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说课稿

2023-02-06

第一篇:高中语文必修三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2《采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采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选自《诗经》。诗歌以追忆的方式,抒发了战士久戍在外的爱国之情和思念家乡的情怀,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些诗歌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艺术成就都堪称后世诗歌的典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会赏析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二.说学情

在学习本文之前,我们的学生也学习和阅读过很多诗歌,对于诗歌的阅读和鉴赏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对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接触却不多,高中生阅读《诗经》的也比较少,因此,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提高古诗鉴赏能力,了解《诗经》的艺术特征,学会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情的特点,根据新课标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教学中,我计划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通过学习《采薇》这首诗,使学生了解《诗经》艺术特征,如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重章叠句的结构,以四言为主的基本句式等。 2.掌握重点字词含义,理解诗歌内容。

3.体会诗中作者的“忧伤”之情,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教学重点: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

四.说教法

教学方法有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理由是:学习古诗,应该使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需要反复诵读才能感受;提问和讨论,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为此,设置好的讨论题会成为我上好这节课的重点。

五.说过程(教学方法)

本课题共设一个课时。

我将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的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导入新课:提起《诗经》,想必同学们都很熟悉,《诗经》中的爱情总是深深触动我们,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描写的却是生活中残酷的一面。在学习这首诗歌的过程中,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体会到一种不同的情感。

2.正式讲解课文之前,我会先让学生对这首诗歌有一个整体感知:

首先,简要介绍《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这样能够使对《诗经》,特别是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有初步的了解,这对之后分析《采薇》的诗歌艺术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让全班学生一起朗诵这首诗,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同时对诗歌的结构有一定的把握。还可以借此机会将全诗的重点字词串讲一遍。

最后,让学生了解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忧”。 3.对诗歌进行全面的解析: 首先,明确《采薇》是一首战争诗,然后整首诗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3章,第二部分是

4、5章,第三部分是第6章。

其次,诗歌的三个部分逐步进行讲解。全诗的讲解是以“士兵之忧”为线索。 第一部分:串讲诗歌,让学生思考诗中的士兵为何而忧?这个问题的设置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而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自然能引出诗歌的主题,也就是士兵的思乡情怀。 然后,就是对此部分诗歌艺术的分析:诗歌以“采薇”起兴,使用重章叠句的手法,重章叠句的使用增加了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渲染气氛,强化感情。这部分着重分析“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这三句诗中“作、柔、刚”这几个字的作用,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加深了士兵思念家乡的忧愁。

第二部分:串讲诗歌,延续第一部分的问题:诗中的士兵为何而忧?诗歌第二部分描写的辛苦奔波的军旅生活也是引起士兵忧愁的原因。通过对这部分诗歌内容的讲解,可以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歌的主题,感受士兵的思乡情怀。

接着分析这部分诗歌艺术:描写士兵所过的军旅生活的情景,采用《诗经》中赋的手法。此部分要重点讲解的是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诗歌没有从正面描写作战的情况,而是通过对战马(四牡骙骙)和装备(象弭鱼服)的描写,间接透露战斗的激烈,战事频繁。

第三部分:这部分整首诗中要重点讲解的部分。串讲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诗人情感和诗歌创作艺术。特别是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情景交融艺术的赏析,此处采用提问法,请学生谈谈对这里情景交融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继而采用讨论法,提出思考题:诗歌前面的内容都极力表达士兵的思乡之苦,诗歌最后一节写士兵回到故乡,他怎么没有兴奋地奔回家中而是“行道迟迟”?回家应该是快乐的、兴奋的,为什么士兵在回家的路上却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进一步阐释诗人的创作情感,让学生体会这种描写的艺术。

进行思考讨论时,我将结合两首课外的诗歌启发同学进一步思考,一首是李频《渡汉江》,另一首是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通过这两首诗,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诗中所描写的那个士兵的处境,同时可以让学生学会用对比的手法赏析诗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最后,对整首诗歌进行简单的总结:《采薇》是一首战争诗,它主要表现的是士兵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倦。

第二篇: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课文,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在那个政治风云激荡、新旧诗风交替的时代,戴望舒携着中国古典诗歌婉约的深蕴,踏着法国象征派诗风的轻云,饱含着纯洁而苦闷的真情,用那回环往复的和谐音节,谱写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为中国的新诗领域树立了一座丰碑。它的音韵、它的意境、它的情愫、它的内涵,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尝。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以新诗为第一单元来组织文本,显然突出了它的审美性。《雨巷》和具有三美特征的《再别康桥》共同组成一个文本,出现在这一单元,那么我们就得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中心,在音乐般的节奏中,在优美徜徉的语言中,在回环往复的结构中,在朦胧如雨的意象中,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去探索美。

二、说学情

《雨巷》是高一学生接触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新诗”,也是被人们传唱不休的名作。本课恰可以作为窗口,帮助学生认识这个陌生的领域,学会欣赏它,并喜爱上它。以此达到审美训练的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我由浅入深地设定了如下几个有层次的教学目标,皆在诵读中完成:

一读音韵,品味诗歌的音乐美;

二读语言,品味诗歌的情感美;

三读意象,品味诗歌的意蕴美;

四读内涵,品味诗歌的思想美。

四、说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雨巷”“丁香”等重点意象的含义,并由此把握我国传统诗歌当中的意象情节。

意象是中国诗学的重要概念,是解读作品灵魂的关键所在。在这首朦胧含蓄极富象征意味的《雨巷》中,意象的理解尤为重要。将本篇的意象理解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的解读结合起来学习,不仅有助于理解本课,也为以后的诗歌鉴赏打下了基础。

五、说教学难点

理解“姑娘”这一意象,品读其象征意味,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诗无达诂”,对诗歌的鉴赏没有固定的方向,然而解读要合理,要有依据,必须知人论世。

六、说教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完成本课。诗歌重在朗读,所以本课四个环节的解读都在朗读中完成。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的诗歌需要美的心境来欣赏,更需要一颗好奇心牵引着去求索。我的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

听惯了北方胡同里粗犷的叫卖,看惯了北国风光的千里雪飘,却不曾体会,那细雨如丝的江南空气中氤氲的朦胧与凄婉。一条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纸伞,一抹丁香般的身影,一点太息般的泪光,若有若无地,飘进那杏花春雨,又消融在青石路巷。是什么样的意境如此荡人心肠?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欣赏那别样的美。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感音韵之美

我不准备一开始就按部就班地介绍作者和背景,因为我想努力创造一种读诗的心境,随着导入直接进入一种美的境界,而不想因为作者、背景的介绍而中断;再者,介绍之后,反而扼杀了学生自己对诗的想象和理解。尤其这首朦胧的小诗,更有多样的解读。

初听配乐朗诵,进入诗境,同时展示江南雨巷的画面。这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是那么完美,而诗歌本身,不就是一曲动人的旋律吗?

再听配乐朗诵,思考:诗人的音乐美是怎样造成的?

明确: ①、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②、一韵到底,每节押“ang”韵二、三次。(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至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③、使用排比。

④、双声叠韵词:芬芳、彷徨、惆怅。

教师总结:这些手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种悠长舒缓、低沉徘徊的旋律,营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种音韵美。

2、再读语言,品情感之美

请一位同学朗读,让同学们在与录音朗诵的对比中,思考:该用什么语调去读?

