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诗歌意境美资料

2022-10-07

第一篇:品味诗歌意境美资料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大班诗歌学习

梦来过了

我一睡觉,

梦就来了。

我一醒来,

梦就走了。

梦从哪里来?

又到哪里去?

我多么想知道,

想把它们找到!

在枕头里吗?

我看看——没有。

在被窝中吗?

我看看——没有。

关上门也好,关上窗也好,只要一合眼,梦就又来了。

这是一首意境优美、富于童趣的小诗。语言简洁、生活化,就像是随口说出的。 很担心孩子会“笑场”。因为大班的孩子们从认知的角度清楚地知道梦“不存在”。因此进行了设计。

我的设计有效果。我拉上了窗帘,把教室的光线变暗了。一开始,用轻柔的语气导入。“夜晚来到了,大地一片漆黑,安安静静的。许多人进入了梦乡,做起了梦。”于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告诉孩子,今天我们教室的布置是因为我们一起要来说说梦。并要求幼儿用轻柔的声音来讲述自己的梦。孩子进入了这样的氛围,于是缓缓、轻轻的讲述着自己的梦境。我,则为孩子的梦小结:甜甜的梦、美丽的梦、有趣的梦、奇怪的梦、可怕的梦。从梦的内容,我们一起探讨:为什么会有梦?戴文婷说:是因为白天想的事,晚上就会做梦。我告诉她,科学家也是这么解释的,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非常自豪。戈义轩说:梦是不存在的。徐俊杰说:梦是一种幻想;薛佳伟说:梦是自然现象;非常想要的东西会在梦里出现;在梦里我会变得特别厉害;在梦里我有变身机器„„看,孩子们对梦解释得多么透彻。

诗歌的学习,对大班孩子来说不具挑战性。重点是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一说到诗歌的内容——找梦。陈家伟就说:不用找,眼睛一闭就有了。马上就点题了。但孩子们没有因此笑场。他们感受着诗歌的趣味,就像刚才述说着对梦的理解一样。因为诗歌,就是孩子们的心声。虽然在认知层面清楚地知道梦境的不存在性。但,梦的神秘、梦境的有趣,又是孩子喜欢与向往的。我自己就一直喜欢与人讲述自己的梦境。诗歌中找梦的情节,天真有趣。孩子们非常喜欢。在尝试用轻柔的声音朗诵诗歌的基础上,我们一起还对找梦的情节进行了仿编。“在衣柜里吗?我看看,没有。”“在洗衣机后面吗?我看看,没有。”“在鞋子里吗?我看看,没有。”“也许乘着飞机到天上去找,能找到呢?”多么有趣的仿编活动,孩子们想象的翅膀展开了。飞进了诗歌的意境里。

第二篇:《诗情画意》品味国画意境

白雀学校

涂文斌

作为我们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今社会已经备受冲击,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亦是如此,国画我也已经上了多年,从一个初步模糊的概念慢慢清晰,期间感慨颇多,回顾每一个过程,就像自己精心培育的支树,成长中不断修剪。曾听老师说:备课就是不断的做“+”法,上课就是不断做“-”法。中国画的“意境美”涉及到的是一个庞大而深层的理念,我在选题时似乎并没有发现,但上下来后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未达到能把课上下来的程度。为了更多的了解中国画的“意境美”,我翻阅了很多书籍,开始做“+”法。

“景少意长”是中国绘画“意境”美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它强调画面实景的单纯性,要求紧紧抓住事物的本质,选取生活中最动人最有意义的部分,“以少许胜多许”。就像现代艺术巨匠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以数点游戏于山泉石隙间的蝌蚪引导观者很自然地联想到十里以外不停吟唱的青蛙,不可视的声音随着溪间的涓涓细流,送入观者耳中。又如王维《山居秋瞑》,王维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开创了诗情画意的境界,诗与画在意境上的交融,赋予了真正的气韵生动的美感,让诗的情怀进入了绘画,逐渐成了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在这里的苏东坡曾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又说“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山水诗和山水画异曲同工。

案例1:师:很好,很多同学说到诗与画是相辅相成的,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古诗——《江雪》。(由诗入画)

(出示课件,背景音乐,缓缓出现全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现在,大家闭上眼睛,告诉我,你的眼前现在浮现的是怎样的一个画面? 生:„„(孤独、寂静、寒冷、凄凉„„) (出示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师:符合你们心目中的画面吗?

