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材料

2023-04-12

第一篇: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材料

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履职尽责

砥砺奋进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贡献

——XX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XX,中共党员,1990年生,大专学历,2016年4月担任XX县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该同志是XX镇在开展千名党员大会时,经村支部推荐参加座谈会时发现的人才。经镇党委指派人员做其思想动员,他终于放弃了深圳科技电子销售公司的高薪待遇,同意参选村干,他受到了XX村全体党员的青睐,任职支书一职。他是XX镇党委发展两名优秀返乡农民工青年任村支“两委”的领头雁之一。任职支书职务伊始,因为年轻,也受到了不少质疑 。但他不惧困难,积极向老同志学习,逐步理清思路,将村支“两委”拧成一股绳,发挥了村支“两委”应有的作用。当支书近两年来,已荣获镇“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以及荣获县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XX村距镇政府7.5公里,辖7个村民组,664户2573人。其中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0户,1137人,外出务工人数 812人;2017年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复核后,现有贫困人口144户,362人,上级对口帮扶单位有省财政厅、XX县委组织部。

至当支书伊始,在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XX同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 —1—

帮助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在XX县刚刚结束的全国扶贫工作第三方评估中,XX村有幸代表贵州省被第三方评估抽中考核评估,XX在接受第三方评估组访谈,思路清晰,底数清,情况明,反应敏捷,得到了评估组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全县上下的无数点赞。

一、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XX村严格执行“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个人申请,村组干部初选,“第一书记”和镇村干部走访核实,村民代表大会评议,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的贫困户名单在村部显眼位置进行长期公示,并公布县、镇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项目,解决贫困户急需

自任职以来,他排除万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实施了很多项目,落实130万元,建成拉写至拉朝、利蒙至母荣、利蒙至务把等通组公路,并完成拉写、的育、姑化和母荣四个组的寨内硬化建设。落实37万元,建成5个篮球场。落实100万元,对XX小学室内、外进行文化墙建设,购买课桌130套,

修建学生食堂一间110平方米,篮球场1个。落实60万元,太阳能路灯200盏。争取落实135万元资金,实施排污沟5500米。争取污水处理厂项目落地建设。争取人畜饮水维修资金14 —2—

万元,确保利蒙、务把和拉朝三个组的饮水安全。争取项目修85万元修建拉写哎约至的梅等灌溉沟渠5.8千米。落实6万元,修建在村委会附近修建公厕。落实57万元,购置垃圾转运车一台,垃圾箱15个,垃圾桶800个,并实施的育和母荣两个自然寨寨内硬化3500平方米。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除了积极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我们还确定了农民义务监督员和义务养护员,确保项目质量和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找准路子,发展特色产业

XX同志带领村干部,配合驻村工作队和镇干部,深入开展调研,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种养殖业和特色农特产品为主的脱贫致富路子。如:建立了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牛37头,8家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分红。种植XX李200余亩,目前,全村有30户XX李种植大户,年收入达4万元。落实45万元资金,养殖黑毛猪 750头。落实15万元资金,养殖生态牛40头。大力抓好秋冬种产业300亩(其中:大蒜75亩、碗豆尖75亩 荷兰豆150亩)。引进客商开发优特产品XX土酒,成立胭脂红酒业有限公司,向群众购买XX酒3000余斤,惠及的育组16户,下步将扩大至全村,惠及全村广大群众。

四、思想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3—

XX带领村支“两委”全面落实县委“一补三强”思想扶贫,强化乡村治理,坚持精神脱贫、经济脱贫协调推进,从根本上提高村民素质、转变村民思想,进一步激发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在该村的育组争创了思想扶贫急先锋,通过积极打造向上的农村文化,广泛宣传脱贫政策和十九大精神,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公约,完善村规民约,激发了脱贫信心。村民素质整体提高,家家房前屋后环境美,农村精神风貌日新月异,全面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县委落实“一补三强”之前,XX也一直践行这一举措,他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贫苦户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该村的育组XX昌全家。家庭人口3人,母亲XX品芳常年有病,其父亲去世时,对于正在XX师院读大学的他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2009年大学毕业后,考虑家庭原因,一直在家务农,以便照顾家庭。家里的住房也是“东边看日头、西边看月亮、遇上雨天无处藏身”,对于他来说,又有慢性病的老人,压的他无法脱身,生活黯淡无光。他在组内走动时,见人“不抬头、不说话”透露出深深的自卑。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明白如果解决不好,XX昌全很有可能走到社会的对立面。为此他同驻村工作队一起,经常到XX昌全家做思想工作,主动和他沟通,同他讲解目前的扶贫政策,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经村支“两委”会商后安排XX昌全到村委会协助村委工作,给予一定的待遇,吃住在村,并作后备干部来培养。同时,XX积极对接落实危房政策,解决他家的居 —4—

