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教育全球化论文

2022-05-08

小编精心整理了《剖析教育全球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下,台湾技职教育走出一条适合高校发展、学生成才的道路。台湾地区技职类高校通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国际化办学、产学研结合、校友会建设以及注重信息化建设等发展策略,提高了学校在全球范围内的办学竞争力以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台湾地区技职类高校发展策略对大陆地区同类高校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剖析教育全球化论文 篇1:

论国外法学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借鉴

摘 要:我国的法学教育,特别是法学学位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全面而急迫的挑战。深入研究法学教育发达国家的制度实践,总结其多年累积起来的宝贵经验,剖析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法学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是提升中国法学教育质量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本文系统分析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法学教育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提出并反思“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怎样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这两个重大问题,为讨论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外国;法学教育;改革;经验

一国高等法科教育的功能定位,深深根植于一国特有的法律文化之中,为社会基础、习惯传统、法律体系、法律意识所制约决定,同时对一国法律文化的传承和改造发挥重要作用。全球化在各个领域不断地加速深入发展,为高等法科教育路径的选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现代各国法律制度中,从未吸收外国经验或借鉴外国模式极为少见,高等法科教育同样如此,互相沟通与借鉴是提升法科教育竞争力与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在全球化时代,法学教育的产品需要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实践。其中经济全球化具有了尤为重要的特殊意义,左右着高等法科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美国的法学教育及其改革经验

尽管美国属于英美法系, 英国法和英国的法学教育对美国的法律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但是美国的法学教育在同美国法律职业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美国将初级法学教育定位在研究生层次, 置于大学本科教育之后。在美国,法学院只招收已在大学完成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等专业, 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或者学习数学等自然科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

美国的法律教育主要分为三个层次:1)法律博士J.D(Juris Doctor),相当于我国的法学学士学位,学制为3年, 在职兼读需要4年。第一年是基础课程学习, 第二年的课程是有关工商业活动所引起的基本法律问题, 第三年的课程则大部分为选修课。三年内需修满80个学分,学分修满后由ABA授予学位即可以参加律师考试。美国9成以上的法律专业的学生读的都是J.D。美国的法学第一学位是J.D,如果没有获得J.D学位,在90%以上的州是不能参加律师资格考试的。2)法学硕士LL.M (Master of Law),其包括General和Specialized 两种,前者培养法学教育人才,后者培养法学研究型人才。3)法学博士S. J. D(Doctor of the Science of Law)(徐立,2010)。

美国法学的教育目标是促进法律职业或为法律职业提供准备,法学院的学生主要接受专业的法律职业训练和法学培养,可以说美国法学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律师教育。即:律师是美国的法律职业的基点,检察官是由国家所聘请的政府律师,法官的选任是由实务经验丰富、品行端正、执业多年并得到相应的法律职业管理机构推荐的律师中选任。这种法学教育意在培养法律人的思考方式、提高法律人的法律职业素质、提高法律人的职业能力,重点强调学生“像律师一样的思考”,认为“一流法学院的课程不仅仅是教授法律原则,更要教给学生律师的思维方式,而这正是他们适用不断变化的法律原则的基本工具”。基于法学教育的职业化目标,美国在教学方法上相当重视学生法律职业素质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突出实践教学的“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模拟口头辩论练习”(Oral Argument Exercises)和“诊所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等作为其主要教学方法。

美国法学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充分反映在法学院的课程设置上。法学院的课程设置十分灵活,一般开设约100门课程,分为一年级课程和高年级课程,一年级课程一般为必修,高年级课程为选修。各个法学院的必修课程基本上相同。法学院的学生一般需修满大约90个学分。在其教学内容中,必修课约占1/3。一项对60所法学院的抽样调查表明,49%以上的必修课集中在合同法、侵权法、刑法、民事诉讼法、财产、法律写作和研究、宪法上;38%的必修课为专业职责方面的内容。多数法学院在一年级开设核心必修课,后两年则主要开设大量选修课(胡利玲,2009)。

1992年,Mac Crate在全美律师协会年会上发表了一篇长达338页的报告,对美国法学教育的两大领域,即实践性的法律技能与理念价值提出了批评,详细列举了面向法律职业和就业市场的法学教育在培养年轻律师时,亟需提高的技能包括:解决实际法律问题、法律问题研究调研、法律分析与推理、事实调查、咨询、交流、谈判、上诉与可替代的争议解决程序、法律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认识和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等等。

