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

2022-12-29

第一篇: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的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通过情景的创设,解决了数学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胆对教材进行整改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如果按照一期教材进行处理,学生虽然也能掌握知识,但是新课程数学教学内容最大的转变是生活化和综合化,而老教材在这一方面是比较欠缺的。根据估算这一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大胆对教材进行整改。实际上,在教学之前,我就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书本上的例题用不用?由于书本上的例题完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最后我决定不用。在删除原有例题的基础上,我以当前比较敏感的话题——台湾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解决有关“台湾”的一系列数学问题来完成教学,把数学学科与思品学科有机整合,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结合了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我的决定是对的。因为数学教学的目标由过去的发展“双基”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演变为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通过一些有关台湾的信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从而加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增强责任感,进而坚定学习信念。

2、机智处理教学中出现的情况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在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中,往往

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教案预设以外的新情况,若不及时进行调整,会令人遗憾。我觉得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在于当学生解决364300÷9≈时,我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我灵机一动,补充了一道3547÷5≈来加强估算合理性的训练。有的学生把3547估成3500,有的学生把3547估成4000,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估最合理,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讨论起来。没想到这一不露痕迹的小小变化,能产生这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学生的智慧得以升华,自然而然解决了本堂课的重难点。这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根据课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3、注重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的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我还做到关注学困生,让学困生上台“多唱戏”。在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后,我请了一位知识接受比较慢的学生,鼓励她完整的表述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做到把阳光洒到每一个角落。相信这个学生通过训练,发言的欲望会不断增强,交流的能力也会提高。

4、存在的问题

由于要对教材进行整改,在选择信息时,还要注意数据的合理性,例如在开放型练习中,以这样一道题:台湾省终年不冷不热,长夏无冬,每年4-11月是台湾的夏季,8个月的总温度只有176摄氏度,估计一下,台湾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多少摄氏度?176÷8≈,如果把176估成200,台湾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摄氏度,而实际情况台湾夏季的平均气温是22摄氏度,因此教案设计时一定要严谨。

总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讲求策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利用知识的迁移原理,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篇:《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共15课时

总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1、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你们看,李叔叔他们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2、课件演示:小精灵聪聪出现了: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同桌交流、讨论后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

3、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

生讨论后反馈结果。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124÷3≈40(箱)或124÷3≈41(箱)(师板书)

4、小结: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

四、实践应用,加深印象 做P16 “做一做”第

1、2题

1、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这道题目。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全班性讲评。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第三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教案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刘玉萍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1~12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整

十、整百数和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全过程。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除法的理解,发展数感。

3.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 小组合作 课件演示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彩色手工纸10盒。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播放歌曲《数青蛙》问:100只青蛙,几只眼睛?多少条腿?

问:如果有800条腿,有多少只青蛙呢?(引入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出示主题图)

1.1.认识盒装手工纸数目。

师:拿一盒手工纸,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有多少张? 学生猜后教师打开演示:介绍每沓10张,每盒100张。 1.2.师演示、生口答。

(1)1盒里面有( )沓手工纸,10沓有( )个十张; (2)2沓纸有( )张,有( )个十张; (3)80张纸有( )沓;

(4)2盒纸有( )张,( )个百张; (5)400张能装( )盒,有( )个百张。

【设计意图】通过边演示边说想法,明确一沓就是一个十,几沓就是几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第 1 页 共 1 页

教学例1 2.1.探索60÷3的口算方法。(课件出示例1) 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1)认真审题,独立学习。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板书:60÷3)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想一想:应该怎样口算?

