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论文范文

2022-05-12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护理研究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目的:研究骨科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共计42例骨科患者参与实验,将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实验组中应用,将常规护理在对照组中应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指标。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不良心理评分均明显下降,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增加,P<0.05;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不良心理评分,P>0.05。

第一篇:护理研究论文范文

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市场现状研究

[摘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健康中国”战略下应对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叠加危机的有效路径。日照市目前已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其中居家护理为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主流模式,但日照市目前的发展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居家护理成本较高、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文章就日照市长期护理保险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对家庭护理经济成本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运营体系和机制,并借鉴国内外经验,积极探索日照市居家护理行业与长期护理政策的优化方法。

[关键词]居家护理;经济成本;因素分析;政策优化

1引言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有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而现有老年群体中26.9%需要照护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6.34岁提高到79岁,失能、空巢和独居老人量将持续增长。

2014年4月8日,山东省决定,选取日照、潍坊、东营三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日照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以解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问题为重点,以基层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机构为依托,确定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基本制度,以应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日照市目前已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其中居家护理为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主流模式,但日照市目前的发展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居家护理成本较高、保障范围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参照国外发展经验,日照市目前只针对专业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给予一定比例报销,而对于在护理成本占比较大的非专业人员(子女、配偶等)提供的日常生活护理没有任何补偿,居家护理模式从长期来看是不利于长期护理政策持续发展的。文章就日照市居家护理现状问题进行分析:一方面对专业护理人员上门提供的居家护理服务进行满意度调查;另一方面对家庭支出的照料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料费用进行经济成本评估和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完善运营体系和机制,并借鉴国内外经验,积极探索日照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优化方法。

2文献综述

所谓居家护理,广义上既包括由社区医生、护士、护理员等专业护理人员上门提供的专业医疗护理服务(下文称为“居家护理”),也包括由非专业护理人员提供的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下文称为“家庭护理”)。从目前日照市长期护理保险保障的范围仅为专业护理人员所提供的上门医疗护理服务。而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以家庭成员为主的非专业护理人员提供的家庭护理反而是长期护理政策的重要保障内容。邓大松和王凯(2017)梳理了韩国养老运行模式的发展,受传统孝道影响,韩国实行居家护理制度,韩国政府对赡养老人五年以上的三代同居家庭,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奖励居家养老。Daatland和Herlofson( 2003) 指出,老年人照料在所有的经济发达国家都是家庭与福利国家的合作。他们所研究的五个国家的公共舆论都赞同家庭与福利国家的合作,但倾向的混合体形式不同。挪威和以色列把国家放在首位,家庭起协助作用;而其他三个国家( 英国、德国和西班牙) 倾向于赞同责任均分,或者家庭居于首位,国家起协助作用。李俊(2018) 指出为了支持家庭提供的日常生活照料,很多国家已经有了立法保护与经济投入,以承认照料者权利并支持他们的服务,由此逐渐形成了老年福利制度的新动向。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成员提供的日常生活照料是长期护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日本、德国、韩国等长期护理制度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也将此纳入保障范围。因此,对于居家护理的系统性研究对于促进我國长期护理制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3日照市居家护理现状

日照市居家护理模式是指定点护理机构派医护人员到参保人员家中提供护理服务。定点护理机构﹙具有日照市医疗保险定点资格的住院医疗机构或者综合门诊部,具备相应医疗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均可申请为定点护理机构﹚对于居家护理的病人提供定期定时定点的上门护理服务,具体的时间由被护理人和护理机构协商确定。由于传统养老防老的观念,居家护理更容易被接受。目前,在三种护理模式中占比大致在80%~90%,且为未来长期护理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

3.1机构访谈居家护理的实际情况

据统计,2018年日照市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人数共677人,其中居家待遇享受人数为589人,定点机构待遇享受人数为88人,享受居家护理的人数占比高达87%,由此可推断,日照市长期护理保险以居家护理为主要发展方向。在长期护理费用支付方面,长护保险基金支付占比达75%,个人负担仅占12.8%。另外,通过查阅相关文件,了解到不同护理方式的医疗护理支付标准,如表1所示。据统计,2018年日照市机构居家护理的经济成本价位在2700元/月左右。

总体而言,一方面,居家护理比机构护理等其他护理形式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且长期护理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分摊了大部分人们的养护服务费用,减缓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目前的居家护理经济成本价位是由政府相关制度和机构的服务标准及设施条件所决定的,在一定时间段里是稳定不变的。

