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建筑专业论文

2022-04-27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实践活动建筑专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从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培育的认知研究和行动策略建构两方面展开阐述。首先对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进行内涵界定,提出人才培育要求,并对“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培育价值进行认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动策略建构的具体做法。

实践活动建筑专业论文 篇1: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当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意识不够、能力不足、方式不丰富、制度滞后等问题。建筑类专业推进协同育人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积极转变观念、拓展协同方式、提高教师协同育人能力、加强制度建设等方式推动协同育人建设取得实效。

[关键词]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问题;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高校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本校实际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下文简称协同育人)建设,推动高校育人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高校通过积极开展协同育人建设,可以有效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供给力。通过开展协同育人建设,全体教师根据自身分工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2],形成了教育闭环,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供给力。高校通过积极开展协同育人建设,还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专业课教师深度挖掘专业课内蕴的“思政元素”,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实现授业与传道的有机统一,帮助大学生结合专业实际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方针政策。

(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通过积极开展协同育人建设,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国际、国内变化。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3]从建筑专业人才培养角度而言,通过协同育人建设,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帮助建筑类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更精准地掌握与专业及行业相关的方針政策,引导大学生尽早意识到自身承担的时代责任与重担,早日树立合理的人生理想与职业目标,激发他们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积极性,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开展协同育人建设的意识不够

1.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增量,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甚至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局,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但是,仍有部分高校教师对于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秉持事不关己的心态,滞后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也对协同育人建设的顺利推进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首先,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意义认识不足。[4]其次,部分思政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意义认识不够。

2.对双向融合的价值认识不足

“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还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将建筑专业知识与行业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以建筑行业及专业的知识与实际释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要点及意义,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说服力。但是,仍有部分思政课教师没有认识到专业元素与思政课教学有效融合对于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意义。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方式不丰富

1.协同育人的方式比较单一,不够丰富

当前,座谈会、研讨会等会议形式基于本身的便利性在不少高校的协同育人建设中成为重要的形式。但没有结合不同育人内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育人形式,容易给人造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只有这几种形式的错觉,不利于协同育人效果的达成。

2.协同育人方式缺少专业特色

不同专业都有自身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要求,不同行业的工作环境、社会实践更是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不同专业挖掘的“思政元素”方向必然存在差异,挖掘的方式也存在区别。当前建筑专业领域的协同育人形式与专业的结合度还不足,缺少在思政课与建筑类课程深度融合实践基础上的特色育人形式的凝练与总结。

(三)教师协同育人建设的能力不足

专业课教师开展有效“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不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的顺利推进,教师能力与素养是关键性因素。[5]但是,基于教育背景和专业差异,当前专业课教师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系统教育的经历,达不到系统纯熟掌握的程度,不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开展,使得协同育人建设将失去必要支撑。

(四)思政课教师运用专业资源进行思政课教学的能力不足

思政课教师将建筑专业及行业知识、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借助行业及专业资源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这既是加强协同育人建设路径之一,也是协同育人建设的价值所在。但是,当前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师更擅长理论讲解,没有深入对建筑及其他专业进行专门性了解,思政课教师不“懂”专业,无法自由地运用建筑等专业知识及资源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无法满足协同育人的能力要求。

(五)“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制度建设滞后,引导力与督促力不够

1.引导协同育人的政策供给不足

从学校层面来看,当前部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的合作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自己的理论教学,建筑学院组织自己的实践活动,二者往往事前没有沟通,事中没有合作,事后没有共享,基本处于“两条线”的状态,没有形成实质上的合力。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缺少制度层面的协同育人设计,或制度设计过于宏观缺乏实际执行力,起不到应有的引导与规范作用。

2.协同育人的政策刚性不足

相关重要文件的规定与精神为我们开展协同育人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这些相关规定多为“鼓励”等柔性措辞,缺少必要的硬性制度性规定,引导力与督促力有限。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积极转变观念

