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2022-09-11

有很多人都在想大学生普遍学习激情不高是什么原因?是飞扬跋扈的物质发展提供了太多的诱惑, 还是越来越早的心理成熟导致了恋爱的分心?是从小到大的平淡教学磨灭了学习的兴趣, 还是长期被动的学习方式抵触了学习的情绪?是高校“六十分万岁, 多一分浪费”的风气盛行, 还是社会上“没钱托关系, 有钱当老大”的阴暗效应深入了人心?总而言之, 当代大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相对欠缺,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么做, 以使他们重燃学习的自觉精神。

1 主观剖析, 重生学习中的复合型兴趣

1.1 春兰秋菊香, 建立天生我材的信心

当“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古训在基本脱离语文教育的大学生中一点一滴的被蒸发, 当“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的戒律在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一步一步的被淡忘, 有些大学生越来越找不到自信, 越来越没有激情。他们得过且过, 没有穷则思变的勇气;他们睡觉上网, 没有淡泊明志的毅力。笔者认为, 要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主观剖析首先就要解除这个最大的精神障碍, 要让大学生明白, 在大学里面,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 还应该多涉猎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 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中外教育、艺术文娱、天文地理、生态防治等等, 正所谓“识广不翻船, 技多不压身”——如果不能做专家, 那我们至少也要为自己以后打下基石。春兰秋菊, 各有千秋;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1.2 独当一面墙, 打造自食其力的勇气

在一些缺乏理想的大学生中, 他们读书的目的极度模糊, 因此也很难形成一如既往的学习热情。他们没有“走南闯北, 舍我其谁”的霸气, 没有“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豪情。他们会认为, 在这个社会上, 几乎所有的事情都靠人情人脉;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交在父母的手里, 把以后的发展归在运气的门下。笔者认为, 要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主观剖析第二步要做的就是, 让他们明白“100%的成功=30%的智商+60%的情商+10%的运气”这个等式的含义, 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命运是可以自己操纵的, 让他们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道理。父母双亲不能依靠一生, 感情透支不能索取一世, 没有自食其力的勇气, 没有独当一面的决心, 也就没有活着的意义了。

1.3 老大徒伤悲, 心生时不再来的紧迫

世间万物, 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驰久必张。经历了高考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所有来到大学的学生无不怀揣一颗轻松的心, 然后一段时间下来, 当聪明的他们把握了大学的考试规则之后, 就开始不自觉的松懈了——“没关系, 只要在考试前复习复习就够了。”于是, 他们就有了很多的时间:晚上十点上床, 早上七点四十才起来, 还天天追加午觉;有空就上网“学习”, 周末就逛街看电影;小假小耍, 大假大耍;平时的香拿来束之高阁, 直到毕业了才去找佛脚。笔者认为, 要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主观剖析第三步要做的是让大学生尽早明白“时不予我, 过期不候”的箴言, 尽早听见“劝君莫爱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的警钟。乌飞兔走, 白驹过隙, 尽在弹指一挥间。

1.4 兴趣冲在前, 挖掘源源不断的动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 动机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所以, 激发学习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有了信心、勇气和时间紧迫感之后, 笔者认为, 要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主观剖析第四步要做的是, 自己去挖掘学习的兴趣, 自己去结束“涛声依旧”的学习模式。我们不提倡国外那些大大咧咧、无拘无束的上课方法, 但是我们可以适当的参与一些课堂之内的活动。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 我们可以参与交流, 参与思考, 也可以参与口述, 参与阅读等等。比如在政治课上, 你可以跟同学们一起分组讨论, 然后再上台演讲;比如在外语课上, 你可以跟同学们一起编排话剧, 然后再分角色扮演。课堂有了变化, 眼里有了新意, 自己也就找到了动力。

