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英语创新教学

2023-04-16

第一篇:网络环境英语创新教学

网络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方式创新

网络环境下物理教学方式的变革

摘要

在网络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因此本文从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如何适应网络教学环境,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物理;教学

当今社会的信息发展正以“2的指数方”的速度传递着,学 的学习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教学模式也随之而 发生着改变。而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而设置, 这些年江苏省从教育厅到市教育局一直在这方面有着持续的投 资,省四项配套工程、校园网络的建设、学校网络电脑室的普及化 配置、电教馆对教室多媒体系统的配置、电脑教学多媒体 电脑、电子白板的配备为现代化教学插上了翅膀。

我们的教学理念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学生的发展放在教学的首位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形成主要模式活动单导学教学 模式等将教师的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我的教学活动也在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平等、自主、合作、探究中改变着。一个活动 的学习环境具备着充分的活跃性、灵活性。

一、学习准备的灵活性

课题的提出就是学习材料准备的开始,学习活动的公布就同 时激发着教师和学生,教师的教学计划公布于个人教学博客,开放于本班的全体学生,学生每天在教中通过互联网访问教师博客 明白后面的学习内容(通常以一周或一单元的活动提纲,附带活动 计划的初排)。这就给学生一个准备的时间、空间。我校是寄宿与走 读混合班配备。很多学生通常是周一到周五全在学校,周

六、周日 在家休息,因此有不少的学生自主体验、自制学具、自主查阅网络、 书籍、杂志等学习资料的时间、空间就显得不足社会体验间断性 较长。而教师通过教学博客的引领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在周五回 家之后打开电脑就看到教师下一周的教学计划,在周末的时间利 用各种途径进行学习、活动、调查、设计、探究等。学生在无意识中 形成要求学好的意识、获得成功的激情。学生的自主性在准备阶段 就充分调动起来了。

二、教学活动的灵活性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运用多媒体展示平台 可以充分、快速地展示班级内80%以上的学生的动态过程,最大化地激起学生的参与度。具体措施视频交互系统可实时记录各 小组的学习过程,教师及时剪辑出有代表性的视频留于学生互动 时播放介绍或与学生的讨论。(在过程中可不涉及具体学生,主要 是分析、指明问题所在并进行强化记忆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 充分考虑各类

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课堂中注意学生的动向。活 动单的设计、活动的预设必须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实际出发。 活动单的设计以学生的可活动性、活动的实效性、能力的形成行为 为准绳。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活动单的设计应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完成指标;(2活动设计要有梯度, 逐渐深入。让学生在层次中保持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兴趣,而不能 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设置过多思维转换。如,物理密度的应用对学 生来说是一项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得 以发展,是活动单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3)层次渐近性原则。我的 设计以三个活动、三个层次为活动指引。活动一,密度的测量、鉴别 物质。(以实验自主探究活动进行活动)活动二,密度公式的推导、 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小组共同讨论形成小组共识后班级 讨论巩固学习方法活动三,密度知识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解决 问题的兴趣。(教师引导并做好归纳分析工作,为学生形成整体知 识系统服务)。

对于学生在实验室必须做的实验,可将学生做实验的全过程录下,将录像汇编和分析。在网络环境下,让学生自主操作计算机回放实验过程,在回放的过程中,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辨析自己在实验中的错误,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对个别自学能力强的学生,他们也会找到自主发展的空间,通过网络跟教师交流分析一些特殊情况,从而达到师生共进、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调查表,收集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学生上传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大部分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些情况,可以在课堂上重点突破学生不易掌握的难点。将学生上传的资料不断归类整理,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学生实验误区资料库,这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并最终取得较好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我们教师的角色,是通过对实验录像进行精心的汇编,引导学生去辨析实验的错误,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能力。例如,练习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有的学生可能对电流表的读数存在困难,我们先让学生亲自动手连接电路并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然后在屏幕模拟演示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及读数方法,学生通过两三次的练习读数,都能基本上掌握了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有关其它的较精密而能见度较低的仪器读数教学也可以仿效之。有的学生连接电路有困难,就可以通过观看自己实验全过程的视频,借助网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寻找连接电路过程出现的错误。

