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2022-10-25

第一篇:谈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简爱》中的女权主义意识及对当代女性的启示

学科代码:050201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简爱》中的女权主义意识及对当代女

性的启示

The Feminism Consciousness in Jane Eyre and the Enlightenment for modern women

别:外语系 专

业:英语教育 班

级:2010级4班 学

号:10201404001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4 年 3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题为《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及对当代女性的启示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与本研究相关的所有人所作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出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许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许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及对当代女性的启示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

学生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简爱》中的女权主义意识及对现代女

性的启示

摘 要:《简·爱》是现实主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她被认为是一位卓越的女作家。因为她在小说中描述的是与传统不同的女主人公简·爱勇于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的精神。它也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小说通过对简·爱的性格进行剖析,证明了简·爱是一个标准的女权主义者。简·爱这个人物形象,博得读者的爱怜,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不仅表现在外表的朴实无华,而且还表现在她性格上的独特魅力。简·爱因其性格中所具有的强烈反抗意识而特别地引人注目。她坚持自己的原则去不断反抗不公平的社会。她用尽全力去追求自由,平等,独立和真爱。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她最终获得自尊,自由和真爱。

关键词:女权; 反叛; 独立; 平等; 真爱

Abstract:Jane Eyre is the most famous work of Charlotte Bronte, who is considered as an extraordinary woman novelist. Because the novel throbs with the heart-beats of its author, both literary critics and the readers have taken great interest in its unconventional heroine Jane Eyre, whose unconventionality is shown in the heroine’s pursuit of liberty, equality and independence. It is an autobiographical novel in a certain degree. This essay attempts to prove Jane is a real feminis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er personality. Jane Eyre is a typical and magnificent representative in English literature, not only for her plain but famous appearance but also for her character’s outstanding and alien. The image of Jane Eyre is brilliant for her rebellious character. She always insists on her principle to rebel and fight against the unjust world bravely. She still tries her best to pursue freedom, equality, independence and true love. By unremitting efforts she finally gets dignity, freedom and

true love.

Key words:

Feminist; Rebel; Independence; Equality; True love

目 录

前 言 ·······················

一、作者女权主义思想的产生 ·························································

二、《简爱》中女权主义思想 ··························································

(一)自尊心、自信心、反抗精神 ·······························································

(二)简爱的爱情观 ·······················································································

(三)简爱的独立性 ·······················································································

三、《简爱》中女权主义反抗意识 ···················································

(一)为生存而战 ···························································································

(二)为获得认同和尊严而战 ·······································································

(三)为独立平等而战 ···················································································

四、简爱的女性意识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

I

前 言

当今社会,女权主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女权主义泛指妇女要求平等权利的社会思潮。又称男女平权主义、男女平等主义。女权主义是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提倡妇女在人类生活所有领域与男子具有同等权利。女权主义具有广泛的文化内涵,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伦理等领域。

在19世纪的英国,一位批评现实主义的文学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写出了一部代表女性主义思想的小说—《简·爱》。这部小说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书中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她有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这部小说以浓郁抒情的笔法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它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一、作者女权主义思想的产生

所谓女权主义,归结起来就是: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它是女性观察、审视任何事物的思想与主张,是一种基于反父权制政治利益的结盟,是一种具有特殊政治目标中女性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 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她所生活的的三十年间正是英国社会动荡的时代。资本主义正在发展并越来越暴露它内在的缺陷;劳资之间矛盾尖锐化;失业工人的贫困;大量的童工被残酷地折磨至死。社会和时代的不幸已经让这位女作家的家庭穷困潦倒,家庭的不幸更是让她陷入巨大的困境当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莉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

- 12

到相爱的过程当中,简爱的那种叛逆精神、自强自尊的品质深深地征服了罗切斯特,而罗切斯特的优雅风度和渊博知识同样也征服了简爱。

简爱与罗切斯特的婚姻变故促使她离开了桑菲尔德府,离开了她心爱的罗切斯特。经过了寒冷饥饿的折磨无家可归的简爱终于进了她的人生的又一个驿站—圣约翰家。对于亲情的十分看重当她从叔叔那里继承了两万英镑的遗产时,她毫不犹豫地决定和她的三个表哥、表姐平分这份遗产。可见在简爱的眼中钱尽管很重要,但是比起亲情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与当时一切以钱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认为“我不至于自私自利到不讲情义,不讲公道到不分是非,忘恩负义到不像人样”[2] 。这是她对当时的金钱社会的有力抨击和尖锐的痛恨。

圣约翰是一个知识渊博,长相英俊的传教士。但是他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整天到晚和时间挑战。他认为工作是高于一切的,甚至包括生命和爱情。圣约翰为了他的伟大事业到东方印度传教,他十分痛苦地压抑了这份欲望。简爱对于他的选择简直是不可思议,有爱却不敢爱,有了爱情却不敢追求。另一方面当圣约翰发觉,简爱是一个有见识、有才智的女子的时候,他就向简爱求婚了,不是因为他爱简爱,而是因为他知道,如果娶简爱为妻,对他的事业将是一个很大的帮助。这是多么自私的想法。

简爱和罗切斯特的心灵感应使他们走到了一块,尽管当简爱回到桑菲尔德府时她面对的是一个双眼已瞎,一只手已经残废的罗切斯特。但是,在简爱看来这些都是不重要的。只要罗切斯特爱她她也爱罗切斯特就已经足够了。她毅然与罗切斯特结婚,当起了罗切斯特的妻子和护士。两年以后命运垂青了,这么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罗切斯特的一只眼睛也恢复了视力,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我们看到简爱经过了重重的波折以后终于实现了她向往的爱情—平等自由的爱情。而罗切斯特也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真爱。

(三)简爱的独立性

从小就成长在一个充满暴力的环境中的简·爱,经历了同龄人没有的遭遇。这些遭遇,使得简爱从小就向往平等、自由和爱,这些愿望在她后来的成长过程中表现无遗,在主人公的爱情观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简·爱追求政治、经济、人格平等的新式爱情观,她不像其它女子一样爱上罗切斯特的财产,她是真心爱罗切斯特的,并且她一再强调平等。

- 4

生活。尽管如此,小简爱并不屈服 ,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 , 为了捍卫自我独立的人格 , 她奋起反抗 , 开始与舅妈和表哥作斗争。她终于早熟起来并且化作了一种短暂的力量来摆脱难以忍受的压迫。在可恶的的舅妈面前小简爱没有屈服让步 , 没有在绝望中放弃,相反 , 对于简·爱来说 , 舅妈家好像是培养她坚强性格的沃土 , 反抗在她的思想中扎下了根。她意识到“片刻的反抗已经难免给我招来异想天开的惩罚 , 于是我像任何一个反抗的奴隶一样 , 在绝望中下了个决定 , 要反抗底”[5]。就是这样她开始有了为生存而战的勇气。

简爱经常被表哥打,一开始她尽可能地忍受着被打的痛苦,习惯性地屈从于约翰。“习惯了约翰的辱骂,我从来没有回答的意思,我所关心的是怎样承受辱骂带来的打击”。[9] 由于小简爱毫无理由地被训斥和毒打,她终于反抗起来。这种无法忍受的痛苦超越了她的恐惧心理,给予她无穷无尽的力量。所以她痛骂道“你这男孩子又恶毒又残忍 ! 简直像个杀人犯—你像虐待奴隶的监工头—你像罗马的皇帝 ! ”[6] 毫无疑问这场革命导致了更严重的惩罚。她被舅妈关进了