学生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一盒手工纸或小棒操作一下,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与同学说一说。

(2)汇报交流、耐心倾听。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 60张纸就是6沓,6沓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课件演示)

预设2: 60里有6个十,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 (板书横式:6÷3=2 60÷3=20)

预设3:30×2=60或2×30=60可以得出60÷3=20。(想乘法算除法) 预设4:60-20-20-20=0共减3次,所以60÷3=20。 预设5:20+20+20=60 所以60÷3=20。

【设计意图】教材在这里的编写意图,是以直观为支撑,形数结合。教师要尽量地多给出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内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在自主探索中运用新知转化成旧知即表内除法的思想方法,化难为易,理解算理。

(3)算法优化,理清算理。

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请与预设2相同学生再说一说,理解后,其他学生与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口算除法往往喜欢这样说:先不看“0”,算完后商末尾添上“0”。这是一种描述的语音,是一种机械记忆的方法,这样的描述有时容易产生误解。如有学生说出,教师千万不可回避,应耐心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道理:先不看“0”,算完后商末尾添上“0”(算法)。其实这种规律的总结是预设2(算理)的翻版。口算教学应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使学生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述计算过程。如60÷3表示把60看作6个十,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转化为表内除法。只有这样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后续学习,沟通前后知识的联系,总结出来的方法才能真正地为以后的学习服务。

(4)揭示课题、巩固方法。

第 2 页 共 2 页

师:刚才我们计算了60÷3=20(张),它就是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那么600÷3= ? (课件出示)

生:6个百除以3等于2个百就是200.(6÷3=2 600÷3=200) 生:200×3=600 600÷3=200 教学例2 2.2探索120÷3的口算方法。(课件出示例2)

3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12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 (1)认真审题,独立学习。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板书:120÷3)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想一想:应该怎样口算?

先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可利用盒中的手工纸或小棒边操作边说。 (2))汇报交流、耐心倾听。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可以把120张看成12沓,12沓除以3是4沓,就是40。分步算式:

12÷3=4

120÷3=40(生汇报师课件演示)

预设2:可以把120看成12个十,12个十除以3是4个十,就是40。分步算式:

12÷3=4

120÷3=40 (3)算法优化,理清算理。

你认为以上两种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请与预设2相同的学生再说一说,理解后其他学生再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4) 1200÷3 呢?(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例1口算除法的基础,通过提示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一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学生会很自然地迁移类推出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配上直观操作演示,更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在交流和复述中培养了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时,可以将几百几十看作几个十的数除以一位数,把它转化为表内除法。

小结口算方法:比较例1.例2找出最优的口算方法:

①.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求出商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想乘法,算除法。

(三).课堂练习

3.1. 算一算,说一说。

第 3 页 共 3 页

8÷4=(

)

15÷5=(

)

80÷4=(

)

150÷5=(

)

800÷4=(

)

1500÷5=(

)

你是怎么算的?对比这两组题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左边这组题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 右边这组题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3. 2解决问题。

一只东北虎的体重是一只鸵鸟的4 倍,是一只企鹅的9 倍。

请你自己算一算企鹅和鸵鸟的体重。

附答案:360÷9=40(千克)答:企鹅的体重是40千克。

360÷4=90(千克)答:企鹅的体重是90千克。

【设计意图】练习时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探索规律,发现简便的口算方法,正确口算出结果,注重培养学生养成验算和反思的习惯。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师生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这些口算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又可以为后面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打下基础.加强这局部口算练习,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

(五).作业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60÷3=20 600÷3=200 120÷3=40

第 4 页 共 4 页

第四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2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将它灵活运用在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2)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地思考和操作的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一些计算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培养了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13-15页图示和例1 学习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第一个问题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这样算 6÷3=2

60÷3=20 5.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2)说说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

600÷3=200 3.试一试。360÷6

640÷8

三、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 240÷3=80

四、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40÷5 640÷8 2.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17页1.2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16页例2 学习目标:

1.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二、新授:

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式124÷3≈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5.小结,总结加强。

三、 巩固练习:做一做:

四、作业:第18页

6、7题。 教后记: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19页例1 学习目标:

1.经历分小棒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顺序和商的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帮助学生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60÷3=

9÷3=

69÷3=

80÷2=

6÷2=

86÷2=

二、新授

1. 出示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4.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树,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5.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6.试一试列竖式计算。

2 4÷ 6

4 8 ÷ 4

三、

巩固练习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 20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并后继续除的道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钱币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2.出示人民币3张100元、4张10元、2张1元券。 观察:一共有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操作回答,教师板书: 300÷3=100 30÷3=10

12÷3=4 重点问一下12是从哪里来的? 342÷3=114

二、新授

1.出示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2.如果学生猜对了:问你用什么方法猜得如此正确?如果学生猜得不正确: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正确计算出每班种多少棵树26。

3.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4.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展示学生作业。如果发现错误,请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5.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第21页第4题。 教学反思:

第5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22页例3 教学目标:

1.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一位数除法,被除数的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

2.再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再合作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意见,同时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 出示74×4=296

52×7=364

296÷4=

364÷7= 你能根据上面的乘法算式,很快地填写出下一个除法算式的商吗?你是怎么想的? 3. 出示284÷4=

16÷4= 296÷4=

350÷7=

14÷7=

364÷7= 边填边想它们有什么联系?

