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论文

2022-04-16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目标确定之后,需要由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予以实施,即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有效实施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保障。由于声誉风险管理既具有其它种类风险管理的共同特征,又有其个性化管理要求。

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论文 篇1: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商业银行中的票据业务一直在金融市场业务中占据主要地位,票据业务不仅为企业提供融资,而且有利于商业银行扩大利润规模、合理控制信贷。但是,随着票据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票据业务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操作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并且也造成了票据案件的频发。所以研究如何加强票据风险管理为促进商业银行稳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当前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表现形式进行阐述,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商业银行票据风险管理的建议,以促进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

1.研究背景

票据具有支付、汇兑、融资、结算等功能,其所承担的信贷属性、投资功能与交易功能等逐渐被开发利用。一方面,票据的使用提高了双方交易的效率,并且利用票据的融资功能企业削减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对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另一方面,票据业务有助于完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丰富银行的经营业务。

改革开放以后,票据业务迅猛发展,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市场主题大力开展票据业务,使得交易量迅速扩大。随着各大商业银行在对票据业务进行创新改革与发展时,票据案件和违规违法行为频繁发生,票据业务风险加大,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所以,应提升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水平,寻求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以降低风险。

2.票据业务主要风险分析

2.1票据的定义

票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票据包括各种有价证券和凭证,如股票、企业债券、发票、提单等;狭义的票据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约定自己或者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商业银行体系内票据通常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

2.2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介绍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主要分为票据承兑和票据贴现。

承兑是指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时承担付款义务的票据行为,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当商业银行做出承兑行为时,也就承担着汇票到期时无条件付款的责任。

票据贴现包括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其中贴现指持票人将没有到期的汇票转让给银行,贴付一定利息提前取得现款的票据行为。转贴现指商业银行将已经贴现但没有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一种信用业务,贴现银行将已贴现未到期的汇票转让给人民银行,取得资金的行为。

2.3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类型

2.3.1票据业务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面对的第一风险就是信用风险。随着近年来经济持续下行,部分行业与企业的竞争压力加大,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严重的导致破产,这造成商业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事件频发,承兑业务在给银行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会因为票据到期时付款方资金缺乏无法按时付款,银行必须无条件付款而带来很大的风险。

2.3.2票据业务的合规风险

银行工作人员对承兑业务的办理不严格;大量不合法的公司协助企业开立融资性票据,甚至与银行工作人员勾结直接参与到银行票据业务流程中,扰乱银行的正常经营秩序;企业在通过票据融资后,存在将资金用于风险较高的领域的现象,致使票据业务中资金的用途脱离银行监管。这些行为的存在都加大了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合规风险。

2.3.3票据业务的市场风险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票据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关联度会越来越高,货币市场中利差缩小的趋势也将使得票据利差持续收窄,甚至产生利率倒挂现象。在市场和政策调节货币与利率的作用下,票据市场的利率风险将会逐渐加大,票据业务的市场风险也会加大。

2.3.4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大多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操作流程不完善、票据从业人员的个人行为等造成的。一些商业银行对票据的管理不严格,票据业务岗位职责不清晰,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与岗位职责不匹配,致使票据管理效率低下。由于管理监督制度的不完善,容易出现银行内部员工违反规章制度与银行外人员相互勾结的情况,增加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

3.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票据业务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一些银行缺少完善的票据业务风险管理机制与风险应急预案保障制度。银行内部相关工作人员票据专业知识不足,极易出现操作风险。此外,过分依赖业务部门的自我监管,票据业务风险管理职责不够集中,同时商业银行缺乏识别与防范票据业务风险机制。在如今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银行在降低由票据业务带来的风险损失,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还不够完善。

3.2商业银行间票据业务的过度竞争

为了扩大资产规模,增加利润,银行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不少银行在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业务时往往会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此外,存在银行与客户内外勾结的情况,企业利用银行之间的竞争,用非真实的贸易背景以达到办理融资性票据的目的,这样会导致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数据失去真实有效性,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同时也不利于政府做出正确的宏观调控决策。

3.3市场风险管理难度大

票据业务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利率频繁波动会给票据业务带来风险,银行也不能很好的进行预测。利率频繁变化,票据业务成本上涨与行业激烈竞争给银行的票据业务活动制造了障碍。利率市场化程度越高,利率的波幅越大,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市场风险也就越大,管理难度也越大。

