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主任典型事迹

2023-02-10

第一篇:呼吸内科主任典型事迹

内科主任先进事迹

大医精诚 仁心仁术

仁爱、和谐、团结、奋进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说到这几句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意思是说,凡是品德医术俱优的医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无欲念,无希求,首先表现出慈悲同情之心,决心拯救人类的痛苦。不避忌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全心全意地去救护病人,不能产生推托和摆架子的想法,像这样才能称作百姓的好医生。

邱主任到我们肝科ICU不过短短一个年头,但是他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却让我们科室无不叹服,有这样一个好主任,是我们七病区之大幸啊!

去年7月的某一天,晚上十一点多,忙碌了一天的邱主任刚刚入睡,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值班医生焦急的声音传进他的耳中。一个七病区的老病人,因难忍病痛折磨、家庭经济的拮据、家人的冷漠,这位孤单无依的患者,他失去了对生活的眷恋,出现了不配合治疗甚至据绝治疗的情况。大喊大闹着要出院,甚至要拉除身上的监护等仪器要往外冲,哭喊着:“生活无望,死了算了。”邱主任立刻赶往医院,和值班的医护人员一起稳定了病人的情绪,耐心的疏导到凌晨两点多,待病人睡下他才安心离开医院,走前还不忘嘱咐值班护士多关心病人。从那以后,邱主任每天来到患者床前,促膝谈心,耐心疏导患者为了帮助他,还从家里给病人带来一些生活用品。

作为一名内科主任,红包诱惑实在是太多了。面对红包他却说:“收受红包,那是亵渎医者的灵魂。”我们敬重邱主任,不仅因为他高明的医术挽救了一个个濒危的生命,更是因为他高尚的医德感动了无数的家庭。

这就是我们的邱主任,一个时刻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的主任。无论酷暑寒冬,无论狂风暴雨,只要遇到重大抢救,他总是随叫随到,从不后悔和埋怨。邱主任曾说过我们作为医院的主人,要像谈恋爱一样,先爱上自己的工作,爱上所从事的岗位、爱上我们的医院。只有对我院的一草一木动了真感情,对工作有了兴趣,产生了激情才可能把工作做的更好。

柔情的双手,迎接生命的希望。温馨的话语,呼唤健康在起航。轻盈的脚步,驱散病痛的阴霾;在你熟睡的梦里,我是那片最宁静的月光。**的医者,大爱无疆,用奉献浇灌生命,让青春永远绽放;**的医者,大爱无疆,用生命守护生命,让真情地久天长。**的医者,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柔弱的臂膀,擎起生命的坚强。汗水和泪水,流淌誓言的力量。

第二篇:内科主任个人事迹材料

仁心仁术 患者心中的赛华佗

**,男,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人民医院内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内科学术带头人,1987年8月毕业于**医学院**分院,本科学历。

**同志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科室主任,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努力钻研高新技术,创造出了一流的业绩,得到了领导、同志们的赞誉和患者的认可,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志对患者满腔热忱,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认真履行一个党员、一名医生的职责,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任务,抢救了大量的危重病患,解决了大量疑难病例。尤其是自任医院内一科主任以来,更增加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增加了工作的压力和压力,带领全科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医院领导要求,一步一个脚印,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工作上不断开拓创新,以身作则,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医院率先开展了“有机磷农药中毒间综合征的新疗法”、“急性心肌梗塞完整的溶栓治疗方案”、“小剂量胰岛素维持静点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大剂量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等新疗法。目前,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包括:肝硬化门脉高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基层医学)急性左心衰竭622例分析(中国社区医师),以抽搐心跳、呼吸骤停为首发表现的重症急性胰腺1例分析(新医学),出版专著一部。