二、新授 1.出示例3。

2.你能列式计算吗?算好后请你在四人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1)被除数前一位2除以6不够商1,你是怎么处理的? (2)处理后得到的商你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商?为什么? (3)接下来的商你又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

3 9

2 3 8

5 8

5 4

238÷6=39……4 4.试一试:156÷3

集体订正 5.计算。378÷6

425÷5 引导学生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与除数进行比较,问:你发现了什么? 强调:为什么每求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6.小结。指着例3与学生的板演提问:说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三、练习 1.做一做 2.计算。 176÷2

456÷4 381÷3

495÷5 这4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为什么有的商是两位数,而有的商是三位数?想想商的为数与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关系?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25页例4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听算20题。

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得出验算方法。 出示: 18×6=108

46×7+3=325 108÷6=

325÷7=

3.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 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师板书:商×除数=被乘数 商×除数+余数=被乘数

二、新授

1.验证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指板书问: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例4。 教师巡视指导。你们验证的结果怎样? 2. 验证带余数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样验算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除数商的一种还可以:100-2=98

98÷7=14 3.小结。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

1.课本第25页做一做。你们验算了吗?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2.课本第26页第3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题目要求的这两类? 一般学生:算出结果再分类。

好学生:看末尾。如果是0或5能被5整除,没有余数,反之带余数。 教学反思:

第7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28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0作为被除数时的意义及除数为0时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二、新授 1.出示例5。

2.例5有四副图,逐一出现。先让学生讲讲他看到的图中故事。然后教师再旁白故事,设置情境。 3.嵌入数学问题:

(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也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三、练习:做一做 教学反思:

第8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29页例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弄清商中间与末尾的不同意义。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从“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观点出发,让学生讨论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不断沟通乘除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出示103×3

你能算出积,并把它改写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09÷3=103

二、新授

1.出示例6。想: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其他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教师巡视,找典型问题以便反馈讲评。) 指名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再出示学生中的典型问题,如:

1 0 3 3

3 0 9

3

0

0

0 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在:这题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2.试一试。 535÷5

618÷6

6015÷3 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 3.出示

605÷8 你会计算吗?验算一下自己对否,为什么商是70而不是7? 4.计算 420÷3

1 4 0

这个0能省略吗?为什么? 3 4 2 0

1 2

1 2

0 5.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注意什么?

三、

练习

1.第28页做一做

2.第29页的第一题。 教学反思:

第9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1页例7及做一做

教学目的: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32÷8 45÷5 63÷7 42÷6 54÷9 25÷5

13÷4 26÷8 33÷6 52÷8 46÷9 61÷8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760÷4

405÷2 3.被除数末尾或中间有0时怎么办?

二、新授 1.出示例7: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⑴读题,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用除法?怎么列式? ⑵ 832÷4=?自己列竖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两个学生板演

⑶汇报:你是怎么算的?3÷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写0,不写行不行?还有没有不同的写法?

⑷打开书31页,看看书上的两种写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2.做一做:615÷3 624÷6 218÷2 525÷5 ⑴同桌任选一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⑵请学生板演 ⑶集体订正

3.判断对错33页,第2题

⑴这些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⑵集体订正

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作业:33页第1题:306÷3 360÷3 680÷4 608÷4 教学反思: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2页例7的第二题及做一做

教学要求: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5分钟口算练习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15÷3

280÷6

二、新授

1.出示例2:56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克隆鼠展览。平均每批有多少人?还剩几人?

