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等学校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使命

2022-09-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也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方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关乎民族兴衰和人民福祉,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神圣职责, 应该充分发挥优势, 科学整合资源, 勇敢承担起在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历史使命。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涵义及重要意义

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所谓生态文明, 是指“生态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当前,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建设生态文明, 就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遵循社会发展和自然规律,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形成浓郁的生态文化,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艰巨而紧迫的历史性课题。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党中央在我国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长期以来, 人类在开发和运用自然的过程中并没有高度重视生态问题, 在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然取得空前胜利的同时, 纷至沓来的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迫使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急切呼唤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其次, 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我国古代生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必须清醒“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 [2]而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也有丰富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民胞物与”、“强本节用”等生态思想。再次,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古今中外的发展历史无不证明,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 已经成为21世纪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议题, 关乎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

2 生态文明建设催生现代高等学校的新使命

建设生态文明, 表明我们党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也是全国人民的广泛共识和共同愿景。高校担负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责任, 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也是高校履行自身职能的客观要求。

2.1 高校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 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作为21世纪新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 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 是在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建设生态文明, 要求我们努力创设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经济社会政策为手段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也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延续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有单元, 当然也需要包括高等学校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所以,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主体之一的各类高校, 应共同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课题, 与时俱进, 深化改革,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2.2 高校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 是高等学校履行自身职能的客观要求

在我国, 高校是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职责,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 是党和国家重要的人才和智力库, 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 高校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 目前有上千万的庞大人群在高校生活、学习和工作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高校集中了数以万计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充满朝气和生命力的当代青年, 也聚集着数以万计的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人民教师和一大批具有较高学识水平和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 他们都有着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完全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3 高等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在人类社会文明体系中,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 也互不替代。高校不断加深对生态文明的了解和认识,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是新形势下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也是实现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1 开展科学研究,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 核心是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从历史我们不难看出, 在各个国家的科技事业中, 高等学校始终扮演者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国的生态科技发展也不例外。在生态和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方面, 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等学校是主要方面军之一, 而在生态科学与技术领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 高等学校也是一支能担当重任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科学方面, 现在一些高校相继建立以生态文明学术研究及其成果推介为主旨的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以期整合相关资源, 深入开展生态文化、农林史、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绿色经济、绿色教育等研究,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资参考的具有建设性的理论成果。

3.2 加强学科建设, 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是人才。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要求我们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环境和社会发展融合起来。同时, 这也对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崭新的命题和更高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培育生态产业, 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不论是发展循环经济, 还是开发可再生能源, 不论是治理污染, 还是节能减排, 都离不开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今年召开的中国老教授协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上, 一批专家就呼吁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单位要加强我国生态文明方面的学科建设, 抓紧培养各层次相关人才。因此, 高等学校应调整和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学科建设, 特别是农林高等学校要发挥优势, 重点建设一批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重点学科, 努力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3.3 普及环境教育, 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 基础是教育。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其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素质的高低, 直接决定了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 也影响到生态文明观念能否在全体国民心中牢固树立, 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生态文明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3]作为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的高等学校, 普及大学生的绿色教育,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道德品质, 是新时期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赋予高校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 高等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中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法制观、生态审美观和生态消费观教育, 引导他们尊重自然、爱护环境, 关爱生物、善待生命, 改善生态、呵护家园。同时通过第二课堂让大学生体念劳动、认识社会, 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品质, 进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 成为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素养的现代公民。

3.4 建设绿色高校, 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有益示范

生态文明建设, 推力是典范。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精英人才的主要阵地, 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 绝大都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现代公民, 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我们国家的社会精神风貌。因此, 高校应该发挥其模范和先锋作用, 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优美型、生态式学校, 即绿色高校或者说生态文明高校, 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建设绿色高校, 应推进绿色教育, 普及绿色知识, 发展绿色科技, 培养绿色文化, 开展绿色实践, 建设绿色校园, 使高校得到净化、美化、优化,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田”和“示范区”。

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出的“一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崭新的文明形态”, [4]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生态挑战和资源瓶颈的必然选择,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高等学校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发挥优势, 整合资源, 大力加强生态领域的科技创新研究、专门人才培养力度, 积极普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建设现代化新型绿色高校, 努力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

摘要:生态文明是21世纪崭新的文明形式, 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新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使命, 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也是高校履行自身职责的客观要求。当前, 我国高等学校要发挥优势, 整合资源, 拓宽内涵,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培养专业人才, 普及绿色教育, 创建绿色高校, 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高等学校,生态文明,建设,使命

参考文献

[1]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N].学习时报, 2006-09-27.

[2]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4.

[3] 张学书.生态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参考, 2006 (12) :29.

[4] 薛晓源, 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现代陶艺创作对传统符号的借鉴和运用下一篇:心内科介入医师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