生:符合!不符合!(学生在这里会出现争论,主要集中在画面中没有诗中的提到的“山、雪、鸟等”)

师:刚很多同学说到画面中没有诗中提到的景色,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只上独坐垂钓的渔翁,他身体略前倾,全神贯注,或许此时正有鱼儿咬钩?由于钓者坐在船的一端,故尔船尾微微上翘。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这种巧妙地利用空白的艺术手法,中国画家称之为“计白当黑”,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更突现出一个“独”字,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

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我从备课开始就觉得:小学阶段到初中,学生就开始接触过国画。从一般技法表现讲,难以体现中国画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之精髓。诗、书、画溶为一体,这才是中国画的真谛。是“国粹”“国学”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外国人叹为观止的,因此我认为学生到初二,理应对我们祖国的伟大传统文化艺术有所领略。故我在这节课中多加了些课时,力求使学生了解“诗情画意”,并初步能运用所掌握的绘画语言来依诗作画。

案例2:(重点欣赏作品,出示《溪山行旅图》,配上《溪山行旅》MP3音乐)

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经典之作《溪山行旅图》。(学生先自行欣赏,作品自小而大,由远及近,从下到上等多角度全方位移动,学生观察画面)你会读画吗?画面?构图?景物?意境? 学生:„„

师:那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出示图片《溪山行旅图》,局部放大,边放大边讲解)

师: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 ,绢本 ,水墨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山势高大,气韵生动。全图构图饱满,主峰巍峨浩大,逼近画幅顶端,造成外张之力的感觉。下部以三堆巨石作底乘,承受主峰的重量形成上下部位的紧张感觉。但画家巧妙地用水平线上的白色云烟和“S”形的溪水,缓解了紧张感,这一张一弛,使画面具有了空间感。一行山间行旅人把观者的视线引向画外,丛树背面隐约显现楼阁,有意安排在极右的一侧,构成人物向左行进的开阔视野,使画下方形成节奏感。内蕴张力,把我们引向画外,仿佛听到了从画面上传出“流水声和清脆的马蹄声”。在意境创作中,画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引导、控制其笔下表现的对象,也正是我们常说的“因心造境”。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作为本课重点欣赏课程,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这幅画给人以山势逼人、外张力强的感觉,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构图,主峰巍峨浩大,面积占画面的三分之二,而逼近画幅顶端,造成外张之力的感觉。下部以三堆巨石作底乘,承受主峰的重量形成上下部位的紧张感觉。但画家巧妙地用水平线上的白色云烟和“S”形的溪水,缓解了紧张感,这一张一弛,使画面具有了空间感。一行山间行旅人把观者的视线引向画外,丛树背面隐约显现楼阁,有意安排在极右的一侧,构成人物向左行进的开阔视野,使画下方形成节奏感。再者,这幅画却还有一股力量——内蕴张力,把我们引向画外,仿佛听到了从画面上传出“流水声和清脆的马蹄声”。这“画外之画”是画家以有限的题材,

抒写不尽的情思,从而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在意境创作中,画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引导、控制其笔下表现的对象,也正是我们常说的“因心造境”。

这一课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化艺术之精粹──“诗情画意”。围绕着“诗情画意”就必须从诗与画两方面去带领(引导)学生领略先人的丹青、墨宝,玩味着古曲、寻觅着佳句;追寻着古人“渐入佳境”的“意思”,探究着今日的“诗情画意”。这样“全方位的” 品味与摹学,才能体味成就“诗情画意”的畅快之情。

第三篇:研究性课教案---品味诗的意境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水平。 2.过程与方法:

①先理解和掌握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 ②重点把握古诗中的“意境”。

③结合“意境”说,具体鉴赏一些代表性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鉴赏古典诗歌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弄清“意境”的含义,具体把握鉴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鉴赏古诗的途径、方法:1.首先理解诗意;2.结合方法,特别是“意境”说,深层次欣赏。

教学步骤:1.导语。

2.师生探究什么是“意境”。

3.结合具体诗歌师生探究、讨论,教师点评总结。

一、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浩如烟海,要读懂一首诗,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鉴赏的角度很多,有技巧、语言、情感、议论、意境、风格等等。这一节课探究重点放在“诗的意境”。

二、探究诗的“意境”

1.师生互动:什么叫诗的意境?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归纳。

什么是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是人的思想情感;“境”就是境界,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助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

㈠情境交融,虚实相生

诗人的主观情感为“虚”,客观的物象为“实”,物象依靠感情获得生命,感情借物象得以表现。诗人在创造意境时,把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交融在一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这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⑴触景生情,因物缘情