2000年,纽约大学法学院院长John Sexton应邀在全美律师协会法学教育委员会成立10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作了题为“新千年的法学教育”的重要发言。他在这份报告中,全面检讨了美国法学教育现状,提出了21世纪美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Sexton院长说,从最为广阔的范围来看,本世纪的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相互依赖。“全球化与法学教育在许多层次上有交叉点。因为我们的毕业生将要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实践,他们要知道全球化的事实是如何影响到法律规定的运作,他们还要学会一套在多主权复杂社会中周旋的本领。”法学教育的国际化,这是经济全球化和法律服务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全球化最突出的表现是,美国各重点大学法学院近年来纷纷增加外国法的课程,增聘外国法域的教师,扩大招收外国学生的人数。其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与外国律师合作的能力。Sexton院长进一步指出,法律职业“近年来专业化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发展。今天,没有一个律师能够期望掌握所有的法律问题,面对所有的挑战。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律师成为技术人员,他们高度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而缺少了与其他领域专家的协作。”由此,他预测说,划分成不同专业领域的法学硕士学位(LLM)课程将越来越受到欢迎,而不分专业的传统的法学专业学位(JD)则面临着改革的压力。法学院不得不提供更多的专业课程,从而将彻底改变法学教育的通识性,不断增加其专业性。

2007年2月,卡耐基教学改进基金会发布了最新的题为“培养律师:为法律职业做准备”的报告,该报告倡议:法学院理应将学生所学习的法学理论、法律实践知识和职业身份进行综合(William M. Sullivan et al,2007)。卡耐基报告发布后,全美法学院都在重新审视其课程结构与内容,以便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搭建理论知识和实践分析之间的桥梁”,将“正式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为学生将来从事的法律职业做准备(Lisa T. McElroy,2009)。

为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培养能够与时俱进、具备解决复杂社会问题能力的职业法律人,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先后进行改革,哈佛大学也在长达3年的研究探讨之后于2006年10月通过课程改革计划,为全美新一轮的改革做出典范。哈佛法学教育首先确立了改革的目标:“让学生能够处理复杂和事件密集型的问题,……形成并评估解决办法、反思整个法律事业和法律研究与当代美国法律的前提和方法假设”,充分吸收“其他学科所提供的视角,以及设计高效和公正的法律制度有关的共同的理念与方法。”而具体的措施则是对第一年的课程新增三个新的必修课程:主要讲授成文法律制度与规范的“立法与规则”(Legislation and Regulation),受欧陆高等法科教育影响颇深,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相对的二年级和三年级时学生可以享受立法和行政法,以及广泛的可调整的科目(例如证券法、环境法、电信法),包括宪法性法律在内的高级课程;“国际法/比较法课程”(International/Comparative Courses),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介绍美国法以外的法律制度,在2009年春季学期学生至少在国际公法和比较法中任选一门;“问题和理论”(Problems and Theories),这门课程在改革中最具特色,旨在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反刍”,包括一个或多个跨学科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借由系统地学习法条和案例分析方法,检讨不同的法律理论,在这一课程中学生将始终以团队或模拟的形式进行学习。为配合这一课程,哈佛法学院在第一学期结束后还开辟了一个特别的学习时段,名为“一月学期”(January term)。在改革方案中,通过在学制上开辟了“问题解决”学习区间,实现研究性学习的专门化和制度化以示坚持法科教育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上坚持创新,不再依赖案例教学法,而是注意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即零散的规则学习——全面系统的制度规范与法律知识的学习——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训,其中讲授式课程和非讲授式课程几乎各占一半;坚持实践性、职业性与学术性、精英化结合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开设法律研究、律师分析方法、谈判、实务课、法律职业课强调作为哈佛法科教育特色的职业能力训练的同时,新增加拥有国际视野、以“研究——创新”为价值取向且结合理论与实务的课程(汪习根,2010)。

二、德国的法学教育及其改革经验

我国自清末修律以降,以继受德国法开启中国近代法学现代化之路。德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其法学教育素来以训练严格、循序渐进、注重实务著称。近年来,随着法学学科发展和法学实践中出现的新要求,德国法学界也在通过改革不断优化教育制度,加入现代化的因素,使其得以完善和推进。

《德国法官法》是德国法学教育实施的基本依据。其第5条规定:只有完成大学的法学专业学习并且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然后完成见习服务并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后,才能获得法官任职资格。同样,要成为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和政府高级文职官员也必须首先取得法官任职资格。由此决定德国法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分为大学教育和实践培训两个基本阶段(至少需要7年以上时间)。在正规教育结束后,学生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既是大学教育结业性考试,同时又是能否允许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的资格考试,通过者获准在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实习两年,要从事法律职业还需在实习结束后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两次考试通过者被称为候补法官,可以从事任何法律职业。

