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2023-03-05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六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六下语文第四单元资料

第四单元资料

第十四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1、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他的作品还有:《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本课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暖和的火炉,是因为她十分寒冷,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擦燃火柴,他看到喷香的烤鹅,是因为她十分饥饿,渴望得到食物;最后擦燃整把火柴,她看到 了慈祥的奶奶,是因为她想把奶奶留住,和奶奶一起飞走,远离寒冷、饥饿、痛苦。

3.文章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作家巧妙的表达方法: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交替出现,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4.写出下面两段话的理解。

(1)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答:曾经,指的是在火柴擦燃中产生的幻象。前一个“幸福”的含义: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第十五课《凡卡》

1.本文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穷人》也是如此。

2.本文由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凡卡的回忆和想象三部分穿插组成的,凡卡在信中通过吃不饱,睡不好,挨打、受人欺负三方面写了学徒生活的痛苦,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二是过圣诞节的情景。

3.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是:

(1)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组成; (2)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3)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 4. 对句子的理解。

①圣诞节前夜,他没躺下睡觉。他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去了,就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小瓶墨水,一支笔尖生了锈的钢笔,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写起信来。

答:一个“等„„就”看出凡卡心情的迫切。凡卡等所有人都不在了才敢写,害怕被人发现,也暗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

②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面,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

答:课文里关于凡卡写信过程的“叹气”还有两次,“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对于一个年仅9岁的孩子来说,这叹气跟他的年龄是很不相称的,写一封信的过程中,他连续叹气,可见这样的生活的确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让他痛苦万分。 ③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答:“指望”是指生活的希望。凡卡来大城市做学徒,本指望学会做鞋,有个一技之长,养家糊口,可来这里做的事跟学做鞋没有一点关系;本指望从此有吃有住,却“饿得要命”,差点被打死,连狗都不如;本指望莫斯科这个大城市,活下去容易些,可是依然没有穷人的活路„„饥饿、孤独、痛苦,彻底打碎了凡卡的梦想,所以他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

文中几次提到死,也是反映了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④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答: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凡卡梦想信很快到达爷爷的手里,爷爷读到信就来接他。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呢?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凡卡写的信爷爷会收到吗?对这个问题不能仅停留在“凡卡没有写清收信人的地址,凡卡的爷爷收不到信”这个表面答案上,还要深入理解,即使收到信,爷爷会来接凡卡吗?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凡卡的爷爷不过是个穷苦的守夜人,他恐怕没有能力抚养这个渐渐长大的孩子,在村子里又找不到可供凡卡吃饭的活儿,要不,怎么忍心把唯一的孙子送到陌生的大城市里寻找活路呢?即使收到,也无能为力。这样看来,凡卡的美好愿望就如他的梦一样,只是一个天真的梦而已。梦醒之后,悲惨的生活依旧,甚至更加悲惨,因为唯一的希望破灭了,他连梦也没有了。

回顾. 拓展四

1、《日积月累》。

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 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英国)戈尔丁《蝇王》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苏联)《静静的顿河》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课就是打不败他。——(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2、知识点:

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凡卡》,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的《汤姆. 索亚历险记》。

第二篇:2015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下教案第四单元比例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课时:转化的策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28页的例1以及相应的 “练一练”和练习五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 2.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最优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并且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并且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回顾旧知,整理策略

谈话: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数学都教学一种策略,你们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策略?这些策略你们都学会了吗?今天我们将合理的选择这些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转化的策略)

二.合作探究,运用策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 学生读题,自主完成。谈话: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决,你们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汇报交流情况:(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

①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理解2/3这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③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是产生解题思路:先算出1份是几人,再算2份、3份各是多少人。

④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3x,利用美术组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 谈话:通过刚才的汇报和交流看出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呢?(让多名学生回答,征求各自的看法。)刚才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检验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吗?(引导学生交流检验方法)

2.做第28页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策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要求学生说说“你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 通过他们在交流中获得这些体验,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三.巩固练习,回顾策略 1.练习五第1题。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里的数量关系,写出分数,并转化成比。或者写出比,再转化成分数。(这道题可以看作沟通数学概念之间联系,组建概念系统的练习,有助于问题的转化。) 2.练习五第2题。

根据已知的比或百分数,把线段图补充完整,要求借助线段图,把稍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探索原来问题的解法。 3.练习五第3题。

四.课堂小结,提升策略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能合理选择,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五.作业设计

相对应的补充习题

第2课时

假设的策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29页的例2以及相应的 “练一练”和练习五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通过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提升思维水平。 2.在运用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已学的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对条件的进一步分析和转化,使一个问题多种思维、多种解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假设的策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

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 学生小组讨论。 (1)画图法。先画10只大船坐50人,再去掉多的8人。

列举法。从大船有9只、小船有1只开始,有序列举。并填写右表。

(2) 列表假设。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① 出示表格。 ②借助表格调整。

第一步:假设租5只大船和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

第二步:还少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有上船,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想法,然后在表中填一填。 第三步:集体交流,得出方法:引导思考:少了2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调整为大船,一条小船调整为一条大船可以多坐2人,2÷2=1(条),所以调整为小船4条,大船6条。② 检验结果。学生口答检验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9页“练一练”。

(1)引导学生先用第一种方法,根据要求提示动手操作,独立完成。 (2)用列表假设的方法再进行思考练习。 学生交流,并汇报想法。

2.完成练习五第4题。根据题中所给的假设学生自主调整,并汇报调整想法。 3.练习五第5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设计 相对应的补充习题

第3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五的第6--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在不断练习和反思中,感受运用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3.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了解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的价值。

教学难点: 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的价值。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转化和假设的策略)你们学会了吗?今天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对这两个策略的运用情况,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 二.练习应用

1.练习五第6题。出示题目:要求先画图表示题意,再解答。结合画的图进行分析:要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可以通过上层放书的数量100本,及所对应的份数5,先求一份的量是多少,再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其他方面去思考,如把比转化成分数来解答。