他以院为家满腔热枕的为患者服务,处处以病人为中心,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只要病人需要,他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有一年冬天,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有一位心肌硬塞患者住在四十里之外的双井卫生院,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生命垂危,随时可能发生危险。他接到急诊求助电话后立即放下手中饭碗毫不犹豫的背起药箱坐车迅速赶到卫生院给病人诊治疾病,数小时后病人转危为安。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理念“生命之托,重于泰山”。他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切实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他总为病人精打细算选用药物,从不乱开检查,不开大处方,经常采取中西结合方法减短病人住院时间。热情关注每一位贫困患者,为了方便病人他还时常为病人倒水送药。当病人感谢他时他总是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在医疗工作中他始终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职责,做到爱岗敬业。坚持首诊负责制。对常见病多发病能及时诊断处理。作为科主任,他顾全大局,对一些危重患者他能身先士卒,积极组织抢救抢。救成功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有一次来了一位心肌梗塞患者,病情危急,他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坚持两天两夜守护在病人身边,一方面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抢救一方面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至病人转危为安。前不久,有一位脑出血患者深度昏迷,呼吸衰竭来院治疗,为了防止患者窒息他不怕脏不怕累用手抠出患者口中分泌物并及时给患者通气挽救了患者生命。多少年来不知道有多少频临死亡病人在他高度负责和强烈爱心呵护下重获新生。

作为医院的技术骨干,在全县开展的“千百万工程”、“双百双促”“三联三帮”“等活动中,多次被委派下乡开展帮扶工作,他充分发挥个人专业技术特长,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全力投入到帮扶活动中去,开展医疗救助及咨询活动,经常深入农户家中,嘘寒问暖,全面了解村情民意以及经济状况,积极开展帮扶工作。

第三篇:心内科主任个人事迹材料

学医的都知道,心血管疾病往往起病急、变化快、后果重,甚至在短时间导致病人死亡,所以心内科是临床各科中风险和压力尤为大的科室之一。而毫无疑问,作为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当家人,沈国强主任数十年来更是付出了很多,在基层医院心内科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始终坚守着医者仁心,传承着医者仁术,追求着内心不变的医者理想。

爱,坚守医者仁心

“忙”,熟悉沈国强的人对他的工作现状都十分了解,用他爱人说的一句话:“一年之中难得能在家安稳过个双休日”。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比较复杂困难,而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仅是一个基层医院,心血管病区总共39张床位,而住院病人却长期保持在50人以上,而且许多是重症患者。为什么一个基层医院会吸引这么多的患者,为什么沈主任会那么忙?

蜀山镇有一位患者张大爷,今年68岁,如今生活得很快乐,很健康,可是谁也想不到他曾经在鬼门关徘徊过; 前几年有一个晚上8点多,因突发心绞痛被家人送到医院,当沈国强从家中赶到医院时,人已经昏迷,诊断为前胸壁广泛性心肌梗死。沈主任立刻参与指导抢救,不料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突发心跳骤停,情况紧急,需立即心肺复苏,沈国强不假思索,马上对患者进行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指挥同事予升压、强心等综合用药,5分钟过去了,没有反应,10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此时在一旁的众多患者家属都已经开始控制不住了,有哭有闹,但沈国强依然没有放弃,继续沉着冷静地按压抢救着,终于,经过20多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以及相关紧急用药,患者的心跳开始有反应了,渐渐的,越来越规则,患者救过来了,刚才还紧张的病区里一片欢呼,家属更是激动得泪流满面,没有人注意到沈国强已是筋疲力尽,全身大汗淋漓了。当他看病人病情稳定和安顿好一切回家时,时针早已指向第二天的刻度了。

不久前入院的一位陆姓中风后遗症患者,也是个老病号,到南京上海等许多大医院都就诊过,这次又因出现严重的症状而入住宜兴二院治疗,沈主任通过检查发现该患者病情确实比较重,为防意外而建议其到外院治疗,然而其家属却对沈主任说:“我们商量了,一致决定不到外面去了,外面的大医院我们也去过不少了,我们发现无论是诊断结论和治疗方案还是治疗效果,你们这里都和外面大医院都一样,而且沈主任特别认真负责,病区的服务态度也很好,在您这里我们很放心很舒心,对您的为人、医术我们完全信得过,以后不管病情怎么发展,我们都相信您已尽力!”一番话,温暖着沈主任的心,沈主任说,医者仁心是架在医患之间的桥梁,只有大爱,才能顶住压力,承受委屈,化解矛盾,赢得病人的理解和信任。

