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的导入方法研究论文

2022-04-1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数学课的导入方法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数学课的导入方法研究论文 篇1:

数学课如何导入新课

◆摘  要:通过“温固知新的导入、激发兴趣的导入、创设情境的导入、设置疑问的导入、做游戏的导入、唱歌谣、猜谜语的导入,直观演示法”几个环节说明,好的课堂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课堂中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导入;兴趣;学生;课堂

不少人觉得数学课枯燥无味,老师累学生烦。“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课堂中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温固知新的导入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采用这种导入的方法时要避免生硬的复习旧的知识,然后导入新知,而要在复习的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引入新的知识,做到无缝连接。如《小数乘小数》一堂课,小数乘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是本节课的难点。我是这样导入的: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4.3×28,这其实就是在复习上一堂课学习的知识,在学生正确解答的基础上,我询问如果4.3×2.8那又该如何计算呢?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出了这堂课要学的内容。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如果采用其它导入的方法就会显得累赘,甚至会失去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儿”。

二、激发兴趣的导入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丰富心理生活的最重要动力。所以教学导入应注意培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冲动。学生学习任何知识、技能,教师都必须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在课堂的导入部分,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尽可能地让数学课堂的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六年级数学中常有这样一种題目:已知A× =B×,比较A和B的大小。这种题目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觉得第一次介入是很重要的,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假如有两胖两瘦4个同学一起玩,你们觉得哪两个同学搭配在一起比较合适?学生会说一个胖的和一个瘦的同学组成一伙儿,让一个胖的和一个瘦的坐在一边,另两个同学坐在另一边,这样才能保持跷跷板两边的平衡,如果反过来,让两个胖同学一伙,这样两边就会失去平衡。4个同学玩起来就不方便了。老师乘机说其实在数学中也要运用到游戏中这样的简单道理,看起来复杂的题目就会变得简单起来。此时学生的兴趣高涨,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我乘机出示本堂课要讲授的重点内容。实践证明,这种导入的效果非常好。

三、创设情境的导入

为了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效率,在课堂的导入部分老师可以设计优美而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情境,具体可播放一段录象或出示一幅图片。例如,一位数学老师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种教学情境:在一片平静的河面上游着5只鸭子,河岸上长着树,岸上还有3只鸭子在嬉戏,远处还有山和蓝天白云,画面不可谓不美。老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着河里和岸上鸭子的数量提出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题,比如河里的鸭子比岸上的鸭子多几分之几?岸上的鸭子比河里的鸭子少几分之几?鸭子比岸上的鸭子多百分之几?岸上的鸭子比河里的鸭子少百分之几?这比教师干吧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更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这里老师也要注意提问的技巧,不能问:“你们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呀?”如果这样学生会说出一些无关的话来。当然这种导入的方式容易出现学生随便说的现象,如果出现这种现象,老师要注意及时调控。

四、设置疑问的导入

疑是创新的种子,是真理的磨刀石。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这样的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才能提高,新基础教育也明确指出通过让学生“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大胆探索,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所以设置疑问的导入是重要的导入方法之一。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以及体验百分数的用途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六1班要选同学进行投篮比赛,甲同学投了10次,中了8次;乙同学投了20次,中了17次;丙同学投了15次,中了13次;选哪两个同学去比赛比较合适呢?这种疑问式的导入,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学生纷纷地陷入思考当中,很自然的就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去。

五、做游戏的导入

此导入法,尤其注重寓教于乐教学原则的运用。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一个好的游戏导入设计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因准备学习知识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学生可在愉快轻松、诙谐幽默的游戏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感悟深奥抽象的道理。

学生每天接触生活,接触实际,生活中处处有生活知识。所以在教学《元、角、分》时,我采用了游戏导入法,找一个同学扮演售货员,在物品上标出价钱,让学生来购买。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整堂课气氛活跃,情绪高涨。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

六、唱歌谣、猜谜语的导入

儿童对歌谣、顺口溜和谜语兴趣浓厚,在导入新课时可根据教材内容编写符合学生情趣的歌谣等来导入新课,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并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如在学习称法时,我利用儿歌这样开讲:一只青蛙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老师说出几只青蛙的时候,第一组的同学计算几张嘴,第二组的计算有几只眼睛,第三组的计算有几条腿,第四组的计算它们分别跳进水里所发出的声音:

师:三只青蛙——

生1:三只青蛙,三张嘴。

生2:六只眼睛。

生3:十二条腿。

生4: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这样开讲形象生动、有趣,既训练了逻辑思维,又使学生印象深刻,不易忘记。