红房子,成了“古怪的小家伙”有着“苍白的脸庞、胳膊”和“明亮的恐惧的双眼”“像一个真正的幽灵”。[2]

约翰的暴力行为,姐姐的漠不关心,舅母的厌恶还有仆人的偏见。这些不公平的行为使她开始意识到忍受是没用的,为了维护作为人自身的权利,她开始公然反抗一切不公正的现实。简爱心中一直指责瑞德夫人,而一想到自由,胜利,灵魂便感到无比惊喜。她认为凭借自己的口才有能力挑战瑞德夫人的权威,在内心深处,小简爱知道她在为平等生存的权利而活着。

(二)为获得认同和尊严而战

简爱在被家人认为是“坏孩子”赶出来之后被送往孤儿院。(当时看来是慈善学校的一种)通常在这里小孩受到压迫和非人的虐待。她的视眼变得开阔了,性格中带着更加愤怒的火花。由此可见,简爱为获得认同和尊严而战在罗伍德学校渐渐发展起来。融科赫斯特先生是学校里最为贪婪虚伪的代表,对简爱的最初印象是像动物一样大大的鼻子,突出的门牙。他在学校惩罚人的责任称为拯救所谓的灵魂,他迫使学校所有的女孩剪掉头发,饥寒交迫,像奴隶一样对待她们,简爱也不例外。当简爱摔坏了凳子时受到公然惩罚。她被罚站在凳子上一个半小时,融科赫斯特先生不仅公然羞

- 6

在简爱的话语里,没有谦卑,没有顺从,不仅为自己也为所有长相平庸的女性呼唤平等。尽管深深地爱着罗切斯特,当发现他已有合法妻子时,简爱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两条路摆在她面前,一是简爱当他的前妻不存在继续呆在丝绒菲尔德庄园,如果这样她就能以情人的身份拥有更多地财富,但是违反了她追求平等的权利。或者简爱选择离开她深爱着的罗切斯特,尽管内心苦苦的挣扎着因为她知道爱一个人不一定要在一起。为了维护婚姻的平等,她拒绝当罗切斯特的情人,告别富有的生活,过着流浪的生活。简爱违背了当时的女性传统的世俗观念,强调男女之间的平等[7]。简爱挑战当时的男权社会,声称精神平等,地位平等,她批判不合理的阶级观念,同时她认为她与罗切斯特精神上是平等的,最终,在罗切斯特一无所有,且身变残疾时,她却选择回到他的身边。

四、简爱的女性意识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平凡的简·爱虽然相貌普通,出身卑微,然而却拥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罗素曾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善良如空气,没了它,我们的生活无法想象。简·爱的善良除了我们理解的同情心外,更有着超越于普通人之上的无私与宽恕。

在简·爱舅妈里德太太临终时,她陪在身边的那一幕感动了无数读者。从小说中,我们看到里德太太简直就是简·爱苦难的源头,随着收留她,疼爱她的舅舅里德先生的去世,冷酷无情,虚伪自私的里德太太把简·爱当作佣人一样对待,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刁难,对这个失去双亲的可怜孩子,不但不给予同情与关爱,反而处处苛责,纵容自己的孩子欺负。更可恨的是,她把简·爱送进了标榜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的人间地狱般的慈善学校里,并且在前来接简·爱的布鲁赫尔斯先生面前撒谎怒斥简爱是一个撒谎而讨厌的女孩子。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深深伤害过自己的人,简·爱原谅了。

当这位曾虐待过自己的舅妈临终时,在没人在身边的情况下,她去探望了她,并对她所受的巨大的痛苦产生了怜悯之情,她弯下腰吻了吻她,深情地叫了一声“舅妈,亲爱的舅妈”并妥善安排了她的后事。简·爱在此的表现,让每一位读者都看到了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善良。马克·吐温曾说过:“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

- 8

性的人格尊严看得高于一切。小说光明的结局告诉我们,人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也要有自由、尊严、平等。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爱情观等于尊严加平等这道公式上。付之实现往往离不开金钱,人们都疯狂的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和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一样,为了爱情和人格抛弃所有。简爱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返璞归真化繁为简的感觉,是一种不计较得失的简化感情的简。它犹如一杯白开水,净化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简爱这一形象变得高大而不同凡响,她闪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象暗夜中的火把,为广大妇女点燃了希望之光。这对当代女性自我意识的提高与觉醒有着重要意义。

- 10

致 谢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郎玉珊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同时,也要感谢四年来年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四年的学习生活。

- 12 -

第二篇:论《简爱》中简爱的女性意识

作者:祝娟

单位:博英阳光幼儿园

【摘 要】夏洛蒂•勃朗特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简爱》出版于1847年。在那个年代,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性作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实属难得,更可贵的是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独立意识,虽然这种独立意识在强大的社会价值观念的作用下显得有些无助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有些病态。但《简爱》的女主人公简爱敢于反抗压迫,要求独立自由,追求平等的精神体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其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全新的女性。

【关键词】简爱

女性意识

平等

独立

女性意识界定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具体得说:“‘女性意识’指女性的自我意识⋯⋯它主足于女性的‘此在’去感知,体验人生与世界,传达女性的欲望与追求,肯定女性的经验与价值”。19 世纪的英国是“女性小说的时代”。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主题创作出超越时代的女主人公简·爱。她既不是“家里的天使”也不是“理想的淑女”,她的桀傲与叛逆显然和时代的主流意识格格不入,却因勇敢的挑战男权控制下的既定秩序,追求女性的独立、平等成为女性文学不朽的经典人物形象。

女性意识在《简爱》中的体现

十九世纪的英国普遍存在的妇女观是什么呢? 当时的思想家约翰·拉斯金在其散文《论女王的花园》中就说, 理想的妇女和理想的家庭与现实的原始森林式的生存竞争互不相容,妇女的地位不是在社会上, 而是在家庭中。按照当时流行的说

法, 就是做“家里的天使。”这就意味着女人必须在家里侍奉丈夫和孩子, 否则就是不合乎“家里的天使”的模式, 也就失去了女人存在的价值。显然, “天使”集中概括了一个男权主义世界里十分荒谬的妇女观。这种观点在十九世纪十分盛行, 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简·爱却大声宣布“我不是天使, 我就是我自己! ”这呼声既是对以男子为中心的英国社会的公开挑战, 也是为捍卫女性人格与尊严的呐喊。若从妇女解放的角度说来,这句铿锵有力的话在当时有名么激进,多么有份量! 可以它是打开《简爱》的一把钥匙。

简爱从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寄养家庭里少爷的专横, 小姐的傲慢, 夫人的恶意, 仆人的偏见,都令她感到痛苦不堪,从而产生强烈的反抗意识“不公平!不公平! ”这是她的结论。 终于在她被她的表哥打得头破血

流之际,她发疯似的和他对打,使尽全力狠狠地揍他一拳,并发泄地叫道:“你这个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 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 你像罗马的皇帝! ”她甚至敢于对她残忍的舅母说: “世界上我最恨的人就是你! ”