三、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媒体运用要适时、适度。活动主体的引入 可多运用一些演示工具PowerPoint、电子白板等!实验展示可运用 实物展示平台进行多角度观察;一些无法操作、微观、宏观的现象, 可通过网络查阅、大学、研究院所的网络显微镜、网络望远镜让学 生在课堂活动中通过互联网直接参与社会资源的搜索、运用。学生 小组活动可利用小组视频进行必要的实时抓拍。学生的小组展示 活动可运用视频教学系统对全班学生进行同步分析展示。白板操 作系统可以给予学生以黑板的书写流程,又可以给予学生结合实 例分析的图像、声音等多方面的共同分析。生动形象地将学生的注 意力集中于整个活动中来,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展 示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质平台。最后网络计算机 系统还为我们的课堂及时反馈提供了好的平台(如,极域电子教室 系统既可以随堂练习,又可以作为课堂综合性反馈,它既可以对学 生理解知识的准确性进行评价:选择题、填空题,又可以对学生创 新能力进行评价:调查、解答题)

四、知识巩固的灵活性

学生学习成果的巩固与学校在网络媒体的运用也有着充分 的联系,一节课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学习是无限的。如何将 学生对网络的利用充分调动起来、从网络游戏转换到网络学习中 来,这些就需要学校的网络如何最大限度地在学习活动中体现,表 现出比网络游戏更有吸引力的魅力。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就要 不断深化、细化,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网络学习网站moodk 教学平台的开发、利用,家校互动平台、学习网站的收集、可视化实 验的网络体会、师生互动平台的建立、网络学习与学校学习的结合 考核等等。在网络环境中学生的知识面更为丰富、全面、具有挑战 性。对教师来说网络的学习、运用也需要向着专业化方向前进。

网络多媒体的使用注意事项:(1)多媒体是为学习提供平台,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将学习活动的可视化程度提高,而不能为了使用多媒体系统而去使用。(2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完全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在课堂中 随时调用部分媒体,如遇到争论性的问题,有时教师也无法给出比 较好的答案时,可以开启网络电脑即时搜索相关资料、师生互动讨 论解决。这样可避免学生遗留问

题的遗忘,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 及时思考。(3)学生使用电脑意识的培养:目前学生使用电脑的意 识主要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工具的使用、个人空间的设计(与学 习无关)。因此针对这些教师能进入学生中去,并作出正确的引导 是教师转移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途径。多引导学生对于当前学习中 的知识、问题、课题的讨论、分析、合作、交流等,共同提高学习、探 示他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中的困惑的时间、空间。我每周都 在周一晚自习时间利用网络将在校学生与部分在家的学生联系在 一起讨论上一周的学习活动,效果很好,学生也乐意参与。

在当前的信息高速传递的社会环境下,学校的教学活动不容 忽视整个学习过程的开放性,更不能无视开放性学习、无视学生所 处的环境。而应该更加关注学习开放的环境中如何利用好现代化 的教学设备、手段搞好教学工作,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俊. 怎样搞好高中物理总复习[J]. 宁夏教育. 1985(05)

[2] 董树岩. 集思广益 解疑析难——推荐《高中物理疑难解析》(新编本)[J]. 物理教师. 1988(04)

[3] 范安生. 也谈高中物理必修教学、复习的探索[J]. 物理通报. 1995(04) [4] 马利萍.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02)

[5] 张世瑜. 巧做高中物理课内外小实验[J]. 物理通报. 1998(02)

[6] 何文明.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 学科教育. 2002(05)

[7] 肖洁. 如何确定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8]

《新编理科王·高中物理》疑难选析[J]. 高中生. 2004(16)

[9] 张广业. “等效电源”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的应用[J]. 物理教学探讨. 2004(20)

[10] 谭文彬.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接轨”难问题浅探[J]. 当代教育论坛. 2005(06)

第二篇: 利用网络环境,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要:

