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报告

2023-06-05

由于报告格式复杂,内容要求简要明确,很多人对写作报告,甚是感到苦恼。非常需要一份正确的报告格式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书报告

读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雷海宗(1902-1962,河北永清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20世纪30, 40年代战国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于1938年12月所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一书,可谓是其史学思想与现实主义思想的综介体现。在此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史观,也可以看到在1938年全民抗战的时代背景下,雷海宗先生对于中华民族如何战胜日寇,在战火纷飞的世界环境下得以生存与复兴的深刻探讨。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一书,可以说是雷海宗先生的成名作,也最能反映其学术成就以及思想。同时,这本书还是从“兵文化”角度探讨中国文化的开山之作。通过阅读本书以及了解本书的写作和编写情况,我发现它并不能算作雷先生的学术专著,只能算作一本论文集。本书分为三大部分:上编、下编、附录。上编的内容主要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和批判。包括《中国的兵》,《中国的家族》,《中国的元首》、《无兵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两周》。我把上编也分为三个部分:前三篇主要写了秦朝以前,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第四篇主要写的是秦汉以下中国兵文化的衰落,最后一篇是雷先生运用文化形态史观的方法合论了整个中国的文化特征。下编则收录了《此次抗战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建国——在望的第三周文化》。这两篇文章是中国抗战爆发后,雷海宗针对抗战建国中的中国所发表的看法,目的是为了增强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本书的附录收录了《世袭以外的大位继承法》一文。在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书以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一.中国的兵

作者从“零散材料的许可范围内看看由春秋时代到东汉末年当兵的是什么人,兵的纪律怎样,兵的心理怎样;至于制度的变迁不过是附带论及,因为那只是这种精神情况的框架,本身并无轻重。”并且相信兵的精神是看清一个民族盛衰的方法。春秋时代虽然有平民当兵,但是士族才是当兵的主体。当时的贵族踊跃参军,视当兵是一件光荣的事。“士族子弟自幼接受文武方面的教育”,打仗全无怕死心理。并且春秋时代两军对战更多的是为了平衡实力,作战讲究章法礼仪,厮杀不多。战国时期,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作战的目的是为了完全灭掉对方,战争消灭对方有生力量,获胜方经常坑杀降卒,战争变得异常惨烈严酷。因此军民的心理都发生变化,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平民出现厌战心理,二是上等阶级的文武分离以及和平主义的宣传提倡。同时,秦国为了防止六国复起,以及为了满足戍边的需要,秦代开始征兵制,而“所发的都是社会所认为下流的人。„„这是后代只有流民当兵,兵匪不分,军民互相仇视的变态局面的滥筋。”楚汉之际,军队只属于主帅而不属于国家,爱国观念非常淡薄,此后,“爱国的观念消灭,爱天下的观念流产,人民渐多不愿入伍,结果就产生了一个麻木昏睡的社会。”

雷海宗从兵的角度切入来总结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认为一个民族对待战争的态度可以评价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进取心。透过本书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雷先生笔下的“兵”指的不单单只是上战场作战的士兵,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全体国民。只有高素质的国民才会有高素质的兵,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是积极向上的。如果一个民族走向堕落,那么这个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都会走向腐败破灭。一个民族的兵是否强大,不仅仅取决于这个民族是否富强,更加重要的是这个民族的整体精神风貌。在一个尚武的,有进取心的民族团体中,他们渴求胜利的欲望要远大于其他民族,使他们更加容易抓住历史的机遇。雷海宗先生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问题,他在书中写到“兵的问题牵动整个社会”,“兵可以说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问题”。在当时抗战的年代,他认为应该培养一种武德,即为民族和国家献身的精神。而且我们要彻底摒弃腐败堕落的文德。他认为文德是导致整个社会腐败的根源。“旧中国传统的污浊、因循、苟且、侥幸、欺诈、阴险、小器、不彻底,以及一系列类似的特征,都是纯粹文德的劣根性。”针对当时的情况,他也提出了改造国民的方法“每个国民,尤其是处在社会领导地位的人,必须文武兼备。非如此,不能有光明磊落的人格;非如此,不能创造光明磊落的文化。此点若不能达到,将来我们若仍与以往2000年同样地去度纯文德的卑鄙生活,还不如就此亡国灭种,反倒痛快!”

