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德育论文

2022-05-15

第一篇:大学本科德育论文

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德育答辩工作实践研究

摘 要:高校德育工作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有重要作用。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找出适合江西高校的德育考评实施办法。学生通过记录每学年的德育答辩评议表,对大学每学年的生活学习进行总结,并在本科毕业生中实施“学业+德育双答辩”,确保向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同时,有助于完善大学德育体系,是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向系统化、纵深化发展的一项积极探索。

关键词:德育答辩;本科毕业生;办法;体系

一、研究背景

高等學校一直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方面教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更是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对于对学生智育、体育都有各自的评价手段与体系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相对薄弱。如何对大学生的德育状况进行评价,如何使德育有形化,如何真正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各个高校积极开展各种新的评价方式,经过多年的探索、改进、发展,从工作效果上看,德育答辩应运而生。作为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开展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 北京理工大学从2002年开始开展德育答辩制度,每位学生毕业时,除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外,还要完成“德育论文”,进行“德育答辩”。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

纵观其他高校,他们开展德育答辩的目的在于,让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对自己的德育作一次全面的检阅和洗礼。每个学校的特点不一样,将其他高校的德育答辩照搬到我校,实行拿来主义,是不适合我校的,不利于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所以,课题组立志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的德育工作途径——《江西师范大学德育答辩工作办法》,并以之作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和载体,着重点在平时的德育养成,各项工作只是手段,更注重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生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先以部分学院的个别班级为试点对象,逐渐向全校进行全面推广最终形成我校特色的德育答辩管理办法。旨在进一步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不仅新颖,更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1. 通过该课题研究,让本科生自己对大学四年如何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塑造良好的自我进行精心设计。毕业时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做出评价。

2. 通过该课题研究,让毕业生以不同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的形式,对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就大学四年来的成长历程在答辩现场进行自我陈述,不拘泥于老师问学生答的考核方式,让同学开放式准备手抄报、PPT、小视频等方式配合展示,德育答辩的讲台就是一个感恩的舞台、告白的舞台。毕业情绪得到有效的疏导,是德育答辩之于毕业生文明离校的又一作用。

3. 江西师范大学是教师的摇篮,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进我校的师风师德建设。

4. 通过该课题研究,建立毕業生风采视频库,为日后校友工作储存资料。

5. 通过该课题研究,更好地掌握学生成长过程,为今后高校的德育工作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研究的意义

1. 转变评价学生方式

传统的学生评价过分关注结果,注重考察评价对象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是否到了评价标准的要求,或者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如何,是一种典型的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的重要信息,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过程的基本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给自己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激励和改进建议,对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 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在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过程中,学生依据思想品德标准和要求评价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表现,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形成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明确改进的目标和途径。这不仅是构建双向的,活泼的,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及对自己和集体负责、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的重要措施。德育答辩强化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3. 有助于培养合格公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把德育答辩工作中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过程作为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和考验的机会,在走出校门前,进行一次再教育,教育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研究过程:

为探索出符合我校的德育答辩的工作办法,课题组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和扎实的前期调研。

2012年9月16日:召开全校教学副院长德育工作第一次协调会,摸底收集意见;

2013年6月3日:召开全校教学副院长德育工作第二次协调会,整理建议,收集各学院德育答辩工作方案,形成全校德育答辩工作方案初稿;

2013年9月——2014年9月:课题组到文旅、理电、文学院等学院进行实地调研,访谈党委书记、学工副书记、教学副院长、辅导员等德育答辩一线工作者,收集建议,形成全校德育答辩工作方案第二稿;

2014年11月17日,召开全校教学副院长德育工作第三次协调会,形成全校德育答辩工作方案第三稿;

2015年7月起在文旅学院金牌讲解班试点班级中实行德育中期答辩,探索多样化答辩形式,提炼经验,实施过程中针对问题对德育答辩工作方案进行修正。形成可复制、易操作、师生喜闻乐见、效果显著的德育答辩工作新经验。

2015年8月——2016年5月,反复修改方案共十余稿,形成《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德育答辩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2016年6月:学校正式下文,在全校13级本科毕业生中全面实施论文+德育双答辩。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一)研究内容

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运用小结、总结、评议、答辩等方式对自身大学学习、生活不断进行回顾、反思和展望,以促进大学生优良品行的养成过程。包括入学教育、学年评议、毕业总结、德育答辩和成绩评定五个环节。

