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感受

2023-05-11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感受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实践 感受

《数学课程标准》课堂教学 实践 感受

张辛庄完全小学 李 勇

通过教学实践,真正理解数学的内在价值,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行为,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才能体验数学的价值;只有课程内容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才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也只有教学资源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才能使教育理念得以升华,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受。 一 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首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创设“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参与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

最后,转变教学评价标准。传统的教学评价重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介方式多样化。评价“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多用激励性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学生不同的需要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二 正确处理三维目标的关系 为转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数学教不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让学生在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完成数学抽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发现,有所认识与提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数的抽象美。

三 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一小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总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讨出计算方法,在鼓励计算方法多样化时,实现计算方法最优化。练习题型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一些开放题型,为了使学生喜欢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材引入了小学生特别喜欢的卡通人,“智慧老爷爷”、“笑笑”、“淘气”,教材中很多问题的设计都富有弹性,使不同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 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学“分类”时,教师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扩大取材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玩具、书、衣物等,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向学生展示“有大堆零乱物品”的场景,使学生自觉产生要收拾、整理的愿望。从而引出课题,渗透分类思想。然后以评选“最佳小管家”作为奖励机制,让学生共同把教室里的杂物,按品种进行分类。每组选取一样后,让每组学生把小组内的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再一次进行分类,让物品摆放得有序、整齐和美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分类,明白学习分类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学习分类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再通过大家齐动手整理教室,自己动手整理书包,使学生非常容易地掌握了“分类”的方法,也养成了整洁爱美的良好习惯。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语文综合实践课案例(走进自然,感受四季)

——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一年中四个季节的名称;了解四季的代表性事物:草芽、荷叶、谷穗、雪;感受四个季节的特征,体会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2、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自然的热情。

3、能力目标:

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明确活动目的

1、课件展示小朋友身着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衣服,引导学生概念性地掌握四季的特征。知道各个季节的温度变化,体会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炎热,秋天的凉爽,冬天的寒冷,并识记“春、夏、秋、冬”这四个生字。

2、布置作业:留心观察你身边的事物,下节课告诉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样知道的?

(二)准备阶段

1、带学生到郊外进行一次秋游,引导学生观察树木和放暑假时你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田里的谷穗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天气呢?„„收集树叶、野花、小草等具有季节代表性的物品。

2、课余时间搜集有关春、夏、秋、冬的资料。如儿歌、舞蹈等。

(三)活动主体

1、对比夏季和秋季的不同,全班交流,结合秋游的感受说一说。

2、课件出示草芽图、荷叶图、谷穗图、雪人图,让学生区分四个季节。

3、教师范读课文《四季》。

4、朗读课文《四季》,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个人读、同桌对读、小组轮流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通过朗读表现学生自己的感受。如,“草芽尖尖”可读得轻细,表现出草芽的柔嫩;谷穗“鞠着躬说”,可读得谦虚的感觉;“雪人大肚子一挺”,可以做挺肚子的动作,以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对学生的创造,教师应充分给予鼓励。

5、教师提出问题:“鞠着躬”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动作表示一下吗?谷穗为什么要“鞠着躬”呢?

6、同桌讨论。

7、全班交流,体会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四)成果展示

1、分组

按照学生的不同兴趣,把学生分为手工组、绘画组、表演组、朗诵组四个小组。

2、各小组汇报成果

①手工组:利用在大自然中收集到的叶子、石头、野花、沙子等物品制作《我爱„„》,把你喜欢的季节告诉大家;

②绘画组:运用油画棒、彩笔、蜡笔等工具描绘你最喜欢的季节,让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

③表演组:用歌曲或舞蹈的形式表现你最喜爱的季节;

④朗诵组:全组边做动作边背诵《四季》,用朗诵的形式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季节。

3、教师小结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的创造,给予正面的评价。鼓励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