住安全问题。对于他母亲,XX积极帮他家申请临时救助,由XX昌全兄弟XX昌福照顾。现在XX昌全走路腰板也硬了,见人也热情了,激发了其内生动力。

目前,XX书记正带领村“两委”班子继续按照制定的脱贫规划,同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一起,做细做实精准扶贫,确保一户一策落到实处,贫困户按时按质脱贫。在下步工作中,XX表示,将利用好本村的地理独特优势,加大XX李种植面积。加强产业技术管理培训。做好以短补长的产业规划。抓好能人带动示范,带上一批有意愿创业的青年外出考察学习。在产业发展中,进一步做好工作,将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到合作社发展的模式中来。充分利用闲置荒地,积极争取土地开发项目,将荒地变良田,发展稻田养鱼等产业。

—5—

第二篇:x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宣传

x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宣传

随着改革开放,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创业增收、便民利民的好政策,全国上下也涌现了一批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的阿克陶县巴仁乡农民***,正是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激励下,在自己的艰苦奋斗下,走出了四面环山,靠天吃饭的农村,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成为了“巴依老爷新疆美食餐饮有限公司”的合伙创始人,他的先进事迹传遍了巴仁乡,在他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和无私的帮助下,生他养他的故乡人民也享受到了他带来的福祉,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他的动员帮助下,巴仁乡一大批农民跟随他转移劳动力输出,实现了务工增收,为一大批农民工提升了就业机会,受到了父老乡亲的好评。

奋进先锋带新路

***,今年35岁,巴仁乡克孜勒吾斯坦村人,他出身于贫困农民家庭,是一个充满积极向上、助人为乐的普通农民中的一员,早在他尚未读完初中并的时候,因为家庭的贫穷迫使这位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年轻人辍学在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没有向生活妥协,艰辛的生活造就了他一股永往向前的奋斗精神,促使他走向艰辛的打工之路。由于打工生涯的艰难迫使他返回家乡,再次务农,当他看到自己与同龄人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年复一年的忙碌,仍然有许多孩子无钱上不起学,只有遵着祖先们千百年来走过的足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循环往复时。他决心无论有多难,都要拼着自己的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定要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家乡的艰苦落后的农业种植,改变不了贫穷落后面貌,增加不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不了贫困孩子的就业问题。为了改变生活面貌,他开始寻找出路,务工增收的艰难历程。他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能力,就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去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北上到北京加入了巴依老爷新疆美食,从一名普通的员工做起。刚刚起步的巴依老爷只是一家很小的摊位餐馆,经济效益不错,但由于餐厅地点小,没有形成规模,无法更好地实现脱贫致富,务工的艰难,让他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于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通过书籍充实自己,他开始思考餐饮公司的经营之道。他与合伙人利用新疆美食的特点,积极开发新菜,从事弘扬新疆美食、发展连锁型餐饮品牌。历经十三年艰苦创业、努力奋斗,以“新疆美食、良心制造”为公司发展理念,用最热情的服务,顾客满意的价格,严抓食品安全质量关,不断创新餐品的精神,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一致好评,赢得了业界对企业的认可。

助力脱贫共致富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发展,他本人拥有不菲的收入,但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想起家乡的大多数村民还处于贫困生活中,***致富不忘本,不忘回报家乡。为了更好的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从x年开始,他趁回乡探亲之际便动员本村民前往北京务工致富,并把相关优惠政策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进一步提高村民对疆外整体情况的了解和心理认同,逐步解开贫困群众赴疆外务工心结。他说“致富不忘国家,致富不忘社会。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也富不了,每年我都会带领贫困家庭的孩子前往北京参加培训。‘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自己富了以后,不能忘了父老乡亲。”