求精,传承医者仁术

心血管科对医生的业务水平的要求格外高,就拿比较常见的治疗心衰的强心药,多一分可能副作用过大而引起中毒,而少一分则又可能疗效不够而耽误治疗,稍一疏忽就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所以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心血管疾病的抢救和治疗成功率往往不高,但是在二院经沈国强同志抢救治疗的患者的成功率却非常高,经他抢救而从死门关上捡回一条命的患者可以说是不计其数,病区里挂得满满的各式各样的锦旗就是最好的证明。

业务精,是许多同事对沈国强工作水平和能力的评价,而他对自己说得更多的却是“要精益求精,要一丝不苟,要如履薄冰”。他常常告诫身边同事:做临床一定要认真细心,医生多一分责任心,多一些坚持和努力,病人就会多一分希望。去年夏天,一位40多岁的蔡姓患者因为胸闷气急而入院,床位医生检查了心电图,感觉病情不很重,就没有多留意。正好沈国强经过,他发现患者的气色精神不太正常,看了病历觉得和病情不符,便对患者重新进行细致体检,并且详细了解相关病史,他得知患者有痔疮病史,大便经常有血,沈国强引起了警惕,他摸了摸患者脉搏,发现几乎摸不到,“很有可能是失血性休克”,沈主任当机立断指挥抢救,果不其然,患者很快就从清醒陷入昏迷,升压、输血,一系列抢救有条不紊地展开了,由于抢救及时,患者得到成功救治。

相对于工作上的“严”字当头,沈主任对同事却“柔”情似水,关心体贴。常常逢到节假日,他就安排自己值夜班。有同事诧异不解,他总是淡淡一笑,他的理由就是平时科室工作比较忙,其他同志也都很辛苦,人家难得休息,怎么好意思去叫人家来呢?不好意思让别人加班,而好意思让自己辛苦,这看起来多“傻”呀。 沈主任经常帮同事值班,在科室里人尽皆知,大家常常笑说,摊上了一个好心的“傻主任”,真是幸福。其实,大家心中也明白,除了爱护团队,他心中更多的是放不下病人,节假日,就算他不值班,也常常会在医院看到他的身影,他说这样更安心。

第四篇:省五一巾帼奖获得者先进事迹(呼吸内科主任)

时光荏苒,岁月更续,**同志从21岁到47岁二十六年,历经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做人做好医生的这种信念,栉风沐雨,却历久弥坚;治病救人这种情愫,世事变迁,却纯朴依然……工作经历艰苦拼搏。

**,*医大附属五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以“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风,视患者生命和健康重于一切的责任感,深受患者爱戴。

一、知难

而进,勇做创业先锋

呼吸内科成立于2003年,面对当时科室的基础差、技术弱、队伍年轻、临床经验不足等问题。她日夜泡在病房里,严密观察每一个病人的变化,仔细做好记录。从呼吸内科的创建到不断发展壮大,凝聚了她的全部心血和汗水,工作中她始终以“公生明廉生威”、“其身正不令自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古训为准则,严于律己,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几年来,在她的率领下,这个科在管理上、诊疗技术上和服务质量上都跃居医院之首,尤其是她在全市率先开展的“机械通气技术上”在当时已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二、妙手回春,书写杏林传奇

**常说:“医者父母心,病人就是我的全部,他们把生命和健康交给了我,我决不让他们失望”。2007年初,一名在国家级医院“确诊”为“肺癌”的患者,本着试试看的心理,入住在哈医大五院呼吸内科。**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反复细致地为病人做每一项检查,并不断探讨和研究病症,虽然顶着来自于家属质疑和否定上级医院的双重压力,但最终她还是大胆、正确地推翻了“肺癌”的诊断,令患者及其家人激动得哭成了一团……….三、鞠躬尽瘁,堪称济世良医

她要求每个医护人员对待患者要有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非典”期间,**作为专家组成员夜以继日地工作,即使是她患上了“肺结核”,她仍然每天忍着低烧和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她的先进事迹被《**日报》进行了报道,采访中记者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平淡的笑笑说:“因为我是一名医生。”