1、从理论上认识网络作文教学

2、具体实践情况

3、实践反思

“利用网络环境,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一课题实验进行了一个学期。在实验过程中一边摸索前进一边学习大量的相关文献,从理论上认识了网络作文,有效的指导了实验行为。现将本学期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一、从理论上认识网络作文实验

网络进入课堂,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现代技术和教育的结合,网络有着其他教学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

1、网络引进广阔真实的写作对象。

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对象极其狭窄,往往只有教师一人,数量极少的写作对象因为无法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导致学生对写作兴趣索然,缺乏主动动笔的内驱力。学生的写作对象往往是作文的唯一及最终评判者。学生的作文在内容及形式上进入“应师”的尴尬状态(写老师喜欢看的内容,采用老师讲解的技巧„„)“作文”不是真心流露,而异化成为博取老师表扬的中介。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风格趋于统一。

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面对无限广阔的写作对象。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如BBS论坛使学生的写作对象不会局限于教师,不会单一地来自教育内部。学生在论坛上发表一个作文帖子,老师、同学、家长及社区人员等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点击浏览,如果该帖子有足够的吸引力,该学生将接收到海量的读者的建议、赞美、批评„„学生将获得类同于“发表”的成就感,并且领略到写作是有回应的,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网络的虚拟性使学生面对无须设防的写作对象。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不敢写、不便写、不好写的内容通过自己申请的虚拟角色例如小狐狸、蔷薇等可以真正无所顾及地畅所欲言,表达真实的自己。即实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重真情实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不必担心带来什么“后遗症”。

传统作文教学中,尽管老师做了将学生的作文在全班、全校范围内展出等工作,读者群有所扩大,但学生仍然很难及时接受到读者的反馈信息。而网络的优势,不仅在于提供了为数众多的欣赏者,更在于提供了一个让写作主体和写作对象及时沟通交换意见的平台。读者在BBS论坛上看到一篇文章,可以马上回帖,发表自己阅读后的感想、建议或者对其中的论点提出商榷„„同时也可通过网络短消息、EMAIL等方式与作者取得联系,进行单独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作文观:作文并非是艺术品,而是与读者沟通的媒介。那么,抒情就不是为抒情而抒情,而是排遣情感、交流感情;说明不是为说明而说明,而是向他人澄清事物的本质;议论不是为了议论而议论,而是为了交锋智慧、辩明道理„„也就是说:学生的作文指向了交际——回归到了真实的言语状态。

2、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放飞学生的心灵。

因为在网络写作环境中:

a、鼓励冒险

传统的作文教学鼓励学生写四平八稳的文章,例如教科书上的范例,往往是阶段性目标(单元目标)的验证性文章。起因、经过、结果,“头尾大肚子”,段落分明„„在评价中能得高分得就是这种符合阶段性目标训练体系得形式规范得文章,哪怕缺乏创意,缺乏个性,缺乏吸引力„„

而在网络写作环境中,却鼓励你在作文的内容与形式上大胆创新、大胆冒险,只有这样,才能刺激大家的兴奋点,引起大家的关注,赢得大家的欣赏。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种种新的文学流派不都是大胆尝试、大胆冒险后取得成功吗?

b、允许错误。

在传统写作教学中,错误总被刻意放大。学生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写了一篇文章,往往要被放在放大镜下,在修辞、结构、表达方式、错别字等技术层面经受种种挑剔,于是一改二改三改,学生不得不在教师的手把手的指导下作精细的修改,这种“举一反三”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作文教学,对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信心、作文灵性都是一个打击。而在网络写作环境中,坦然面对学生的错误,承认错误是学生不拘形式的自由表达后的必然附带品,允许错误的存在。也就是说,网络环境中的作文教学,在“举三反一”的教学理念下,不提倡把每篇作文刻意修改成精品,而提倡在经常性的愉悦写作中,学生的总体写作水平趋向提高。

c、网络能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海量的信息资源互动,共享的智慧资源,同步、异步并行的交流方式。

