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教学改革范文

2022-06-28

第一篇:运筹学教学改革范文

管理类运筹学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运筹学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教学实践和科研经验,分析了运筹学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培养目标为指导,应用为导向,提出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Abstract: Operational research which combin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 the core curriculum in management major.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an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eaching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nurtur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ardinal channel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with a train objective guidance and a problem orientation.

关键词:管理类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 operations research course;management major;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3-0206-03

0 引言

现代运筹学自五十年代引入中国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作为一门数学学科,运筹学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将现实问题转换为数学模型,以整体最优为目标,进而进行求解和优化,力争解决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利害冲突,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实现有效管理[1]。运筹学在处理问题时的优越性,使得它被广泛应用于商业、能源、军事等领域,并不断向应用、科学和数学三个领域发展。

1998年,运筹学成为经济管理类核心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立和解决各种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方法,特别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觉地用运筹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解决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2]。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筹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提高运筹学教学效果。

1 运筹学课程的特点

根据运筹学的理论和学科特点,运筹学课程具有如下主要特点[3-4]。

1.1 理论性与应用性并举

运筹学是以矩阵、随机论、算法等数学知识为基础的,通过建立模型对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统筹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运输规划、图论、对策论、库存论、排队论等。从内容来看,运筹学现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同时,运筹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交叉学科,始终以解决问题作为最终目标,面向应用贯穿于运筹学发展的始终。运筹学的诞生最早是为解决军事活动中各项有限的资源最优分配的问题,随后又被广泛运用与商业、行政等活动中。运筹学作为一门优化技术,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1.2 系统性和动态性共存

运筹学是一门有组织系统的科学,以系统的思想为指导,将有关系统相互关联,以整体最优为目标,它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运筹学的动态性一方面体现在其自身发展,运筹学的发展可谓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经历了“萌芽-经验-理论-推广”四个阶段,目前正在向新的方向发展;二是其研究对象和问题的动态性,实际问题往往十分复杂,受环境、时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不断发生变化,对象的动态变化性决定了运筹学要从动态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模型。

1.3 交叉性与多分支性相合

运筹学以工程科学为对象,以数学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实现手段。运筹学虽说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由数学、管理学、经济学、财务和会计等多门学科交叉而成,吸收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内容。运筹学的多分支性与其交叉性相辅相成,正是由于其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造就了内容丰富、应用广的运筹学。运筹学的分支有规划论、图与网络、随机论、存储论、决策论、系统仿真等,各分支也均活跃在不同领域中。

2 管理类运筹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结合本校运筹学教学特点和内容体系,管理类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 数学基础薄弱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动力不足是运筹学教学最大的障碍。管理类专业文理兼收,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基础课授课内容深度不够,造成管理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薄弱,且相关联课程授课存在时差的特点使得学生的数学知识或多或少有遗忘,造成学生难以理解运筹学中的理论推导,直接阻碍了学生学习运筹学的兴趣。

2.2 运筹学自身特点和教学体制问题限制了内容扩展

运筹学内容涉及众多有关数学、线代等理论知识、计算量大,方法体系多。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教师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难度大,其中让学生理解理论部分更占用课时多。加上部分高校压缩学时,教师不得不只能讲解基础内容,造成运筹学教学面不够广,不够丰富,限制了运筹学教学内容的扩展。

2.3 教学内容、形式单一使得运筹学学习索然无味

运筹学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规划轮、图与网络、库存轮等内容,教学形式一直沿用PPT和板书的教学形式,理论推导和案例讲授相结合。全过程以老师讲解为主,缺少启发、交流等互动环节,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主观感受。“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对运筹学有深入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更是无从谈起。

2.4 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学生难以学以致用

运筹学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现在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教学目标陷入空洞化和口号化的局面。多数高校运筹学授课偏重于理论,着重于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而脱离实际,缺乏体验教学和上机实验。学生在实际应用时只能生搬硬套,照猫画虎,学以致用难上加难。

3 管理类运筹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针对运筹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认识到必须充分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运筹学教学效果,做到教学与实践互动,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运筹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运筹思想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3.1 优化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