总之,雷海宗这个视角可谓由小见大,可以说这是他独特的“兵”的理论,到全体国民素质,他从上到下地批判了全体社会成员,透彻地分析了国民劣根性解决办法。可以说,这样的视角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二.中国文化周期说

雷海宗的中国文化周期说建立在其文化形态史观的基础之上。他的文化形态史观是西方史学家斯宾格勒、汤因比开创的历史形态学的东方回应。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雷海宗先生只是继承了斯宾格勒和汤因比历史形态学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历史研究的方法。他重视文化的自律性,认为文化为具有发展—兴盛—衰败—灭亡生命周期的有机体。每个文化都要经历封建、贵族国家、帝国主义、大一统、政治破裂、文化灭亡的末世五个时代,此后该文化便不复存在。雷海宗以其文化形态的五阶段说来考察中国历史,却发现至公元383年把水之战时,中国文化己走完其五个阶段,理当灭亡,但中国文化却继续生存发展下去。为什么中国文化避免了与埃及、希腊罗马文化一样被外族征服的命运?雷海宗扬弃了文化形态史观的理论局限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文化独具二周”说。

研究中国史时,雷海宗有自己独特的分期方法。他说“中国四千年来的历史可分为两大周。第一周,由最初至西元383年的把水之战,大致是纯粹的华夏民族创造文化的时期,外来的血统与文化没有重要的地位。第二周,由西元383年至今口,是北方各种胡族屡次入侵,印度的佛教深刻地影响中国文化的时期。无论在血统上或文化上,都起了大的变化。”他把第一周细分为封建、春秋、战国、帝国、帝国衰亡与古典文化没落五个时代;第二周细分为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元明、晚明盛清、清末中华民国五个时期。

中国文化能够“独具二周”,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其他文化在一周后灭绝,中国文化何以仍有强盛的生命力呢?雷海宗认为,是胡汉民族的融合、印度佛教的传入,特别是江南的开发,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子,带来了新的生机。中国文化之所以有第二周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文化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扩展到以江南(长江和珠江流域)为中心。雷海宗分析了历史上开发江南的情况,认为“最后得到机会开发南方的可以说是优秀分子中选择出来的优秀分子所以二千年来,虽因外患来自北方而统一的首都始终设在中原,然而南方经济与文化的地位一代比一代重要,人口一代比一代繁殖,到最后都远超中原之上”。最后,雷海宗作了如下总结:“到明清时代,很显然的,中原己成为南方的附庸了。富力的增加,文化的提高,人口的繁衍,当然都与此有关。这个发展是我们第二周文化的最大事业。在别的民族己到了老死的时期,我们反倒开拓出这样一个伟大的新天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无可比拟的例外。”

雷海宗还探讨了建设中国文化第三周的途径。他认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是“在结束第二周的传统文化建设第三周的崭新文化’,因此他主张“在抗战中建国”,“无情的摒弃一切可能的成功捷径”而“忍受目前这种无上的损失与痛苦”:“若要健全地推行建国运动,我们整个的民族必须经过一番悲壮惨烈的磨练。二千年来,中华民族所种的病根太深,非忍受一次彻底澄清的刀兵水火的洗礼万难洗净过去的一切肮脏污浊,万难创造民族的新生。在雷海宗看来,要创造新生的第三周中国文化,重点要解决好兵、家族、元首三个问题:“兵”可以说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问题,家族可以说是社会的基本问题,元首可以说是政治的基本问题。三个问题若都能圆满的解决,建国运动就必可成功第三周文化就必可实现。