明确:幽怨、低沉、伤感、惆怅

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清丽明快,而是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愁。哪些地方体现出这种感情呢?请学生找出表现感情的词语。

明确:寂寥、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颓圮。

这些都是带有浓厚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朗读指导:语速舒缓,注意停顿,带感情的词要要从语气上读出它的感情来。

(三)深入探究

1、三读意象,品意境之美

在整体感知了诗歌的音韵和情感后,让学生再次诵读,根据刚才分析的感情勾勒出你想象中的雨巷之景,并且画在纸上,并口头描述。有何物、何人、何景、何情?朦胧、凄清、悠长、寂寥的雨巷该是怎样的?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又是怎样的?

诗学,其实是诗画不分的,真正的欣赏需要视听嗅味触觉在想象中融为一体。这样做旨在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独立品味,并让本来朦胧难以琢磨的诗歌有了切入口。

归纳学生发言,总结诗中的.形象。由此引入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概念,加以介绍和拓展。诗歌是通过客观景象,或者想像的景象来抒发情绪和情感的,什么样的景象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就得用相应的景象来抒发。所以诗歌的意象是解读诗人感情的客观景象。

为了探究《雨巷》的意象之美,以及通过意象来体会诗人的感情,也可以用换意象的方法来把握。举例: 姑娘 ——少女、雨巷——小路、丁香——荷花或腊梅等、油纸伞——小花伞 梦——雾。让学生比较两种意象的不同的审美效果和负载的情感。

例如:雨巷是悠长、古老、灰暗、迷离、朦胧的,它蕴含着诗人的彷徨、失望、忧愁、等暗淡的情绪,而小路是曲折、遥远、清晰的,它负载着一种思念、飘荡、怀远的感情。

再如:丁香是紫色的,给人的感觉是神秘的、含蓄的,而且在古诗词中丁香又是愁心的象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荷花是粉红或洁白的,给人的感觉是清高脱俗,美丽自赏。

再有油纸伞,做工是精细古老的,颜色是古铜色,所以给人的情绪是怀旧,思念,伤感。而小花伞则是新朝的,现代的,颜色是鲜亮明丽的。给人的感觉是浪漫的、美好的。

“丁香”是我国古诗中常见的的意象,可着重加以介绍,给同学们展示含有丁香意象的古诗句,并以此为例,让学生学会诗歌的意象分析法。

2、四读内涵,品思想之美

舒缓的旋律,淡淡的忧伤,把我们带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徘徊惆怅?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倾注了如此愁怨的诸多意象?诗人又为什么想要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愁怨的姑娘又是谁呢?

同学们分组讨论。小组代表作答。

在熟悉了诗歌的音乐美、情感美、意境美之后,学生达到了探究作品思想内涵的认知高度。在这一环节中,还是在诵读中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而不是把观点直接灌输给学生。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做给了学生足够的思想空间,给了他们思想的成果以尊重,同时,也是对作品本身的尊重,教师也能收获一些意外的观点。

在同学们讨论之后,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学生再次讨论,品评先前讨论的观点,回味开始时对诗的理解。这样,学生对这首诗很可能就有了前后不同的两种或多种感受,就有了多重的审美体验,应该说收获甚丰!

最后,将“多家之言”展示出来,加以总结。

反复的讨论的目的,不是只要一个结果;要的,是讨论中学生思考与探索的过程。学生本课学的怎么样,理解的程度有多深,会不会欣赏,懂不懂品诗,在这个环节中都可以检查出来。

(四)结束语

美是丰富多彩的,清丽明快是一种美,隐逸旷达是一种美,同样舒缓低沉、忧郁凄凉也是一种美,戴望舒的《雨巷》便是一首美丽的忧伤。但我们不能为了美而学戴望舒的伤感。毕竟他有那个时代的情绪背景。同学们可以课下再深入地了解戴望舒。也可以阅读一下戴望舒的其他诗作。学习他高洁的审美情趣,学习他高尚的爱国情怀。最后,让我们再次走进戴望舒,走进他的雨巷。

(再次聆听配乐朗诵)

(五)作业:

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范例:

看到油纸伞我们会想起断桥,想起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旖旎传说,想起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想起少女玲珑的舞姿,想起轻柔缠绵的歌曲。“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淅淅沥沥的春雨滴落在油纸上,想起寂寥的音响,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颓圮的篱墙边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焉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我们仿佛置身于江南雨巷中,感受到一种幽深空蒙、迷离缥缈的意境美。

板书设计:

雨 巷

戴望舒

音乐美

情感美

意境美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说课稿2

1、教材地位及作用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雨巷》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雨巷》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属于必修课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

2、教学目标

本诗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同时巧妙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因此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3、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但是本首诗在特定的背景之下主要意象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在诵读和对意象的把握中体味出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并力求个性化理解就成为重难点

说教法

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同时,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所以,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加深理解把握情感

另外,本诗教学以体验性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贯穿整堂课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提示,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与感悟,并力求激发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说学法

1、诵读法加强诵读,这是阅读诗词的一般方法2、体悟法通过意象把握情感,主要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走进雨巷去感悟3、联想比较法,通过与诗人的其他作品的比较学习,体会创作风格及作者情感

说教学过程(结合课件)

1、激趣导入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感受诗的意境,更容易理解“丁香”,我采用学生耳闻能熟的网络歌曲《丁香花》导入并附以介绍有关知识及其“美丽”“孤高”“忧愁”的个性学生有了追求美的感觉,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

2、作者介绍

《雨巷》是诗人的成名作,相关的情况介绍是必要的

3、赏析全诗

① 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获得初始体验在这个环节,学生只要读出这是一首什么诗,并对诗有初步的感受就可以

② 再读全诗,体会意境

师生共同欣赏(课件展示)配乐朗诵音像作品,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将诗歌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而教师提示学生方法即抓住几个主要意象展开联想,学生头脑里自然会勾勒出“雨巷”画面,就能体会出诗的意境

③三读全诗,感悟情感

学生在上一环节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示他们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在此,可鼓励学生大胆揣测诗人创作情况及情感,引导其积极思维

教师此时再做必要的创作背景的补充可谓补学生之所需,学生对诗中所抒发的情感与追求自然会容易得多也丰富的得多通过合作交流,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把握诗的中心形象(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④四读全诗,体会创作美

再次指导学生把情感融入朗读中体会诗歌的“美”,品味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情感,加深感悟

4、拓展阅读

引入作者的其他作品,使学生更充分的了解其情感及创作风格,通过比较联想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总之,在设计教学中我力求依照新课改的要求及理念,引导学生去阅读和鉴赏

说板书设计

一篇优美的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称,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也易于学生学习这节课我采用图示式的板书设计,兼以简洁的文字说明,体现课文内容,并利于学生背诵理解根据求实、求精、求新、求美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板书:意向(雨巷、油纸伞、丁香般的姑娘)感受(幽深、寂静、美丽 高洁)象征意义(心境、恋人)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说课稿3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于教材的理解,《雨巷》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组第2课《诗两首》的第一篇,本首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全诗没有直白的“情语”,只有委婉的“景语”,是一篇象征意味很浓、抒情色彩浓烈的现代诗歌,这给学生感知、体验、认识带来了困难。

二、说学情

高一的学生生理、心理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而又面对着的是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学习。这些所形成的跨度势必导致学生心理体验、心理倾向的极大不同。他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不习惯,怀旧、厌学、缺乏信心,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甚而焦虑不安。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于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设立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喜爱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

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难点】

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五、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我本堂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播放《丁香花》,并顺势导入新课《雨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兴趣。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体会语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以及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现代诗歌断句的正确方式。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学生按语文兴趣小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10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

1.本文描写了哪些意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选取这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姑娘象征着什么?