1999年,29个欧洲国家于意大利城市博洛尼亚举行会议,达成协议共同创造一个“欧洲高等教育区”(der europaeische Hochschulraum)。博洛尼亚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欧洲高等教育资格认证,构建易理解且具有可比性的学位体系,实行本科与研究生两级培养体制,采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加强学生在欧洲范围内的流动性,确保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欧洲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合作。2002年3月21日,德国联邦议会审议通过《法学教育改革法》(Gesetz zur Reform der Juristen ausbildung)。该法于2003年7月1日正式生效。这次改革的重点在于强化对大学生专业技能和法律职业素养的培养,强化法学教育的律师趋向,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考试制度和预备期等方面的改革(邵建东,2004)。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和职业前景来安排学习,并尽早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除此之外,为满足学生在未来从事法律职业过程中的工作需要,修订后的《德国法官法》第5a条第3款第1句还特别强调,应全面培养学生在法律咨询实践中所必须的关键性技能,特别是谈判管理、沟通技巧、修辞学、解决争端、仲裁、听证理论以及交流能力。在考试制度方面,将原来的第一次国家司法考试(die erste juristische staats pruefung)更名为第一次司法考试(die erste juristische pruefung ),并分解为“大学重点领域考试” (universitaere schwer punktbereichs pruefung)和“国家必修课考试” (staatliche pflichtfach pruefung)两个部分。在第一次司法考试的总成绩中,前者占30%,后者占70%。将选修科目的考试权移交给各大学法律院系的做法,有利于积极调动各个大学法学院系的积极性,强化其对学生的责任感,促进大学间的良性竞争(赫尔塔·多伊布勒-格梅林,2003),并且将大学的教育直接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相联系,克服原有体制下“大学只管教育而不管考试、各州只管考试而不管教育”的权责不清现象(邵建东,2004)。在预备期各个站点时间分配方面,修订后的《德国法官法》第5b条规定见习生(Referendar,又称“候补文官”)预备期要接受比从前更多的律师职业训练。德国传统预备期制度,无论是在站点的数目还是性质上,或者是在考试的形式方面,都明显着眼于司法界,以培养成法官为目标。立法机关态度的转变,无疑有利于见习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律师实务工作,培养必要技能。

三、法国的法学教育及其经验

法国现行的法学学位体制采用是本科(licence)三年, 硕士研究生(master)两年,博士研究生(docdorat)三年的欧洲大学标准化模式。也通常所说的LMD或358学位体系模式。

欧洲高等教育博洛尼亚进程的六个目标于2001年5月19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有33个缔约国参加的欧洲高等教育部部长会议上得到重申。这六项改革方向为:第一,采用一套明晰的,具有可比性的文凭体系; 第二,采用学士, 研究生(硕士和博士)两级一体的培养系统;第三,建立学分体系; 第四,促进各国大学人员流动; 第五,促进质量评估的欧洲合作; 第六,对等欧洲范围内高等教育的结合。此会议在《博洛尼亚宣言》的基础上,明确了欧洲合作网的目标,为整个欧洲教育提供了质量上的保障,成为各国改革的法律基础。

据此法国政府颁布的2002年4月8日的第2002-482号政令,规定了法国建设欧洲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重新设置的高等学历文凭,分别对应3年、5年和8年的累计修业年限;以学期和教学单位进行教学组织;实施欧洲学分转换体制等。法令自2002年实施以来,到2006年法国公立大学基本采用了欧洲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在新制度下的法国法学教育, 法国大学的法学院培养出大量具有能力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法律人才。其主要特点是:(1)统一、严谨的教育体制;(2)注重培养能力的教学体制;(3)基础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化教育。

四、日本的法学教育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

日本属于大陆法系国家,长期受到欧陆特别是德国高等法科教育传统理念的影响。这种理念认为,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是养成综合法律素质的教育,并不和法律职业挂钩。因此,日本四年本科的任务是系统地传授法律知识,偏重讲授式(Lecture)教育方法,注重法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培养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二战之后,日本百废待兴,亟需强化社会法治管理,逐步形成一个注重法律调整作用的预防型社会,法科教育在重视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取得很大发展,注重科学知识传授和法律基础的培养,再加上该国极难通过的司法考试,法学部实际上在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管理人才。随着20世纪90年代日本进入经济萧条期以及相关经济、政治改革的进行,高等法科教育无法满足司法的需求,于是在参考美国式法律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2001年10月6日日本司法改革审议会一致通过《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意见书》,2002年临时国会又制定《法科大学院教育与司法考试关系法》等,修改了《司法考试法》、《法院法》和《教育法》等,开始设立专门培养法曹实务人员的美国式法科大学院,作为法律职业选拔任用的必经流程。法科大学院是个独立于大学法学部而与司法考试、司法研修相连接的高度专门化和职业化的教育机关,其培养的“法务博士”(区别于传统的法学博士)同时从非法学和法学本科生中招录,招录考试统一为“无专业针对性的逻辑、表达能力的测试”,以培养具有通过司法考试进入“法曹”职业的法律人才作为定位,并以此指导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日本教育的改革,是建立在逐渐扩大研究生教育、限缩法学本科教育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在司法考试的报考资格方面,限制本科生报考名额,而法务博士在取得学位的同时即可取得司法考试的“特权”。这样,通过改革,日本作为一个大陆法系国家,其教育模式更加接近美国的一元制的法律职业教育。但在改革实践中,法科大学院也出现了教育成本不断攀升、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司法考试通过率低的问题,对此需要认真予以分析。