3、网络能实现全程性的思考与交流。

a、交流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大家即使相隔“十万八千里”,也可以通过网络同步交流写作构想,

对对方的草稿提出合理建议„„因为网络能把学生的文稿及时的呈现在大家面前。因此,无论是成文前,还是成文中,还是成文后,只要学生愿意,他们都能进行同步地至少是异步(交流对象暂时不在网上)地交流。

b、交流范围迅速扩大。如前所述,现实环境中的交流通常是一对一的交流,而在网络环境中,通常是一对群的交流,并且这个群的数量可以达到让你惊讶的地步。

c、交流的氛围趋向和谐。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里,虚拟身份受现实的影响较小,在网上,你的“地位”没有任何作用,不论你是教授还是学生,不论你腰缠万贯还是一介贫民,都会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你的话语是否受欢迎很少有“地位”的光环作用,在虚拟社会里,要得到网民的尊重,你的话题是否吸引人靠得是技术与智慧。

在这样得环境中,学生在成文前、成文中、成文后才会主动、才有可能与别人交流。

4、网络能优化学生的写作心态。

a、享受“组合”的乐趣。

只要你对网络的搜索功能以及网络的资源储存方式足够的熟悉,你就可以找到你所想要的资料,资料的丰富有时会使你大吃一惊,这无形中暗示和鼓励学生将所读文章中的内容,片断式的引入到自己的文章中。或将自己觉得精彩的片断巧妙地穿插组合形成一篇新文章。 我们很多老师把这种“组合”等同于抄袭,并与道德联系起来,以使学生对“组合”产生一中畏惧感,从而挖空心思进行原创,文章质量不高且不提,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成了不可承受之重。因为真正的原创性文章是在深厚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的基础上自然喷发的。不是在要求和规定下被动产生的。再者,“已知知识的重组也可以引起质变产生新事物、新概念”,我们稍做留意,不难发现,一些现代出版的书籍,一些博士、硕士论文论著后面都俯有大量的引用书籍,我们教科书当中的许多课文也有很多地方是引用他人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的特点,让学生享受到组合质变的乐趣。

b、感受“意义”的真正价值。

在传统作文教学环境中,一篇文章所拥有的读者也是单一的(教师或比较要好的同学),在这种前提下,学生写的很多文章可能在观念上没有产生共鸣而得不到认同。因此学生写作时,经常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兴趣爱好以及价值观,因为他们知道作品意义地体现是建立在获得认同感地基础上的。

而在网络写作环境中,阅读主体是广阔和多元的。广阔自不必说,就“多元”而言,在网络上,各个年龄层次、文化层次、社会层次的读者,不同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的读者都有,因此,体现不同爱好、审美观、价值观的文章都能遇到相应的“读者群”,遇到相应的“碰撞体”。

c、克服对“规则”的恐惧感。

在传统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学生文章的评价注意点往往集中在技术分析上,例如文通句顺、谋篇布局、文章结构、逻辑修辞等,在这样的评价的反复刺激下,学生作文形成了条件反射,宁愿抑制自己海阔天空的思绪,也应符合老师讲解的写作规则,也要进入老师传授的写作套路。

但是在网络写作环境中,语文教师只是评价主体中很少的一部分,其他评价主体如其他学科教师、家长、同学、社区成员的评价注意点却是不一样的。在网络写作环境中由于没有了规则意识的反复强化,有人对自己文章内容的趣味性、内在思绪、文章背后的心灵等有了更多的关注,学生写文章时,就任思绪飞扬,放飞心灵。

有人或许会担心,这种淡化“规则”意识的自由写作会降低学生的写作水平,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个性化的灵感写作才真正会全面启动学生的思维,会主动调取素材库中的素材,也会自动生成新的话语,积累的作用将展现,通顺、有中心、条理清楚等要求也能自然而然达到。

