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弱势群体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

2022-09-12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身体上处于弱势的原因而导致其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相对于普通学生处于一种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 其“弱势”突出表现在身患残疾或患有不宜参加剧烈性运动的疾病以及体质虚弱。目前, 高校保健体育班学生群体呈逐年增高趋势, 这一特殊群体在身体和心理层面上差异均较大。

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由于身体上的原因参与体育活动较少, 因此也对体育锻炼缺乏足够的了解, 兴趣淡薄, 思想上可能存在着重文化课学习, 轻体育锻炼的倾向。由于他们因体能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原因, 在体育课上体育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学习掌握技术动作要领较较慢、主观上参与积极程度不足、成绩较差等一些现象, 有时在上体育课时还会表现出自卑、怯懦及畏难的一些情绪, 时间一长, 部分同学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 甚至会有意回避体育课, 在课堂上对体育课的内容也没有兴趣, 因此造成了他们的自主健身意识较淡薄, 这已经成了广大大学体育教育者面临的一大难题。研究和挖掘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兴趣是提高他们健身意识、健康观念的有效途径。提高他们的体育兴趣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1 寻找适宜的运动项目

由于体育保健班同学身体情况差异较大, 因此不适合进行大强度的运动项目。而传统的保健与养生教学是通过意念的引导进行缓慢的一种运动形式, 可以促进阴阳平衡, 调和气血, 疏通经络, 从而达到强身健体, 防病治病的目的。由于该运动项目强度小, 主要强调的是对身体内在的锻炼, 因此, 对于体育弱势群体大学生来说非常适用, 是其他现代健身项目所不能替代的。而且它不受场地和器材限制, 在宿舍或室外都可以练习。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健身功法在养生中追求个体的平和与自然的协调, 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在习练过程中, 使习练者心里更加平和, 对体育运动项目逐渐提高兴趣, 对自身的健康更加负责任。

2 学习必需的保健知识

体育保健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的应用科学。开设体育保健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预防为主, 治疗为辅的健康意识。在体育课上要加强对传统保健与养生理念的宣传。要让学生了解到体育锻炼在当今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激发他们参加运动的兴趣, 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良性变化, 从而促进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并逐渐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

3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高校开展传统体育保健与养生的教学, 要改变只重视竞技体育教学的模式, 要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将娱乐性、休闲性的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丰富课堂内容, 除传统健身功法中的动功外, 还可以增加一些静功, 增加肌肉力量和骨密度值, 有些静功还可以使其身心得到进一步放松。另外恰当地安排体育游戏, 也给人以愉快、轻松心理感受。

体育保健班课程不仅是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还应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 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课堂教学, 那么会使学生失去对体育的兴趣。因此, 要求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行练习, 把体育课中的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和巩固, 从而增进对体育的兴趣。

4 弱化体能评价指标

为了使考核达标, 促进学生锻炼的目的, 对体育弱势学生应加大课外体育活动考核比例, 以促进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在体育保健班考核体系中, 应强调上课时的表现, 即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积极程度和认真程度, 应减小健身活动中的体能评价指标, 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以便满足不同生理状态学生的心理需求。

总之, 培养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 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内在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 教师应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任职教育军校教员的职业倦怠现象下一篇:传承华蓥山精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