3.4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并没有建立信用管理体系,银行的信用评价制度也不健全,当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时,对企业披露数据真实性审查不够全面,這都会给银行开展票据业务带来不利影响。此外,一些企业会对信用进行造假隐瞒,使银行不能获取企业信用等真实的信息,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严重影响了银行票据行为与发展。

4.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4.1完善管理模式,提升内控水平

首先商业银行应加强票据业务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商业银行内控水平。为预防票据业务的潜在风险,应设立专门的风险防控岗位,加大岗位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也要加强银行工作人员尤其票据业务员的风险教育力度,提高职业素养。银行应严格把控票据承兑授信、企业授信额度申请,防止出现不合法信用差的企业对银行资金进行套现,造成银行损失严重的情况。

4.2建立合理合规的竞争机制

由于部分商业银行为了扩大票据交易量,获得高收入,会进行违规操作,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盲目竞争,这会给银行自身带来很大的风险,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建立合理合规的竞争机制是很重要的,不仅加强银行之间的合作,而且在银行内部员工之间也要倡导有序竞争。同时也要利用法律法规的惩罚性来保持公平的竞争环境。

4.3降低市场风险

首先,银行要重视市场利率风险,进而综合有关货币政策、市场利率趋势等多种因素完善票据资产负债结构,要及时调整适合本行发展的资产负债结构。其次,提升票据业务定价能力,降低票据利率风险,根据票据业务的利润目标,客户的信用程度,及时报价等情况制定本行的浮动利率价格。最后,银行可以充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借助各种金融产品来分散利率风险。

4.4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一些发达国家完善的信用体系对于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提供了充足信息源。对于我国而言,信用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整,我国可以借鉴学习美英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应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采取的系列方法。为降低信用信息的不对称性,要加强完善第三方评价体系,加大对个人或企业的信用数据调查力度,形成较完整真实的信用信息系统。同时要重视内部评价制度建设,确保内部评价体系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李伟,李海霞.新常态下加强商业银行票据风险管理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16(12):145-150.

[2]王峰.CM银行票据业务风险防控研究[D].西北大学,2017.

[3]李沅泽.X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7.

[4]胡雅慧.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風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1):58-59.

作者:罗尘

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论文 篇2: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思考

摘要: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目标确定之后,需要由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予以实施,即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有效实施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保障。由于声誉风险管理既具有其它种类风险管理的共同特征,又有其个性化管理要求。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除了要认真落实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基本要求外,更要根据声誉风险管理的内在规律性要求构建体现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特定要求的组织体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组织体系

声誉风险管理规范界定为各金融部门在对其经营活动中的声誉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声誉风险管理技术,对声誉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声誉风险所致的后果,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声誉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其它风险管理要素紧密相连,同其它风险管理一样,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是强化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保障。因此,构建商业银行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成为有效落实声誉风险管理措施,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策略。

一、现行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声誉风险实际上是覆盖面与诱发原因最广泛的风险,但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实践中并没有对构建声誉风险管理组织系统高度重视,相比较其它种类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现行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对构建组织体系重视不够

同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其它风险管理相比,声誉风险管理起步晚,在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国际上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而声誉风险面对的经营环境复杂,管理目标多样,国内商业银行对声誉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没有找到适当的位置,多是将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职能依附于或分散在部分职能部门,没有深入研究声誉风险管理目标、措施与完善组织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出现的声誉风险危机,往往临时搭建组织管理机构进行应付。究其原因主要是商业银行的高管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声誉风险管理在整个风险管理中的位置,没有充分认识组织管理体系在落实声誉风险管理目标中的位置。

(二)组织架构仍不健全

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指:在声誉风险管理范围内按照既定的声誉风险管理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成一个管理组织各部门行权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显然,整体性是组织架构的重要本质特征,即组织体系应有尽有,而目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职责所需的组织架构大部分已构成,但不健全。虽然大多数商业银行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基本结构,但不同的利益牵绊使得管理决策的执行缺少独立性与权威性,而集中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业务决策服务上,组织体系内的互相合作与制衡的机制较为薄弱。从声誉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来看,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未设置专门机构进行全程的声誉风险管理。声誉风险管理组织部门大多是由银行本有的内控、监察、稽核和法律等部门平移而来,而这些部门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声誉风险管理培训,对声誉风险管理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而且欠缺管理经验。