第三篇:新教师教学实践感受

三个多月很快,不知不觉,半个学期也已经接近尾声了。站在今天这个位置上,我的心情却是那么复杂。

还清晰记得我和他们的初见。那是九月三号下午的第二节课,刚拿到课本不足二十分钟的我,心里十分激动。坐在办公室里,窗外孩子们活泼的玩耍声,在我的耳中那实在是最美的歌声了。很快,预备铃响过,拿起课本,我几乎是唱着歌蹦蹦跳跳来到我们班的门口的。“老师来了。”孩子们小声地传达这一信号。很快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只有他,悠悠的从教室后面踱到前排座位,很大声的坐下。我笑了笑,没说什么。我很愉快地做完自我介绍后,让学生们也模仿我做自我介绍,并说出他们初中三年的目标或者是计划。我让他们先在黑板上写下他们的名字,然后站在讲台前说出自己的目标。我的孩子们一个个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唯有他没有说出自己的目标,理由是还没想。

第二节课,第三节课,第四节课••••••慢慢地我发现他是出奇地调皮,各科作业几乎不能按时完成,上课更是东一句西一嘴地乱接老师的话,动不动就逗得全班大乐。而且每次当他因违反纪律被老师点名时,他总是义正言辞地说着自己的理由。

有一次下课,我往办公室走,他从我后面跑过来,我顺手拽住了他,说:“程野,以后上课可不能再违反纪律了啊,咱们现在可是初中生了,不能再像小学那样了,知道吗?”“嗯。”他回答得很干脆。我故意用孩子的语气,试图说服他:“男子汉讲话可算数啊?要是你还是管不住自己,可别姓程了,多丢程家脸面啊,对吗?”“嗯,是的。”可是,第二天上课他仍丝毫未改。下课后,他还追着我问:“老师,你说我姓嘛好呢?”当时,我真是哭笑不得,“老师,我姓丁吧,跟你姓。”能想象我那是的心情吗?真是一个孩子,一个调皮的孩子!

转机终于因为一个偶然出现了。有天上课,风特别的大,讲台上我的试卷被风刮在了地上,坐在前排的他帮我拾了起来。趁机,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程野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咱们都应该像他学习,老师谢谢你。”第二天早上,他早早的交了作业。那时,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心想:这个学生应该多多鼓励和多多表扬,通过我对他的关心一定能帮他改掉那些坏习惯。接着,在一次有领导听课的情况下,他很出色的帮我化解了一个冷场。“谁愿意和我们分享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全班同学都低下了头,只有他高高地举起了手,并且很幽默的叙述了他的第一次。我很感激地表扬了他,并把这件事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后来又在班上表扬了他,还将这件事传达给了他的父亲。那段时间,他的表现特别的好,就是偶尔一次犯错,稍微给他点提示,他就会改。

正在我们都认为他已经能够自己管得住自己而高兴时,他却在一次同学纠纷中漏了脸。他在和老师讲事情发生的原委时这样说道:“他是我的哥们,哥们受了气,我就得去帮他出气。可是,那个王八蛋比我高,我打不过他,所以我不得不找人。”理由充分还措措有辞。办公室的老师都教育他,刚开始他仍试图辩解,直到后来才慢慢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的严重性,态度也慢慢地变得缓和了。

然而,从此,他在课堂上又变回了从前的模样。我使出浑身解数仍不奏效。

一次上课,不知为什么他笑得前仰后翻,躺在地上。下课后,我让他帮我把作业抱到办公室,趁机问:“程野,你上课是乐啥呢,说出来让老师也乐乐。”“我没犯错。”“我没说你犯错,我就是想知道你笑什么。”“不是我的错,是他们逗我••••••”他辩解着,很无辜的样子。我见办公室的老师多了起来,就把他领到无人的地方,试图通过谈心的方式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我从他的家庭问起,引导他换位思考,他频频点头。最后,我们还拉了勾盖了章,约定:以后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是的,他变得懂事了,学习也认真了,开始做笔记了,这真是令我开心。

就这样一位学生,曾反反复复。过去的他曾鞭挞着我不断思考、不断出招;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成长。 人人都说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每个人都对教师抱很高的社会期望。家长期望老师传授给孩子们知识,社会期望老师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国家期望教师把一代又一代人塑造成富强国家、繁荣未来的接班人。教师的责任实在是太大太重太艰巨。