2.练习五第7题。结合图引导思考:根据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2∕3,可以想到相遇时货车行驶的路程也是客车行驶路程的2∕3,接着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并解答。

3. 练习五第8题。 学生读题,出示右图:先在图中表示出第

二、三堆的白子和黑子。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可能在第

二、三堆中把白子和黑子平均分,可让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特殊情况。)结合图帮助学生理解:第

二、三堆中的白子合起来正好是完整的一堆棋子,也就是60枚,再加上第一堆中白子的数量,这样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可让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特殊情况。)结合图帮助学生理解:第

二、三堆中的白子合起来正好是完整的一堆棋子,也就是60枚,再加上第一堆中白子的数量,这样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可让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特殊情况。)

4. 练习五第9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先假设两种球分别投中的个数,再通过试验调整找出答案。 学生独立完成。 5.基础训练书上6—8题目

6. 练习五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思考,独立解答。 7.课外了解。(第32页“你知道吗”)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数学,渗透国情教育,并思考解决。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策略在特定问题中的应用。

四.作业设计 相对应的补充习题

第四单元:比例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4页的例

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六的第

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呈现例1图片在黑板上。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谈话导入: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教学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

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

(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

(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

2、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试一试”

先独立画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提问: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小结: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2倍。

四、巩固练习。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缩小后有关边的长度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几格?

2、做练习六第

1、2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

五、全课小结。

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遵循什么原则?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页的例3,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六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

能力目标: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情感目标: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在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精神

教学准备:两张照片

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肖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希望这些知识能对你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有帮助。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认识比例

(1)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

(2)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求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3)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6.4:4=9.6:6。或6.4/4=9.6/6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4)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例的意义) (5)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2、学以致用

(1)学习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呢?(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2)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和放大前的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由此可以使学生对比例意义的丰富感知。

(3)你能根据以上照片提供的数据,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再逐题说说判断的思考过程。

2、做练习六第3题。

先写出符合要求的比,再说清楚相应的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的理由。

3、做练习六第4题

独立审题,说说解题步骤,在独立完成。同时找两个同学板演。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练习六第

5、6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第38页例4,完成“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七的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情感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昨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比例)什么叫比例?

2、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⑴ 3:5和18:30 ⑵ 0.4:0.2和1.8:0.9 ⑶ 5/8:1/4和7.5:3 ⑷ 2:8 和9:27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判断过程。

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一个比,有两个数)

二、教学新课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 出示: 3 : 5 前项 后项

(2) 出示 :3 : 5 = 18 : 30 内-----项

外------------------项

(3)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课件出示:3/5=18/30 谈话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

2、 出示例4

1、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1)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 (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3、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⑴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学生验证。 ⑵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⑶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4)完整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

本性质。

4、思考3/6=2/4是那些数的乘积相等。课件显示:交叉相乘。

5、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再验证)

6、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1)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 (2)做“试一试”

a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b、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 C、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1)学生尝试练习。

(2)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可以把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断。也可将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其中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5:3=( ):4 12:( )=( ):5 先让学生尝试填写,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

3、 做练习七第

1、2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长进?

五、作业

练习七的

3、4题

解比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的例5,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七的第5—9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能力目标: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情感目标: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5 (1)审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的)

(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告诉学生:“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4)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教师板书:6x=13.5×4。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在6x前加上“解:“)

(5)让学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

2、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3、做“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七第

6、7题。先说说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含义。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并求解。

3、做练习七第

8、9题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题。讲评时重点指导学生解决第(2)问。

四、全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5题

认识比例尺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的例6,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八的第

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能力目标: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看懂线段比例尺。 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厘米= ( )毫米 1分米= ( )厘米 1米= ( )分米 1千米= ( ) 米 20米= ( )厘米 50千米=( )厘米

二、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

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

三、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出示例6,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

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书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启发:可以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认识线段比例尺。

提问: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写成1/1000。1:10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的距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

的形式来表示。

0 10 20 30米

进一步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

提问:从这个线段比例尺来看,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图上的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这与1:1000的含义相同吗?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先说说每幅图中比例尺的实际意义。同样长的实际距离在哪幅图中画得长?哪幅图中1厘米的图上距离表示的实际距离长?

2、做“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各自测量、计算,再交流思考过程。

3、指出: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②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如 2.5厘米:1O千米,要把后项的千米化成厘米后再算出比例尺。

③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

六、课堂作业

做练习八第

1、2题。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的例7,完成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八的第3~5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

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

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在一幅地图上南京到上海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3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你能画出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1)出示例7,明确题意,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诉了比例尺,又告诉了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2)说一说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 (3)根据对1:8000的理解让学生尝试练习。

(4)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算法以及之间的联系。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哪个比相等?你能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列出比例式?

注意:最后的单位要换算成“米”作单位的数。

2、做“试一试”。

(1)独立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

(2)讨论怎样把医院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 (3)在图中表示医院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先独立解题,再组织交流

2、做练习八第4题

重点知道学生在地图上测两地之间的距离和在地图上如何找比例尺。

3、做练习八第5题。重点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4、将下列各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1) 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14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

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的距离是12.5厘米。甲、乙两城实际相距多少千米? (2)做练习八第3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面积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应用面积的变化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或者缩小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两个粉笔盒。 教学过程

一、 课堂提问:

1.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4.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二、 情景导入,合作探究

1. 出示教科书第48页上面的两个长方形

说明:大长方形是小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的。

(1) 请同学们分别量出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写出对应的边长之比 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比是():(),宽的比是():() (2) 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按比例放大后,它的面积发生变化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面积的变化” ,板书课题。 (3) 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是():(),再通过计算,验证自己估计的对不对?