诗人看到某种富有特征的物象,受到感染,油然而引发某种悲喜、爱憎之情,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让主观的情感与客观的景物统一起来。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感情触发过程,是创设意境的一个重要的手法。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由写景开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时当深秋,晴空如海,山高林密,晴初霜旦,高猿长啸,空谷传响,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天高”“沙白”“猿啸”“鸟飞”,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极雄浑高远,饱含着诗人无穷的情思。

三、四两句写远眺之景,上句写山景,下句写江景,山上江中,往复交织, 1 构成一幅非常生动的三峡秋景图。在极其萧瑟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浑浩奔放的气势。以上四句写景,确实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悲秋之意。“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文心雕龙·物色》),更何况眼前这一片凄凉肃杀的景色?自然更使得诗人触景生情、引起相应的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了。而这种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又反过来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

五、六两句由上文写景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两句写出自己身多疾病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和秋景萧瑟触景生悲的愁苦心情。尾联两句是写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全诗就在沉重的感叹声中收结,结得悲愤深沉,而又寄慨遥深。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満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在深秋与午夜,不仅看到了日落,听到了乌啼,感到了寒霜满天,还看到渔火映照江枫。诗人将这些物象与午夜钟声连在一起,塑造了完美的意境,真是身在客船,愁情难解,达到了情与境的和谐统一,感人致深,精美超拔。

⑵寄情于景,物我合一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王微),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寄情于景,物我合一”的境界。寄情于景,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感情推移过程,诗人选择最能表现主观感情的景物,把情感寄于其中,求其似我。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该诗写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中独自开放,借以寄托诗人报国无门,屡受排挤和打击的不平心境,表明了诗人的心迹,不为沽名钓誉,只为拯救国家,是一种坚贞的自信,做到了情寄于物,物因情见,物我同化。

再如《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到人间。

该诗表面上写石灰的制作过程 ,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寄不怕千难万苦,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及以身报国的高尚情操于其中,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熔为一体,达到物我合一。

⑶以情观物,缘情绘景

诗人用某种情感去看待某一景物时,诗人笔下的景物,就染上了诗人的某种情感色彩,这就使景物有了人的情感。

杜甫的《旅夜抒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在成都无凭无依,流落飘零,夜愁不寐,孤寂苦痛,诗人顺江而下,除细草微风,危樯夜舟,什么都感受不到,夜孤寂得令人难以忍受,正是诗人以情观物,移情入物,使得空间中的一切存在都变成自身情绪的对象物,塑造了有着作者自己感情色彩的境界。

再如,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 该诗写了日常的农家生活场景,主要的内容都是意境的描绘,表面上看是作者无意的描摹,但内里却寄有作者的情感,那就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⑷情景并列,实则融合

在诗词中,描绘景色的内容和抒情的内容分界清楚,表面上看,二者平行并列,实则情景融合在一起,前文的景是为了后文的抒情。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景象。气势雄伟,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的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象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该诗抒情与眼前的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委婉含蓄,不卑不亢。

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起,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日高楼休独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词的上片将景色描写的阔远而绮丽,毫无衰飒情味,与下片抒发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之情融合起来,一方面显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和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悲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苏轼的五绝《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汾河。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诗人用情景相生、情景“互藏其宅”的方法创造意境,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情意。首句从景写起,次句由景到叙事,三句由叙事写到心情,最后以景语作结。前两句侧重写景,皆写那些能够表达感情的景物,后两句以情为主,又不空泛抒情。前后各有侧重,但又“互藏其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尤其收句,以景结情,更显含蓄有深味。此诗寒意之景与烦愁之情水乳交融的意境,浑然纸上,如画彰目。

㈡情景矛盾,互为映衬

诗中的情与景本来是谐调一致的,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可有时为了创造新的意境,却把相反的互相矛盾的情与景放在一起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彼此相成交相辉映,造成一种别开生面,出人意料的情趣。该造景法,具有隐曲性、深藏性,以此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该诗后三句写往日热闹繁华的生活,象征着他生活中的最美好,最无忧无虑,春风得意的时刻,景之浓丽,情之浓烈,从表面看,所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实际上作者着重表达的倒是另一方面——今日处境的无限凄凉,开头的“多少恨”,通过这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托,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浓重,真是以乐境写哀情,对往昔的繁华眷恋越深,今日处境的凄凉越不难想见。

