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联系文学中高中历史论文

2022-04-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史学联系文学中高中历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根据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课程设置新增“史学入门”与“史料研读”选修模块,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史学方面的常识”,“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技能及方法”。[1]吴伟指出:“历史教育首先应该关注‘历史’,这个‘历史’应该是符合唯物史观、实事求是精神的历史,是基于历史学科基本的认识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历史。

史学联系文学中高中历史论文 篇1:

历史新授课中以“文史结合法”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初探

摘要:近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更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的命题理念,入题材料丰富、新颖。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科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运用“文史结合法”既是解决现行高中历史教学困惑的有效途径,又符合“大文科”的渗透融合趋势。

关键词:读写能力 文史结合法 历史新授课

古语云:“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自古以来,文史不分家,史家绝唱《史记》因其文学才气被广为传诵,我们今天才能震慑于司马迁先生的史学见识。同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像语文课上读小说散文一样投入感情再加以理性分析去领悟的话,效果也是不深刻不长远的,既无法真正传授知识,陶冶历史情趣,更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敬仰,其应试效果亦将平平,难以培养拔尖学生。因此,推行“文史结合法”教学,对于素质教育与应试实践都是极为实用的。

一、新课程推行现状之我见——“文史结合法”实施的必要性

1.以应试为主导,新课程走过场

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能力目标中,阅读能力是其中最为基础的能力。它也是实施其他两维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前提。广东省近年高考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明确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阅读能力是其中最为基础性的目标要求。

在我看来,新课程推行后,新授课中依然存在大量的传统“满堂灌”的现象,不仅妨碍了学生与历史课本的直接交流,而且直接扼杀了历史的趣味性,以致学生把历史课当做纯属知识记忆的课程,只要孤立记忆所有知识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其结果可想而知。我校组织了《高中生历史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活动,对810位学生进行了调查。“你认为目前历史学习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困惑是什么?”其中78%的学生回答:“材料越来越多,我们难以应对。”面对大量的阅读材料和题中有题的潜隐问题,学生普遍感到无从下手。据统计,在高考中做材料解析题型时,多数学生都表现出时间紧、做不完题目和解题能力较差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有阅读障碍。在近几年历史科高考试卷中,客观题多以材料选择题为主,主观题更是多个材料的组合。阅读量、阅读能力的考查有增无减,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2.盲目活动,过分以学生为主导

教师结合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创设民主性、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注意展示学生思维过程,改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监控能力,进而提高元认知的水平。这一切看似科学可行而且非常先进,可是前提是,学生思考的基点是什么?学生已经深入了解需要了解的历史材料了吗?这些反而更需要时间去培养,而不能单纯把阅读的能力交给语文课去培养,毕竟不同学科之间的材料阅读方法各有不同。

二、批判继承传统方为良策——“文史结合法”实施的策略

1.读史明智自古以来多是一种自我体验

自古文史不分家,古人学习历史的成就为什么远远比今天的很多学生要高?因为他们阅读的体验要多。古代的学生带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去读史,多了一份内在的动力,这是当代学生遥不可及的境界。可是,当代学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生于信息时代,认知能力很强。特别是在高中阶段,这一时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是元认知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最好时机。在历史教学中通过有目的地培养阅读史料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在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的基础上,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自我评价和总结、自我修正和完善的良好学习习惯,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学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可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2.历史新授课中应多运用“文史结合法”教学

借助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方法是解决历史教学中读写问题的最佳选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在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和潜能开发的前提下,通过指导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扫清阅读文本中的障碍,理清文本中各部分内容的层次关系,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写和阐述事物等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如何提升学生解读教材的能力已是历史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我们学生的总体阅读能力水平有待提高。美国最新编制的历史科国家标准中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写道,历史的理解还要求学生在阅读别人所写的历史叙述时进行思考……“有想象力地阅读历史叙述。” 教师应该要让学生多进行历史因果关系的分析,但不要只是那种一因一果的简单化解释。在进行分析时,教师要使学生注意到历史的偶然性,注意到历史与现今的联系与区别。教师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既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