提升协同育人建设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6]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首先,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重要论述精神,把握好协同育人建设的目标与方向,明确协同育人建设是在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和思政课建设与改革的基础上,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两者两个建设统筹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其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的具体规定与精神,以把握好当前协同育人建设的具体要求与重点内容。最后,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不断增强自身理论修养,为开展协同育人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2.拓展渠道,增强学习效果

首先,组织全校范围的专题性学习活动。可以通过邀请知名专家或优秀思想教育工作者举办专题性政策学习会、讲座和报告会,明确目标,统一全体教师的思想。其次,以二级学院和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学习活动。可以结合本学院和教研室的课程及人员构成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如建筑学院可以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展专题性的学习和研讨。再次,要求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开展协同育人建设的需要查缺补漏,发现自身不足之处,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二)拓展协同形式,彰显建筑特色

1.拓展协同育人形式

首先,组织召开包括建筑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混合座谈会、学习会,一方面可以增进两个专业教师间的互相了解,为后期组建教学团队、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建筑教师带动思政教师了解建筑知识,思政课教师带动建筑教师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其次,召开联合备课会。即邀请思政课教师参与建筑专业的备课会,提高思政课教师对建筑专业的了解;邀请建筑专业的教师参加思政课备课会,提高建筑专业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再次,举办“同上一堂课”等实践形式的授课观摩活动。即建筑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互相听课,了解对方开展德育的具体授课方式,一方面加以借鉴,另一方面互相发现问题,提高授课技能。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开展建筑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同上一堂课”活动,探索在课堂上将建筑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径。

2.彰显建筑特色

首先,基于建筑类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推进协同育人建设。即在开展协同育人建设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人才德、技等方面的要求,寻找难点与“痛点”,以此作为协同育人建设的攻坚点。其次,携手推进实训课程的协同育人建设。可以组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一起进入实训基地或实训工厂,共同挖掘“思政元素”,推进协同育人建设。最后,应围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规定的“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内容开展协同育人建设。

(三)多路径并举,提高教师协同育人能力

1.提高建筑专业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首先,通过各种形式提高专业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及二级学院、教研室应有计划、有体系地加强政治学习,引导包括建筑类专业教师在内的专业课教师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通过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线上学习等不同方式与路径不断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水平。其次,增强建筑专业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能力。可以通过加强学习与观摩,特别是学习优秀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掌握融合的基本思路与技能。此外,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是提升运用能力的理想途径。即专业课教师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提升,先从“简单”材料入手,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方法与思路,再通过与优秀教师进行沟通交流,逐步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运用能力与水平。

2.提高思政课教师建筑專业素养

首先,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建筑专业相关知识。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达成这个目标。例如,通过召开座谈会与集体备课会等形式,加强与建筑专业教师的联系,了解建筑专业教师教育方式,该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学习基础,建筑领域的热点、经典案例等。其次,探索运用建筑专业知识、案例用于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形式。思政课教师应将了解到的建筑专业相关情况作为重要的学情基础,将建筑专业知识、专业案例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将其加工为可以用于教学的教学案例,并运用于建筑学院的思政课教学,以提升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四)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引导与督促

1.营造宽松氛围,激活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协同育人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协同育人建设事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局,具有意识形态性,需要一定的规范。因此,协同育人制度的制定必须在规范与宽松之间取得平衡。笔者认为,在制定协同育人相关制度时,应采取“底线思维”,即多做原则性规定以引导协同育人建设的方向与重点,少做具体性规定以释放教师的创造性,以达到规范与宽松的平衡。

2.增强制度硬性,引导教师重视协同育人建设

协同育人的制度建设不仅要注意制度的全面性,更要注意制度的硬性,以起到应有的引导力与督促力。笔者认为在上级文件做出引导性规定的基础上,至少在校级或二级学院层面的制度建设中应将加强协同育人建设列为硬性制度,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机制调整为硬性安排,并在实践基础上将那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时制度化,以起到带动作用。