(4) 全班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2. 出示教科书48页下面的一组图形

说明:下面的图形是上面相对应的图形放大后得到的。

(1) 请同学们测量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再填写下表,再填写教科书第49页上面的表格

放大前 放大后

放大后与放大前的比 正方形 边长/cm 面积/cm2 三角形 底/cm 高/cm 面积/ cm2 圆

半径/cm 面积/ cm2

(2) 组织讨论:通过上面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 小组交流

(4) 总结:把一个平面图形按N:1的比例放大后,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2:1 3.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把一个平面图形按指定的比例缩小,缩小前后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又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分组练习

让学生选择第49页图中一幢建筑或一处设施,测量并计算它的实际占地面积 四.当堂检测

1. 在比例尺是1:800的平面图上,有一块长方形的草地,长是3.5cm,宽是2cm,它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

2. 一块长方形运动场,长150米,宽80米。在一幅比例尺是 1:250的平面图上,这块长方形运动场的面积是多大?

3. 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的世界图上,量得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厘米,它的实际面积是多大?

五、 总结回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

第三篇:六下语文单元知识点

六(下)语文课文内容复习要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1、本册课文中要求我们养成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和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的学习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从课本中获得,还可在社会上获得,在大自然中获得。

2、“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的过程,也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过程。

3、与“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 ①、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书。——鲁迅 与“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意思相当古诗句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4、“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你们曾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

读报剪报、制作《我的成长册》、写春联、参加演讲比赛,制作手抄报、出黑板报、布置中队角等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么做的? 如在春游中,我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6、看到故宫,你想到的成语有:金碧辉煌 气势恢宏

第一单元:壮丽山河

一、长江之歌

bǔ(哺育) (哺乳)(哺养)辅fǔ (辅导)pū铺(铺路) dí(洗涤)(荡涤) 绦 tāo(丝绦) āi(尘埃)(埃及)

gài溉(灌溉)、概(气概)、kǎi(慷慨) bēn 奔跑 bèn (直奔)(投奔)

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作者是王世光。“长江之歌”意思是赞美长江的歌。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

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赞美、依恋,全诗用第二人称,好处是全诗的中心句是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第一小节,写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小节写了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2课后题三: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是因为长江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像母亲一样有宽广的胸怀,像母爱纯洁神圣,滋润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3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4描写长江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赞美长江的成语:气势磅薄、气壮山河、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浩浩荡荡、波澜壮阔、源远流长。

气势大的成语:气势磅礴、浩浩荡荡、排山倒海、势如破竹 6描写黄河的诗句: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7我国的名山大川: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九华山、普陀山、武夷山、黄山。 8保护长江的宣传标语:

呵护长江,共创家园。(2)拯救长江,别再毁坏我们的家园。 9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丰采”用在人身上指举止神采动人,文中指长江健美而奔放的丰姿。 (2)这句话中“你”指长江。从“丰采、气概”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拟人句。 (3)第一分句表达长江的柔美,第二分句写出长江的奔放。

10背诵、默写课文。

二、三亚落日

蘸(蘸染)(蘸白糖) 骚乱、搔头 丹(丹心)(彤云密布)(赤朱丹彤) 溢(洋溢)(溢于言表)(涨溢) 涨zhàng涨溢 涨zhǎng 涨潮 qiǎo悄无声息、悄然无声 悄qiāo 静悄悄 逊(逊色)(谦逊)

屑(不屑一顾)(头屑) 敛(收敛)(敛财)潋艳 瑰(瑰丽)(瑰宝)盏(一盏明灯)

硕大无朋:硕:大,朋:比 guān 张冠李戴 guàn 冠军 xiè 懈怠 邂逅 解数 一泻千里 泄气 卸货 谢幕

1《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的风光的赞美。

2《三亚落日》中依次将落日比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这样拟人、比喻的好处:鲜明生动地写出落日的美,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总括全文,点明题意,是点睛之笔。

4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夷”、“天下第一湾”之称。 5日出的古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落日的古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7描写落日美景的成语: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晚霞满天、美妙绝伦、美仑美奂、美不胜收。 8形容三亚落日的宣传标语:畅游三亚胜境,饱览落日美景。 9第二自然段分析

这一自然段讲了哪些热带风光?海与天、海鸥、椰子树、海滩。

美的特点:色彩美,蓝透了海与天;动态美,洁白海鸥;姿态美,挺挺俊秀椰子树;形态美,松软细腻海滩。

画出比喻句,把树冠比作碧玉,把细沙比作玉屑银末 这一段用哪些拟人化词语?好处是什么?

掠过、蘸、挺拔俊秀、摇曳、搔。把三亚热带风光写活了,表达作者对三亚美景的喜爱。 照样子,写词:金灿灿、红彤彤、白茫茫、黑乎乎、黄澄澄、绿油油 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双重否定句:没有谁不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缩句: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 椰子树摇曳着树冠。  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把字句: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海水会把洁白的翅尖蘸蓝了。   “这段话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海之蓝、鸥之白、树之秀、沙之亮,看落日富有诗意。 通过写海天之蓝,以此和落日的色彩变化作对比,突出三亚的美。

10背诵课文

3、4自然段。

11课后第3题(品味一下带点词在句子里所表达的情感):

①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担心”表示不放心,表现了海水很蓝,白鸥白,而且白鸥飞翔得很低,让人觉得快要接触到海面了,体现了作者对白鸥的喜爱之情。) ②„„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生怕”表现了人们全神贯注地欣赏落日之美,体会到作者对三亚落日的喜爱、留恋之情。) 12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硕大无朋:朋,比。大得无与伦比。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一般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三、烟台的海

锲qiè(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惬意 畏怯 一切 窃窃私语

堪称 勘测 斟酌 湛(精湛)(湛蓝) 蔚为壮观、上尉 (安慰)(慰问)(欣慰)

步入:走入 嬉(嬉戏)(嬉闹)(嘻嘻哈哈)凳(板凳) 滤(过滤) 恬(恬静) 临:对着(临海) 来到(光临、身临其境)面对(临危不惧、居高临下) 临摹(模仿) 峻(峻峭)(险峻)(严峻) 痴(如痴如醉)

1《烟台的海》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烟台的海和人的赞美之情。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全文围绕“独特”这个中心词展开,行文结构:总——分——总,按季节的顺序描写烟台的景观。先海上景观,后人物活动 海(自然) 人(人文) 冬 凝重 不畏严寒 风浪 春 轻盈 播下希望 夏 浪漫 人海相依 秋 高远 充实忙碌 3第二自然段分析

①这一自然段分两层,每层意思是什么?