杜甫的《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登楼》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刚刚平定而吐蕃入侵、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之时。全诗借临 3 以抒情,融山水景象、历史遗迹、国家灾难、个人忧思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首联,“花近高楼”与“万方多难”形成反衬,以乐景写哀情尤哀。颔联,写“登临”所见,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境界阔大,情思悠远,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民族历史的追怀,也流露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颈联,写登楼所想,议论天下形势。所思所感中,有希望也有焦虑和担忧。尾联怀古讽今,寄托个人抱负。末两句,承前写景:由忧山川自然景观而写古迹人文景观;承前抒情:由抒爱山川社稷之情而抒发济世无奈之叹。全诗即景抒情,语壮景阔,寄慨遥深,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这首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语壮境阔,寄慨遥深,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表现了诗人沉重忧伤的感情。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㈢删繁就简,含蓄不露

姜夔说“语贵含蓄”,杨载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解。删繁就简,句绝而意不绝。”诗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形象,而构成意境的感情则含而不露,巧妙地溶入形象的描绘之中,这就是达到艺术上的含蓄,把丰富的情感浓缩到“以一当十”的艺术形象里,使意境深远。

苏轼的五绝《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汾河。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该诗的前两句侧重写景,皆写能够表达感情的景物,后两句则以情为主,又不是空泛的抒情,前后各有侧重,但又“互藏其室”,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尤其收句,以景结情,更显含蓄有深味。此诗寒意之景和烦愁之情水乳交融的意境,浑然纸上。

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本诗写景,用寻常的话语点缀,不雕琢,不尚工巧,风味独特。未句“花落知多少”情致横溢,美好的春天该珍惜呀!诗小含量大,意境深远。全诗看似纯粹写景,却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感叹!

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

该诗前三句尽管都是对客观景物的描写,着重渲染的是昔日的繁化,但其中却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诗人给我们展示子两幅画面:一幅是战士们脱下战袍,换上锦衣,向国人炫耀;另一幅是宫女打扮成花一般的美人,在宫殿中恣情的欢乐。这表明勾践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难忘得一干二净,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最末一句,写诗人的眼前的凄凉景象,引发人的沉思,其中含有无限的感慨。

“一切景语皆情语”。对于诗歌而言更是如此,而借景抒情是诗歌的主要抒情方式,由外而内地透过景、物去把握作者的情感便成为阅读诗歌的基本途径。

第四篇:播音主持的意境美

浅论播音中的“以情感人

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某某播音员因为播音时间长而形成了“播音腔”。“播音腔”是因为播音员在播音时无生气、无感情色彩而形成的。播音员要把稿件播出神彩来,就应该用真实的感情感染受众,而不是心中无物。只要在播音中做到“以情感人”就能避免形成呆板的“播音腔”,就能让稿件锦上添花、令人回味无穷。那么,要怎样做到“以情感人”呢?首先我们要先明确播音员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一、什么是播音

我们所说的播音概念,就定义来讲一般是指以传播者的身份,以有声语言为手段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各类节目中直接面向听众观众传播信息的新闻实践活动。播音,是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是广播电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时时刻刻都体现着传播者的态度。所以,播音员、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直接、准确、鲜明地揭示语义实质和思想内涵,具有引导和帮助受众了解、认识社会的作用。正如北京传媒大学张颂教授讲的:“有稿播音,要‘以稿件为依据’,要有一系列的创造思维的流动,去开掘和发现里面的丰富内涵和情境意向,从中获得人文积淀、感情色彩、修辞效果和人生况味,然后,准确、鲜明、生动的形之于声,及于受众。”好的播音主持,以事醒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

明确了播音员的职责,那我们又如何尽职尽责的播好音呢?

二、怎样播好音

播音主持创作不光是为了传达概念信息,更要传达感情信息。播音主持创作的核心就是要“以情感人”,要把符合稿件内容的喜怒哀乐形于声,用富有感情的声音去感染受众,使受众和你一起激动,一起悲痛。只有播音员自己感动了,播音时真的动之以情了,才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否则,要么是见字加情矫揉造作;要么就没感情,干瘪枯燥、乏味。所以,播音员在理解稿件内容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积聚真实的感情,并学会调动感情,只有将稿件的内容化为自己的思想,将稿件的文字变成发自肺腑的声音,以情带声,传情达意,才能把文章播出神采来。 那么,要怎样才能做到“以情感人”呢?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播音员的立场、感情、态度,直接影响到对稿件的理解和表达。播音员只有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在播报中把握好“度”的问题,不出现原则性的错误,才能更好的在稿件中弘扬主旋律,唱响时代新风。