七、直观演示法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是建立在直觉形象的基础上,以表象为支柱的。此法就是使用实物、模型、样品、图画、幻灯片、电视录像等直观教具或手段,由教师演示或学生动手操作,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观察思考,以形成表象,创设研究问题情境。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通过直观实验、动手操作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的意义,三角形的特点。首先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拿出红领巾、小三角旗等三角形的物品。学生共同观察并讨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最后总结出三角形的特征。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了学生求知欲,而且明确了思维方向,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喜悦感。

有时我们还可以采用故事导入的方法,因为小学生好奇心强,天生爱听故事。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好奇心转变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当然,导入的方式还远不止这些类型。关键是要结合所教学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合理的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依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导入只是课堂的一部分,绝不是课堂的重点,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有的老师为了显示其精彩的导入,在课堂的导入部分花了大量的时间,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行的。

参考资料

[1]我教小学数学.

[2]学会数学地思维.

[3]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作者简介

陈招盛(1984.02—),男,海南临高,汉族,学历:大专,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方法研究。

作者:陈招盛

数学课的导入方法研究论文 篇2:

初中数学课的导入方法研究

【摘 要】所谓导入,就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种教学语言与方法,短则一两分钟,长不过五六分钟,导入要体现本课时的重点、难点,要具有的概括力和趣味性,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有鼓动性,能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使之跃跃欲试;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引起思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一定的情感性,起到缩小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作用。精彩的导入,是开启新课的钥匙,引导学生登堂入室,是承前启后的桥梁,使学生循“故”而知新;是乐章的序曲,使学生感受到整个乐章的基本的旋律,是感情的博器,激起学生心海的波澜。应该精当、精彩,切忌庞杂繁琐。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导入 方法 兴趣

一、开门进山,直接导入新课

在一节课的开始,直接提出需要学习的中心内容,点名课题,迅速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引向所要探索的问题。我认为在导入“两直线夹角公式”这一节内容时,不是直接给出公式,而是将主要教学时间放在公式存在的条件,适用范围,公式应用等方面,借助解决实际问题将公式融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此法较适用于内容比较直观机械,如公式,定理等的教学。不过,采用此法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在课堂练习上精心准备,可设计一些新颖有趣或者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感到内容安排上有起伏,适当安排一些让学生受挫折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运用故事或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新课标》强调,“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使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理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在一个充满探索的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到生活中需要这方面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中学习素材的呈现,力求体现“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

与数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有很多。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节课,可以这样导入:为了改善张、王、李三村吃水难的问题,市政府决定新建一个水电站,向三个村庄供水,要求水电站到三个村庄所辅设的管道长相等,你能帮助他们找出建水电站的位置吗?如果将三个村庄抽象成三个点A、B、C,如何求作一点P使PA=PB=PC?这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结合他们的讨论提出问题:这个点在哪儿?这个点怎么找?也就是说如何满足同一平面内一点到其他三点的距离都相等?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构造以P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PAB、△PAC、△PBC,而如何构造这样的等腰三角形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实例导入,有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需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回忆学生已学知识导入新课

《论语》道“温故而知新”。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也指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在学习一个新概念之前,头脑里要具备与之有关的准备知识,它们是支撑新概念形成的依托。所以可以在复习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引入新知识。例如,学习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时,先复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等分线段即两线段的比为1,如两线段的比不等于1,结果会怎样呢?即从复习已学知识出发,以旧引新,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导入新课。

四、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所以以用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旨在激趣。如在讲乘方运算时用“拉面”引入新课,一是有趣,二是易接受。学生可以在课前后去拉面馆去,观察厨师操作。或要求学生用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报纸不得撕裂)直到无法对折为止。让学生猜猜看这时报纸有几层?再把结果表示出来引出乘方概念。这种引入新课方法,必须符合数学本身的科学性,违背科学性的引入即使生动,有趣也不可取,甚至会出现“喧宾夺主”的后果。

五、提问、质疑引入新课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教学引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疑问。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而学生的创新思维恰恰从疑问和好奇开始。教师以提问适当的问题开始讲课,能起到以石激浪的作用,刺激学生会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如,有些教师在讲授“负数”时,他并不是象书上那样讲“零上”与“零下”,“上升”与“下降”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是先问学生“2-1=?”,“1-2=?”。这样的问题对初一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对被减数小于减数的问题,学生会说:“不够减”。教师接下来会问:“欠多少才够减?‘欠2’”。这时可引进记号“-2”表示“欠2”,并指出:除0以外的数前写上“-”(称为负号)所得的数叫负数。这样引入新课既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又弄清引入负数的目的。这样引入新课能有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觉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常用得引入新课方法。但需要提出得是:所提得问题难度要适当,既要学生面对适当的困难,以达到引起探索的兴趣。又不能太难,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入手,不然,就达不到引入新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序.浅谈初中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8)