对寄养家庭的反抗导致了简爱被送进劳渥德孤儿院。这是一所以肉体到精神对孩子们进行宗教束缚摧残的所谓慈善机构, 简仍是那样叛逆不驯。她对好友海伦经常受到责骂和鞭打却从不抱怨十分蔑视和愤恨。她奉劝海伦说, 如果自己受鞭打, 便要把那根鞭子夺过来, 当面把它折断, 而且“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狠狠地回击!”这正是简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写照。 简以她顽强的生命力熬过了八年窒息刻板的学校生活, 但她始终念念不忘的是“我向往自由, 我渴望自由”。这都表明了简“不与环境命运相妥协, 勇于反抗斗争, 争取做人的权利的可贵精神, 而这正是当时广大妇女觉醒的标志。”

女性的独立首先在于经济上的独立。在简爱生活的年代,结婚是女子的唯一出路。但在简爱的心目中,经济的独立是她人格独立的支柱,只有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她才觉得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才觉得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人。简爱经历了痛苦, 贫穷的童年,但她发奋努力,终于以超群的才华当上了老师,经济上得以自食其力。她对经济上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强烈的也是贯穿始终的。罗切斯特给她买的昂贵的衣服首饰,都让她一一推掉。她向罗切斯特表示: “不要任何财物,只要一颗没有被大量的恩惠压倒的心”。她永远也受不了“让罗切斯特先生把我打扮得像一个玩偶,每天让金雨淋在我周围"。她执意不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而要继续作阿黛勒的家庭教师,用这个挣得我的膳宿费和外加的一年的三十磅。在离开桑菲尔德和她所深爱的男人后, 简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份新的生活她承担了圣约翰为他介绍的艰苦工作。为穷人服务,做一名乡村教师。同时,这份工作也给了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需要依附任何人! 简爱在经济上独立的要求, 并没有使她把金钱作为唯一的目标。简爱在金钱面前,在叔叔的遗产一夜之间由赤贫变为富有的时候, 她立即就把遗产的大部分转赠给她贫穷的表哥表姐。很明显, 作者努力让她的女主人公在经济上独立的用心是良苦。我认为, 遗产的安排并非象许多评论者所说的是“画蛇添足”, 而是恰恰反映了作者已经敏锐地看到, 女性的独立。

首先在于经济的独立。她清楚地懂得, 如果妇女在经济上不能独立, 那么在政治上、婚姻上就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可言, 这个认识无疑是接近真理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只要妇女仍然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是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 那么妇女的解放, 妇女同男子的平等, 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

按照维多利亚时期妇女的行为规范, 简爱有两大过失:一是向一个男人(罗切斯特)主动表达自己的爱情; 二是拒绝另一个男人(圣约翰)的求婚。简爱与男主人翁罗切斯特的爱情波折,使她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罗切斯特的时候, 她很清楚地意识到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大的鸿沟: 罗切斯特出身名门,是上流社会的绅士; 她出身卑微,不名一文,只是一个地位与佣人差不多的家庭教师。然而,她并没有因此气馁,或者自我贬低,而是勇敢地向自己! 向罗切斯特承认自己的感情。在一场社会地位如此悬殊的爱情当中,表现得不卑不亢。她认为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这无疑是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向社会偏见的大胆挑战。“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貌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在英国小说史上,简是第一位女主人翁,为强烈的感情所驱使,主动地向她爱慕的男主人翁表达爱意,而又如此率真感人! 当她为自己不能与罗切斯特结合却仍被留在庄园而感到屈辱时, 她愤然说道: “你认为,因为我穷! 低微! 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 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 ” 这番有力的自白表明了简一贯遵循的神圣原则一一自重、自尊、自爱。

由于罗切斯特疯妻的存在使他们无法结成夫妻, 于是罗切斯特就决定带简到遥远的地方一起生活, 但简认为自己无异于当一名情妇, 她对自己说:“我关心自己, 我越是孤独, 越是没有朋友, 越是没有支持, 我越尊重自己”。她勇敢地面对厄运的挑战, 作出了离开罗切斯特这一痛苦而又坚决的抉择。这正是她把爱情与人的真正价值紧紧连在一起, 从而使爱情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她的出走, 不仅完满地表现了她的性格, 她的执著追求, 而且是对世俗观念的大胆蔑视。因此, 她的离去, 不是逃避现实, 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选择, 是在争取一个普通女子应有的社会地位的道路上往前迈了一步。

简爱在离开庄园后,流浪荒郊,幸好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在圣约翰与简的交往中, 他发现了简的性格中闪出的不平凡的光彩: 她直爽, 单纯, 富有激情,特别是她的能吃苦耐劳和有毅力这一点, 圣约翰认为是适合作一个传教士的妻子的有利条件,所以他向她求婚。但他对简的求婚不是出于爱情,而是上帝的旨意。简虽然佩服圣约翰的献身精神,但他们的爱情观有着截然不同的分歧。她认为圣约翰向她求婚,不是因为爱她,只是要在他在印度的辛苦工作中有一个合适的同事。她一再坚持在爱情婚姻上应该是平等的,应该以爱情为基础而结合,而不应该把妻子当作传教士的一件有用工具。 她对圣约翰说: “我鄙视你的爱情观念! 我瞧不

起你奉献的这种不真实的感情! 是的,圣约翰,你把它奉献出来的时候,我鄙视你!

不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也是不平等的! ”

圣约翰对简的求婚,实际上是在宗教的名义下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招安, 本质上仍然是把女性当作工具,当作附庸,当然被简爱所拒绝。

简爱的女性意识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平凡的简·爱虽然相貌普通,出身卑微,然而却拥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罗素曾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善良如空气,没了它,我们的生活无法想象。简·爱的善良除了我们理解的同情心外,更有着超越于普通人之上的无私与宽恕。

在简·爱舅妈里德太太临终时,她陪在身边的那一幕感动了无数读者。从小

说中,我们看到里德太太简直就是简·爱苦难的源头,随着收留她,疼爱她的舅舅里德先生的去世,冷酷无情,虚伪自私的里德太太把简·爱当作佣人一样对待,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刁难,对这个失去双亲的可怜孩子,不但不给予同情与关爱,反而处处苛责,纵容自己的孩子欺负。更可恨的是,她把简·爱送进了标榜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的人间地狱般的慈善学校里,并且在前来接简·爱的布鲁赫尔斯先生面前撒谎怒斥简爱是一个撒谎而讨厌的女孩子。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深深伤害过自己的人,简·爱原谅了。

当这位曾虐待过自己的舅妈临终时,在没人在身边的情况下,她去探望了她,并对她所受的巨大的痛苦产生了怜悯之情,她弯下腰吻了吻她,深情地叫了一声 “舅妈,亲爱的舅妈”并妥善安排了她的后事。简·爱在此的表现,让每一位读者都看到了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善良。马克·吐温曾说过:“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

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都会有意无意伤害别人,也会被别人伤害,如果执著于这些伤害,只会让自己更痛,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也许宽容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好。寄人篱下,任人驱使的悲惨童年,饱尝了人情冷酷,世态炎凉的滋味,并没有使简·爱变成一个冷酷麻木的女孩,相反,她用一颗善良博大的爱心关爱着身 边的人。简·爱这样一个平凡而圣洁的女子告诉21 世纪的女性们不仅要爱自己, 还要去爱家人,爱朋友,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甚至是曾经伤害自己的人。只有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无私的给予,在世俗怨恨中心胸旷达而付出真爱,才称得上 是一个具有高贵品格的形象。