3.加大评价制度建设,强化落实力度

在评价主体方面,应将学生、同行、督导、巡查等主体纳为评价主体,通过不同评价主体的视角客观反映协同育人的成效。从评价形式来看,应将现场评价与事后评价相结合,班干评价与学生随机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以畅通渠道,客观反映协同育人效果。在评价权重设置方面,应在科学设置权重比例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评价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扩大学生评价的影响力,以引导教育者重视被教育者的学习表现。

四、结语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客观要求。在建筑类专业推进协同育人建设必须客观分析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问题为导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有效推动协同育人建设取得成效。而随着高校育人实践的推进,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如实习阶段的协同育人建设,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们继续推进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攻坚克难,提升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史巍.论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及有效落实[J].学术论坛,2018(4):168-173.

[3]魏士强.准确把握青年学生特点精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eory/2020-07/14/content_76269867.htm.2020-07-14.

[4]沈蕾.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若干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20(1):19-22.

[5]武亚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难点与对策[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9(04):3-9.

[6]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作者:戴从容 李来原

实践活动建筑专业论文 篇2:

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培育的认知研究和行动策略建构

[摘           要]  从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培育的认知研究和行动策略建构两方面展开阐述。首先对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进行内涵界定,提出人才培育要求,并对“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培育价值进行认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动策略建构的具体做法。

[关    键   词]  修身琢业;建筑专业;工匠型人才;认知研究;策略

自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工匠精神”,而且在《百家讲坛》这档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起创办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六集中提出:修身琢业,匠人匠心后,如何“修身”?如何“琢业”?如何培育工匠型人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改革趋势来看,工匠型人才需求日益占据社会主流,“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培养为职业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体现了對职业教育精神培育的重视。今天,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的“建造大国”,但离“建造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探究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培育的价值,建构具体的教育策略意义深远。

一、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培育的认知研究

(一)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定义

关于“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定义,从目前来看,学术界还尚未给出统一而准确的标准。修身琢业,匠人匠心,代表的是一种职业态度,甚至是职业精神教育,高举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的意识是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制造业屹立国际舞台成为制造强国的法宝。工匠型人才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艺人,它也指如今社会上那些使用现代技术工具、凭借自身创新精神处理各类问题的发现者和发明家。作为建筑行业的祖师爷鲁班,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发明了如钻、刨子、铲子、曲尺等,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对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和生产的产品持着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态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最古老、最真挚的工匠精神,当之无愧,他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称得上的“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人。

真正的“修身琢业”应该是将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三者有机结合,实现表与里、知与行、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表现在我们每个人对待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锲而不舍的态度,对结果的质量不断提高要求,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每一件事情都坚持不放松、不懈怠。在当今社会,要想成为一名杰出的工匠型人才,不单要做到专业技术精湛,还要牢固所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不断培养钻研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创新和超越。

(二)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培育要求

作为向建筑企业输送第一生产力人才的主要途径的职业教育,培养“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应满足以下要求。

1.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就是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在技术上做到极致。这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崇高的追求,更是敬业精神的表现。精益求精可以实现工作上的创新、技术上的突破、利益的最大化,我们要让学生把精益求精作为学习和从业的追求,在提升产品与服务的精致度、创新力和可靠性上下苦功,就能有突破和创新,有了创新,未来事业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2.严谨专注的意志品质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工匠型人才必须具备以下两方面技能:一方面是内在专注与投入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工匠外在技艺与能力的实操。后者具有排他性,而前者却没有。因为对工作要求认真,适合每个人。建筑也庞大复杂,大部分建筑从业人员在工作与工作结果上却毫不相关,虽然每个人都从事着特定的工作,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工作只是这复杂又庞大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很多人都在忙碌手头上的活儿,但大多数也都很难对自己工作的整体形成完整的认知,那又何谈对最终结果的控制呢?因此,渐渐地人们在劳动收获中获得成果的成就感被夺取,随之工作、劳动的乐趣逐渐丧失。上班工作自然成为一种枯燥的程式化行为,更不用说有什么情感可言。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学生专注于工作的过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积极引领学生保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去对待工作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将过程看作成果,在过程中体验乐趣和获得满足。这样后,因为工作与成果联系不紧密而造成的失落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快速的消除。严谨和专注的态度才使生产的产品更加精致更加呕心沥血。