(二)研究结果

1. 适合我校学生的德育评价模式和工作办法:学校印发正式文件“校发2016[126]号关于印发《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德育答辩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科学系统地把该模式运用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自我教育,系统总结。德育答辩成绩计入培养方案。

2. 克服了管理困难,改进德育教育形式:让德育有形化,客服管理上的“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政品德建设”两张皮现象,真正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德育的实效性。

3. 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着力提高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知识技能、心理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总结性、系统性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行德育答辩不合格“一票否决制”,实施德育答辩后,学生普遍更加积极乐观面对毕业的迷茫和就业选择,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人生的新挑战,学校的德育答辩结果切实运用到了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上。

4. 实践性成果:毕业生德育答辩过程管理手册资料库、各学院实施德育答辩过程中探索出的实践经验和办法。

(三)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近:一项新的制度的施行和推动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各学院和师生要深刻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开展德育答辩的重大意义,在遵照大方向的前提下,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和学科特色探索符合学生的工作方案和德育答辩形式,最终形成师生喜闻乐见的德育答辩工作办法,达到德育评价的根本目的。

(2)形式轻松:学生可以运用视频、PPT、手抄报展示等多种形式,把德育答辩作为大学四年的一个“自传记录”,把自己对大学生活的反思和总结展示出来,回顾往昔、明确方向。答辩中,学生互动、师生交流能起到化解矛盾,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作用,使毕业生抱着感恩之心文明离校,富有创意。

(3)制定目标:入学教育能很好的宣传德育答辩工作在学生大学四年的全过程,为刚入校的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学业、人生目标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让他们大学期间有一根调整方向的准绳,每学年的交流评议,也让高校管理者、教育者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引导,为学生的成长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四)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 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通过对学生大学期间的阶段、单元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的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最终实现。

2. 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德育答辩认可个体的差异,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过程管理和展现形式的多样性,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动力,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3. 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多元化——德育答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不局限于社团、志愿活动、成绩等方面的表现,根据自己的学年计划,确定自身的努力方向和目标,通过互评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全方位提升自我的思想政治素质。

五、研究的主要成果

1. 學生学习工作热情显著提高——德育答辩使同学们之间形成了你争我赶的良性竞争,在各方面,大家的互助热情明显提高,下课后和老师、同学没有交流的现象明显改善,不少同学积极地走出寝室、走下网络,主动和老师同学交流,参加各类健康积极的团体活动。

2. 学校印发正式文件校发2016[126]号关于印发《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德育答辩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办法中明确指出,德育答辩在培养方案中计1学分,答辩不合格者,不得毕业。学校专列经费用于德育答辩工作,按每年每生5元的标准划拨日常活动经费,按每生100元的标准划拨德育答辩环节经费。

六、本研究具有的推广价值

1. 德育答辩可以量化德育考核机制,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工作提供可视化、可操作的评价体系。

2. “答辩”的工作形式可以提升老师、学生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推广途径:在江西省各高校本科生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七、有待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

1. 部分师生认识不到位。有部分专业老师和学生认为德育答辩是“形式主义”、“花架子”工程,增加了自己的工作学习负担,存在抵触情绪。

2. 德育答辩工作的操作流程:操作要求简便且操作性强,不能与日常的学生工作冲突,形式简洁,学生方便操作,复杂不利于工作开展。

3. 德育答辩的评分过程:德育答辩的汇报中,小组的成立需要由党委书记、学工副书记至少一人牵头,该生毕业班辅导员组成的评审小组,确保人数太多或基本情况的不了解造成的结果不公正或工作效果不佳。

参考文献:

[1]张典兵.德育评价研究30年:回溯·反思·展望[J].学术论坛,2011(1).

[2]张忠华,张典兵.对德育评价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1).

[3]张立忠.德育答辩: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4]易红联.高校德育有效性新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5]肖润花,邹旗辉.大学生德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老区建设,2009(20).

[6]陈守聪,杨萍,孙静.德育答辩在医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的价值探索——以云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6.

[7]王丽霞,辛焕焕.推行德育答辩制度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新模式[J].高教学刊,2017(07):170-171.