(三)职责界定尚不明晰

虽然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框架已初具雏形,但各决策主体、职能部门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的职责尚未清晰划分,没有达到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例如:董事会所肩负的风险战略管理职能薄弱;没有明确的声誉风险管理战略;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方向缺少指导性和方针性;声誉风险管理整体组织缺乏战略规划指导;风险管理部门不能在充分覆盖银行各类风险的情况下对声誉风险集中管理。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职责仅仅实现对个别风险的集中管理,目前尚未将声誉风险等纳入其管理范畴。再如,声誉风险管理监督评价职能缺失。按照巴塞尔协议,健全有效的风险组织体系必须要配备独立的风险管理评估系统和独立的审计机构,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银行虽设立了对风险管理目标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但风险管理各项职能执行情况的稽核审查缺乏[1]。

(四)战略落实部门分散

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要求对可能引发的一切潜在风险统一管理思想,并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以保证管理政策的高效性,对声誉风险可能涉及的内容、因素实行全覆盖管理。国外商业银行一般通过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声誉风险管理部门,以实现集中统一的要求: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全行包括声誉风险在内的八类风险,制定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措施以及防范和处置声誉风险危机;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则负责落实执行统一的关于声誉风险政策、措施以及有关决议,并进行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报告等具体内容。而国内受各方面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即便设置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也尚未覆盖银行所面临的可能引发声誉风险其他各类风险因素,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只是在整合可能引发声誉风险的各类风险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防范了声誉风险。声誉风险的管理职能分散于多个部门,使得风险管理组织框架被割裂开来,体现声誉风险管理要求的管理的集中性、统一性不足。

(五)声誉风险管理方面专业人才较少

在商业银行各类风险管理当中,由于声誉风险的无形性风险评价、计量、评估十分困难,相比较其管理人员需有很强的专业性。专业人才是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构架的重要软实力,声誉风险管理各个层次都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负责。而目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一般由各级行行政办公室负责管理,办公室在各行管理层级一般归类在后台、非业务部门,在人员配置上专业性人才缺少,声誉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配备也没有到位,就是处于声誉风险管理阶梯上层的董事会与监管会而言,制定组织管理运行政策措施所需的信息收集处理流程上也缺专业乏技术人才支撑。而处于管理阶层的中下层管理岗位在金融、法律、会计、审计等不同专业间的有效互补和科学搭配方面存在不足。声誉风险的覆盖面广,影响范围大,声誉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缺乏使得支撑整个风险管理职能框架得不到有效的运作。

(六)信息系统尚不畅通

全面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要求商业银行内部各个阶层构造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目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中依然存在信息系统不完善、不畅通等问题。从纵向看,董事会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在声誉风险管理决策分析问题上,由于缺乏与管理部门有效的沟通渠道,从而影响了组织框架各环节的正常运转和作用发挥,使得组织框架中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环节的有效运转缺少支撑;从横向看,涉及声誉风险的各个平行业务部门彼此相互隔离,缺少畅通的信息沟通,造成声誉风险管理机构重叠或者出现部分领域空白。

(七)基层分支机构在声誉风险管理中组织缺位

完整、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链条在总行—分行—支行各个不同层面都应当承担相应机构的声誉风险管理职能,以确保对声誉风险管理全过程性的覆盖。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主要是高级管理层、总行、分行的集中管理,在支行基层机构层面缺乏独立行使声誉风险管理职能的角色[1]。主要表现在:支行基本没有专门负责声誉风险管理的岗位设置,更谈不上人员配备;没能有效地传承落实自上而下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与措施,无法实现有效的垂直管理;基层业务经营活动与声誉风险管理目标基于成本-收益的矛盾,最终导致声誉风险管理在基层管理成效弱化或缺位等等。

二、 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基本原则

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组织管理体系为声誉风险管理目标服务,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与风险管理质量一般成正比,但商业银行管理内容众多,不可能任何管理目标都通过加大组织体系的投入来实现目标,因为还存在管理的成本、效能等问题。同时,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效果也不一样,如何构建和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就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又必须充分体系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声誉风险的特征及内在要求。

