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行规”与法律规范冲突的尺度把握

2022-09-12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在2012 年5 月份以350 元的价格购得一把紫砂橘红釉提梁壶。其后的一天, 被告人于某某在其看到该紫砂提梁壶, 并得知该紫壶的来源, 也看出该壶确非真品。被害人罗某得知被告人于某有该紫砂提梁壶后, 欲向被告人于某购买。被告人于某、于某某于是决定合谋将该赝品茶壶冒充真品卖给罗某某, 并约定获利均分, 被告人于某某在自己家中打开相关网页, 将与该类似真品紫砂提梁壶的高价拍卖案例给被害人罗某看, 使被害人罗某误以为被告人于某的紫砂提梁壶为高价真品。2012 年6 月份, 被告人于某和被害人罗桂某在被告人于某家中为买卖该紫砂提梁壶进行讨价还价时, 被告人于某假装帮被害人罗桂泉砍价、拍板, 使被害人罗某以20000 元的价格购得该赝品紫砂提梁壶。次日, 被害人某将此款付清。后被害人罗某发现该紫砂提梁壶是赝品, 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诉机关起诉被告人于某、于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虚构事实, 骗取他人财物, 数额较大, 构成诈骗罪, 一审判决两被告构成诈骗罪, 两被告不服提出上诉, 二审经审理裁定驳回起诉, 维持原判。

二、分歧

本案涉及的是古玩收藏市场这一特殊的商品交易行业, 古玩市场存在“买假不退”约定俗成的行规, 因而收藏品投资市场中欺诈行为大行其道。

就本案说, 主要有以下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 本案两被告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该种观点认为古玩市场有着其特殊的行业行规, 如“货到地头死”、“买假不退”等特殊行规, 在古玩市场存在着“捡漏”等淘货行为, 同时也存在着买假自认吃亏的“交学费”行为, 在该行业中买家只能凭借自己的品鉴知识来判断古玩价值, 不能询问卖家购买此货的价格, 正式因为有着这些行规的存在, 古玩市场才成为“乱世买黄金, 盛世兴收藏”的“赌场”。本案中被告人于某、于某某与被害人罗某都是古玩市场的“老手”, 都具备一定的鉴宝知识和收藏经验, 对古玩交易市场的“行规”也应该相当熟悉, 因此他们的交易行为应该选择古玩市场的行规来处理, 而不应选择公权力来介入。

另一种观点认为, 本案两被告的行为构成诈骗罪。两被告人于某、于某某主观上明知案涉茶壶不是真品, 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法, 使得被害人罗某产生错误认识, 并自愿购买, 从而占有被害人较大数额财产, 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

三、评析

( 一) 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要求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客观上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主观方面存在对他人的财产非法占有的目的。本案中两被告共同合谋, 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 隐瞒了茶壶是赝品的真相, 利用网页骗取被害人罗某相信案涉茶壶是真品, 使得被害人产生了错误认识, 并作出了财产处分, 两被告人获得两万元的非法财产, 根据最高检公布的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起点”, 符合数额较大的要求, 故本案两被告于建、于疾甄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 二) 处理古玩市场“行规”与法律规范冲突的尺度把握

1. 行规是对法律的有益补充, 但不能代替法律

行规是指行业经过长久发展, 形成一定规模, 行业组织具有一定的权限和影响力, 制定的本行业自律性但不具强制性的规范。一、行规是在长久的商业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验总结, 具有习惯法的色彩, 同时行规带有一定的领域性, 它仅仅适用于自身行业的内部, 对于自身行业起到引导和约束的作用。从立法上看, 应该给行规在自治上留下必要的空间, 为之良性发展提供外部环境, 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建设。二、行规从其性质来看不是我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行规具有自治属性, 其权利来源于行业内部成员的契约授予, 其适用的有效性也依赖于成员的自觉遵守。

2. 处理“行规”与法律规范冲突的尺度把握

第一层次可以适用行规进行调整处理。比如交易双方对所交易的古玩物件的真伪并没有明确的约定, 或者出卖方已经尽到通知义务, 即明确告知买方所出售的古玩可能是赝品或仿造, 没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主观故意和行为, 而此时买家仍然自愿购买的, 并且在交易中也缺少证据证明卖方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形, 此时是可以适用古玩市场的行规进行处理的。

第二层次可以适用民法相关规则进行调整处理。比如卖方自出售之前就认为自己准备出售的古玩为真品, 或者有证据证明卖方承诺出售真品并履行了承诺, 只是事后经鉴定为赝品, 此时因为卖方在主观上并无欺诈他人的故意, 对此行为应以民法相关规则调整。

第三层次可以按诈骗罪定性处理。比如卖方是以骗取他人钱财为目的, 采取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行为, 以赝品冒充真品出售并获取了较大数额的财物, 就满足了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理。

摘要:古玩市场存在买假不退约定俗成的行规, 致使收藏品投资市场中欺诈行为大行其道, 本文探究如何把握处理行规与法律规范冲突的尺度。

关键词:行规,法律规范,冲突

参考文献

[1] 刘玫.古玩鉴定专家行骗记[J].检察风云, 2007 (19) .

[2] 水木.古玩行规斗法律[J].政府法制, 2007 (10)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健康上网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