作者:万海颖 查红伶 徐一帆

第二篇: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认识误区与对策

[摘要]艺术类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反对唯专业论、重专业轻德育论、自由主义论、历史虚无主义论、“自然熏陶”论、“嫌弃”论、极端利己主义思潮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依规依法学习、宣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育人导向,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强化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牵手的全员育人格局。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既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方面有共性,又有自己特殊性的一面。如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学生理想信念还需坚定,价值观念有待强化,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够明确,职业规划不够清晰;艺术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淡薄,相对其他专业学生更追求自我价值,在待人接物、礼貌礼仪方面有待加强;艺术类学生入学时的文化课成绩,相对其他靠文化课成绩录取的学生有较大差距,但艺术专业基础相对较为扎实;艺术类学生活泼好动,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其思想行为有较大的嬉闹性、随意性、创意性;相比以文化课成绩录取的学生,艺术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较大改进空间,文化课学习方法、效率改进和提高的空间较大;艺术类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业等的提升空间很大,其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认识误区

在新升本科院校中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认识,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一)唯专业论

由于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是以专业能力作为录取和就业的主要考查指标的,专业能力在评价中所占比重较大,因而在新升本科艺术类大学生教育中存在“专业中心主义”思想,即只要把专业学好就行,其他都是辅助选项,甚至“唯专业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到艺术类学生身上,就变相为“只学专业”“老子专业第一”,艺术类学生把时间和精力几乎都花费在专业学习上了。艺术类学生本身高中的文化基础知识就相对较差,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其在理想信念树立、意志品质培养、思维方式开拓、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运用、校规校纪遵守等方面有一定差距。这些差距仅靠艺术专业教育本身很难弥补和克服,而且这种缺失会像“钙的缺失”一样,始终阻碍着艺术类大学生健康成长。这种从高中开始就一条腿走到底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片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

(二)重专业轻德育论

同样,如果只重视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而对其理想信念、核心价值、意志品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引导不力,艺术类大学生仍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价值取向模糊、人生目标含糊、成才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果欠佳、人际关系紧张等,这样也难以达到育人的预期效果。因此,这种论调同样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自由主义论

这种观点鼓吹西方式的民主和自由,主张经济上私有化,在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在文化上推行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思想。尤其在思想引领、宿舍文化建设、日常管理、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消极言行放任自流,甚至对他们的不良表现视若无睹。这种表面上的“尊重”,实际上逃避了教师的教育、引导之责,背离了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宗旨,放任、放纵艺术类大学生眼前的不良行为,必然损害他们的长远利益。如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学业,没有得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获取资格,或因考试作弊被取消学位证获取资格等,更有甚者,由于长期纵容或疏于教育,艺术类大学生违纪违法的几率大大增加。这种只以艺术生生理年龄为依据,忽视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和社会年龄的片面做法,既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违背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对教师的要求,更不符合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

(四)历史虚无主义论

這种观点以历史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用孤立、片面的方法观察、分析历史,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真相,否认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连续性,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否定中国革命史和党的历史,否认历史的育人功能和主流价值观。它甚至否定与党的历史密切联系的高校辅导员制度,消极对待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团活动。这种错误的政治思潮如在高校传播,将会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五)“自然熏陶”论

这种观点认为,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形成,是受外在环境影响的,但外界环境的影响是自然发生的,而不能有教化、说教和灌输,要让艺术类大学生在“自然环境”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成长。这种论调乍一听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思考,它脱离了我校的实际情况。某学院专科升本科,到现在才十多年,学校的整体育人环境还不完善,新校区的校园文化还相对滞后,与省内老牌高校的历史底蕴和校园文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建立在这种“自然熏陶”基础上的教育理念,对艺术类大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

(六)“嫌弃”论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类大学生入学时文化分很低,因而即使进入本科学校学习,仍然无法改变他们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也无法改变他们文化素质低的未来,甚至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下去。而做学生工作最好的办法是只简单完成上级布置的具体事务,不做深入细致的育人工作,甚至主张用专业课教师的专业优势来压制他们。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它能没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更为片面的是“虚化”德育,没有意识到学生工作的根本是要抓好育人工作,核心是引导学生找准成长的方法、平台、途径,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上下足功夫。虽然艺术生文化课基础起点低,但只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就一定能学好专业课并补足文化课的短板。