身为这一角色的我,在短短的三个多月的执教生涯中,对此是很有体会。刚刚我提到的那个孩子,如果老师们都排斥他,对他挖苦讽刺;又或者是老师们耐心不够,对他放任自流。从小的说,这个学生将来的个人发展必会受到影响;从大的说,等他以后走上社会,无疑是给社会扔了一个定时炸弹。

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重担。首先,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的和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学会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其次,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着力提升个人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听自己的课,进而喜欢听自己的指导。同时,我们还应该怀揣满腔的爱,用着满腔的爱去爱学生。不管学生做了什么,我们都应该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体贴理解学生。真诚可以是一面镜子,也可以是一种无敌的武器,对待学生,真诚是最好的方法。我始终相信教师职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要想从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少不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方法。 我将时刻准备着,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用愉快的心情对待每一天的工作。 我爱我的工作,我爱我的学生,我更爱教师这一角色。

丁月

第四篇:放飞思维 感受语文实践活动的乐趣

武隆实验二小:李光芬

语文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新课程的难点.这个栏目让我们许多老师头疼,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甚至没有相同的教材,常常需要我们教师创新地利用,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许多教师愿意上语文阅读、数学课,也不情愿上这门学科,我也有同感,那次和同事的谈话,让我茅塞顿开。

他去听了一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位教师并没有完全按课本内容去上,而是随手拈来,针对马上要举行的演讲比赛,让学生感受演讲,评价演讲,从而锻炼胆量。全班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他谈了以后,我暂且不去评价那位教师上得好与不好,但我相当佩服他的做法,敢于根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点放飞思维,大胆尝试。这不正是现在所提倡的生成教学吗?于是,我也试着这样去做。

记得我在教学《走进校园》这课。因为“走进校园,了解校园”,我们已经用一定时间来完成了,学生已经通过采访、上网,收集了不少资料。如果再一次叫学生去采访,就显得有点重复,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把这课改成了《校园的新发现》。正值春天,我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寻找,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谁是一个有心的孩子?他们的兴趣可高了,发现花开了,树绿了,蚂蚁出来了,操场更宽了,商店更气派了,教学楼更雄伟了,玩耍的学生更多了,垃圾更少了„„后来驻足在一棵大树下,(这棵大树成了我们几代人的朋友和写作素材。以前我们都管它叫“梧桐树”,有的学生甚至想当然的

1

叫它“法国梧桐”。我们从没有人去怀疑过它的名字。)这时,同学们发现它的叶子都慢慢长出来了,可是果实还很顽强地留在树上。孩子们都在用各种词语形容那嫩绿的,手掌型的叶子。突然,一个孩子说:“老师,从它的叶子看,和我家旁边的枫树很像啊,不像梧桐树哦!”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给蒙住了,许多年来,他们都叫“梧桐树”,我也就叫它“梧桐树”了,还没有真正去观察和研究过。于是,我灵机一动,“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它,看它到底是什么树?”“怎么研究呢?”有的说:“到网上查资料。”有的说:“去采访在这里呆多年的教师。”说做就做,于是在后面一周里,我们都投入了这项工作中。后来,通过查资料,对比观察,终于得出答案:原来,那棵一直管叫“梧桐树”的大树,确实应该叫枫树。针对此事,我在班上表扬了那位学生,并号召大家学习他那中善于发现的精神。

反思:

这堂课久久留在了我心中。这堂课,同学们没有写几个字,但我并没有因此失去我的课堂,失去我的学生。我为我的创新而高兴。可以说这是一堂不怎么样的尝试课,可就是这样一堂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门开放性课程. 因此,我认为作为教者,我们应该放飞思维,大胆尝试.