运筹学是软科学中“硬度”较大的一门学科。运筹学的学时设置按照不同专业要求可以分为

32、48和64学时。管理类的学生学习运筹学具有一定难度,给教师授课也带来了挑战。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度调整课程安排,在安排课程内容时应坚持适用性的原则进行适当调整:难度较大、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应少讲或不讲,应用性较强的内容的应多讲、详讲,纯理论的数学推导可以少讲。如对于数学基础扎实,学时多的可以增加图论、对策论等难度较大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改变单纯的理论推导模式,将公示推导专为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课上讲解与上机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改变运筹学学习枯燥乏味的局面。

3.2 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要坚持“教、学、做”合一原则,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课堂信息量大,表现手法灵活的特点,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视具体授课内容的特点不同,多种教学手段、方法灵活使用,互为补充。采用启发式和案例式相结合,情景式和体验式相结合,讨论法和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分析和决策,如解决从宿舍―教室―食堂的路线选择问题,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3 加强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可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个环节。校内实践包括实验、实训、竞赛、课程设计等。主要是是以小组团队为单位,在学习运筹学教学内容基础上,自主选择题目,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调研、资料检索、数据处理、分析求解建模等过程,经过充分讨论得出结论、给出最优决策方案的一种全过程综合训练。而校外实践是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项目,让企业自主安排学生,分配给学生任务。广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把它纳入到常规教学管理体系中,按照规范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实施;另一方面广泛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兼顾校内外讲座、论坛等免费资源,协同学校组织的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实现学科竞赛、参观考察、讨论学习等多种形式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合作共事与团队作战能力、协调与应变能力等。

3.4 改进考核方式

运筹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而以往单一的考试考核模式并不能反映出运筹学教学的目标,结果是使学生只会套用所讲授的算法对试卷中的相关问题机械地进行手工计算。因此可以采用小组课程报告、实验分析报告与笔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综合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与应用知识的能力。以笔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算法的理解程度与应用能力,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0%;以小组课程报告的方式不仅能够考察学生应用运筹学基本理论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反映了学生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这部分占总成绩的40%;以实验报告的方式考察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优化决策问题方法的水平,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0%。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应试学习向提高知识应用能力的方向转变,促进素质教育。

4 改革的实际效果

通过两届学生的实施和跟踪调查来看,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期末成绩明显提高,从原来的平均分为80上升到90左右;二是学生的评教满意度持续提升,学生评教达到优秀以上水平的教师比例高达100%,最高分为96分,最低分为91分;三是学生获奖数量和毕业论文方向选择,2014年国家级科技竞赛获奖数量达到80项,与运筹学有关的占12项,而毕业论文选择运筹学方向的比例相较于去年上升了9个百分点。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习应用能力都有了极大提升,有利于教学的继承式发展。

5 结束语

运筹学作为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其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在分析管理类运筹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根据现代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对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通过实施效果可知,这些改革可以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运筹学授课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胡运权.运筹学教程[M].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小林.《运筹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3):683-685.

[3]邹清明,陈建华.运筹学软件在经管类运筹学教学中的实践体会[J].大学教育,2013(11):60-62.

[4]韦福雷,胡彩梅.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经管类运筹学教学体系研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177-179.

[5]付峰.面向应用的管理类运筹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22):136.

第二篇:《运筹学》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应用数学教研室 执笔人:王丰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运筹学 2.课程类别:必修课

3.适用专业:统计学本(民汉语言使用) 4.总课时:56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 5.学分: 4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运筹学是统计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开设运筹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最优化的观点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运筹学根据问题的要求,对种种复杂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归结为一定的模型,然后运用数学原理与方法求得最优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以达到增加产量,提高利润,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消耗的目的。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第一章

线性规划(讲授16学时,习题课4学时)

主要内容:(1)绪论(2)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3)图解法 (4)线性规划的标准型及其矩阵表示,化成典则式的几种变换;(5)可行解空间的凸性与极点;(6)可行解空间的极点与基本可行解的等价性;(7)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最优判别条件;(8)单纯形法;(9)改进的单纯形法;(10)线性规划应用

重点: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最优判别条件、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及最优判别条件,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及方法