(一)全覆盖原则

全覆盖原则即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框架能够涵盖所有银行经营业务和所有风险管理环节中的一切声誉风险。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种类多样,涵盖了所有内部与外部风险,而且来自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负面评价始终存在,声誉风险呈现出一种常态化,所以要求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组织职能必须覆盖声誉风险的全部。当然,这并不是设置与声誉风险诱因、种类一一对应的机构,而是要有管理到声誉风险范围职能的组织,要设置专门的声誉风险部门以及对应的岗位来履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内的相应职责,尤其是应对其他一切可能诱发声誉风险不可预期的风险事件,事前制定出相应的管理程序、控制方法以及组织体系权限与职责分配。

(二)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形成一个由董事会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职能上独立的声誉风险管理系统。由于声誉风险不易界定,且又可能是各种风险进一步延伸与恶化的结果,与声誉风险管理相关联的利益相关者很多,涉及的层面较广,所以设立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必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之间声誉风险管理职责的独立性;二是风险管理战略制定与落实之间的独立性。但独立性原则并不排斥各阶层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管理合作,对此巴塞尔委员会以及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都特别强调: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基层业务部门之间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

(三)资源共享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商业银行构造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能为内部各个阶层构造一个包括信息纵向的上通下达以及横向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所谓“纵向上通”即是中基层风险管理部门与声誉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报告;“纵向下达”即是高层管理和监督委员会将声誉风险管理原则、政策政策信息下达到中基层管理人员;横向的沟通交流即各管理阶层相关部门之间要保持信息的互通,使得在拥有充分有效的信息状态下声誉风险管理各环节正常有效进行。

(四)一致性与权威性相结合原则

一致性原则要求商业银行在构建声誉风险组织管理框架时,首要注意的是声誉风险管理战略目标与业务发展战略目标保持本质上的一致。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为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效的内部运作机制,而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将声誉风险管理看作有力的保障。一致性原则并不是否认管理中权利的权威性界定,当业务部门与声誉风险管理部门的权威性位于相同等级时,必然会在两个部门形成清晰的权力边界割裂。所以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要渗透到各业务部门中,监督管理部门就要有强于业务部门的权威性,减少声誉风险管理中的抵触,确保各个岗位职责的充分实现。其次要注意上下阶层管理思想与管理策略保持一致,由董事会制定声誉风险管理策略并落实到各级管理部门,管理理念保质保量的传达,同时上层管理决策者要辩证的接受基层管理意见,适时的对管理策略做出调整,保持管理步调上下一致。一致性的原则不是排除上层董事会、监管层的权威性,决策管理者与监督管理者一定要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保持其客观、公正性。

(五)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统一原则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与其他各类风险之间较强的因果关联性,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统一的原则。作为其他各类风险的延伸后果难以就其本身进行管理,即便实施了管理行为效果也不明显,所以要建立专门联系其他各类风险的管理部门[2]。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风险应由相应的专业风险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分散管理力量集中专业管理资源应对各个风险,分散设置风险管理组织部门与体系。最后,要将分行、支行的的声誉风险管理专门机构风险管理报告集中汇到总行高级管理层,最终由董事会及管理委员会在统筹规划中实现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集中管理。声誉风险的集中管理从整体上把握商业银行面临的声誉风险状况,而集中的组织框架下可能诱发声誉风险的其他七大风险由不同的专业机构来管理,从另一个角度侧面提高了声誉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3]。

三、 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构想

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是决定商业银行在控制、监督和评估其他各类风险业务部门风险承担能力效力的关键。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除了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和处理办法实施以外,还要依照国际惯例与国内监管机构的要求在内部组织体系设置上有个合理的安排,并充分体现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独具的特殊性以及在组织体系构建上的个性化要求。

(一)进一步发挥董事会在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中的战略性作用

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8月颁发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指出,“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建立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监控全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和有效性,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①因此,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由董事会直接领导,董事会作为声誉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部门要建立与银行战略一致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使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各部门管理者对声誉风险职责有具体的界定,设立专门的声誉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日常管理事项,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到统一的标准体系中,并在声誉风险管理发布一致的指令和原则,直接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保证所发指令的贯彻与执行。

