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论文范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教学案例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师生解决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精心选择典型性强、综合性强的公关案例开展教学活动,力求取得了最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篇:教学案例论文范文

函数的案例教学与教学案例

摘 要: 为了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学生,高职经济数学教学方式需要转变,本文以函数一章为例,阐述了函数部分改革的思想、方式和相关案例,教会学生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高职数学 函数 案例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职数学教学正在向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转变。在这种转变中,如何改革高职数学教学,尽快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并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部分生活中的问题,已经成为一大重点问题和难题。

在众多的改革队伍中,我校基础部的数学教研室的教师在积极地对经济数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改革。在此次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采用了模块化教学,并且每个模块由专门的教师负责,从教哪些内容,什么是重点难点,如何教,到实际应用部分(与专业结合),全权由该教师负责。先由负责每个模块的教师手写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然后试讲给其他教师听,听取建议后修改,再到试点班级试讲,经过多次修改后方可在全校范围内推行试用。这是一个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对于教师和学校而言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为了更好地工学结合,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我校教师积极地搜集数学模型、教学案例,甚至是到其它专业课教材中寻找与数学挂钩,能用数学解决的专业问题。以下我们以函数一章为例阐述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

函数的概念高中时学生都已经学过,所以我们在课程安排中只简单地带领学生回顾函数的类型及其简单的图像,而不作过多的理论说明。我们教学的目标很明确,教会学生学会用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将生活中的问题模型化,然后解决问题。本章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的讲解,模型的建立,教会学生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下为部分具体案例。

案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规定,公民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2000元的部分不必纳税,超过20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此项税款按下表计算:

(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按此规定解答下列问题:

(1)设甲的月工资为5000元,他需缴纳税款多少?

(2)若乙一月份应交所得税款95元,那么他一月份的工资是多少元?

本题是用列表法表示的分段函数型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税率表,要将超2000元部分分段,每段对应不同的税率,应交税款是每段税款之和。

解:先列出函数模型:

f(x)=0(x≤2000)(x-2000)×5%(2000

化简后得到模型:

f(x)=0(x≤2000)(x-2000)×5%(2000

(1)将x=5000代入f(x)=(x-4000)×15%+175,得到:f(5000)=(5000-4000)×15%+175=325元。

(2)因为95<175,所以选择代入f(x)=(x-2500)×10%+25;

得到(x-2500)×10%+25=95,x=3200元。

分析:分段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多,比如以时间、重量、距离为计量单位的收费系统,场地租赁费,邮政信函、包裹,行李运输费的计算,这些都是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收费标准,所以需要分段函数来计算。又如商店里面的折扣,购买不同的数量有不同的折扣数,这些都可以通过建立分段函数的模型进行求解,所以教会学生分段函数的建立是函数运用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案例二:外币兑换与股票交易中的涨跌停板

按某个时期的汇率,若将美元兑换成加拿大元,货币值增加12%,而将加拿大元兑换成美元,币面值减少12%,今有一美国人准备到加拿大度假,他将一定数额的美元兑换成了加元,但后来因故未能成行,于是他又将加元兑换成美元。经过一来一回的兑换,结果白白亏损了一些钱,这是为什么?

解:设x美元可兑换的加元数为y=f(x),

y加元可兑换的美元数为x=φ(y)。

y=f(x)=x+0.12x=1.12x,

x=φ(y)=y-0.12y=0.88y。

先把x美元兑换成加元,得加元数为f(x),

再把这些加元兑换成美元,所得美元数应为Z=φ[f(x)],

即:Z=φ[f(x)]=0.88f(x)=0.88×1.12x=0.9856x

因为y=f(x)与x=φ(y)不是互为反函数,所以不同,若互为反函数,则φ[f(x)]=x,不会亏损。

分析: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亏与挣的事情发生,如何挣,为什么亏?我们需要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而直接凭感觉是不行的,感觉在很多时候会欺骗你。我们需要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理性的眼光看待身边简单的问题,然后通过具体的分析来了解这是一个什么过程。上面的案例不仅仅在外币兑换中经常出现,而且在股票市场中也屡见。上海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抑制股票市场中的过度投机,规定了一只股票在一个交易日的涨停跌幅均不得超过10%的限制,分别称之为“涨停板”和“跌停板”。若某只股票第一个交易日涨停,而第二个交易日又跌停,则股价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原地,而是比上涨前更低了。这其中道理与造成外币损失的原理是相同的。