3.执着不懈的精神要求

技能的提升需要反复练习,熟能生巧,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作为工匠精神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组成部分,使带有执着不懈工匠精神的人内向收敛,他们大多会隔绝外界杂乱的干扰,凭借自身的执着与专注不甘于平凡,并从中脱颖而出。他们甚至会为了一项技艺的传承发展而献出自己毕生的才智和脑力。当今社会,学生受到的诱惑多,现如今社会中存在的“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等不良因素会影响他们,做事一蹴而就,半途而废。因此在“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培育中,执着不懈占据重要地位。

4.爱岗敬业的德行合一

爱岗敬业作为工匠精神的力量之源,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份崇高的精神。就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说,爱岗敬业精神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工匠努力筑梦。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敬业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岗位就意味着责任。学生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就要具备强烈的职责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工作学习的态度。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岗位,都承担着繁重的工作,没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就不可能做好本职工作。“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作为一名未来的工匠型人才,学生唯有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以局为家,敏思好学,爱岗敬业,将来才对得起自己的工作,才保得住自己的岗位!

(三)培养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价值认知

现今社会,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重点任务便是修身琢业中工匠精神的回归,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工匠型人才不单单是“术”,更重要的是“道”和“德”。我们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避开教育功利化和浮躁化的局面,不忘初心,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把过去的片面强调转化为当今的重视培育,“修身琢业”和全面发展需要摆在首位。

兼顾修身琢业和匠人匠心,这是文化的追求,其重点必须是人。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情怀就是做到关心人。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将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的特质和亮点深度融合,做到“修技”位于“修身”之前,“治术”优于“治德”。这是一种新的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培育而提出的要求,可以通过人的技能看到人的素养和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趋向。把学生培养成这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应贯穿职业教育改革的全过程,要求建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德育实践活动等方面都有系统的改革,使建筑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具有很高的人文性、价值性和思想性。这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共同建立把学生培育成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价值认同。

学校作为传承修身琢业工匠精神的主要场所,应将这种工匠精神潜入全“课程”中,回避以“课堂”为主导的狭隘思想,并在课程体系中建立“大课堂”的理念,实现修身琢业工匠精神通过显性、隐性和混合三种形式融合到“大课堂”中,形成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贯彻。

二、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培育教育策略构建

(一)融入式日常教育是建筑专业培育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之基

在建筑专业领域,培育工匠型人才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应采取融入策略,在维持原有的课程体系与活动安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融入的浸润教育作用。在人才培养的总体课程体系中,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课程内容中,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中,在学习的社团活动中,在学习的各种精神活动中,在学校的各类表彰奖励中,都融合进工匠精神。做到兼容一切,实现建筑专业所有师生形成融入意识,精心地融入教育设计中,形成以德育教师为点,以各班主任为线,以各专业老师为面的全方位的工匠精神的渗透。

日常教育涵盖校园文化和建筑专业两个方面的指导教育。校园文化的教育应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把建筑企业对工匠型人才的需求引入校园文化的宣传教育中,从每件事、每次活动中培养每个学生的精神,包括对工作和学习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专注执着、追求创新等精神。建筑专业在打造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还要深化产教融合,规范工学交替,追求知行合一。将产业和企业文化与学校课程和课堂合并为一体,使工匠精神被学生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二)良师队伍是建筑专业培育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传播者

将建筑专业学生培育成“修身琢业”的工匠型人才需要有一支懂工匠精神、有工匠精神和熟悉工匠精神教育方法的教师队伍。(1)要做好学生的老师和引路人,并且要求建筑专业所有的老师都做到: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这意味着老师应当把学生当作徒弟、老师、朋友、主体。恪尽职守,教学相长,相互勉励,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2)要求老师形成终身学习理念。因为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不断发展,那么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我,同时认知社会、认知职业、认知改革、认知学生、认知自我。老师在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诉求的同时,更要了解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趋向和挑战,也需要明确自身发展的优缺点。(3)提升自身能力发展。学习搭建了多种渠道,帮助建筑专业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的教育能力、行业沟通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教师要积极投入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三)绩效考核是建筑专业培育“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制度保障

