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论文

2022-04-28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目前各地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认识还不统一、工作进展还不平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遴选以及相关制度建立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近年的实践来看,要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务必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论文 篇1:

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考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要求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大基础工程大力推进,中央多部门及专家学者也都疾呼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究竟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笔者根据20多年来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经历,对新型职业农民如何培育,作了深刻的思考。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首先必须明确培育对象,要明确培育对象需要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由于农业规模小,比较效益低,一大批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农民相继转移到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农村务农的农民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中,大多数是兼业农民。兼业农民的重要特征就是没有把农业收入作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难免出现对农业生产疏于管理,粗放经营,甚至撂荒现象。同兼业农民相比,职业农民更愿意接受新技术,更在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单位产出,从而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职业农民有如下特点:一是务农为主,而且务农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二是大多从事效益较高的产业如规模化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设施农业以及特色农业等。还有一部分是专门从事农业服务业。三是向社会提供商品农产品较多。尽管职业农民所占比重不高,但单个职业农民向市场出售农产品数量多。四是稳定。职业农民收入相对较高,一般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其转移意愿不强,相对比较稳定。五是职业农民技术水平一般较高,且接受农业科技培训意愿较强。在类型上可以划分三类,一是生产经营大户,如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机大户、农民经纪人等;二是农村发展带头人,如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产业化企业领办人等;三是技能服务人才,如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园艺工等。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是未来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支撑,是解决“谁来种地”以及“怎样种地”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主要应该是初中程度以上,年龄在50岁以下,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务农农民、返乡的创业农民、有志于在农村创业等新生劳动力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和退伍军人等。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是造就有文化、有道德、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的新型职业农民。

“有文化”,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先进的科学发展理念,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有道德”,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还要掌握党的农村政策,遵纪守法,讲究诚信,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确保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无危害。

“懂技术”,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必须系统掌握发展现代农业及农业专业生产的技术和技能,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生产上的常见问题,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善经营、会管理”,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和营销能力,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具有规模经营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优势,能够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经营效益和报酬最大化。

“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热爱农村和农业,志愿留在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有用武之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己的才干,成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有用之才。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环节

(一)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核心和关键环节。首先要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进行教育,使其达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目标;其次要搞好认证后的培训,加强继续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特征是高素质,要达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仅靠短期的一事一训的农民培训是不够的,因为农民培训是以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目的在于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重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农业职业素质教育,这种教育不仅限于农业生产领域,还涉及到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储存与加工等,培养内容应包括农业科技教育、农业发展理念教育、市场经营与合作社管理教育、农耕文化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至少是农业中专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仅是辅助环节。

说起农业中专以上的学历教育,人们往往想到大中专职业院校的涉农职业教育。但是,大中专职业院校的涉农职业教育不能适应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需要。一方面,涉农职业教育,目前主要培养的是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学生很少回到农村。况且涉农职业教育目前存在一些严重问题,突出表现为招生难,没有考入大学的农村学生多数想学习一种技能到城市打工,脱离“农门”,不愿参加涉农专业学习,教育规模受到严重限制,很难对职业农民开展教育培养;另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是在职在岗的务农农民,需要在家发展产业,虽然具有强烈的接受系统教育的愿望和需求,但不具备接受脱产教育的条件,不可能离开家到职业院校进行系统学习。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制度,采取最适合的教育机制。在办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上,必须贴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便农民学习,让农民不离家门、不离土地、不影响生产生活,就可以系统学习中职课程;在教学安排上,要选择适合于农民生产生活节奏的灵活的教学计划安排方式,坚持农学结合;在学时要求上,课堂教学每周要有集中学习的时间,每学年要保证一定的学时,3年内要保证学时总数;在教学计划安排上,要打破教材编排上的顺序,教学要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同步,并引入必要的专业理论;在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设计上要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在学历学制上,一般是中专学历学制2~3年,可实行弹性学制。同时,应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监督,注重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统筹督导管理,确保教育质量和成效。

