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中心思想范文

2022-06-26

第一篇:武陵春中心思想范文

恩施市日渐成为武陵山区域交通枢纽中心

‚十二五‛已过去两年,在市委、市政府‚实现恩施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勇当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排头兵,进入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的战略目标指导下,恩施市掀起了建设‚大交通‛的热潮。一系列交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一系列项目完工投入使用,使这个中西部交界处、武陵山区域中心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日渐成为武陵山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

一、一幅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随着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的建成通车,铁路、高速、航空、管道、水运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得到全面发展。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公路相携而行,横穿市域6个乡镇办,为转变运输观念、改善运输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恩施市许家坪机场启动二期改扩建,着力拓展有效的空间运输发展优势;西气东输和忠武管道正常运行,为国家能源调配发挥积极作用;清江水布垭工程的成功蓄水,为我市奠定了发展水上运输的有利基础。目前已基本构筑起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管道五大交通运输方式综合协调的立体交通体系。

1、铁路建设实现零的突破。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宜万铁路于2010年12月22日正式通车,使恩施外联上全国铁路路网‚八纵

八横‛主骨架,对于长江流域国土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恩施州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增进民族团结,完善和优化铁路路网结构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2、高速公路快速推进。高速公路作为公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运行速度快,安全系数高、运载能力强的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引领作用。沪喻高速宜昌至恩施段于2009年12月19日正式投入运营,从此带领恩施告别了无高速公路的历史。随后,在恩施市境内,相继启动了恩来恩黔高速、银北高速恩施至建始段的建设工作,届时,两条东西向、南北向的国高网将在恩施成‚十‛字交叉。

3、水运发展开始起步。恩施市境内形成了以水布垭库区清江恩施段为主的航道165公里,覆盖六大库区,总运力33037吨、408客位,主要经营于长江和清江。2012年启动了清江航道整治,浑水河、纸厂湾等码头的相继启动了前期工作,云坛口国家旅游度假村正式启动规划编制,这标志着‚十二五‛时期恩施市水运将取得重大发展。

4、空中通道进一步发展。始建于1986年的恩施许家坪机场地处重庆、武汉、西安、长沙四个省会城市的区位中心航线的交汇处,是中国中西部结合部,渝、湘、鄂、黔四省交界处唯一机场,年吞吐量达50万人次。目前已启动恩施许家坪机场二期改扩建,着力拓展有效的空间运输发展优

势。

5、普通公路网络状况良好。从公路总量上来看,到2012年底,全市在册公路总里程达到388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7公里/百平方公里;从质量上来看,市域内所有县乡公路、乡村公路和通到产业聚集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旅游核心景区的公路都实施了硬化,公路标准都达到了四级以上,部分村组公路也实施了硬化;从整体上来说,全市范围内基本建成了以国省干线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作为支撑,以农村公路作为连接的公路网络。

6、管道运输正常运行。在交通运输方式中,管道是五大运输方式之一,其作用与其他四种运输方式等同。目前,恩施市境内的管道运输线路有两条,一条是忠武管道,包括重庆忠县至湖北武汉干线,以及荆州至襄樊、潜江至湘潭、武汉至黄石三条支线,管道总长度1347公里,设计年输量30亿立方米。另一条是川气东送管道,其起源于四川,经过我们湖北,止点为上海,管道总长2170公里,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两条管道都在白杨坪乡有维护站,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二、现代化交通网络建设正在引领武陵山区域交通发展 自2011年以来,大交通建设被列入全市‚五大重点‛工作之一,全市上下聚全力构建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于一体的大交通格局,目前,恩施市正日渐成为承东启西、接南纳北、内畅外联、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带动整个武陵山区域交通发展。根据‚十二五‛规划的既定目标,大力构筑‚三纵三横、两港两管外连通道和五区八走廊的内通运输网络‛,使恩施市成为武陵山区域交通枢纽中心城市。

(一)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1、航空发展:完成恩施许家坪机场的二期扩建工程,提高机场吞吐能力以及综合保障能力,促进恩施市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2、站场建设:建设一级客运站4座,二级客运站1处,新建、改建乡镇客运站6座,新建松树坪一级货运站和龙凤二级货运站,建设四大物流园。到2015年末, 100 %的乡镇设有等级客运站,较大规模的行政村设有招呼站。实现客运路、站、运一体化,货运无缝衔接。

3、道路运输:推行‚公交优先‛,稳步发展城市出租车,积极发展公交下乡,达到60%的村开通公交车,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快以大、专、特、集装为主的货物运输,加速市域内货物运输与民航、铁路、高速的无缝衔接,加快物流业的发展速度,逐步建成武陵山区最大的物流集散地。