3.2实地走访群众的基本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日照市福海社区、幸福家园社区、春天公寓社区、金海社区等社区进行走访,了解社区内老年人及其子女对医养结合的护理方式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生活状态,以及个人可接受的理想情况下医养结合的居家护理模式的价位。为了证明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数据进行了整理统计汇总分析,如表2所示。

基本情况一:

如表2所示,绝大多数的受调查居民希望政府可以针对居家护理养护费用这一方面扩大覆盖的广度和补助的力度。大多数的城镇退休居民对现状持较为满意的态度,而近七成的受调查农村居民对现状持一般满意态度。总之,对于有稳定收入的城镇退休职工居民来说,政府目前对于居家护理服务的补助尚可满足其基本需求;但对于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村居民来说,政府的补助还达不到他们的需求。

基本情况二:调查个人可接受的居家护理经济成本对老年人生活自理难度等级有一定的依赖程度,如表3所示。

根据表3评估结果显示,个人可接受的居家护理经济成本对老年人生活自理难度等级有一定的依赖程度。生活自理基本无困难的老年人的居家护理经济成本一般在2000~3000元,而生活自理难度较大的老年人的居家护理经济成本一般在3000元以上,且随着生活自理难度等级的逐渐递增,居家护理经济成本也在逐渐增加。

4日常照料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4.1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

文章使用的数据是通过在日照市多个居民小区、护理机构区等地走访及问卷调查所获得,共取得有效数据105个。收集到被采访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户籍性质、收入水平、所需要的日照看时间以及相应的可能接受的月预期照看费用等信息。

由于性别、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为分类变量。对数据进行数量化处理:将性别、户口性质设定其为二元虚拟变量,其中男性=1,城镇户口=1,将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设置为等级变量,其中受教育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以上4个等级;健康状况分为无法行动、生活需要帮助、需要简单照料和健康状况良好4个等级。由于收入水平、月照料费用数值较大,数据的变化区间也较大,为使数据变化相对集中,对收入水平及月照看费用进行取对数处理。此处理还可以防止函数模型的异方差的问题。

4.2模型假定及参数估计

模型构建的目标是得出月照看费用的影响因素,所以将Lnm作为因变量,其他变量作为自变量。根据实际建立线性方程为:

运用计量经济学综合软件STATA进行计量模型的拟合。运用OLS方法进行拟合,获得拟合结果如表4所示。

4.3数据的分析及结论

回归模型分析,从模型回归结果可以得出:

(1)性别的回归系数为负值,t检验在10%的检验水平下不通过,可以认为性别对月照看费用几乎无影响,与实际情况相符。

(2)年龄的回归系数为正值,代表年龄和月照看费用正相关,符合调查预期。但t统计量为0.23,t检验在10%的检验水平下不通过。年龄对月照看费用的影响并不显著。导致其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存在抽样性误差。

(3)受教育程度的回归系数为正,t检验在10%的检验水平下通过检验,回归效果显著。代表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愿意支付的月照看费用越高。现实原因可能有:一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对老人的照看比较重视;二是受教育程度较低者对于保险认可度较低,从而不愿意支付过高的费用;三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收入也相对越高,所愿意支付的护理费用相对较高。

(4)健康状况回归系数为负,t检验在10%的检验水平下通过检验,显著性良好。表示健康程度与月照看费用负相关。原因可能是身体越健康的人对未来自身的身体状况比较乐观,所以预期支付的月照看费用较低。

(5)城镇户口的回归系数为正值,t检验在10%的检验水平下通过检验,回归效果较显著。回归系数表示城镇户口人群愿意支付的月照看费用比农村户口的高。第一城镇户口居民相对收入较高,并且风险意识较强。第二城镇医疗护理水平较高,所需要的花费也相对较高。

(6)个人收入(取对数)的回归系数为正值,t检验在5%的检验水平下通过检验,显著性较强。回归系数表示收入越高,所愿支付的月照看费用越高,符合调查预期。并且回归系数为:个人月收入对月照料费用的弹性即收入-月照料花费弹性E=0.1198

E的意义为:其他系数不变时,收入每平均提高1%,月照看费用平均增加0.1198%。

(7)日照看时间的系数为正,t统计量P值=0.003,在1%的检验水平下通过t检验,拟合结果十分显著。回归系数表示日照料时间与月照看费用正相关。所需要的照料时间越多,预期的花费越高,符合调查预期。

5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日照市居家护理政策对缓解护理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减轻了护理负担,但是目前覆盖面较小,享受护理服务的人数相比于整个失能群体人数偏低,仍需进一步扩大政策的覆盖范围,鼓励居家护理产业发展,让更多失能老人享受到护理服务。