3.本首诗歌的情感主题是什么?

4.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设计意图: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能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也能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再一次一起聆听《雨巷》。

设计意图: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1.师生共同总结。

2.举办诗朗诵比赛。

设计意图:掌握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情况,并通过诗朗诵竞赛的方式剧激发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本堂课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简洁,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雨巷》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雨巷》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属于必修课。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

2、教学目标

本诗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同时巧妙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因此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3、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但是本首诗在特定的背景之下主要意象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在诵读和对意象的把握中体味出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并力求个性化理解就成为重难点。

二、说教法

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同时,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所以,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加深理解把握情感。

另外,本诗教学以体验性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贯穿整堂课。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提示,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与感悟,并力求激发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三、说学法

1、诵读法 加强诵读,这是阅读诗词的一般方法。2、体悟法 通过意象把握情感,主要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走进雨巷去感悟。3、联想比较法,通过与诗人的其他作品的比较学习,体会创作风格及作者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结合课件)

1、激趣导入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感受诗的意境,更容易理解“丁香”,我采用学生耳闻能熟的网络歌曲《丁香花》导入并附以介绍有关知识及其“美丽”“孤高”“忧愁”的个性。学生有了追求美的感觉,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

2、作者介绍

《雨巷》是诗人的成名作,相关的情况介绍是必要的。

3、赏析全诗

① 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获得初始体验。在这个环节,学生只要读出这是一首什么诗,并对诗有初步的感受就可以。

② 再读全诗,体会意境

师生共同欣赏(课件展示)配乐朗诵音像作品,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将诗歌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而教师提示学生方法即抓住几个主要意象展开联想,学生头脑里自然会勾勒出“雨巷”画面,就能体会出诗的意境。

③三读全诗,感悟情感

学生在上一环节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示他们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在此,可鼓励学生大胆揣测诗人创作情况及情感,引导其积极思维。

教师此时再做必要的创作背景的补充可谓补学生之所需,学生对诗中所抒发的情感与追求自然会容易得多也丰富的得多。通过合作交流,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把握诗的中心形象(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④四读全诗,体会创作美

再次指导学生把情感融入朗读中体会诗歌的“美”,品味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情感,加深感悟。

4、拓展阅读

引入作者的其他作品,使学生更充分的了解其情感及创作风格,通过比较联想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总之,在设计教学中我力求依照新课改的要求及理念,引导学生去阅读和鉴赏。

五、说板书设计

一篇优美的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称,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也易于学生学习。这节课我采用图示式的板书设计,兼以简洁的文字说明,体现课文内容,并利于学生背诵理解。根据求实、求精、求新、求美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板书:意向(雨巷、油纸伞、丁香般的姑娘)感受(幽深、寂静、美丽 高洁)象征意义(心境、恋人)

第三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说课稿(面试)

必修五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一、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4.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5.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6.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二、教材分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必修5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题材是小说,小说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时已经接触过小说文体,教学重点在于“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学生已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而高中语文必修5小说单元的教学着重于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这对学生阅读小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把握主题,一方面,要理解作品所蕴含的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意图;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小说的三要素,即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因为人物的刻画往往直接提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往往表现主题,而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的作用。分析情节,要注意情节是怎样展开、发展,直至结局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此外,还要注意细节描写,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将为本单元小说学习奠定基础。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的第十回,《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 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作者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的技巧是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的,本文在创作上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学习本文,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文化底蕴的积淀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括情节要点,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把握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①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②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 3.情感目标: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在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方面特别强调: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培养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这三个方面考虑。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的几个阶段及其变化的关键,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分析“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确定依据:依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而定。在教学中,抓住重点,突出教学目的,采用合理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三、教学方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从学情出发,我考虑到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喜欢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内涵。作为一节小说鉴赏课,既不能热热闹闹没内容,又应力避追求深度而显死板的偏颇。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

设计意图和依据:依据“教需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我将采用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精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避免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学生的阅读心理并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

设计意图:首先,该文内容生动、语言形象,主题深刻,意义深远。教学时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放眼“大语文”,与文本和作者作思想上的沟通,心与心的对话,达到领悟主题,升华感情,能力迁移的目的。其次,借助多媒体能增加课堂容量,便于展示相关资料,也便于信息加工,更能在视听效果上给学生最直观的感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计理念:结合新课标,针对本文和学情特点,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质疑、体验感受,采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教师转变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独立性,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让学生学会讨论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达到“授生以鱼不如授生以渔”的目的,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主题曲《好汉歌》,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强烈的音乐节奏感驱使学生急于去领略英雄好汉们的悲剧故事。请学生说一说他们所了解的林冲或是自己对好汉的理解。

设计依据:依情感教学原则,拉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能够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身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氛围。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有意识地插入语言表达的训练。然后教师点拨小结:概括故事情节要注意三点(1)准确;(2)顺畅;(2)简练。出示情节发展的脉络图。

设计依据:只有当学生与阅读文本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而只有当学生感受的触角一直深入到与作家的感受触角相交时,才有可能进入认知的阶段。所以学生的自主感受是极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产生顿悟的前提。

1: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2-5:陆虞侯密谋害林冲 6-9: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10-12: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环节三: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1.提问:林冲走上反抗道路是必然还是偶然?

要求:找出林冲思想性格变化的几个阶段,思考其心理变化过程,自由发言。

明确:林冲经历了从随遇而安到奋起反抗成为铁骨铮铮的英雄,他是被“逼”上梁山的,有一定的必然性,体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提问:文中多次描写“风雪”,有何作用?文章标题可不可以换成“林教头山神庙”? 要求:找出文中描写风雪的句子,仔细品读,思考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小组交流讨论后派代表发言。(插入影视片段欣赏)

明确:文中环境描写起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深化主题等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思考,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分析到本质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感悟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主旨。为加深学生对小说人物 性格特征及其变化的理解,把握“风雪”的特点以及对情节、人物的作用,我在重点问题讨论时插入影视片段欣赏,以加深直观效果。学生发言时,老师应适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老师不应求全责备,更多地给予肯定,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环节四:作业布置,迁移训练 1. 人物绰号考证:《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记录着人物的性格,并且各自都有一段来历,引导学生考证,以加深对人物的认识。

2. 人物分类点评:自己确定标准,将小说的人物分成若干类别,撰文点评,以文解文。

设计意图:学生课内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外可通过上述活动促发其自读《水浒传》原著,开展拓展阅读,加强读写训练,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节课的设计,我有意识地关注、调动了教师、学生、资料、媒体等资源,促进课堂教学。例如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利用学生个体对林冲已有的认识,通过他们彼此间对这种认识的交流,使他们的认识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形象,这样就容易得多了;再如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利用正迁移,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我的板书设计围绕范进这个人物形象展开。在小说中,范进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疯。所以我把“疯”这个字写在板书的中央,并且用圆圈加以强调。然后引导学生从范进的外在表现挖掘人物背后的内在本质。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种种对比,将范进中举前后的性格特点“猥琐懦弱”和“圆滑世故”分别写在“疯”字的两旁。通过探究范进发疯的原因,明确其自身原因就在于“热衷功名”。这个词我会写在板书“疯”字的下面,是想让学生明白“疯” 的表象也好,“猥琐懦弱”和“圆滑世故”的性格也好,都是范进“热衷功名”的具体表现。我的板书设计力求干净精炼,而又能突出人物形象。

