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27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作者简介:高鸿利,1976,汉,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田桥中心学校,中教一级,本科。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不断的提高。而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其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对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论文 篇1: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初探

摘 要: 随着2001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其中对于教师的要求更加明显。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作为选拔与训练历史教师的一种方式,其效用不容忽视。但随着历史竞赛课如火如荼地进行,问题愈来愈多。历史竞赛课在课题选取上须谨慎、在史学功底上须加强、在评价上须对等公正,等等,这样历史竞赛课才能够“大显神通”。

关键词: 历史课堂 教学竞赛 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广大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提高成为日益紧迫的任务。与此相应,中学历史教学界经常举行课堂教学竞赛类的活动。竞赛课,作为公开课的一种,其含金量较高,往往在参赛同行之间选拔出知识、能力和个性等方面较突出的人才。这为教师们之间互相切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是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形式。但随着竞赛活动的蓬勃开展,问题日渐浮现。笔者就几个主要问题谈谈看法。

一、课题选取须谨慎

有些省市举办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大都采用事先指定课题或自选课题的方式。这样,最后交上来的教学设计都是精心设计好的作品。有的教学设计是通过集体的智慧创作出来的,最后一人进行“表演”;有的课提前试讲过很多次,最后完美“作秀”。这就与竞赛课的初衷与目标相违背了。竞赛课不应失去本态,本态即真态,即日常课堂教学的本真状态①。唯有听到师生之间真实的交流与讨论等,才能发现当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真正存在的问题,才能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改进。但由于教学竞赛具有明显的选拔性,即优胜劣汰,同一层次的竞赛将选手分等级、排名次,下一层次的竞赛优胜者被推荐参加上一层次的竞赛②。竞赛课不仅是提供给教师的一个展示平台,更是教师间的荣辱之战。于是,竞赛课的本身就承载了本不该有的很多东西,课堂教学本应存在的真实感就丧失了。《半月谈》上一篇文章,讲一外籍专家点评一节中国教师的公开课,指出:“你不是在给学生上课,是自己在表演。”③外籍专家说的确实一语中的,值得反思。

针对以上问题,有的省市作出了相应的努力,对教学竞赛的实施程序进行了修改。为了防止出现之前提出的问题,竞赛要求教师限时备课,并且独立完成。为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检验参赛教师的真才实学和动手能力,竞赛不允许参赛选手所在校其他教师陪同参赛,更不允许有电教老师帮助或代替参赛教师制作课件。在抽签决定上课的次序后,隔断对外联系,规定参赛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专心独立备课,提供网络设备查找教学资源,以便自制课件配合教学④。这项修改确实解决了教师可以事先精心准备好的弊端,及时考验了历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课件制作的能力等,但对于课题的选取方面并没作过仔细阐述。笔者认为课题的选取应该从以下方面引起重视:

1.注意与平时教学的衔接度。竞赛课常常就是上一节课了事,也没有后续行为,有些教师在课末布置课后作业,这一行为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学生和评委教师都心知肚明。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或许只有这一节课的缘分。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有帮助吗?笔者相信答案众所周知。

2.科学合理地选择指定的课题。在举办的一些中学历史教学竞赛中,有些教师为了发挥得更好,讲授的知识过于繁多,表达随意,甚至出现硬伤。历史要求真、求实,教师讲知识千万不能随意发挥,一定要谨慎,更不能“想当然”⑤。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的储备上能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才能不犯硬伤之类的错误。笔者认为,在课题的选择上,活动方可以针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定向的选择,这样不仅可以给年轻教师补充知识,而且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

二、史学功底须加强

纵观各省市举办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竞赛,参赛的大多是年轻教师,其原因不难得知,年轻教师通过参与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可以加强专业方面的切磋、协调、交流和合作,可以防止和克服各自为政与孤立无助的现象,分享前辈的教学经验,加速成长进程。但是正因为年轻,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少,首要的应该是史学功底缺乏的问题,如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基本史实的解释性错误。除此之外,一些教师还是停留在教教材,而不能用教材教。由于历史专业基础知识的薄弱,一旦超出教材,就很容易陷入偏差理解教材的漩涡当中。参加竞赛课,资料的准备很重要,通过广泛查证资料,确保描述历史的每一句话都有充足的依据。笔者认为,内容的准确性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处于第一位。求真、求实应该作为评价历史教学的通用标准,也应该是平时课堂教学坚守的底线⑥。试问,如果教学内容都偏离了事实,那么历史课的存在还有意义吗?