简·爱悲惨的成长历程让她早早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 尊严。她宁可承受孤独,也不愿低三下

四、无视人格地去乞求廉价的怜悯和同情。当仆人告诉她称呼表哥主人时,她勇敢地反问道“: 他怎么是我的主人? 我又不是仆人!”无论是舅母的虐待还是学监的侮辱,无论心灵受到多大的挫伤,她都自尊自爱,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自己的人格。

在做罗切斯特养女阿黛勒的家庭教师时,她虽只是一个出身微贱的小姑娘,本应是很容易低声下气,乞求怜悯的。但简·爱却不。在简·爱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第一次有关礼物的谈话中,罗借养女阿黛勒要礼物的茬口,试探简·爱对他人的施舍和恩赐的态度:是否期望别人的礼物? 简·爱实实在在地答到“: 我

说不上来,先生,我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经验,一般认为是讨人喜欢的。”罗讥讽

道“: 爱小姐,你不像阿黛勒那么单纯,她一见到我就嚷着要‘礼物’,而你却转弯抹角。”简不露声色说“: 因为我对自己是否配得礼物,不像阿黛勒那么有信心”罗再次为难道“: 啊,别以过分谦虚来搪塞!”简不卑不亢说到“先生,你已经给了我‘礼物’,我很感谢你,赞扬学生的进步,是教师们最向往的酬劳。” 在谈话中,她既不忘家庭教师的身份,又充分表现出作为一个平等个人的自信和自尊。”

简·爱的自尊自爱还表现在当她发现自己爱的人有妻子时,选择了离开。罗切斯特和简·爱相爱后,欢天喜地到教堂准备结婚时,得知罗切斯特早已结婚和 阁楼上藏疯妻的秘密。这一消息使简·爱伤心欲绝,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来之不易的幸福瞬间就要消失了,是去还是留?虽然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她不愿违背道德准则,不愿失去做人的尊严去做罗切斯特的情人。她告诉罗切斯特:“先生,你的妻子还活着,这是早上你自己承认的事实。要是按你的希望同你一起生活,我岂不成了你的情妇。别的说法都是诡辩———是欺骗。”她拒绝了这份不道德的

婚姻,以非凡的自制力,克制了对罗切斯特强烈的爱,毅然离开了庄园。这使我们感受到简·爱独立人格中包涵的平等、自尊的进步爱情观以及她的独立人格的锋芒和魅力。

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读者来说,爱情主题是一个最富有人情味、最能引起感情共鸣的主题;对创作者来说,爱情主题是最能展示作者人性力量的主题。简·爱的爱情让读者感到一股强大的、热情优美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她的感情历程,读懂了她对爱情与女性独立的诠释,也让读者为她在情感与理智徘徊中作出令人振奋的抉择而喝彩。

简·爱的感情观中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平等的爱情。罗切斯特虽专横傲慢,但感情真挚强烈,经过骄傲和感情之间长时间的斗争,被简·爱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深深地爱上了她。简·爱知道这种爱情在当时注重阶级的社会是不可能的,在她以为罗切斯特要与贵族小姐结婚时,她选择离去,而罗切斯特却要求她留下来,这也激发了简爱的表白。“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

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 开你一样。上帝没有这样,可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爱情表白,道出了简·爱内心要求人格平等的呼声, 充分表现了她反对以金钱地位为标准的庸俗爱情观,鄙视资

产阶级的门第观念,以大胆的叛逆精神向罗切斯特告白。

其次,在简爱寻求的爱情里,二人在经济上应该是独立的,而不是依附性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这一惟物主义理论不仅仅适合阶级范畴,也对男女的社会关系作出了相适应的解释。女性要独立,首先要争取经济上的独立,抛开对男性的物质依赖。所谓“靠诚实的劳动挣得的面包,比不劳而获的面包更香甜。”在她打算嫁给罗切斯特时,她的想法就是:不愿依附于对方,而愿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带来更多的财产。她拒不接收罗切斯特送给她的钻石戒指、项链和手镯等奢侈礼品。当罗切斯特要她立刻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时,她拒不认同,而是继续履行家庭教师的职责,她要以自食其力的劳动来保持个人的人格尊严,也维护了自己纯洁高尚的爱情。也正因为这样,简·爱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以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简·爱的婚姻观首先表现在她发现罗切斯特已经有妻子后,选择理智地离开。尽管她非常爱罗切斯特,但她知道如果与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她将失去尊严,因为她的留下只会使她成为一名情妇。她要的不是这样不纯净的爱情和婚姻。她凭着坚强的毅力,痛苦而坚定地离开了他,去独自谋生。至此,可以看到简· 爱追求自由、平等的婚姻。

反映简·爱婚姻观的另一个例子还体现在她拒绝表哥圣约翰的求婚中。离 开桑费尔德庄园后,简·爱历尽艰辛,最后被里佛斯兄妹收留。兄妹中的哥哥圣 约翰是一个虔诚的传教士,在他打算去印度传教时,他多次向简·爱求婚,但却 不是出于爱情,而是他赏识简·爱的才华和毅力,在他心中婚姻只不过是为自己 取得一位帮手的工具。面对他的求婚,简·爱有过挣扎,但她明白,如果她和圣 约翰在一起就等于抛弃了一半自我,过一种完全克制自己受人支配而且没有真 正爱情的虚伪婚姻的生活。尽管她非常赞赏他献身宗教的精神,感激他对她的 赏识,她还是拒绝与圣约翰缔结没有爱情的婚姻。第二天,她在爱的呼唤下,告 别了圣约翰家,重返桑费尔德,她要到那儿去寻找自己真正的爱情与归宿。在罗 切斯特庄园被烧,眼瞎臂断时,简·爱毅然选择了自己的爱情,待在自己深爱的 人身边,不离不弃,奉献给灾难中几乎绝望的罗切斯特以真诚的爱。她用自己的 行为表明了自己的爱情观,那就是平等自主,真诚奉献。

女作家精心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很不寻常的家庭女教帅形象, 歌颂了把两颗灵魂平等结合在一起的爱情,同时也歌颂了敢于和男权社会顽强斗争的妇女, 把维护女性的人格尊严看得高于一切。从表层意义上说, 《简爱》的爱情故事是平民女作家站在进步的立场上, 对于当时盛行的以金钱、门第、美貌作为交换条件的买卖婚姻的否定。可是从深层内涵看, 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中, 深藏于其中的意义, 是令人震撼的开始觉醒的。19 世纪西方妇女强烈的女性意识, 千百年来柔弱可怜、因没有人格的独立而寻求男性保护的女性,在女作家建构的世界里, 挺立起来了, 她获得了雄伟刚强的力量, 不仅得到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更实现了经济上的自主。简爱这一形象变得高大而不同凡响, 她闪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象暗夜中的火把, 为广大妇女点燃了希望之光。

参考文献:

[1]李立新,简析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思潮[J].人文2009 (1):127—128. [2]李涛,新历史主义与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3):48—51. [3]苗福光,欧美生态女权主义述评[J].学术论坛2005 (10):181—184. [4] 王文惠,简•爱性格的另一面——以女权主义批评解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 (2):64—66. [5] 王文惠,《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读解[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 (11):86—88. [6] 王文惠,从被压迫者到压迫者——论《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兼及相关问题[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 (6):99—101. [7]王文惠,月亮与火的宗教意象之美——读夏洛蒂•勃朗特之《简•爱》[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 (3):89—92.

