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22-11-24

第一篇: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必读书目:

(1) Brown, G. & Yule, G.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UP.(话语分析,外研社¥27.90)代订购

(2) Chomsky, N. 1957. Syntactic Structures. Mouton, The Hague.,胶印本¥5.00

(3)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上外,¥49.00),胶印本¥35.00/套,2册.

(4) Haiman, John. 1985. Natural Syntax.CUP ,胶印本10.00

(5)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Ltd., 1994. Reprinted by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1.91),胶印本¥30.00

(6) Hurford James R & Heasley Brendan. 1983. Semantics: A Course book. Cambridge: CUP.复印本¥16.00

(7) Lakoff, G. & M. Johnson. 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 The Embodied Mind胶印本¥15.0

(8) Levinson. S.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语用学,外研社¥38.90),代订购.

(9) Jennifer,Hornsby &…,2006,Reading Philosophy of Language, Blackwell Publishing. 胶印本¥20.00

(10) Radford A. 1988/2000.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A First Cours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转换生成语法,外研社,¥56.90)胶印本¥30.00

参考书目:

(1)Bal, M., 1985. Narratolog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Bell, J. (1999/2004) Doing Your Research Project: A Guide for First-time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Open University Press/外教社.

(3)Carter, R. & Simpson, P. (eds.), 1989. Language,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 : An Introductory

Reader in Discourse Stylistics. London: Unwin Uyman.

(4)Chomsky, N. 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

(5)Chomsky, N. 1975.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 Plenum, New York.

(6)Chomsky, N. 1981.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Foris, Dordrecht.

(7)Chomsky, N. 1986. 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 Praeger, New York.

(8)Cobley, P., 2001. Narrativ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9)Cook, G. 1989. Discourse. OUP.

(10)Cook, V. 1993.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1)Coulmas, F. (ed.). 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12)Fauconnier, Gile & Mark Turner. 2002. The Way We Think --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New York: Basic Books..

(13)Fillmore, Charles. 1982.Frames Semantics.In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 (ed.).

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Seoul: Hanshin. 111-138.

(14)Garman, M. Psycholinguistics.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4th.), 2002.

(15)Halliday, M. A. K. &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Reprinted by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6)Halliday, M. A. K. and Christian M. I. M. Matthiessen.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London/New York: Continuum, 1999.

(17)Halliday, M.A.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Reprinted by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8)Herman,David (ed.), 2003. Narrative Theor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Stanford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19)Jackendoff, R. S.1983.Semantics and Cognition.Cambridge, MA.:MIT Press.

(20)Jorgensen, M. & Philips, L. 2002.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ory and Method. Sage

Publications.

(21)Kennedy, G. 1998. An Introduction to Corpus 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

(22)Langacker, R, W. 1987,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vol. 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3)Larsen-Freeman, D & Long, M. 1991.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Chinese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4)Leech, G. & Short, M., 1982.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 Longman Group.

(25)Nunan, D. (1992/2002)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CUP/外教社.

(26)Ooi, Bincent B. Y. 1998. Computer Corpus Lexicograph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7)Ortony, Andrew(ed.).1979. Metaphor and Thought, CPU.

(28)Prince, Gerald, 1982. Narratology: The Form and Functioning of Narrative. Berlin• New

York • Amsterdam: Mouton Publishers.

(29)Radford A. 1997/2000. 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immon-Kenan, S., 1983, 2002. Narrative Fiction. Routledge.

(30)Searle, J. 1969/2001.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1)Sperber, D. & D. Wilson. 1986/2001.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32)Stubbs, Michael. 2001. Words and Phrases: Corpus Studies of Lexical Semantic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33)Svensén, Bo. 1993. Practical Lexicograph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Dictionary-Making.

John Sykes and Kerstin Schofie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iy Press.

(34)Sweetser, Eve E.1990.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CUP.

(35)Taylor, John.2002. Cognitive Grammar.OUP.

(36)Taylor,John. 1989.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OUP.

(1995年第二版,2003年第三版)

(37) Traugott, E. C. & B. Heine.1991.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38)V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39)申丹,1998.《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40)严辰松. (2000) 定量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西安交大出版社.