案例三:某物业公司策划出租100间写字楼,经过市场调查,当每间写字楼租金每月定为5000元时,可以全部出租;当租金每月增加100元时,就有一间写字楼租不出去。已知每租出去一间写字楼,物业公司每月需为其支付300元的物业管理费,求租金与收入的函数模型。

解:设租金定位x元每月,则每月每间收入为x-300元,收入为R(x),

R(x)=(x-300)(100-)

=(x-300)(150-x)

分析:这也是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涨价了,固然消费者将减少,当减少的比例一定的情况下(当然这需要有市场调研),那么什么样的价格是最合适的,到底能挣到多少?这些都将不再成为难题,可以通过成本、收入及利润之间的关系得到答案。

案例四:抵押贷款——每月还贷问题

模型:设贷款额为A,月利率为R,抵押贷款期限为N个月,按复利计算,每月还钱x元,还款约定从借款日的下一个月开始。

x=,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公式,只需代入贷款数额和月利息率,期限即可很快算出每月需向银行还多少钱。在这个公式中,可能有人会觉得次方高,无法计算,但其实随着电脑的普及,我们可以通过点击电脑的“开始”菜单,然后“程序”→“附件”→“计算器”→“查看”→“科学型”→,就可以很快得到任何高次方的答案。

例:若小王夫妇购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共50万,首付了10万,其余向银行贷款,申请按揭,银行的月利息率为0.5%,贷款期限为10年,试问小王夫妇每月要还银行多少钱?

解:A=400000,R=0.005,N=120,代入x=,

x=≈4439。

答:小王夫妇每月需向银行交4439元。

分析:目前很多中国家庭都在贷款买房,每月在供房,如何计算房贷,贷款多少钱合适,到底自己还了银行多少贷款,付出了多少利息钱,都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求出。又如现在很多商家在进行分期付款的购物促销,表面上每个月只需几百就可以购买几千甚至几万的商品,但实际上这样是否划算,也可以代入上面的公式进行计算。将自己的财务状况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仅靠银行或者商家来计算,等待着别人说要交多少钱就多少钱,这才是现代理性人的精明财务头脑。

以上案例仅仅为函数这章教学改革中的部分案例,除此以外,我们还安排了常用经济函数(成本、收入、利润、需求、供给函数),计算单利、复利、贴现及物流中一致性存贮模型等的专题讲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采用案例教学,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建立函数模型,不仅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教会了学生如何利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此以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尝试着用数学思维来解答,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探索,不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自己动脑思考,动手计算,大大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研究还是初步的,我们将在以后每章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探索,为提高高职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心灿.高等数学应用205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杨桂元.数学模型应用实例.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课题项目:“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教机职字2009310号

作者:王 锟

第二篇:精选教学案例,提升《公共关系学》教学效果

【摘要】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师生解决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精心选择典型性强、综合性强的公关案例开展教学活动,力求取得了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建设 公共关系学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可上溯至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但它真正成形却是20世纪以后的事。较早地重视案例教学的首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和医学院。如今,案例教学法被认为是一种注重实际能力并且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而倍受推崇。《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软科学。对学生来说,学好它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增强“公关”意识,而且可以掌握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基本技能。但对教师来说,要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切实掌握“公关”技能,就不能像一般课程那样,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而必须尽可能多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很适合于《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公共关系学》运用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启发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实际问题,锻炼思考能力,开发智力,增长才能。因此,案例不是任意客观事实的描述,其主题必须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相关联。通过案例教学,既能解决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又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精心选择公关案例开展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案例一:

胡锦涛主席拟访问耶鲁大学。如果你是公关部门,你认为给耶鲁大学赠送什么礼物最为妥贴、得体?请代为拟写一份演讲稿。

此案例,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情趣性和创造性,因为它要求学生出的是顶级点子。案例主要测试、培养学生的办文、办事能力。教学的初始环节,可以让学生说出赠送什么礼物并简单陈述理由。见仁见智之后,再给出耶鲁大学的有关信息。

信息一耶鲁40本书立校

1638年,北美康涅狄格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约翰·达文波特牧师认为教育可以让欧洲文明在美国生根,遂倡议在这里建立大学。10位受托管理学校的牧师从他们藏书不多的图书馆里拿出40本书,作为建校的资本。