对于以上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历史教师的“学养”问题,这里的学养并不是单一地看成历史知识的储备。实际上,历史教师需要具备的知识基础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历史学科知识,二是其他相关知识,三是教育理论知识。其中,历史学科知识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历史基本知识,第二类是历史研究能力,第三类主要是认识论和方法观的养成与运用⑦。由于历史是一个综合性十分突出的学科,因此对历史教师提出的要求很高,历史教师虽不要求精通所有知识,但必须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年轻教师参加竞赛无可厚非,但必须赛后进行反思,历史学科知识应该加紧把握,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竞赛的效用,而不会使竞赛流于表演形式。

其次,历史教科书作为课程资源之一,可以用于历史教学中,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学”,或仅仅是让教师“教”。要想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除了教科书之外,还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其他历史课程资源。历史教师应该时刻具备资源意识,在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发和使用新的课程资源,使历史课常开常新。为了迎合课程改革,当下一些教师在赛课上通过补充一些史实材料丰富课堂;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这种方式固然有益,但教师在史料的选择上,还是存在瑕疵之处。教科书应合理选编史料,教科书是纸质媒介,选编史料主要是选取文字史料和编辑图片史料。在文字史料选取上,应注意其全面性,这样学生通过阅读文字史料才能够基本理解一课的核心思想;在图片史料编辑上,应扩大其解读空间,历史教师应尽量保持图片所传递的历史信息与正文的高度契合⑧。为此,历史教师除了能够正确解读教科书中的史料之外,对于课外史料的选择与解读,也应注意其科学性与准确性。实现这一切,教师需要拥有深厚的史学功底。

三、评课须对等、公正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针对教师评价,《纲要》提出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⑨。可见,人们对于教育评价的期望值是越来越高的。历史教师赛课结束后,紧接着就是专家评委们的点评环节。专家评委等评价的目的之一是发现问题,激励历史教师改进教学设计,从而真正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问题的发现就成为发现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空间的突破口。然而,在现实中的评课环节上,越来越暴露出权威主义的倾向,即“集体无意识”的评课模式⑩。点评者碍于种种原因,只委婉地表达意见,说话客客气气的,甚至说违心的话,这样的评价方式其实并不利于历史教师的成长,这是其一。

其二,伴随上课、评课成为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文化形式,上课的一般是一线教师,而教育行政领导、大学学者和教研员等则构成了专家评委的主要组成部分。彼此之间语言范式或风格的不对等性,使得评课者的语言成了具有“霸权意义”的文本{11}。以上两种情况,无论是权威主义还是霸权意义,都体现了上课者与评课者之间的不对等关系。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关系,真正实现平等的对话?笔者觉得评课者应该尊重多重声音,个人意见固然重要,但不能强加于人。评课者应该慎用自己的权利,要负责任地说话。这里说的负责任是要求认真反思自己的标准是否与被评事件的性质相吻合,应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尊重他人的专业要求,而不是以权威压人{12}。只有把评课转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功能。

除此之外,由于基层赛课往往具有选拔性质,为了能参加更高级别的赛课,选手们仗着对基层评委的熟悉度,努力做好场外的“公关工作”,从而赢得比赛名额。可以得知,越是基层的赛课,往往越不透明、公正,有时候往往能力高的选手反而被淘汰出局,最终参加更高级别比赛的选手只剩下“公关能力”强的人。很难想象,这些种种弊端的存在,还能发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竞赛的真正效用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总之,评价者在评课时应该与被评价者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创造,形成一个双向建构的交往过程,也就是“交往—发展性教学评价”(第三代教学评价理论){13}。它是在批判继承之前的行为目标评价理论、总结现代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顾名思义,强调教学是要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过程。