第二、深入生活,细心观察。

播音员要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要深入生活向社会学习,丰富自己的感情。因为播音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播音员不可能有太多的机会参与前期工作,而且播音员、主持人长期工作在聚光灯下,很容易脱离生活。所以,播音员一定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换位思考。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播音员只有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汲取“养分”,才能在播音时的再创作中赋予稿件准确的感情。尤其是中央提出宣传报道要“三贴近”以后,全国上上下下的媒体都打出了许多“民生节

目”,而“民生”类的节目更考播音员的“功力”,更需要播音员的生活体验和细心观察,如果平常不留心观察,那么在接触稿件时,可能就会找不到头绪,不知所云。

第三、要理解稿件内容。

稿件是撰稿人经过充分策划,深入采访后撰写而成的。好的稿件其中不乏充满情感的细节或激情抒发、描写等等。当进入备稿时,必须要准确的理解稿件的内容、情绪,把握好整体感情基调。只有主动深入地去理解稿件,才能受到作者感染,掀起心底的感情的涟漪,进而支配自己的语言,感染受众,唤起他们思想感情的共鸣。播音员、主持人如果不能准确理解稿件内容,会使本来很好很高水平的节目黯然失色,或造成歧义、反义和误解,令人生厌。试想,播音员如果连稿件内容都不能理解,如何能倾注于稿件正确的感情色彩,而不准确的情绪,又怎能感染听众和观众呢?

第三调整好话筒前的状态。

话筒前的状态相当重要,播音员坐在话筒前要有想播讲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才能促使自己播好音。话筒前讲究的是情绪的酝酿,把情绪调节到适应稿件基调的最佳状态。在话筒前,从心理状态到发音各部位以至全身,都应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境界。

调节情绪,有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运用音乐调动感情。例如有一次我接到一篇描写我县最高峰——大雪锅山的电视专题片的稿件时,为了把情绪调节到轻松自如的最佳状态,我找了一曲空灵、悠远的音乐播放着备稿,因为音乐的作用,很快就找到了那种遗世独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顺利进入了状态。

获得最佳的话筒前状态的前提条件就是:

1、播音员要有话筒前想播讲的愿望,有了这种愿望,才有最佳的工作状态。

2、充分、熟练的备稿。要有熟练、流畅的备稿基础,才有正式播报时自信、轻松、自如的话筒前状态。

第四、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是播音员、主持人调动感情,激发播讲愿望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一种联想、想象活动。播音员在播音的时候不是脑子空白,机械化的播讲,大脑要活动起来,配合稿件内容进行一系列的联想。要怎样做到“情景再现”呢?

1、看看画面、酝酿情绪。当播音员接到稿件的时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记者拍摄回来的素材先大体的过目一下,做到心中有底,这样,在播讲的时候就更容易倾注感情。例如,在解说我台拍摄的一个贫困家庭的5岁男孩因脑积水无钱医治而导致头颅异常肿大的这样一条新闻时,因为配音之前看了记者拍摄回来的画面,当进入配音时,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男孩痛苦的表情、凄惨的哭声,一下子就调动起了感情,使这篇稿件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展开想象,身临其境。当条件不允许,不能先看画面时,播音员、主持人就要通过平常的生活积淀,在播讲的时候运用大脑搜索一些相关的“讯息”,在大脑中不停的“回放”,做到心中有物。比如:当我们接到一篇描写某美丽景色的稿件时,虽然没有去过该地,但可以在大脑中想象曾经看见过的其他地方的美丽景色,也可以达到异曲同工之效。

第五、运用技巧处理稿件。

思想感情是技巧的基础与前提,而技巧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表达思想感情的几种主要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

1、停连。播音中确定停连位置,常常是要打破稿件标点符号的限制,要如何停连是要根据我们对稿件的正确理解来确定的。比如我解说的电视专题片《山村集市的拓荒者》中有一句话:在按板镇有一个从来没有集市的边远山村,如今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集市。在解说时我在这句话的“如今”后加了个停顿,这样就更好的体现出了这个山村的变化。

2、重音。强调重音,不是单纯的加重加强声音,一味的“硬砸”,要用强弱、快慢、虚实等方法来避免重音运用中的单调、生硬、僵死。比如我台播出的教师节特别节目中有一段话:罗正壹小朋友在刚入园的头几天里是最喜欢哭的孩子之一,在老师耐心的安抚和细心的照顾下,消除了上幼儿园的恐惧,开始喜欢上幼儿园了。这段话要体现的重点就是幼儿教师的耐心和细心。我在解说时是这样处理的:解说到“耐心”时放慢语速,解说“细心”则放轻声音。这样一来,幼儿教师的特点马上就凸显出来了。

