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2022-12-25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不断面临机遇与挑战,而一份好的计划能让我们抓住机遇,翻越障碍,那么你会拟定一份合格的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册教学计划》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初二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试卷

物理期中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号数 成绩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32分)

1、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盛乘坐“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______的,费俊龙和聂海盛相对于返回舱是______的.

2、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3、如图1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

4、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做加快了录音机喇叭纸盒的 ,使______变高.

5、运动会上同学们敲锣打鼓,这锣声、鼓声是由于锣面和鼓面的________产生的,再通过__________向四周传播开来.

6、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2中的两个交通标志

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汽车允许最快的速度是_______km/h,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_min.

7、“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写优美动听旋律的诗句,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物理现象.古代人民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的到来,他们这是应用了_____________的知识.

8、“震耳欲聋”这成语是形容声音的_________大;在“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我们也能听得出哪位熟人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9、纳米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技的前沿.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1nm=_______m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只有7×10-2mm,合_______m

10、雷雨天,我们先看到云层中闪电,然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如果看见闪电1s后,才听到雷声,闪电处距人约_________m。

11、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是光的 而形成的,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是光的 现象。

12、“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 传播的;“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涉及的光学知识是 。

13、如果反射光线与平面镜镜面的夹角是40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4、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 说的是光的 现象。

15、如图3所示“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请你观察情境,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 ____,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_ 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表示运动快慢的程度.

16、《楚天金报》消息,4月15日清晨,湖北十堰市竹山县一单位在搞宣传活动时,伴随着激扬的音乐声,飞翔的15只珍稀红嘴相思鸟纷纷落地而亡.关于珍稀红嘴相思鸟为何会集体自杀,请提出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7、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

18、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展示的“飞龙7型”反舰导弹可由飞机或舰艇发射,在离海面很低的高度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速度达500m/s,其射程超过32km,世界上只有我国和俄罗斯研制成功了超音反舰导弹,因为它接近敌舰的速度极快,很难拦截.若用它打击15km处的来犯舰,则敌舰最多的防御准备时间只有 ( ) A、64s B、30s C、34s D、94s

19、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20、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 ) 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C、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21、由于洗衣机没有放稳所产生的振动噪声,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 A、调节洗衣机的脚旋钮,使其平稳着地 B、室内的人带上耳塞 C、把放置洗衣机的卫生间门窗关上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22、一些会口技的演员能模仿动物的叫声,从物理学角度看,他们所模仿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3、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 ). A.钢轨 B.湖水 C.煤油 D.空气

24、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计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 ) A、1.25m/s B、0.73m/s C、0.67m/s D、0.8m/s

25、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形的 B、圆形的 C、“▽”形的 D、无法判断

26、下列哪个现象为为折射的结果( )

A、从同学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像 B、水中出现一个月亮

C、日食 D、太阳未出地平线,人已看到太阳

三、问答题(4分)

27.技术人员在检查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时,常把一根金属棒的一端放在机器的各个部位上,把另一端靠近耳朵听,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

28、

29、30题每格2分,31题(1)每格1分(2)2分,32题6分,共30分)

28、用一根拉紧的棉线或金属丝线连接两个小纸杯,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土电话机”,几个同学在一起用“土电话机”做实验,

(1)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电话机”的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若连接“土电话机”的是金属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大.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用“土电话机”时,有人用手捏住线上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机”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9、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估测、粗测是日常生活、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测长度的方法.小伟同学的家距学校约1.5km的路程.请你写出粗测这段路程的两种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在斜面上由顶端滑过斜面的始、末位置如图3所示通过的路程为______,若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为2.5s,则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

3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和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编号 材料 长度L/cm 横截面积S/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F 铜 100 0.76 G 铜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如图4所示,有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能听到室外的鸟的歌唱声.而她到另一间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内抽成真空)几乎听不到鸟的歌唱声.

(1)女孩在两个房间里都能看到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里听到室外鸟儿的歌唱声,对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3分)

(2)请运用所学的声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树上鸟儿的歌唱声?(3分)

五、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33、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m,质量为30t,匀速通过长260m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30s,它以同样速度通过一座桥时,所用时间为24s,求桥的长度.