[2]徐海良.对初中数学课导入的探微[J].新课程学习,2013(11)

作者:王永

数学课的导入方法研究论文 篇3:

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

摘要:课堂导入是学科教学的基本环节和重要准备,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整体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需要掌握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灵活运用各种导入手段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调整好状态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而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入到相关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去,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素养,做好课堂导入工作。以下将从小学数学做好课堂导入的价值及其有效方法两个主要角度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课堂研究

近年来的教育改革给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普遍认识到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而且要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更加默契的师生配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去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就必须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又存在较高的难度,容易导致学生兴趣的下降。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做好课堂导入,让学生带着积极正面的态度去迎接挑战,收获成功的喜悦。

一、小学数学做好课堂导入的价值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小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课堂上容易出现“走神”等情况,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做好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自己的活跃思维用在思考数学问题上,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推动他们自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得到良好的学习体验,进而全面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而且,优秀的课堂导入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或者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构成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明白数学学科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1、依托情境导入

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上,教师应该坚持学生主体,从学生的角度,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加以思考。我们要看到,小学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比如我们外出购物,或者看到一些新鲜事物的时候,就会运用数字计算、几何直观或空间想象方面的能力素养,这些都在小学数学学科有着鲜明的体现,比如各种计算知识及图形的认识等。只不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弱,很多时候并不能直接从教材内容出发联想到现实情境。课堂导入就可以针对这一点,构建起知识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展示一些道具,比如梯子等各种生活常见物品的模型,让学生尝试去描述这些模型在形状上的特点,向学生提问他们是否能够看出这些模型上都包含哪些形状。为了让情境更加完整,学生的兴趣更浓厚,教师应尝试将这些模型搭建出一个场景,比如有人正在爬梯子搬运一些平行四边形的物品。在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思考之后,再向学生揭示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主题,带领学生去深入探究这些形状的特点,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2、设计问题导入

除了情境导入之外,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导入也是不错的一种课堂导入方法。很多时候,问题导入与情境导入是相结合的,即问题就存在于情境之中,或者问题本身就能够促使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情境。在上文的例子中,教师就是使用实物来搭建情境,然后再用问题去启发学生。另外要注意的是,问题除了要蕴含一定的趣味之外,还要指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能够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与应用,这样才能顺畅地过渡到本节课的知识教学,否则很可能变成教师的自问自答。

例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时候,教师可以直接设计问题来作为课堂导入:大家清楚本班同学的身高吗?如果按照某个范围对同学们的身高进行统计,再用图形表示出来,大家认为会是什么样的呢?这两个问题指向的是大家朝夕相处的同学,能够直接促使学生在头脑中描绘出某个情境,引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在提问之后,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时间去思考,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或进行一定的尝试。然后教师对大家的努力表示肯定,指出还有更加直观有趣的解决方法,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趣味资源导入

趣味资源导入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有趣的学习资源来完成导入。比如教学硬件条件比较好,信息素养比较高的教师,可以使用微课来进行课堂导入,微课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趣味学习资源,能够带给学生直观且有趣的学习体验。不过,趣味学习资源本质上属于工具,比如用于展示学习情境,或者引导学生从学习中發现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在准备趣味学习资源的时候不能只从趣味性上进行考虑,还要保证其教育性,要与其他的课堂导入方式进行有机结合。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的时候,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物体,以及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直接视觉印象。动态的画面和不停变化的视觉感受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直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教学条件,教师也可以如上文的例子,使用有趣的实物来作为课堂导入的资源。或者也可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自己以往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鼓励学生提出与问题有关的各种事物或现象,再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就是要对此展开探究。

总而言之,课堂导入对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课堂上不仅应该有导入这一环节,而且教师还应不断提升其效果,让小学生能够实现快乐的成长发展,在数学领域获得更为巩固的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刘丽岩.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方法研究[J]. 数码设计(下), 2019, 000(005):75.

[2]蔺幼男.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策略[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2019年3期):585.

作者:杨雯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环境教育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下一篇:作文随笔训练初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