171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高层官员伊莱休·耶鲁先生向这所教会学校捐赠了9捆总价值562英镑12先令的货物、417本书以及英王乔治一世的肖像和纹章,为了感谢耶鲁先生的捐赠,学校正式更名为“耶鲁学院”,它就是今日耶鲁大学的前身。

信息二耶鲁的“中国结、书结”

在耶鲁300周年校庆的一份宣传册中有这样一段话:“200年来,耶鲁大学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这种深厚的感情、悠久的历史,在中美文化交往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近代中美高等教育交往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而耶鲁在其中首开先河。在19世纪到中国淘金的洋人中,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后来当了美国驻华公使,回国后担任耶鲁汉学教授的美国人卫三畏是其中的一个,他1833年来华,1877年返美,在中国呆了40多年,其著作《中国总论》被美国各大学采用作中国史课本,几乎达一个世纪之久,是美国人研究中国的必备书,前后几次再版,影响了几代美国人的中国史观;另外一个是被称为“在中国创办西塾之第一人”的布朗,他于1832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到当时属我国广东省的澳门,在那里一所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学校——玛礼逊学校中担任校长。1847年,布朗返美时,将容闳等3名中国优秀学生带往美国求学。1850年,容闳考取耶鲁大学。1854年,耶鲁大学向容闳颁发学士学位,成为在西方获得该学位的第一位中国人。

容闳1878年赠送母校的书目:《纲鉴易知录》《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山海经》《康熙字典》、《三国演义》《李太白诗集》《皇朝历史》全套《大清中外一统舆图》。

将上述信息反馈给学生,学生就意识到耶鲁大学与书结下的不解之缘,所以赠书无疑是最佳礼物了。当然,送其他礼物也无可厚非,但送书就再妥贴、得体不过。向“书本至上”的耶鲁赠书意蕴深远,这是任何一种礼物所难以比肩的。耶鲁“以书而立校”,献书本身就是耶鲁传统的一部分。对耶鲁人来说,书显然比任何金钱或实用的东西来得重要,这是耶鲁精神的一大特色。耶鲁人认为书所代表的是永恒价值。胡锦涛主席亲自向耶鲁大学赠书,不仅表明他对耶鲁赠书传统的尊重,也表明他对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视,希望通过文化的交流,达到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从而增进中美两国的友好交往,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参见中国新闻网)。有了最优答案,许多同学就会明白,优秀的办事能力原来是建立在历史智慧和扎实的礼仪素养基础之上的。

演讲稿的写作,考察的核心是办文能力。写作此稿有其特别之处,其听众系美国青年,是美国明天的制度设计者与经营者,故文稿的写作目的、策略、信息就很费思量,要使美国青年听得进、听得好、有新信息可听,就要“入乡随俗”,就得跨越文化、制度、价值观的差异,但是又不能全“入乡随俗”,否则推介中国及中国文化的机会、与美国下一代深入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就失之交臂,甚至可以说是被白白浪费掉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办文、办事、办会又融在一起了。精当案例就是这样,既要打破学科畛域,又要促使学生的多元、多样发展。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此外,可以把胡主席的耶鲁演讲的照片下载给同学们观察,然后告诉他们:庄重场合着装以深色为宜、领带的选配要起到将衬衫与西服色彩联结起来的桥梁桥作用、仰角摄像的微妙性就在于它可以使领导的形象更加高大。诚如杜威所言,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这个案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高端礼仪案例。通过案例的解剖与陈述,学生就会觉得学得很踏实,学到了有用的东西。

案例二:

姜总让我马上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听姜总的口气,事情似乎挺急。来到姜总的办公室,他倒还是像平时一样随和,问我刚才到哪儿去了;聊了几句后,就问我:“小于,近来公司似乎有人在议论王总的事,你常去他的办公室,知不知道一些这方面的情况?”

