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基本知识点

2022-08-27

第一篇:第十二章基本知识点

第十二章思维的基本规律

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逻辑思维各条规律的内容、要求以及违反逻辑规律的错误。

2、教学重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实质、内容、要求;分析违反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逻辑错误

3、教学难点:矛盾律和排中律在实际思维中的应用

4、计划学时:6

第一节 概述

思维形式是受逻辑规律制约的。逻辑规律中,有的是关于某种思维形式的特殊规律,有的是适用于一切思维形式的普遍规律。例如,三段论的规则,只适用于三段论推理,不适于性质判断对当推理和判断变形推理,也不适用于各种复合判断的推理,更不适用于有关概念和判断的问题。而逻辑基本规律是对于一切思维形式普遍有效的,即是说,它们是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所要共同遵守的。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保证思想的同一性,矛盾律保证思想的无矛盾性,排中律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而同一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则是思维有确定性的不同角度的表现。在现实的思维过程中,思维的确定性即同一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是人们正确思想的最超码的要求,所以,这三条规律在各类逻辑思维形式中普遍起作用,成为最基本的逻辑规律。

逻辑规律尽管只是思维规律,它不同于事物本身的规律,但是思维规律既不是先验的,也不是约定俗成的,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定性经过人们亿万次的实践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有其客观基础的。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总是具有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反映在人类思维中,就表现为思维的确定性。逻辑基本规律恰恰是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思维的确定性。所以,客观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就是逻辑基本规律的客观基础。

第二节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内容与要求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自身具有同一性。可用公式表示为:“A是A”,即“A→A”。它表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词项、每一判断都必须是确定的,都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 根据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将同一律的基本要求归结为以下两点:

1、在同一思维过程,我们表达思想时所用的词项,必须保持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即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词项,原来指称什么对象就要一直指称这一对象,而不能随意变更。这样,运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的时候,才能保证思想内容的确定性,否则就会发生思维混乱并引起行动上的错误。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仅要保持词项内容的确定性,而且还必须保持判断的确定性。即是说,一个判断陈述什么就陈述什么,并且其前后的陈述应当一致。同样,一个判断是真的就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也不能随意变更,否则也会发生思维混乱。例如,“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个判断的内容是确定的,我们运用它进行推理、论证的时候,必须保持其同一性,而不能时而认为它是这样的内容,时而又认为它是那样的内容;也不能一会儿说它是真的,一会儿又说是假的。在引论中,我们曾举出古希腊有名的“半费之讼”的例子。在这一例子中,普罗达哥拉斯最终陷人两难的境地。究其根源,就在于为了使自己在诉讼中处于有利地位,随意变更判定胜败的标准,即是说没有保持判定胜败标准的 1

同一性。

二、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

在思维过程中,如果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就会出现以下逻辑错误:

1、混淆概念与偷换概念

混淆概念是无意识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这种逻辑错误主要是由于思想模糊、认识不清或缺乏逻辑素养,不善于准确使用概念来表达思想而造成的。混淆概念的错误常常在词义相近或一词多义的情况下发生。

如果说混淆概念是由于无意识违反同一律而发生的逻辑错误,那么,偷换概念则是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将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加以运用。偷换概念是辩论中论敌经常使用的诡辩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使人上当受骗。比如,在刑法中,“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确定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并最后用“正当防卫”偷换“防卫过当”达到逃避罪责的目的。

从以上我们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违反了同一律对于概念确定性、同一性的要求;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意与故意,混淆概念是无意识,偷换概念是故意,二者在性质上有所不同。

2、转移论题与偷换论题

按同一律的要求,在人们的同一思维过程中,不仅要保持概念的同一性,而且要保持论题的同一性,不能随意改变论题,否则也同样会发生逻辑错误。

转移论题是指无意识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使议论离开论题所犯的逻辑错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人非常喜欢发议论,但是由于缺乏逻辑训练,所以在发议论的时候,往往东拉西扯,使人不知所云。

与转移论题不同,偷换论题是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用某一论题暗中代替另一论题而犯的逻辑错误。比如,一个青年犯了罪,他的母亲包庇他,就采用了偷换论题的方式。下面是公安人员与她的对话:

问:“你儿子犯了罪,你有什么说的?”