(二)认定管理

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环节。新型职业农民只有通过认定,才能赋予其权利和业务,使其更好地享受政府给予的优惠待遇,承担起社会责任。新型职业农民应有执业证书,就像教师有教师证、会计有会计证一样,应对新型职业农民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需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要建立认定标准体系,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确立认定主体、认定机构和认定责任。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条件应包括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接受农民教育培训情况等。认定标准包括生产规模、比较效益和收入、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等,要分产业、分区域、分生产力水平进行确定,具体讲应符合五方面内容。一是思想道德符合要求,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良好的思想道德;二是文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接受过系统的农民教育培训,一般要获得农业中专文凭;三是技能水平能够适合发展规模经营和服务的需要;四是经营产业规模要大、比较效益和收入水平要高;五是示范带动作用要强。认定规模要与生产规模相适应,条件不能放宽,也不能太窄。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应由县级政府委托农业部门或一个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按照条件、标准进行认定。认定后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科学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还要根据持证职业农民的从业年限和个人业绩实行证书晋级制度,获得的证书级别越高获得的优惠就越多。

(三)政策扶持

政策扶持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政策扶持,创造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推动力和良好环境。只有对新型职业农民落实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才能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扶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培育方面的支持,二是扶持其产业发展,三是提供社会保障。政府应拿出资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定期免费开展农技、经营、管理等培训。针对职业农民的产业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制定扶持职业农民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稳定的制度。农业各部门以及财政、人社、发改、土地、教育等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应积极挖掘本部门的潜力,把职业农民获证与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紧密挂钩,新增的农业补贴优先向获证职业农民倾斜,在承担农业项目、土地流转、基础投入、金融信贷、税费减免、信息服务、加工营销推广等方面使获证农民享受优先权并给予最大的倾斜。对符合条件的获证职业农民创业项目优先给予财政补助和贷款支持。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选等评优表先方面要优先考虑获证的职业农民。

四、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保障制度,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一)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和认定管理体系

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有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和认定管理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培训管理机构,上下形成体系。最佳方案是充分发挥农广校五级办学体系的优势,加强全国农广校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因为,农广校具有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理解农民办学优势,具有把农民职业教育办到基层去的丰富经验,最适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机制。虽然有的地方农广校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但他们积极创新办学模式深入乡村尽力为农民服务,农广校已成为当地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扛起了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大旗。因此,要重点依托各级农广校,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和管理体系,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奠定坚实基础。

(二)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保障机制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政府不仅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公共财政也应当加大投入并保持逐年增长,确保职业农民教育的优先发展和持续稳定发展。应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助学政策覆盖面,把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的中专学历教育尽快纳入国家助学体系,让可能在土地上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职业农民享受到国家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更好地促进职业农民的培养。

在政策方面,政府要从根本上解决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服务问题和补贴扶持问题,使新型职业农民在社会上有身份、有地位、有收入,过上体面的生活,真正提高农村、农业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吸引力。

(三)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环境

国家应加强农民职业教育的立法,促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使之不把农民教育培训当作“软任务”,要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任务和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考核,保证职业农民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宣传新型职业农民的优惠政策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典型事迹,加大力度表彰取得突出成绩的新型职业农民,扩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影响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者:王留标

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论文 篇2:

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个关键问题

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目前各地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认识还不统一、工作进展还不平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遴选以及相关制度建立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近年的实践来看,要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务必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培育对象遴选确定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教育和培训,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卓有成效,首先必须明确并遴选好培育对象。中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的是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形成,吸引和留下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农业后继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从根本上解决 “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这就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较高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部门及大批专家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都进行了积极的研讨,目前已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和概念,即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农办科〔2013〕36号)和《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等文件中都对新型职业农民作了具体表述。从中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农民中的优秀者,其基本特征:一是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其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效益和报酬最大化,一般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二是新型职业农民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四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我们应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和内涵特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遴选标准,正确遴选培育对象,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优先接受培育。

二、教育培训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素质的鲜明特征,决定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要对培育对象进行教育培训。要达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仅靠短期的一事一训的农民培训是不够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农业职业素质教育,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基础、系统的农业知识技能,还要有农业方面的宽广视野、综合经营管理能力、优良职业道德和诚信经营意识等。因此,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至少是农业中专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仅是辅助环节。应按照“教育先行、培训常在”的理念,大力构建经常性短期技术培训、系统农业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互相补充的教育培训层次,坚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重。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中专学历教育,教育部、农业部在2014年4月已联合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这是为新型职业农民量身打造的中职教育方案,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积极付诸实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财政部已经列出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各级政府也应配套资金努力扩大培训规模。应加快建立包括留地务农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后继者培养和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的配套制度。为确保教育培训质量,要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分工种、分岗位开展培训,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要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推行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培训方式,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要创新教育培训内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求安排教学培训内容,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育计划,课程设置要符合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实践活动要形式多样;要创新教育培训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教育服务活动。