酒 雪 火

酒店

草料场

古庙

(1~6)

(7~9)

(10~12)

信息交通

严势相逼

手刃仇敌

前奏

发展

高潮

逆来顺受

随遇而安

忍无可忍

委曲求全

心存幻想

彻底绝望

我的上述教学设计,以《新课标》为理念,围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主题和情节展开。在教的过程中,我试图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主要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把握林冲形象、领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主题的目标。我运用了一些教学策略,力图突出本节课把握人物思想性格变化过程的重点,力求突破把握环境描写作用的难点。上述的设计与想法如有不妥,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 2.《装在套子里的人》说课稿

一、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4.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5.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6.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二、教材分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体裁是小说。小说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时已经接触过小说文体,教学重点在于“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学生已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而高中语文必修5小说单元的教学着重于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这对学生阅读小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把握主题,一方面,要理解作品所蕴含的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意图;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小说的三要素,即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因为人物的刻画往往直接提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往往表现主题,而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的作用。分析情节,要注意情节是怎样展开、发展,直至结局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此外,还要注意细节描写,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来综合理解人物形象,分析、理解人物与小说情节和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语言的含义,进而领悟本文的主题思想,这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领会其时代意义。

2.能力目标: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3.情感目标: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性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在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方面特别强调: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培养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这三个方面考虑。

教学重点、难点: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一拿到新教材就浏览一遍后,作为新授课再学时,已觉得兴味索然,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故本文的教学重点为:①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②深入把握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为:学习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

(确定依据:依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而定,学生一般较容易理解“套子”的含义,但是对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对小说语言的讽刺效果则难于全面准确地理解。本课教学,将力求从这些方面入手指导学生阅读。在教学中,抓住重点,突出教学目的,采用合理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三、教学方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从学情出发,我考虑到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喜欢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内涵。作为一节小说鉴赏课,既不能热热闹闹没内容,又应力避追求深度而显死板的偏颇。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小说的线索——“套子”,从文体分析入手,以人物形象解剖为主,联系语言特点,展开了对本课的阅读教学活动。通过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的互动,让学生多读、精读、巧读、多讨论,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多向分析:如分析华连卡姐弟的形象、分析别里可夫的社会意义等。学生活动有100字的内容概述训练,有形象思维再现训练——素描别里可夫画像。课后作业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但却可以做得非常个性化,尊重了学生思维个性的发展。

设计意图和依据:依据“教需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我将采用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精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避免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学生的阅读心理并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

设计意图:首先,该文内容生动、语言形象,主题深刻,意义深远。教学时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放眼“大语文”,与文本和作者作思想上的沟通,心与心的对话,达到领悟主题,升华感情,能力迁移的目的。其次,借助多媒体能增加课堂容量,便于展示相关资料,也便于信息加工,更能在视听效果上给学生最直观的感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计理念:结合新课标,针对本文和学情特点,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质疑、体验感受,采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教师转变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独立性,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让学生学会讨论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达到“授生以鱼不如授生以渔”的目的,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引入初中课文《变色龙》,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形象的回忆,引导学生类比别里可夫。

设计依据:依情感教学原则,拉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能够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别里可夫这一人物形象的身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氛围。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1-4: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 5-38: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

39-40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

设计依据:只有当学生与阅读文本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而只有当学生感受的触角一直深入到与作家的感受触角相交时,才有可能进入认知的阶段。所以学生的自主感受是极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产生顿悟的前提。

环节三: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1.联系别里可夫和“套子”的关系,“套子”和本小说三要素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

①作者也巧妙地刻画了“套子”式的外貌、思想特征,细腻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个性化人物形象;

②是“套子”下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毁了他的美好爱情,是“套子”的约束限制了他的发展,禁锢了他的思想,促成了他的毁灭,对“套子”的外延逐层拓展,串连起个性人物的悲剧人生;③作者对“套子”作用的夸张描述,展示了典型环境的社会沉疴。 2.体会典型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从分析学生体会人物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华连卡姐弟的形象意义上下手,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与小说线索“套子”、小说环境的关系,同时通过华连卡姐弟俩的分析,理解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尽管别里科夫的死并不等于反动腐朽势力的灭亡,但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却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让学生领悟“创新求活,守旧必死”的主题。

3.分析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请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交流讨论后,教师进行点评和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

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思考,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分析到本质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感悟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主旨。学生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学生发言时,老师应适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老师不应求全责备,更多地给予肯定,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环节四:作业布置,迁移训练

1.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选一幅较幽默的漫画让同学们写一段话,练习幽默讽刺的手法。

2.课外读一两篇反映生活现实的微型小说,并作简要的评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观自身,认识自我,自己是否也装在一些不该装的套子里,又该如何做呢。通过自由思想、课后小作文训练,加强读写训练,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将课文的教化作用向课外思考、向人本关注转化。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节课的设计,我有意识地关注、调动了教师、学生、资料、媒体等资源,促进课堂教学。例如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利用学生个体对别理可夫已有的认识,通过他们彼此间对这种认识的交流,使他们的认识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形象,这样就容易得多了;再如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利用正迁移,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3.《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一、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4.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5.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教材分析 《归去来兮辞》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所抒发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有回归田园的乐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有人世沧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壮志,也有友情与亲情的抒发。语言或典雅华丽,气韵灵动;或沉郁顿挫,令人荡气回肠;或娓娓道来,质朴自然。《归去来兮》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描写的是诗人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领略其中的不同风格和语言韵味。最好能熟读成诵,做到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这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文化底蕴的积淀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以及学生学情、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赋”的文体特点。

②背诵全文,归纳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及其用法。(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弄懂并积累“来、谏、樽、觞、审、容膝、策、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积累下面的词语和名句--口腹自役、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能力目标:把握本文情景交融、情感真挚的写作特点。

3.情感目标:了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在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方面特别强调: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培养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这三个方面考虑。

教学重难点:高二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魏晋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重点:①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思想内容,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②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和文体特点。

难点:理解作者“一心两端”,“心为形役”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从学情出发,我考虑到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喜欢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内涵。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

设计意图和依据:依据“教需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我将采用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精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避免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学生的阅读心理并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

设计意图:首先,该文语言气韵灵动,主题深刻,意义深远。教学时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放眼“大语文”,与文本和作者作思想上的沟通,心与心的对话,达到领悟主题,升华感情,能力迁移的目的。其次,借助多媒体能增加课堂容量,便于展示相关资料,也便于信息加工,更能在视听效果上给学生最直观的感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计理念:结合新课标,针对本文和学情特点,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质疑、体验感受,采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教师转变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独立性,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让学生学会讨论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达到“授生以鱼不如授生以渔”的目的,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欣赏音乐片段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请学生谈听完音乐后的感受,引出课文。 2. 作者简介:陶渊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贵族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大济苍生”的壮志,可是黑暗的现实把他的理想击得粉碎。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为明心志,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