四、拒收红包,具有高尚医德

**不但从不接受病人的“红包”,还绞尽脑汁为病人省医药费。她严格规定科室的医生,能不检查的项目,决不给病人检查,能用便宜的国产药,就坚决不用昂贵的进口药。她常给科室的医生说:“我们给病人节省钱,把这些钱花在治病的刀刃上,就是延长他们的生命啊!”多年来,很多病人家属,曾以各种馈赠方式对她表示答谢,都被她婉言谢绝。一次,**值夜班,一位病人家属借了解病情的机会,将“红包”放在值班室的桌子上,便匆匆离去。为了不让病人及家属产生心理负担,**没有将“红包”直接退回,而是委托护士长将“红包”内的现金变成了病人的住院押金。对待病人,她一视同仁,不论职位高低,不管贫富贵贱,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医疗权利和接受医疗的渴望,对所有的病人都以敬语尊称,以真诚的微笑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以完美的解答让病人轻松的回家,不仅注意解决患者自身的痛苦,同时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她从未与任何病人发生过争执,从而使自己在医患关系空气紧张的氛围中,依然缔结了和谐的医患关系,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与赞誉。

五、无私奉献,尽天使情怀

**二十多年工作在临床一线,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在繁杂的医疗救治中,体会着救死扶伤,转危为安的快乐。在她的心中,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就是把治病救人当成一项终生的事业来干,把医院、把科室当成自己的家来建。

2006年,**患上了“乳腺癌”。带着一颗回报病人、回报社会的心,她顽强地与病魔搏斗着。在她刚刚手术后的第三天晚上,她忍着术后的剧痛、带着输液瓶、坐着家人推的轮椅毅然地出现在兄弟科室的抢救现场;在她短短的二十天的住院时间里,她还坚持每天召集医生在她所住的病房里开早会、讨论和指导疑难患者的诊治、部署科室的工作;在她手术后的第二十天,她毅然办理了出院手续而返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为慕名而来的病人诊治。由于她的身体还没有恢复,每诊查完一个病人后,她都会汗流浃背,但她还是每天坚持查看每一位患者,因为身为病人的她更了解此刻患者的需求。

不论是**的病人、同事还是家人,只要是与她接触过的人都说,**就是一个心里时刻装着病人的医生。即使是生病了,她也不顾自己的病情坚持回到工作岗位。

多年来,她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诠释了白衣天使的神圣和救死扶伤的崇高,深得广大患者及社会各界的爱戴和肯定,她的先进事迹多次被市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她也先后被授予“医院名医”、“**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市三八红旗手”、“**市卫生系统最佳医生”和“**市先进女职工”等荣誉称号。

第五篇:优秀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事迹材料

悬壶济众生 热血铸医魂

—记荥阳市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郑全理

可用之臣,江山相托;可信之人,家产相托,此皆不为重托,唯可信之医,方以命相托。

——题记

他是一名让病人可信、以命相托的医生,他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爱岗敬业、医德高尚、把救死扶伤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解除病人疾苦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他处处为病人着想、精心诊疗每一位病人、尽力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他从不接受病人的红包和好处……,他就是郑州市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荥阳市首届道德模范、荥阳市人民医院普通内科主任、内科副主任医师郑全理。

第一章 无怨无悔的从医路

今年48岁的郑全理,自1982年走上工作岗位至今的29年里,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年四季,没有休息日。

1999年,郑全理担任普通内科主任。上任之初,普通内科医生青黄不接,老医生退休了,年轻医生刚工作不久,没有工作经验。作为科室主任,他把建立一支团结拼搏、努力进取、业务一流的团队作为努力方向。他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奋发向上。他自己以身作则,每天总是第一个到病房,最后一个回家,只要病人需要,不管白天黑夜,随时到病人的床边。他对年轻医生严格要求,针对每一位年轻医生的特点,给他们布置了不同的任务,通过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读书笔记、三级查房等形式加速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在他的带领下,普通内科的业务水平、工作质量日益提高,虽然心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先后从普内科分出去各自独立发展,但普通内科并未因此影响自身的成长壮大,仍以超前的速度在发展。