第二篇:《中国文化的展望》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的展望》是殷海光晚年最重要的著作,是现代思想史上一部重要文献。书中采用西方社会科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些概念及逻辑分析的方法,讨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作者具有开阔的视野,能把中国作为世界体系中的一部分来对待,能以世界的、全局的眼光来展望中国文化,对读者颇具启发意义。本书不仅是殷先生对“中西文化论争”这个问题的回应解析,还全面展现了他的文化观与人生观,具体反映当代自由主义者探求理想未来的思维世界。本书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要用简短文字完整地进行评述,显然是有难度,因此挑出本书中我关注的“自由主义的趋向” 和“西化的主张”这两章进行分析。

就文化观来讲,基本上有两种,一是功利主义文化观,一是自由主义文化观。《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是自由主义文化观。殷海光是哲学家金岳霖的学生,又深受罗素、海耶克等人的影响;他的学术思想有两大支撑——逻辑经验论和自由主义观念体系。因此殷海光反对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有严重的曲解,这些在《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中都有所体现。我们普遍认为,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这是不正确的,资本主义也不允许自由主义泛滥,社会主义也不会允许。自由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至最高阶段的表现,体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自在、自为。而在阶级社会,任何政府都不能允许自由主义泛滥。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否定殷海光的文化观,因为他的文化观必竟为我们的文化哲学增添了增添新的内涵,也对人类终极目标的文化愿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而“西化的主张”中,书中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全盘西化的一些极端观点。关于梁漱溟对文化的认知问题,他认为人类生活有三大问题,即人对物、人对人和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同时,人类生活有三种根本态度,即意欲向前要求、意欲调和持中与意欲反身向后要求。近代“西洋文化”以第一种态度解决第一个问题,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分别以第

二、第三种态度解决第二第三个问题,于是人类文化演变为三大系,由于三大问题深浅不等,其出现时期应有先后,“西洋文化”为代表的人类第一期文化尚未完成,而中国人不待走完第一期就直接进入了第二期。中国的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于是出现了短缺的一面,即为幼稚、衰老、不落实。不过,按他的说法,印度文化就是意欲反身向后要求,是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中国文化则是人对人意欲调和持中。而发展至西方文化的工业革命则是人对物的问题,体现意欲向前要求,如今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了,而前工业时期,则是印度文化为主导,是解决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体现意欲反身向后要求,这种出世的文化倾向,依然无法规避当前的全球化碰撞的问题。

于是,按梁漱溟的观点,中国文化正当重新可以焕发新生命之时,意欲调和持中,这才是解决文明的冲突,构建和谐的世界的主导思维。这个上个世纪提出的观点,在经历了时间洗礼之后,我们现在看来,还是有着一定的启发性的。

于久达

新闻系2班学号:08080218

第三篇:中国文化在东南亚 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人文社科学院 10历史学 陈静 10202015 书名:中国文化在东南亚

作者:杨保筠,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东南亚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教授科目有:东南亚史料学、东南亚古代历史与文化、东南亚近现代历史研究、东南亚当代问题研究、战后印度支那研究、东南亚综合研究等。先后有《越南南方阮氏割据政权史研究(1600-1775)》《「岭南摭怪」等史料三种》《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华侨华人百科全书·人物卷》《东南亚近现代史》《变动世界中的奠边府战役与日内瓦会议——“奠边府战役暨日内瓦会议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等专著出版,是国内研究东南亚历史的重要史学家。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2009年9月

内容简介:《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全书一共有六章,共有157页。前五章在回顾和研究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在东南亚传播的基础上,叙述中国政治经济、工艺科技、文学艺术、宗教、习俗在东南亚传播及影响,第六章,则写到了中国所吸收的东南亚文化因素。且书名中的文化一词是广义的,在包括狭义文化的同时,包含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文化。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是近邻,地理位置上的临近,使两个地区间的联系至迟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就开始了,中国与各国的交往时间有长有短,有高潮和低谷,也有对立和缓和之分,但是总的来说,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可谓是源远流长,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增多的需要,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了解中国和东南亚间的各方面交流的历史十分重要。在阅读完这本书以及翻阅其它书籍资料的基础上,我简单的总结了,中国在与东南亚交流的主要途径和交流特点。

一、交流途径

东南亚在与中国交往的过程中,两个地区间交往的途经,不仅是起到了交流的作用,也起到了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作用。这些途径多种多样,其中以官方交流为主导,同时民间交流也非常活跃。