如在新授课中,我曾多次尝试让学生归纳各段段意或找出中心句、关键词等,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课文整体思路、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重点难点。如必修2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文内容如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因此,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协议还规定,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这短短的250字,说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但“美国”和“美元”都分别出现了四次和五次,学生在查找关键字过程中就能明白,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历史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过去事情的了解与思考。既然历史的重点是对过去事情的了解,那么学习历史就是要学习如何了解过去的事情,而不是记得一些过去的事情。学好历史唯一的方法,就是阅读。通过对资料、证据等的阅读,进而分析和推理。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张元教授讲道,当今的人世社会也是复杂的,都是需要仔细分析资料、检验证据方能得到较为中肯的看法。这方面的能力,学校科目之中,也只有历史可以给予训练。同时,历史很需要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去从时间序列中得到因果关系,而这个正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结构。历史不只是过去的事情,不假思考,死记死背,只要学习的时候多想一想,教师多加指导,如进行范读、带读、引读、让学生自读,进入情境,学生了解历史,学好历史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

“文史结合法”能够解决学生的阅读阐释能力弱和解题能力比较差的问题,提升学生的阅读和阐述能力,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并对历史作出较为科学全面的分析。这样学生才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阅读写作方法的传授和提高将对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地理等)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效果有较大推动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曾海芹.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99(9).

[2]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历史.

[3]叶小兵.美国的历史科国家标准中对历史思维的论述(上).学科教育,1995(10).

[4]张元.与高中生谈学习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1).

[5]沈韬.当代阅读认知理论概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4—5).

[6]李海涛.历史教学呼唤文史结合[A].历史教学,2005(10).

[7]王宏英,舒励.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尝试.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4).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tjk229。

作者简介:

刘诗君,女,华南师范大学毕业,获历史教育学士、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士双学位。

(责编 张亚欣)

作者:刘诗君

史学联系文学中高中历史论文 篇2:

课标·史学·素养·高考

根据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课程设置新增“史学入门”与“史料研读”选修模块,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史学方面的常识”,“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技能及方法”。[1]吴伟指出:“历史教育首先应该关注‘历史’,这个‘历史’应该是符合唯物史观、实事求是精神的历史,是基于历史学科基本的认识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历史。符合这样要求的历史,简而言之,也就是包含和体现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历史。”[2]我们不仅要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原理与技术,也要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分析。回瞰过往史学研究,梳理史家治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从学理高度展开教学和备考具有极大意义。“新课标”提出,学生要“知道历史上著名史学家的治史情怀和治学态度,以及对史德、史才、史学、史识的推崇”。[3]本文拟从唐人刘知幾的“史家三长”(才、学、识)入手,结合近现代史家之治学经验,分析史学研究方法与全国卷试题的关系,摸索中学历史教学与备考的新思路。

一、三长之“史才”

关于史才,刘知幾说“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籝,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4]在这里,史才强调的是一种发现史料价值的眼光,一种如实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现象、开展历史研究的方法。

清末民初,学者发现了大量刻有商代卜辞的甲骨。王国维认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5]他将史籍中的记载和新出土的文物资料相互参证,解释商代历史,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种“二重证据法”在高考试题中时有体现,比如2013年全国I卷第24题,题干结合考古发现创设了一个新情境(先秦墓葬的变迁及地区差异)。如果学生清楚文物遗址等考古发现能够体现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就可以将地区间墓葬规制上的区别与分封制逐步崩解的历史趋势联系起来,从而得出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的认识。

再比如,陈寅恪曾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6]因为重视“材料”,他进一步拓展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在以诗证史、笔记小说证史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影响了后世史家。2018年全国I卷第42题(《鲁宾逊漂流记》反映的历史)体现了这种逐渐拓展之史料观念。该题借助历史变迁与文学作品间的关系,直观地体现了诗文、小说反映历史的功用,拓展了学生的史料观念,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情节与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进而培养他们分析并理解时代变迁在文学中留下的印记。这种设计丰富了42题的类型,也展现了历史学科的特色。

全国卷试题正是以这种广泛的史料观为基础。其取材来源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学生只要能够明白史料与时代的关系,懂得如何借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中蕴含的时代信息,就不难参透其中的玄机了。