3、语气。在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中,具体的感情色彩体现在语气之中。不同的感情,语气各有不同:爱的感情色彩是“气徐声柔”;悲的感情色彩是“气沉声缓”;喜的感情色彩是“气满声高”;急的感情色彩是“气短声促”。我在解说我县文腊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专题片时,就很好的运用了语气的作用。在片子开头概况时,语气比较舒缓;在介绍艰苦环境和贫困现状时,语气低沉;介绍在支书的带领下发生的巨大变化时,我的语气开始高亢激昂。不同的背景,采用不同的语气,使观众充分的感受到了情景的变化。

4、节奏。运用节奏技巧,具体要掌握几种方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停先连,欲连先停;欲轻先重,欲重先轻;欲快先慢,欲慢先快。

以上这些是播音中的基本语音技巧,只有正确的运用这些技巧,才能凸显出稿件的个性特色,艺术魅力。错误的技巧运用不仅会造成语义模糊,更为严重的还会颠覆稿件的基本意思。

总的来说:播音员要做到“以情感人”首先是要有一颗热爱播音事业的、对观众负责的心。要自然的流露感情,由衷的表情达意——能感动人的感情必须是真情,只有真挚的感情才能打动人。其次是要永远的保持着好学上进的精神,只有平常多练、多看、多听,不断的学习提高,才能运用好播音的技巧,才能准确无误的抒发感情,才能发挥好播音员的作用为稿件增色添辉。

第五篇:俳句与唐诗绝句的意境美

摘要: 本文将日本和中国两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形式――俳句和唐诗绝句作一个对比,选取其意境美这一方面进行了阐述。文章以最具代表性的松尾芭蕉与王维的作品为例,着重介绍了意境美之寂静、余情、纤细之美,并对“空”、“虚”之美作了简单的论述,以期对读者理解其文学作品有所裨益。

关键词:俳句 绝句 意境

前言

俳句是日本韵文学的一种传统形式,也是世界文学中最短的格律诗之一,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唐诗的五言绝句,也以其因小见大、以少总多、有平仄韵律,流传甚广,至今仍广为后人所传颂。这两种诗体,都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两国的文学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突出地位,尤以其简短的字句,传达深刻、幽深的意境,为后人所尊崇。笔者在此作一个简单的比较,以加深对这种诗体的理解,体会其意境之美,也期望对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一定的参照。

1. 俳句及唐诗的基本知识

俳句,为日本的一种格律诗,是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将其中的感动或感受,用语言凝结在17个音节中的诗作,其韵律为五七五,十分简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易于传唱。

唐诗的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五言绝句。亦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姊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出一种种真切的意境。

2. 松尾芭蕉与王维

诗人的人生经历,对于其作品的创造,对于其作品的内容乃至情感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研究作品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诗人人生经历的考究。探讨俳句与唐诗绝句的意境美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日本的俳句和唐诗绝句的两位代表诗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对于加深我们对其作品意境美的把握很有帮助。

2.1 松尾芭蕉(公元1644―1694),伊贺国上野人,本名宗房,初号桃青,后改芭蕉,又名钓月轩、泊船堂、天天轩、华桃园、栩栩斋、风罗坊。少年时事上野城代藤堂新七郎良精,做其嫡子主计良忠近侍。良忠爱好文学,曾就安原贞室及北村季吟学俳谐,俳号蝉吟。年轻的宗房受了他的影响,也很早就对俳谐发生了兴趣。宽文七年(1667),蝉吟患病夭折,宗房当时二十三岁,感叹之余,辞别主家,赴京都投入了季吟门下。宽文十二年(1672),宗房二十八岁,又离开京都到了江户,据说曾在小石川关口町做开凿水道的役夫,备尝了生活的艰辛。然而他不顾生活的极端贫困,仍然不断钻研俳谐,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同时开始设帐授徒,宝井其角、杉山杉风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投入他的门下的。宗房在深川开始结庐(即芭蕉庵)隐居是他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具体年代众说纷纭,大致是在三十岁以后。宗房在此改名为芭蕉,过着相当简朴的生活,悉心于俳句一道,精益求精,艺术上也渐臻炉火纯青的境界。天和二年(1682)草庵失火烧毁,芭蕉迁居甲州。后来由于山口素堂等奔走集资,芭蕉庵才得以重建。芭蕉虽然回到了旧宅,但是几年的做客生活引起了他对旅行的强烈爱好,促使他把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四处云游上。贞享元年(1684)秋,芭蕉在门人千里陪同下出行,写下了《野游纪行》。在后来的出游途中,他著有《芳野纪行》以及《更科纪行》、《奥州小路》等作品。元禄三年(1690)芭蕉小住于石山幻住庵,翌年又移居嵯峨落柿舍,相继写下了《幻住庵记》与《嵯峨日记》,同年十一月又回到了江户。元禄七年(1694),芭蕉在两年余的静居后又一次作长途旅行,经伊贺、奈良来到大阪,在园女亭的文会上发病,虽经门人厚加看护,亦无起色,延至十月十二日在大阪的客舍逝世。正是由于芭蕉“町人”的出身以及他的经历,成了他创作的源泉,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这些素材贴近生活,符合俳句广为流传的要求,也培养出了他俳句中的优美意境的灵感。