(七)极端利己主义思潮

个别教师宣扬“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厌恶诚实劳动,奉行损人利己原则。这种极端利己主义思潮,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周围师生,导致一些师生附和、仿效,丧失正确立场。90后、00后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更为注重物质利益,如果引导不力,有从利己主义发展到极端利己主义的趋势。

以上七种论调在艺术类师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它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程度地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效果,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对策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梦”的提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提出了明确的政治责任,即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中国高校大学生也都因此深深地烙上了鲜明的政治印记,每一名大学生都是“中国梦”的筑梦者、追梦者和圆梦者,并有义务把“中国梦”细化成自己的“成才梦”“就业梦”“创业梦”等。把每一名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复兴人才,也成为每一所高校所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革命者、社会主义革命实践者结为一体的学说,而不仅仅是保留在经典、在文本里的理论或学说。马克思主义不同于纯思想意义上的康德主义与黑格尔主义等学说。康德、黑格尔虽然既是思想家,又是哲学家,但不是革命家。因此,他们的思想是学说,但不是改变世界的指南。马克思既是伟大思想家又是伟大革命家,因为只有他才真正实现了自己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的誓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我们勾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是指导中国“强起来”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因背离马克思主义而亡党亡国,中国因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这样的历史对比鲜明,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并不断发展的真理。

(二)依规依法履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法定职责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继被写入党章,载入宪法,通过法定程序,使学习、宣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员的党内义务和公民的法定义务,受到党章和宪法保护。

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用来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120周年校庆考察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高校最鲜亮的底色,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底色,才能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色和特色。因此,在艺术类学生中,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且通过学习、宣传、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之成为每一名艺术类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把新思想落实到每一名艺术生的实际行动中,把“中国梦”细化为个人的“成才梦”“艺术梦”,通过每一个人的“成才梦”,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艺术类大学生增强理想信念,选择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核心素质的不足,提高整体素质。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辅导员工作的学科归属,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互补充,不宜用专业课教师取代辅导员

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7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以下简称《规定》)出台。以上两个文件,主要围绕办什么样的高校、如何办高校,以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条主线,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规定》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作为辅导员首要职责,实际上明确了辅导员的核心职责。同时,根据《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学科归属。《规定》第七条第三款表明了辅导员工作的学科归属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

因此,辅导员的专业与所在院系学科专业是否一致没有必然性。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形成合力,但并非意味着专业课教师可以取代辅导员。

(四)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成長成才的精神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入学前的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部分学生是中途改学艺术的。他们在进入高校之后,理想信念、人生目标不够明确,精神动力等不足,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有待改进,学习效率、效果有待提高,人际交往、社团活动等存在困惑……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习惯、激发成才动力,这是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围绕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梦”等重大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远大抱负,增强为理想而顽强拼搏的精神动力,勇担历史使命,成长成才。

作者:陈明乐

第三篇:试析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德育教育对策

摘要: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最基本的素质,思想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第一重要位置,针对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特点,采取有效方式,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实现地方本科院校为社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特点;德育教育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德与才有精辟的论述:“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蒙牛集团老总牛根生也说:“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用人最理想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培养人最基本的标准是有德有才。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根本、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要以育人为主,德育为心,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独特优势。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是根据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定位的,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高级专门人才”,“有理想、有知识、会做事”,“知识结构优、实践能力精、敬业精神强、创新创业意识高”等。

一、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

2008年秋季以来,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这一群体物质生活水平高,优先享受着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所创造的优越条件,他们已成为高校的主力军。这些学生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思想特点

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和创新,接受新事物快,追求时尚。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崇尚社会公德,尊重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注重良好的人际关系,追求个人职业理想等。但在国内外新形势新环境下,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学生群体当中,不免会出现一些思想消极、生活不积极的学生,进而不断地影响或阻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如:辨别能力较差,个人主义意识较强;学习和做事浮躁,急功进利思想严重;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精神较差;喜欢追求刺激的生活方式等等。

2.心理特点

现在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衣食无忧,导致他们心理脆弱,承受力、受挫力和抗击力差,经受不住困难和失败的考验。武汉大学在关于“90后”大学生“遇到挫折后”的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遇到问题,不能够积极主动地面对和承担,而是退却和逃避。他们易情绪化、易激动、易激情,自信、自负、自卑、自强、自恋并存,紧张、忧虑、恐惧、脆弱、压力、烦躁、矛盾,对自己想做的事不顾一切,对不想做的事不闻不问,经常会出现一些极端的表现。

