015年,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外向度将大幅提高,外来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来自长三角的资金年均增速不低于50%,外贸进出口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

承接产业转移,警惕成本陷阱

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向获利最大化的地方流动。

中国吸收的外资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

从历史上看,国际制造业基地已发生了五次转移。第一次是在19世纪末,由于美国的崛起,使得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工业基地向美国转移。第二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向日本转移,战后的日本把自己重建为一个低成本制造业基地。从六十年代初开始,世界经济出现了两大趋向,一是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和信息时代,制造业面临转移;二是发展中国家全面启动工业化进程,需要新的产业支撑。因此,在七八十年代,出现了制造业基地向发展中国家的第三次转移。即日本制造业向韩国转移,韩国在七八十年代就成为国际制造业基地。八十年代后期,东南亚国家包括中国的台湾又承接了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从九十年代开始至今,正在发生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这就是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地向中国转移。

国际产业之所以大量向中国转移,归根到底是由国际产业以低成本为核心的竞争愈演愈烈的格局决定的。由于国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商品价格日益走低,国际资本为了生存和提升竞争力,被迫转移竞争方式,由原来依靠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效益,转而依靠降低成本实现收益提高并加强竞争力。这样一种竞争方式的选择,就意味着国际制造业基本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具体看,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成本因素。中国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价格低廉,所以国际上的小五金、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必将向中国转移,这些产业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家电、电脑、造船、建材等产业也在向中国大量转移。二是市场因素。中国是一个大市场。就拿汽车来说,据国发中心的研究报告,在20年内我国不仅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同时也会成为第一大汽车生产国。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包括通用、丰田、大众、日产、本田等都已进入中国,中国的几大汽车集团全部与外商合资生产。三是周期因素。就是某一产业的升级使其生产出现周期性转移。最典型的就是IT产业。20世纪80年代,IT产业靠垄断技术就可以控制世界市场并获得超额利润,但是90年代之后,由于技术日益成熟与扩散,高频率的创新阶段已经结束,靠垄断技术获得超额利润已不可能。IT产业的竞争也转入成本竞争的阶段,随着研发与生产的分开,制造肯定要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目前,江苏省形成了从昆山至南京的200公里的信息产业带,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近2000亿元。四是外部因素。由于法律等原因,有的国家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比如化学工业。大量的化工行业也在向中国转移,当然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长三角等地区采取建立化工区的办法,目前,从上海到南京已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化工生产带。五是竞争因素。即国际竞争带来的转移。国际资本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向产业基础和配套条件好的地方转移投资。我国东部沿海之所以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就是因为它的某些产业,特别是一些中间体加工业水平相当高,配套能力相当强。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形式和组织方式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从产业转移的重点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更高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化。过去转移的产业主要是纺织服装、鞋、金属制品等产业和初级电子组装活动,现在转向电子、化学、汽车、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这几个产业是全球零部件和中间产品贸易中的最重要部分,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1997年就达到了43%。据世行官员分析,从2003年开始,发达国家的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为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也加快了向中国等国家转移的步伐,向这些国家转移更具附加值的服务性工作平台,并认为这是新一轮全球化最显著的特点。从产业转移形式看,在直接投资继续增长的同时,非股权参与的外包形式被普遍采用。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去完成,这样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而且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从产业转移的组织方式上看,产业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通过这些国际生产网络或体系,国际产业转移的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链和供应链。波音是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而他的零部件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生产的,也就是说,波音飞机的生产链和供应链已遍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样的情况在福特、丰田、GE等大的汽车、飞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制造商都是一样。这样,市场竞争的性质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生产链、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从而使竞争的程度和影响范围大大增强。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我省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及工业化水平较低,政府服务及法制环境不尽如人意,以及产业配套条件较差,由此造成区域性商务成本过高所致。但是更深一步看,在这些背后起作用的是人,尤其是人的思想观念。

把创新投资环境的基点放在降低商务成本上:

投资环境是指能影响投资资本有效运行的一切外部条件或因素的有机综合。吸引外来投资归根到底要靠环境优势,而投资环境的优劣则直接表现为商务成本的高低,所以降低商务成本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