第二,居家护理政策的满意度城乡差异较大,农村家庭尚不能很好地享受护理服务,获得感较差,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居家护理产业,尤其是农村地区,提高农村家庭的获得感,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护理成本与保障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失能程度越高,经济成本越高,重度失能家庭仍面临较大的经济负担,应当对不同失能等级的老人分别提供不同程度的保障。

第四,家庭对失能老人的护理成本与照料者受教育水平、被照料者健康状况、是否为城镇户口、家庭月收入、照料时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一方面,居家护理机构可据此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商业战略,满足不同家庭的不同需求,实现公司效益;另一方面,政策上可结合以上几方面因素对不同家庭,尤其是目前无法有效供给专业居家护理的农村家庭予以一定的经济补偿,提高护理质量,减轻家庭经济压力,提高政策的满足感和获得感。

參考文献:

[1]SVEIN O DAATLAND,KATHARINA HERLOFSON.Lost solidarity or changed solidarity:a comparative European view of nornative family solidarity[J].Ageing and Society,2003,23(5):537-560.

[2]邓大松,王凯.日韩英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深度分析[J].中国房地产,2017(6):49-55.

[3]李俊.支持非正式照料者: 发达国家老年福利制度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学海,2018(4):80-86.

作者:刘慧敏 王金朝

第二篇: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结合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骨科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共计42例骨科患者参与实验,将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实验组中应用,将常规护理在对照组中应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指标。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不良心理评分均明显下降,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增加,P<0.05;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不良心理评分,P>0.05。结论:骨科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骨科;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

因为外部创伤损伤骨骼,导致患者日常行动不便,产生疼痛,治疗骨科患者过程中,容易焦虑、紧张、抑郁等,导致患者抵触治疗过程,不良影响患者治疗疗效。在治疗患者过程中,有效调节患者身体状况,在人性化基础上,调节患者心理,可以促进患者有效恢复。本组实验选择42例患者,分析骨科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在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抽取42例骨科患者进行分组实验,随机法分组,实验组21例,男女是11例、10例,年龄20-75(50.3±3.2)岁,对照组21例,男女是12例、9例,年龄21-74(50.2±3.1)岁。组间比较以上资料,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在对照组中应用,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为患者实施用药正确引导,将基本病房护理做好。

将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实验组中应用,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促进患者身体恢复。(1)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在生活中,在行动上,不够方便,容易疼痛难忍,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若护士未能及时帮助患者调节这种情绪,会影响治疗效果,护士应强化患者的心理干预,积极沟通患者,有意识的了解患者心理情况,为患者讲解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治疗方案等,促进患者对治疗有信心,对医师的治疗操作进行积极配合,护士应保证有耐心,关心患者,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证良好心理状态。(2)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将患者病房护理工作做好,为了促进患者机体恢复,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给患者。护士应及时清理患者所在病房,做好消毒工作,有意识的调节患者所处病房内的温湿度以及光照,将一些禁止喧哗的标牌悬挂,确保患者所处休养环境安静,护士应积极沟通患者家属,加强患者家属对患者的陪伴,消除患者孤独以及不安情绪。护士应耐心护理患者身体,引导患者下床运动以及洗漱等。帮助患者将体位恰当保持,促进患者身体恢复。为患者开展适当恢复训练,患者身体基本恢复稳定之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一些适宜的恢复训练安排,引导患者积极锻炼,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速度加快。护士应保证耐心为患者提供指导,适当鼓励患者,促进患者对护理过程有信心,保证患者心理愉悦。在饮食方面,护士应为患者提供一定指导,告知患者多进食高纤维、高蛋白食物,不能吃刺激性食物。

1.3效果研究

不良心理评分:以汉密尔顿焦虑以及抑郁量表来评价。

护理满意度:以自拟问卷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運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以率(%)的方式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以[±s]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不良心理评分均明显下降,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增加,对比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不良心理评分,P>0.05。

3 讨论

对于骨科患者来说,病程较长,病情较为严重,在治疗过程中较为痛苦,长期治疗会将患者的治疗斗志磨灭,导致患者抑郁、消极,患者容易情绪暴躁,在骨科护理过程中,若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临床提出了心理护理以及人性化护理,在护理过程中,积极主动为患者提供相应护理措施,对患者心理状态加强了解。