冬日的烟台的海凝重的景观。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和巨浪。

②为什么先写冬日烟台的海?因为一般情况下,冬天的海是萧条冷落的,而烟台的东天却有另一番壮丽的风景线,显得那么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观独特,因此作者先写冬日的海。 ③勤劳能干的烟台人。景观独特、绮丽壮观的烟台的海

4描写大海的成语:北川归大海、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波涛汹涌、波浪滔天、惊涛骇浪、水天一色、无边无垠

5如痴如醉、如火如荼、如兄如弟、如泣如诉 6烟台北面临海,临渤海。

7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北面临海的城市:烟台、威海市。东面临海的城市:连云港、上海。

9南面临海的城市:厦门、福州。 射阳东临黄海。 10既是比喻又是排比的句子:

书是智慧的翅膀,是力量的源泉,是知识的海洋,是生活的方向盘。

11把涌浪比作小山和狮子。从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让我体会到冬日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壮丽的风景线”指的是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巨浪作背景。从这个“壮丽的风景线”让我感受到烟台冬日的海充满魅力,吸引着游人。 12“千万头”说明浪潮汹涌。“数百斤、掀、十几米远”说明浪潮的气势大。 13第四自然段分析

①这一自然段主要内容是夏日烟台的海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②这个拟人句把海浪和堤岸当作人来写。 ③呢喃细语:小声说话

④把夏日烟台的海比作恬静、温柔的少女,把太阳比作红色气球,形象地写出了夏日烟台的海浪漫可爱的特点。  这一自然段写了海风、海水、海上日出三个方面的景象,写出了夏日烟台的海浪漫可爱的特点。

⑥水平如镜:胆小如鼠、力大如牛、挥金如土、守口如瓶、骨瘦如柴、日月如梭 近义词:格外——分外 湛蓝——蔚蓝 平添——增添

14为什么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

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它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15课后习题2(体会两个“扑”字的细微差别):

①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扑”让人感到了海的壮观景象。)

②„„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扑”展现了“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

16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来。形容奋勇向前,连续不断。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四、记金华的双龙洞

项目(变化多端)平举(端茶)仔细地看(端详)东西一头(上端) 突兀森郁:郁郁葱葱、非常茂盛。(山) 颜色各异:不同 造句:大林寺隐藏在突兀森郁的高山之中。 长城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

1《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叶圣陶,是一篇游记。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明艳的景色,欢唱的溪流,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课文详写孔隙、内洞的风貌。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2叶圣陶:中国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3课文浏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另外,从课文中有关写泉水的语句可以看出“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泉水从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

4形容变化的成语:千变万化、日新月异、变幻莫测

5形容颜色的成语:五光十色、五彩缤纷、姹紫嫣红、五彩斑斓

6仿写:溪流时而挺着肚子,时而扭动着身姿,时而散步,时而奔跑。溪流声时而高,时而低,时而欢快,时而深沉。

造句:顽皮的小猴子时而做鬼脸,时而啃香蕉,时而翻跟斗,时而相互打闹,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7金华双龙洞的宣传标语:①游金华双龙,览水石奇观。 ②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 8背诵、默写第5自然段。

9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挤压”“稍微”“准会”(采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山石离“我”很近,表现了孔隙的窄小,即使眼前昏暗看不清,也感到十分压抑。)

②“再加上”“即使„„也„„”(突出内洞的奇异,石钟乳、石笋不仅形状各异,而且它们颜色多样,值得观赏。) 练习一

A、拟人的修辞方法

注意点:(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3)灵活运用拟人句能够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可以使句子更生动有趣。 拟人句

玩具:小时候各种玩具陪伴在我的身边。

储蓄罐:我有一个储蓄罐,我每天都给它零花钱。

小书柜:我有一个小书柜,它陪伴我成长,我从它身上汲取营养。

车辆:车辆兄弟在马路上来来往往,行色匆匆,只留下一个绝尘而去的背影。

红绿灯:红灯大哥严肃地瞪大眼睛,严格把关,不让任何车辆通行,绿灯二哥赶忙过来解围让那些车过去了。

花:春天到了,各种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草:春天到了,小草在微风的吹拂下,晃动着脑袋,扭动着身姿。 树叶:秋风吹来,树叶翩翩起舞,落得满地都是。 春风:春风吹来,树叶在窃窃私语

垂柳:垂柳在微风的吹拂下,梳动着自己柔美的长发。 凤凰树:凤凰树开花了,涨红了脸。 洪水:洪水疯狂地撕扯着千里江堤。 B、背诵成语。

寒冬腊月 北国风光 风刀霜剑 塞外边疆 漫天飞舞 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 雪照云光 狂风暴雨 雪上加霜 风卷残云 神清气爽

第四篇: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16 化石吟

方案A案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设计

精心导入

①可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②也可用音乐导入:《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像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感知内容

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请听老师范读。(配乐范读课文)

有感知才有思考,请同学们跟读课文(跟教师朗读一次)。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问题组](大屏幕投影出示):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学生可在自由诵读中思考,然后讨论,讨论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a.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b.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c.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后,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做铺垫。

研读赏析

①教师导学: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章节、词语,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②自主探究

(大屏幕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此时可以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

e.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以上内容在朗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每组讨论一个题,e题每组都要讨论。发言时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启迪意义。

学生发言可以畅所欲言。假如学生希望教师指点或总结时,教师可做指示: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其余的内容,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③学法指导

好诗阅读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深,重点词句细品味,联想想像悟中心。

简单的内容归结、板书:

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④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继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从小积累的一些生物知识,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注意将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如:“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能说些什么呢?除课文之外,还能想像些什么?

a.质疑交流

研读文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形成参与式讨论。

b.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录像或图片,介绍某种古生物。

◆学生也可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做口头介绍。

延伸作业

参观或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题目可定为《远古的遐思-------读(观)××有感》