第三篇:浅论《简爱》中体现的女性觉醒意识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具体地说:“女性意识”指女性的自我意识,它不仅要求挣脱封建婚姻制和封建礼教的桔桎,实现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且还有更高层次的要求,那就是妇女价值的发掘与自我肯定。”总的来说,19世纪的英国是:“女性小说的时代” 。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主题,创作出超越时代的女主人公简爱。她既不是“家里的天使”也不是“理想的淑女”,她的桀骜与叛逆显然和时代的主流意识格格不入,却因勇敢的挑战男权控制下的既定秩序,追求女性的独立、平等成为女性文学不朽的经典人物形象。

一、女性意识在简爱中的体现

在夏洛特生活的时代,妇女是男人的附属物。她们社会地位低,被歧视。但是简——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孤儿——被描绘成一个具有非凡的性格和坚强意志的新型妇女。这使得这本小说完全不同于其他以才子佳人为理想的刻画对象的当代作品。当时的思想家约翰·拉斯金在其散文《论女王的花园》中就说,理想的妇女和理想的家庭与现实的原始森林式的生存竞争互不相容,妇女的地位不是在社会上,而是在家庭中。按照当时流行的说法,就是做“家里的天使”。这就意味着女人必须在家里侍奉丈夫和孩子,否则就是不合乎“家里的天使”的模式,也就失去了女人存在的价值。显然,“天使”集中概括了一个男权主义世界里十分荒谬的妇女观。这种观点在十九世纪十分盛行,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简爱却大声宣布“我不是天使,我就是我自己!”这呼声既是对以男子为中心的英国社会的公开挑战,也是为捍卫女性人格与尊严的呐喊。若从妇女解放的角度说来,这句铿锵有力的话在当时有多么激进,多么有份量!可以说它是打开《简爱》的一把钥匙。

(一)简爱的反抗意识 简爱从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寄养家庭里少爷的专横,小姐的傲慢,夫人的恶意,仆人的偏见,都令她感到痛苦不堪,从而产生强烈的反抗意识“不公平!不公平!”这是她的结论。终于在她被她的表哥打的头破血流之际,她发疯似地和他对打,使尽全力狠狠地揍他一拳,并发泄的叫道:“你这个狠毒的坏孩子!你简直像个杀人犯„„你是个管奴隶的监工„„.你像那般罗马暴君!”她甚至敢于对她残忍的舅妈说:“世界上我最恨得人就是你”!①

对寄养家庭的反抗导致了简爱被送进劳沃德孤儿院。这是一所从肉体到精神对孩子们进行宗教束缚摧残的所谓慈善机构,简爱仍是那样叛逆不驯。她对好友海伦经常受到责骂和鞭打却从不抱怨的行为感到气愤,因此她十分蔑视和愤恨那些虚假的人。她奉劝海伦说,如果自己受鞭打,便要把那根鞭子夺过来,当面把它折断,而且“我们应该狠狠的回击,狠狠的回击!”这正是简爱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写照。

(二) 经济上的独立意识

女性的独立首先在于经济上的独立,在简爱生活的年代,结婚是女子唯一的出路。但在简爱的心目中,经济的独立是她人格独立的支柱,只有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她才觉得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才觉得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人。简爱经历了痛苦贫穷的童年,但她发奋努力,终于以超群的才华当上了老师,经济上得以自食其力。她对经济上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强烈的也是贯穿始终的。罗切斯特给她买的昂贵的衣服首饰,都让她一一推掉,她向罗切斯特表示:“不要任何财物,只要一颗没有被大量的恩惠压倒的心。我永远也受不了让罗切斯特先生把我打扮的像一个玩偶,每天让金雨淋在我周围。”她执意不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而要继续做阿黛勒的家庭教师,用家庭教师这个职业挣得她的膳宿费和外加的一年的三十磅。在离开桑菲尔德和她所深爱的男人后,简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份新的生活,她承担了圣约翰为她介绍的艰苦工作。为穷人服务,做一名乡村教师。同时,这份工作也给了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需要依附任何人。

简爱在经济上独立的要求,并没有使她把金钱作为唯一的目标,简爱在金钱面前,在叔叔的遗产一夜之间由赤贫变为富有的时候,她立即就把遗产的大部分

②转赠给她贫穷的表哥表姐。很明显,作者努力让她的女主人公在经济上的独立是用心良苦。我认为,遗产的安排并非像许多评论者所说的是“画蛇添足”,而是恰恰反映了作者已经敏锐的看到,女性的独立 首先在于经济的独立,她清楚的懂得,如果妇女在经济上不能独立,那么在政治上、婚姻上就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可言,这个认识无疑是接近真理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只要妇女仍然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是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③

(三)简对待婚姻的态度

按照维多利亚时期妇女的行为规范,简爱有两大过失:一是向一个男人(罗切斯特)主动表达自己的爱情;二是拒绝另一个男人(圣约翰)的求婚。简爱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的爱情波折,使她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罗切斯特的时候,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一个穷教师斗胆爱上了一个上流人物,在当时的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观念看来,无异于乞丐奢望国王的爱情。所以这本身就是向社会及偏见的大胆挑战,惟其如此,它也就意味着遭受嘲笑和侮辱。只有简爱这样并不把权贵放在心上的人,才能够去坦坦荡荡的去爱。

由于罗切斯特疯妻的存在使他们无法成为夫妻,于是罗切斯特就决定带简爱到遥远的地方一起生活,但简认为自己无异于一名情妇,她对自己说:“我关心自己,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越尊重自己”。④她勇敢的面对厄运的挑战,作出了离开罗切斯特这一痛苦而又坚决的抉择,这正是她把爱情与人的真正价值紧紧连在一起,从而使爱情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她的出走,不仅完满的表现了她的性格,她的执着追求,而且是对世俗观念的大胆蔑视。因此,她的离去,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选择,是在争取一个普通女子应有的社会地位的道路上往前迈了一步。

简爱离开庄园后,遇见并拒绝圣约翰的求婚,说:“我鄙视你的爱情观念!我瞧不起你奉献的这种不真实的感情!是的,圣约翰,你把它奉献出来的时候,我鄙视你!”不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也是不平等的!圣约翰对简的求婚,实际⑤上是在宗教的名义下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招安。本质上仍然是把女性当做工具,当做附庸,这当然被简爱所拒绝。

二、简爱的女性意识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平凡的简爱虽然相貌普通,出身卑微,然而却拥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罗素曾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善良如空气,没了它,我们的生活无法想象。简爱的善良除了我们理解的同情心外,更有着超越于普通人之上的无私与宽恕。

(一)宽容

在简爱舅妈里德太太临终前,她陪在身边的那一幕感动了无数读者。从小说中,我们看到里德太太简直就是简爱苦难的源头,随着收留她,疼爱她的舅舅里德先生的去世,冷酷无情,虚伪自私的里德太太把简爱当做佣人一样对待,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刁难,对这个失去双亲的可怜孩子,不但不给予同情与关爱,反而处处苛责,纵容自己的孩子欺负。更可恨的是,她把简爱送进了标榜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的人间地狱般的慈善学校里,并且在前来接简爱的布鲁赫尔斯先生面前撒谎怒斥简爱是一个撒谎而讨厌的女孩子。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深深伤害自己的人,简爱原谅了。

