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不良反应分析论文

2022-04-2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安全用药不良反应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现在社会对于药品有了新的关注点,那就是如何安全、有效、正确的使用药品。因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受到媒体的报道和社会大众的讨论,社会各界也引起了重视。在临床上使用药品时,除了要考虑药物所对疾病起到的作用,還应注意减少因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不良反应分析论文 篇1:

43例香菇多糖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及安全用药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香菇多糖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1994-2015年公开报道的22篇关于香菇多糖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案例报道进行分析。结果 香菇多糖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可涉及多种器官,亦可导致全身系统损害。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剂量、溶媒等因素有关。结论 使用香菇多糖注射液时应注意对特殊人群的监护、严格按照说明书给药、加强用药教育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患者满意度。

關键词:香菇多糖;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药学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03.030

香菇多糖是从香菇分离出的一种重要的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临床主要用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以抑制实体瘤的生长,且在增强化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此外,还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转阴作用,减少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2]等。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有关香菇多糖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也日渐增多,甚至还出现较为严重的ADR。为探讨其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本文通过检索文献,对其ADR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以“香菇多糖注射液”为题名,以“不良反应”为关键词,对1994年1月-2016年1月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剔除重复道及资料不全的报道,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22篇,计43例。

1.2 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进行分析,并在Excel2007中按《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3]和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4]进行分类,对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用药情况、ADR出现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43例ADR中,男性26例(60.47%),女性17例(39.53%);年龄最小36岁[5],最大87岁[6],其中60岁及以上的人群最多(67.44%)。见表1。

2.2 原患疾病及过敏史

在43例ADR报道中,除有1例原患疾病为肺部感染[7]外,其余病例的主要原患疾病均为恶性肿瘤,这与香菇多糖注射液的适应证基本一致。在药物过敏史方面,不详者24例(55.81%),提及无药物过敏史的有18例(41.86%),有过敏史者(对青霉素和部分头孢菌素过敏)1例[8](2.33%)。

2.3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43例ADR均出现在静脉滴注期间,其中6例出现在连续多次用药之后,其余37例均发生在首次用药期间。ADR发生最快在首次用药3 min[9],最慢发生在连续使用9 d后[8],且均发生在用药25 min内。

2.4 用药情况

在43例ADR中,单次给药剂量为1 mg有7例(16.28%),其余均为2 mg(83.72%)。在给药途径方面,静脉滴注28例,静脉推注15例。溶媒,24例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7例,10%葡萄糖注射液2例。见表2。

2.5 不良反应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对43例不良反应进行分类,最常累及的系统为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最严重者发生心脏骤停[10]、过敏性休克[11]。见表3。

2.6 不良反应转归

所有不良反应病例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得以消失、好转。

3 讨论

3.1 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由表1可知,香菇多糖所致ADR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从年龄上看,ADR的发生率以60岁以上的人群最高(67.44%),这与老年人的患病增多、用药机会增加有关,而老年患者生理系统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速度降低,易引起药物蓄积而发生ADR。因此,老年患者使用香菇多糖注射液时应注意观察,若有不适,应及时处理。

3.2 不良反应与原患疾病及既往过敏史的关系

香菇多糖所致ADR患者中,原患疾病主要为恶性肿瘤(97.67%),与说明书标注的适应证相符。而对于过敏史方面,仅1例既往有过敏史;41.86%的患者否认有过敏史,提示有近半数患者为首次发生ADR。因此,每次使用时均应警惕ADR发生。过敏史不详者达55.81%,提示仍有临床医护人员未充分重视患者过敏史,应当引起重视。

3.3 不良反应与发生时间的关系

本次调查显示,所有ADR均发生在静滴后25 min内,因此建议对该时间段进行重点监护;另外,有6例在多次使用后才发生ADR,提示初次用药未发生ADR,并不意味以后也不发生ADR,ADR的发生有一定潜伏期。因此,建议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短时间内及多次或长期用药后的临床症状,及早发现和处理,防止严重ADR的发生。

3.4 不良反应与给药剂量、溶媒、用法的关系

对于给药剂量方面,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为每次1 mg,而本调查显示仅有7例患者使用了说明书的推荐剂量,其余36例(83.72%)用量为2 mg,超过剂量使用,表明增加使用剂量可增加ADR的发生率。因此,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用量。

在溶媒方面,药品说明书推荐用于静脉滴注可使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而静脉推注的溶媒只可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本次调查中,有8例患者静脉推注使用了生理盐水作溶媒、2例患者静脉推注使用10%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均不符合说明书要求。而且另有29例病例虽然溶媒种类选择正确,但溶媒的使用量不符合说明书规定,仅有4例使用了正确的溶媒种类和用量。溶媒选择不当可能会使药物发生理化性质改变,甚至产生不溶性沉淀,增加ADR的发生率[12]。因此,选择正确的溶媒可保证香菇多糖注射剂使用的安全性。

3.5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原因分析

由表3可知,香菇多糖注射液所致ADR涉及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反应复杂多样。其中主要为呼吸系统损害(34.88%),其次为全身性损害(20.93%)。其原因可能为香菇多糖是从香菇子实体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高分子葡聚糖,其多糖部分以甘露糖为主。多糖类物质进入人体与大分子结合后具有完全抗原性,在IgE介导下释放致敏活性物质,引起过敏反应[13]。

4 建议

香菇多糖注射液所致ADR可损害机体多个器官,可导致严重ADR。为减少香菇多糖所致ADR,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重视用药特殊人群。对老年人及有过敏史的特殊人群应多加重视,仔细询问既往过敏史、家族史等,若高龄或过敏体质患者确需使用时,应密切观察其反应。②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给药剂量、溶媒种类和用量给药,同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合理制定给药方案,积极防治可能的ADR。③加强临床监护及用药教育,注意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不适症状,特别是用药25 min内,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丛阳,黄敏.香菇多糖抗肿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0,32(4):465-469.