从x年至今,他在家乡积极联系阿克陶县人社局和巴仁乡人民政府,帮助贫困农民北上北京外出务工就业,经营餐饮服务业增加收入。在餐饮店里,他把自己掌握的经验无偿地传授给其他村的兄弟姐妹们,平时哪家的孩子家庭中有困难了,他都会积极帮助联系,帮助这些刚出来的孩子解除后顾之忧。在他的帮助下,已有部分村民在掌握技能之后走上了更高的岗位,也有部分村民开起了的自己餐馆,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他也因此被村民称为致富路上的带头人。麦合木提·米吉提是巴仁乡克孜勒吾斯坦村的一名普通村民,由于缺乏技能,在没去外面务工之前,除了在村里打些零工没别的事情做,致使家庭没有收入来源,被村里识别为贫困户。***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答应给他提供一份满意的工作时,他满怀激动地说:“是***,是乡政府,是国家给了我脱贫致富的路子,我要满怀信心,充满激情的干好工作,这样我们家就有收入来源了,生活会越过越好,脱贫的日子也会越来越近。”迄今为止,他已帮助300多贫困户400多人通过转移就业实现了务工增收。他不仅帮助本村的劳动力就业,还情系家乡家乡的教育事业。对于贫困家庭的子女来说,教育是他们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途径,也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武器。因此,对贫困家庭子女进行教育资助,是他回报家乡的一个重要行动。在x年,他通过朋友拿出1万余元资助本乡贫困大学生20余人上学,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走出农村减轻负担,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增砖添瓦。x年,在南昌工作期间,他成立了南昌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联系服务站,在平时工作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热情服务少数民族同胞,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服务社会,成绩显著,也因此荣获了南昌伊斯兰教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同时,***还深入南昌县莲塘一中,为当地学校中40余家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了3万余元,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生活困难问题,赢得公司上下员工的高度赞赏和无比的敬佩。在x年,在得知本村村民夜校学习用品缺乏的消息后,他便出资2万余元用于夜校购买书籍、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帮助村民更好的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增长知识技能。古尔邦节期间,了解到村里幼儿园的孩子由于父母不在家缺少关爱,他便出资3000余元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购买物品作为过节慰问。看到克孜勒吾斯坦村委会的村干部们在做工作期间走村入户奔波劳累,他便为村委会出资购买了6辆电动车,极大的方便了村干部们的工作出行,更好更快的为村民服务。“***不仅给我们村捐资捐物,也对村里的贫困户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作用,相信有他这样致富带头人的引领,我们村的脱贫退出时间也会越来越近。”村干部帕提古丽·喀斯木赞扬道。像这样平凡的事,在他身上还有很多。村民们在外遇到了什么难以解决的事情找他帮忙,他都会出资出力,尽最大努力帮助家乡的村民解决问题。***也曾说到:“感谢国家的好政策,鼓励村民通过转移就业脱贫,我也会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村民改变贫穷落后的观念,通过就业培养一技之长,早日脱贫致富。”

榜样带动转移就业

针对贫困户思想观念保守、收入来源狭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与人均土地少等核心问题,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要顺利实现转移就业,就必然需要一批像***一样在外成功就业致富的榜样,形成示范效应,更好的激发贫苦户的内生动力,产生疆外就业的意愿,通过转移就业脱贫致富。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这样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带头光荣脱贫、勤劳致富,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带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事迹催人奋进。同时不忘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行动关心、关注、关爱贫困群众,也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广泛好评。

第三篇:“最美退役军人”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最美退役军人”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男,**年**月出生,

**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月复员退伍,回到原籍**市**区**村,立足基层,服务社会,历任厂长、党总支副书记,**年**月至今连续*届当选**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年村改居,更名为**社区),经过十几年的辛勤工作,成为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把一个原本落后的村庄,发展成为如今的富裕村、文明村。

一、

狠抓经济建设,增强社区发展后劲

****年以前,**村(****年*月后为**社区)的集体经济因各种因素停滞不前、举步维艰,由于经营不善,**家村办企业大都陷入困境,经济发展遇到了障碍,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同志承载着全村的希望,临危受命。面对困境,社区“两委”深入调研、摸索实践,“依靠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走出了一条“三产强村、市场富民”的发展道路。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努力,先后建成了**沙发家具市场、小商品市场、**沙发材料城、**工业园和**沙发家具工业园的“三场两园”,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形成了沙发家具产、销、运一条龙的格局。与**区沙发市场、汽车文化广场、轻纺城、不锈钢市场、沙发城等一大批专业市场共同组成了我区**国道物流产业带,顺应了区委“东新、西古、南商、北工”的整体格局。如今**社区已经发展成为集体固定资产总值达到**亿元,市场年销售额突破**亿元,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元。综合考核连续十年被评为**区经济十强村居第一名。