点评

此教案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彩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科学抒情诗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同时在教学中注重了诗歌韵律的教学,在理解的过程中加强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特别在赏析研读和拓展延伸中,鲜明地体现了想像的层次性。如“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你最喜欢哪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理由”,这些内容激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明确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值得一提的是,此教案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还注重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使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地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板书设计方面也有较强的概括性和艺术性。

方案B案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②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韵律之美;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拜访教师或专家,了解化石。写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作者先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然后具体书写遐思的内容: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诗歌节奏鲜明,语调和谐,富有音乐美。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悉心体会。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整体感知

①明确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投影显示)。

②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③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带)。

a.学生听读,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b.小组讨论,完成上述题目。

◆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第

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

1、2节。结构上首尾呼应。

c.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两遍,体会诗歌的特点。

重点研讨

①指名朗读3~6节,思考问题(投影显示):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体出示恐龙、猛犸的复原图片)

②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③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质疑释疑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探讨,四人小组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若仍不能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理解。

拓展延伸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光盘等,并宣读自己撰写的介绍古生物的短文。

布置作业

①将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等办成手抄报,在班内交流。

②当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在翻阅介绍古生物的资料时,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的思想感情?

17 看云识天气

教学目的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得到识别天气阴晴雨雪的知识。

2.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

教学设想

1.安排一教时。

2.文章第二部分(2——6段),一层层具体说明云的形态、光彩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应为教学的重点。可以通过列表,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放映有关云的彩色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

3.预习要求:

(1)认真看“阅读提示”,把握本文学习的两个重点。

(2)掌握课文注释中的字、词语(会读、会解释)。

(3)朗读课文,注明段的序号。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解题

问:从课题看,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云和天气的关系即通过观察天空中各种云来识别阴晴风雨。

(二)朗读课文(检查读音和语句停顿)

(三)正音、正率和解词

峦山(与“恋”区别)霎(与“刹”区别)盈缕(注意汉语拼音规则)晕(还有一个音,朦胧连绵不断(注意加点字写法》

解释词语:

姿态万千 点缀 一霎间 预兆 轻盈 弥漫

(四)统观全文,了解结构

提示:联系前面课文,《苏州园林》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我国的气候》是“先分说后总说”的结构。思考这一课是怎样的结构形式。

学生发言,归纳:

本文是“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

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识天气可以看云。

第二部分(第2——6段),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问:课文第一段是怎样的结构形式?

学生发言,归纳。

“总——分——总”的结构。

“姿态万千”总说云的形态;

“变化无常”总说云的特征。

中间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扣“万千”;省略号后,“有时”“有时”“刚才”“一霎间”,紧扣“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以“招牌”作比,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看云识天气”,引出全文的中心。

问:从第一段,看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你可以举哪些例?

学生先自读,再发言,归纳。

(l)为了具体写“姿态万千”,用了八个比喻。结合课后练习二,说明这些描写准确而生动,不仅形象具体,而且有动态特点。

为了具体写“变化无常”。作者用“有时„„美丽”,“有时„„阴森”,“刚才„„阳光灿烂,一霎间„„大雨倾盆?进行对比。

(2)用词非常准确、生动。

例:各种云运动时有不同的特征,有的“飘”在空中,有的整齐地“排列”着,有的“来来去去”,有的满满地“盖”住了天空;写天气变化用“点缀”、“笼罩”;“阳光灿烂”“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用“招牌”作比,也非常准确。

(五)重点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问:第2段上下文有何关系?起什么作用?

学生发言,归纳。

“薄云”“晴朗”;“低而厚密的云层”“阴雨风雪”——承上说明“云的各种形态”,启下引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第3.

4、

5、6段。

思考这部分的结构层次。

同学讨论,明确。

分为两层:第一层(第3—5段)说明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H层(第6段),说明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

按课后练习一的要求,边看课文,边境表。可以补充每一类云的“位置”一栏。

┌───────────┬─────┬────────────────┐

│云种类│ 云的形状

│位置

│天气的情况

├───┬───────┼─────┼────────────────┤

│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 │最高

│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天气晴朗│

├───┼───────┼─────┼────────────────┤

│卷积云│像粼波

│很高

│它不会带来雨雪

├───┼───────┼─────┼────────────────┤

│ 积云 │像棉花团

│2000米左右│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

│高积云│像羊群

│2000米左右│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空天晴

├───┼───────┼─────┼────────────────┤

│卷层云│仿佛白色调幕 │高

│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

├───┼───────┼─────┼────────────────┤

│高层云│像毛玻璃

│低

│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

├───┼───────┼─────┼────────────────┤

│雨层云│布满天空

│更低

│雨雪就开始下降

├───┼───────┼─────┼────────────────┤

│积雨云│形成高大的云山│更低

│马上就会下暴雨

└───┴───────┴─────┴────────────────┘

由上面云的位置、厚薄和天气的关系与第2段是相照应的。“象征”“预兆”用词准确。

问:如何说明这部分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

同学从课文中找出例句,归纳。

(1)运用贴切的比喻: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说明卷云的轻盈和洁白;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

“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

写卷云聚集成卷层云时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作比喻。

(2)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卷层云变成高层云时,用“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写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时,用“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3)用描写的语句:

“阳光透过云层„„依然很清晰”,写出了“卷云”的“薄”;

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等词语写由积云到积雨云;“云底变黑”、“云峰模糊”、“云山崩溃”、“乌云弥漫”描绘“积雨云”的发展变化。

(4)用词准确:

问: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找出来,说说它们的作用。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说明变化速度之快,用词又不雷同。

默读第6段课文。

提示:本段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是过渡句、也是中心句。边读课文,边填表。

┌──┬───────────────┬────┬────────────┐

│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光彩│天气征兆│

├──┼───────────────┼────┼────────────┤

│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

├──┼───────────────┼────┼────────────┤

│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

│华环由大变小,转阴雨一 │

├──┼───────────────┼────┼────────────┤

│ 虹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

├──┼───────────────┼────┼────────────┤

│ 露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朝霞西阴雨袭晚霞东几天晴│

└──┴───────────────┴────┴────────────┘

问:这段没有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没有细致的描绘,怎样使语言鲜明生动的?