由于患者存在生理障碍以及心理障碍,对正常活动产生影响,在家庭方面也容易受到影响,在护理过程中,应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护士应针对患者需求来开展护理服务,为患者开展心理方面的疏导以及干预,促进患者机体迅速康复。在实际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护理操作培养,对于护士来说,针对其高要求的护理操作水准对其进行培训,提升护士护理措施的操作熟练度,熟练人性化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在平时工作中将其顺利使用,可以促进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在护理过程中,强化护患沟通,促进患者、护士以及患者家属之间形成情感信息沟通,利用有效沟通,提高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在整体护理理论的前提下,对患者的人性化差异进行关注,通过应用沟通技巧,推动护患关系良性发展。

本组实验得出:实验组干预后不良心理评分均明显下降,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增加。

总结以上,骨科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干预后不良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卫华. 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 19(17):2.

[2] 翱雯清. 骨科老年患者应用人性化和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 常州实用医学, 2020, 36(3):3.

[3]吴文杰.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结合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 7(32):70

[4]杨晓娜.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结合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9,(16):160,250.

[5]张鑫,阚亦非,刘珊珊,等.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结合研究[J].糖尿病天地,2019,16(12):286.

作者:朱庆凤

第三篇: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结合研究

【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结合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月1月至2013年12月所收治的骨科患者387例,对这些患者适用于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结合的护理模式,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结合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比2012年同期满意度提高了18.7%。结论: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结合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骨科护理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骨科护理模式也在不断的进步。骨科护理模式已经从原有的单一疾病护理方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模式[1]。从这个层面出发,本文对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结合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387例骨科患者,其中男患者217例,女患者170例,年龄15岁至76岁,平均50.3岁。本院对这些患者应用的是心理护理和人性化结合的护理模式。这些骨科患者都接受住院治疗,主要为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以及颈椎病等。

1.2方法

1.2.1贯彻人性化的骨科护理意识

骨科从自身护理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出发,开设人性化护理与心理护理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通过培训护理人员能够掌握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护理中如何有效的运用,确保该护理模式的顺利实施。

1.2.2强化基于患者心理特点的人性化护理技能

骨科患者由于治疗期较长,如脊髓损伤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因为生活无法自理等原因容易出现焦虑等方面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对于一些因为车祸等意外伤害而导致的截肢以及瘫痪的风险骨科患者容易对治疗缺少信心,这些都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应基于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结合患者疾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人性化的护理。

1.2.3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

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结合,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有着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2]。只有这样才能把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以及骨科专业护理的基本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要求护理人员应不断的通过自我学习和医院培训结合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

1.2.4加强护患沟通

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结合中还应强调护患沟通的作用。在骨科护理中,通过护患沟通能够将护理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间形成信息和情感的沟通,此类沟通的有效与否对骨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骨科的护理人员应在坚持整体护理理论的前提下,关注的患者所具有的人性化差异,通过沟通技巧的应用,来推动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1.2.5手术前后护理结合模式的应用

骨科的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后应将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应做好手术前的准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患者进行沟通,在说明手术情况的基础上明确患者的意见与要求,进而避免患者紧张情绪给患者康复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手术,从根本上促进患者的康复。

1.2.6康复过程中护理结合模式的应用

骨科的护理人员在康复过程中也应将心理护理与人性化护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康复护理在骨伤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护理人员应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协助患者做好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树立对康复治疗的信心。

2 结果

在387例患者的骨科护理中,没有发生一起护患方面的纠纷,极大地提高了骨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骨科患者的满意度相比,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骨科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期满意度提高了18.7%。通过骨科护理中心理护理与人性化护理两者的结合,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极大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3 讨论

医院的骨科患者通常由于存在社会角色的转变、长期卧床以及对康复治疗缺乏耐性等情况而导致情绪波动,这些情绪波动经常表现为紧张、脆弱或者恐惧等等。在骨科护理工作中,护士作为护理服务的行为主体,就需要明确骨科患者所具体的心理特点[3]。骨科患者本身除了心理方面的情况外,还存在着身体以及家庭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在护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有着个性化的趋势。这就决定了在骨科护理中如果将心理护理与人性化护理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极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骨科护理工作的质量。这种护理模式应用到临床护理中,充分体现出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4结论

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中通过心理护理与人性化护理的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促进患者满意度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4]。对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极好的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发展,有必要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光霞.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75-276.

[2]乔建光.心理护理在提高骨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546-547.

[3]陈嫣红.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 2013, (10):120-121.

[4]苗慧丽.分析骨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 2013,(2):619-620.

作者:吴治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优质护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高级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