二、倡导发展成果共享,社区旧貌换新颜

**时刻关心、关注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实现发展成果群众共享。通过这些年的积累,**社区集体固定资产已达到了**亿元,每年集体收入有上千万元,社区经济发展了,集体收入增加了,社区“两委”本着让居民群众受益最大化的目的,全面着眼于“衣食住行”这些群众的最基本需求上,开始大力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原属**村村民的福利待遇15年来增长了20倍,粮食补贴提高到每年每亩**元,男55岁以上、女50**以上的老年人可领取补助费每人每年7**元,加上有线电视补助、医疗保险补助,如果细算下来,每一位**社区的老年人即使不做其他的工作,每年也可以从社区领到近10**元的福利。对生活困难居民实行“一对一”帮扶,每年还拿出专款参与慈善募捐、社会救助。筹建了面积1200平方米的高标准老年公寓一处,内设老人居室**间,安排老人**人,餐厅、卫生室、浴室、健身房、游艺室、洗衣房等一应俱全,为入住老年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建设***平方米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每年为60岁以上老年免费查体,建立健康档案,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又投资**亿元兴建**社区医养中心,计划****年**月投入使用,采用居家式养老和托老所相结合的方式,使社区的老年人享受到更加周到便捷的养老服务;为配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投资***万元新建高标准幼儿园一处;投资**余万元建设完成**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使便民服务大厅、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艺术团、妇女儿童之家、各类兴趣协会等机构入驻,在社区中心位置整合便民服务资源,最大程度的方便群众;为繁荣社区文化,投资**余万元,建设了**万平方米的**文体广场,连续对**广场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后的室内文体馆、塑胶篮球场、塑胶田径场、塑胶门球场和全新的体育器械免费对公众开放,使居民及周边群众精神生活有了质的提升,实现了基本的老有所养、少有所教、医有所保、急有所助。

**社区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与集体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早在****年起,**社区就已先后投资一千余万元建设**广场,并使之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篆刻《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的石柱、二十四孝石碑等等,建成了文化气息浓厚的主题广场,让社区居民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提升社区居民思想道德水平。社区成立了书画协会、艺术团,每年组织书画展览、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丰富了居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引导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于****年**月竣工交付使用的**一村旧村改造安置楼工程更是创造了多个第一,圆满完成了建设面积**万平方米,水、电、暖、天然气、电梯配套齐全,总投资**亿元的安置楼工程,得到了**户回迁户的普遍赞誉,高质量、高标准的一村安置楼彻底改变了老旧小区的面貌;社区物业管理费、治安费全部免收由社区统筹支付,每年用于绿化、水电、道路、卫生、治安、配套设施建设、维修方面的资金就达****万元;投资**亿元实施**二村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于****年**月份动工,****年**月份交付入住,让社区的全体居民都住上了崭新的楼房。社区还有一项福利叫做“便民服务车”,社区出资购车成立便民服务车车队,配司机专门服务于居民群众的婚丧嫁娶,并且社区不收取一分钱,在“行”上为群众提供了便利。

三、关心群众日常生活,做好便民利民服务

**非常关心群众的日常生活,走访困难户和残疾人困难家庭,对于为国家建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老党员,尤其是建国前的老党员,**尤其关注,带领“两委”成员多次探望,送去深深的敬意和浓浓的关怀。重阳节慰问80岁以上老年人,上门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注重了解和关心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对遇到突发事件的困难户家庭实行救助,把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当作是一种责任。他还带头参与社会捐助、贫困生救助等活动。社区群众的大事小情都记在他的心上,社区三辆面包车专门为辖区居民群众家的婚丧嫁娶服务。

每年对**广场、各居民住宅区进行春季集中绿化,并对**广场进行了升级改造,今年完成***万元绿化工程,;对**家具市场、家居材料城、**广场各居民生活区安装电子监控***个,集成监控平台与区公安、消防平台进行对接,随着新生活区的入住,还将对居民生活区监控平台进行完善和补充。