(二)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声誉风险组织体系中的主体作用

风险管理要在充分体现风险类型与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管理阶层、管理部门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声誉风险与其他各类风险有较大的关联性,同时又要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看出,不同类型的风险其特点不同,管理方式也不相同,管理所涉及到的重点部门也不一样。声誉风险的涉及面过广、影响因素较大,从组织管理体系的角度就要求各业务条线需要有相应的负责声誉风险管理的职能岗位。为此,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首先,设置声誉风险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深入业务环节对声誉风险负总责,监察分析各部门声誉风险情况,研究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凸显的和潜在的声誉风险问题;其次,各个部门设分管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负责人负责落实声誉风险有关政策措施、法律法规,指导协调本部门的声誉风险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声誉风险事件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无论何种业务部门的声誉风险管理岗位人员都应按照统一的风险管理流程及时有效地监测、报告和处理本条线或部门的声誉风险;第三,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之间需要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和运作协调机制,分管业务发展工作的负责人支持配合分管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协调业务发展与声誉风险管理两者关系。所以,只有各部门的声誉风险管理岗位人员能够对声誉风险快速做出反应和决策,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声誉事件,保证声誉风险管理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矩阵模式的组织管理体系

目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模式设置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无论是集中的直线模式、分散的事业部模式,还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矩阵模式,关键在于是否适合商业银行本身的声誉风险管理实际情况,是否可以保证各阶层有效地履行相应职责,但无论是何种模式最重要的是声誉风险管理体系能体现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1.集中的直线管理模式。对于大多数实行“总分行制”的商业银行,其总行内部设置与分行内部设置都是按照职能组织模式设置,声誉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负责整个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活动,如图1所示:集中的直线模式主要以“块块”管理为主,“条条”垂直管理为辅,使得声誉风险管理职权集中,从整体上把握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而且最大限度保证了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但该模式将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隔离,可能顾此失彼导致声誉风险管理策略与业务发展战略不适应[4]。

2.分散的事业部管理模式。分散的事业部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模式下,整个商业银行按照基本业务种类划分部门,如个人金融部、公司金融部、资产托管部等,各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运营单位和声誉风险管理单位,如图2所示:分散的事业部模式以“条条”垂直管理为主,“块块”管理为辅,使得声誉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实现管理成本-收益的平衡。但各个事业部分散管理难以从整体把握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全局,出现机构重叠、信息闭塞、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抓经营运作与风险管理使得声誉风险管理独立性弱化。

3.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矩阵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相比较更适合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实需要。以经济资本利润为中心设立事业部的矩阵模式,商业银行在总行设立声誉风险管理部,同时在分行支行设立受总行声誉风险管理部直接领导对其负责的声誉风险管理小组,负责事业部的声誉风险事件处理工作,实施同时向事业部和总行声誉风险管理部报告的制度,如图3所示:在避免了前面的两种模式不足的基础上,实现风险管理与业务运营的有机结合,在有效控制业务范围的同时强化总行的垂直管理。所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矩阵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声誉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体系设立有效性和独立性原则。

当然,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在构建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时应当注意要与自身的发展状况、经营管理环境、应对内外部风险的能力等因素相适应。

(四)积极培育声誉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

构建战略目标明确、结构清晰、职能完备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部门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但在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模式过程中,对各层管理人员识别潜在声誉风险的思维能力和解释能力也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一方面要集合金融、法律、会计、审计等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同时还要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等不同专业人才辅之强有力的流程和信息技术、创新技术给予支持,来自多方面的人才通过有效互补和科学搭配增强声誉风险管理的成效性;另一方面,对在声誉风险管理过程中逐步积累声誉风险管理经验的人才可以分配到各个分支机构或声誉风险管理主要部门继续进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培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声誉风险管理理论,培育声誉风险管理专业队伍,为建立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打下基础。

(五)构建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声誉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的正确制定、声誉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声誉风险管理的监察与报告都依赖于所获取的有关声誉风险信息的充分性和准确性,独立的、封闭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只会导致信息在声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发展部门之间流通不畅。构建高效流畅的信息沟通渠道,横向看即是在各个业务职能部门与声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和交流机制;纵向看即是自上而下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措施的下达与实施效果报告渠道。通过覆盖业务部门与声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完善总行—分行—支行网络信息实时检测系统,声誉风险管理人员与风险管理部门定期进行交流和交换,严格规范声誉风险报告制度,宣传推广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文化都可以实现信息的充分沟通与交流。