设计依据:依情感教学原则,拉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能够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文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氛围。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 4.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第一段(1段)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第二段(

2、3段)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农村生活的乐趣。

第三段(2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的感想。

设计依据:只有当学生与阅读文本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而只有当学生感受的触角一直深入到与作家的感受触角相交时,才有可能进入认知的阶段。所以学生的自主感受是极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产生顿悟的前提。

环节四: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一) 品读第一段

提问:1.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2.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第一自然段要读出作者的自责、自悔、自醒、自慰的心境,要悟出作者厌恶官场的原因——“心为形役”。这里的“心”和“形”,我认为不是书上注释的“意愿”和“形体、身体”;“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行为。陶渊明出仕为官目的有二:一是“大济苍生”,二是养家糊口。《归去来兮辞》的序文这样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又说:“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这是养家。又说:“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这是说违心折志的痛苦比挨饿受冻的痛苦更痛苦。因此作者入仕不久就认为入仕是“心为形役”。“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作者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在《归园田居》中表现也很明显。他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此段字里行间充分表达了作者保洁守志的倔强精神,厌恶官场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

(二)品读第二段提问:

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明确:第二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归家途中的急切,抵家时的欣喜,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的心境。感悟归家途中的心情,重点品味“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的情状和心理。抵家时欣喜可以从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中感悟出来,特别最具情味的是妻,好似不见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比谁都迎接得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原因就在于他有忘怀得失、淡泊明志、不慕功名利禄的精神内核。作者《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等诗句,这一诗一赋都表达了陶渊明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

(三)品读第三段

提问: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第三自然段要读悟出作者鄙弃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联系第一段内容,重点理解“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等句子。此种心境,作者的《桃花源记》中有“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的故事表述;此段还要悟出作者隐居乡村的生活情趣。文中有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有酒酣而归弹琴消忧的隐士本色生活;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雅致;更有躬耕田亩的苦、忧、乐。

(四)品读第四段

提问:如何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第四自然段要感悟出作者委心乘化、知天乐命的隐士情怀。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思考,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分析到本质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感悟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主旨。为加深学生对小说人物 性格特征及其变化的理解,把握“风雪”的特点以及对情节、人物的作用,我在重点问题讨论时插入影视片段欣赏,以加深直观效果。学生发言时,老师应适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老师不应求全责备,更多地给予肯定,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五)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1.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谐美,犹如天籁,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作者直抒 胸臆,不假涂饰,自然真纯可亲。

2. 引用典故,仿佛信手拈来,语如己出,浑然无用典之迹。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引用《论语·微子》楚狂接舆的歌词“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稍加点化,形神俱

3. 情景交融,情感真挚。

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文章质朴的语言,感受作者真挚的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语言感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环节五:作业布置,迁移训练

1. 背诵全文,归纳总结重要实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 结合已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说说你心目中的陶渊明,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形成不少于300字的文字稿。

设计意图: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古文积累,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自由思想、课后小作文训练,加强读写训练,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将课文的教化作用向课外思考、向人本关注转化。

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节课的设计,我有意识地关注、调动了教师、学生、资料、媒体等资源,促进课堂教学。例如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利用学生个体对陶渊明已有的认识,通过他们彼此间对这种认识的交流,使他们的认识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形象,这样就容易得多了;再如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利用正迁移,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4.《滕王阁序》说课稿

一、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4.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5.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教材分析

《滕王阁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所抒发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有回归田园的乐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有人世沧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壮志,也有友情与亲情的抒发。语言或典雅华丽,气韵灵动;或沉郁顿挫,令人荡气回肠;或娓娓道来,质朴自然。《滕王阁序》是初唐文学家王勃的作品,作者将事、景、情融于一体,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领略其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最好能熟读成诵,做到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情感,这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文化底蕴的积淀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以及学生学情、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②背诵第二至第三段,归纳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及其用法。

2.能力目标: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体会语言美。

3.情感目标:领悟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培养学生感受自然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操。

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在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方面特别强调: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培养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这三个方面考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领悟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难点: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体会语言美,完整表达审美鉴赏感受。。

四、教学方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从学情出发,我考虑到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喜欢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内涵。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

设计意图和依据:依据“教需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我将采用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精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避免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学生的阅读心理并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

设计意图:首先,该文内容生动、语言形象,主题深刻,意义深远。教学时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放眼“大语文”,与文本和作者作思想上的沟通,心与心的对话,达到领悟主题,升华感情,能力迁移的目的。其次,借助多媒体能增加课堂容量,便于展示相关资料,也便于信息加工,更能在视听效果上给学生最直观的感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计理念:结合新课标,针对本文和学情特点,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质疑、体验感受,采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教师转变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独立性,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让学生学会讨论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达到“授生以鱼不如授生以渔”的目的,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环节我准备按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是导入新课,然后是巩固预习效果,再就是诵读讨论,最后就是对鉴赏活动的总结。诵读讨论是课堂主要内容。

诵读的过程可以按照“老师范读、学生品读、自由诵读”等形式展开,讨论的过程就是鉴赏评价的过程,一定要结合鉴赏技巧来有序表达,一般来说,

对语言的鉴赏主要抓住这几个方面,其一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其二对语言表达技巧的把握,其三对语言情景的描绘及意境的体会,其四对语言表达效果的感悟与明确。当然对语言鉴赏表达能力的获得不可能一蹴而就,本节课只是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并且让学生有初步的收获。综上所述,我对教学重点的解决方法突出一个字“读”,我对教学难点的突破主要是“授之以渔”。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以《滕王阁诗》导入,请学生谈读诗后对滕王阁的印象。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解题:介绍“序“和”骈文“两种文体,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设计依据:依情感教学原则,拉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能够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文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氛围。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定7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 明确:①四字句的读法有 “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二二三式”。 4.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 5.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设计依据:只有当学生与阅读文本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而只有当学生感受的触角一直深入到与作家的感受触角相交时,才有可能进入认知的阶段。所以学生的自主感受是极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产生顿悟的前提。

环节三: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一)品读第一部分

1.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二)品读第二部分

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明确:①色彩变化之美;

②远近错落之美;

③上下浑成之美;

④虚实相映之美。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明确: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

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4. 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 ①“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

②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 ③“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三)品读第

三、四部分

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

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⑤“北海”“东隅”→不甘沉沦

⑥“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⑦“终军”→表示请缨无路 ⑧“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⑨“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 2. 请思考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的作用。

明确:使课文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含蓄、典雅而又精练,加强了文章表达效果。 总结:本文是一篇序,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骈文,作者用富丽华美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篇》评:“对众挥毫,珠玑络绎。”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思考,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分析到本质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感悟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主旨。为加深学生对小说人物 性格特征及其变化的理解,把握“风雪”的特点以及对情节、人物的作用,我在重点问题讨论时插入影视片段欣赏,以加深直观效果。学生发言时,老师应适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老师不应求全责备,更多地给予肯定,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环节四:作业布置,迁移训练

1. 背诵第二至第三段,归纳总结重要实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 《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都是序文,试比较他们思想内容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形成不少于300字的文字稿。