四、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为民代言不负众望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干部,他尤其珍惜这一神圣职责赋予他的权利,不论去哪里、做什么工作,他都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记录下他走访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过反复的梳理和推敲,最终都变成了一条条的建议和提案,在基层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沟通桥梁。**曾说:“我是普通百姓的儿子,能被群众推选为人大代表,我就要担负起这个责任,真真正正作为群众的代表、维护群众的利益,为群众发声。”在我区开展的人大代表“双联”工作中,**积极响应,与居民群众促膝交谈,针对民生、基建、环境、卫生、交通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记录和反馈,为政府各部门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年复一年,**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已达20项之多,上至全区发展规划、下至基层惠民工程,他以群众的视角、群众的思维出谋划策,为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以身作则,扎实解决群众问题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干部,以身做则,带头喜事新办、一切从简,刚开始虽然没得到家人理解,却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始终走在联系群众的第一线,公开办公、手机电话,多渠道收集建议、意见,变“走进来”为“走出去”到群众家中、市场经营户摊前、企业生产车间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收集到群众反映的各类建议、意见分类处理、一线调研,对能解决的马上解决,对暂时不能解决的召开协调会、座谈会想方设法找出解决的办法。不管是紧张施工的工地还是植树绿化的现场,都能看到**忙碌的身影,扛起铁锹领着大家干,用实际行动鼓足了社区干部们为民服务的干劲。

社区事务种类繁杂,大到旧村改造,小到便民服务,哪里的路灯不亮了、哪里的污水盖丢失了、哪里的垃圾箱破损了、哪里的供暖不畅了都牵动着**书记的心,担任社区书记、主任二十年来,长年累月,不辞辛劳,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心怀敬畏之心、心怀感恩之心、心怀服务之心、脚踏实地依靠群众之心,就一定会在人民群众的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赢得群众之心。

六、不图安逸,志在再创辉煌

随着**社区的经济发展日益辉煌,省市区领导多次莅临社区检查指导工作,先后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健身俱乐部、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全国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先进基层党校、省级文明社区、省级绿色社区、省级文明和谐社区、**省优秀文化广场、**市文明单位、**市经济强村、**市基层党建示范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AAAAA级单位、**市孝文化教育基地等各级荣誉表彰130余项。**本人也先后被授予**省优秀社区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始终以公平、公开、公正为立身之本,不论大事还是小事,公私分明、一视同仁,铁面无私的清廉作风为他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和极高的社会评价。简单数字背后反映出的是不简单的工作实绩,在一个大社区,创造了**亿元固定资产的发展奇迹、维持了20年的和谐稳定、赢得了****人的民心支持,这就是一位将毕生心血贡献给集体发展的老共产党员的简历。

相信**社区在**同志的带领下,明天会更加辉煌。

第四篇:2021年驻村工作队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该同志能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策要求,严格落实驻村帮扶工作制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扎实工作、真情帮扶,为推进后庄村脱贫攻坚、贫困群众致富增收,付出了艰辛努力,受到了各级组织和群众的一致认可和赞誉。

一、发挥示范作用,深入调研听民声。

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在一线了解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包抓村和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实地调研,与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贫困群众话家常、算光景、厘思路、聊发展,了解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驻村工作队精准帮扶情况、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带着真情做工作、带着感情真帮扶,有力地增进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增进了与贫困群众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了为广大党员干部带好头、做榜样。

二、发挥协调作用,落实项目夯基础。

立足后庄村发展实际,以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为重点,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加强和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按照党建“千村示范、万村达标”要求,为后庄村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和电商平台,建设了标准化党员活动室1个,为村委会购置了办公桌椅、设施设备数十套。协调相关部门为后庄村安装路灯50盏,修建排水渠1000余米,铺筑水泥路800余米,有力提升了村容村貌水平,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

三、发挥参谋作用,培育产业助脱贫。

研究制定了包抓村年度帮扶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争取农业产业帮扶资金10万元,扩建彩钢结构羊舍200平方米,硬化地面400平方米。召开了后庄村2019年产业发展座谈会,动员有养殖经验的贫困户养殖獭兔,增加群众收入。争取产业帮扶资金50万元,育肥羊100只,建设獭兔养殖基地300平方米,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群众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四、发挥服务作用,心系群众强动力。

利用村级便民服务大厅开展服务100多次,联系爱心企业慰问群众50人(次),发放1万多元慰问品,免费发放药品2000多元。扎实开展扶贫扶志工作,经常深入贫困群众家中开展扶贫扶志和政策宣传,有力地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五、发挥领导作用,全力支持强保障。