34、小明和小刚兄弟俩都在距离家2400m的同一所中学上学,学校放学后,两人同时从学校沿同一路径回家.小明以某一速度骑车,小刚以2m/s的速度步行,小明回到家后,再等了10min小刚才到家。问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475

第二篇: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小结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小结)

一、物理学是一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是一门产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学科,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素质、具有特殊教育功能的学科;它研究和主要范围包括:力、热、声、光、电、原子学等内容,它研究的广度大到宇宙,小到夸克,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观察思考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步。

三、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采用标准量去跟待测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其它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其换算关系为: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um=1012nm;

2、在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是多大,最小分度值是多少,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测量时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要估读出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3、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有累积法、平移法、替代法、滚轮法等。

四、误差:测量值与物体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跟错误不同只能减小不能避免,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一是尽可能地使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二是对同一物体多测几次,然后取其平均值。

五、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实验中,对于多因素影响结果的事物中,先固定其它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并研究它对事物的影响,然后再变更其它因素进行研究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小结)

一、我们所处的世界既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又是一个运动的世界,其运动的形式分为宏观运动和微观运动两类,在宏观运动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在微观运动中,分子、原子、电子等的运动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二、在宏观运动中,人们常通过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来描述物体的运动,也就是说:在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总是要先选定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这个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则可略去不提;参照物的选择不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可变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在宏观运动中,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是否直曲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都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叫速度,用公式V=S/t计算,其单位为m/s或km/h,换算关系为:1m/s=3.6km/h ,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可以通过s与t的比值进行计算,但不与s与t成正反比例关系;在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不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大致快慢程度用平均速度表示,即:

V平=S总/t总;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而画出的路程随时间而变化的图线,叫s-t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图线越陡,速度越大;斜向上方的直线表示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斜向下方的直线表示物体沿规定的反方向运动;

如果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而画出的速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图线叫v-t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斜向上的直线表示物体运动越来越快,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匀速运动,斜向下方的直线表示物体运动越来越慢。

四、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能量是一个与物体的运动形态有关的物理量,能量有大小,其国际单位制单位为J。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但这些能量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即不同的能量对应着不同地运动形式,如机械能、热能(内能)、电能、光能、原子能、化学能等等,其中机械能又分为动能和势能,而势能又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分;

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移和转化,且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总的能量保持不变。

第三章:声现象(小结)

一、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开始,发声开始,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从声源发出后,是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进行传播的,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较慢,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在水中约为1500m/s,在钢铁中约为5000m/s.

二、乐音的三大特征:悦耳动听的声音叫乐音,乐音有:音调、响度、音色三大特征。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即振动频率的高低,其关系为: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和声音的分散程度;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其音色一般不同,人们常利用音色来辩别发声体。

三、奇异的声现象:

1、回声:声音传出后,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去,这种被反射回去的声音,叫回声,回声与原声之间相差0.1秒(相距17米)时,人耳能够区分,利用回声可以测距:两处之间的距离=声速Х原回声之间的时间差/2;相差0.1秒以内时,人耳不能区分,此时回声有加强原声的作用。

2、混响: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混响,持续的时间叫混响时间,一般剧场、影院都要考虑混响效果。

3、共鸣:由一个物体振动发声,而引起与它振动频率相同的另一个物体的振动而发声的现象叫共鸣,共鸣现象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能量。

四、噪声:由发声体杂乱无章地无规则振动(波形图不规则)而产生的声音或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叫噪声。

噪声的等级是由响度的单位—分贝(dB)来表示的,要保证睡眠,噪声不应超过50分贝;要保证学习,应不超过70分贝;要保护听力,应不超过90分贝。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消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声)、在人耳处减弱(吸声)。

五、声音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1、回声定位:声呐、超声测速仪、超声导航仪、医用B超仪、金属探伤仪等都是回声定位技术的应用;

2、超声传递能量:体外碎石仪、室内加湿器、超声清洗机等都是运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的原理;

3、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与人体的频率相接近,当次声作用于人体时会引起人体器官的共振,给人体带来很大的伤害,因此,次声波对人体是有害的,必须防止,但又由于次声波具有穿透能力强、传播距离远、能量损失小、不易被吸收等特点。故如何防止次声危害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4、声识别技术:人们利用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等不同而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声识别技术装置,如声控开关、声控门等。

第四章

在光的的世界里(小结)

一、光的直线传播:

1、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之分。

2、光源发出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ⅹ108m/s,光在其它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要略小一些。