二、具体实践情况

1、网络作文实验纪实

网络作文实验到今天算起来已经16周了,其中滋味百般。我们的实验班是从自己班(70多人)中随机选出来的30个学生组成的,全校共有四个实验班120人。实验班学生不能按常规课程上课,只能放学后加课(通常是从4:20——6:00)。刚开始的三周,每个实验班一周上2节课,都由我来执教,3三周下来,我累坏了,学生学的参差不齐,进度明显太慢。后来,我们把实验班分成两部分,我带其中的一半。现在看来,学生的计算机掌握情况依然不理想。昨天我对学生微机作文情况作了简单测试,要求他们在20分钟内利用微机随便写一篇作文。20分钟过去了,六年级的同学写了260个字左右,二年级的同学只写了50个字左右。

每天除了练打字,我还让他们浏览网络,察看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更让人困惑。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还是Flash动画和游戏,你一不留神,他们就干这个,甚至有几个学生上网偷偷地看电影。面对60个实验生我真是无奈。我就在想,网络作文真的能深入学生心中吗?真的可以让他们喜欢网络作文吗?

更让我头疼的是微机教室的那些计算机。一会这台电脑不能上网,一会那台电脑掉线,一会又有几台死机了。我整个成了技术员,跑东跑西修电脑,忙得焦头烂额,还有什么心思上课?

困惑归困惑,实验还是得搞。现将这16周的实验工作简单整理一下。

第一周.认识计算机,学会开基、关机、认识键盘、启动程序

第二周.认识上网工具IE浏览器。使用浏览器上网。认识网页超链接,打开子网页

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练习键盘打字、上网浏览

第七周.学习拼音输入法。练习打汉字

第八周——第十一周因为非典防治工作停上微机课。

第十二周练习打汉字

第十三周学习申请电子邮件

十四周.练习打汉字

第十五周.学习上论坛注册

第十六周.学习上论坛发表文章

2、利用网络,充分备课

在进行网络作文实验中,我不断的探索网络在作文中的好处,没想到轮到自己备课了,竟然尝到了网络的真正好处。

我在备《漫谈非典》一课前,只是想好了大体的思路,即分为四大板块:

1、非典认识

2、非典危害、

3、非典防治

4、非典影响

具体的怎么上我还没有想好。在这种情况下,我把自己的想法在各个论坛上发表,求助各位老师出谋划策。这些老师都十分热心,有的推荐刚刚上完网络实验课的老师的教案,有的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帮我设计这堂课的时间分配。

从这些网有的帮助中我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设计出了这堂课的教案。由此,我们也能看出,网络的优势不仅在于庞大的信息量,更在于一种交互,在论坛上交流看法,集思广益,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今后网络作文教学中也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比如让学生现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大家讨论,最后再去写作。

3、网络作文实验的困惑

a、理想离现实有多远?

今天下午放学,照例是上网络作文实验课。由于星期五我要上公开课,今天特为这节课作准备。给学生讲完要搜集的材料以后,就放手让学生搜集资料。 学生一边上网,一边左右聊天。上了网络,又胡乱浏览,根本不去全神贯注的搜索。我不禁产生了厌恶情绪,真后悔进行了网络实验。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果不正当使用,就会使人陷在网中浪费生命。

现实是学生把握不住自己。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都在问自己,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以探究的态度对待网络?我不禁再问:“面对电脑,学生们失去了什么?”

每次来到微机室,他们第一个要做的就是上局域网,看看谁的计算机上共享了游戏、歌曲、动画。我真是为此伤透了脑筋。

上了网络,学生不是去游戏网就是到动画网,好像计算机就是用来休闲的,它根本不是学习的工具。

面对计算机,他们失去了灵感,失去了激情,失去了投入,失去了探究的态度... ...这是为什么?是我们的教育没跟上?是计算机没有普及,他们还把计算机当成新鲜玩艺儿?