全力支持驻村工作队各项工作,定期听取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情况,及时了解驻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严格落实“报账制”工作法和总队长制度,加强驻村工作队员管理,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关心关注驻村工作队员驻村生活,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安心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第五篇: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先进个人

坚守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老战士”

-----xx局驻村书记XXX同志先进事迹

XXX,男,汉族,四川安岳人,xx年1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80年9月参加工作。在部队服役近10年后,1989年转业到xxxx工作,现任xxx副主任、xxxxx镇耳当溪村“第一党支部书记”。

2016年XXX同志已不是第一次到基层参加扶贫,年过五旬的他已是参加扶贫工作三次的“老战士”了,1996年至1997年他xxx县乐园镇党建扶贫,2011年至2012年他赴xx县xxx镇海拉乡党建扶贫。XXX同志参加工作37年来,无论在保家卫国,还是在转业地方工作,政治立场坚定,不忘初心,作风过硬,敢于吃苦,严于律己、廉洁自律。1984年在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老山战斗中立“三等功”;1989年转业地方工作后多次获省经贸委、省能源局等单位授予的“优秀扶贫工作队员”“优秀共产党员”、考核“优秀”等表彰。

立场坚定,敢于担当,始终不忘初心

XXX同志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政治上、学习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16年初省委、省政府号召省直单位选派驻村“第一党支部书记”到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XXX同志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申请加入驻村帮扶队,组织考虑到他年纪较大且身体又不是很好,何况已经参加过两次党建扶贫工作,没有让他参加驻村帮扶队,而是选派了他同单位自愿申请的另一名年轻同志。这名年轻同志驻村工作刚开始不到半月,由于其家庭原因驻村存在困难,这时XXX又向组织申请替换这名年轻同志,并说出自己的肺腑之言:“脱贫攻坚责任重大,同事有困难也不是小事,我是一名党员干部,应该把为贫困群众脱贫和为职工排忧解难责任担起来”。就这样,这位扶贫“老战士”以实际行动,第三次诠释着“转业不转志,退伍不退色”奔赴到脱贫攻坚的前线。

“富不富看支部”。久经党建扶贫“沙场”的XXX同志深知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村支部是脱贫攻坚战的桥头堡,更加需要发挥其战斗堡垒的作用。XXX同志初到耳当溪村时,看见该村有山有水有耕地,觉得自然条件很不错,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经过几次座谈会和遍访村民后发现,村支“两委”组织存在:班子不团结,个别村干部懒政怠政,服务意识不强、效率不高等现象。XXX同志首先认识到要抓好村支“两委”班子建设,队伍带好,才能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

“问题找到了,就必须来就是立行立改”。XXX书记立行立做,充分运用他善于抓农村党建工作的经验,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村支“两委”的“软件”建设,将全村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章党规,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重点学习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并把党和政府脱贫攻坚要求及精神进行深入宣贯,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认识,促进村务工作“四议两公开”正常化,大事共同研究,小事通气商量,确保决策公正、公开、公平。另一手抓村支“两委”的“硬件”建设,利用省能源局资助的6万余元改善村委办公设施费用和自己驻村干部1万元工作经费,经村党支部集体商议,为村委购臵了办公桌椅、电脑、电视和农村科普书籍,使村支“两委”办公设施基本达到现代化办公条件。

“村委组织的战斗能力得到加强了,那么村党员干部就是脱贫攻坚的关键”。针对耳当溪村党支部多年未发展党员,全村24名党员中60岁以上有20人(占83%)的状况,XXX书记把发展党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引导村民组长、致富带头人和部分力求进步的村民30余人向党组织靠拢,现有入党积极分子3名,为耳当溪村党员培养储备新力量。

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全力脱贫攻坚

“想要富,就必须要有发展思路”。XXX书记2016年4月刚到耳当溪村时就立即开展遍访调研,存在村党支部对脱贫攻坚的思路不清晰,村干部和群众还处于观望状态,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泥泞难行,产业发展还未起步,大多数群众收入微薄,全村群众共奔小康任务十分艰巨。