学生讨论,明确。

引用了谚语,简短、通俗、鲜明、生动。

最后读第7段课文,说说每句话写了什么,怎样概括段的主要意思?

学生回答,归纳。

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局限性;还要依靠天气预报。——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提示:最后两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它与前文中的“往往”、“常常”、“有时’等词是相照应的,表明使用词语的准确性。

18 绿色蝈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锻炼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2、通过朗读文章与语言的揣摩,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

3、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学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介绍了蝈蝈的一些习性,虽然生字词较多,但文章语句浅显,且十分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阅读。为此,我们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人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能真正地自主。合作式地进行学习。基于这一思考,将“整体感知”。“片段欣赏”、“独特感悟”这几部分共同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式]

探究、合作、讨论的方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清字词的读音及含义,解决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

2、捕捉第一印象,找出本文最吸引你的地方。

一、导语:昆虫的世界是一个很奇妙的世界。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或研究过昆虫呢?有哪一位同学阿以介绍一种你最熟悉的或者是你印象最深刻的昆虫给老师、同学们知道?你可以从昆虫的形态、生活习性、食物习性、更或者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进行介绍。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但是我发现大家在讲到昆虫的声音时都是用一两句话带过了。可能声音不好用文字表达。而且在讲到昆虫的习性时,也只能是泛泛而谈,为什么?因为大家没有深入地进行过研究,所以印象就很模糊。今天,我求将接触到厂一位伟大的昆虫学家,他热爱昆虫,对昆虫进行了几十年的孜孜不倦的研究,把一生都献给了昆虫事儿他就是法布尔。同学们知道法布尔吗?

(若有学生知道,可由学生发言,师进行补充。)

法布尔是法国的著名昆虫学家,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写了一部很有影响力的书——《昆虫的故事》。《昆虫的故事》原名《昆虫记》,这部书行文生动活泼,语言传神,内容多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很受青少年的喜爱。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许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因而黄亚治在翻涌对,把它改名为《昆虫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法布尔老人,一同走进蝈蝈这个神秘的昆虫世界。

二、学生朗读全文。

三、整体感知。

问: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教学具体过程。

1、学生找出文章中最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师:同学们都读了课文,课前老师也让大家预习了文章,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的最初印象,说说这篇文章最让你们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一般,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选择第五自然段,认为蝈蝈捕蝉最有意思,最能吸引人。有一部分的学生会选择蝈蝈的食性,还有少部分的学生会选择蝈蝈的叫声。)

方案一

2、师:为什么同学们对蝈蝈捕蝉这么感兴趣?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蝈蝈是捕蝉的。

(1)单个学生朗诵该自然段。

(2)请学生找出描写蝈蝈和蝉的句子。蝈蝈 蝉 问题

进攻者被进攻者由这两个称呼可以看出在打斗中蝈蝈居于主导地位(修辞:拟人)

被活活咬、一跳蝈蝈很凶狠

一同从树上掉下来打斗过程很激烈

勇敢纵身追捕惊慌失措逃窜

纵身,反映了蝈蝈的勇猛,面临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毫不畏惧。去掉了“纵身”,就不能很好地反映蝈蝈顽强、勇猛的特点。(修辞:拟人、比喻,使文章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

对比:蝈蝈捕蝉与鹰捕云雀作者对蝈蝈的喜爱

原因:蝈蝈有“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补介绍蝈蝈的身体构造。大自然就是如此“弱肉强食”。

(3)小结。

师:这段文字为什么写得这么精彩?从中你可以学到什么东西?

这段文字之所以写得这么精彩,是因为:①用词准确。②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章更生动、具体。③以情驭文,出自于作者对蝈蝈的一片喜爱之情。

3、学生默读课文;一找出蝈蝈还有哪些食物习性。

师:蝈蝈除了喜欢吃蝉,还吃什么东西?吃东西时有什么习惯?

生:吃水果、金龟子一类的昆虫、青草,也吃同类。当拥有共同食物时,蝈蝈一个一个进食。

4、学生找出蝈蝈的外貌描写。

师:我们谈论了蝈蝈这么久,谁能告诉我,蝈蝈到底长得什么样?

生:文章第88页最后一个自然段。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5、接方案二中关于蝈蝈声音部分的教学。

师:我们对于蝈蝈怎么能“只见其虫,不闻其声”?我们一起去听一听蝈蝈是怎么叫的。

方案二

1、师:为什么同学们对蝈蝈的叫声这么感兴趣?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蝈蝈的叫声的——

①单个学生朗诵该自然段。

②请学生找出描写蝈蝈叫声的句子。

窃窃私语(运用拟人)

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作响。(运用比喻)

暗哑类锐急促清脆(四个形容词,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蝈蝈叫声的认识)

③师:你认为蝈蝈的叫声还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④对比:蝈蝈的叫声与蝉的叫声对比(作者对蝈蝈的喜爱)

2、学生找出蝈蝈的外貌描写。

师:蝈蝈的叫声这么优美,蝈蝈的外貌如此漂亮优雅,到底蝈蝈吃东西时,是不是也如它的外表呢?