难点:可行解空间的凸性与极点、可行解空间的极点与基本可行解的等价性,改进的单纯形法

2.第二章 线性规划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讲授10学时,习题课2学时)

主要内容:(1)对偶线性规划问题的定义及性质(2学时)(2)对偶单纯形法(2学时);(3)灵敏度分析

重点:对偶线性规划问题的性质、对偶单纯形法 难点:对偶单纯形法,灵敏度分析

3.第三章 运输问题(讲授8学时,习题课2学时)

主要内容:(1)运输问题模型与性质;(2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3)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

重点: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 难点: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

4.第四章 动态规划(讲授12学时,习题课2学时)

主要内容:(1)动态规划概念与模型;(2)动态规划求解;(3)动态规划应用举例 重点:动态规划模型建立及求解方法 难点:动态规划模型建立

四、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五、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由平时学习情况(包括作业和课堂提问等)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构成,采用百分制。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成绩的80%,平时学习情况占课程成绩的20%。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杨民助,《运筹学》(第一版),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参考书目:[1] 胡运权,《 运筹学基础几应用》(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清华大学编,《运筹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其他必要的说明:

1.预备知识 本课程为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统计专业的限制性选修课,在学生具有线性代数和高等数学知识的前提下讲授本课程。

2.教学目的: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单纯形法、对偶单纯形法。(2)在深入掌握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有能力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授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讲透基本概念及其直观意义。〈2〉抓住典型问题、多讲例题,特别要注重思想方法的训练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3〉对于一些重要理论,着重分析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和方法,不强调严格的论证。

第三篇:《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使用)

(2013年7月修订)

Ⅰ 前言

运筹学是研究对人力、物力进行合理筹划和运用,寻找管理及决策最优化的综合性学科,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必修课。内容包括运筹学概论、线性规划及对偶问题、多目标规划、运输问题、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对策论、决策论、图与网络、存储论等。通过学习该课程,应了解运筹学对优化决策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特点,理解线性规划、对偶规划、运输问题、多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存贮论等分支的基本优化原理,掌握其中常用的模型和算法,具备一定的建模能力。

1、本课程的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讲述运筹学基本理论,应作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使学生对运筹学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要通过大量的实证例子来说明理论,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济头脑。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要处理好"宽"与"深"的关系,基本的理论内容不能省略,前沿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也应尽量反映。

2、本课程中决策优化方法内容的处理方法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可根据学生的原专业背景对内容进行取舍。对数学推导和理论证明不作过高要求。

3、本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特点,因此特别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整个课程应大量引用和使用企业管理优化决策实践中的例子,特别是能反应目前我国管理实践的案例,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4、本课程将案例教学为主线,通过重点讲授原理、个人研究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案例分析等环节,使学生掌握若干类经济管理领域中常见的运筹学典型模型,了解作为这些模型和数量分析方法对于解决经济、管理领域中问题和提高效益所起的作用;初步掌握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运筹学模型的方法和技巧。

本大纲适用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属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大纲使用说明如下:

1、大纲按要求分为“核心”、“重点”和“一般”三个层次,“核心”和“重点”是对方法、运算和应用的高层次和较高层次的要求,“一般”是指对概念等一般理论方面的要求。

2、为使用方便,大纲正文中将“核心”内容加下划实线(如对偶单纯形法),将“重点”内容加下划虚线(如影子价格)。

3、本课程教学参考时数为54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

正文

第二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运筹学的发展概况,主要内容和数学模型。使学生掌握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求解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标准形式;基础解;可行解;基础可行解;最优解;线性规划解的性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大M法。

2、熟悉:线性规划问题;凸集的概念;图解法解含有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3、了解:线性规划解的概念;两阶段法。

三、教学内容

1、线性规划问题,线性规划模型,标准模型。

2、线性规划解的概念:凸集,基础解,可行解,基础可行解,最优解。

3、线性规划解的性质。

4、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图解法、单纯形法、大M法、两阶段法。

第三章 对偶理论和灵敏度分析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线性规划对偶问题,灵敏度分析的概念与内容,掌握对偶理论及性质。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及性质;对偶单纯形法。