王总是公司负责市场销售的副总经理,四十岁刚出头,他的工作能力是无可挑剔的,但可能是由于他老婆孩子都在美国的原因,公司不时流传一些他的风流韵事。

上个星期四下午,王总突然让我去他的办公室,说:“小于,我马上要去一趟香港,麻烦你明天帮我办一件事,你去王府井某某大厦的首饰柜台,我刚才已给对方打过电话,你只要提我的名字人家就会给你一包东西。取到东西后,你再帮我送一下。”说着,递给我一张写着地址和乘车路线的纸条。第二天下班后,我取了东西正准备离开,柜台里年纪像是值班经理的人对我说:“你是打出租吗?这包东西很贵重,在路上注意一点。”我当然明白,在首饰柜台前说的贵重东西,不是几百元甚至几千元能买得起的。根据王总的纸条,我找到了亚运村一座高层公寓16层的三门。出来给我开门的是一位看上去不到三十岁的漂亮小姐;她还穿着睡衣,接过东西,她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啊!王哥连我的生日都还记得,真是太好了,谢谢王哥!谢谢王哥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姜总问的肯定是这件事。

信息陈述完毕,我便要求同学们设身处地为小于献计献策,假如他们是小于该如何应对。此种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而回答起来真是进退维谷,考虑稍不周全就会得罪人。经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可行的答案出来了:

老总问及副老总的"风流韵事",避而不答、王顾左右均非上策。如果没有最优答案的话,次优选择应该是三言两语把事情的经过“叙述”给老总听,而绝不能用“描述”。比如最不宜说,“收花的那个女士很漂亮很年轻,睡眼惺忪还穿着睡衣呢。拿到花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一个劲地谢王哥……”。有些同学顾忌到要为王副总守机密,选择三缄其口,经过讨论大家认为这也颇不妥,因为瞒是瞒不住的,一味硬瞒,说不定对自己不利,因为你犯了“欺君(姜总)之罪”啊。再说老总问此事的动机未必就是想“整”副总,硬瞒也无必要。此外,副总也没有交待过“不足为外人道也”呀。所以对事情作客观“叙述”,也不应有心理负担。退一万步讲,即使“东窗事发”,副总如果是顶天立地汉子的话,也应敢作敢为,一人作事一人当,不会、不应因此而迁怒于人。如果他硬要诿过于人,就证明他不是那种含金量很高的上司、朋友,这样的上司、朋友少一个也罢,“得罪”一下也无不可。

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帮助学生认知社会的窗口,一个案例就是一个让学生牛刀小试的演武场。通过解析案例可以让他们学会从生活实例中觅取智慧,懂得在考虑“两难”甚至于“三难、多难”问题时知道瞻前顾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学会当机立断,学会灵机一动,学会见机行事。一个经典案例,就是一次真实的社会实习;一个经典案例,就让学生多了一份人生积淀;一个经典案例,就是一座闪烁智慧光芒的金矿。传道受业解惑,莫过于此。

案例三:

湖南醴陵浦口中学XX年共有1001名初三学生参加中考,分为34个考室。19日,中考进入第二天,当日上午第一场考试科目是物理。当试卷下发后,19号考室的监考老师突然发现学生拿到手的竟然是化学试卷,而试卷袋外标明的却是物理试卷。而根据株洲市中考日程安排,化学考试应该安排在次日上午进行。

此案例,十分经典,对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危机处理能力无可替代。因为危机处理能力正是新时代对于新秘书的新要求。鉴此,我便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如果你是该县教育局办公室负责人,你将如何给领导参谋?”许多学生的想法囿于书卷,处理方法显得过于简单和缺乏可操作性。比如动用B卷,就显得太兴师动众,并且操作比较复杂,极易造成“坏事传千里” 的负面社会影响。最为妥当的方法还是把19号考场考化学(本来应该考物理)的30位考生“封闭”起来,让他们与考物理的同学全面隔离。第二天,再让这些考了化学的同学考物理。这样考化学的同学不知道物理题,反之亦然。殊途同归,同样可以起到最佳的保密效果,但花的却是最小的代价(先考化学那个考场的学生的所有饮食起居,必须由考试部门全包)。

三个案例,一个是高端案例,两个是普通案例,它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训练学生的公关素养、参谋素养;三个案例涉及政务、事务,其中的应对理念也完全不同。在打仗中学打仗,其绩效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实战不难看出案例教学的特征:全真性——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并成功运作了的事,子虚乌有、夸大其辞为其大忌;典型性——必须是反响很大、影响深远或者说在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事;浓缩性——事例以一当十、蕴含丰赡的信息,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去地解读。比如案例二就可以从下级学、心理学、语言学、思维学、公共关系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借鉴性——“讲别人的故事,启发自己的思维”,案例要能够有识有慧,学了以后能转识能慧,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实践表明,《公共关系学》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精选《公共关系学》案例,能有效发挥出案例教学以案论理、提高技能的功效。特别是通过案例的相互讨论和辩论,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公关问题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及应用能力方面,可以起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作用。同时,笔者也感觉到自身的知识得到扩展、教学和组织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作者:赵文辉