4、水上运输:规划建设清江画廊恩施市浑水河港区,完成清江航道的整治。‚十二五‛期间,发展水上运输企业3家以上,发展500吨级货物船舶5艘,发展旅游船舶5艘。

5、现代物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打造武陵山物流园区,进一步提升恩施市的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为打造武陵山交通运输枢纽中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推进现代化交通 “立体网络工程”

加速推进恩来高速、恩黔高速、银北高速建恩段建设,构建南北公路大通道,积极配合做好安恩张铁路、恩黔铁路项目立项及前期工作,推进恩施通往华南、华东地区的南北铁路大通道建设,加速构建武陵山区区域一体化;积极支持许家坪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建成清江画廊浑水河综合港区,推进川气东输管道建设。

加快旅游快捷通道建设,打造‚生态公路样板工程‛。以跨越连接为取向,争取区域合作,推进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奉节天坑地缝、清江画廊、浑水河码头之间连接公路建设,打造全省样板示范生态公路,形成连接重点景区、景点的旅游环线和方便快捷的现代化运力体系,与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城市交通等大空间、多层次的综合运输网络一道共同缔造联结武汉、重庆、长沙、贵阳等周边特大城市的旅游经济圈,培育吸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及哈尔滨、呼和浩特、昆明等重要城市的旅游热线。

三、全面启动的试点交通建设将辐射武陵山区域 2012年12月28-3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到恩施视察,寄望恩施市在龙凤镇进行移民建镇、扶贫搬迁、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先行先试。目前,恩施已启动试点建设工作,综合规划、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中,交通专项规划已形成初稿。

根据‚一年稳起步,两年见成效,三年出经验,五年大

变样‛目标,具体为围绕龙凤试验区‚一主两副三带十个社区一百个居民点‛的总体布局,打造通村到点、连接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通过五年时间,建设一级公路54公里,二级公路182公里,三级公路133公里,四级公路310公里,客货运站5座,物流园区1座,龙凤坝公交始发站一座,港湾式候车亭100个,投资总额约100亿元。

通过试验区建设,达到‚六个实现‛,即:实现‚一主‛龙凤镇与恩施市中心城区间以一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实现龙凤镇与‚两副‛吉心、龙马及‚三带‛间以二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实现龙凤镇与‚十个社区‛及周边乡镇间有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实现‚一百个居民点‛有四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实现路、站、运一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实现试验区群众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的便捷交通出行。

通过试点交通建设,切实为湖北恩施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做好交通引领, 促使恩施成为全国综合扶贫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四化‛同步示范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成为武陵山区最具代表性城市。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继续实施,在试点交通建设的强力助推,恩施市将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综合交通发达、旅游交通顺畅的示范区和武陵山区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届时,一座拥有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40万的中等城市,崛起于湖北武陵山区,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世人瞩目。

第二篇:《武陵春》教案

《武陵春》

一、 导入新课

1、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幅对联,上联是:“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下联是:“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聪明的同学梦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是————李清照(学生回答) 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学习她的作品《武陵春》。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

二、 朗诵文本,体会情感

1、 录音范读 (很优美吧!)

2、 学生跟读:我们再听一遍录音,请大家跟着录音轻声读,试着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跟读总是不过瘾,不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用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体会词人的情感,想想《武陵春》流淌的是何样的情感(自由朗读)

4、 每位同学都读得特别认真投入,问: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是何样的感情,能用《武陵春》中的一个词语表达么? “愁”(板书)

5、明确了情感,我们来齐读一遍,争取读出情感。

三、 品味语言

同学调动了自己的情感,全力地传达了李清照的愁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一下词的上片。

1、首先老师想问大家,上片中的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板书:直接抒愁)

我们知道人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

2 生答:“人非”(丈夫去世)

至亲至爱的夫君六年前在南京因病去世,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李清照曾一度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展示幻灯片:婚姻生活的一个片断)

可是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李清照能泪湿衣襟能不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么!

2、请问大家,触动这份愁情的是什么?也就是说,李清照见到了什么才“泪湿衣襟”?

[风住尘香花已尽],能描述一下这个景么? [风停了,花都凋零了,连泥土也都沾上了花香]。

词人说“物是”景物依旧,那么我们不妨拿起她早年写就的《如梦令》作一番比照,看看是否能够印证“物是”,请一位女生朗读,其他同学找与“风住尘香花已尽”相类似的词语。 问:相似点在哪里? 【彭湘敏】

[绿肥红瘦][花已尽],雨疏风骤[风住],情感一样么?