答:“我希望政府释放我儿子。”

问:“贩毒是不是违法?”

答:“还有人在贩!”

这个母亲的最后一句偷换了论题。因为公安人员的问题是“贩毒是不是违法”,她不回答公安人员的问题,而是答非所问,说“还有人在贩毒”。很明显,“贩毒是不是违法”与“还有人在贩毒”并不是同一个论题,并且,证明还有人在贩毒并不等于证明她儿子贩毒不违法,同时,还在贩毒的人尚未受到处罚也不能说明她儿子贩毒不应受到处罚。这种答非所问就是一种偷换论题的诡辩。

三、同一律的作用

同一律是逻辑学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律,也是人们正确思维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它是人们保持思维确定性的前提。概括起来说,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遵守同一律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是离不开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构成人们的基本知识和知识体系并进而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如果我们不能在确定、同一的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就无法形成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

第二,遵守同一律有助于人们正确地交流思想。在日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必须准确地表达思想,这就要求人们遵守同一律,保持所使用的概念和判断的确定、同一。如果违反了同一律,就会造成概念混乱,思想模糊,从而无法有效地进行思想交流。

第三,同一律是反驳谬误和揭露诡辩的有力武器。谬误和诡辩最主要的表现是思想模糊、概念混乱,或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掌握同一律、运用同一律就可以从思想的同一性方面反驳谬误,揭穿诡辩。

第四,在法律工作中,遵守和运用同一律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立法工作中,同一律是保证立法严肃性的重要工具。因为法典的制定是一门科学。法典应当是体系完整、结构严密的体系。这必然要求其所使用的概念和判断必须含义确定、清楚明确,以便于人们掌握和执行。在法律的解释中,也要求任何法律解释都要与法律自身含义保持同一。在执法过程中,为了保证法律自身的同一性,也不允许按照个人的理解解释法律和安照个人对法律的体会办案,而只能按照法律规定的原意执法。制作司法文书,也必须遵守同一律。比如,判决书的罪名概念要与法律条文保持同一,笔录必须保持原话原意,不能用自己的思想代替,等等。可见,同一律在法律工作中是有极为重要作用的。

当然,我们强调同一律的作用,并不等于要夸大同一律的作用。我们必须明确,同一律只是一条逻辑思维规律,而不是世界观。它只是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即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而言)

中,人们所使用的概念和判断要保持同一,不得随意变换,如果否认这一点,就会导致形而上学。

第三节矛盾律

一、矛盾的内容和要求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不是非A”,即“(A∧A)”。

从矛盾律的内容,我们可以引申出关于矛盾律的两点基本要求:

1、在词项方面,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用两个相互否定的词项,“A”和“非A”指称同一对象。比如,我们不能同时说张三既是“犯罪嫌疑人”,又是“非犯罪嫌疑人”;也不能同时认定某犯罪行为既是“抢夺罪”又是“抢劫罪”。这样,就会出现逻辑矛盾。

2、在判断方面,矛盾律的要求是不能同时肯定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同真,必须肯定其中有一个是假的。

[例1] 李平是优秀律师。

[例2] 李平不是优秀律师。

[例3] 本案所有的材料都是可信的。

[例4] 本案有的材料不是可信的。

[例5] 本案所有的材料都是可信的。

[例6] 本案所有的材料都不是可信的。

[例7] 如果甲的陈述可靠,那么,乙是作案人。

[例8] 甲的陈述可靠,但并非乙是作案人。

上例中,[例1]与[例2]、[例3]与[例4]、[例7]与[例8]都是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例5]与[例6]是具有反对关系的判断,根据矛盾律的要求,都不能同时加以肯定。

二、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产生的逻辑错误

违反矛盾律产生的逻辑错误就是“自相矛盾”。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的思维过程中,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产生的逻辑矛盾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赤裸裸的,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紧紧相连,有的常常是相隔甚远,需要经过推导才能发现。比如,在基督教神学理论中,有一个基本的理论上帝创世说。其基本内容是说,上帝在海边边走边想如何来创造世界,最后他命令一个小鬼沉下海去,从海底拿出一块泥土。世界就是上帝用这个小鬼从海底拿来的这块泥土创造出来的。从表现上看,这种理论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作一些深入的分析,就会看出这种理论含有明显的逻辑矛盾:世界既然是上帝创造的,那么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世界是不存在的,海与泥土也是不存在的;但是,上帝又是用海底的泥土创造了世界,那就是说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世界已经是存在的,上帝创造世界是荒诞无稽的。由此,我们必须对矛盾律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一方面在自己的思想,言论中尽量避免自相矛盾;另一方面善于运用矛盾律揭露他人思想和言论中的逻辑矛盾,