当这位曾虐待过自己的舅妈临终时,在没人在身边的情况下,她去探望了她,并对她所受的巨大的痛苦产生了怜悯之情,她弯下腰吻了吻她,深情的叫了一声“舅妈,亲爱的舅妈”并妥善的安排了她的后事。简爱在此的表现,让每一位读者看到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善良。马克·吐温曾说过:“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⑥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都会有意无意伤害别人,也会被别人伤害,如果执着于这些伤害,只会让自己更痛,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也许宽容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好。寄人篱下,任人驱使的悲惨童年,饱尝了人情冷酷,世态炎凉的滋味,并没有使简爱变成一个冷酷麻木的女孩,相反,她用一颗善良博大的爱心关爱着身边的人。简爱这样一个平凡而圣洁的女子告诉21世纪的女性们不仅要爱自己,还要去爱家人,爱朋友,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甚至是曾经伤害自己的人。只有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无私的给予,在世俗怨恨中心胸旷达而付出真爱,才称得上是一个具有高贵品格的形象。

(二)独立

在简爱寻求的爱情里,二人在经济上应该是独立的,而不是依附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这一唯物主义理论不仅仅适合阶级范畴,也对男女的社会关系作出了相适应的解释。女性要独立,首先要争取经济上的独立,撇开对男性物质上的依赖。所谓“靠诚实的劳动挣得的面包,比不劳而获的面包更香甜。”在她打算嫁给罗切斯特时,她的想法就是:不愿依附于对方,而愿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带来更多的财产。她拒不接受罗切斯特送给她的钻石戒指、项链和手镯等奢侈物品。当罗切斯特要她立刻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时,她据不认同,而是继续履行家庭教师的职责,她要以自食其力的劳动来保持个人的人格尊严,也维护了自己纯洁高尚的爱情。也正因为这样,简爱才理直气壮的说:“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以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是彼此平等的”。⑦

(三)尊严

简爱悲惨的成长历程让她早早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她宁可承受孤独,也不愿低三下

四、无视人格的去祈求廉价的怜悯和同情。当仆人告诉她称呼表哥主人时,她勇敢的反问道:“他怎么是我的主人?我又不是仆人!”⑧无论是舅母的虐待还是别人的侮辱,无论心灵受到多大的创伤,她都自尊自爱,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自己的人格。

为了尊严她抛弃了爱情,简爱勇敢的跨出了桑菲尔德的大门。冲破了世俗的樊笼,令人敬佩。在一个多世纪前,对于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和金钱的女子,做出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惊世骇俗的。而这也正是简爱独特的个性决定的。面对着忍辱偷生还是个人的尊严时,简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经过一夜的思考,简爱毅然离开。她知道,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一个人爱她了。简爱每吐的一个字都像重拳一样敲打着我的心,这就是要求平等的呼声。 女作家精心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很不寻常的家庭女教师的形象,歌颂了把两颗灵魂平等结合在一起的爱情,同时也歌颂了敢于和男权社会顽强斗争的妇女,把维护女性的人格尊严看得高于一切。小说光明的结局告诉我们,人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也要有自由、尊严、平等。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爱情观等于尊严加平等这道公式上。付之实现往往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的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和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一样,为了爱情和人格抛弃所有。简爱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返璞归真化繁为简的感觉,是一种不计较得失的简化感情的简。它犹如一杯白开水,净化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简爱这一形象变得高大而不同凡响,她闪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像暗夜中的火把,为广大妇女点燃了希望之光。

注 释

《简爱》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译者:程永然 责任编辑:子龙

出版发行:中国致公出版社

版次:2004年10月第2版 2004年10月北京第1次印刷 ①《简爱》第一章第5页第19行 ②《简爱》第二十三章268页第9行 ③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④《简爱》第二十六章第319页第1行 ⑤《简爱》第三十三章第419页第7行 ⑥出自马克·吐温的名言名句

⑦《简爱》第二十二章第249页第8行 ⑧《简爱》第二章第6页第11行

参考文献

[1]李立新,简析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思潮{J}。人文2009,《1》:127-122, [2]李涛,新历史主义与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研究{J}。外语与外 语教学2007《3》:48-51 [3]苗福光,欧美生态女权主义述评{J}。学术论坛2005《10》:181-184

致 谢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马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老师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这三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的指导教师-马小林老师表示感谢。

第四篇:《简爱》中的宗教意识

不同的宗教之路

——探寻海伦彭斯与圣约翰的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以说在信仰基督的国家,教民们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基督教义指导下的痕迹,例如西方热衷于慈善事业,普通民众也许不能像富有商人明星大腕那样建立慈善基金会大范围地进行慈善事业,但是他们也能够在平常小事上体现慈善精神,也许是天冷时为路边流浪汉送去的一杯热咖啡,也许是天黑时为路人点亮的一盏灯,也许是下雨天悄悄摆在门口的一把伞,无不体现着基督精神。

在阅读《简爱》后,我们不难发现,全书都弥漫着鲜明的宗教气息,这在《简爱》中的很多普通人身上都能体现出来,例如谭波儿小姐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简爱舅舅对简爱的呵护抚养,黛安娜和玛丽的热情善良等等都是由于自小受基督教义的熏陶。洛伍德学校之所以能够建立,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基督教所倡导的仁慈教义,使得多富裕人家捐献钱财,集体支持学校的运行;小说中许多人物的言行都可以归结为是宗教影响。书中有两个个人物形象,他们身上的宗教色彩尤为浓重,并且对简爱的性格发展以及言行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他们分别是简爱的少年好友海伦彭斯以及简爱的表哥圣约翰本文意在探寻他们以及简爱奉行的宗教原则以及不同的实现方式。

1. 海伦彭斯的隐忍原则

海伦彭斯善良、美丽、聪明,与简爱面对不公时的积极反抗的态度不同的是她是善于隐忍,宽容一切,原谅一切,是基督隐忍教义的彻底贯彻者。文中对于海伦彭斯遭受的一次严酷的责罚是这样描写的“那位教师立刻用这束树枝朝他颈背上狠狠抽了十几下。彭斯的眼里没有涌出一滴眼泪。我目睹着这一场面,不由得升起一股徒劳无益的怒火,气得双手直发抖,只得停下手中的活儿,可是她那张若有所思的脸上却神色如常,没有一点变化。”身为被重罚的当事人,海伦彭斯不反抗,没有一丝怨恨,平静地接受着来自老师的无理地责难;然而简爱作为旁观者在面对这样惩罚却非常生气。接下来的彭斯与简爱的对话中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她们俩的不同。尽管总是受到凯契德小姐的羞辱非难甚至是狠毒地抽打,但是她却默默忍受,认为是自己的缺点使得凯契德小姐生气, “最能克服仇恨的并不是暴力,最能医治创伤的也不是报复。”“你们的仇敌要爱他,诅咒你们的要为他祝福恨你们、凌辱你们的要待他好。”