讨论小结:《如梦令》表达的是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与不舍,语气轻快但是《武陵春》暮春的景色却更多的勾起了词人伤痛,[板书:触景生愁] 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

3、 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 [日晚倦梳头],

[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讨论小结]: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 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板书:细节传愁) 我们再一次齐读上阙,请传递出词人因景而生愁和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情来 。

4、 已经能读出词人沉沉哀愁了,往下阙关照,我们发现李清照的心情似乎发生了转变,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阙,同学们找出能体现词人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 。

5、 闻说什么意思?——听说

听说什么?听说双溪的春天还好,花可能还没有全凋谢,春景不错 这个消息对于李清照来说是好是坏?好

此话怎讲?为什么是好消息呢可以去赏春,去散心 小结:对,去散心,去排遣内心沉痛之愁 心动了么?心动了

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也拟,也打算

用什么方式排遣忧愁?——泛舟

“泛舟”的“泛”字能表现什么的心情?舒适悠闲

作者在泛舟之前加上也拟,表明她也希望排遣忧愁,达到悠闲舒适的境界,可是计划实行了么?——没有何处可见?——“只恐”,担心的意思,表明词人又打了退堂鼓,还是没去成 小结:“ 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词人对光明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感情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所以我们朗读时前两句可以读出轻快欣喜的语气,而最后则要凝重低沉 。 把下片齐读一遍。

5、奇怪,愁怎么能用船去载?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

[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是无形无影的 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

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

4 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

回想前人种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能说出一两句么?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① 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② 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板书:比喻摹愁] 我们再读全词,此时不仅要读出感情的起伏,而且要读出愁的分量。 [齐读]

六、 总结,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武陵春》,感受到李清照内心愁苦的情感,领略了她遣词造境的文学才华,还在潜移默化中运用朗诵、品词、对比以及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诗词。接下来,请大家大声朗诵《武陵春》,下课前我们在作业本上默写。

第三篇:武陵春教案

诗词鉴赏--------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武陵春

作为文学样式之一的词,其鼎盛之时在两宋时期,人们多习惯于将唐诗宋词并举对立,宋词与唐诗、元曲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奇葩。戏曲《牡丹亭》里面有一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历来为人所称道。不读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就不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学。提到宋词,不能不提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进士出身,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嫁给当朝宰相的儿子赵明诚,二人志趣相投,生活美满。前期词作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适逢国家败亡,家乡沦陷,丈夫去世,四处逃难,毕生收集的金石字画古玩散失殆尽。词作多悲叹身世,格调感伤。

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唱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里说:“ 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这样的诗词才能称之为是优秀的,简而言之,就是要有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读来让人感觉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眼泪是传达悲伤之情的很好的载体。古典诗词之中,描写眼泪的名句很多。“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这些句子或写眼含泪水,或写泪挂两腮,表达着不同的情感。李清照写“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评价这首词“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张炎在《词源》中提出“词与诗不同,合用虚字呼唤。”李清照作为填词高手,自然深谙其道。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尚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这里,上半阕所说的“日晚倦

诗词鉴赏--------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试问闲愁有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这些都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愁。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他们或把愁比作江水,或比为其他物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我们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而且将愁搬上了船,只不过愁太多,船太小,载不动。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第四篇:《武陵春》教案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宋词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大家都知道,宋词有哪两大派?(生齐答:婉约派、豪放派)在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社会里,却出现了著名的女词人,她是——(李清照)。

生介绍李清照的情况,师展示屏幕总结。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金军挥兵南侵,为避兵乱,只身流亡到浙江。 时年53岁,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情感。

我们还记得学过她的什么作品?(《如梦令》《醉花阴》)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她的另一晚期作品《武陵春》,

二、明确目标(屏幕展示) 1. 反复诵读,熟能成诵。 2. 把握感情,领会意境。

3. 指导学习方法。培养热爱古文化的感情 4. 重点反复诵读,把握情感 5. 难点意境的领会

三、学习新课

1. 先请同学将这首词放声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总结强调个别字:“拟”nǐ,打算的意思,“舴艋”zéměng形似舴艋的小船。“载”zài装载(多音字)

2. 整体感知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什么感情? 3. 精读赏析

探究交流活动一

师:听得出来,刚才大声读这首词的时候,情绪高涨,兴致很高。那么读了以后,你

觉得这首词中的哪一句你最喜欢?

生思考交流 教师灵活总结

师:接下来,大家可以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放声朗读,再来体会一下作者表达之情。 (生:朗读)

探究交流活动二

师:<1>大家已经知道了这首词作者抒发的是作者心中无边的哀愁,下面请大家结合这首词,展开讨论:作者为何有这么多愁呢?

(生:讨论。举手,回答)

师:好,我们在注解中可以看到这首词写作于金兵南侵之后,这时词人的丈夫已亡故,自己孤身一人漂泊于人生地不熟的金华,此时此景,怎不让人顿生“物是人非”之感。

<2>作者是如何排遣这种“物是人非”之愁的呢?