三、矛盾律的作用

矛盾律保证思维无矛盾性即思维的前后一贯性,从而是保证正确思维的必要前提。

矛盾律对思维无矛盾性的要求广泛地运用于一切科学领域之中。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应包含逻辑矛盾,遵守矛盾律是构造科学体系的起码要求。科学也常常是在发现逻辑矛盾,逐步排除逻辑矛盾的过程中发展的。

第四节排中律

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

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排中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或者非A”,即“A∨A”。

从排中律的内容可以看出,排中律与矛盾律作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二者是有其不同适用范围的。矛盾律适用于不可同真的两个判断,即适用于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排中律适用于两个不可同假的判断,即适用于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判断。

根据排中律的内容以及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我们可以将排中律的要求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在词项方面,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用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词项指称同一对象的情况下,必须承认其中有一种情况是真的,而不能对两者都加以否定。例如,不能既否定刘某的行为是“重婚罪”,又否定刘某的行为是“非重婚罪”。而必须承认刘某的行为或者是“重婚罪”,或者是“非重婚罪”,二者必居其一。

2、在判断方面,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否定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判断,必须肯定其中有一个是真的。

[例1]某人正当防卫超过一定限度。

[例2]并非某人正当防卫超过一定限度。

[例3]有些证人是诚实的。

[例4]所有证人都不是诚实的。

[例5]某甲和某乙都是凶手。

[例6]或者某甲不是凶手,或者某乙不是凶手。

[例7]有盗窃罪是故意犯罪。

[例8]有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

上例中,[例1]与[例2]、[例3]、[例4]、[例5]与[例6]均是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例7]与[例8]是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根据排中律的要求,都不能同时加以否定,而必须肯定其中之一是真的。

二、违反排中律要求所产生的逻辑错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如果对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既不承认这个,又不承认那个,就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所产生的逻辑错误被称之为“模棱两不可”。

违反排中律的原因或者是由于在“是”与“非”面前含糊其词,持骑墙态度;或者由于认识模糊,把具有矛盾关系的思想混为一谈。

违反排中律而产生的“模棱两不可”错误,有的明显一些,有的隐蔽一些。比如,在一次关于有无鬼神问题的讨论中,基本意见有两种;大多数人认为无鬼,少数人认为有鬼。有人提出了第三种意见,认为既不能承认有鬼,也不能承认无鬼,对于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对于第三种意见就要注

意分析。第三种意见,看起来貌似客观,还提出了所谓的“具体分析”,其实质仍然是违反了排中律。因为有鬼与无鬼是互相矛盾的判断,二者必居其一,不可能有第三种选择。

三、排中律的作用

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在一定意义上,排中律比矛盾律更接近的真理。因为矛盾律所遇到的判断,其中不一定有真判断,但排中律遇到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所以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含有真判断的两个判断中不能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即“两不可”,必须承认其中一个是真的,并进一步去探索这个真的判断。

排中律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它是揭露“骑墙居中”、“模棱两不可”逻辑错误的有力武器。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玩弄含糊其辞,用“模棱两不可”来回避明确回答问题的手法,要运用排中律旗帜鲜明地进行驳斥。

在法律工作中,排中律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立法工作中,如果忽视排中律,制定出的法律不明确,作为行为准则,就无法遵循。在司法人员办案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就必须对当事人的行为做出明确的断定:或者合法,或者非法;或者有罪,或者无罪。而不能模棱两不可,含糊其辞。