三、认定管理问题

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个重点环节。从当前的实践看,各地对认定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定主体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对于认定标准如何确定、认定后怎么管理,考虑得不周密。新型职业农民只有通过有效认定,才能得到确认并据此享受优惠政策扶持;只有搞好管理,才能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建设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认定管理是对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服务的基本依据,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载体和平台,应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根据农业部的意见,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主要是对生产经营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开展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并建立统计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县级政府要制定发布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承办机构、相关责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认定条件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应包括思想道德、身体状况、从业经历和教育培训情况等。认定标准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达到的标准。要充分考虑不同生产力水平和当地实际,分产业确定初、中、高三个等级的认定标准,重点考虑专业技能标准、生产规模标准和收入标准,确保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不低于一般外出务工收入。认定程序是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的程序,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认定程序和操作方案,一般需要发布公告、个人自愿申报、村委推荐、乡镇审查、县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汇总审核,然后报新型职业农民评审认定委员会评审认定,认定后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发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由于认定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最好是委托各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承办。认定后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科学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明确相应权益。要坚持政府统筹、农民自愿、动态管理、政策配套等原则保证认定管理制度的可持续性;要通过规范、严格的认定制度和工作规程来保证认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靠性,有效防止认定工作出现徇私和寻求部门利益的倾向。

四、政策扶持问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首要目标是要培育稳定、高效、可持续的农业从业生力军,实现未来有人务农、能人务农、职业务农。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实行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只有对新型职业农民落实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才能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所以,强化扶持政策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及根本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扶持应是全方位的,归纳起来可分为支持教育培养、扶持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等政策。一是要大力强化教育培养政策。各级政府应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投入力度,积极推动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纳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和免学费政策范畴,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免费继续教育制度,定期免费开展农技、经营、管理等培训。应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农技推广等体系的融合,建立专兼职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结对帮扶制度,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技术更新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二是要因地制宜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以良好的产业政策增强农业吸引力、保障农业人才活力。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为条件,应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出台土地流转政策,使土地适当集中;要在土地流转、农业补贴、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农业项目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倾斜力度,确保种地能得实惠。三是要积极创设保障扶持政策。用以解决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后顾之忧,包括社会保障、服务保障、社会地位保障等。应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并享受职工养老与医疗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直接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各级政府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国家层面应尽快做好顶层设计,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形成稳定的制度。农业各部门以及财政、人社、发改、土地、教育等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也应积极挖掘本部门的潜力,最大程度地支持扶持新型职业农民。

五、培育体系建设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涉及众多影响因素的重大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有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作主体支撑。从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来看,绝大部分已经形成了以农广校为主体,多元力量有序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教育培训资源不足、机制不完善、条件不配套、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迫在眉睫。最佳方案是充分发挥农广校五级办学体系的优势,加强全国农广校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因为,农广校具有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理解农民办学优势,具有把农民职业教育办到基层去的丰富经验,最适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机制。虽然有的地方农广校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但他们积极创新办学模式深入乡村尽力为农民服务。同时,农业部一直强调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2013年又专门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有力促进了农广校体系的建设,多数农广校已成为当地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扛起了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大旗。因此,应重点依托各级农广校,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迅速构建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一要构建以农广校为基础依托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各级农广校基础条件建设和功能建设,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二要构建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支撑的专业化、多元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平台。统筹协调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规划、计划、规范、模式等基础支撑。三要构建县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N+X”基础平台。“1”是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的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N”是以县级农广校为骨干的多个功能和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机构, “X”是建在特色产业专业村、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的现场教学及实训基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五个问题,遴选确定培育对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前提,抓好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础,搞好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抓手,加强政策扶持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保障,强化培育体系建设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支撑。如果有一项处理不好,则会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全局,务必在工作实践中认真把握。

作者:王留标

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论文 篇3:

