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论文

2023-01-29

一、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开拓学习视野

(一)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具有活力的主观状态。没有持久的兴趣热情, 生命中灵动的火苗便会暗淡不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以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 在教《索溪峪的野》这一课时, 我根据教学要求和课文内容自制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我借助多媒体的优势, 多场景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张家界的迷人风光, 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到张家界去欣赏索溪峪美丽的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 音乐的响起, 播音员的配文讲解, 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他们时而被索溪峪峭拔多姿的山峰所陶醉, 时而为潺潺的溪水而欣喜, 时而为游人的“放肆”而惊叹, 时而为动物和植物种类的繁多而称奇。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未知的美丽迷人的张家界, 使他们看到了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物, 怎能不使他们欣喜?怎能不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去学习呢?

(二) 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合作式学习环境, 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创造条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合作方式, 给学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机会。

如在我教《一枚金币》一课时, 我根据教学内容自制了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 我以表格和图文为主, 在增强视听效果的同时, 还为学生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交流, 逐步展开问题, 层层深入, 探究课文所要表达的深意。通过合作,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明白, 只有自己用劳动换来的钱, 才会加倍珍惜, 进而体会父亲看见儿子花钱如流水时的心情和教育儿子的良苦用心。同时, 也让学生懂得了一个道理:既要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也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最后, 让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达到读写结合, 促进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 拓展学习时空

我们知道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然而, 阅读也有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 难有阅读质的飞跃。因此, 新课标再次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这个指标如何落实?信息技术的优势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由于每个人知识技能、个性心理及生活规律的不同, 读书时间、读书地点的选择和安排必然存在着差别。网络就像一个万能魔术师, 能在一瞬间把古今中外的“相似”文章呈现出来, 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 开发其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 切实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如学习了《云雀的心愿》一课后, 学生在《中国环境网》中阅读了一些有关环保的公益广告宣传片, 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的环保现状等情况, 有的同学还兴致勃勃地跑到附近的工厂进行调查采访, 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显而易见,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语文学习, 既可以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又可以使学校、家庭、社会组成一个有机的教育系统, 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形、声、色的变化和发展, 直接获取知识, 认识世界, 打破了“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真可谓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四) 内化主体意识

“你看过了, 就记住了;你做过了, 就领悟了。”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亲自体验、亲手操作的实践机会大大增加。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

在《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中, “人类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是教学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个重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采取了小组合作自学的形式。首先, 请各小组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通过读课文懂得了什么?接着, 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资源, 上网浏览、选择这些资源被破坏的情况和导致严重后果的信息。最后, 利用这些信息, 让各小组通过“论坛”向同学们说明地球资源被破坏的情况及恶果, 阐述本小组的观点。经过热烈的讨论, 每个同学都深刻地认识到:“破坏了地球, 人类将无法生存!”在此过程中, 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内化。

二、克服信息技术的弊端, 保证教学效果

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 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然而也必须承认一种现状, 由于制作出发点及制作技术等方面的局限, 现有的一些多媒体课件在内容上还受教材的限制, 不能将知识面拓展开来, 甚至存在“为用而用, 盲目拿来, 以辅代主, 忽视文本”等弊端。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面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知识资源, 无从着手, 在学习中也存在着交互性不强等倾向。因此, 要搞好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就要努力克服信息技术的弊端, 保证教学效果。

1.明确目的, 讲究实效。信息技术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效率应高于传统教学才称其有效。因此, 切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信息技术设备, 老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和各种媒体的不同功能, 选择运用。如训练朗读能力, 可选用声学媒体, 让学生听优秀播音员和演员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录取自己朗读的声音重放, 师生边听边评议优缺点;也可录取教师的范读播放。这样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纠正朗读中的种种不良现象。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录音或影视图像, 不能不加任何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而只是单纯播放。播放前、播放中、播放后要进行哪些工作, 教师都要事先精心设计安排。在网络环境下搜集素材, 教师要明确主题, 为学生指引方向, 并对学习过程提出指导性建议, 以保证教学效果。

3.新老媒体有机结合。任何一种教学媒体都有其优势, 即使是传统的媒体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从我们的现实情况出发, 语文教学主要还是靠教师的口语, 板书等传统媒体来辅助教学。因此, 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之路的同时、仍需强调教师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提高板书艺术水平。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它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也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探索, 才能尽快适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需要。同时, 教师还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网络教学与其它教学手段的关系, 只有各种教学手段并存, 各自发挥特长, 优势互补, 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的时代, 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搭上时代的快车, 让我们的老师不断地学习、了解、认识信息技术, 使其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崭新而广阔的大舞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性下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外贸跟单实务课程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