现在看来,现实是无情的。他再一次使我们的梦想破灭。

就我看来,要想让学生真正把计算机当成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休闲的游戏机,从普及计算机开始。靠每天一节微机课是无法做到的。

b、网络教学就是技术的教学?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很少让学生真正利用网络写作文,而是在熟悉计算机的操作,提高打字的熟练程度。这样使实验脱节。技术不是网络教学的全部,对于网络的教学,我们不能仅仅理解为是对窗口、界面的操作教学,而更应是使用工具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方法与手段的综合教学。网络必须走综合化发展之路,实现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而“不能再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网络教学要从传授技能知识转到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上来,让网络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让网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其价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网络,充分体现网络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今后要一边练习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一边进行网络作文实验。

c、网络课堂就是开放的课堂?

网络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资源是开放的,教学工具是开放的,研究方向是开放的,交流评价是开放的,网络的出现为我们真正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极大丰富了课堂的形式。在网络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在双边活动中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弱化。但由于有些教师对网络的内涵、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组织的关键环节把握不到位,导致教学过程“放有余而收不足”:很多学生在课上“莫名其妙地研究”、“稀里糊涂地上网”、“漫无边际地讨论”,最后教师还得“匆匆忙忙地补课”。我上的《漫谈非典》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网络教学中应正确把握放与收的尺度,教师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和探究的同时,要善于扮演好6种角色:问题情境设计者(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富有挑战性、有研究价值的任务)、资料线索提供者(避免学生漫无目的上网)、合作分工指导者(合理安排组内分工,提高学习效率)、探究过程促进者(使学生不偏离学习的初始目标,促使学生对问题的深度研究)、交流反馈组织者(使交流有正确的方向)、成果评价参与者(使学生学有所获,思想得到升华)。

三、实践反思

1、从《漫谈非典》一课想到的。

a、学生在学习写作中,老师在指导写作时,通常遇到的其实有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学生不愿意、甚至害怕写作,他们没有写作的欲望,把写作看作是外加的负担;二是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即“写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第三才是“怎么写”的问题。而我们的教师往往注意的是第三个问题,作文教学变成一个简单的“老师出题,学生应命而写”的过程,至于学生是否愿意写、写什么,以及怎样才能使学生进入最佳“写作状态”的问题,则似乎不在作文指导的范围内。

所谓“愿意写”,就是要变“他人”(老师,家长„„)“要我写”为“我要写”,并且喜欢写,渴望写,甚至欲罢不能,不写不舒服不自在,真正成为自己精神发展的需要,成为自我生命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在于自我生命的不堪承受的负担。其实这样的要求,是每一个人本来就有的,孩子们尤其强烈,但需要教师的诱发与开导。我们要在每一个年龄段,都向学生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念:作文就是“对话”,是与他者(他人,社会,以至自然)的对话,也是自己和自己对话,即所谓自言自语。

我想,今天学生上网查资料时表现出来的不令人满意的情况,多少和老师一厢情愿有关。老师认为《漫谈非典》这个话题好,即迎合当今热门话题,又有必要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指示,同时还可以从这个活动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但我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没有做好诱发和开导工作,使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变成了被动行为。我应该检讨,同时尽量避免这类事情发生。

b、网络作文和普通语文课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庞大数据量,这既是他的优势,同时又可变成绊脚石。这节课就失败在这儿。

网络教室的网络系统一直不稳定,直到周三才维修好,学生开始搜集资料。两天以来,学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却没有来得及消化吸收。上课的时候,他们只能照本宣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就可以反映出这一点。

庞大的数据量,到底怎样利用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对于这节课,我和位同事共同搜集资料,然后我有用4个小时把这些材料浏览完,整理好。可以说,每一篇文章,尤其是感人的文章,我看得还不够仔细,根本没有系统的形成自己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怎么能利用好这么多的数据呢?这至少给我一个启示,对于覆盖面比较广,意义比较深刻的话题,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应作为本课的重中之重来办。否则,学生知会浮于表面。对于没有足够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学生,网络作文大可以选择话题比较窄的文章来写。因为这样话题集中了,便于讨论,便于指导。

对于网络作文课,不是单纯的看一个课时就能看出门道来的。他是一个系列的课。通常,第一课时是搜集、整理、消化吸收材料的过程。第二课时是交流材料、交流看法的过程。第三课时是独立创作、发表文章、共同评点、不断修改的过程。本课作文第二课时,仅仅是让学生在网络上创作,然后发表,并没有展现出学生评点、修改的过程。