3、按方案一中关于蝈蝈捕蝉及蝈蝈的食物习性分进行学习。。

五、整体把握作者的优秀品质及其对蝈蝈的思想感情。

1、让学生体会法布尔的品质:热爱事业(野外观察与家庭观察相结合)

2、体会法布尔对蝈蝈的感情。

(1)热爱居多,但也不乏客观的评价。如指出蝈蝈也有怎么的一面。

(2)“以人性关照虫性,以人情关照虫措”,充满了对这种水生命的热爱。表现在对蝈蝈的称呼上:“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这蝉的屠夫”等。

称呼的作用: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六、总结

总之,在这篇文章中,法布尔通过自己详尽的观察,用生动活泼的文字给我们介绍了蝈蝈这种可爱的昆虫。介绍了它的一些习性,如叫声、食物习性。详写了食物习性,对蝈蝈的叫声进行了略写。教会了我们这种昆虫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假如同学们对蝈蝈感兴趣,还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关于蝈蝈的资料。

七、布置作业

这篇文章这么有趣,其实大自然中精彩的东西很多,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倾听中有所发现。

第五篇:六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13只有一个地球

课前预习

1、“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加字,读通课文。

2、“圈”我会在生字表上给生字注音、组词。标出“蔼、赐”这两个字的笔顺;文中的多音字有“扁”,我要给它注音组词:下面这些词语,我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在课文中批注在它们的旁边:晶莹、资源、恩赐、滥用、威胁。

3、“查”搜集地球的相关资料。

4、“思” 课文是一篇( ),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 ),阐明了( )的事实,呼吁人类( )。

5、“标”课文有哪些地方读不明白的请用“?”标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 、激趣导入:

1、导入新课。

2、出示导学提示。

(1)“读”读通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圈”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书上做批注。

(3)“查”搜集课文相关的资料。

(4)“思” 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5)“标”标出课文中哪些不懂的词、句?

二、初读课文。(完成导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矿——旷——犷 竭——揭——渴 赐——踢——剔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多音字辨读:扁担——扁舟 数不清——数数 灾难——困难 认读以下词语晶莹、资源、恩赐、滥用、威胁:;相机理解词语意思,择重点新词听写。

三、梳理文意,交流汇报:

1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做上记号,进行汇报。

2、根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①、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自然资源有限?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③、从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中你有什么想法,说一说。

出示:课文是一篇(

),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 ),阐明了( )的事实,呼吁人类( )。

四、课堂练习:

1、抄写文中生字、词语。

2、感情朗读全文。

3、语境练习:用课文中的词语练习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揣摩重点语句,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一 回顾内容,复习导入。 二 合作交流,突破难点

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读完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①出示分解的小问题:

A、合作交流,突破难点

(一):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地球的可爱?找出相关语句,批注自己的感受。

②独自批注完后,请在小组内交流批注。 ③学生班内交流。

解决这个难点要引导学生: a、从

1、2两个自然段中从视觉的角度去欣赏地球的外观,并通过读来展示自己的感受。

b、从3自然段地球为人类做出无私贡献——提供生存空间、无私奉献自然资源这两方面方面谈感受。

B、合作交流,突破难点

(二):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地球容易破碎?找出相关语句,批注自己的感受。 ②独自批注完后,请在小组内交流批注。 ③学生班内交流。 a、资源是有限的:

从4自然段中抓关键词句谈感受 b、人类无法移居: ☆抛假设性问题:人类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从第六自然段中抓关键词句体会。 ☆引读,回扣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2、读写结合:让我们行动起来,拿起你笔,写下保护地球的宣言。(学生写,朗读展示)

三 体会写作方法(关注怎样写)

文中大量采用了说明方法,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是那样的渺小,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有限的。 (2)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地球的美丽,是人类和地球生命能够生存的环境。 (3)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一是不能再生的资源被不加节制地开采;二是能够再生的资源遭到破坏。

四、知识延伸(关注课外知识积累)

1、读一读:《地球,我的母亲》。

2、课后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源状况,如,森林的覆盖率,煤、石油的储藏量,然后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可爱:晶莹球体、人类母亲、生命摇篮

保护地球 珍惜资源

易碎:范围很小、资源有限、难以移居

14鹿和狼的故事

课前预习

1、“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加字,读通课文。

2、“圈”圈出文中生字,找出文中新词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并在课文中批注出来.文中的多音字有“降”,我要给他注音组词,下面这些词语,我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在课文中批注在它们的旁边:繁殖、狩猎、锐减、相悖、厄运、苟延残喘、面目全非、罪魁祸首。

3、“查”搜集大自然生物链的知识。

4、“思” 出示:

5、“标”课文有哪些地方读不明白的请用“?”标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入新课。

2、出示导学提示。

(1)“读”读通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圈”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书上做批注。

(3)“查”搜集课文相关的资料。

(4)“思” 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标”标出课文中哪些不懂的词、句?

二、初读课文。(完成导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多音字辨读:降落——投降

认读以下词语:繁殖、狩猎、锐减、相悖、厄运、苟延残喘、面目全非、罪魁祸首;相机理解词语意思,择重点新词听写。 三 再读课文,梳理文意,交流汇报 1 、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段,做上记号。 ②小组交流,班内汇报。

2、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①先找出有关的句段,再把你的感受用准确的词语概括批注在文旁。 ②小组汇报,班内交流。 三 体会写作方法(关注怎样写)

1、这是一篇叙事说理的课文,文章在表达上有一个特点,前面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后面是讲道理。那课文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2、认真读读课文最后一段,批注自己的体会。

3、班级交流。

四、知识延伸(关注课外知识积累):

凯巴伯森林的现状:美国政府为挽救护鹿灭狼带来的恶果,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的计划。而当时该项计划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未及时实施。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提高,“引狼入室”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到实施。当年美国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从此凯巴伯森林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板书设计:

14 鹿和狼的故事

鹿啃树皮——毁坏森林

狼吃鹿——保护森林

(尊重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课前预习

1、“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加字,读通课文。

2、“圈”圈出文中生字,找出文中新词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并在课文中批注出来.

3、“查”搜集课文相关资料

4、“思”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 ),“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 )的眷恋和眷顾,表达了( )。

5、“标”课文有哪些地方读不明白的,请用“?”标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导入新课。

2、出示导学提示。

(1)“读”读通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圈”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书上做批注。

(3)“查”搜集课文相关的资料。

(4)“思” 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文章是什么是结构? (5)“标”标出课文中哪些不懂的词、句?