百万扩招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改革

[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高职百万扩招是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提升的重大工程,是着眼于“三农”人才队伍短缺而提出的重大举措。当前涉农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面临着农业人才需求与供给错配、个性需求与专业供给矛盾的凸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适应性偏差以及师资与教学资源的匮乏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从新型职业农民求学诉求和产业需求出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守以产定需;创新教学模式,坚持分类培养;创新评价机制,坚持成果导向,建立适切性弹性学制制度,引领院校教学管理全方位变革。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百万扩招;模块化课程;全面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张恩广(1982- ),男,山东单县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王开香(1987- ),女,山东青岛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师,硕士;刘晓亮(1982- ),男,山东潍坊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师。(重庆  404155)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19年度重大教改项目“三峡库区职业教育‘SCHG’联动模式助推乡村振兴行动研究”(项目编号:191043)、重庆市教委2020年青年科技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经营主体协同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KJQN202003508)和重庆市教委2020年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时代三峡库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SKGH3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2020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两年内高职院校再扩招200万人。农村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服务乡村振兴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等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相差甚远。由此,2019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简称“农民学历提升计划”),计划提出培养100万名接受学历职业教育的高素质农民,提升涉农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的质量水平。而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当前涉农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意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国务院部署高等职业院校扩招百万人才战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其成为中国农业的未来,推动农民从身份向职业转变,通过在高职院校培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生产技能、职业道德和经营管理能力,使得乡村人才振兴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融合,充分挖掘涉农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学历、增强技能、提高素质等方面的内在价值。

(一)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学历,助力乡村人力资本开发

当前,我国高素质农村农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农村人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极少愿意留农务农,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大都是有文化的年轻人,导致留在农村的农业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科学知识和技術技能。高职扩招政策的实施是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的契机,改变大众对农民的固有认识,农民不是身份而是职业。精准瞄准学历教育对象实施高职学历教育,提高其文化水平和技术技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新一代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会得到整体提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产生长远的作用,也从根本上为农村培养一支具有先进技术技能的人才队伍。

(二)增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助力乡村产业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体现在农业科技现代化,加强农业与科技的融合,运用科学技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人”的现代化体现在“农民”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农村现有的农业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偏低,影响先进技术和装备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力得不到提升,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匮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因此,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要求,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党在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三)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助力乡村治理文明化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农民是乡村治理的主体,要充分挖掘农民的聪明才智,全方位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治理中的“德治、法治和自治”,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民的素质与思想道德水平决定了农村社会氛围的好坏,乡村治理必须要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这就要求涉农高职院校不仅要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技术水平,还要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精神文明水平,通过培养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文化素养等思想意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意识的行为方式,实现村民全面自治,提高乡村治理文明化,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困境

(一)农业产业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错配

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处于结构调整期,农业产业人才需求与劳动供给存在明显错配。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快速,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劳动力断层,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严重,而且剩余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对于新技术技能接受度也偏低。农业产业化需要的是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业生产中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进行生产、经营、服务等专业化工作的人员。虽然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缺口还是较大,现存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适配农业产业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个体需求多样化与专业供给单一化矛盾凸显

新型职业农民按照经营方式可划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经历、生活阅历、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都具有显著差异,因此,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对进入涉农高职院校学习有着不同的需求。据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在高职院校学习需求的调研显示,新型职业农民由只关注专业技术学习,如养殖技术、种植技术,逐渐转向重视涉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的学习。从技术需求方面来看,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对水果类、药材类、畜牧水产养殖类等专业技术关注度较高。然而,重庆市涉农高职院校设置的农业类专业数量严重不足,农业类专业方向也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园林技术和畜牧兽医专业。由此可见,新型职业农民对专业技术多样化的需求与高职院校专业单一化之间的矛盾突出,涉农高职院校需要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制订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职业农民需求存在适应性偏差

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校内教学为主、实习实训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大多是全日制教学,即按照学校规定和教学方案组织学生全天学习。现实中,新型职业农民受农业生产规律、职业属性等因素的影响,全日制教学计划实施困难。另外,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生源结构复杂、生源地域分布零散、经营类型多样、知识结构差异大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多样化的需求,会影响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阻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这就要求涉农高职院校教学模式需要灵活、教学内容需要实用、教学形式需要多元。