此外,在获取和解读信息时,学生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能全面把握。胡适强调,“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七分证据,只可说七分话,不可说八分话,更不可说十分话”。[7]一些囿于“识记”的学生,常会见到书上讲过的、老师提过的就仓促作答,导致“材料说了七分,学生只看到三分”,或者“材料讲了五分,学生却臆想出八分”的状况。比如2018年全国III卷第27题,题干提到明中期以后,文人士大夫间流行刊刻文稿以为交游应酬之用,这当中不乏水平有限之人。“文稿”流行体现出时人重视文化,而不论水平如何都要跻身其中,则反映人们普遍参与其中,体现了重文的社会氛围浓厚。材料只能证明参与文化活动的人来源广泛。“学术文化水平”提高要通过具体的学术成就及其跨时段的对比结果来展现。“文人地位”的变化要通过比较文人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地位,同时参照其他历史时段才能得出。“经世致用”思想强调文人治学要关注现实,着眼于家国天下的需要,而非谋求一己之私利,遑论交游酒食。此外,该思想盛行于明清之际,距离题干给定的历史时期较远。A、B、C三个选项均与材料中的历史现象有出入,或多几分,或少几分,所以选D。可见教师务必要帮助学生形成先具体分析再下结论的思维方法,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提供了分析历史信息、解释历史现象的认知方法。“史料实证”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史料的历史价值,具备从史料表述中准确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这些恰与刘知幾的“史才”有相通之处。

二、三长之“史学”

关于“史学”,刘知幾说:“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8]它强调搜集和整理史料,为研究和撰述奠定基础,要求史学家一要确保所用史料真实可靠,二要管理好自己搜集的海量素材。

言及史料的可靠性,我们会想到“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前者往往比后者更接近历史事实。近现代史家中,陈垣总结出追溯史料流传过程、寻找“一手史料”的“史源学”——“如果对前人著作或资料加以审订,必须查出它们的根据,然后才能稽考史事,订正讹误。”[9]这种倾向在全国卷试题中有明确体现,比如2017年全国I卷第26题(唐代不同文献对同一事件的记载)。根据成书年代,《旧唐书》早于《新唐书》,《高祖本纪》又早于《太宗本纪》。因此,关于薛举與李世民在泾州作战一事,《旧唐书·高祖本纪》的记载属于“一手史料”。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后世史家常常会进行“再加工”。对比两《唐书》的记载,这种处理一目了然。如果学生对传统史学编纂有一定了解,在解答本题时会轻松得多。

在统筹整理史料部分,邓广铭曾提出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四把“钥匙”——年代、地理、职官、目录。“年代”强调理清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先后顺序,“地理”强调弄清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及空间环境,“职官”可以反映国家权力如何运作、个人经历与时代环境的互动,“目录”则注重形成得当的资料管理方法。它们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是:学生应该具备最基本的“时空观念”,同时须将所学融合成有机的知识体系。2017年全国I卷第42题要求学生阅读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并阐述。本题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查,既有时空观念,也包括材料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果学生能调动所学知识,补充在表格中与之关联的历史事件旁边,就能拼凑出一副宏观的图景。比如“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代中后期到清代厉行“海禁”,后来又采取“闭关锁国”。又比如“17世纪英国入侵印度”,进一步要求打开中国市场,终在1840年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年代、地理、目录方面的训练足以帮助学生应对此类题目。

学科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要求学生对历史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认识,做到古今贯通、中外联通。“史料实证”也要求学生能够辨析史料真实性、运用新材料和旧知识来解释历史现象,做到论从史出。这与刘知幾的“史学”有相通之处。

三、三长之“史识”

关于“史识”,刘知幾说:“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知,所向无敌者矣。”[10]一方面是说,史家要能阐述和解释历史发展的深层次规律,另一方面强调史家肩负价值评判的职责,相当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全国卷试题注重引导学生解释历史,也重视学生怎样解读别人的历史解释。因此,学界的经典学术观點,诸如“唐宋变革”、“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就潜伏在题目背后,以下试举一例析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描述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美国学者费正清等人提出“冲击-反应”模式。该观点主要认为: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的冲击无可挽回的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定引起现代化,并成为永久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做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引起永久性变化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11]

后来学界反思该模式,又发展出所谓“中国中心观”,代表人物有柯文。他强调“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而不是外部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上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比较的重点不在于一个文化和另一个文化(中国与西方)的不同,而在于一个文化(中国)内部前后情况的不同。”[12]

“冲击-反应”模式强调外因的作用,“中国中心观”则主张关注内因,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2012年全国卷第41题选取前者为切入点,将后者隐藏在设问之中,题目要求学生评析“冲击—反应”模式,特别提到“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在作答时,学生可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也可提出反对意见,依照“中国中心观”的观点组织答案。除此以外,他们还可以另外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般来说,成熟的学术观点都有其史实依据和论证路径,如果学生多了解一些,在解答此类题目时会更得心应手。

此类题目既体现了“新课标”中“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论文习作”的规定,也考查了学生理解、解释历史的能力,对应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还能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彰显“家国情怀”,与“史识”说的大概是一样的道理。