二、初读课文。(完成导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多音字辨读:厚薄——单薄 下载——三年五载

认读以下词语:麋鹿、滋润、松脂、遗灰、眷恋;相机理解词语意思,并听写。

三、梳理文意,交流汇报:

1 默读课文,想一想: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相机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课文就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2、理清文章脉络。

(1)谁看出了文章是什么是结构?(总分总)哪些自然段是文章的总起、分述,和总结呢?快速浏览课文进行批注。

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班级交流。 (2)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a、自主完成。

b、小组汇报,班内交流。

1~3自然段: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

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9~11自然段: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四、课堂练习:流利朗读课文,在空白处标出自己的疑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揣摩重点语句,思考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住这份神圣,留住这圣洁呢? 教学过程:

一 、回顾要点,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本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 ),“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 )的眷恋和眷顾,表达了( )。

3、出示导学提示:

(1)思考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思考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住这份神圣,留住这圣洁呢?

二、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找出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找出相关词句,写上批注。 ①独自圈点批注。

②独自批注完后,请在小组内交流批注。 ③学生班内交流。

2、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住这份神圣,留住这圣洁呢? ①出示分解的小问题:

a、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8自然段,边读边想,西雅图要求他们善待什么呢?画出感受深的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

b、这部分内容中,有一句话,作者反复说了三次,大家把它找出来,好好读一读,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独自批注完后,请在小组内交流批注。 ③学生班内交流,感情朗读。

3、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发出了怎样的呼吁呢?充分朗读,批注感受,进行交流。 A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孩子的身上。

B 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C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三 体会写作方法(关注怎样写)

1、课文语言优美,情感充沛,大量运用拟人、比喻表达手法,把土地上一切事物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流露出热爱和眷恋之情。请同学们找出这些句子,读读悟一悟。

2、一句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效果,这就是反复的表达方法。。

四、作业

1、推荐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2、小练笔:此时此刻,相信同学们有许多的话要对我们脚下的土地说,请拿出你的笔,用上饱含深情的语言,来表达你对土地的热爱。 板书设计: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 16青山不老

课前预习

1、“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加字,读通课文。

2、“圈”文中的多音字有“卷、恶、宿”,我要给他注音组词。下面这些词语,我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在课文中批注在它们的旁边:肆虐、盘踞、归宿、劲挺、淤泥、荡漾、风雨同舟。

3、“查”搜集课文相关资料。

4、“思”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用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 )和( ),义无反顾地( ),用15年的时间( )实现了( )造福后代。

5、“标”课文有哪些地方读不明白的,请用“?”标出

课时划分: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交流搜集到的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和植树造林的资料。

二、 初读课文,检查预习(关注字、词、句、文意)

1 、多音字辨读:试卷——卷起 凶恶——可恶——恶心 归宿——半宿——星宿

2、出示新词卡,认读以下词语:肆虐、盘踞、归宿、劲挺、淤泥、荡漾、风雨同舟;相机理解词语意思,择重点新词听写。 3,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整体感知。 三 再读课文,梳理内容(关注课文写了什么)

1、带着“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问题默读课文,并画出相关语句。做上记号。

①小组交流,班内汇报。

②、通过朗读能表现这一奇迹的相关语句,初步体会“奇迹”

句子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③划出文中的关键字词,重读它们,谈谈通过重读关键字词能体会到什么?批注自己的体会。 句子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2 、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2、3自然段,用波浪线画下来。 ①分解的小问题:

a大环境: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大环境,你会用什么?,。

b小环境: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的地方又有怎样辛酸的故事呢?

②独自批注完后,请在小组内交流批注。 ③学生班内交流,感情朗读。

3、探讨: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①感悟句子:“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②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他指的是谁?他的什么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

3、解题:青山仅仅指老人所栽种的那片绿树吗?作者为什么要说“青山不老”? 三 体会写作方法

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表现方式文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找出来读读吧!

四、知识延伸 背诵背环保格言:

(1)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2)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3)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4)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5)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板书设计: 16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口语交际·习作四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以及今年重庆地区旱灾情况统计数字。

学生: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

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

组内交流讨论

(一):“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进行组内交流。 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⑶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⑷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见资料。(略) ⑸开展看后感受交流。

组内交流讨论

(二):“怎样珍惜资源” 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 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精点子”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精点子进行梳理。 ①节约每一张纸。

②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 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 ⑤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课外延伸

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

习作四 作文教案

看图写话

课前准备:了解什么是漫画,搜集有关环保的漫画

一、看图激趣

1.老师出示几幅漫画,学生看后谈自己的发现。 2.看了这几幅漫画,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小结:是呀,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之后,往往又发人深省。那么漫画的含义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二、引导看图,明白图意

1.咱们书上这幅漫画也很有意思,同学们自己看看,仔细观察:图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所看到的画面。

2.作者画这幅漫画的意图是什么呢?他要揭露什么?讥讽什么?学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咱们来关注这句话:“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到底“虫”是在木头里还是在这个人的脑子里?这虫到底是什么?

4.由这幅漫画你联想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推荐一名同学全班交流。

三、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本次习作可以根据漫画的内容,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漫画,交流图意。

四、试写初稿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课点评

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四课时 修改评议

一、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自己修改作文时的步骤:强调大声读,不读就不能发现问题 第一遍:找出错别字,并修改;

第二遍:修改不通顺的句子,试着把句子改具体、生动。

二、小组合作评改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 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

[评: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完成初稿后,学生在自改、互改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习作要求,在遣词用句上也更有心得。]

三、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四、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五、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请学生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成绩优秀的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六、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①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②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③宣读优秀习作,学生进行欣赏。

回顾·拓展四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回顾,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从内容中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该如何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还从课文内容中获得对某些环境问题的新认识?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和体会,体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

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披文入理,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就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去理解课文内容。

日积月累

(1)在许多名言警句中,有许多关于节约和珍惜方面的名言警句,给我们启发很大,从以前我们的学习积累中,你积累了哪些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抽生背诵。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a学生自由吟诵。

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教师展示搜集的资料。(略) (3)背诵并积累这些标语版和口号。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趣味语文

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考:故事中哪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

(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什么好处?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的问题?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是怎么体会的?

(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系到长久之计,也需要长远规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联想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下一篇:两委干部述职述廉报告

热门文章

六下语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