五、韩国的法学教育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

韩国高等法科教育改革与日本类似,但实施时间晚于日本。1995年12月组成法学教育改革特别委员会,同年12月19日修改公布了新《教育法》第109条特殊规定,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合法性依据。该条允许为了培养特定专业的职业人才,特殊情形下可以设立不设学士学位课程的研究生院。之后,以美国Law School为蓝本的《法学专门研究生院法》于2007年7月正式通过并在两个月后开始实施。根据该法规定,法科专门研究生院(简称法专院)自2009年3月1日起开始招生。整体构想与日本并无二致。

中日法律教育改革的主要区别有三个方面:其一,学士学位课程的存废,虽然两国都保留了高等法科学士学位,但在韩国,大学一旦设立法专院则不得继续招收学士学位课程新生,由于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等一流院校都申请设立法专院,高等法科教育资源职业化、精英化趋势相比日本更为明显。其二,法专院虽然同时招收法科和非法科本科学位学生,但是不区分培养年限都需3年以上,这样学生入读至少7年才能参与考试进入司法职业,这种精英化取向与日本大致出于同一种考虑,即对法律职业人员高质量的需求。其三,针对学习期限延长的情况,原司法研修院制度被废止,以司法部和法制处为首的主要国家司法行政机关纷纷与全国各法学专门大学院签订协议,为学生提供实务实习机会和教育,大法院和宪法裁判所更是不遗余力地筹划选拔高级法官到各大学开展法律实务讲学,指导模拟裁判(但一直对改革颇有微词的大韩律师协会迟迟未拿出替代方案)。鉴于目前日本改革已经出现的问题,韩国对法专院入学名额大体根据现行律师考试合格比例确定。

六、小结

总体上来看,世界发达国家对法律人才的培养层次都比较高,不仅有专门的职业教育阶段,整个职业教育被安排在包括素质教育在内的高等法科教育全过程中,而且其教育教学模式都有各自明确的目标定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别国经验,面对社会需求,认真思考“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怎样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这两个重大问题,十分重要。

下表对法国、德国、意大利三个典型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教育和司法考试进行比较分析,借以讨论其与中国法学学位体系和实务人才培养的同异之处。

由表可见,与中国相似,法、德、意三国都允许本科生参加司法考试与中国相同,但三国都将司法考试设置为若干阶段(如德国分为“第一次考试、实务训练、第二次考试”三个阶段依次进行),这些阶段中的关键环节是实务培训,没有实务培训的人即便通过了笔试,也无法获得职业任职资格。职业(实务)培训一般达两年时间,法国的律师甚至需要3一5年的工作或实习经历,才能成为正式律师。因此,这三个国家虽然没有像美国那样设置较高层次的法学教育,但由于有严格的实务与实践要求,事实上起到了相同的效果。综合地看,这三个国家通过将司法考试设置为多个阶段,延伸了法学教育,提升了法律人才的教育层次。虽然司法考试报名并未严格要求硕士毕业生,但由于考试难度较大,考试资格严苛,极大地限制了通过率,所以能够通过司法考试的人才也必定是高层次的精英人才。而将职业教育投放在事务部门的做法,与美国的法律职业教育方式亦有共通之处,即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理解和学习法律。这种制度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吸收,符合法律教育的性质。

作者:冯玉军

剖析教育全球化论文 篇2:

台湾地区技职类高校发展策略与启示

摘要: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下,台湾技职教育走出一条适合高校发展、学生成才的道路。台湾地区技职类高校通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国际化办学、产学研结合、校友会建设以及注重信息化建设等发展策略,提高了学校在全球范围内的办学竞争力以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台湾地区技职类高校发展策略对大陆地区同类高校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台湾地区;技职类高校;发展策略

台湾地区总面积约为36191平方公里,人口约2327万,拥有165所高校,其中,公立56所、私立109所。台湾地区的大学数量从1990年后期到2000年中期急速增长,2000年中期之后平稳发展。台湾地区大学不仅数量增长,其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培养出的学生质量更得到了多方认可。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他们的办学发展策略也应带给大陆地区高校一定的启示。2014年6月,笔者赴台湾参访了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国立台北科技大学、铭传大学和龙华科技大学等四所高校,其中包含了台湾顶尖的公立和私立技职类院校,这些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发展方向,其整体水平丝毫不逊色于普通大学。笔者将深入剖析它们的发展策略,探讨台湾地区技职类高校发展给大陆地区高校带来的启示。

一、台湾地区技职类高校概况

台湾地区拥有普通大学71所,技职类高校94所。技职类高校中有专科学校16所,技术学院23所,科技大学55所。科技大学中13所为公立,42所为私立。[2]与普通大学较侧重理论研究不同,技职类高校更加侧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此次笔者参访的大学就是其中的两所公立科技大学、一所私立科技大学以及一所私立普通大学。无论哪一类型的大学,他们都倡导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积极进行实践研究。