建筑专业培育“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是一项长期任务,学校层面应制定长远的规划,坚持融入与建构相结合,不能只注重融入而忽视建构,也不能有了建构就排斥融入。当实现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中的渗透,正确的做法就呼之而出了。否则,工匠型人才培育止于认知,止于倡导,不能真正付之于行动。目前,各个职业院校还没有构建有关学生工匠精神的评估指标体系,也沒有发布评价实施办法。对建筑专业的职业学校而言,我们应专门构建“修身琢业”的工匠型人才的教育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同时也需要把工匠精神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范畴,引入第三方评价,以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合理。

职业院校的建筑专业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侧重于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更要在培养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我国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建筑专业对从业人员在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更高,更需要培养出“修身琢业”的工匠型人才。

◎编辑 冯永霞

作者:陆银伟

实践活动建筑专业论文 篇3:

建筑专业在导师制基础上的分方向教学探究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随着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建筑的内容和方向变的越来越丰富,与之相对应的建筑教育的发展却显得迟缓的多,少有同学能发现哪个一个建筑方向是真正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这样一来,学生丢了个性,其产生的作品也就难有特性了。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现象,在建筑专业导师制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分学习方向教学。即让同学们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点有侧重的选择建筑的不同方向进行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挖掘出自己的个性,引入“导师制”,老师根据各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真正的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关键词】:建筑专业;导师制;方向教学

在我国,为建筑设计行业培养人才的主要是高校的建筑学(设计)专业。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建筑教育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并在这一套体系下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建筑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后,自改革开放之后,在建筑行业飞速的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传统建筑教育的局限性不断的凸显,建筑设计师个性缺失,结果就是中国各地的城市建筑似乎都差不多,而国家的一些标志性建筑绝大部分都是国外设计师的作品,这不得不说是建筑教育的一个失败。高校建筑专业培养的人才终究是要接受社会的检验的,体现专业特色乃是当务之急。如何才能培养出有个性有才气的建筑设计人才,这也是我们当前建筑教育人员的需要认真去考虑的一个问题。

国外如加拿大的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模式。CBE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该教学模式是美国休斯顿大学以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性学习”和“反馈教学原则”以及“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CBE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原国家教委通过“中国——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交流合作项目”(CCCLP)引人中国,并在许多高职院校得到广泛应用。CBE模式的内涵和特点,为建筑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面对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甚至被迫改行的局面,西方出现了一种新的专业教育指导思想,这就是强调建筑师的整合性思维(Holistic Thinking)。所谓整合(Integretion )是指将文化、科学、知识、技术加以融合为“我”所用。具体到教学指导思想中是要使学生具备全面综合地考察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广泛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训练,把传统的封闭式的建筑学专业教育转换为一种现代的开放式的学科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毕业后不仅可以继续建筑专业的努力追求,也可以胜任许多其它不同的工作,诸如商务、艺术、历史、社会学、公共关系、管理等工作。早在1987年NAAB(美国国家建筑资格认可委员会)就已宣布各个美国建筑院校所设课程务必覆盖四大方面。这就是建筑的技术、设计、实践和历史文脉(包括建筑史、建筑理论、社会科学)。

国内外各种革新教学的思想与理论对本课题的研究均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国内许多院校都在积极地探索建筑专业教学模式,他们的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很好地借鉴。本文的研究将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主要研究内容

(1)对接专业方向、学生特点社与会需求的培养方案研究

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寻找学生个人特点与专业教育体系的有机结合,体现专业特色。规划出一种有利于专业与学生健康发展的新的建筑专业教学体系。