1、国家间互派使者。首先,国家间互派使团使者,是官方间最正式和最有效的交流方式。一方面,使团里,各类人才云集,都是两国间各个领域先进的代表,当代表团到达时,势必会将这些先进的事物展示给对方国家,并且教授给当地人,促进两国各个领域间的交流。同时,为了迎接使团的到来,接待国要做一定的准备,熟悉来访国的语言文化,这也是一种学习和交往过程,如1407年,明朝设立“四夷馆”,以便于“习夷字以通朝贡”,同时,使团中很多使者的任务便是学习,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科学文化等等。1638年明朝政府派遣学者到暹罗学习暹罗文字,以便两国国王的通信,这都促进了语言文化的相互了解学习。

2、两国间互赠礼物,其中“朝贡贸易”最被世人所熟悉。朝贡贸易,不仅赠送的是金银财宝,还有其它各种有益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文化交往的礼物。如立历法、书籍、作物种子、技术工匠等等。

3、国家间的战争及边界冲突。战争冲突,往往给人们带来灾难和伤痛,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交流。在战争过程中,中国一些先进文化往往通过军队,战俘等传入对方国家。如瓜哇王通过击败元军,夺取火器而掌握制造火药和火器的技术;1407年,安南王子黎澄被俘至中国后,因善造交趾神枪被重用,后被明朝军队奉为火器之神。

4、此外,中国对这些地方的行政管辖和占领也是一种交流途径。在封建社会时期,东南亚很多地方属于中国管辖或者为中国的藩属国。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中国在这些地方实行本朝法律,行政机构、文化、教育等政策与内地并无太多差异,使中国文化和这些地区的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如独立前的越南,大部分地区属中国封建王朝郡县,中原王朝在秦朝统一以后,便开始了对岭南地区的开发,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内地与这些地方的交流。另一方面,对中国称臣的这些藩属国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甚至从生活习俗、生活习惯等方面按照中国对本国进行改革,在有意和无意间促进了文化的沟通和了解。

5、通商贸易,是民间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中发挥作用的,既有东南亚各国或经由这些国家来华的商旅,也有前往东南亚经商的中国商人。一方面,中国商人们不仅把本国的商品带到所经国家,也常常习惯性的把本国的生产技术、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带到哪里,在当地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的,在中国的东南亚商人们也会将他们在中国所接收到的物产文化习俗等带回到东南亚地区。

6、侨民所起的传播媒介作用。从中国与东南亚建立起联系起,双方便有相互间的人员来往,不少人则留在当地成为侨民。其中,以中国在东南亚的华人华侨为显著代表。东南亚,是华人华侨聚居最多的地方,成为中国文化在东南亚传播与交流的桥梁。中国人主动或者被动的向东南亚迁移,成为民间交流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华人出洋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政权交迭、逃避战乱、外出谋生、赶不上季风回国等。久而久之,聚居东南亚的华人越来越多,他们把中国的生活习俗、建筑风格、节日礼仪等等都带到那里,并融入当地的因素,渐渐的被当地人所接受。同时,利用回国定居、探亲等机会,把所在国的一些物产、文化带回故国。另一方面,在东南亚的华人华侨,踏实苦干,不仅成为当地的富商,有的更是进入统治阶层或者成为统治者,如越南李朝建立者李公蕴和陈朝的建立者,都是祖籍福建的华人。这无疑成为推动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交往的动力。

7、其中,一种特殊的形式便是中国文化通过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联系而间接地的传入。东南亚各国,处在中国文化的辐射范围内,一些主动接受中国文化濡染并且濡染较深的国家在与周边各国的交往中,间接的把吸收的许多中国文化的因素传播到其他国家。其中典型的是

17、18世纪越南与柬埔寨宫廷联姻、入侵柬埔寨、占婆等方式,迫使这些国家的人接受其文化习俗,又由于越南伸手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便加速了汉文化的因素在这些国家的传播。