4、为了表示光传播的路径,人们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的定义:光射到物体的表面上有一部份光会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异侧,两角相等)。

3、由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不同,其反射效果有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之分,但每一条光线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由于镜面反射的作用,人们常把镜面制成凹面镜和凸面镜,其中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三、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不仅可以使光线发生镜面反射,而且也可以使物体成像,其成像规律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的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遵循光的折射定律,即: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别的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别的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异侧、密度大的角度小)。

五、凸透镜成像:

1、能够让光线透过的镜子叫透镜,有凹透镜凸透镜之分。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有虚焦点,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有实焦点。

2、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u>2f(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2f,物距变化小,像距变化大,如幻灯机;当uu,如放大镜;当u=f时,不成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在凸透镜成实像中,像与物之间的最短距离为4f,物体向焦点靠拢,则像就从焦点处远离透镜。

3、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凹透镜中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六、神奇的眼睛:

1、眼睛主要由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玻璃体(相当于介质)、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睫状肌(相当于变焦系统)、瞳孔(相当于光圈)等组成。

2、眼睛分为正常眼(明视距离为25cm)、近视眼(明视距离小于25cm)、远视眼(明视距离大于25cm),其中正常眼由于睫状肌的调节作用,远近物体的像都能呈在视网膜上;近视眼则由于睫状肌的调节功能减退,焦距变小(眼球前后直径变厚),远处的物体,只能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矫正就必须佩戴凹透镜,使远处物体的光线在进入眼睛之前变得发散,从而能成在视网膜上;远视眼则正好相反,它是由于晶状体的变化(眼球前后直径变薄),焦距变大,近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要矫正就必须佩戴凸透镜,使近处物体的光线在进入眼睛之前变得会聚,从而成在视网膜上。

3、眼镜的度数=(1/焦距)ⅹ100(焦距倒数的100倍,焦距的单位是米)。

七、通过透镜看世界:

1、望远镜:能够将远处的物体拉近、放大并呈现在眼前的透镜组合叫望远镜,它主要由支架、镜筒、物镜(f较大的凸透镜)和目镜(f较小的凸透镜)等组成,其光学原理是: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在焦点外附近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又刚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目镜的放大作用放大后,就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故通过通常的天文望远镜看到的物体都是倒立放大的虚像(镜筒的长度等于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之和),而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军用望远镜为了观察的方便,在物镜与目镜之间还加装了一个三棱镜,从而使我们所观察到的物体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能够将微小物体进行放大的透镜组合叫显微镜,它主要由:底座、镜臂、镜筒、物镜(f较小凸透镜)、目镜(f较大的凸透镜)、反光镜(凹面镜)等组成,它成像的光学原理是:微小物体由于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且接近焦点处,通过凸透镜的放大作用,就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实像又刚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由目镜对它进行再次放大,从而得到一个放大倍数很大的倒立的虚像(镜筒的长度也几乎等于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之和)。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ⅹ目镜的放大倍数。

八、走进彩色世界:

1、白光(如太阳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光的色散,其中红光偏转角度小,紫光偏转角度大。

2、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由它们不同比例的组合可形成各种色光;而品红、黄、蓝则是颜料的三原色,由它们不同比例的组合可形成各种颜色的颜料。

3、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其它颜色的光就会被吸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其它颜色的光也会被吸收;能让全部色光透过的是无色透明体,能反射所有色光的是白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的是黑色物体。

第五章:物态变化(小结)

一、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1、 在通常情况下,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比如:水就有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常见的物态变化有六种: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

2、地球上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吸热后由液态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升到高空遇冷液化(或凝华)成雨滴(或冰晶)而落回地面,开始新的循环。

3、水是宝贵的资源,又特别是淡水,只占整个地球含水量的2.7%,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又只占淡水总量的25%,因此,我们要自觉地保护水源,合理地利用和使用水资源。

二、熔化与凝固: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固体有晶体与非晶体之分,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如冰、雪、食盐、糖、海波、各种金属等,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同一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含有杂质的固体其熔点和凝固点要降低(如保险丝、食盐水等);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如松香、玻璃、沥青、蜂蜡等,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且温度要不断升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3、晶体熔液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液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且温度会不断降低。

三、汽化与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在任意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蒸发要吸热,有致冷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条,即: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③液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