设计意图: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古文积累,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自由思想、课后小作文训练,加强读写训练,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将课文的教化作用向课外思考、向人本关注转化。

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节课的设计,我有意识地关注、调动了教师、学生、资料、媒体等资源,促进课堂教学。例如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利用学生个体对林冲已有的认识,通过他们彼此间对这种认识的交流,使他们的认识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形象,这样就容易得多了;再如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利用正迁移,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5.《咬文嚼字》说课稿

一、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二、教材分析

《咬文嚼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册的第

一、二单元内容分别为小说和古代散文,第四单元为科技文,而本单元则主要是一些文艺评论,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认真学好它,对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去探讨问题,加深学生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文化底蕴的积淀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以及学生学情、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①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领会咬文嚼字与思想情感的关系。

②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陈翻新”精神,养成严谨的学习和人生态度。. 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在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方面特别强调: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培养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这三个方面考虑。

教学重难点:为培养学生阅读抽象难懂的文艺评论文的兴趣及课外诗文鉴赏的能力。

重点: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 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文艺评论的兴趣,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陈翻新”精神。

四、教学方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从学情出发,我考虑到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喜欢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内涵。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

设计意图和依据:依据“教需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我将采用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避免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学生的阅读心理并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 设计意图:首先,该文内容生动、语言形象,主题深刻,意义深远。教学时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放眼“大语文”,与文本和作者作思想上的沟通,心与心的对话,达到领悟主题,升华感情,能力迁移的目的。其次,借助多媒体能增加课堂容量,便于展示相关资料,也便于信息加工,更能在视听效果上给学生最直观的感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计理念:结合新课标,针对本文和学情特点,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质疑、体验感受,采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教师转变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独立性,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让学生学会讨论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达到“授生以鱼不如授生以渔”的目的,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以韩愈为贾岛改诗的故事导入。(先述故事,后展示诗歌,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到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最后教师总结导出课题。) 2. 作家作品介绍及文艺评论随笔这类文体简介。

设计依据:依情感教学原则,拉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能够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文的学习内容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氛围。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速读全文积累字词读音含义。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结构(学生细读全文,先请学生谈对本文结构的理解,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明确:

第一部分(1-2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3-5段):以静态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6-7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部分(8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设计依据:只有当学生与阅读文本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而只有当学生感受的触角一直深入到与作家的感受触角相交时,才有可能进入认知的阶段。所以学生的自主感受是极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产生顿悟的前提。

环节三: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一)品读第

一、二部分

①什么是咬文嚼字?本文的论点在哪段中提出来了? ②为什么要有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 ③作者是怎样论证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的? 明确: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以静态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

(二)品读第三部分

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文字的难以确定与控制的? 明确: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解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颇易引起争议,这是因为:

一是本文结构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它不是从观点出发,进行演绎论证,而是从个别到一般,然后再到个别;即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这样它便不是开章明义,而是中间揭旨,中心论点在第3段才出现。二是本文中有的分论点,有的重要论据貌似中心论点,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这样的话,并且课后练习第四题的设计(“从读过的诗文中再单一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论断”)也很能迷惑一些浅尝辄止的学生。为此中心论点的辨析要作为重点,并且让全班学生充分参与,讨论与评析并重。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思考,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分析到本质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感悟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主旨。为加深学生对小说人物 性格特征及其变化的理解,把握“风雪”的特点以及对情节、人物的作用,我在重点问题讨论时插入影视片段欣赏,以加深直观效果。学生发言时,老师应适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老师不应求全责备,更多地给予肯定,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环节四:延伸拓展,迁移训练

1. 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故事通过刚才两个故事,我们更加懂得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2.有三位作家聚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曰:“在吃中国”。你能体会这三个人所说话的含义吗?(学生交流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环节五:作业布置

鲁迅《秋夜》开篇的句子:“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思考:有人说鲁迅文章太罗嗦了,直接写成“在我家的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岂不更好?你认为呢?形成不少于300字的文字稿。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思想、课后小作文训练,加强读写训练,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将课文的教化作用向课外思考、向人本关注转化。

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节课的设计,我有意识地关注、调动了教师、学生、资料、媒体等资源,促进课堂教学。例如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利用学生个体对林冲已有的认识,通过他们彼此间对这种认识的交流,使他们的认识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形象,这样就容易得多了;再如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利用正迁移,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咬文嚼字是什么?

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3) 句式不同,感情不同(1—2) 文字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1---5)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3—4) 为什么?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5 ) 善用联想意义,语义丰富蕴藉(6) 文字有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6—7) 滥用联想意义,导致套板反应(7) 怎么样?

要有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8) [课堂板书设计]

(预先写在投影塑料纸上,按授课程序逐步显示)

(解说:板书显现顺序按①②③④⑤⑥序号,箭号在说明层次关系时再标上。) 6.《说“木叶”》说课稿

一、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二、教材分析

《说“木叶”》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主要以文艺评论为主,在本文中作者林庚所给的结论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学好本文,对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去探讨问题,加深学生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文化底蕴的积淀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以及学生学情、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3.情感目标:加深学生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在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方面特别强调: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培养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这三个方面考虑。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难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

四、教学方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从学情出发,我考虑到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喜欢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内涵。作为一节小说鉴赏课,既不能热热闹闹没内容,又应力避追求深度而显死板的偏颇。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

设计意图和依据:依据“教需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我将采用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避免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学生的阅读心理并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

设计意图:首先,该文内容生动、语言形象,主题深刻,意义深远。教学时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放眼“大语文”,与文本和作者作思想上的沟通,心与心的对话,达到领悟主题,升华感情,能力迁移的目的。其次,借助多媒体能增加课堂容量,便于展示相关资料,也便于信息加工,更能在视听效果上给学生最直观的感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计理念:结合新课标,针对本文和学情特点,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质疑、体验感受,采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教师转变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独立性,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让学生学会讨论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达到“授生以鱼不如授生以渔”的目的,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引出课文。

设计依据:依情感教学原则,拉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能够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文的学习内容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氛围。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明确: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提问: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明确:“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提问:第

4、5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明确:“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设计依据:只有当学生与阅读文本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而只有当学生感受的触角一直深入到与作家的感受触角相交时,才有可能进入认知的阶段。所以学生的自主感受是极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产生顿悟的前提。

环节三: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1.提问: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2.提问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总结: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思考,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分析到本质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感悟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主旨。为加深学生对小说人物 性格特征及其变化的理解,把握“风雪”的特点以及对情节、人物的作用,我在重点问题讨论时插入影视片段欣赏,以加深直观效果。学生发言时,老师应适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老师不应求全责备,更多地给予肯定,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环节四:作业布置,迁移训练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从月、松、梅、兰、竹、菊、等中选取一个意象,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说及相关资料,并形成一篇小论文。(以上两题任选一题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思想、课后小作文训练,加强读写训练,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将课文的教化作用向课外思考,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能力。

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节课的设计,我有意识地关注、调动了教师、学生、资料、媒体等资源,促进课堂教学。例如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利用学生个体对林冲已有的认识,通过他们彼此间对这种认识的交流,使他们的认识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形象,这样就容易得多了;再如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利用正迁移,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7.《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课稿

一、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二、教材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必修五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学习的是自然科学小论文,通过介绍自然科学中某一领域的知识,阐述一种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借以引起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阅读这些文章,既可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又可得到美感的陶冶。《中国建筑的特征》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注意品味文章简洁、严密、清晰的语言特点,这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以及学生学情、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文章观点。