排中律是人们正确思维必须遵守的逻辑规律,它对于保证人们思维的明确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排中律只是正确思维应遵守的规律,它并不否认客观事物本身有可能存在两种以上的情况,也不否认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某种过渡和中间状态。如果我们将排中律的要求绝对化,就有可能导致形而上学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同时排中律也不排除人们对事物尚未明确而采取的“二不择一”的态度。在人们对事物尚未认识充分、准确之前,采取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并不违反排中律的要求。另外,排中律也不适合处理“复杂问语”的问题。所谓“复杂问题”是指一种不正当的问语,它隐含着对方没有承认或根本不能接受的假设。对复杂问语回答,不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其结果都得承认这个错误的假设。比如,某法官问某被告人:“你去E地之前在做什么?”这就是一个复杂问语,其假设是“该被告人曾去过E地”。无论被告人回答“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其结果都等于首先承认了去过E地。复杂问语有诱供之嫌,所以在司法实践中最好不要使用复杂问语。

第五节 充足理由律

一、充足理由律的内容和逻辑要求

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是:在论证过程中,一个判断确定为真,要有充足的理由。

充足理由律反映了正确思维必须具有的论证性,是客观事物因果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为客观世界中任一事物现象的存在或出现,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一定有它存在的现实根据和先行的各种条件,一个事物之能够出现和存在,一定有引起它出现和存在的现实原因。正因如此,任何一个论断的作出也就不能没有它的理由,这就决定了正确思维必须具有论证性。

充足理由律的公式为: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

公式中的“A”,表示某种思想或某种论断;“B”表示得出某个论断的理由,是证明“A”之所以为真的依据,公式表明的意思就是:“A”真是因为“B”真,并且“B”真能必是推出“A”真。

充足理出律的基本内容表明:无论具有何种思想或作出何种论断,都不应该是简单的断定,都必须有它的理由或根据,而且理由或报据要能必然地推出所作的论断。简言之,作出的任何论断都必须有它的充足理由。

由此可知,充足理由律也就是论证中的理由与判断的关系。例如:“社会主义的劳动改造罪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个论断之所以为真,有如下充足理由:

1、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改造社会,改造人类、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必然要改造罪犯,消灭犯罪现象;

2、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犯罪现象,改造罪犯是消灭削阶级及其残余的根本措施之一;

3、改造罪犯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手段是组织罪犯进行有益于社会主义的劳动生产;

4、我国劳改工作的巨大成就。

如果上述四条理由是真实的,就可以从中必然地推出:“社会主义的劳动改造是历史的客观必然”这个论断是真实的。因此,这四条理由是充足理由。

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在任何一个论证中,都必须为论断提供充足的理由。具体地说,充足理由律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1.论断只有提出充足理由才是可信的;

2.作为充足理由的判断自身必须是真实的;

3.理由与论断之间具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即从理由能够必然地推出所要论证的论断。

上述三条要求缺一不可,只有满足了充足理由律的这三条逻辑要求,才能使它具有论证性和说服力。如果违反了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就会犯“理由虚假”和“推不出”的逻辑错误,其论断就不可信了。

思维的论证性与思维的确定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思维具有确定性,符合了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要求,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做到思维具有论证性,而思维具有论证性,作出的任何论断都有它的充足理由,反过来又有助于使思想具有确定性。因此,充足理由律同其他思维规律一样,也有其客观基础,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思维必然具有的本质属性,都是思维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思考题

1、什么是逻辑的基本规律?它们在法律工作中的作用有哪些?

2、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是什么?违反它所犯的逻辑错误有哪些?

3、矛盾律的逻辑要求是什么?违反它所犯的逻辑错误有哪些?

4、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什么?违反它所犯的逻辑错误有哪些?

5、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

第二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十二章基本概念测试题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1、宇宙是由_______组成;物质由_______组成;分子是由_______组成。原子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和_______系相似),原子核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2、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符号:_______。

3、使用:(1)把天平放在_______上;(2)把游码放到标尺放到_______处,调节横梁上的_______,使天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3)把物体放到_______盘,右盘放_______,增减砝码并调节_______,使天平平衡。(4)读数:砝码的总质量加上_______对应的刻度值。

注:失重时(如:宇航船)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_______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5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

公式:_______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_______kg/m3 。1kg/m3=_______g/cm3。 1L=_______dm3=_______m3;1ml=_______cm3=_______m3。

6、密度实验原理:_______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

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读数是以______________为准。

7、测固体(密度比水大)的密度: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若固体的密度比水小,可采用针压法和重物下坠法。

B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与温度:温度_______改变物质的密度;_______热膨胀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_______和_______受温度影响比较小。