以上,笔者仅就个人理解提出了几个问题,其实历史竞赛课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课堂上教师语言、板书设计、课件设计等细小的问题仍需要继续讨论。但不可否认,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竞赛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还是起到积极的作用的。有问题不可怕,怕的是有问题不想办法解决。笔者相信只要拥有一颗热爱历史教学事业的真心,或是中学历史教师,或是教研员、学者等,大家都必须勇于接受挑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竞赛课的实际作用,将其带到正确的方向上。

注释:

①孙立舟.公开课到底该公开什么?.中学历史教学,2014(10)

②邬克兴.中学历史教学竞赛指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③孙立舟.公开课到底该公开什么?.中学历史教学,2014(10).

④陈康衡.改进优秀课评比活动的探索.历史教学,2009(1).

⑤姬光华.历史知识切忌“想当然”.历史教学,2009(11).

⑥老任.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8).

⑦张向阳.历史教学论.长春出版社,2011.

⑧陈明珠.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史料运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4.

⑨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网站.[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386.htin.

⑩苏向荣等.历史课堂教学评议中的微观学术权利批判.历史教学,2012(01).

{11}谢翌.评课=单向批判?对话理解?—兼与云子老师某堂公开课的评课专家商榷.当代教育科学,2005(17).

{12}谢翌.评课=单向批判?对话理解?—兼与云子老师某堂公开课的评课专家商榷.当代教育科学,2005(17).

{13}田汉族.第三代教学评价理论—交往—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3).

参考文献:

[1]孙立舟.公开课到底该公开什么?.中学历史教学,2014(10).

[2]邬克兴.中学历史教学竞赛指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康衡.改进优秀课评比活动的探索.历史教学,2009(1).

[4]姬光华.历史知识切忌“想当然”.历史教学,2009(11).

[5]老任.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8).

[6]张向阳.历史教学论.长春出版社,2011.

[7]陈明珠.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史料运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4.

[8]苏向荣等.历史课堂教学评议中的微观学术权利批判.历史教学,2012(01).

[9]谢翌.评课=单向批判?对话理解?—兼与云子老师某堂公开课的评课专家商榷.当代教育科学,2005(17).

[10]田汉族.第三代教学评价理论—交往—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3).

基金项目:2014年度扬州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竞赛研究——基于在职中学历史教师的视角”(项目编号:CXLX_1406)。

作者:沈小晶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论文 篇2:

微课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作者简介:高鸿利,1976 , 汉,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田桥中心学校,中教一级,本科 。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不断的提高。而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其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对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就微课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历史教学;微课;应用和反思

1、中学历史微课教学课题选择

在微课设计时,科学合理的选题不仅是决定微课设计质量的关键,同时其也是影响微课设计方向与目标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科学合理的选题为学生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教材知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的方式进行历史知识内容的分析和讲解,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历史知识,而且也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选题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教材内容的要求,使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才能实现促进教学效果稳步提升的目的。而教师在设计微课前,必须先明确所要设计的方向,然后在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微课的设计。由于很多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所以导致其在使用微课教学时出现了针对性不足的现象。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应该积极的听取其他教师使用微课资源的经验,然后根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微课教学内容,发挥出微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另外,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在微课中插入图片的方式,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与之相关的历史,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对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中学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在编排微课前,必须仔细的阅读相关的资料,然后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出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微课,确保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比如,进行明朝内阁这一知识点的微课设计,人教版的中学历史课程中就出现了内阁的出现这一框架的内容。而有关于内阁方面的知识点,则主要是围绕在内阁出现的背景、形成过程、性质、作用等几方面展开的。在这其中内阁出现背景主要是以宰相制度的废除为基础阐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简单的图示和文字材料展示在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因为政务繁忙而力不从心,引导学生感受设置内阁的背景和历史需要。而内阁形成的过程,则主要是利用皇帝图像和相关史学资料要求学生明确每个形成的过程以及其最终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向学生详细的讲解,虽然内阁在明朝政务的处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并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或者决策结构,而只是以皇帝内侍机构的形式出现的,是皇权加强最直接的体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其嵌入微课中,才能在帮助学生清除认识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3、中学历史微课教学视频录制