为鼓励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台湾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出了相当于大陆地区“985”“211”等计划的“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教学卓越计划”和“典范科技大学计划”等项目选拔出在科技创新、实践教学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大学,从而推进、资助台湾地区技术职业教育的发展。

此次参访的两所公立大学是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国立台北科技大学;两所私立大学为龙华科技大学、铭传大学。其中,国立台湾科技大学获得“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和“典范科技大学计划”的资助。国立台北科技大学被评为“典范科技大学计划”第一名,是企业家的摇篮。龙华科技大学在2006~2014年连续9年获得“教学卓越计划”资助,并获得“典范科技大学计划”资助,成立产学研发中心,是台湾北部地区首位入选该项资助的私立科技大学。铭传大学除连续多年获得台湾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学卓越计划”和“重要特色领域人才培育改进计划”资助外,还获得“奖励私立大学校院校务发展计划”连续四年均超过一亿元台币的奖励,并有12个系所通过美国大学工程认证(IEET认证),是第一个在美国设立分校的亚洲大学。

二、台湾地区技职类高校发展策略

这四所高校的发展定位明确、办学思路清晰,并在办学过程中尽一切努力践行自己的定位。他们无一例外都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国际化办学、注重产学结合、注重校友会建设和注重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

1.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台湾技职类院校非常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均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各校根据学校定位和专业特长采取不同策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在课程设置上与相应行业领域接轨。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使课程内容与相关行业接轨,明确列出某一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为学生绘制学习地图,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了解将来就业领域所需的各科专门知识技能。学生在校学习课程、参加各类实践活动,通过e-Portfolio学习历程平台绘制“八力雷达图”检测他们的专业实务力、品格实践力、国际移动力、创新创业力、信息应用力、团队合作力、领导沟通力和自主学习力,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鼓励学生考取专业资格证书。为提升生学生就业竞争力,各个学校均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专业资格证书。龙华科技大学的推广教育中心专门进行学生各类资格考试的培训工作,有商管专区、观光语言、设计证照、电脑证照、财经证照、生活应用、充电升级辅导班等分支,涉及的资格证书多达几十种。学生取得资格证书后学校会补贴报名费用的70%作为奖励,并在“创新、创意、创业发展中心”建立“考取证照、掌握未来”世界树来展示考取资格证书在8个以上的学生情况。这些鼓励和嘉奖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考取各种资格证书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些资格证书的考取不仅让学生加深了专业知识的理论认识也获得了进入企业工作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参加国际竞赛。近年来在iF、red dot award等国际设计大赛中,每年都有台湾学生获奖。2011年德国red dot award竞赛中,评审委员从三千多件作品中挑选出前100名,其中有34件是台湾学生作品,而其中又有16件来自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因此,国立台湾科技大学被red dot award称赞为全世界最好的大学,他的设计学院堪称世界第一。龙华科技大学在2010年至2013年间共获得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地举办的国际发明奖103项,其中32枚金牌、37枚银牌、20枚铜牌和14个特别奖。铭传大学的学生也在德国iF、red dot award等国际设计大赛中频频获奖。通过这些高水平的国际竞赛,学生不仅开拓了视野,并且能够学以致用,激发了学习和实践热情。

2.注重国际化办学

全球化使高等教育无国界,加大了国际人才流动性,造成国际间高等教育竞争。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统计,1980年全球有80万名留学生,2000年增长为190万名,2011年突破430万名。在学生国际流动性已成为高等教育趋势的情况下,为在全球高等教育中赢得一席之地,台湾地区高校积极开展各种国际化办学策略获得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

(1)通过参与国际评鉴和国际认证设立海外分校,扩大学校影响。铭传大学于2010年通过美国中部各州校院高等教育评审会(MSCHE)认证,成为亚洲唯一一个通过该认证的大学,并于2013年在美国密歇根州设立分校。该项举措一是可以让美国认证效益产生加乘效果,促进美籍学生赴台就读意愿;二是增进铭传大学师生在台美两地学术交流、学习和实习的机会;三是提升铭传大学在美知名度,增加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

(2)与国外知名大学签署合协议,促进共同发展。国立台湾科技大学拥有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并与近250所海外学术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通过交换生、双学位、海外实习、技术输出等多元境外学习渠道提高学生国际就业竞争力。与国际上近200所大学结盟,拥有来众多国家的国际学生。双学位制度、暑期工作坊和专业学习营为台湾本地学生提供超过30个不同国家的交换学习机会,将学生培养成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凭借着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国立台北科技大学也成为培养世界各国专业人才的重镇。龙华科技大学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洲等国108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推动校级合作与联合培养学生。此外,龙华科技大学所有工程相关系所均已通过IEET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教学品质与国际接轨。铭传大学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71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2013年其在校外籍学生达到1649人,位居台湾地区第二名,仅次于国立台湾大学。与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并且联合培养学生,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3)设立海外教育中心,以此为基地进行大学的辐射影响。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在印尼设立“台湾教育中心”,用于推动中文教学,宣传来台就读信息。通过举办展览和论坛,提供双方学术交流契机,拓展高等教育输出。铭传大学在韩国、蒙古、美国设立教育中心,通过开展互访、考察学习和学术研讨等活动宣传台湾教育。海外教育中心的设立有利于提高台湾高校国际知名度,吸收海外学生来台就读。