2、熟悉:影子价格;常用的灵敏度分析方法。

3、了解:灵敏度分析的概念和内容。

三、教学内容

1、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及性质,影子价格。

2、对偶单纯形法。

3、灵敏度分析的概念和内容,常用的灵敏度分析方法。

第四章 运输问题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运输问题的最优化原理和求解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运输问题的基变量;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最小元素法;伏格尔法;闭回路法。

2、熟悉;运输问题解的结构与性质;位势法;表上作业法。

3、了解;非平衡调运及其他问题。

三、教学内容

1、运输问题的基变量,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解的结构与性质。

2、最小元素法,伏格尔法,闭回路法,位势法。表上作业法。

3、非平衡调运及其他问题。

第五章 多目标(线性)规划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求解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偏差变量;多目标优先级;多目标处理;约束方程的处理;多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

2、熟悉:多目标的综合;多目标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多目标规划问题建立模型。

3、了解:简单的管理优化问题分析。

三、教学内容

1、偏差变量,多目标优先级,多目标处理,约束方程的处理。

2、多目标的综合,多目标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3、多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多目标规划问题建立模型。

4、简单的管理优化问题分析。

第六章 整数规划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整数规划问题的特点、掌握整数规划问题的解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整数规划问题的性质与定理;0-1问题建模;0-1问题求解;指派问题求解方法。

2、熟悉:常见整数规划问题模型及其特点;整数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分枝定界法的原理及应用。

3、了解:整数规划问题相关概念。

三、教学内容

1、整数规划问题相关概念;常见整数规划问题模型及其特点;整数规划问题的性质与定理。

2、整数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分枝定界法的原理及应用。

3、0-1问题建模,0-1问题求解,指派问题求解方法。

第九、十章 动态规划及其应用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最优化原理和求解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动态规划的阶段变量;状态变量;决策变量;效益函数;状态转移方程的建立;动态规划问题的建模。

2、熟悉: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动态规划递推方法。

3、了解:动态规划常见问题解析。

三、教学内容

1、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动态规划的阶段,状态变量,决策变量,效益函数。

3、状态转移方程的建立,动态规划建模,动态规划递推方法。

4、动态规划常见问题解析。

第十一章 图与网络分析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几种典型网络模型的特征及其求解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最优树问题;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

2、熟悉: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教学内容

1、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最优树问题、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

第十四章 存储论介绍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存储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确定性存储模型的解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存储轮的原理;确定性存储模型。

2、熟悉:存储论的基本概念;确定性存储模型求解。

三、教学内容

1、存储论的基本概念;存储轮的原理。

2、确定性存储模型。确定性存储模型求解

Ⅲ 教学组织与方法

1.教学组织:

(1)实施机构: 由医学工程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执行。

(2)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2.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为主的启发式课堂教学方式,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核心(掌握)”问题要保证讲透,“重点(熟悉)”问题要讲够,“了解”问题要作简单介绍。

(2)实验或实习:课外作业与练习,每堂课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要求做一定量的练习和思考题,以熟悉和巩固所学内容。

(3)辅导形式:辅导讲义、习题课与主要采取教师集中辅导和答疑,个别学生的问题可到教师办公室咨询。

3.考核办法:必修课程: ①考核类型:停课考试。 ②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③考试时间:期中、期末。

教学时数分配表

讲课内容线性规划对偶规划运输问题多目标(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存储论介绍合计教学手段CAICAICAICAICAICAICAICAI时数14866466454教学内容核心9255463236重点32333212190实验内容时数类型

第四篇: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T5504S007

课程名称(英文名):Sociology in China 开课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全年

开课院系: 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所属类别: ■哲学与社会科学类

□文学与艺术类

□自然科学类

学时/学分:2 □历史与文化类

□生物与医学类

[备注:请用此符号“■”表示选定] 主讲教师: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职 称 学 历

32 刘静华 女 讲师 硕士 45 邓群钊 男 副教授 博士 35 曹迁永 男 副教授 博士

选用教材: 参考书目: 社会学概论新1.【美】戴维·波谱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修(第三版), 2.吴铎,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郑杭生,北京,3.奚从清,沈赓方,社会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中国人民大学4.【法】让•卡泽纳佛,社会学十大概念,上海人们出版社,2003 出版社,2003 5.【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1 课程简介(200字以上):