第二篇: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会议总结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习经验交流会总结

13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在10月13日晚上举行,交流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会议上研

三、研二的师哥、师姐依次发言,主要介绍他们在学习、生活、交际、工作等方面的经验,使我们班同学受益匪浅,对以后研究生三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打算。通过各位学长们的介绍,我们知道在这三年里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会议已经结束,但我认为会议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会议举行的比较匆促,从接到学习部的通知到会议的举行之间的事件比较少,另外,星期日同学有许多事情要做,会议不值得不尽人意。

其次,我们班其中有一位同学因临时有事没能参加交流,被邀请的师哥师姐由于有事也没能到齐。

再次,会议进行的环节比较少,同学们提问的问题不够集中,比较分散,她们准备不够充足。有的的师哥、师姐比较谦虚,不好意思发言。

最后,关于考博方面的信息比较少。

这次学习经验交流会议让我们认识的研

二、研三的各位学长,又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和他们进行沟通,为我们语言学各级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会议在友好的氛围中结束,我们都感到非常地高兴,我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各级同学就是一个大家庭,祝愿我们语言学班更加美好。

第三篇:全国各高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排名

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A+13北京师范大学A25湖南大学A2北京外国语大学A+14华中师范大学A26厦门大学A3南京大学A+15中南大学A27中国海洋大学A

4中山大学A+16东南大学A28延边大学A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A+17上海大学A29大连外国语学院A6南京师范大学A+18华南师范大学A30山东大学A7上海外国语大学A+19宁波大学A31清华大学A

8四川大学A+20华东师范大学A32江苏大学A

9上海交通大学A21南昌航空工业学院A33重庆大学A10西安外国语大学A22吉林大学A34同济大学A

11复旦大学A23暨南大学A

12上海对外贸易学院A24西安交通大学A

B+ 等 (53 个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南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四川外语学院、上海海事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湖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贵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安徽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北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B 等 (52 个 ) : 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山西大学、燕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聊城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南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济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长江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烟台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扬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大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第四篇:2014年暨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

文成暨大考研网

2014年暨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

一、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出题比较活。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分析题(分析音节,造字法,构词法,短语层次,词组)、辨析声韵母、辨析同义词、简答题、用修辞格写短文等等。现汉每一章节都设题,需理解到位,灵活掌握。而仅仅掌握书上的内容是不够的。看真题可以发现,会涉及许多百部经典里的书,也要看一下。我列出几本书,是一定要看的,不足的欢迎补充:

(一)朱德熙《语法讲义》,绝对是重中之重,而且这本书很薄,看起来也还好。

(二)陆俭明《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三)《语法理论纲要》范晓。

(四)邢福义《汉语语法学)。

(五)文成暨大考研网的《复习精编》。

至于有的同学经常问,外校学生怎么把握重点啊,老师到底考哪些啊?这应该是所有外校生的普遍问题。我的意见是,掌握一切能够掌握的资源,争取做到和本校生一样。我当时听了东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课的录音,觉得获益匪浅。

二、古代汉语

古汉重点是前两本,我当时看后两本没有时间了,就只看了后两本的史记和音韵部分。先强调一下,注意要用东师的语法体系答题。比如“语气助词”这个说法,可能大多老师只说助词或语气词。古代汉语有以下题型:

(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重复率比较高,最后的时候一定要总结出来背,尤其是音韵部分。

(二)作者,年代,作品。今年占了很大分值。

(三)写繁体字,这个要下功夫写,写好了就能得分,很实在。

(四)解释实词,要熟记课本中的实词意思,注意特殊词的用法以及古今差异大的词。

(五)分析句法结构,看东师的笔记,按它的语法体系分析。

三、真题

除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真题,还可以参考汉语言文字学的现汉和古汉。因为在07年以前语言学没有单独分出来专业,而且现汉古汉出题老师是一样的。尤其分析了真题,你会发现,汉语言文字学和语言学现汉与古汉惊人的相似,所以要多看看真题,重复率也是很高的

转自:文成暨大考研网

第五篇: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之语言学概论笔记

一、 语言写的对象和任务

对象:语言

任务: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

研究的根本问题: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为什么说语言学是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修订版)【06地位】

1、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对语言及语言现象的理性思考从古典文明形成之初就开始了

语文学是语言系统研究的开始,出现了中国、印度、希腊—罗马三大语言学发源地。

①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解读文言典籍,研究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形成了同城“小学”的训诂学、文字学和音韵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②古印度的语言研究则关注梵语宗教典籍等作品,在对语言的一般性质及具体语音、语法的研究上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③古希腊的语文学非常发达,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语言研究传统,形成了拉丁语的语法研究体系。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传统的西方语言学。

2、虽然语言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语言学成为独立(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独立的研究方法)的学科是从19世纪开始的。

传统于语文学以古代书面语为研究对象,目的是解读阐释古典文献。这一时期的语言研究还不是独立的学科。(是经学的附庸)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变化使得语言研究开始关注口语和发现语言自身规律,19C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标志着语言学成为独立学科。

索绪尔建立的普通语言学,为形成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3、今天,语言学又有了全新的研究领域、方法、技术及观念。(除研究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的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之外,还与许多其他学科发生了密切关系) 20C下半叶,出现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新的语言学分支,以及关于语言功能、认知基础、逻辑和语义关系的研究等。

语言学不仅在人文学科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自然学科中产生重大影响,并且形成许多交叉学科,如病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 因此语言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药销售员工作总结下一篇:医药实习生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