2 客观考虑, 改善教学中的模式化套路

2.1 制度约束, 让大学生近朱者赤

一个科学的制度, 能给大学生营造蔚然成风的学习氛围, 也能培养他们争先恐后的学习精神。如果学习的成绩可以得到保障, 那么学习的热情也就理所当然的会被唤醒。大学里的学生党员、团委里的各位干部, 班级体的所有班委, 都是在学习方面出类拔萃的, 如果能建立一种制度, 让这些优秀学生主动去帮带身边的其他学生, 跟他们建立真诚的友谊, 那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势必上涨。具体的方法可以让每位干部负责多少同学, 也可以颁布一个告示, 让其他同学主动去找他们喜欢的帮带者。作为一个干部, 相信不会对帮助同学持反感态度;做为一个学生, 相信也没人愿意不思进取, 自甘堕落。

2.2 感受使命, 让大学生直面责任

这应该算是比较高级的动机。如果大学里的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 也能经常从世界、社会、人生、理想的高度来为大学生做一些以故事为载体的思想引导让大学生既能了解到就业的压力, 又能明晓自己的社会使命, 那么, 这应该是可以触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笔者认为, 这里的“思想引导”最好不要动辄就把马克思前辈和毛泽东爷爷搬出来, 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听到这些大道理的时候, 都难免会心不在焉, 力不从心。具体的做法该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师们要先以谈心的方式接近学生, 对学生动之以情, 然后再把道理从小讲到大, 让学生晓之以理最后, 还可以对学生诫之以害, 甚至和学生结之以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学生相信了老师, 就会认真考虑老师的话, 那么, 感受使命和直面责任就指日可待了, 自觉学习也就不在话下了。

2.3 教学相长, 让大学生掌握方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众所周知, “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因此, 高校教师在教学中, 要重视学法的研究, 让大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2.3.1 精心设计, 指导学生思考问题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么问, 就是思考问题。”大学生读了这么久的书, 考了这么多的试, 俨然已经备足了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大学教师, 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教学进度, 而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挖掘和利用, 那无异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舍本逐末。实际上, 大学教师完全可以设计出富有价值的问题, 促进大学生的主动思考, 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微生物这门课程中提到军团菌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下去收集军团菌的病理机制或者防治方法。

2.3.2 小组讨论, 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过程, 为避免学生在转化难点时, 在交往上陷于孤立性, 在思维上滞于片面性, 高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探索, 再合作学习, 一方面倡导组员之间互教、互启和互学的精神, 一方面注重大学生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的结合。例如对胆囊的研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对胆囊的解剖位置、组胚形态、生化机理、生理功能、病理原因和诊断措施等分别进行探究, 然后再做综合。这种携凭带据的讨论形式不但能够扩大学生的有效参与面, 还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方法上的补充。

2.3.3 鼓励猜想, 引导学生自发验证

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们发现知识的过程, 是一个凭借自己直觉, 先提出某种猜想, 再进行验证, 进而揭示出某一有关规律的过程。因此, 高校教师在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 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猜想, 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例如在医学分子机能实验中, 教师可以只引出一个方向, 具体的课题和实验设计则完全交给学生们自己去做。有了基本的理论支撑和实验可行性之后, 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完整的实验, 收集各种数据, 以做最后的分析和统计。

2.4 体验成功, 让大学生保持活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高校的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求知欲望, 还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因为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从而促进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探究新天地, 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例如:在政治讨论课上, 教师可以对发言者的精彩之处多做赞许;在外语朗诵课上, 教师可以对朗诵者的亮点所在多加圈点;实验设计课上,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聪颖睿智或细腻严密多些表扬。当学生真正尝到了“发现者”、“研究者”或者“探究者”的滋味的时候, 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也就随之建立了。

摘要:现在大学生越来越找不到自信, 越来越没有激情。他们得过且过, 没有穷则思变的勇气;笔者认为, 要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要让其明白, 在大学里面,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 还应该多涉猎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 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

关键词:兴趣,责任,方法

参考文献

[1]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EB/OL].百度网站, 2007-4-17.

[2] 施静忠.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 池塘春草.论自主学习和自觉学习.2006-9-1 0.

[4] 怎样提高学习自觉性[EB/OL].百度网站, 2006-5-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程审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有效应用下一篇: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