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分析框架,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我国社会的运行状况和发展规律进行剖析,特别是就转型期中国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进行探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思维能力的目的,激发学生关注并投身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 考核方式:

开卷笔试70%,课堂10%,点名20%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学时) 【本章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对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经典研究或论著(论断)作简单考察,介绍一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以使我们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社会学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第四节 社会学与社会 【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社会学的定义、特点、研究领域、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社会学的地位。 基本掌握:社会的(良性、中性、恶性)运行和(协调、模糊、畸形)发展、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

一般了解:社会学产生的原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 1 联系、社会学的地位。

2. 社会、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 (3 学时) 【本部分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的起源与演进,考察社会的角度,社会结构分析,社会要素中人口因素及环境因素分析,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分析等。要求对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第一节 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 第二节 社会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第三节 社会运行 【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社会、社会结构、社会构成的要素、社会的特点、社会的功能、社会运行、评价社会运行状态原则、社会运行主要机制; 基本掌握:社会结构为何;

一般了解:社会运行机制的内容分析、社会学考察社会的三种角度。 3.文化与社会运行(3学时) 【本章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章分析了文化的含义、文化的特性、分类、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然后分析文化运行及其规律,最后对中西社会的文化模式作比较,探讨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要求了解文化的有关概念、分析角度,树立比较的观点,在不同文化模式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思考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我们的文化进行改造。 第一节 文化的涵义与特性 第二节 文化的分类 第三节 文化的结构 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 【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文化、文化的特性、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文化结构、文化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的功能;

基本掌握:文化震惊、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文化产业”问题; 一般了解:文化对于个人的影响、、边际文化。 4.人的社会化(3学时) 【本章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化的定义、类型,研究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分析社会化的过程、机制与内容。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第四节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社会化、社会化的种类、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的过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人格、弗洛伊德的“自我三段论”; 基本掌握:库里的“镜中我”、社会教化的方式、影响人格的因素、学校对社会化的影响。西方社会学家关于社会化的有关理论观点;

一般了解:社会化与人的关系、人类为什么需要社会化、人格组成的三大要素。人格理论 5.社会角色(3学时)

2 【本章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章“社会角色”主要介绍社会角色的含义、类型,简要介绍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与失调类型;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型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 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 【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社会角色、社会角色的涵义、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角色的类型、角色冲突、角色集、角色冲突的类型; 基本掌握:、角色丛、社会角色的表现、角色距离; 一般了解: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6.社会互动(3学时) 【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主要介绍社会互动的含义、类型、考察社会互动的理论与角度,对社会互动的过程与情景作简单分析,最后对“集合行为”作出分析。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 第四节 集合行为 【重点与难点】

熟练掌握:社会互动的定义、集合行为、集合行为的特征、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谣言加工的方式、流行的特点;

基本掌握:社会互动的理论、社会互动的情境、社会互动的过程、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一般了解:社会互动的维度、社会互动的类型。 7.社会群体(3学时) 【本章主要内容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两个大问题:一是关于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分类;二是详细阐述了几种主要的社会群体类型,包括家庭、邻里和同事;同时着重分析了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第二节 社会群体的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第四节 初级社会群体(基本群体) 【重点与难点】

熟练掌握:社会群体、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基本群体、群体凝聚力;基本群体的特征;社会集群、社会类属;

基本掌握、社会群体的类型、

一般了解:人类为什么需要群体生活、群体存在的基础、社会群体结构。 8.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3学时) 【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与资产阶级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根本区别。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并分析了我国改革前后社会的分层结构及其变化。

3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

第二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 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 第五节

社会流动 【重点与难点】

熟练掌握: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马克斯·韦伯分层理论、社会流动的涵义、社会流动的类型、合理的社会流动的作用; 基本掌握:我国目前社会阶层的状况;

一般了解: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 9.城市化(3学时)

【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城市化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城市化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动和文化特征、城市问题与规划等。

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动 第三节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第四节 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 【重点与难点】

熟练掌握:我国城市化的历程和几种战略;