水的反常膨胀:_______密度最大;水结冰体积变_______。 密度应用:

1、鉴别物质(测密度)

2、求质量

3、求体积。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1、_______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_______.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_______为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变形得:s=_______,t=_______

4、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1 m/s= _______km/h

5、匀速直线运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______________除以_______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6、时间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7、长度的测量工具:_______。长度单位:_______

8、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_______;(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_______。(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_____________。 (5). 测量结果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9、误差:_______与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_______避免的,它只能尽量_______,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

10、力是_______对__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_______对它的力)。(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_______相等,_______相反,作用在_______物体上)。

1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还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

12、力的单位是:_______ (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能影响力的_______。 力的示意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力的示意图。

13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_______而_______出来的,因而_______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_______有关。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15、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_______的两个力,如果______相等、______相反、并且在_____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物体在_______或受到_______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三篇: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_机械能知识点总结_

第十二章12 机械能

班级学生姓名

填空:

1、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和决定:质量相同,速度,动能;

质量速度相同,质量,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由物体的和所处决定:质量相同,高度越高,重力势能;高度相同,

质量越大,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

能,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

称,动能和势能统称。

2、物体自由下落时,高度,重力势能,速

度,动能,能转化能。物体匀速下落时,

重力势能,动能,机械能。物体在上升过

程中,速度,动能,高度,重力势能,能转化为能。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时(产生形变的过程),速

度,弹性形变,弹性势能,动能;弹性势

能转化为动能时(形变的恢复过程),速度,弹性形

变;弹性势能,动能。

探究与练习

1.下列物体中: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滑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具有动能的是________;只具有势能的是_________;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_________。

3.下列物体中,既有动能又有势能的是()

A.在平地上滚动的足球B.被运动员举着的杠铃

C.在空中飞行的小鸟D.被压扁了的皮球

4.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坡时,速度越来越慢,则车和人的()

A.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B.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5.三峡水库修建大坝,为了提高水位,增加水的()

A.内能B.重力势能C.弹性势能D.动能

6.(1)如下图1所示,让小车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a.小车运动到水平表面时,___中的小车速度大。

b.___图中的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长。

c.___图中的小车对木块做的功多,它具有的动能___

_。

甲 乙 丙 丁 图2 图

1(2)如图2所示,它是用来研究动能大小与物体____的关系的。实验表明:丁图中的小车到达水平表面时,能使木块运动的距离___些(选填“大”或“小”)。

(3)综合第(1)、(2)的结论,可以发现: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有关系,物体的________越大,_________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拓展延伸

1.装满水的洒水车,在环岛路的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它在向公路两旁的花木喷水的过程中,洒水车的总动能将逐渐

_________。

2.体积相同的铜、铁、铝三各小球,从同一高度的斜面滚下,在水平地面上撞击同一地点上放的同一木块,木块被撞击最远的是()

A.滚下的铜球B.滚下的铁球C.滚下的铝球D.三球撞击得一样远

3.我们看杂技演员从高处跳下落在绷床上,又被弹起的过程如图所示,请你写出演员在每一个环节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下落过程中:动能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

接触绷床时:动能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弹

性势能_________。

被弹起上升过程中:动能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

课前热身

1.下列各物体中只有动能的是(),只有势能的是(),具有动能和势能的是()

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B.静止的自由弹簧

C.水平地面上行驶的汽车D.被拦河坝拦住的河水

2.一个同学在蹦床上玩,从跳起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________能逐渐增大,_______能逐渐减小。

3.乒乓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势能转化成_______能,与地面相碰的过程中,动能转化成________能,从地板反弹起来的过程中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

探究与练习

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他的动能________

势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下列情况中,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张开的弓把箭射出B.秋千从_低处向高处荡去

C.汽车快速驶上一斜坡D.用火箭把卫星发送到太空

3.一辆汽车在上坡过程中,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大B.它的动能不断减小

C.它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大D.重力势能的增加等于动能的减少。

拓展与延伸

1.汽车匀速沿斜坡向上行驶,则汽车的________能不变,_________能增大。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自行车的动能逐渐________,自行车的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_。

2.运送救灾物资的飞机在某一水平高度匀速飞行,当它把救灾物资投下时,它的重力势能将________,动能将________。

第四篇:毛概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选题

1.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悠久的中华文化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统一与分裂并存