一、善于捕捉即时产生的教学机遇。

善于捕捉即时产生的教学机遇,抓住生成的教育资源展开教学,

2

是新课程对教师的一种新的挑战。据有关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最难把握的因素――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何做到导而弗牵”排在首位。众所周知,新课程的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节课之所以成功,其主要就是很好地抓住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并进行了很好的引导。

二、放飞思维 创新运用。要想学生放飞思维,首先教师得放飞自己的思维。课堂第一责任人还是老师,老师的观念、素养决定了课堂。尤其在设计课型上多动脑筋:观念上,教师要高瞻远瞩,不要被一些不必要的形式和眼前的利益所束缚,敢于打破常规;内容上,尽量从本地的环境、人文,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考虑,因地制宜。不要为上实践课而上,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形式上,要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发现,去补白;

三、放飞思维 综合运用。新课改下,很多学科与语文活动课是相通相融的,如《健康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科学》等。因此,我们可以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扩展到各个领域,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去实践、体验从而渗透到各学科内容中,从而达到真正的整合。更我们教师拓宽了思路。

总之,生成性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在课堂教学中不是缺乏生成性的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眼睛。教师要有一只慧眼,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

3

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能在亮点处引领,在冷场处引领,在迷茫处引领,在错误处引领(境界),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第五篇:综合性实践活动《感受自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材上安排了三个选题,其目的是要求学生走进自然、体验自然、描述自然、感受自然,从而发现美、表达美、感悟美。

学情分析

本人所教班是普通班,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较薄弱,作文水平、语言表达水平较差,课堂上回答问题不够积极主动,而且刚进校一个多月的初一学生对校园环境还不够熟悉。针对这些情况,本次活动安排在校园内进行,设置的活动环节不多而且难度不是很大,便于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在观察、语言表达、积极主动地学习等方面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学校的情怀。

2、让学生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描述、感悟校园秋景,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观察校园秋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描述校园秋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感悟、探究、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复习第三单元学过的课文,特别是修辞手法,好词好句。

2、将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小组,选出组长。

3、教师指定每个小组观察的地点。

A组:教学楼前的花园; B组:实验楼前的阶梯花园; C组:校门口右边的荷花池;D组:综合楼内的小院子; E组:教师宿舍楼前的花坛。

4、每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到指定地点观察校园秋景。(教师巡回检查,负责纪律与安全方面的问题)要求: 1仔细观察景物; ○2注意观察顺序;

3思考所观察的景物的价值意义; ○4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可以绘画景物)○。

二、 活动阶段

1、导语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是神奇美丽的,我们学校被誉为“花园式”的学校,更是美景处处,现在正值大好秋季,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校园风光吧!

2、各小组展示观察记录,全班交流。(教师对做得好的个人和小组给予表扬)

3、学生讨论:观察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什么特征?观察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1教师鼓励一些学困生、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发言 ○2教师点拨:景物的特征主要是指颜色、形态、声音等方面的特征。 ○附

学生发言时应该要说到的各小组的景物: A组:白果树、塔松、栀子花、桂花树、小草; B组:桂花树、樟树、毛叶冰香;

C组:荷叶、三角梅、柳树、亭子、小桥;

D组:桂圆树、黄角兰、红梅、腊梅、假山、水池; E组:梧桐树、黄角兰、桂花树、荔枝树。

4、描述校园秋景。 要求:

1每小组派2名代表发言。 ○2描述景物语言要准确生动。 ○3顺序要明晰合理。 ○4,要有真情实感,富有感染力。 ○5.感悟校园秋景。

校园秋景很多,有的有着美好的象征意义,如荷花象征高洁;梅花象征坚贞等;有的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作用意义非同寻常,如桂花、黄角兰、栀子花、荔枝树、桂圆树等,因此要求学生探究感悟,发表见解,形成共识,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学校。

三、活动总结

这次活动我们观察、描述、感悟了校园的秋景,我们发现了美,感悟了美,表达了美,提高了语文素养,陶治了情操,当然,美好的东西我们更应该学会珍惜,就让我们更加珍爱自然,更加热爱我们的学校吧!

四.活动反思

1、这次活动准备充分,学生们身临其境,所以有感要发,有情要抒,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效果较好。

2.、本次活动没有机械地执行教材上列出的某一个选题,而是因地制宜,很好地利用了本地资源。

3、本次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增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4、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了一些较简单的环节,如活动阶段的第三个环节,目的在于促进学困生们积极参与,但仍有少数学困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这可能与教师的鼓励、帮助还不够有关吧,今后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5、在描写景物时,有些学生的描述比较笼统、粗略,不具体细致,语言不生动简洁,今后应多做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训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语文培优补差方案下一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