3.注重产学研结合

台湾地区技职类高校注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大力发展实践研究和校企合作。每所技职类高校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合作企业,不仅能让学生和教师学以致用、研究致用,还能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辅助学校办学。

(1)成立产学研中心,鼓励产学结合,促进学校与企业接轨。国立台湾科技大学与台湾电力公司、中山科学研究院、中华电信等多家企业建立产学合作,产学合作金额近两年每年达到十亿台币以上,专利件数逐年增长。国立台北科技大学通过建立菁英会、北科创新开发公司等亲产学环境引进实务课程、增进实务技能。鼓励教师赴企业实习,并将成果回馈课堂教学,制作实务研究教材。龙华科技大学的创意成型中心整合跨院系研发团队,使创意变为现实,使设计理念变成产品。学校与企业合作,打造了教师科研平台,提升了教师科研水平和实用性。

(2)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目前在校生9861人,教师1217人,其中专任教师417人,其他800名兼职教师均来自各企业,企业兼职教师几乎是专职教师的两倍。龙华科技大学目前有学生11000人,教师572人,其中专任教师248人,其余324名教师均是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通过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使学生在课堂就能了解到企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加强了校企合作,促进了学校研究与企业实际同步。

4.注重校友会建设

此次参观的四所大学均有专门的机构、人员管理校友会的活动、捐赠等事务。如台湾有10%上市公司的负责人是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的校友,每年30亿左右台币的办学经费中大约有5亿台币来自校友的捐赠。铭传大学毕业生至今已超过十三万人,已在海内外设立校友分会。借助校友会组织,校友们互相帮助,不论就业、创业还是求学,校友会都成为重要的支持力量。学校培养学生,学生进入社会后回报母校,形成了良性循环,校友会就是这一循环的载体。

5.注重信息化建设

学校要提高效率、效能,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此次参访的四所大学均有很强的信息化手段支撑学校各项事务运转。如铭传大学的资讯网络处有专门人员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将教务、学务、人事、财务、研发、总务等各部门在信息系统中整合起来。实现了用户单一入口接入信息系统即能完成所有工作学习任务。通过整合的信息系统,教师和学生在校的成长过程被记录下来,形成了珍贵的资料。各部门信息系统的融合消除了信息孤岛现象,提升了学校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三、启示

作为首都市属工科院校,与台湾地区的科技大学类似,一方面他们的发展策略可以借鉴,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进行建设和发展。

1.多元化提升师生实践能力

(1)鼓励教师到校友、校企合作单位学习培训:一方面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缩短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与企业联合进行科学研究,并将企业实践内容带回课堂。

(2)聘请有行业资格背景的教师或兼职教师:在引进教师方面,除注重教师的学历背景外,也要注重教师的行业背景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引进一定数量的企业兼职教师授课,既能缓解专职教师压力,又能给学生带来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3)鼓励资助学生和教师参加国际竞赛:通过国际竞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教师的实践能力,也能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2.多元化国际化办学

一是加大与国际高校的联系合作,签订合作协议,便于学校师生的学习和交流。二是在海外设立教育中心,通过组织论坛、教育交流活动来宣传学校,吸引外籍学生就读。三是聘请能讲授专业课程的外籍教师,鼓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师开展英文授课,提高在校本科生尤其是研究生的全英文授课比例。

3.进行信息化整合建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各部门均有自己的信息系统,教务处内部又有多个系统,导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学、科研、人事等重要部门信息互不相通,使得大量信息重复输入且缺乏完整性。因此,有必要成立专门部门负责信息化整合建设,自己编写代码程序,这样能够随着学校的发展随时更新,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建设一个整合的信息系统,才能将学校各部门联系起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

四、总结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深入开展国际化办学,提高学校的全球影响力是各大高校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当今人才竞争、知识竞争、教育竞争的趋势下,提高学校办学竞争力是一个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

(责任编辑:王意琴)

作者:代晓明 徐晓敏

剖析教育全球化论文 篇3:

全球化视野下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核心理念探析

摘要:分析了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沿革,阐述了近、现代中国学校体育从未停止过追寻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客观实事。在剖析现代化的涵义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全球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指出宣传和平、倡导平等与人权;培养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格;强调环境教育是全球化赋予我国教育的新使命。由此提出了体育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在于:1)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体育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3)体育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关键词:全球化;体育;教育;现代化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P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1 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沿革

追溯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历史,可清晰地看到,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从未停止过追寻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从清末“洋务运动”开始,清政府主张“西学中用”,模仿西方教育,废科举,兴学堂,于1903年拟定并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学堂都设体操科,内容主要为德式普通体操和日本兵式体操,从此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来学校体育中不讲尚武和没有体育的历史。