C.侵略与反侵略不断

D.停滞不前、贫穷落后、被动挨打

3.造成近代中国局部地区的分离状态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集团内部尖锐矛盾的结果

B.封建割据、军阀混战的结果 C.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结果

D.集权与分权斗争的结果

4.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5.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见之于

A.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

B.周恩来关于台湾问题“一纲四目”的政策和主张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D.中共中央发表的《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

6.美国政府与蒋介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是在

A.1949年12月

B.1950年12月

C.195年1月

D.1954年12月

7.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8.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一纲四目”的政策和主张,“一纲”是指 A.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B.炎黄子孙、爱国一家 C.和平解放、互不破坏

D.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9.中国共产党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是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1982年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 C.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

D.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10.1981年,叶剑英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 A.“九条方针”

B. “六条构想”

C.“八项主张”

D.“四点意见”

11.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中央 C.全国政治协商大会

D.中共中央统战部

12. 实现台海两岸的“三通”是指

A.通商、通邮、通航

B.通商、通行、通关 C.通邮、通航、通关

D.通邮、通行、通商

13.1983年,邓小平阐述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 A.“九条方针”

B. “六条构想”

C.“八项主张”

D.“四点意见”

14.在各方的压力下,台湾当局首次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是在

A.1984年11月

B.1987年11月

C.1988年10月

D.1997年11月

15.“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A.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一个中国

C.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

D.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16.“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将和平共处原则用来处理

A.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B.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的平等互利 C.一个国家的民族矛盾问题

D.一个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

17.中英两国政府领导人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是在

A.1978年11月

B.1982年1月

C.1982年9月

D.1984年12月

18.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

A.香港问题

B.国际争端问题

C.台湾问题

D.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19.正式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

A.1984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1989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D.1995年4月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20.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 A.1990年7月1日

B.1993年7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21.1987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正式签署地方是

A.澳门

B.香港

C.北京

D.里斯本

22.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 A.1997年7月1日

B.1999年7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D.2000年1月1日

23.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的授予者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4.1992年1月,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A.国共合作、爱国一家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D.和平统一,不使用武力

25.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B.港、澳、台地区保持高度繁荣

C.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D.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26.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7.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反“台独”斗争的总方略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C.绝不承诺放弃武力

D.文攻武备

28.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是在 A.2002年3月

B.2005年3月

C.2005年10月

D.2006年3月

二、多项选择题

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

A.祖国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B.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C.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2.关于台、港、澳问题的性质,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是

A.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B.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C.都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D.都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3.关于台湾问题,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

A.我国政府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B.我国政府允许台湾“完全自治”,但反对搞“一中一台” C.我国政府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D.台湾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4.台湾问题是

A.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D.“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5.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多次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有

A.省亲会友、来去自由

B.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C.国共合作、爱国一家

D.和平解放、互不破坏

6. 195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是为了打击美国 A.划峡而治的阴谋

B.“两个中国”的“事实上的存在”的阴谋 C.美国侵占台湾的合法化的阴谋

D.策划台湾当局进攻大陆的阴谋

7.20世纪80年代,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当局作为回应的“三不政策”是 A.绝不接触

B.绝不谈判

C.绝不妥协

D.绝不认同

8.“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包括

A.以“一个中国”为基础,实行“两种制度”

B.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台、港、澳地区实行完全自治

D.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9.香港、澳门等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它们享有 A.独立的外交权和防务权

B.立法权

C.行政管理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10.中国政府所主张的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指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台、港、澳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参与国际组织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1.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A.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性贡献

B.是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C.彻底结束了殖民主义在港澳的统治

D.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港澳的终结

12.在解决两岸关系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

A.使两岸“三通”有了实现的牢固基础

B.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

C.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图谋

D.是针对搞“台湾独立”的图谋

13.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新世纪的三大任务是 A.现代化建设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反对和遏制“台独”

14.2005年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意见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5.2005年4--5月间,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邀请台湾主要政党的党主席率团访问大陆,开展两岸政党交流与对话。他们是

A.国民党主席连战

B.亲民党主席宋楚瑜 C.民进党主席游锡堃

D.新党主席郁慕明

三、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答: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一、推动我国是和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