二、中国与东南亚交流的特点

1.这种交流及文化传播是相互的,双方都从中受益。虽然有时交流是在战争的背景下,但是不同于文化霸权,东南亚与中国的交流大多是在和平及自愿的环境下进行的,是有益于双方关系和双方国家长远发展进步的。然而,由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东方文明古国,中国长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领先于世界,领先于东南亚,所以中国对东南亚的交流以中国文化输出为主,东南亚较多的受到影响,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双方长期交流的过程中,中国也从东南亚地区各国吸取了很多有益的东西。特别要注意的是,中国文化传入东南亚,一方面提高了当地的社会发展水平,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当有利的条件。例如,中国文化的传入,刺激了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瓷器及丝绸的巨大需求,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这些行业的兴盛。

2.双方间的交流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很多领域。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交往的深入,双方交往的领域也从单一的经济贸易领域,扩展到了政治、文化、科技等。其涵盖面之广,领域之深,在古代中国的对方交流中,位居前列。大一点的层次来说有:政治制度、经济贸易、生产工艺、科学技术、语言文字、音乐、宗教、风俗习惯。分得更细的话,则有法律制定、选官制度、货币制度、建筑技术、历法、服装、节日等等。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到对方文化的影响。

3、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交往主要是在和平的环境和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可否认,在中国与东南亚的长期历史关系中,不时的出现边境纷争,大小不等的战争,有的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所发动,有的则是东南亚国家间发生的入侵与防御而引起的。同时也有是占领国强迫被占领地人们接受本国文化。但是,这些纷争和战争都是暂时的,历史发展的主调是和平的,也是各国间官方民间自愿进行的,是互利互惠的。正是这样的环境,为中国和东南亚政府之间的接触,人员的往来、通商贸易、移民定居提供了保障,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联系和交流,促进了双方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和东南亚两地间的交流历经2000年的发展却不曾中断就印证了这一点。

4、双方间的文化传播主要是通过民间渠道,发挥作用最大的是各国的侨民,其中又以华人华侨的努力为主要形式。在研究史料时不难发现,明清时期是东南亚的中国移民迅速增长的时期,也是中国与东南亚交流迅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国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也更加深入。这是由于,华人华侨深入当当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领域,与各个阶层和各种职业的当地人产生经济、生活等联系,使中国文化被更多当地人所了解。同时,华人华侨在当地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这些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使得当地人更乐于主动去与中国文化交流。

5、双方的交流不仅促进了双方间各个领域的进步及发展,同时有利于这些文化的保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史学、语言学、建筑学等研究研究。首先,文化间的交流是有助于文化的革新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博采众长,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很多语言、文字、习俗、技艺、书籍等会在战争或者政治事件中失传或者消失。但如果这些文化在多个国家间传播,便避免了这样的情况发生。如许多在现代汉语中早已消失的古汉语词汇,直径仍然运用于越南人们的口语中,成为语言学家研究古汉语的重要参考资料;而在史学方面,如唐代高僧义净赴印度求法,途经末罗瑜、室利佛逝,所译的《杂经论》,撰写的《南海寄归海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成为研究古印度尼西亚,特别是室利佛逝的珍贵史料。同时考古工作者可以利用这种便利,把遗漏的历史事件、历史材料补全,

以上就是读完这本书后,得出的对中国与东南亚交往的途经和特点结论

三、读后评价

本书相对于很多有关著作来说,比较简短,但却全面,全书六个章节,各有各的侧重点,按照不同领域来叙述。在重点介绍交流过程中,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同时也简要叙述看东南亚各国文化在丰富中国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书中把东南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简明扼要地全面介绍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所用语言,通俗易懂,写作过程中,参考的书目多,相关史料运用得恰到好处,在证明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加深了读者的认识。但本书对于东南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叙述篇幅只有一章,虽然与古代东南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关,但篇幅过短不能完全体现交流作用的相互性。

第四篇: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刘天阳

建筑10002班

012100622020

3读了中国文化概论后,身为建筑学的学生,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中国文化的演变,还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意义,让我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该书讲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其中包括:中国地理环境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经济制度及其影响;中国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政治制度;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古典书籍以及其文化内涵。总体来说,该书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到最后有所收获,证明我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中国文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非是亘古不变的,其中,在某些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剧变。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各个思想与文化也是不同的,而各个文化的背景,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总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民国到共和国时期。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中,文化不断的发展,消退,融合,也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一种反应。