综合海伦彭斯的种种言行,我们可以发现,在解释自己言行和开导简爱时,她最常引用的就是《圣经》,她有自己的信仰——“我总觉得,生命太短促了,不该把它花在仇恨和记仇上。在这个尘世上,我们人人都有一身罪过,而且不可能不是这样。但是我相信,不久就会有那么一天,我们摆脱了腐朽的躯壳,也就摆脱了这些罪过,。堕落和罪孽会随着这个累赘的血肉之躯一起离开我们,只留下精神的火花——生命和思想的无形源泉,纯洁得就像它当初离开造物主给人以生命时一样。它从哪儿来还回到哪儿去。说不定又会被赋予某种比人更高级的生物——说不定随着荣光的级级上升,从照亮苍白的人类灵魂到去照耀大天使的心灵!它肯定永远不会与之相反,从人堕落到魔鬼吗?是的,我相信不会。”彭斯虔诚地信仰着上帝,认为人生而有罪,生来就要受苦,当有一天“末日来临”时,人便可以结束一切苦难罪孽,进入天堂,这是一种“复活”。 彭斯似乎是逆来顺受地接受一切,但是若是将她与软弱无能之辈放在一起,又是对她真正的侮辱。彭斯拥有坚强的灵魂,她以自己独特的信仰在精神上无视一切外在的困难,她自拥有一个信仰铸成的铜墙铁壁。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海伦彭斯是被动地贯彻基督精神,只诠释了基督中的忍耐教义,学会的是困难时人们保持自我宁静的方法——平息内心的仇恨,善待敌人。把所有对现世生活的幸福快乐的希望都寄托在死后的“天堂”里,可以说是把信仰寄托在飘渺中。把面对命运带给她的不公与磨难,海伦彭斯选择平静地忍受,认为这些都是命中注定要人们忍受的事,甚至在生病弥留之际觉得死亡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属于她的末日终于降临。这个不幸的女孩最终在幸福满足中死去,不知道她是否进入了她精神的天堂。

所以说,海伦彭斯是坚定的基督教徒,她把基督教义中的忍耐宽容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精神上她是完全附属于基督教的,但是她只是在忍耐中被动地等待着上帝的救赎,失去了自我。

2. 圣约翰的极端主义宗方式

小说中几乎把圣约翰描写成圣人的模样,完全献身于宗教, 以自己的理智战胜感官情感,对自我的情感等外在需要有些绝对的克制,典型的禁欲主义者,立志成为传教士。并远去印度。“那支队伍的人把全部的雄心壮志集结成一个光荣的志向,去改造他们的同类——把知识传播给无知的王国——用和平代替战争——用自由代替束缚,用宗教代替迷信——用上天堂的愿望代替下地狱的恐惧。这可比我血管里的血还宝贵,这是我所企盼的,是我的生活目的。”“这世界并不是个享乐的地方,别打算把它变成那样;它也不是个休息的处所,别让自己变得懒惰懈怠了”。圣约翰始终固守着自己的终极目标,并为之努力,付诸实践。 他习惯于站在全人类文明的高度上考虑问题,因而在他的意识里,人生来就应该克制自己的私欲,外在的欲望也仅仅是感官需要,人应该把自己的毅力和热忱留给一种合适的事业,而不是浪费在平凡而短暂的事情上。在他眼里,家人之间的亲热和家庭的乐趣都不足为题,人应该把目光放远,超过文明和赋予生活中的安逸与肉体的舒适。这是他的超我意识,也是令简爱自觉望之不及的地方。

但是他与简爱思想上最大的分歧在于对待爱情的态度,文中简爱时如此描述的“他不愿放弃一个进入天堂的机会,不愿为了进入她的爱情乐园,而失去真正的、永恒的天堂。再说,他也不能把他天赋的一切——漫游的爱好,进取的精神,诗人的气质,牧师的素养——让一种单一的爱情所束缚,他不能——也不愿——拿传教士征战的荒蛮之地,去换取溪谷府宁静的客厅。”,他认为爱情只是感官感情,虽然美好,能给人带来愉悦,但是与远行传教这一伟大事业相比,几乎是无法等同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他给自己的评价是“冷酷无情”的人,他善于自我克制,亲手给爱情的火苗泼上冷水,并狠心远离爱情,但是他把自己更加广博的爱奉献给了更多的人,把无限的爱给了传教这一神圣伟大的事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最有情之人。 3.简爱

简爱早年并不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在舅妈家在已经阅读过《圣经》,但是面对勃洛克赫特先生的提问时,简爱回答只喜欢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一开始简爱就表现出了与传统的宗教意识不同的一面。再到后来进入洛伍德学校学习,与海伦彭斯与谭波儿小姐相处,接着经历爱情中的挫折,以及受圣约翰等人的影响,简爱成长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在经受痛苦时也会向上帝祈祷,在迷茫时渴望上帝给出指导,在精神上也依赖上帝。但是她的宗教思想,与书中一开始出现的所谓的“善人”勃洛克赫斯特等人不同,她的宗教信仰拜托了披着宗教外皮的虚伪仁慈,也抛却了人们隐藏在宗教精神之下的种种罪恶。在她的宗教意识里,多出了“人性”这个普通却不凡的成分,她虔诚地信仰上帝,却不放弃人之为人的权利,以真实、真诚的面貌祈祷。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 海伦彭斯在精神上将基督教教义内化,在言行上秉持隐忍仁慈宽恕一切的原则;而不同于海伦彭斯在精神上对宗教的虔诚,圣约翰作为一名牧师,一名伟大的传教士,他在精神上信仰基督,更在行动上贯彻基督教教义,克制甚至抛却一切个人情感与欲望,为基督教的发扬光大、知识的传播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尽了自己全部的力量,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彻底贯彻者。再看简爱,她学习了海伦彭斯的宽容,融合了圣约翰的虔诚。但是与海伦彭斯不同的是,她在信仰上帝时,又多了一份独立思考和反思反抗的精神。与圣约翰相比,她不放弃现实生活的享受——爱情之乐。在比起披荆斩棘,站在超我的高度上开拓高尚事业,她更愿意选择自我的满足,在俗世中享受纯洁美好的生活。简爱的宗教原则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强调了人之为人的自由平等独立的人文主义精神。

作者夏洛蒂的宗教观念更多的体现在了简爱的身上,因而通过研究简爱的宗教观,我们也可以从中对夏洛蒂的宗教观窥得一二:虔诚地信仰上帝,人可以实现自我救赎,但是信仰的同时还应保持独立自由平等的人格,满足人本身的需要。

第五篇:张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摘要张洁笔下的主要女性是当时社会中的“另类”,而又是“普遍类”,在

此,我将从这几个方面解析在张洁小说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她们强烈的事业心,要求独立和解放,争做强者。以及易被忽视的“女性自身价值”。

关键词张洁的小说女性意识

“男人的雌化和女人的雄化,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世界性的问题”,张洁,她是这样的定义着当时的社会趋向,预言着后来的世界,女人必将强大起来。她作品中的女人们很多都不愿意雄化,却不得不被迫雄化。

在张洁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主要有女性的反抗精神,强烈的事业心,要求独立、解放。

首先,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张洁的作品中的女性,都是离了婚或是不愿意结婚的女性,而且离了婚的她们也不愿意再婚。她们在一起承受着各种的磨难,追求着自己的事业,无论她们的事业之路有多么的艰辛。如《方舟》中的荆华、柳泉、梁倩,三个离婚后的女人自小学毕业分开后,再次聚到一块儿。她们有着同样地痛苦婚姻,她们同样地离了婚,她们同样的在工作上有着重重困难,但又同样的不懈地为事业奋斗。