一般而言,一地的商务成本主要包括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成本、获取要素和组织生产的成本,以及产业配套成本三个方面。一地的生产要素价格低,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成本就低;一地政府服务效率高,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成本就低;一地的产业基础好,企业的产品配套成本就低。降低商务成本,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同时着力。

对外来投资实行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降低外资进入成本或企业生产要素的支出成本,这不是我国的特例,世界各国都将此视为吸引投资的重要手段,就连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国内各州、市政府之间“优惠政策”的比拼历来也是十分激烈的,有的是直接降低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价格,有的给予税率、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芝加哥市政府曾经以每亩一美元的地价,将土地出让给日本的三菱公司。

放宽政策,进一步降低外资进入成本。(1)降低投资项目土地成本。除国家法律规定的耕地开垦费、征地管理费等收费项目外,不得向外来企业征收其他费用。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城镇工业园用地,征用新地应以征地费和上缴费等征地成本为基础,合理确定地价,并可视情况实行更优惠的地价。(2)采取更加灵活的供地方式。鼓励实行多元化的土地出让方式,除国家法律规定的可用划拨供地的方式外,均采取租赁、出让、作价出资、入股等市场方式供地。投资者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3)实行鼓励投资的电价政策。坚决清理影响供电价格的不合理因素,合理调整供电价格,降低整体电价水平。鼓励工业用电大户和高耗能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电源项目开发,以直接获得稳定和廉价电能,过网费按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4)降低综合运价。按照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区的要求,全面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增强综合功能,提高流通效率。进一步规范铁路、公路运输、内河航运、港口等交通运输行业的价格行为,适当降低综合运价。同时,要坚决取消对企业和投资者的一切不合理收费,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依法允许将资产整体或部分无偿划转的方式,鼓励外来战略投资者购并重组国有企业。

建设法治政府,降低企业生产组织成本:

从区域商务成本的总体情况看,我们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在要素的价格成本,而是在要素的组织成本上,即由于政府服务、法制及诚信等方面的欠缺,导致了投资者在获取生产要素和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了更大的成本。因此,以落实行政许可法等法律为契机,建设法治政府,就成为我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商务成本的关键所在。

依法行政。国家机关各部门在行使权力时,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是可以自我授权、自定规章、自己执行,出现了所谓“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的怪现象,有的借“自我授权”之机,打着维护国家利益、强化行业管理的旗号,从中夹带“私货”,为部门的权力和利益“跑马圈地”,扩大收费、处罚和许可权。这种自我授权的观念或做法,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将被废弃。根据新法律规定:要通过法律法规授权才能设行政许可,部门自定的规章不能作为行政管理依据。而行政许可的设置权只有三个层次的国家机关可以行使,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省级人大及常委会、省级人民政府。其他任何机关、部门都不能设定行政许可,不能自我授权,自己又参与执法。

规则导向。长期以来,由于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及在管理方式上的权力导向,往往使规则容易受到破坏,使可以通过规则解决的问题仍需通过上级批示才能落实,权大于法,权力导向的观念比较盛行。新法通过对权力的约束,将促进按规则办事的观念逐步确立,行政许可也将从权力导向转向规则导向,否则将是违法。这样就能达到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

公开透明。政府行政机关有保密制度,然而一般的行政管理措施都与企业、公民的实际利益相联系,健康的市场经济要求行政管理行为有透明性和公开度。行政许可法就提出“有关行政许可决定”、“行政机关作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等,都应公开。我们应通过学习和落实行政许可法建立这样的观念:对政府,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对百姓,保密是原则,公开是例外。个人的隐私权是应依法得到保护的,而政府的工作应公开、透明,因为“封闭必然产生腐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权责挂钩。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谁发证,谁监督,谁负责。这就特别告诉我们,权力与责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相联的,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应建立起权责统一的观念。权力要与责任挂钩,而与利益脱钩,从法律上解决了有些人偏好权力而不愿承担责任的问题。曾有外商对中国市场管理发表看法,认为进入难,进来了就比较自由了;也有专家对某些政府部门在管理中的一些“颠倒”行为感到诧异,说该用“市场办法”管的事用“计划办法”管,该用“计划办法”管的事却用“市场办法”管。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政府部门在权责统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至于那些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权责脱节、各自为政的行为就更是有违权责统一原则的。