[2] 吕国英,范雷法,张作法,等.香菇多糖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 2009,21(2):183-188.

[3] 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J].中国药事,2004,18(4):203-205.

[5] 李雪,张红菊,王黎明.2例香菇多糖注射液致迟发型变态反应病人的抢救与护理[J].护理研究,2011,25(1):181.

[6] 王德丽,王冬雪,钱先中.香菇多糖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J].中国药业,2015,24(19):134.

[7] 安静坤.1例静脉注射香菇多糖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9,8(1):43.

[8] 王爱民.香菇多糖注射液导致药物不良反应3例[J].临床合理用药, 2010,3(17):4.

[9] 邓牡红,王松峰,刘志明.香菇多糖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药物应用与检测,2010,7(5):321-322.

[10] 陈茜,杨玲,郑萍.静脉推注天地欣所致心跳骤停1例报告[J].华西医学,2000,15(1):105.

[11] 黄兰琴.静脉滴注香菇多糖致过敏性休克一例[J].海南医学,2001, 12(1):82-83.

[12] 石浩强,许倍铭,葛覃.从溶媒的選择谈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J].中国药房,2012,23(43):4125-4126.

[13] 翁维良,林洪生,高蕊,等.24种中药注射剂皮肤过敏试验方法与意义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4):2649.

(收稿日期:2016-02-17)

(修回日期:2016-03-18;编辑:梅智胜)

作者:张雅兰 陈文发 王大璇 王热华 许文叹

安全用药不良反应分析论文 篇2: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分析

摘要:现在社会对于药品有了新的关注点,那就是如何安全、有效、正确的使用药品。因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受到媒体的报道和社会大众的讨论,社会各界也引起了重视。在临床上使用药品时,除了要考虑药物所对疾病起到的作用,還应注意减少因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

作者:秦少青

安全用药不良反应分析论文 篇3:

老年住院患者72例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将对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用药不良反应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72例在住院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药物总共有10大种类,其中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为循环系统用药以及神经系统用药,其主要的用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用药不良反应,神经系统损害以及消化系统损害紧随其后。结论 在对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给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所需的药物进行合理的控制,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关键词】 老年人;住院患者;不良反应;临床用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了老龄化的时代[1]。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关系,其机体的各项功能也开始逐渐退化,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用药时,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相对较高。为了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影响,就必须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用药进行合理的控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72例在住院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2例女性,50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59-97岁,平均年龄为69.3岁。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原发性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各类感染性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老年痴呆、胃肠道疾病等。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患有多种疾病。

1.2 方法 本研究中患者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均根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相关判断标准来对其进行判断,利用回顾性分析的统计方法来对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合并用药的情况 本研究中导致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药物总共有10大种类,且均为合并用药。其中合并用药为3种的患者有8例;合并用药为4种的患者有12例;合并用药为5种的患者有31例;合并用药为5种以上的患者有21例。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所患疾病的种类相对较多,因此,患者的合并用药问题就显得尤为严峻了。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40%-50%的老年住院患者每天所用的药物高达3-5种之多,联合用药主要包含了同时使用或先后使用两种不同效果的药物。导致本研究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给药方式主要为静脉滴注,导致此类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滴注的速度过快、药物的剂量控制不当等。

2.2 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以及构成比 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存在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次之,由此可知,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为抗感染类药物,其次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此外,老年患者还存在体质虚弱以及营养状况较差等情况,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还需要对患者给予适量的营养用药以及生物制品,在此过程中也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3 讨 论

3.1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根据国际卫生组织药物监测中心的相关规定[2],所谓的药物不良反应就是指:利用正常剂量的药物来对生理功能进行调节、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有害反应的情况,该定义中不包含意外或有意过量用药所引起的有害反应。有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3],老年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是年轻人的2-7倍,导致患者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主要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其免疫功能也随之下降,同时,患者出现此类情况还可能与医生对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缺乏足够的了解。

3.2 用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有可能对其皮肤及其附件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此类患者的临床反应以变态反应为主。由药物所引起的变态反应一般与患者的体质以及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如果患者对某一药物的存在不良反应,那么,再次使用此种结构的药物来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就会再次出现不良反应。基于此,在对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一定要对患者的药物过敏史进行详细的询问,以此来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此外,在对患者的治疗药物进行选择时,还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对治疗过程中所需的药物进行慎重选择,尽量降低由于药物的使用不当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3.3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4],导致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类:老年基础病、抗感染内药物的滥用、给药途径的错误。为了避免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用药不良反应,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一定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病史进行详细的了解。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必须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指征进行明确,然后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来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在对患者给药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逐渐增加药量,以此来预防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杨伟.老年住院患者128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8):661-662.

[2] 李向如.老年住院患者60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2):154-155.

[3] 李新红.60例老年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7):444-445.

[4] 梁勇.老年分裂症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0):359.

作者:屠艳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小纺织企业市场营销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经营创新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