在小说《方舟》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位热忠于事业的女性:柳泉、梁倩。 柳泉,在工作上一丝不苟,能够把所有的工作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在短时间内精准的记住那些外宾的住房,她可以轻松自若地翻译。她是那么的用心的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在工作中,她会自然地流露出那种自信,在工作之后的酒宴上,她表现出了那种“知识妇女,在意识到自己的聪明才智时才有的微笑”,可以使“每一个正直的男人肃然起敬的微笑”。这充分的透露着她在强烈的事业心的驱使下,工作上得到肯定后的满足与自信。

梁倩,在电影的拍摄上,精益求精,最求高的艺术造诣,竭尽能力的要想做出高的成就,摆脱父亲的名望的荫庇,她要通过自己独立的奋斗,让世人都看见她的成就,认可她的工作,她的付出,她的工作成绩,她要实现她的信仰:电影

是导演的艺术。她将自己的作品认定为自己的“儿子”,甚至当年生育澄澄时都没有电影成功拍完后那么激动。她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事业当中。

我们再来看《七巧板》中的主要女性之一,尹眉,为了全心的投入她的社会学研究,没有与丈夫袁家驹做任何商量,就去做了人工流产。她对工作进入了一种痴迷状态,她相信她的社会研究,根据她的社会调查资料,“不能生孩子”、“这个世纪末,人口将会发展到多少亿?”、“让他在这么小的空间里挤来挤去多苦啊”。

在这部小说里,还有一个特别典型的女性人物,一位被确诊为“迫害臆想狂”的金乃文,从小说开篇,这位女主人公就表现的无异于正常人,而且,当她纠正指导护士小严扎针时的那般自若与专业,让人看不出任何有病的迹象。甚至是她在后来为尹眉做“脑血管造影”的检查时,对尹眉的病情的推理和判断逻辑性、专业性都极强,条条有理地询问其他医生对尹眉的检查结果,她的分析滴水不漏。当她在进行工作时,严肃、严谨,干练,经验丰富,全心的投入。这种在病态的受到压迫残害的生活的中仍然不曾有半点消减的对事业的忠诚专注的精神,使他活得超脱了她受到的苦难。这是怎样的一种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啊!

我们在这部小说中还可以看见一位独特的女性——小严。她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实习护士,对每一个病人都很是负责。当看见护理员没有为病人倒尿壶时,就责令护理员做好自己的工作;每一次她为病人打针,遇到针尖上有小勾的针头时,她都顾不得针头回收利用的规定,毅然的将针头扔掉,只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尽到做护士的责任。对工作,她是这样负责的定位着,“护士就是该这样做”。

张洁不愧是变革的勇士,她笔下的女性都有着一种追求人的独立,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的特性。在她的作品里无处不透射着这种对精神上的解放有着执拗的追求,比如,在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和中篇小说《方舟》中有着两段几乎完全一样的描述:无产阶级不但要解放全人类,还要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这个解放不仅仅意味着物质上的解放,还意味着精神上的解放,使每一个人成为完善的人。未来的世界应该是人的精神更加完善的世界。

那么她所赋予在女性身上的这种追求独立、解放的精神,是由谁来承载的呢?在她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当中都有很鲜明的女性人物来充当这种精神的载体。如《方舟》中,三位女主人公:荆华、梁倩、柳泉,

她们都是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和较强的工作能力的女强人,荆华能够干许多的“只有男人才能干”的活,工作,家务都干得很好。柳泉,一个懦弱中显得坚强的,在痛苦挣扎的生活中,仍然燃烧着对新的生活的希望,继续挺着枯瘦的身形屹立在乱箭飞射生活中。梁倩,更是一个在外面相当强悍的女人,使得其他机关的很多人都对她有着“三分畏惧”。“冒着大雨,骑着摩托在雷电下疾驰,象个疯子。只有这时候,她才更加意识到自己驾驭生活的能力。”这就是梁倩,一个骨子里充满了独立自强,有种顶天立地的毅力的女人。她可以随便发泄胸中愤怒,或为欢乐而雀跃,但始终不肯袒露悲哀。

而且,这三人,有着共同的独立特点:都离过婚,而且都不想再婚,尽管梁倩没有领到那份实实在在的离婚协议书,但是她只是还没有拿到离婚证书的离婚女人而已。她们都不愿意再被“婚姻”所压迫,她们要求独立。那是一种刻在她们骨子里的意识,一种要求。比如荆华,过上单身生活后,自己的吃住成问题,还要养育儿子蒙蒙,尽管她没有抚养权。生活条件如此艰辛,而她还有严重的腰椎病,但是,无论生活给与她的是多么大的困苦,也无法磨灭她渴望独立的强烈要求。又如梁倩,以她父亲的名望,她在事业上的成功是指日可待的,没有什么事是办不了的。可是,她毅然地选择了独立,不愿意打着她父亲的旗号来办事。这是在那个“关系时代”所独有的。

在《七巧板》中,小严,一位年轻的女实习护士,也是具有着极强的独立意识,她在“得罪”了谭光斗之后,知道自己实习结束,就会被其分配到偏远、举目无亲的格尔木,但是,她很乐观,她不怕,她很坦然。

或许有的读者会看到这样一点,张洁作品中的女性们缺乏的意识:她们也是“女性”。是的,我也曾这样认为过。从其他角度来看,这群形象在追求当时很多其他女性们没法获得的东西时,她们也失去了其他女性所拥有的:女性自身的价值。不能够很好的得到一个女性应该享有的,如作为妻子应得的体贴与温柔,作为母亲需要付出与获得的温情。

我们就单从上面所提到的方面就可以看见张洁笔下的“正在雄化的女性”,很是成功的形象塑造,通过她们,也成功的表达了女性的独立、尊严等的要求。但是,我们可以从张洁笔下的女性身上感受到,她们都要独立、都要解放,不愿再婚,有的女性主动将孩子打掉,比如《方舟》中的荆华,比如《七巧板》中的

尹眉。她们是代表着对当时社会的某种反叛对抗,体现了这群独特的女性与众不同的追求,但是,她们无法改变的是,她们是女性。那么,她们就没有“女性”的意识。

也可能有人说,或许,这些张洁笔下的女性们意识到和没有意识到的相叠加,才是她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较完整的阐述。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张洁她也是一名女性。可她为何要强迫自己忘却自己的身份,用一种刚硬的笔法来刻画女性,这又不得不说是时代环境对创作的影响了。在感受她笔下的女性意识时,我们就不得不穿梭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

从她的作品中我们是可以看见那种“女性自我价值”的意识的。荆华虽然打掉了一个孩子,但是她对已经出世的蒙蒙很是疼爱,与离异的丈夫争夺蒙蒙的抚养权;柳泉在受到生活的极大打击与压迫的时候,也还是在渴望着一个丈夫给予的温暖的怀抱。只是,这一切与生俱来的渴望被现实生活活埋了这后,她们就用另一种当时社会女性少有的意识来武装自己。

这就是我从张洁作品中读到的女性意识,一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要多大勇气才敢有的意识。

参考资料:冯 木《张洁集》海峡文艺出版社

许文郁《张洁的小说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

曹万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姓名:杨 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统计局统战工作总结下一篇:童话主题的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