第三篇:《填充颜色》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填充颜色》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第19课的内容。填充颜色是画图中的重要知识,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教材介绍了“用颜色填充”工具和“椭圆”的三种填充模式。这样的安排既复习了前面学习的几种工具,又让学生保持了对“画图”程序的兴趣。

学生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工具箱中各工具的名称,会保存画图文件,能使用“铅笔”“刷子”“椭圆”“矩形”等工具绘制简单图形,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另外,因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设置了分层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使用“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打开已经保存的文件;掌握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方法;学会使用基本颜色和自定义颜色来设置颜料盒中的颜色;学习“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选择合适的填充模式来画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教师演示、讲授、任务驱动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给图画填充颜色的过程中学会设置、选择合适的颜色,会选择合适的填充模式来画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习画图软件的兴趣;通过自评作品、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观察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选择“椭圆”工具中不同填充模式来画图。

难点: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置方法;使用基本颜色和自定义颜色来替换颜料盒中的颜色。

教学过程

1.童话导入,提出任务

课件出示灰姑娘的故事:国王举行盛大的宴会,邀请国内所有的姑娘参加。继母只带着自己的两个漂亮女儿去了,却让灰姑娘留下来干活。灰姑娘也很想参加,可她却没有好看的衣服。

师:同学们,你们想帮帮她吗?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帮她打扮打扮。(板书出示课题:填充颜色)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动画片是儿童的最爱。本课笔者以灰姑娘的故事为切入点,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接受任务。

2.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任务一:灰姑娘出场

师:请同学们先打开画图软件。灰姑娘在哪儿呢?看!她就在我们桌面上。怎样请出灰姑娘呢?大家先看我们教材中的第113~114页“打开图画”这部分的内容,再试试看,你能否让灰姑娘出场呢?

学生阅读教材,尝试打开文件(如图1)。

教师请一位学生在教师机上演示操作并讲解。

师:双击“打开”命令就能打开图片了。

设计意图:此处知识点较为简单,通过“自学教材—尝试操作—演示讲解”来让学生掌握打开文件的方法。

任务二:美丽的新衣裳

(1)认识颜料盒。

师:现在让我们赶紧来帮灰姑娘打扮一下吧,你想给灰姑娘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生:蓝色、紫色……

师:在画图窗口中,哪儿可以选颜色呢?

学一学:课件出示电脑小博士的介绍。

赛一赛:换色大比拼游戏。

学生找到“换色大比拼”学件(如图2)。共有两关,学生分组比赛,奖励快的小组一颗智慧星。

师:换背景色有什么用呢?我们来看一个小技巧,选择“橡皮”工具擦擦看,会有什么变化?

生:橡皮变成彩色的了。

师:对!它变成了一块神奇的彩色橡皮,用橡皮就擦出了画布的颜色——背景色。

设计意图:前景色和背景色的置换是本课操作的基础,必须掌握。由可爱的卡通人物“电脑小博士”来介绍颜料盒的使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饶有趣味地先学一学,再通过试一试、赛一赛的方法来突破这一难点。换背景色有什么用?教师先联系生活中的彩色画纸来介绍背景色,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着让学生观察橡皮工具的变化,体会更换背景色的用途,把技能的学习落到实处,同时也为下面的练习环节做好铺垫。

(2)认识“用颜色填充”工具。

师:颜色我们都会换了,大家猜一猜,用哪种工具来填充颜色?“用颜色填充”工具长什么样?它就像一个颜料桶,里面装满了美丽的色彩,选中它鼠标就会变成它的模样,在要填色区域内单击一下,颜料盒中亮丽的色彩就轻松地呈现在画板上了。同学们试着为灰姑娘的上衣填上颜色吧!

学生尝试填充颜色。

(3)学习填充颜色。

师:老师发现许多同学都会填充颜色了,可是也有一些小小的意外,让我们来瞧一瞧。(展播学生出错的画面,如图3)给衣服填色时,怎么连草地也变色了呢?谁会解决呢?