医生这一职业是特殊职业,医生面对的服务对象是病人、面对的是病人的身体和生命,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比其他行业人员职业道德要求得更高。医生不仅要为病人解除身体上的痛苦,还要帮助病人解除心理上的负担。

郑全理坚持每天至少查房两次,除了了解病人病情、为病人做治疗外,还热情亲切地与病人交谈,病人看到他和蔼可亲的样子,都愿意把自己心中的苦恼说给他听,他总是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及时帮助病人化解心中的苦恼,使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郑全理不但对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关怀备至,而且在住院病人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对一些特殊病人亲自上门回访,了解病人的康复情况,对他们作康复指导,赢得了病人及其家属的信任,很多病人都愿意找他看病,有的外地病人出院后,身体不舒服时就打电话向他求助,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他们的问题,尽力为他们解除疾苦提供帮助。

凭着20年多年的行医经验,郑全理在为人民群众治疗疾病的同时,坚持向人民群众宣传疾病预防知识,他每月都要抽出时间参加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在病区、在社区、在企事业单位、在电视台……都留下他的身影、都有他的听众,尽管从备课到讲课付出很多心血、从医院到讲堂走过很多路程,终日劳累、很辛苦,但他无怨无悔。

第二章 乐于奉献的好医生

郑全理热爱本职工作,把做好本职工作视为最大的政治。他坚持每天早上班、晚下班、节假日很少休息,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真可谓是“工作时间争着干,下班时间多奉献。”

作为科室主任、高年资医师,为了既不影响门诊工作,又能指导病区医师对住院病人的诊治,他经常是提前半个小时甚至是1小时到病区查看新入院病人、疑难复杂病人和危重病人,中午或下午在门诊下班后再去查看危重、疑难病人,指导年轻医师进行各项诊疗工作,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2008年夏的一个下午下班后,郑全理按惯例到病区巡查病人,据当班医师讲,住在16床的62岁男性病人,因当天在农田劳动时出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全身大汗等症状,以“中暑”住院治疗,虽经补液、吸氧、平喘等治疗近两小时,病情不见好转并且逐渐出现意识障碍,病人家属万分焦急。

郑全理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得知,病人当天在农田喷洒农药时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况且病人呈浅昏迷状态,全身大汗淋漓、瞳孔缩小、两肺布满湿性罗音,监护仪显示其血氧饱和度下降,他凭经验判定:病人可能是吸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他立即下达医嘱“静脉注射阿托品、抽血查胆碱酯酶活力”并亲自守护在病人身边,严密观察着病人的病情变化。20分钟后,医院检验科报告该病人“胆碱酯酶活力为0”,验证了他作出的该病人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判断。后经调整阿托品用量并加用氯磷定、醒脑剂……一个小时后,病人全身大汗消退、呼吸困难症状缓解、肺部罗音消失、意识逐渐恢复,他才离开病区。

郑全理日均接诊门诊病人50余人次。他对每一位就诊病人都热情接待,对每一位病人的提问都耐心给予解答;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等慢性病病人总是给予必要的康复指导并定期随访、指导治疗。对病情较重、行动不便的病人,他都会主动联系有关医技人员到门诊室为病人做检查、或亲自陪送病人到相关科室做检查,切实保障病人安全。

2010年夏天一个闷热的中午,下班时间已过去了十几分钟,郑全理洗完手,正准备离开诊室的时候,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大爷弓着腰、双手捧腹来到他诊室门口,只见硕大的汗珠从老大爷痛苦的脸庞上一滴滴滚落下来,多年的职业经验让郑全理意识到老大爷的病情不轻,他急忙把老大爷搀扶到诊室内的检查床上,详细询问病史后得知老人头天晚上与儿子生气后大量饮酒,从半夜开始腹痛,而且疼痛越来越重,这才来医院就诊。