微课这一信息化教育形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应用前景非常的广阔,而且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必备技能之一。就目前而言,常见的微课编排手段主要采取的是自动录制微课视频的方式,完成中学历史微课视频的制作。为了确保微课视频录制的质量,微课视频在编排录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教师必须先安装Camtasia Studio工具,然后在开启工具后,在选择栏中找到录制PPT。接下来打开课件新航路开辟背景,就可以在窗口中发现录制按钮,而教师在点击准备录制按钮后,软件工具就自动进入了录制状态,此时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分析与课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进行详细的讲解。录像录制完后后,教师应该点击产生此次录制的按钮,并勾选自定义产生设置下的形成MP3文件按钮,从而完成视频的保存。微课视频录制并保存完毕后,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对视频的空白处进行删除和修改,然后为其配上相关的音乐,就完成了微课视频的编排。

4、中学历史微课教学微课发布

由于微课主要是以多媒体为载体的,所以其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教师可以将事先编排好的微课视频以及相关练习题,发布在公共邮箱中,以便于学生在课后温习时,及时的下载和运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视频进行重复的浏览和学习,这样对其掌握微课的内容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假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的话,可以采取在视频底下留言的方式,与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同时就自己对视频的感受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于教师及时的进行视频的完善。另外,教师将自己所制作的微课资源,通过网络分享至校园教学资源库以及教师科研团队的集体邮箱中,請每一位教师参考和应用的同时,通过共同的探讨分析,提出微课视频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宝贵意见。通过与其他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才能实现促进微课教学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的目的。

5、中学历史微课教学反馈评价

随着微课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教师可以通过网上评价的方式,与其他教师就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评价,就微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完善和改进,才能将微课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教师在开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时,必须设计清晰的课堂教学直线,才能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另外,由于微课视频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合理的进行PPT与教学视频的合理搭配和应用,才能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稳步提升。

6.结束语

总之,微课教学已经成为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资源,通过在实践应用中的检验,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另外,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不仅确保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德芹. 微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应用探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4-5+8.

[2] 王芳燕. 微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 彭淑媛. 浅析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高鸿利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论文 篇3:

思政教育融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  要:中学时期是学生形成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对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做了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政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思政教育;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现阶段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思想道德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中学历史课程中大量的人文精神、唯物史观、道德因素等诸多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政政治观念十分有利。因此,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养,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1.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观

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历史观和培养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时期。所以,在中学阶段学生历史观的形成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时期老师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爱国情怀,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伟大目标。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由于中学生的思想意识比较薄弱,不能够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奉献意识较弱、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对比较差、心理承受力低下、自尊心强,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不能为了升学才学习历史知识,而要把自己的思想品德提升、融入到对历史的学习中去。

(2)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本身就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是对学生聪明才能的启发者和挖掘者,更是对学生精神的塑造者和训练者。因此,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做到将历史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合,成为当今我们的历史教师迫在眉睫要解决的事情。首先,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增强对于业务知识的掌握,提升自己驾驭历史课堂,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实践性教学。根据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发挥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其特殊职能,对广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训练和培养广大学生的政治品质和道德修养,进而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其次,学习历史主要是了解我们的历史,认清历史,以此为鉴,明辨是非,增强自身的思想品德。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充分挖掘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既要充分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必须让中学历史课程教育工作变得更具有针对性。最后,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我们的学生从更高的层次上掌握和运用历史课的基础知识,客观、公正、全面地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我们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科學评估和认知,将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2.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首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还是运用传统的说教式方法进行教学。很多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中心,滔滔不绝地讲述,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引领与启发。其次,课堂内容枯燥,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上仍然是老生常谈,不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只是讲述一些枯燥的历史事实,不注重激发和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课堂知识,甚至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另外,历史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还是利用书本枯燥地讲述。没有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不能够建立辩证思维,也不能与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取得共鸣。