(四)师资与教学资源适配性不足

新型职业农民采取集中学习的教学模式难度大,采取分散性组织教学和管理,又使当下捉襟见肘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面临严峻考验。首先,教学资源短缺,很多涉农高职院校都在转型,农业类专业不断减少,高职院校现有的培训课程内容和农民需求错位、培训场地缺乏、培训针对性不够、实用性不强、培育特色缺失,导致普教化现象严重,使得高职院校处于“田间课堂讲理论”的尴尬境地。其次,从师资力量来说,参与培训农民的教师本身工作量大、任务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时间不固定,农忙季节与培训时间冲突的时候会占用教师大量课余的时间。此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涉及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涉农高职院校提供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但部分高职院校高水平“双师型”教师的短缺也使得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跟不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

三、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改革路径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涉农高职院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农高职院校不仅要“扩容”,还要“提质”,要优化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新生态。

(一)专业跨界:坚持以产定需,组建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

开展有关农业产业的调研,将调研结果作为决策的基本依据,优化专业结构,摸清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掌握不同农业结构对不同类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掌握当地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的发展现状。根据不同农业产业对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按照农民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以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为职业标准,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组建专业群。涉农高职院校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新型职业农民的类型差异,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实现分类管理,有效反映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岗位能力要求与标准,将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职业素养融为一体,切实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是为乡村振兴培养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其培育时会涉及农业技术、管理经营、电商等不同专业知识,这要求涉农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时,需要跨学院、跨专业组建专业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求学诉求。

(二)课程重构:坚持跨院系组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为了促进涉农高职院校助力新型职业农民能力提升,在课程开发上,以新型职业农民技术技能提升为中心,跨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宽基础、模块化为原则,重组教学资源,开发模块化课程,培养不仅有深厚的农业知识,扎实的农业技术能力,又懂营销、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对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模块化课程体系可以划分为公共基础模块、职业领域模块和职业领域实践模块三大模块,其中职业领域模块包括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如图1所示)。

1.公共基础模块是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规格和质量,使其掌握满足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为其后续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养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基础知识教育等人文教育。

2.专业核心模块是为新型职业农民了解、掌握和应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创业、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财务管理、休闲农业与旅游等相关基本理论知识,为后续专业方向模块学习奠定基础。

3.专业方向模块是最核心的内容,专业方向模块应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开发设计,涵盖新型职业农民在进行学历教育时跨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本模块学习,学生不仅能将不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锻炼学生设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专业方向模块的设计需要根据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兼顾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发展需求,至少选择农林技术、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农业工程和经济管理五個模块中的一个。例如,重庆根据当地农业情况,大力发展柑橘、茶叶、中药种植等产业,重庆市的涉农高职院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时,可以选择农林技术模块,同时应重点突出果树生产经营、中药材生产经营、茶叶生产经营等细分模块内容教学(如图2所示)。

4.专业拓展模块是为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管理经营主体应该具备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而设计的高阶模块,主要包括战略管理、领导艺术、创新与营销、组织管理、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经营和营销的能力。

5.职业领域实践模块是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型职业农民选择的专业方向,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践课程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使其能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标准对接。

(三)创新教学模式:坚持分类培养,创设乡村振兴学院

高职扩招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分类培养过程是涉农高职院校不断创新教学的过程,也是深化“三教”改革、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提升学院内部治理能力的过程。一是坚持分类培养。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了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基础、技能水平和诉求,尊重个性差异,坚持分类培养,制订分类教学计划,灵活安排教学活动。有效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差异化、培养模式个性化、课程方式模块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灵活化的要求。二是创设乡村振兴学院。坚持扎根农村、服务农民、送教入村的原则,涉农高职院校在不同农村区域创设乡村振兴学院,将教学重心下移,创新农民课堂教学模式,将农忙季节与教学环节相结合,将农业生产环节与教育内容相融合,打造田园课堂、庭院学堂、科技小院等职业农民培育场所。三是灵活安排学习形式和学习时间。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需求,涉农高职院校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可有效拓宽职业农民学习渠道、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根据各个教学点和农村生产实际,打造“校园+农业产业园”“半工半读”“线上线下”等灵活的教学方式,学习时间上打破全日制安排,采用周末制、半日制、农闲集中制等方式,保证职业农民能够准时、按时上课。四是开发云平台,以信息技术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首先,涉农高职院校可以开发信息化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立体化教材,及时将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典型生产案例引入教材。其次,涉农高职院校打造可以体现现代农业产业的岗位性和职业性的网络教学资源库,为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模块,满足其个性化学习诉求。最后,涉农职业院校因地制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与当地产业基地建立联系,汲取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涵盖的技术、工艺、管理方法、经营理念等,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开阔眼界、解决实际问题,练就扎实的专业技能。