2.能力目标:品味文章简洁、严密、清晰的语言,学习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感悟作者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在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方面特别强调: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培养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这三个方面考虑。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品味文章简洁、严密、清晰的语言。

难点:感悟作者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从学情出发,我考虑到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喜欢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内涵。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

设计意图和依据:依据“教需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我将采用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避免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学生的阅读心理并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能增加课堂容量,便于展示相关资料,也便于信息加工,更能在视听效果上给学生最直观的感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计理念:结合新课标,针对本文和学情特点,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质疑、体验感受,采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教师转变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独立性,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让学生学会讨论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达到“授生以鱼不如授生以渔”的目的,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计依据:依情感教学原则,拉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能够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文的学习内容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氛围。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结构(学生细读全文,先请学生谈对本文结构的理解,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明确:

第一部分(1—2):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

第二部分(3—13):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第三部分(14—19):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第四部分(20):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

2.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明确:作者按照事理顺序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前五个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后三个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3.在总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作者为什么称之为“中国建筑的„文法‟”?你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 “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设计依据:只有当学生与阅读文本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而只有当学生感受的触角一直深入到与作家的感受触角相交时,才有可能进入认知的阶段。所以学生的自主感受是极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产生顿悟的前提。

环节三: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一)品析语言,体会写法

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明确:这句话形象地阐述了中国的建筑体系之中各地区的建筑在文化史上的关系,特别是比喻的运用,即揭示了中国建筑体系分布范围宽广,又揭示了各地区建筑的亲缘关系。

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明确:作者用“帷幕”一词来说明中国建筑中墙壁的作用,非常简练概括,恰当的比喻能带来言简意赅的效果。

3.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明确:本题把建筑的各种类型和文章的多种体裁相比,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既要遵循一定的法式,又有多样性的表现。

(二)讨论探究: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能体会到梁思成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是什么? 明确:梁思成的建筑美学思想,带有中国建筑师的典型群体特征,主要表现在:立基于强烈的民族文化复兴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审美意识;以“体形环境”为内核,追求社会、历史和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艺术精神;兼收并蓄的艺术态度;以辨证统一观念为特征的系统美学思想。梁思成上述思想,在这篇文质柔美的小论文中,有着确凿的彰显。认真品读课文,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思考,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分析到本质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感悟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主旨。为加深学生对小说人物 性格特征及其变化的理解,把握“风雪”的特点以及对情节、人物的作用,我在重点问题讨论时插入影视片段欣赏,以加深直观效果。学生发言时,老师应适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老师不应求全责备,更多地给予肯定,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环节四:作业布置,迁移训练

你一定很熟悉家乡的房屋建筑吧?说说这些建筑在哪些方面保留了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在哪些方面有表现出现代风格,形成不少于300字的文字稿。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思想、课后小作文训练,加强读写训练,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将课文的教化作用向课外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品位。

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节课的设计,我有意识地关注、调动了教师、学生、资料、媒体等资源,促进课堂教学。例如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利用学生个体对林冲已有的认识,通过他们彼此间对这种认识的交流,使他们的认识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形象,这样就容易得多了;再如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利用正迁移,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8.《作为生物的社会》说课稿

一、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二、教材分析

《作为生物的社会》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必修五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学习的是自然科学小论文,通过介绍自然科学中某一领域的知识,阐述一种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借以引起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阅读这些文章,既可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又可得到美感的陶冶。本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注意品味文章简洁、严密、清晰的语言特点,这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以及学生学情、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观点。 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②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在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方面特别强调: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培养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这三个方面考虑。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作者观点,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难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从学情出发,我考虑到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喜欢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内涵。作为一节小说鉴赏课,既不能热热闹闹没内容,又应力避追求深度而显死板的偏颇。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

设计意图和依据:依据“教需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我将采用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避免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学生的阅读心理并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能增加课堂容量,便于展示相关资料,也便于信息加工,更能在视听效果上给学生最直观的感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计理念:结合新课标,针对本文和学情特点,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质疑、体验感受,采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教师转变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独立性,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让学生学会讨论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达到“授生以鱼不如授生以渔”的目的,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介绍《细胞生命的礼赞》这本书的重要意义及其引起的反响(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 2.作者简介

设计依据:依情感教学原则,拉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能够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文的学习内容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氛围。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学生细读全文,先请学生谈对本文结构的理解,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文章开头就令人耳目一新,仿佛以天外来客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行为,充满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作者身为人类的一分子,卑以自处,他想说明什么呢?

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而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指出“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然后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很多生物“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思想”;但是随着群体的增大,智慧逐渐增强,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协调性,俨然成了一个庞大的活物,而个体则更像是这个“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它们作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凝结成为一个整体,“组成巨大的生物”,就显示出非凡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人类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文章结尾,作者以科研为例,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再次强调个体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就像一个锯齿与整条大锯的关系,个人的孤独静默也许有助于一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必须融人到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表现出一个科普大家的睿智和哲思。《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的副标题为“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入微的思考,揭示了“作为生物的社会”中一些值得让我们探讨的生命现象,从而反思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和组织形式,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设计依据:只有当学生与阅读文本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而只有当学生感受的触角一直深入到与作家的感受触角相交时,才有可能进入认知的阶段。所以学生的自主感受是极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产生顿悟的前提。

环节三: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一)写法探究

1.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

2. 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人类的行为时,为什么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试结合作者的论述加以说明。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有关个体与群体的比较分析,把握本文的主要观点。

明确: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人类的行为时,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这是因为社会与个体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不能没有个体的参与,而对于社会性生物而言,个体也难以离开社会而生存。所以,无论是谈论人的社会性,还是谈论动物的社会性,都离不开对个体与群体的分析。没有形成群体的蚂蚁,就没有太多的社会性,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于人类,没有融入社会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众利用,也就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相比较而言,有着一定组织的社会性生物,如蚂蚁和蜜蜂,对社会组织的依赖性更强;人类的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短时间关闭和组织联系的“电路”,但不能从根本上脱离社会而存在。

(二)语言品析

1. 结合具体的语境,说说下列语句的幽默效果。

a.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b.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c.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d.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

e.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些精彩语句的赏析,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风格。

明确:a.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

b.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

c.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 d.以“轻蔑”的口气评论一只“独行的蚂蚁”,强调它们个体智慧的微不足道。

e.以夸张的笔法,将人类的行为“原始化”,暗中与动物行为混同,意在说明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性。

2.怎样理解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明确: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员,却能“降格白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思考,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分析到本质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感悟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主旨。为加深学生对小说人物 性格特征及其变化的理解,把握“风雪”的特点以及对情节、人物的作用,我在重点问题讨论时插入影视片段欣赏,以加深直观效果。学生发言时,老师应适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老师不应求全责备,更多地给予肯定,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环节四:作业布置,迁移训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运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结合这段论述,联系本文,谈谈你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认识形成不少于300字的文字稿。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对本文的观点做进一步的研讨。通过自由思想、课后小作文训练,加强读写训练,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将课文的教化作用向课外思考、向人本关注转化。