而沸腾是指:液体在一定温度(即沸点)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实验表明:液体的沸点会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含有杂质的液体其沸点要升高(如水中加碱会使水的沸点升高)。

3、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一些难于液化的气体要采取既降低温度又压缩体积的方法才能使其液化,气体在液化过程中要放出大量的热。

四、升华与凝华:

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2、物质在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如干冰在升华时吸热可使舞台上水蒸气液化,从而制作出人造仙境),在凝华过程中需要放热(如冬天霜的形成等)。

五、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

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物质除固、液、气三态外,还有多种状态,如:等离子态、超固态、软物质等,这些新物质、新状态、新材料的出现,将人类文明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小结)

一、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千克,其它单位还有吨、克、毫克,换算关系为: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秤。托盘天平主要是由底座(分度盘)、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指针)、天平盘和砝码等组成。调节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面上,再把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使用时按“左物右码”的原则轻拿轻放物体,砝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最后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读数时,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左端所对的刻度值,就是物体的质量。天平的保护:不能用天平测量超过最大秤量的物体,取放物体、加减砝码时都要轻拿轻放,砝码要用镊子夹取,用后还回盒内,不能将带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入天平盘,以免损伤天平盘。

二、在物理中,把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m/v,单位是:kg/m3或g/cm

3、kg/dm3,其换算关系这:1 g/cm3=1 kg/dm3=1ⅹ103 kg/m3。 密度的测量:根据ρ=m/v可知,要测量物质的密度,应先测量其体积和质量,质量一般用天平测,体积则可采用刻度尺、排水法、排砂法及量筒等进行测量。

运用密度知识,可鉴别物质,可进行质量和体积进行计算。

第三篇: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上之《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复习提纲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为什么按住盘子后,声音就没有了?) (2)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音叉振动时,邻近的空气随音叉振动,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波动向四周传播,这就是声波。(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中或其它物质中的传播叫声波。声波是一种波,不仅能被听见,而且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

(2)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问题:人耳要将原声和回声区别开来,人耳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多少米?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声音的传播需要气体、液体、固体等作为传播的介质,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注:在实验中如何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结论

(2)航天员在月球上和太空中是怎样相互交谈的——无线电。

4、声音传播有多快

(1)声速的概念:声音传播的距离和传播所用时间之比。(掌握:利用声速求距离) (2)影响声速快慢的因素:介质和温度。

问题:百米赛跑时,如果终点计时员听见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正确吗?为什么?

5、人怎样听见声音

(1)外界声音——空气振动——鼓膜振动——听小骨——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产生听觉。

(2)骨传导(是人耳感知声音的又一重要途径):声波还可通过头骨、颌骨等其它介质传导至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3)听到声音的条件

6、声音的利用:医用听诊器(心脏的振动引起金属薄片的振动,再引起管内空气振动,再由耳塞振动传给耳内的听觉系统。因为空气振动是在管内传播,减少了声音的分散)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1、比较乐音与噪声

(1)乐音:使人感到愉悦的声音叫做乐音;乐音有益于身心健康,振动有规律。 (2)噪声:使人感到厌烦的声音叫做噪声;噪声无益于身心健康,振动没有规律。

2、声音的高低——音调

(1)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人耳判断声调高低的表现)

(2)声源振动次数和所用时间之比称为频率,用f表示;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 (3)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用波形比较频率

(1)掌握:通过波形图比较频率的高低。

(2)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约是85-1100Hz,而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

4、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

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弦的长短、粗细和张紧程度。(弦越长,音调越低;弦越粗,音调越低;弦越松,音调越低)

问题:为什么弦乐器上要安装几根粗细不同的弦?

二胡、琵琶等是我国特有的弦乐器,用它们如何调节音调?

为什么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女孩的音调比男孩高?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1、声音的强弱——响度

(1)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又叫做音量(人耳判断声调强弱的表现) (2)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3)声源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2、用波形比较振幅

(1)掌握:通过波形图比较振幅的高低。

(2)分贝:计量声音强弱的单位,符号位dB。人耳能听见的最弱声音强度为0dB,这是听觉的下限;10dB相当于微风吹拂树叶的沙沙声。

(3)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 (4)日常用语中,“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 “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音调 “引吭高歌、低声细语”——响度

3、声音的品质——音色(音品)

(1)影响音色不同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发声方式。 (2)乐音的三个主要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问题:打击乐器、管乐器和弦乐器是如何产生乐音的,它们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音调?