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

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把捍卫民族尊严、实现祖国完全统

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带领中国人民为之英勇奋斗。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答: 20世纪 60年代初,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第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

20世纪7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随后,逐步形成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981年,叶剑英代表中国政府阐述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标志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开始明晰化。

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所载明的“设立特别行政区”,指的就是实行“一国两制”。这表明,实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

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学者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后来被称为“邓六条”。“邓六条”使“一国两制”的构想更加完备、充实,更加具体化、系统化。

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澳门回归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是正确、可行的。

1995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1)具体来说,“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十个方面内容。

① 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

② 两制并存。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③ 高度自治。高度自治是“一国两制”内容本身所要求的。需要明确的是高度自治权不是特别行政区所固有的,而是中央政府所授予的。

④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⑤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⑥ 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⑦ 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⑧ 坚决反对任何“台独”的言行。

⑨ 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⑩ 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这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2)重大意义

第一、“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

二、“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

三、“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

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第四、“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五、“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答:(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重要论断和主张。

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第

二、在坚持和平统

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 第

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

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2)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

一、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第

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 第

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第

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1:

台湾的李登辉1999年7月9日在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时,就中国和台湾现在的关系明确地说:“是国与国的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李登辉总统迄今对中台关系用过“是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分治的现实”的措施,而表明“是国与国的关系”的认识则是第一次。可以认为,以往用的“政治实体”和“分治”的措辞太暧昧,外国很难理解,所以进一步表明了明确的认识。

——(《读者新闻》1999年7月11日报道)

材料2:

2002年8月3日,陈水扁在“总统府”以视讯方式向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第29届年会上称“台湾不是人家的一部分,不是人家的地方政府或一省,也不能成为第二个香港或澳门,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是一边一国„„公投是基本人权,大家应认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我们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最后替台湾走出一条民主自由的路”。

(1)结合材料

1、2,请说明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湾当局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立场。 (2)请结合本课程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3)请结合本课程的知识和上述材料,说明“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

答:(1)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湾当局一直不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直企图谋取独立的地位,从李登辉到现陈水扁都对大陆持敌对态度。这实际上是否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不能允许有什么“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坚决反对“台湾独立”。“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主张并一贯致力于和平统一,但同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一国两制”是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途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对和平共处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五篇:第十二章答案

麦克逊·罗宾斯公司破产案1

1、麦克逊·罗宾斯公司破产案的披露,对民间审计产生何种影响? •麦克逊·罗宾斯公司破产案的披露对民间审计界产生了重大大影响,也提出了新的课题。首先此案件的披露对美国民间审计在社会的声誉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社会公众对处于独立地位的民间审计及审计结论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其次,这一事件的背后隐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即提出了民间审计工作质量如何保证,怎样发挥民间审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如何保证民间审计的生存和发展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民间审计界应该围绕提高审计质量问题深刻反思,吸取教训,采取可行措施,有效规范审计行为。

麦克逊·罗宾斯公司破产案2

2、该案件暴露出“普赖斯·沃特豪斯会计公司些方面问题?

豪斯公司采取的审计程序及审计方法上的诸多问题。比如:应收账款审计中未经向债务人函证即予确认问题;存货未经实地盘点即予确认问题;销售收入、银行存款未经必要核实即予确认问题;忽视内部控制制度评审问题等。最终导致公司会计报表审计总体评价失实,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社会影响。 •该案件暴露出了承担麦克逊·罗宾斯公司审计的普赖斯·沃特

麦克逊·罗宾斯公司破产案3

3、该案件对民间审计准则出台有何意义?

•此案件对美国民间审计准则出台具有深远意义。其一,给美国民间审计界以极具说服力的警示,引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规范民间审计行为的重视,促使美证券交易委员会投入力量研究和修订有关规范,完善了审计程序;其二,案件震动了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使其重视了对民间审计工作加以规范的问题,使其建立了制定审计规范的组织机构,出台了《审计程序的扩展》这一审计规范,对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规范性的要求,从而使得民间审计在执业中有章可循。

•总之,麦克逊·罗宾斯公司破产案对完善民间审计规范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为1947年出台的《审计标准草案》奠定了客观基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数据分析就业前景下一篇:带上激情和梦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