走产业集群之路,降低企业产业配套成本: 产业集群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一个世纪前提出,它是指产品价值链相关的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的聚集。具体表现是在一个适当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若干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中间服务业高度密集地集中在一起,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显著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它的巨大作用曾经在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地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从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的“块状经济”的现状来看,我国也已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阶段。

产业集群的最大威力就在于它能使专业化分工获得空前发展,直接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极大地提高当地吸引资本的能力。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在产业集群的情况下,则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企业分工的特点是,对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而是几个主机厂(总装厂)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一个零部件厂可同时给多个主机厂配套,很容易达到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主机厂来讲,有多个供货商可供选择,有利于通过他们的竞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珠三角地区IT、家电产业集群后,在一百公里左右的范围内,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部件、将近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采购得到。可见,在高度专业化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也是招商引资最重要的优势。因此,要把加快产业集群提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珠三角主要承接香港的一般商品生产转移,这种加工贸易模式缺少技术含量,不值得学习。江浙模式实质是在重复欧洲早期的工业原始积累,离开其特定环境和政策支持就难以复制。湖北是具备优势的老工业基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要做成本转嫁的承担者

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其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以前有所不同,同时区域之间产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区域之间的产业对接转移不是一个简单复制的过程。

没有竞争门槛,谁都可以进入,只要运输距离不断增加,利润就不断摊薄,而利润摊薄就不可转移。由于多年来形成对地租分配的惯性,而没有用于积累,没有作产业升级的准备,导致珠三角一带至今没有完成从一般商品生产向设备制造业的过渡。

除去地租,还有一个利润的来源,在于打工者的低工资。近年来,南方的“民工荒”不是因为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而是在于打工者收益太低,没有基本福利,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供给的所需没有给足。我国《劳动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将成为压垮这种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它并不值得学习。

国际产业分工有五个层次,最低端是供应资源,其上是一般商品生产、重化制造工业、金融服务业,最高层次是技术创新。

30年前改革开放时,基本上是进入第四层次。目前,正向第三层次升级。升级阶段,涉及几个工业核心点,一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二是长三角,三是以大武汉为中心的产业布局圈。

以苏南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发展,曾在我国红火一时,它解决了农民就业,带动了农民收入增长,但后来在面对市场竞争的道路上,失去了政策扶持,乡镇企业纷纷走下坡路。在这种情势下,苏南难以向重化工业和社会制造业升级。

在工业发展到一般商品生产阶段,浙江把作坊加工业变成场地型加工业,把一般商品生产的多个环节以地域型方式集中起来,形成产业集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银行的官员考察浙江模式时说,其实这是重复着西方早期的工业原始积累,只不过在作坊小工业上增加了一些现代简单机械。

从经济规律来讲,一个第三层次产业形成并相对集中的城市,必定具备某种地缘经济要素优势。怎么利用结构差异形成竞争优势,如何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协作布局并实现集约发展。

当产业转移时,也就是利润摊薄到不能维持时,企业不外乎是破产或转移。

中部与东部对接的内容是什么?按珠三角模式,不顾环境代价和土地限制行不通。一般制造业既无技术含量又无资本门槛,现在主要是向越南转移。

目前,我国中西部招商引资热情高涨,需要提醒的是,有的转移投资短平快,捞一把以后丢下一个烂摊子。我们认为,工业化中期阶段必有产业提升带来的巨大成本,这个成本必然向某些可能承担的地方或领域转嫁,地方不要做成本的承担者,而要争取成为收益的获取者。

由于长三角的产业基础、经济优势和文化底蕴,台资由珠三角向长三角延伸也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随着我省发展环境的改善及沿海地区生产成本的升高,经过艰苦努力,台湾制造业向中部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也是大有可能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署,为香港产业向大陆转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观念“瓶颈”是承接转移的重大障碍: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思考如何接受国际产业转移,中部和西部的欠发达省份除了要积极接受发达国家的国际产业转移外,还要盯住东部的资金和产业转移。接受产业转移就如打篮球一样,球传给谁,要看谁的位置抢得好,同时看谁的球技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家属重阳节发言稿下一篇: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