3.学习特点

存在想要学习和不知如何学习的矛盾。大学是优秀学生的聚集地,大学也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地方,同学们不在“被监督”地学习,没有“高中管理”的束缚,一部分学生就会出现过度放松、习惯不好、方法不对、适应性和自控力差、学习不主动、学业成绩偏低等现象。

4.生活特点

将自己圈在以自我为圆心,以快乐为半径的圆里。存在“学习不快乐可以不学,工作不快乐可以不做,生活不快乐可以放弃”的心态。青年们在两性问题中,在所谓的纯美爱情中,在“成熟”和“冲动”的矛盾中,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在“四二一”式的家庭环境中,存在自我意识与渴望集体生活、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他们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注重个人隐私,但较差的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父母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5.形象特点

良好的“个人形象”是对交往对象的尊重与礼貌,他们社交的目的就是自我展示和增长才干。而往往在大学生追求时尚和自由过程中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如一味地追求高档服饰使女生失去清新可爱的气质;盲目的模仿影视歌明星使同学们显得奇怪和另类;奇装异服、浓妆艳抹、五颜六色的发型,形成不良的风气等,显露出大学生世俗、平庸的审美观念和缺乏理性分析美的能力。

二、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思考

德育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品质教育。而广义的德育则指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就体育、智育而言,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统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高校的全面德育教育在于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实践能力和爱心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尚品格的人才。

学生的德育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在新形势下,教育要逐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使教师树立起现代教学观,建立创新德育理念,塑造良好的品格形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为人处事的能力和精神。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进修、深造以及鼓励等,切实发挥教师“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作用,对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起到良好的示范、影响和推动作用。

激励高等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心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排忧解难,通过导师制、党员结对子、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发掘学生的潜能、特长。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大学生思想和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和能力得到锻炼、精神和境界得到升华、意志和信念得到肯定。

三、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具体做法

1.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

充分发挥高校传播先进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的重要作用,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和《大学语文》教学为契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格,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提高他们真、善、美统一的精神境界。

2.切实加强美德教育

美德教育不仅能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和情操,还有助于开发人的智力和挖掘创造潜能。积极组织学生社团开展音乐、美术、戏剧、影视、曲艺、舞蹈等艺术教育活动推动学生的美德教育,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受和熏陶。

3.创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承担着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优美高雅校园环境氛围的责任。一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如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竞赛、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陶冶学生的德育情操,增强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二是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橱窗、宣传板、手抄报、讲演、征文等媒体和活动进行宣传,将学生组织、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内化为自身的德育行为,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德育素质。

4.努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将课上教育与课下教育相结合、将抽象教育与直观教育相结合、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法、直观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两课”教学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一定理论水平和组织能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政治思想好、专业学习优秀及研究能力较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

5.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目前,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根源受生活环境的适应、学习的竞争、就业的压力、情感的危机、经济的攀比等现实问题的困扰。大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社会和家庭对其的期望较高,自我关注和人生目标的定位也较高,因此,造成这一群体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比一般的社会成员较多。高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特殊学生或重点学生档案,对症话聊,及时化解他们的思想矛盾和扫除心理障碍。同时,开通网上心理咨询热线,运用“E-mail”、“Fetion”、“QQ”、微博、人人网等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使教师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走出困境。

6.着力强化就业德育观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深入细致地做好职业指导工作,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并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开展就业服务活动月、就业创业先进事迹报告会、成功成才经验分享会、优秀校友专题讲座等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7.把网络教育融入德育体系,创新德育方式

营造网络教育氛围,丰富日常德育教育工作,正面引导青年使用互联网,树立正确的上网观。通过网络德育使学生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安全、健康、绿色地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网上德育主阵地,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红网工程”建设,开展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德育的活动。努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互动的良性循环的德育机制。机房计算机、个人电脑、笔记本、手机等可上网的电子产品安装绿色上网软件,过滤不良内容,帮助学生抵制网络黄毒和网络陷阱,使网络德育创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拥军.新升地方本科院校的特征和发展道路探讨[J].大家,2011,(9).

[2] 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3] 周淇,程少华,张雪红,张志军.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9,(增刊).

[5] 王丽宁.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35).

作者:左海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西方艺术赏析论文下一篇:如何写好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