2.2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附近)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今山西蒲县附近)人。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年十五以后,作诗存者甚多,如《题友人云母障子》、《过秦王墓》、《洛阳女儿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开元七年(719年),他十九岁,赴京兆府试举解头,《李陵咏》、《桃源行》、《清如玉壶冰》等即作于当年。他精通佛学,擅长音乐和绘画。他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的诗境,意象玲珑。他一生创作良多,在后世广为传颂的作品也数不甚数,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终南山》)“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王维田园诗的代表作《新晴野望》和《魏川田家》等都写出了深刻的优美意境。

3.意境之美

3.1寂静、余情、纤细之美

松尾芭蕉的俳句和王维的诗,都不同程度地描写自然,衬托自然,以动写静,以静制动,恰到好处,让人闲情逸致,回味悠长,余情浓浓,尤其其中的纤细之美,细腻生动,令人遐想与憧憬。当然,王维所处的年代在芭蕉之前,早了近一千年,也有的学者认为,松尾芭蕉是受王维的影响,在这里并不作过多的论述,但也丝毫不影响二者相同的意境之美。

基本上与字面意义相同,根据这个原则创作的俳句在芭蕉的作品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例如这一首:“古池や蛙とびこむ水の音。”(译为:静寂的池塘,青蛙蓦然跳进去,水的声音呀!)这是芭蕉集中最脍炙人口之作,在日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芭蕉也自认为是新调的第一句。正冈子规评道:“芭蕉独居深川草庵,静思世间流行的俳谐。连歌陷于陈腐,贞德俳谐遂兴,贞门亦陈腐后,谈林又另创意境。然谈林亦不过流行一时,终非万世不易者。于是徘运亦一变,采用了长句法,杂以汉语,渐渐摆脱了贞门的洒脱与滑稽。我门第等盛唱此道,我亦时而为之,然再三再四过奇之后忽生厌倦,甚厌此体。但是既不可复归谈林的鄙俗,也不应仿效贞门乳臭而蹈袭连歌旧套,必须另创一体才能安心。这样首先要减少聱牙的汉语,尽量使用平易的国语;然而国语音多意少,因此要在十七字中充分表达我之所思,就只得最大限度地省略无用的言语和事物。那么,究竟应该如何作句呢?芭蕉脑海中如起蒙蒙大雾,惘然而坐,非醒非眠。在万籁俱寂忘想全消的瞬间,窗外传来了蛙跃古池之声。这时既非自己所道,又非旁人所语,在芭蕉耳边响起了‘蛙跃入水声’的一句。芭蕉这才如梦方醒,在略为侧首沉思后抬起头来时不觉破颜一笑。”这段关于芭蕉作句时的心情的设想是很有趣的。下面与高滨虚子的评语作一比较:“以前的俳风或以滑稽或以忧伤为主花鸟倒是内蕴的,从这一句开始,花鸟才被提到表面上来。”又说:“子规以为芭蕉由于‘古池’句而大彻大悟,对于把青蛙跃古池这样平凡的事也咏成俳句自己也感到惊奇。芭蕉领略自然之妙,而且功夫老道。他的兴趣之处皆在于自然,此后他的方针就是要着眼于自然。子规也想把俳句引导到描写大自然的道路上去。并且子规说这句题材平凡,实际上它暗示了芭蕉内心的感动,大地回春,樱花初绽,草木萌芽,正是所谓惊蛰之时,地中百虫都开始活动,青蛙亦然。静止的古池之水也温暖起来,于是乎青蛙跃入其中,这是四季变迁的一种表现。芭蕉常说自己以‘四时为友,而劳身心于花鸟之中’。”又说:“我家院中有一小池,内养金鱼。冬季金鱼皆潜伏水底。某天我看到漆黑的东西在水面上游,仔细瞧去,原来是何止千万的蝌蚪。过了几天,我策杖来到金鱼池畔,忽听‘嘭’的一声,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只大青蛙跳进水里去了。我顿时感到了‘古池’句,同时开始真正理解了芭蕉的名作。”从正纲子规等的话语中,我们也看到了芭蕉俳句中幽深的意境之美。从中,也让人不禁联想到: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某地的一座千年古刹里,有一间千年的古池,池中的睡莲在皎洁的月光中,娇脆欲滴,而周围又是一片寂静,静得那么出奇,连风声也没有,这时,忽然有一只青蛙“扑嗵”地跳进那一口水池中,水面发出的声响是多么地让人心醉呢!就连水中的仙女也会被此情此景所感动,而被惊醒。这也许就是芭蕉的俳句的意境的精华之所在吧。于是,我对这一俳句的翻译为:“月朗星稀夜,幽静古莲池。忽闻田鸡跃,惊动水中仙。”再来看这一句:“枯枝に?とまりけり秋のくれ。”译为:“秋日今向暮,枯枝有鸟栖。”虽然乍一看为消极的秋暮之作,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而是吟咏春光,表现出在闲寂的天地中自有生意的,活泼泼的世界。