⑴全班读题,题目里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做什么方法?怎么列式? ⑵562÷4,请你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再在四人小组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板演

⑶汇报:你是怎么算的?2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商0,不写行吗?为什么? ⑷全班口答 2.做一做:631÷3 340÷2 704÷5 843÷6 ⑴同桌任选两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⑵请学生板演,说算法。 ⑶集体订正

3.巩固: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传递了816米,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米? ⑴独立完成后同桌说算法 ⑵集体订正

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三、作业 1.33页第一题:517÷5 403÷8 262÷6 564÷7 2.33页第四题。 教学反思:

整理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复习要求:把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概括的能力。

第11课时

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1.请学生把书本从13页看到34页 ,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

3.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二、练习

1.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⑴这块草地有一间教室那么大,它一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我们三年级有120人,要多少块这样的的草地?

⑵丁晓林家到学校有45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

⑶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一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

2.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三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3.小组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4.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5.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在去做。

三、巩固。

商的位数估算的结果准确值 876÷3 242÷4 896÷8 644÷7 753÷5 417÷6

四、作业

36页

2、3题。 教学反思:

第12课时

一、复习; 1.估算: 70÷8 44÷9 79÷2 161÷2 344÷9 688÷8 99÷5 85÷4 51÷5 13÷2 46÷7 23÷3

81÷2 176÷8 2.解决问题:

有62棵树,三年级5个班去植树,平均每个班种多少棵树?还剩几棵树?

二、练习:

第4题:是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第4题采用竞赛计时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一种激励的氛围种提高计算能力。 783÷6

584÷5 824÷4

920÷8 720÷3

204×3 238+647

412—298 第5题:提醒学生看清题意,逐以带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576÷3÷4

81×7÷9 201+232—365

399÷7+294 672÷(2×3)

(601—246)÷5 第6题:

是计算在解决问题种的应用。而这题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练习时,要让学生独立读懂题意,会从图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合理进行解答。

待学生完成后,让自己对所列出的列式作出口头表达解释,这样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3元一根冰棍,30根冰棍装一箱,杨叔叔8箱冰棍4天就全卖完了,那么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平均每天卖了多少根冰棍?

三、小结:

你觉得这个单元你学到什么?

你对这个单元的那些知识还不是很清楚? 你对这个单元还有什么问题?

机动2课时

第五篇: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案

笔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学习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位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学习难点]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学习过程] 一.复习归知,引入新课

1.口答:20里面有( )个十,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70里面有( )个十,83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

两人一共买了18支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几枝? 口答算式:18÷2=9 你是这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4.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那边还有两组同学也在买铅笔,买了多少枝呢?一起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除以一位数。 (1)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 ①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②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你会列式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0÷2 (2)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说出摆与分的过程。

(3)相互交流,知道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每组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5)小结:口算几十除以一个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再想一想这几个除以除数等于多少个十;也可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几,最后算得的结果就是几十。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出示场景图右半部分,提问: ①从图中你知道什么?你想求什么问题? ②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应该怎么列式呢? 板书除法算式:46÷2 (2)猜猜46÷2商是几十多?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四人一组活动)

(3)小组交流分的情况:拿出几捆几跟小棒,先怎么分,再怎么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枝?(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性表述)

指出:几十几除以一位数,先用几十除以一位数,再用几除以一位数,然后把两次结果加起来。

(4)谈话:如果每道题都用小棒分一分,那就太麻烦了,我们一起用竖式来计算,好吗?

各小组讨论“竖式该怎么写”,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让学生汇报本组想法。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的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先算被除数十位上的4除以2,商是2,对齐被除数的十位在商的位置上写2。讨论: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下面算2乘以2得4,4减4得0,因为还要除个位上的数,这里不写0。为了看得清楚,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拉下来放在这里除,再往下会算了吗?谁来接着写下去。 (5)谈话:我们再回顾笔算过程,笔算46÷2,要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过以后要怎么办?商写在哪里?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齐练,指名板演。 (2)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

(3)谈话:说说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余数。 说说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2)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3)独立解答。 (4)在小组内交流校正。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1)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要知道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你打算怎么办? (2)独立解答,在班内共同订正。

四.课堂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3题。

五.总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能告诉大家要注意什么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三生新学期学习计划下一篇:城市生态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