基本掌握:城市的产生、发展、空间结构的古典模型、分析与变动 一般了解:几种城市规划问题和模型。 10.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3学时) 【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了社会变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区分了社会渐变和社会革命两种社会变迁的形式;介绍了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解决措施。 第一节 社会变迁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 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第五节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重点与难点】 熟练掌握:社会变迁的概念、社会现代化的的定义、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迟发展效果”、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改革是推进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基本掌握、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区别、社会变迁的动力、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一般了解:城市化、我国现代化进程。 11. 社会问题概述(2学时) 【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和界定,并就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存在的困扰问题进行分析。掌握中国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中国农村的扶贫状况;了解人口、环境、贫困问题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问题

4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第三节

人口、环境、贫困问题

【重点与难点】

熟练掌握:中国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中国农村的扶贫状况 基本掌握:当代中国社会的问题、四种社会问题的理论

课程负责人:刘静华

修订日期:2008. 8.31 5

第五篇:本科《运筹学实践》教学指导书

《运筹学实践》课程设计是以小组团队为基础,在学习《运筹学》教学内容基础上,自主选择主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调研、资料检索、数据处理、论证或分析建模、求解等过程,经过充分讨论得出结论、给出最优决策方案的一种全过程综合训练,是重要的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和创新应用能力致关重要。具体表现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定量分析与上机能力、综合与表达能力等)、合作共事与团队作战能力、协调与应变能力等。

一、课程设计选题

下面列出可供选择的一些课程设计题:

1、为所在班级同学设计几套不同要求的食谱;

2、为同学们设计几套个人储蓄方案;

3、结合小组同学的具体情况,设计几套因人而异的学习时间安排方案;

4、图书馆阅览室自习座位的合理设计(餐厅就餐桌凳数量、布局的合理设计);

5、选择一个企业,在实际调研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优化排产方案或生产—库存计划;

6、帮助农村某乡制定作物种植计划;

7、为某运输企业制定合理的配车计划;

8、为公交公司制定合理的车辆更新计划;

9、自选背景,解决选址问题,如自动充气站、急救中心、血站、医院、学校、发电厂、炼油厂、仓库、分销中心、打麦场等;

10、医院科室医生(学生超市、书店、食堂服务员)数量的合理配置研究;

11、某市旅游景点经典路线的设计;(高校联络最短路线设计;)

12、选择了解和熟悉的实际背景,收集相关资料,抽象出适当的运筹学模型,求解并进行结果分析,形成一个运筹学案例;

13、针对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辅助学习工具,如:LP灵敏度分析活动尺、求解网络模型的电子模板法设计、排队论公式汇总和记忆表格等;

14、选择《运筹学》教学网络平台的一个模块进行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

15、运筹学教材第三章到第六章的课后案例题,选择其一。

三、报告写作要求: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规范、良好的科研作风,参照科研论文的写作而提出的要求,包括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两部分,写作格式如下:

1、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课程设计》的主要成果,应反映研究的内容和结果,主要包括背景资料、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论证、或建模计算、结果分析、结论。

报告的写作格式应参照科研论文的写作,具体要求如下:

(1)标题(标题下为署名)

(2)摘要

(3)关键词

(4)正文

·问题的提出(选题意义、背景)

·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论证或建模、计算

·结果分析

(5)结论

(6)参考文献(作者 文献标题 出版社或杂志名 期刊卷期号 年月 页码)

2、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的内容应反映研讨过程的组织、开展的具体活动、小组成员分工与完成质量自评、收获与体会、缺憾与努力方向等内容,是对本组工作的总结与评价,应反映出每个同学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个人与小组的收获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学习写作“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对于培养学生规范、良好的科研作风有积极作用,应鼓励学生认真总结。

四、考核与成绩评定

根据分工、提交的报告资料及全班交流的表现综合评定,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分。

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也是压力产生动力,最终转化为成就感的过程,应当让学生明显感觉到三个层次上的提高:

(1)学有所获、做有所得;知识增值、能力提高;

(2)眼界开阔、认识升华;科学实践、研究入门;

(3)增强自信,理念更新;创新应用、激发活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行政复议法试题范文下一篇:乡镇领导的讲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