经过认真的体格检查,郑全理判断老大爷可能是患了“急性胰腺炎”!他当机立断,让老大爷检查血常规、淀粉酶、腹部CT,可是老大爷没人陪伴,身上只有一沓皱巴巴的零钱票子,一毛的、五毛的、一块的……数来数去只有十几块钱。郑全理二话没说,他让老人把钱收好,自己在老大爷的几张检查单上一一签名担保。这时侯,老人已经痛得走都走不成了,门诊护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已经下班,郑全理搀扶着老人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挪向化验室,再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挪到CT室……

午后一点钟,老人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检查结果支持郑全理作出的“急性胰腺炎”诊断。郑全理立即联系病房,安排老人住院治疗并为老人再次签字担保。为了减少老人的担心,他一方面告诉老人“病情没什么,住院治疗一两天就会好”,另一方面,急急忙忙地找人联系老人的家属,并告知老人病情的严重性……下午两点半钟,老人的腹痛减轻,闻讯赶到医院的老人之子拉着郑全理的手,哭着对郑全理说:“谢谢您,郑大夫,谢谢您!今天要不是遇上你这么负责任的医生,我父亲的命恐怕就没有了,你真是我们家的恩人啊!”

针对接诊的病人中农村病人多、早晨空腹来院接受检查的病人多、希望当日做完检查回家的病人多的特点,不论早上或下午,郑全理在门诊室上班的时间总是提前15到20分钟,为的是让他接诊的病人早一点得到检查、早一点吃上饭;在门诊室下班的时间总是推迟10-30分钟,为的是让他接诊的每一位病人得到规范诊治、系统医嘱、当日能回家、节约一点饭钱、省一点住宿费。为方便病人咨询、方便慢性病病人接受他的康复指导,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他接诊的患者,使病人随时能与他联系,能根据病情变化在调整用药等方面及时得到他的指导。他还针对糖尿病、慢性肾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特意制订健康教育处方,每月两次在病区、到农村、到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为提高居民健康保护意识和预防疾病能力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有个举世闻名的誓言:“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生行医,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要诊治的病人是谁,对他们我将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唯一的目的”。郑全理对这个誓言熟稔、信奉。

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严寒酷暑,一个个急促的电话,让他一次次披星戴月赶往医院的病房;一个个会诊通知,让他一次次奔走在危重病人会诊的途中。多少个仲秋节、多少个除夕夜,千家万户团圆时,他在为解除病人疾苦而忙碌;多少次父母的守望、多少次孩子的期盼,都被他遗弃在抢救患者的紧张中。

参加工作近30年,他没度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假。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除夕夜,一个对郑全理来说是难得的休息好机会、难得的全家团圆好时候,因为那个除夕夜下大雪,不论是闹市区还是乡村里,都比往年的除夕夜多了些寂静。可就是在这个除夕夜的10点多钟,郑全理所在科室值班人员给他打电话说,崔庙南部山区一位42岁的女性胃癌病人,因肿瘤全身转移,对生活失去信心,20分钟前服农药自杀未遂,现生命垂危,需要他立即赶到现场急救那位病人。他放下电话,立即向大门口奔去……因为路上的积雪太深,到病人家去的路又窄、坡又陡,救护车很难到达病人家门口,只有停靠在距离病人家约一公里的公路边上,他和急诊科的两位同志抬着担架和急救设施、药品,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病人家中走去,跌倒了,爬起来继续走……到达病人家时,病人已经没有了意识,每分钟心率只有40多次,呼吸微弱,血压测不到,他们给病人面罩吸氧并做了其他院前急救之后,抬着病人向救护车停靠的地方赶去,尽管只有一公里路程,可郑全理他们在没膝深的积雪中,一边救护病人,一边抬着担架快速地往前走,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走到救护车跟前的,后来听病人家属说“他们好像在雪上飞一样,家属们怎么追都追不上他们……”。就这样,他们一个个累得全身大汗,把奄奄一息的病人送上救护车,又把病人护送到医院病房,立即用上监护仪、进行洗胃、输液救治……大年初一天亮的时候,病人睁开了双眼,看到一直守在她身边、双眼布满血丝的郑全理医师,她哭了,她是被郑全理医师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夜、不顾雪大路远、和他同事们一夜没有合眼、为挽救自己的生命、给自己生活勇气和信心的行为感动哭了人!她的哭声让她的家属朋友、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为之动容……