夏商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时期,也是科技的起点。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奠基和基础,也即是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前提存在;而商朝是夏朝文化的发展与升华。在这个时期,人们已大量使用青铜器,史称为“青铜时代”,农业与手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文化上,夏商时期注重对鬼神的崇拜,国家的政治行为与国王的行为,都需要向鬼神祭祀,故而该时期的文化被称为“神本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浪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因为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再加上礼崩乐坏,宗法制度被破坏,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使当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与发展。其中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百家之中,最为出名的是这六家: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名家。最后让以法家为优的秦朝灭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实行“大一统”这一措施。他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统一了度量,统一了车的宽度与形制,统一了对中华大地的管理模式,同时还统一了思想,通过焚书坑儒的方式将异己的思想排除在外,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由于秦始皇的专制残暴统治,使四海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开创了汉朝时期。

汉朝兴起,汉武帝为了统一人民的思想,接受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让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文化上占领着统治地位,甚至于对接下来历史当中的中国人的思想起到了深刻的影响作用。如果说西方的人的行为准则是受基督教的影响的话,那么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大都受的是儒家的思想。与此同时,经学兴起,成为了汉朝到清朝的官方哲学。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不断地动荡,混乱,但文化上却进入了繁荣的时期。首先是玄学的兴起,玄学主要研究的就是宇宙的本质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门学问深刻地反应了人们对自身情感的追求。同时,人们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便促使了道教的兴起。而道教也是中国第一个本土宗教。与此同时,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也传入到了中国,并很快地生根发芽,被本土化成为中国两大宗教之一。于是,中国文化便形成了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为中国文化的多元化起到了促进效果。

到了隋唐时期,中国文化上进入了气势恢宏,史诗般壮丽的盛隆时代。由于唐太宗在文化上推行了开明的举措,致使文化上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同时,

唐王朝又吸收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化思想,使文化上更加具有了多样性。在这个时期,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都达到了极度的发展,例如诗歌,散文,绘画,书法,同时又出现了许多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骚客,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

北宋时期,由于国家内忧外患,又处于相对封闭的阶段,便产生了理学。其中心思想便是“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应当克制自己的欲望,并且努力地提升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而与此同时,士大夫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便产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宋词这一诗歌体系,同时也诞生了像苏轼,辛弃疾这样的词人。同样的,宋朝的市井文化也得到了展现。

然而在这个时期,来自北方的草原民族却变得异常强大,他们不断地与宋朝这个农耕民族产生矛盾与冲突,最后让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族入主中原,占据中国,元朝便是这样产生的。在元朝,戏曲文化得到了发展,历史上被称为元曲。元曲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与不公,表达了人们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代表作有《窦娥冤》、《西厢记》。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中国文化由盛转衰。明清时期大兴文字狱,对反对自己统治地位的人们进行扼杀,使人们对文化艺术上更加小心翼翼,不敢表达过激的思想。同时许多书籍被封为禁书,乾隆皇帝更是禁书150000多部。然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小说这一文学体系。代表作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这四大名著。

然而在这一时期,西方的进步文化思想传入到了中国,其中就包含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思想,这极大地撼动了中国的封建统治。直到清朝末年,鸦片战争爆发,外国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科学文化的落后与西方科学文化的优秀之处。至此,西方的文化在中国占据半壁江山,从此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兴起。鸦片战争最终用火与血的形式,令中国走向了蜕变与新生。

孙中山就是受西方思想的浪潮,提出三民主义,共和思想,并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到了民国中期,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列主义思想,从此中国便开始了红色革命。最后,在毛泽东的领导,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进入崭新的时代。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建筑也随之发展与改变。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明星一般璀璨的建筑,它们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很好的印证。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工艺技术,同时也反映了朝代的兴衰背景。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例如商代的都城,西周的王城,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建造的都城都是这些工艺技术的体现。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著名的建筑有长城,其建造目