生:是因为灰姑娘的裙子破了个小缺口。

教师请学生演示。

师:原来我们填充颜色时要填充在封闭的图形中,如果不是封闭的图形,颜色就会漏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同时有了“小老师”的示范讲解,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方法,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也照顾到个体之间的差异。

(4)学习自定义颜色。

师:灰姑娘的皮肤是什么颜色呢?(课件出示肉色色块)颜料盒里有这种颜色吗?没有怎么办?(教师在白板上演示用“自定义颜色”设置肉色)

学生修改完善作品,教师点评。(完成全部任务的小组加上一颗智慧星)

设计意图:操作始于需求。这一环节通过一个真实的任务,让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再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突破难点。通过奖励智慧星的方式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任务三:装饰舞台

师:(出示动画)灰姑娘穿戴一新,高兴地出发了。可王子却犯愁了:舞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可舞台布置得太单调了(如图4),我们可以帮他装饰点什么?

生:汽球、彩灯、灯笼……

师:我们先来加一些漂亮的彩色气球怎么样?画椭圆的方式有很多,在椭圆工具中有三种填充模式,我们试试看使用这三种模式分别可以画出怎样的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上白板演示讲解,师生比较总结椭圆三种填充模式的不同。

教师展播学生作品,学生评价他人作品,教师点评。(完成全部任务的小组加上一颗智慧星)

设计意图:通过在白板上演示、师生比较总结,学生能了解椭圆三种填充模式的不同。

3.自主运用,升华提高

师:(出示动画)在大家的帮助下,王子和灰姑娘顺利地见面了。为了感谢大家,王子送给我们一些彩色的贺卡。同学们,这些漂亮的贺卡就是用我们的画图软件画出来的,你们也想试着画一画吗?心动不如行动,在我们桌面上有一些还没有完成的作品,有梦幻海底、一帆风顺、童话城堡 (如图5)。你可以选择一幅自己最喜欢的,添加一些图画,涂上颜色,并最终完成它。

白板展示一些成品给学生参考(如图6),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色彩搭配能给人不同的感觉。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采用了“半成品”策略,每幅画中都有些小缺口,学生填充颜色,完善作品,进一步巩固新知。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工具添加图画、自由创作。能力弱的同学可以反复尝试,必要时也可寻求帮助,最终完成创作。这样就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有所收获了。

4.交流评价,共同提高

学生小组内评价,然后每组推荐一幅作品参加全班展评。

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搭配、绘制工具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5.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呢?(学生回顾)今天我们学习了选择填充模式和“用颜色填充”工具来画彩色的图画。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创作出更多精美的作品。

设计意图:简单的归纳总结,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无锡市信息化教学能手的比赛课,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笔者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该设计一个怎样的学习任务呢?能让学生填充颜色的图画太多了,教材中的房子图、风景画都可以。但操作始于需求,教材中的这些图画用颜料盒中的48种基本颜色就可以了,并不能产生“自定义颜色”这一需求。笔者对着计算机冥思苦想,一抬头发现计算机教室墙壁上那一幅幅学生获奖的电脑绘画作品,笔者发现这些色彩斑斓的图画中,很多幅都有人物,而人物皮肤的颜色恰恰是“基本颜色”中没有的,所以笔者初步设想就是请学生为人物填充颜色。在上课时,笔者也发现学生对这一任务都很感兴趣,能激发他们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和技能。

笔者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教学应为谁设计?“橡皮工具的使用”这部分内容教材把它编排在《修改图形》这一课,但学生操作时发现橡皮工具竟擦出了彩色,个个惊讶万分。既然学生需要运用这个工具,所以笔者带领学生尝试使用这个工具,也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背景色。

本课内容较多,比赛时所带的班级学生基础较弱,怎么办?如果按照教材来教的话,学生就没有了练习、创作的时间。可如果舍弃部分内容的话,就没有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笔者觉得课堂不能为教材而设计,更不能为比赛而设计,只能为学生而设计。所以在赛课时,笔者舍弃了“选择合适的填充模式来画图”这一内容,而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创作作品。

如果说在教学中有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最后的作品评价部分,笔者想,能否让学生不用离开座位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所有同学的作品?笔者本想制作一个网站让学生提交作品,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在操作上会有一定的难度。是否还有更好的评价方式呢?这是笔者需要探索的地方。

作者:李丰叶 刘晓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算机系统论文范文下一篇:单片机课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