“没有发展思路不行,没有科学的规划更不行”。XXX书记邀请专家和领导到耳当溪村走访调研,对本村的发展和规划编制收集意见建议,同时召集村支两委和村民一起研究本村的发展方向与规划编制,采取“上连天线、下接地气开门谋发展与编规划。在2016年下半年,耳当溪村有了被广大群众称为“耳当发展蓝图”的3年发展规划。规划特别结合了“5433”扶贫基金项目,形成了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村新面貌建设的一条龙发展规划,切实将“5433”项目中1785万元的扶贫基金用在“刀刃上”。

“发展思路和规划确定了,如何落实到位的关键就在于干部”。XXX书记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积极深入全村各寨各户,既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和发展规划,又积极化解群众矛盾,在不到3个月时间内,全村在家常驻的3000余群众都认识了省城来的朱书记。XXX书记驻村一年半以来,积极落实中央和我省的脱贫攻坚政策,完成了对全村190户精准贫困户保障、281户(459人)低保评定、28户“四类人员”危房改造、59户易地搬迁、“5433”扶贫基金项目实施方案等工作,有效化解群众矛盾纠纷32起。特别是XXX书记团结全村干部群众,以对接项目落地为抓手,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农村产业发展。一年半的时间,耳当溪村共建成产业路4.3公里,通组路3.8公里,饮水池100立方米,村民补种300株核桃、2500株樱桃、2000株板栗。特别是2016年8月,在村内推行“公司+金融+农户+保险”黄牛养殖项目,共养黄牛130头,带动贫困户26户,每年每户增收5000元。引导合作社和农民种植莲藕80亩,投放鱼苗、泥湫各2万尾,种植羊肚菌15亩、大球盖菌2亩、辣椒300亩、植板栗2000株、核桃2000株,散养土鸡5000余只,花椒、菊花、黄花菜各种植100亩,太空玉米5亩,通过发展产业带动了40户贫困户发展。2016年底耳当溪村成为沿河县谯家镇率先脱贫出列的贫困村。2017年起,全村正大踏步向“山清水秀、种养丰富、村民幸福”的小康村前进,XXX书记谈到耳当溪村在2020年实现小康目标是铿锵有力地答道“有绝对把握”。

敬业奉献,吃苦耐劳,为群众办实事

“干部干没干,群众眼里看”。在群众眼里的XXX书记属实是“老战士+老黄牛”,无论天晴下雨、月朗星稀,都能看见他在田间地头的身影和听到他与群众促膝谈心声音。由于超负荷工作,原患的腿疾愈发加重,但他都是痛了就吃止痛药,就又奔走在遍访入户和项目落实的路上,实在疼得不能行走,就到贵阳打一针封闭后又马上忍疼返村。他身体在做“减法”,与群众关系却在做“加法”,和村民关系变得更加亲近,村民长期未解决的问题都愿向他讲,更愿服他“管”。如:刘承勇因危房问题多次找村委会反映,由于他家原来没评上精准贫困户,不能发放改造资金,现在他身患疾病,老房随时有倒塌的危险。XXX书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实地查实并及时向相关部门申报,将其列为精准贫困户,获得了危房改造资金。又如:2017年春节期间,贫困户陶通娅家房屋受火灾,其家庭情况困难,姐妹俩正上初中,父亲已病故,母亲长年外出打工,成为无住房户,XXX书记通过筹集2200元解燃眉之急后,又为姐妹俩申请易地搬迁项目。

在为群众办大量实事的同时,XXX书记还充分利用自身人脉和社会资源,为耳当溪4个幼儿园12O名孩子筹集到捐赠120份玩具和600本图书;筹集到8000元对耳当麻石幼儿园教室进行修缮、课桌椅添臵和教学器材更新;争取到本村冬修水利资金30万元、农村绿色照明工程项目资金20万元;建成3个村民文娱活动场所。

严于律己,廉洁自律,坚守善始令终

XXX书记始终牢记“第一党支部书记”责任,在驻村工作中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从严要求自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特别是针对脱贫攻坚中的惠民实事,切实做到施策精准、实时公开、件件落实,确保群众的事均执行到位、监督到位。XXX书记始终认为,脱贫攻坚大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仅仅为贫困落后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协力、更加密切。作为一个驻村帮扶的“老战士”,XXX书记表示,在驻村工作中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按照“耳当发展蓝图”,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攻下本村脱贫攻坚“硬骨头”,实现本村小康目标,为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而坚守在驻村“第一党支部书记”岗位,不达目的不言弃,不获全胜不收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脱贫攻坚考核工作要点下一篇: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