(四)优化师资建设:混编教师队伍,深化校企合作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求高、任务重,这就要求涉农高职院校的教师具有优秀的教学能力、过硬的技术技能、高水平的农业综合素养。打造新型混编教师队伍,重组教育教学智力资源,通过“软引”“内培”“外聘”等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顶层制度设计,要充分发挥政策驱动力。充分落实高职院校用人自主权,打破传统人事编制藩篱,建立健全灵活的学校人事制度,多渠道引进人才。从农村优秀的农业经营者中选出农村实用型人才,从涉农科研所和企事业单位(如农经站、果树站)聘请前沿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建成由高职院校教师、行业专家、企业技师和乡土人才组成的混编式师资队伍。二是要积极推行高职院校自我培养、企业科研机构助力的教师培养模式。多渠道培养发展本校师资队伍,通过农业产业园挂职锻炼、科研院所访问学习、深入一线社会服务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与教学能力,打造面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化教师团队,以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最终目标。三是跨专业、多类别聘用教师,优化师资队伍。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多样化求学诉求,结合涉农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立、办学模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点充实创新创业、投资融资、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财税管理、供应链管理、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师资。

(五)管理变革:坚持成果导向,建立适切的弹性学制,引领院校治理

评价与管理改革是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发展的重要机制。完善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涉农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一是坚持成果导向,用好“1+X”证书制度。在国家资历证书框架下,涉农高职院校为在校学习的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成果账户,用于学分的储存、转换与提取,实现“1”代表的学历证书与“X”代表的职业资格证书有机衔接,对符合职业资格或者标准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免修相对应的课程,比如拥有农民技术员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者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经过涉农高职院校或者继续教育部门审核,其可以利用证书兑换相应科目的学分,实现学分相互转换。二是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在弹性学制下,高职院校制定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和学分制管理办法,新型职业农民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偏好制订学分计划,规划自己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完成某一模块课程即获得相应学分,并存入学校学分银行个人学习账户中,通过学习积累学分,并对最终结果进行认定。涉农高职院校可以建立2~6年的弹性学制,针对成绩优异达到毕业水平的新型职业农民,其可以申请提前毕业;而不能按期毕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可采用分阶段、分模块完成学业,确保基于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工作有序展开。三是涉农高职院校组建扩招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方案,做到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相融合,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水平。

总而言之,涉农高职院校要以新型职业农民特征分析为基础、以分类培养人才方案为关键、以混编教师队伍为重点、以学校内部治理为保障,创新教学组织模式,盘活校内外教育资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学分成果转换账户,探索适切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春霞.乡村精英再造: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场域与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6):47-52.

[2]陈春霞,石伟平.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形成规律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2(6):69-76.

[3]陈朋.以有效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N]经济日报,2021-01-16(5).

[4]陈文胜.以“三治”完善乡村治理[J].农村工作讯,2018(5):61.

[5]樊梦瑶,张亮.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农民职业化培育的变迁与展望[J]成人教育,2019(10):43-47.

[6]李娜.高职扩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J].教育与职业,2020(20):56-59.

[7]林克松,袁德梽.人才振兴:职业教育“1+N”融合行动模式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3):16-20.

[8]庞学光.农业院校应该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中坚力量[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21):3.

[9]任怡平.新时期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政策邏辑、难点梳理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22):27-33.

[10]幸荔芸,袁德梽,林克松.跨界融合与精准扶助:乡村振兴战略下涉农高职“1+N”农民培训模式的行动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3):31-36.

[11]杨光龙,黄玉芳.高职扩招背景下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20(4):71-74.

[12]张恩广,张智,施丽红.“产赛教”融合促进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机理与路径[J].职教论坛,2020,36(11):52-57.

作者:张恩广 王开香 刘晓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学化学创新教育论文下一篇:网络企业吸引风险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