1912年,民国成立后,首次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平均发展”的思想,并大量借鉴西方教育经验,大兴教育改革之风。即便在北洋军阀当政期间,特别是“五四”运动后,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学校体育的现代化进程仍在进行中。1922年公布了《壬戍学制》,次年又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教学内容也由兵操和德式体操改为游戏、田径、球类和现代体操等综合教材。

国民党统治期间,受西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影响,学校体育比起清末和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又有了较大发展。美式体育教育逐步盛行,学校体育中主张体育即教育,体育即生活,强调儿童个性自由发展,尊重其意愿和兴趣,推崇游戏、舞蹈、竞技运动等自然性体育活动。1936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编写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授细目,1940年制定并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1942年后编写了体育教材和参考资料。其学校体育现代化发展可谓风头甚劲,一日千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我国的新教育方针和体育方针为指导,借鉴前苏联学校体育的经验,在改造旧体育的基础上,创建了新的学校体育。新中国的学校体育有着明确的方向,即增强学生体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超越以往的是,在教育部颁布的教育计划规定:从小学到大学二年级,体育课为必修课,每周2学时。这在当时乃至现在,依然是非常超前的举措(即便是在今天,在教育极其发达的美国,学校体育课仍然只作为选修课存在)。1956年教育部编订并颁发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由此建立。

纵观以上数段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我们清晰可见的是学校体育现代化贯穿始终。从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效仿西方和日本的经验,颁布《学校系统改革命令》,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直至改为“体育课”,迄今已逾80余载。如今,体育已成为贯穿我国全部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有国民教育机构都被要求保留至少一块体育活动的空间,所有学生都被要求修体育课和不间断地参与体育活动,作为养成教育范畴中的重要内容,体育――已然成了中国学校教育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生活态度、价值观及其行为方式等各方方面面的教育过程。

现如今,我国学校体育的现代化进程并未由此减缓。相反,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汹涌袭来,我国各行各业的改革步伐在加快,加速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之必然。现阶段的学校体育面对种种社会问题,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领域,离现代教育和现代社会的要求尚有相当大的差距,既难以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难以担当起辐射社会、传播文明的重任。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社会需求错位,究其原因,仍在于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的模糊不清。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全球化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影响出发,探析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2 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与体育教育现代化的涵义及其意义所在

2.1 现代化的涵义及意义

关于现代化的涵义,历来学者们见仁见智。大体上有两种观点:一是将现代化视做现代社会所具有的静态特征,这种观点类似于通常所说的现代性。而大多数学者则把现代化当作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正如亨廷顿所称:“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的一切领域”。[1]正因为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才有前现代化、现代化、后现代化的阶段理论;正因为现代化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的—切领域,才有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之分,也才有经济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等概念的提出。

人类不禁反思,现代化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现代化的意义就在于“人”的现代化。[2]

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现代化就是会朝着发展、进步的方向,把人类带到幸福的彼岸。人类不仅会享受到优裕的物质财富,而且会享受到个体精神自由的愉悦。然而,一个事实不可否认,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让人类在享受现代化物质成就的同时,同样在体验着现代化所带来的苦果。

2.1.1 现代化的危机是文化危机和现代人的价值迷失

人类为了不断地做大“经济馅饼”,疯狂的掠取自然资源,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千疮百孔、满目疮痍。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更为可悲的是,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的漫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和贪婪的占有关系。

2.1.2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人的主体性是个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因此,社会发展的关键不是导致主体性的终结,而是要给人的主体性灌注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其次,从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来看,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再者,物质财富的丰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制度的构建固然是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但这些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能为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提供条件。离开了人,这些发展也就失去意义。

因此,现代化最根本的目的与意义,就是要确立“人是现代化目的”的观念,使现代化真正是“属人”的现代化,而不是“异己”的现代化[3]

2.2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本质意义

与“现代化”的内涵相一致,教育的现代化也有各种提法,比如基础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的终身化等。从层次上说,所谓教育现代化,不仅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现代化,也不仅指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的现代化,还体现于教育观念的现代化[4]

何谓教育现代化?什么才是真正的、正确的符合我国需求的教育现代化?本文认为,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完善与发展。原因在于:第一,人是教育现代化的主体,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过程,是在人的作用和推动下发生的过程,人正是通过教育这种实践活动方式来表现出自身的价值;第二,人是教育现代化的目的,人是教育现代化的主体,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量,而且要使教育现代化服从于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是人的主体性在教育现代化中的必然反映;第三,从教育自身的特性来看,教育是人促进自我完善的实践活动,教育目的必然是指向人的完善与发展[5];最后,现代化的目的与意义就是使现代化成为真正“属人”的现代化。

2.3 体育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意义

由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这些上位概念出发,则不难理解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意义。

学校体育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层次上说,所谓体育教育现代化,不仅指体育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现代化,也不仅指体育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的现代化,还体现于体育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同样,其本质意义仍在于促进其教育主体――人的完善与全面发展。