2 (1)打击乐器:(鼓)鼓皮振动 绷紧鼓皮来改变振动物体的振动快慢

(2)管乐器:(长笛)空气柱振动 改变空气柱的长度来改变空气柱的振动频率 (3)弦乐器: (小提琴)弦振动 改变弦的粗细和长短,从而改变弦的振动频率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1、声音与音乐

2、声音与建筑

理解:“回音壁”和“三音石”——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

双耳效应:由于同一个声音传到人双耳的时间、强弱和其他特征会有微小的差别,因此人们就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这就是“双耳效应”。

3、听不见的声音

(1)超声: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 ①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量 ②应用:回声定位、B超、超声波去污

(2)次声: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 ①特点:传播时能量损失小,能传得很远 ②应用:预测自然灾害、军事监测 (3)了解:超声与次声的应用

4、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1)理想的声音环境:白天不高于55dB,夜间不高于45dB。

超过70dB,人就会心烦意乱,神经紧张,学习与工作的效率下降。

若长期在80-100dB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听觉就会迟钝,甚至耳朵变聋。 (2)噪声的来源: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3)当前优化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课题——控制噪声、减小噪声。

采取措施——消声、吸声、隔声。

①在声源处控制。如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音器 ②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如在城市里植树、修隔音墙等 ③在人耳处控制。如戴防噪声耳塞等

第四篇:(苏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初中寒假作业是不是一直困扰这你呢?不用担心,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你带来了(苏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啦,是不是很让你兴奋呢?那就快来看看吧!

1、B、2.45

2、28.2 25.1

3、2.5

4、人、河岸

5、运动

6、地面、地面、椅背、车

7、A

8、c

9、C

10、C

11、A

12、D、

13、B

14、B 2

1、长、短

2、每秒行驶5米

3、6.25 22.5

4、250 5/3

5、路程、时间、V=s/t

6、0.4 便于测量时间

7、100min

8、路程、时间 、速度

9、6.25m/s 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 22.22 0.45

11、 8 6 大于

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 km/h (3)t =t1—t2 =5h—2.5h =2.5h 3

1、 振动、空气 、山间铃响马帮来

2、不能、能

3、快

4、不相同、空气、耳朵

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

6、C

7、C

8、C

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 HZ 20---20000HZ

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

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 4

1、A

2、C

3、A

4、A

5、A

6、C

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

8、(1)能量 (2)音色、

9、(1)无法正常交流 (2)无法听音色 (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

10、(1)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2)更好的接收声音 (3)听诊器

5

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

2、A:没有水平放置 B:正 C:接触了容器底 D:没有接触液体

3、甲、38.5 38.5

4、(1)10 (2)是 、有固定的凝固点

5、放、低

6、B

7、B

8、D

9、C

10、C

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 温度继续上升、(3) 图略 探究性学习

1、真空中不能传声

2、B

3、D

4、50 5*10000

5、D

6、折射、虚、火车、地面

7、A

8、11.268

9、吸、熔化 、力、熔点

10、惯性、力

11、同意,水滴就像一个凸透镜,把阳光会聚,使树林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12、因为衣服只能反射它原本的颜色。

13、测得十分钟的路程,用V=S/T的公式求出速度

1、液化、汽化

2、汽化、液化 、 液化、凝固、

3、吸、不变、大、沸点、不同、增大

4、液化、放

5、汽化、吸

6、100℃、不变

7、(1)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 (2)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8、(1)9

8、不变 (2)不是标准大气压

9、D

10、C

11、B

12、C

13、D

14、48 C

15、快、温度计、B、25

16、(1)0 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状态 (2)没有加上盖子

1、熔化、升华、凝华

2、室内、凝华、放

3、升华、凝华、熔化、

4、低、凝华、熔化吸热、

5、C、

6、A

7、B

8、D

9、C

10、B

11、B

12、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13、碘粉、碘粉、气体、气化碘、升华

14、液化、汽化

15、低、温度计、不同、冰箱、凝固

以上就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第五篇: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对于初中学生朋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下面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了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 min h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单位:m km dm cm mm μm nm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以上内容是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对于物理知识点是否更加加深了一点呢?更多相关学习资料,敬请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二语文部编第二单元下一篇:参观反腐倡廉基地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