(2)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参与度不足

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教学活动应着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特别是新时代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思考和探究性。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历史教学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但是,从目前的现实出发,许多教师仍将自己作为教学发展的主体,不能及时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3)课堂教学的扩展性不足,教学仅限于教材

历史具有深度和广度。教科书和教科书涉及一些基本的和简单的历史。为了增加教学的深度,应该从多角度扩展课堂教学,使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扩展较少,并且在课堂外没有引入足够的内容,导致教学内容非常薄弱。

3.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对策

(1)以史为镜,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中学的历史课程是一门充分地反映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课程,学生们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学习,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明辨是非,增强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所以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根据历史主体和题材来加强其与现实之间的关联,然后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更好地加深和改善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對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比如,中学历史老师在给学生讲述太平天国运动这个章节时,教师一方面要通过掌握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明白由于官场腐败、生活中的腐败和堕落现象引起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另一方面是应该紧密地联系实际,促进学生以史为鉴,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2)突出爱国主义思想

中学历史老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不能单纯地讲述一些社会历史事件的具体发生、过程和结果,必须要在历史课堂上着重突出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其作出的社会贡献,这样才能够为我们的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的学生形成很好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文化教育,提高我们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一方面,中学历史老师首先要积极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教学,利用这些先进思想的力量来武装学生的思想头脑,促使他们从根本上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核心价值观,让他们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演讲一些关于历史英雄或者是模范人物时,多说一些关于现代的英雄或者是模范人物,阐述一些关于民族英雄的思想立场、意识形态观点、爱国的行为以及他们对历史做出的贡献,必要时我们还可以考虑借助一些影视剧或者是宣传片来引导,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励起他们的社会主义爱国热情。

(3)加强教育实践,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历史是一门文化性较强的课程,同时又是一门相对比较枯燥的课程,很难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做好课外的实践和课堂教学相互融合的工作,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详细地为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让他们对于历史课程有一个新的了解。其次,有条件的地区,中学历史老师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班级的学生们去当地参观一些较著名的历史和文化旅游景点,而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借助一些关于宣传历史的电视影片,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得班级的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和体会到这些历史和文化的气氛,提高他们对那些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教学的效果。除此之外,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还需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前往当地的各种志愿者社会活动,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将自己从那些民族英雄身上所学到的知识和东西应用于实践中,更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4)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很多学校在历史教学工作中,过度重视对正面教材的传授与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反面教材的传授与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新形势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课堂的工作者们应当加强对比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与实践相对比,强化了学生思想观念的认知。首先,在中学课堂进行历史教学的老师们,要注意的是加强对反面教材的运用,例如在我们讲到当代民族英雄岳飞时,教师们也应该向他们讲述秦桧曾经做过的一些坏事以及秦桧最后的结局,这样不仅仅能够培养和提高我们学生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情怀,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明辨是非,摒弃那些恶劣的坏人,强化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其次,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老师还应该根据历史课堂内容的特点,有计划、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些讨论的情境,设计一些关于讨论的专题,然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样不但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研究历史的兴趣与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自学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明辨是非,集思广益,克服了自身认识上的片面性与局限性。

4.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以及近年来我国推进的素质教育和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学生群体所进行的思想和政治文化教育已经被认为是现代化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思想和政治文化教育的各个领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但是现代化的中学生思想和政治文化教育却是一项长任务。而中学的历史课是一门蕴含着丰富思想和政治教育因子的课程,通过传统和现代化的历史课程,能够有效地针对中学、小学生开展良好的思想和政治教育,这就迫切地需要我们中学历史专科的教学工作者必须加强其在思想和政治教育中的培养和渗透。在开展历史教学中,历史课堂的教师和工作者首先应该做到把传统的思想和政治教育有机地渗入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中,这样不仅仅可以促使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知识,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的培养和教育,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在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红娟.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渗透 [J].文理导航(上旬),2018(8).

[2]范晓玲.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J].新西部 ,2015(6).

[3]田恩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J].中国西部 ,2017(12).

作者:李海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西部农村初中地理论文下一篇:数学课程改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