3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责任及教育现代化内涵

全球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角度都可以诠释出不同的理解和内涵,对于教育而言,它属于文化的范畴。一方面,这个概念用定义诠释了一系列发展进程,这个进程席卷了这个星球的大部分地区,或者说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影响,所以这个概念具有一种空间的内容。另一方面,它意味着形成世界共同体的众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横向联系和相互依赖性都在不断加强,横向的扩大和纵向的深化同时进行。[6]因此,本研究按照文化学的角度去理解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是这样一种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决策以及所进行的活动,对于距离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都能产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后果。

3.1 全球化赋予教育的责任

如果说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纵向发展过程,那么全球化则是人类的横向联系不断加强的历史过程。虽然全球化与现代化交互作用、互相推动,但从本质上说,全球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现代性扩张的反应。没有现代化所引起的全方位变革,就不可能出现全球化,这是工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扩张本性所决定的。[7]用吉登斯的话来说,全球化的本质是流动的现代性。

当前,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体化发展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在创造历史,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过程中,不知不觉在全世界范围内留下了无数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和平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种族问题、环境问题、平等问题都在严重威胁这个星球的稳定与发展。而教育,作为人们用来改变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的有效工具,必须肩负起塑造未来、开创未来的历史使命。因此,全球化赋予了教育以新的历史责任――保证和实现整个人类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3.1.1 宣传和平、倡导平等与人权

教育必须有助于增进个人之间的理解、团结和宽容,也必须应该促进有助于尊重人权和积极承担维护这类权利并有助于建设一种和平与民主之文化的知识、价值观、态度和技能等。[8]《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郑重宣布:我们深深关注暴力、种族歧视、寻衅的民族主义以及违反人权的现象,关注宗教的不宽容和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恐怖主义,并关注日益扩大的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这些现象威胁着各国和国际的和平与民主的巩固,而且还影响发展,所以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教育公民的责任以促进和平、人权和民主。

3.1.2 培养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格

《学会生存》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9]在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时代,人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过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凸现,对于人的改造也愈加迫切,改造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人成为社会和谐发展必须的条件,教育要为所有人服务。

3.1.3 强调环境教育

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继续发展,影响人类和平与安宁的首要因素。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就指出:为今世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一项紧迫任务。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新思想、新观念。鉴于此,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布《转变关于地球的概念》中提出:人类与地球相和谐:走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全部目标是为了地球的绿化,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和谐,为了世界可能的最佳发展。[10]

全球化为现代教育导入新的责任,由此也赋予我国教育现代化以全新的内涵。

3.2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何谓教育现代化?什么才是真正的、正确的符合我国需求的教育现代化?透过全球化的视野,去观察教育,可以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全球化的发展与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质表明了教育自身存在的扬弃、决定了它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发展的新方向。

现代化既是一个时间的概念,集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位一体。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集全球、区域和中国三位一体。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自身的特色考虑,本研究认为:现代化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无论是宣传和平、倡导平等与人权,培养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格还是强调环境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健康发展。其次,现代化教育倡导终身教育,无论是儿童、青年、妇女还是老年人,都有学习的需要,也应该享有学习的权利。第三,现代化教育强调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教育的理念之下,让所有人形成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新态度、新观念。可以说,没有教育的积极干预,就不可能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现代化教育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把握当前的机遇,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4 体育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我国体育教育一直以来强调“以增强人民体质为主”,主要是从生物学角度去理解体育的功能。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体育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发生着变化。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现代化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透过全球化视角,结合上述指导意见,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

4.1 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全球化强调“以人为本”,体现在体育教育观上就是“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是一切的根本,体育作为一项以身体运动为手段的教育活动,它的首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让学生在体验身体运动的过程中,强健体魄、愉悦心情,从身心两方面都得到锻炼。

4.2 体育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全球化提倡培养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格,体现在体育教育观上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强调体育的教育功能与综合价值”。[11]学校体育工作转变到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的上,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目的不再仅仅是看中比赛成绩,强调精英体育,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竞争与对抗中形成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的提高,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与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开拓精神。把体育教育的中心转向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健康发展。强调从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化着手,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4.3 体育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全球化强调“可持续发展”策略,体现在体育教育观上就是学校体育要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把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作为体育教育的出发点,努力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能够实现“终身体育”用得着、使得上。

参考文献:

[1] [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2:128.

[2] 王步,高力翔.关于全球化对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影响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5-8.

[3] 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3):52-66.

[4] 黄济,郭齐家主编.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93-195.

[5] 张世鹏译.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9-42.

[6] 付轶男.现代化、全球化与公民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 2006,(1):66-70.

[7]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9):52-55.

[8] 赵中建.教育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189.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

[10]赵中建.教育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58.

[11]王平.从科学发展观谈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内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6):10-12.

作者:高力翔 王 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非线性通信系统论文下一篇:新时期初中生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