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节课的设计,我有意识地关注、调动了教师、学生、资料、媒体等资源,促进课堂教学。例如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利用学生个体对林冲已有的认识,通过他们彼此间对这种认识的交流,使他们的认识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形象,这样就容易得多了;再如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利用正迁移,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第四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之《雨巷》说课稿

《雨巷》说课稿

中国号称诗的国度。可中学语文的现代诗歌教学总是不尽人意。加强学生现代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方法的引导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基于新课程标准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诗的特点,我谈谈这首诗的电子课件辅助教学的设计思路。

从《雨巷》这个课题来看(显示主页面),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和长着苔藓青石路面的深深小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这首诗的意境。我在电子课件的页面颜色处理上,偏重于淡雅、愁怨的紫色、白色,也正好和《雨巷》中一个主要意象“丁香”的色彩相符,加上悠扬的音乐,学生马上有了追求美的感觉,学习兴趣也被激发了出来。

然后,我打破了“先介绍作者、背景,再了解作品”的传统教法。师生一同欣赏这首诗的FLASH动画及穿插的配乐朗诵(课件展示),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将诗歌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理解诗人当时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交织在一起的心情。由此得出,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这时我再引导学生,试着举出曾让我们难受过,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动过的人、事和作品(显示“雨中小曲”中的一些感人的散文、随笔),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思路。

此时,学生的情绪已被诗歌感染和打动(回主页面,音乐响起),再以配乐的形式进行学生诗歌朗诵。通过带点“愁”绪的音乐,更好地让学生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了解这首诗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把握其感情基调。

重新欣赏配乐的动画,再次感受诗中的意象美。这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让学生加深理解,边听边分小组讨论交流“诗中哪些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问题的思考。采用“留言板”方式,在其中发表帖子,小组代表的发言随时可以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浏览到。学生主动建立起一个融洽的讨论环境。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里,集思广益。真正达到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的放失的指导,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明确了意象,活跃了学生思维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对诗中形象进行逐个联想。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资源共享,我抓住诗中亮点,加以点拨。进而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诗言志,诗往往抒发的是诗人的内心情感和自我追求,诗人的生平经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感悟都在诗歌中有反映。有句俗话“文如其人”。要了解诗作中的“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就必须了解诗人,才能更好地了解诗作,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形象背后的意蕴,把握好诗歌的基调。网络课件为学生提供了了解诗人的很方便的平台。学生很自然地意识到是环境压迫着诗人,才使他产生了冷漠、凄清、又惆怅的复杂心理体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的认识,把握诗的中心形象(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我十分注意知识的延伸性。可以给教师发邮件谈自己学诗的认识,也可以参看语文教学相关网站。实现课堂上下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如何运用“网络”体现和贯彻“合作”要求,建构起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题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我渴望通过《雨巷》这课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突破。运用计算机网络可见的互动优势,集音乐、画面、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展示诗歌意境,教师引导,再让学生分组思考、评点和赏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把握诗歌的情感氛围,体味诗中丰富的意象,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注意课外知识延伸,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的角色从“讲坛上的圣人”变成“身边的指导者”,实现学生、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并利用必要的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认为这种尝试和突破十分有意义。

第五篇: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华罗庚》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1 (2)

《华罗庚》说课稿

华罗庚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华罗庚》。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华罗庚》是粤教版必修教材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在内容上承续着“认识自我”而来。在确定自我意识的思考过程中,在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道路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借鉴他人的成败教训。阅读学习传记作品有助于我们开阔自己的人生视野,较为细致深入地走进他人的生命世界,并由此反省自己,尝试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过去,理性的分析自己的长短,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思考传主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2)了解不同的传记文体的特点,学会写传记文。

本文是高中必修二中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对高中生而言,“传记”是一种新文体,所以上好本课无论是对激发学生学习传记的热情,还是对提高其传记阅读能力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华罗庚》首先采用倒叙方法讲述了一个“伯乐识马”, 接着按时间顺序为线索描述华罗庚的生活变迁和他的数学研究数学成就,同时还写到他的爱国情怀,表现出华罗庚作为新旧中国交替时代的一个科学家所特有的一种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这篇传记采用时间顺序,勾勒出传主基本生命历程,非常清晰明白。在语言上,这篇课文继承了传记文学浅显易懂的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和本文的结构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

了解课文的文体特点,华罗庚的文体是他传,学习灵活运用多种叙述方法的写作手法。同学们体悟教科书所选的传记文中传主的精神品行和历史成就时,可以反观自我,可以评说他人,从而深化个人的思考,磨练自己的眼力。

3、

局部探讨课文,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4、

理解华罗庚努力学习奋力拼搏热爱祖国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传记的文体特点,初步学习写作人物传记。 教学重点:华罗庚努力学习奋力拼搏热爱祖国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学法上谈谈。 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刚进入高中门槛,是新的开始。相比于初中,高中的学习深度和广度都大大增大,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方式是新学期的主要任务。最重要的是,此时学生大都怀有改善和提高的愿望,所以要注意语文课堂的浅显、生动,不可以给学生一个枯燥刻板的首因效应。

(二)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

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

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名人名篇,强化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为高考作好准备。

三、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所谓应变,就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预习任务要实在、不要太虚,其次,设置不同层级,保证学生完成基本要求外,让学生探一探摘到更高一点的果子,有助于激发学生达到更高要求的兴趣。)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第一个层次是阅读课文两遍,并标上段落号,把不会生字词的注音标上。完成第一层级,还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书籍的途径了解华罗庚的生平事迹和成就,并做好读书笔记。

(二)单元导入(因为这是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所以最好整体上介绍本单元,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有大致了解。)

(三)简单介绍华罗庚、阅读全文,分析思路,把握文意:

全文可分成几部分?找出能大致表现每部分大意的概括性的句子,再加工,写出每部分的大意。

——全文分三部分。

(一)

写华罗庚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

(二)

研究数论得出华氏定理。

(三)

写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

五、重点研讨:

1、课文在写作顺序上表现出来的叙述技巧有什么特点?有何好处? ——①倒叙(前言)。开头把最精采的地方先提出来,产生强烈的悬念。 ②以下部分按时间顺序分三部分写,使繁杂的内容条理清楚。③插叙表明自学生活艰苦和华罗庚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内容更加充实。

2、请划分第一部分《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的层次,并归纳大意。(课堂练习) ——①出生:家道贫寒,父母疼爱。 ②中学时代:名师培养,爱上数学。 ③辍学工作:刻苦自学,迷恋数学。 ④病后残废:献身数学,写出名作。

3、从第一部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4、在第二部分中,华罗庚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在书上划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成就的?有何好处? ——按地点和时间。多而不乱。

5、华罗庚为什么出国又回国? ——提示:为了提高自己,科学报国。

6、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 ——①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1979年华罗庚成功的西欧之行和他光荣地入党。

7、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

——“空”:缺少坚实的基础和实践。 “松”:松动,松懈,放松长期的努力。 “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8、请找出文章中引用的华罗庚的诗句,说说它们对表达华罗庚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受所起的作用。 ——具体生动的说明和补充作用。

五、小结:(讨论)

从华罗庚的人生道路中,你觉得成为一个科学家要有怎样的条件? ——热爱祖国和人民;立志献身科学事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善于交流和合作等。

六、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 、根据课文给华罗庚写一篇简介,字数200左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生留学加拿大怎样下一篇:高中学籍档案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