四、结  语

李晓风曾指出:“学术是中学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13]李凯也说:“学术基础是历史老师的内功”。[14]中学历史教育要求教师对教育学有深入思考,还要具备较高的史学修养。当前中学历史教师群体在读书期间受过严格的史学训练,唯一要做的就是勿失勿忘,将自己的所学所得转化为教书育人的思想资源,让自身深厚的专业学养成为涵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沃土。唯有经过这样一番努力,我们的教育工作才算是真正做到在精神上紧跟教学与高考改革的要求,将立德树人的工作要求落到了实处。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6页。

[2]吴伟:《也谈中学历史教育的衔接问题》,《历史教学》2017年第11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26页。

[4][8][10]刘昫:《旧唐书·刘子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73页。

[5]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

[6]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收于陈美延等编《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66页。

[7]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补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47页。

[9]李瑚:《励耘书屋受业偶记》,收于陈智超编《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221页。

[11](美)费正清、(美)赖肖尔编,陈仲丹译:《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72-306页。

[12](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18-321页。

[13][14]李凯:《历史这样教:中学历史教学技能》,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9、309页。

作者:周晓楠 罗江玥

史学联系文学中高中历史论文 篇3:

浅谈古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俗话说,文史互通,诗史相融。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好地利用文史互通的条件与优势应用古诗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多名篇佳作是中国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是对当时的时代特色和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应用好古诗词,既可以激發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为教师的历史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关键词:古诗词;历史教学;学习兴趣;民族文化

一、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必要性

1. 时代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素质教育逐步深入,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历史教学更应该加强民族文化渗透和民族文化史的讲解,而古诗词则是历史与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切入点。

2. 课程标准的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要有能力的训练,也要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要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如今历史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看书、看视频可以重现历史情境,而古人自己的语言能更好地重现历史情境,除了古文更好的途径就是古诗词。

二、古诗词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其理论意义在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还能在心里有认同感和爱国、爱家情怀的升华。

2. 现实意义

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完善,古诗词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创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将古诗词与历史能够相得益彰的发挥出光彩。从由教师在课堂中讲史、讲诗,过渡到学生讲史、讲诗,最后学生能创作自己的作品。

三、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可行性

1. 利用古诗词导入新课,营造课堂氛围

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立刻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2. 利用古诗词讲解历史,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古诗词是对当时的时代特色和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作者对当时心情的一种表达与宣泄,以诗证史,将历史更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深入理解。

3. 利用古诗词渲染历史,升华情感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能够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观和价值观。

4. 利用古诗词丰富教学资源,拓宽视野

部编版语文教材和历史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古文和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教材资源,也可以根据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编辑出教学所用的古诗词教辅材料。

四、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目标

1. 育人目标

古诗词与历史联系紧密,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等。

2. 工作目标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练好内功,用心积累,厚积薄发。经过研究与学习,教师不仅具备历史教学的能力,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存在的问题

(1)教学时间把握不准。

教师对古诗词内容和历史教学内容时间把握不足。古诗词的应用有时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教师虽然应用了一些古诗词,但是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利用总结好的教辅材料,缺少足够的时间。如果课堂中活动时间过多,又影响正常课程的教学进度。

(2)师生之间存在认知差异。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对历史知识和古诗词的掌握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另外,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思想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教师不愿意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现有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内容又太少。

(3)缺少足够的研究时间。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古诗词的运用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较高,加强了备课的难度。研究一节课的内容是暂时的,要想将研究推广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学生活动没有充足的准备。

学生的活动和参与程度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虽然组织了学生竞赛的活动,但是没有得到具体实施。

2.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策略

(1)从教学实践中探索教学方法。

分析现在的教学现状,教师要改变,要提高,要秉着认真学习的精神,借鉴各种成功的教学经验,加大教研力度,探索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2)提高效率,有效备课,研讨教学。

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先在个别班级实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3)小范围研究。

课题组成员教师中的几位成员一起研究或者分散研究,将问题分散化。以课题组为单位,对古诗词进行研究,集合众人的智慧。

(4)组织有效的互动活动。

与学校积极争取,将活动细致化、具体化,提出可行性方案,指导学生有效开展互动活动。

参考文献:

[1]杨珺. 论古诗歌与历史教学[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4).

[2]李铜玉. 让历史教学畅游在文学中[J]. 广东教育,2003(6).

[3]李燕晖. 诗词美与历史教学[J]. 中学历史教学,2010(7).

[4]朱家鼎. 诗词美象与历史具象[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李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与全国化分析论文下一篇:创设问题情境的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