(六)强化与完善基层分支机构声誉风险管理职能

目前,商业银行最普遍的组织管理模式是总行—分行—支行制,支行基层机构层面缺乏独立行使声誉风险管理职能的角色,支行没有专门负责声誉风险管理的岗位。为此,商业银行应在支行一级单位设置声誉风险管理岗位,配备具有专业知识能力人员专门负责声誉风险管理;对于由于链条中断没能有效地落实声誉风险管理政策与措施的情况可以加强中间职能部门的监管,实施实时监控报告制度,保证有效的垂直管理顺利运作;对于基层业务经营活动与声誉风险管理目标基于成本-收益的矛盾情况,要加强业务部门与声誉风险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流沟通,建立成本-收益数据库,通过量化的方法及时作出最优的管理成本与经济收益组合,选择恰当的时机与科学有效的方法逐步强化声誉风险管理在基层管理成效。

总之,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组织体系与其他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吸收国际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经验的同时,应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现状,不断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高效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为商业银行健康、稳健、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毛应梁,张吉光.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问题分析[J].新金融.2007(7):14-18.

[2]唐弋宇.浅析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J].金融与经济.2009(11):93-95.

[3]李正旺,邵百权,金鹏.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J].武汉金融.2005(1):40-41.

[4]吕香如.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M].北京:金融出版社,2009(3).

作者:陆岷峰 张 惠

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论文 篇3: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日益壮大,商业银行收获利润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本文从资产托管业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风险管理原则,讨论风险识别与控制方式,积极寻找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并探讨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风险管理发展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 托管业务 风险管理

托管业务风险是在托管客户、产品准入与退出,以及资产保管、资金清算、会计核算、投资监督等托管服务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托管行或客户的权益受损的可能性。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制度不完善、人员操作有失误、业务流程太复杂、系统不稳定等因素,这些风险自始至终贯穿商业银行托管业务流程,给托管业务带来极大的风险。为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解决资产托管业务面临的风险迫在眉睫。

一、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阐述

(一)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托管业务经营运作违反法律法规、监管规定或监管机构要求等而导致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谴责、声誉损失等风险。商业银行最大的潜在风险就是法律风险,因为经济快速发展和新型金融产品的涌现给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相应的法律监管在新产品方面尚不完善,存在缺失和不足,致使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在操作中无法可依,面临风险时无法获得相关部门的合理裁决。

(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内部制度不完善、操作系统存在漏洞、业务人员操作失误或其他外部原因带来的风险。托管业务操作风险主要包括制度和流程风险、信息技术风险、业务连续性风险、产品和客户风险、监管合规风险、客户透支造成的清算交收风险等。商业银行托管业务从合同的签订、到托管产品运营、资金清算、投资监督、会计估值等过程中都潜在着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重点防控对象。

(三)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资产托管人带来负面评价的风险。托管业务面临的声誉风险具体可能是由于托管职责履行不当或产品本身原因造成委托人利益损失后的处理不当,而引发公众关注和影响商业银行商誉的情况。从根源上看,托管职责履行不当一般是托管协议对托管人职责约定不清或约定超越了托管人的实际能力所导致的。商业银行有时为了营销更多客户而对客户做出过度的承诺,最后达不到承诺也会引发严重的声誉风险。

二、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托管业务风险管理内容应该涵盖托管业务的各类产品、所有部门和岗位,全面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和运作环节。

(二)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托管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确保明确托管业务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目标一致,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目标与商业银行整体的风险管理目标一致。

(三)权责匹配原则

权责匹配原则是指从事托管业务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应当明确各自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职权和责任,做到权责分明、权责对等。

(四)成本原则

成本原则是指托管业务风险管理工作应与托管业务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特点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

三、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风险识别与控制方式

(一)资产保管中的主要风险识别与控制

资产保管是否审慎安全;资产保管操作流程和岗位工作手册是否制定;账户开设是否遵循效率性、独立性原则。如企业年金托管产品在做协议存款业务时,由于转托管等事项变更托管人,而实物存单仍在原托管行保管,协议存款补充协议的签订滞后于账务移交,导致实物单证保管风险加大,需要对相应制度进行规范,在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进行控制。

(二)资金清算中的主要风险识别与控制

资金清算是否及时;资金清算操作权限设定及更新是否经过审批;清算指令处理是否及时处理;清算应急是否准确到位。

(三)投资监督中的主要风险识别与控制

投资监督职责是否切实履行、有效实施;对违规交易、关联交易、虚假交易和投资人违反合同行为等交易是否能及时发现并预警。

(四)信息披露中的主要风险识别与控制

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报告内容是否规范、准确;是否存在违规的祝贺性、恭维性或诋毁性行为。