无论是2003年的“SARS”还是2009年的“甲流”、2010年的“手足口病”防治,作为荥阳市卫生局和荥阳市人民医院专家组成员,郑全理在搞好日常医疗、科室管理工作的同时,做到随时听到召唤,随时应诊、会诊、出诊,从不退缩。

2003年夏天,由于荥阳市“SARS”防治工作需要,郑全理所在科室两名医师被抽出专职从事“SARS”防治,当时病区收治从乡(镇)卫生院转来的发热病人又特别多,郑全理既要和科室其他医师一样排值夜班,又要日夜穿梭于各个病房诊查每个发热病人,以避免疑似“SARS”病人在普内病区收住。有一次,在病区忙了一天的郑全理,拖着疲惫的身躯准备回家休息,当他正要步入家门时,他接到医院让他赶快到贾峪卫生院会诊一例“SARS”疑似病人的通知,他二话没说就返回医院,穿上防护服,立即乘车向贾峪卫生院奔去……

郑全理到贾峪卫生院后得知,他要回诊的病人是从北京疫区返乡的大学生,发热已经两天、胸片显示两肺纹理增粗、白细胞正常,经过认真检查、专家组讨论、确定其为“SARS”疑似病人,决定把该病人接回市人民医院隔离治疗。该病人的母亲听说要把她女儿隔离治疗,坚决不同意。郑全理他们耐心向该病人的母亲讲:让病人隔离治疗是为了防止传染他人,如果把病人安排在普通病房,是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一遍一遍地说,一遍一遍地讲,足足说讲了两个小时,才说服了该病人的母亲。炎炎盛夏,一身疲惫的郑全理饿着肚子、穿着厚厚的隔离防护服,热得他全身大汗淋漓但又无法喝水,他几次感到心慌、头晕、恶心……类似这样的出诊、会诊在“SARS”防治的非常时期每周都有,他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被荥阳市卫生局党委评为非典防治工作优秀共产党员。

第三章 德技双馨的带头人

郑全理坚持认真钻研业务,及时了解他所从事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努力把适宜先进技术应用到临床工作中。近十年来,他和他所带领的科室在我市率先开展或推广新技术50余项,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期脑梗塞、心包穿刺抽液并局部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低分子肝素在心脑血管病中应用、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等技术的开展与推广,推动了我市医疗技术的进步,使无数重危患者转危为安。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慢性肝炎、肠易激综合征、消化性溃疡等诊疗指南的推广与普及,使我市多数内科医师和广大患者从中受益。他根据市人民医院农村病人多、中毒病人多的特点,探索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反复洗胃加血液灌流的新方法,大幅度提高了重度有机磷中毒、百草枯中毒治愈率。

经他亲自抢救或指导救治,数不清的大面积肺栓塞、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重型肝炎、席汉氏综合征并腺垂体危象、顽固性心衰患者获得了成功治愈;他使无数个辗转多家医院不能明确诊断的疑难病人得到确诊:长期误诊为慢性结肠炎的马××被他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长期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的刘××被他确诊为席汉氏综合征、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孙××被他确诊为高颈段脊髓炎……这些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长期误诊患者的确诊、疑难病人诊治思路的理清,无不印证着郑全理同志对病人的负责、对工作的严谨、细致、认真,无不印证着他医疗技术的精湛。他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近十年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和安全性》、《醋氨已酸锌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等6篇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他参加编写的《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等专著两部。2001年12月,他荣获荥阳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2006年以来,他担任中华医学会郑州市消化内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内科等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为这些学科专业学术在荥阳市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有人说,一个人把简单的事情干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了就是不平凡。

郑全理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诠释他入党时的誓言,以满腔的热情、坚韧的精神、勤奋的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医学事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慕名而来的老大爷、老奶奶拉着他的手连声感谢,当一个个病人康复出院,当一位位咨询者满意而去……他感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工作价值,他感到了自己所有的汗水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真诚对待病人,爱心奉献社会,在成为荥阳市首届道德模范之后,郑全理仍在继续努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画图工具的使用说课稿下一篇:合同工程完工验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