生:(讨论)答: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作者打算去赏春(游春)。 师:哪位同学能用现代汉语解说这句话呢? (生答)

<3>作者最终成行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大家从哪一句看出作者最终没有成行呢? 生(齐答):(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探究交流活动三

这首词开头两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好像与后文没有什么关系,应怎样理解?请大家展开联想,讨论一下这几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讨论交流)

师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亲人已逝,自己虽然容颜依旧,却已再无人欣赏。看着满地落花,人心中又怎能不哀伤、凄凉?

主题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春花凋落说自己青春不再,丈夫去世,又借“双溪泛轻舟”表达自己丈夫去世的无限惆怅与悲伤。

4.活动四(反复朗读课文,体现本节的重点)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将作者内心的愁绪表现出来。 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表演朗读,好不好? (指名读生评论)

师:好,下面我们一齐来读一遍这首词,加深对她的理解。 生(齐读)

师:谁能试背一下全文?

四、练习巩固与拓展活动. 1. 课内巩固练习见〈〈学案〉〉一 2. 拓展练习A见〈〈学案〉二

上课前,我们已讲过,李清照虽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但她的词风前后期有很大的不同,这里我们把本文与她早期的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做一比较,看看有何不同,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女词人。先请同学们将这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齐读两遍。生(齐读)

附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B积累带“愁”的诗词

四、课堂小结

1. 总结学习诗词的方法

2. 渗透思想教育爱我们辉煌灿烂的文化爱国

五、音乐欣赏放松与巩固

六、布置作业

把学生描写自己心情的文字形成书面,上交。

第五篇:武陵春教案

一、 导入新课

1、歌曲导入

2、出示幻灯片,作者简介。

这首曲子的词作者就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才华横溢而有命运多舛的女子,一起走进她的《武陵春》,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

二、 自主学习,感知作者情感

1、 教师范读 。

同学们从老师的朗读声中和乐曲的旋律中,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愁

朗读讲究抑扬顿挫,和语速。那这忧愁的情感适合用---低缓。老师一人的朗读似乎有些落寞,老师邀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朗读。老师期待你的加入。来吧,站起来吧!加入我们!

2、 学生跟读

从同学轻轻的读声中,老师已经能够感受到主人公那份悲愁了,让我一起想想你认为作者这样的忧愁的原因是什么呢?-----物是人非事事休。(出示背景)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地抒发词人情感的这句话

齐读:[物是人非事事休,]

能直接解释问题的语句,我们一般选用顿挫的语调来读。顿挫的时候注意,词不可强硬分开。师范读,生跟读。

三、合作探究

1、愁原本是一种抽象的看不见的情感?很难用语言来表述出来,作者的这份悲愁我们却能深刻的感受到,你从那些词句感受到作者这份愁? (1)借景言愁

[风停了,花都凋零了,连泥土也都沾上了花香----春色终于了解了,如作者的人生一般,53岁的她,悲苦的如暮春的落花,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了,没有了生活的向往。

2、细节传愁

可是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李清照能泪湿衣襟能不悲愁 呢?除了直接 抒愁,作者还用生活中的小细节来表达作者心中的哀愁,大家找出这样传愁的字词吗?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讨论小结]:尽、倦、休。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重点词要重读) 但是跟读总是不过瘾,不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用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体会词人的情感。

(3)以泪代愁

“欲语泪先流”-------欲说无语,百感交集,泪在语先,欲说无人,唯有借两行热泪倾泻心中无限的悲愁。将满腹的辛酸表现的异常细腻深刻、鲜明。

同学们分析的好透彻,,让我一起想想,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也用欲语泪先流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悲愁”现在让我们把所有悲愁凝集在眉头,用悲凉颤音读出作者内心的这份伤痛。(师范读,生跟读) (4)比喻抒愁

[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是无形无影无声无息的

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

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

回想前人种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能说出一两句么?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① 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② 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③ 把愁比喻成丝麻,纠缠在一起,纷繁芜杂、

、、、、、、

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板书:比喻摹愁]

小结:“ 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词人对光明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感情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所以我们朗读时前两句可以读出轻快欣喜的语气,而最后则要凝重低沉。 2,反复诵读,谈收获。

(1)读书百变其义自现。你来概括这首词的主题。 (2)你是李清照的朋友你会对她说什么?我们既要为作者晚年生活的凄楚和不幸感到同情,同时也要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三、 拓展迁移

学生归纳学习方法(读文章知内容,敲语言体诗情,捉意象入情景)

1、 读“花间派鼻祖”之称诗人温庭筠的《望江南》 (1) 文中的主人公什么形象?概括文章的主题。

(2) 文中主人公心情是如何变化的?从词中找出理论依据(梳洗罢(欣喜

满怀希望)--------(

)------------(

)

(3) 赏析文中的意境美,语言美。 2/比较《武陵春》、《望江南》两首词在内容、写法、和表达情感的异同 古诗词,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古典文化的魅力。 五作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文艺部招新计划范文下一篇:微课堂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