的便是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南北政权广建佛寺,一时间佛教寺塔盛行。据记载,北魏建有佛寺三万多所,仅洛阳就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同时还大兴石窟寺,重要的石窟有敦煌石窟,龙门石窟。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此期间,建筑技术更有新的发展,木构架已能正确地运用材料性能,建筑设计中已知运用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朝廷制定了营缮的法令,设置有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管理营造的官员。例如佛教建筑佛光寺大殿,就是当时建筑技术发展的体现。 从晚唐开始,中国又进入三百多年分裂战乱时期,先是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的更替和十个地方政权的割据,接着又是宋与辽、金南北对峙,因而中国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建筑也从唐代的高峰上跌落下来,再没有长安那么大规模的都城与宫殿了。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布局、建筑技术与艺术,都有不少提高与突破。在建筑技术方面,前期的辽代较多的继承了唐代的特点,而后期的金代,建筑上则继承辽、宋两朝的特点而有所发展。在建筑艺术方面,自北宋起,就一变唐代宏大雄浑的气势,而向细腻、纤巧方面发展,建筑装饰也更加讲究。与此同时,在北宋时期,朝廷还颁布了《营造法式》,这是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书,是一部完善的建筑技术专书。颁刊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官式建筑的管理。

元、明、清三朝统治中国达六百多年,其间除了元末、明末短时割据战乱外,大体上保持着中国统一的局面。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已届尾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因此建筑的历史也只能是最后的发展高潮了。在此期间,许多建筑佳作得以保留至今,如京城的宫殿、坛庙,京郊的园林,两朝的帝陵,江南的园林,遍及全国的佛教寺塔、道教宫观,及民间住居、城垣建筑等,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光辉华章。

读了中国文化概论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璀璨与美丽。中国文化包含着中国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在艺术诗歌绘画方面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历史背景与人民生活的重要反映。在此期间,中国文化经历了萌芽时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鼎盛时期,到最后的衰败时期,是中国整个历史背景发展的体现。同时,中国的建筑的发展也是文化兴衰的重要体现,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建筑的风格走向,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与中国建筑是密不可分的,两者都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瑰宝。一方面,我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繁荣昌盛表达深深地赞美,为之自豪,同时也深深地感觉到了交在自己肩上的重任,即为中国文化的复兴贡献一份力量。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儒家思想,能尊老爱幼,懂礼义廉耻;另一方面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明白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就是由无数同胞抛头颅洒热血换

来的,时时刻刻不忘记奋斗,不忘记革命先辈们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同时,我们应当把复兴中华文化作为我们的己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让我们的祖国与民族傲立与世界民族之林。时刻牢记近代中国所受的屈辱,以此为动力更加用功地学习与工作。同样作为一名建筑学的学生,要将中国的传统的文化与建筑的设计二者结合在一起,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用在建筑设计的理论上面去,同时还要好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为设计的行业努力做出贡献。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中国传统文化之《朱自清讲国学》

读《朱自清讲国学》笔记

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大师讲国学的系列丛书,章太炎、王国维、梁启超、朱自清、吕思勉版本的书很是畅销,凭着对朱自清本能的崇敬我选择了朱自清注的《朱自清讲国学》一书细览。

开篇季羡林的代总序“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发人深省。文中从知识传承的途径方面强调“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宝库”,以戏谑的笔触回应“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论点。最后季老从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跟化的角度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我想该序冥冥也在暗示着对诵读经典、明经典的鼓励。该书分三辑——经典常谈、诗言志辨、国文漫谈。其中朱自清用平实的笔端对经典进行整理,使得令人望而生畏的经典为现世人所乐于接受。该书的观点认为“经典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特别是经、子,文字学,《说文解字》等书”。第一辑——经典常谈分别讲解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方面的内容,语言平实、旁征博引,足见著者学识之渊博,如周易第二篇中许多成熟的见解援引《易〃系辞》《左传》《股古论语》《易传探原》中的观点,对周易的缘起、剖解、发展做了新颖详实的论述。在第二辑中作者分为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分别加以详解,其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方面,尤其是诗言志之献诗陈志、赋诗言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从诗歌的创作意图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功用方面阐发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问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其中“赋诗言志”写到:以《左传》和《国语》记载最详,著者在考察了《左传〃襄读书笔记 中国传统文化之《朱自清讲国学》