(2)科学设置专业学习方向

从社会需求和学生专业兴趣与特点意愿出发,通过科学调研,筛分归类,科学地设置设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广泛建筑学习和发展方向。在各个建筑的模块班里在进一步选择细的方向,比如在室内设计模块中还可以细化为家庭、酒店、办公楼、店面等学习方向。

(3)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

根据学生所选择的建筑学习方向,确定培养目标,在当前教学中尽量完善学生所选建筑方向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由于建筑学习方向广泛,所以,对应的实践性教学也需要丰富,需要制定出一套与之向配套的切实可行地实践教学体系。

(4)加强课程间的衔接,加强专业教师学生之间交流的研究

通过专业教师学生之间交流,使得课程间紧密衔接,授课内容不孤立、不与建筑的大方向脱节,分方向教学是在建筑专业的前提下完成的,而是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5)加强专业教材建设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建立素材资料库来弥补现有部分教材的不足,建设一些适合专科学生把握的“新型教材”。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新编一些教材

(6)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二、目标

引导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摸清学生对建筑方向兴趣爱好特点,进行适当开展分方向教学改革。以更有利于督促学生平时扎实学习,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方案

在学生入学一个学期之后组织同学们选建筑方向的学习,并第三个学期开始的时候完成填报自己所选的建筑方向,从而分好专业模块班级,再在专业模块班级的基础上在分为各个小的学习方向。本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引入“导师”制的形式,即在学生选择各自的方向的同时也要选择相对应的专业研究方向老师作为自己未来学习方向的导师。然后通过专业课程方向的教学与方向导师相互引导相结合的的方式综合教学。

通过一定的时间,在建筑专业模块的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筑专业特点与学习人员个性的结合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每一个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并深入的认识所学专业的本质,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学体系,进一步推进建筑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最终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建筑专业人员能为祖国建设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四、预期成果

1.在建筑专业内进行分方向教学实践活动,实施的范围限制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上,对公开选课暂时不在这次实践的范围。

2.通过分方向建筑专业学生将直接受益,学生们能在自己的兴趣之下学习,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学习热情。即使是专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通过努力,也达到专业教育的目标。

3.通过分专业学习,能更大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个性特点,凸显建筑的本质,打破建筑教育吃“大锅饭”的局面,其效果最终会学生的建筑作品中表现出来。

4.通过实践,学生的个性将会更加突出,而学生的专业素质将在提高中缩小差距,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形成良好的竞争体制,毕业时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5.通过实践,使毕业生对建筑专业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正感觉建筑教育特点,并提高社会对建筑教育的认可度。

6.通过实践,教师可以从降低教学标准的压力中解脱出来,进行符合建筑特点的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动力和积极性。

7.通过对建筑专业的实践,本方法可以推广到其它设计类专业进行实践,从而探索出符合现实的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建筑专业一个内容极为丰富专业,正是由于它的这个一个特点,当前建筑已经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建筑方向”,就方向侧重点上有的侧重建筑景观、有的侧重环境、有的侧重场地、有的侧重功能、有的侧重技术、有的侧重历史文化还有的侧重于造型等等。这些内容当中虽然有很多的共通性,同时又各有特性,如此纷繁复杂的方向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学的面面俱到的,因此,每个学生都应该找到最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向的。针对于这一现象,不少高校也做出了教学的改革,其中也包括模块化教学模式。但在模块设立方面,存在较多的随意性,或简单划分几个专业方向或将其他专业并入建筑专业。这对学生个性和专业方向的结合上确实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就学生个性的解放和发展上来看,却又显得很局限。

因此,我们需要专业方向的设置、选择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同时要求我们及时摸清学生对建筑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投入程度,在模块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有根据地适当分类以结合建筑方向教学进行改革。建筑专业课往往以学生自主思考、动手作业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助,这对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筑专业许多课程以作业为主,因此也应该建构适当的课程体系群。强调学习过程和知识的掌握,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教师丰富课堂内容,杜绝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

作者:胡小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论文下一篇: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