四、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加强业务培训

风险防范是从高级管理人员、稽核检察员到整个托管机构每个员工都要参与的,一定要落实到全员,自上而下的重视风险防控。每个员工对自己工作岗位及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环节最清楚,员工自觉的合规操作可以有效防范风险。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部门针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使其适应托管业务创新及监管政策的变化。员工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还要结合托管业务的实际操作并配合相关案例及工作经验,尽力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二)树立全程监控理念,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不仅要从服务出发,更要从托管业务的全程监控管理体系出发,不仅要监督托管业务的投资范围、投资比例,还有监督关联交易。全程监控要对商业银行托管业务运作的每个步骤进行风险控制管理,包括客户风险评估、新产品风险评估、操作风险评估等。实行全线条、全链条风险管理,从产品开发、市场准入、合同审查等营销上线的准备工作,到清算、核算、投资监督等实际业务运作,风险管理嵌入托管业务的所有环节,建立资产业务静态管理、动态管理和电子化手段“三位一体”的风险管理体系,严密控制业务风险,做到事前监督、事中控制、事后处理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确保托管资产运作安全。

(三)加强内部控制的“三道防线”的建设

岗位目标责任制是托管业务内部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各岗位职责明确,业务流程与风险点提示清晰,各岗位人员上岗前知悉并承诺遵守相关规定及要求,能在职责范围内承担职责。托管业务部相关处室、相关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制衡是托管业务内部控制的第二道防线。除了相关处室及岗位之间相互监督,业务流程中后续岗位与后续处室对前一岗位和部门也负有监管责任。风险管理处是托管业务部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它对托管业务各岗位、各处室、各项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检查,保证内部控制的层层落实。

(四)完善业务操作流程,加强系统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是由操作风险引起的,操作流程不完善,系统建设也不过关。因此,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部门在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把新的规章和流程及时更新。对于托管新业务,在借鉴业务经验的同时开展同业调研,咨询权威机构,学习相关政策,以便于及时规范操作流程,降低操作风险。同时还要加强系统建设,完善的托管业务系统是清算交收、核算估值的有力保障,可以规范操作,全面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五)加强法规建设,完善监管体系

托管业务部应确保负责托管业务线条的制度规范制定、日常经营管理、业务运行操作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监管机构的要求进行;遇到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和异常情况应当向监管机构报告。加大对托管客户的资格审查、风险评估;加大对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方面的控制。

五、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风险管理趋势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将操作风险管理流程与业务操作流程相结合,加强风险管理组织与机制建设

继续完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前中后台的风险管理职责、内涵和工作机制,落实前台作为风险管理第一防线的责任,发挥中后台的风险管理职能形成风险管理合力。加强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明确风险管理政策传导机制建设,将风险管理战略、风险偏好和单项风险控制要求融入现行各项制度流程,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内化为托管业务的自觉行为。严格按照风险报告相关制度办法规定的时限、路径和内容等要求及时、规范、准确地将风险信息录入风险报告系统。提高风险监控意识,熟练掌握获取和传递风险信息的流程方法。

(二)按照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建立托管业务风险识别评估、风险监控、监督检查机制。

首先,做好风险识别评估工作,整合现有的风险识别评估成果,保证托管业务的全流程覆盖。其中,托管业务全流程包括产品客户准入、业务营销、业务审批审核、账户开立、清算交收、估值核算、投资监督、绩效评估、报告报表,信息披露、监管报告以及产品退出。其次,按照商业银行内部相关制度要求,建立托管业务风险检测报告机制,加强风险事件报告,积累风险数据并进行定期分析。最后,贯彻监督检测机制,做好外部内控鉴证,配合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部、内控与法律合规部、审计局的监督检查;开展自查自检,做好内部监督。

参考文献

[1]王颖,李铭.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22:43-44.

[2]牛文英.对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全程监控风险管理体系的探讨[J].科技之友,2012,(6):98-101.

作者简介:王欣伟(1982-),女,汉族,北京人,任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托管业务部,研究方向:金融学。

作者:王欣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院校班级学生管理论文下一篇:创作优秀民族舞蹈作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