公二十七年》中子产等人赋诗言志的记载后,认为春秋时人赋诗多事从外交方面考虑的,“诗以言诸侯之志,一国之志,与献诗陈己志不同。”“赋诗却往往断章取义,随心所欲,即景生情,没有定准”。虽然说“诗言志”,但诗人也并非没有“缘情”的自觉。就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作者从毛诗郑笺释兴、兴义溯源、赋赋比兴通释、比兴论诗等诸方面加以阐发,著者学问研究之专之深着实令人叹服。在第三辑过问漫谈中,作者从古文的欣赏、论雅俗共赏、论逼真与如画、论“以文为诗”、再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陶诗的深度、什么是宋词精华、王安石《明妃曲》、《唐诗三百首》指导大厦、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厦等方面,以客观存在的国文为教材对关于文学的批评、论争以及文学观的交锋做了概述,同时也呈现了作者本人别致的观点,如在回答什么是宋词的精华的时候,作者先援引严羽、高棅的办法分宋词为初盛中晚四期,全书共选诗一百二十九家,六百九十首,其中近体五百四十八首,占百分之七十九强,开宗明义,以近体为主,就音律而言“宋词精华在此而不在彼”的观点,但随后又提出,若宋词精华专在近体,古体又怎样并加以详细讲解,最后“大方而外,真挚与兴趣也是本书选录的标准”。

可能是水平的问题,纵然著者用语已经很平实,但在看过之后还是觉得有些艰深,因此我在思考几个问题:首先,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国学并非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事实上,许多人对“国学”究竟为何物并不清楚,这样便出现了将《三字经》、《百家姓》等视同国学经典的现象。一些学者以为,只有那些有着深刻思想的典籍,诸读书笔记 中国传统文化之《朱自清讲国学》

如《周易》、《老子》、《庄子》等等才能够得上国学的尊称。尽管争议一直存在,但国学歧视并不仅限于此,它应该是能够得到认同的。在某一个清晨我们在那儿摇头晃脑就是在接受国学的熏陶吗?!或者满口之乎者也就是有学问吗?!抑或是我们会些琴棋书画就可以骄傲名自居吗?!我认为,无论对于传统还是历史,它只是客观的远去的存在,所谓的复古不过是要达到追求古典的意境与诗意罢了,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不过是辉煌的记忆罢了,现实生活是我们必须乘胜追击复兴我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作为文化传承的新生代,熟悉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则是责无旁贷的。其次,研究者必不可少的是严谨的学术态度、勤恳的学习习惯。国学抑或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集合结晶,单纯的囿于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是无法解开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的,他必须辅以较强的学习和合作能力才能够实现。最后,关于国学的传承性问题。国学首先是古代经典,是传统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产物。因为时间和时代的差异,使得国学与当代有着极大的距离。这种距离好似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就是我们学习古代经典的先天局限。然而现在许多国学的传授者,为了迎合受众的期待心理,故意以现代的思想去曲解古人并无限地进行引申和阐发,于是国学成了所谓的专家的侃大山的笑谈。我们并不排斥引申和阐发,毕竟一切当下的解读,都难免引申的嫌疑,而且也只有引申才能够在古代与现代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这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在。我们无法接受的是,现代很多的国学阐释,已经脱离了国学原典,讲者并没有接触原典。他们讲授的和接受的国学思想根本与国学无涉。这样的阐释,尽管风读书笔记 中国传统文化之《朱自清讲国学》

趣,尽管有效,又有何意义?因此当我们在听专家侃侃而谈嬉笑之余,保持虚心的态度试着去接受古人的思想则显得很有必要。

只有将对于国学的向往转为实际的行动我们才能担负起某种传承的责任。引用书中一句话:大家读大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祖国我为你骄傲演讲稿下一篇:中国移动客服礼貌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