另有:“?一つ?つけてうれし伊良古崎。”译为:“伊良古崎冬日到,喜见只鹰击长空。”为轻快之作,这一句表现了芭蕉在旅行途中愉快的心情,特别是伊良古崎(地名,在爱知县)一带,遍植松树,此句能令人联想到晴和的冬日,飞鹰盘旋于松林上空以及旅人观此精神为之一振的情景,意境非同一般,让人回味,观察十分细致。 王维的诗,如《山居秋暝》,写山村傍晚雨后的景色,在一派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幽静恬适之美。他的另一类山水诗,则借对远离尘嚣的大自然的寂静境界的描写,表现内心深处空寂禅意的体验和追求。如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在高度净化的意境中将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其中《鹿砦》、《竹里馆》、《辛夷坞》等篇,无不体现诗人在寂寞中对大自然永恒的空静之美的细细感悟。他还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景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并且意境开阔,往往体现出景物给人的整体印象。在他的笔下,田园风光水色明净,峰峦碧翠,田家生活安详、悠闲,是一个闲适自得的诗人眼中的田园。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砦》)这首诗,诗人以远处传来的人语声和夕熙在林中青苔上洒下的光影,来衬托山林的空寂幽静,有声有色,色是运用“反差”(光与暗),声是以动衬静,疏淡自然。“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向人们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画卷:在密林丛中,透过树叶,一缕缕阳光,依旧那样静静地照射在绿绿的青苔上,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依旧那样安详与自然,这是多么平静的一种心态与感悟。其描写的细致入微让人回味,余情浓浓。再来看这一首:“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虽是一首送别的诗,但其中的“日暮掩柴扉”一句,暗示了当时的情景以及诗人所处的环境:一个天色将近黄昏,周围十分寂静的世界,具有典型的农村田园气象,意境十分优美。

3.2“空”、“虚”之美

二位诗人的诗中,不仅描写了田园的寂静与纤细,也从另外一方面表现出了诗人的“空”、“虚”之情,虽然有些消极,但也寄托了诗人置身于世外,向往清静自然的心情。也可以说是一种凄美。芭蕉的“古池”句,在幽美的意境中透露出诗人的空虚、寂寞、无聊之情,他十分清闲,闲得发慌。其“枯枝”句,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实际上衬托了芭蕉对秋暮的一种伤感,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描写出了一幅凄凉之画卷。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诗人自己心境的真实写照。

王维的诗中也是如此,其“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句,也反衬出当时的“空寂”之意境,使人感觉到,好像只有太阳懒懒地照在青苔上,而没有别的更令人感动之物。其“日暮”一句,也通过描写傍晚的夕阳以及柴扉,表现出一种无奈之情,心情十分消极、低沉。

结语

俳句与唐诗,都是两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体,影响也十分深远。本文仅从松尾芭蕉与王维的一部分诗作中来体会二者相同的意境之美,并且其“寂静”、“余情”、“纤细”之美与“空”、“虚”之美不能够截然分开,而是互相包含,互相参照。从中,我们也许能够获得创作的灵感和美的享受,并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也希望为大家加深对两位诗人的了解有所裨益。当然,对二位诗人以及其诗作的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今后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铺面门面房租赁合同下一篇: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

热门文章

品味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