对于平时网络作文实验过程也有一些反思。这学期大部分时间用来浇学生掌握电脑的操作上。例如练习拼音打字;注册邮箱;注册论坛,发表见解;使用word处理文字、粘贴文字、图片;保存网页资料。可以说,真正的网络作文课没有上过,充其量不过是网络课。因此,学生面对微机、面对大量的数据,有些无所适从,这也是正常的。这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走了弯路。网络作文实验,并不需要将作文和微机技能培养分开了教学。他完全可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初期,完全可以把老师搜集到的文章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评论。然后让学生用拼音写文章。

因此,我认为,网络作文教学第一步不适宜教学生独立搜集资料,应该从讨论老师的材料开始,再到老师提供网址链接,学生在老师指引下搜集资料,最后到独立搜集整理资料。如果不遵循这个序,只会走弯路,收不到好的效果。

最后说说硬软件设施。网络作文实验的实施必须有稳定的网络,还必须有局域网内的论坛。这个论坛技术我是在讲完课以后的晚上才掌握的(自学到11:30),如果早些架设成功,学生在论坛上讨论,还会有好的效果。如果需要这方面的技术,请告知,我会毫不吝惜地告诉你的。

一堂网络作文给我的不仅仅是一节课的启示,他更让我反省了整个学期的作实验过程。希望下一学期能更有收获。

c、《漫谈非典》网络作文备课走的弯路

(1)、盲目使用搜索引擎,使本来就对搜索技术不熟练的学生陷入了信息沙漠,浪费了时间,又没有搜索到有价值的东西。

(2)、一厢情愿的设计了《漫谈非典》的几个环节,没有征的学生的意见。

(3)、备课前没有深入实地到网络上搜集有关资料。

(4)、对于庞大的信息库,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整理筛选,时间更不充分。

(5)、一节网络作文课,三个环节(搜集整理、交流筛选、写作评改)都非常重要,请是哪一环节都不会有好的效果。本课没上就先失败在搜集整理阶段上。

(6)、微机室的硬件一定要可靠,网络一定要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网络作文的事实。

2、对网络作文的新认识

网络作文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搜集整理型

面对一个很广泛的、有深度的命题,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有关资料,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从而达到有话可说。这种模式适合高年级学生,而且要重视整理这一环节,如果学生对自己搜集的材料整理得不好,不能消化吸收的话,庞大的材料会成为作文的绊脚石。

(二)、实例讨论型

出示一两篇作文实例,让学生在论坛中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看法,然后谈谈自己打算写什么话题的文章,在通过论坛讨论谁的话题更有意义,在讨论过程中选择好的话题些。这种模式没有试验过,我想适合中年级吧。

(三)、网络评改型

把自己的文章直接发表在论坛上,然后大家随便浏览,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别人提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我想这一模式适合低年级学生。当然,他也要成为上两种模式的一部分。

3、要充分吸收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经验,让网络作文实验搞得更好。

比如,作文之前老师必须亲身体验这一命题,搜集资料,写出下水文,才能更好的把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注重学生全体发展,突出个性;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丰富学生语言文字积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方式多种多样;文质兼美的评语蕴含着爱的效应,让老师良好的语言熏陶学生,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a、注重作文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动因,它具有创造功能。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趣味性。比如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了,运用网络手段给学生创造遐想的空间了,举办各种活动了„„以此来激活他们的记忆,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当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时,就会进入一种“海阔凭鱼跃”的境界,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所想就会被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

b、.注重作文教学的合作性

作文教学是发生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丰富的生命活动,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教师要参加学生的一切活动。和学生互相讨论、互相构思、互相习作、互相评价。不仅自己参入,也要引导学生之间协调合作。在合作中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发散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多方合作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新质的过程。

c、.注重作文教学的自主性

作文教学的改革,应该是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一是让学生感到他写的作文并不仅仅给老师看,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需要。二是尽量淡化审题过程,重视学生写了什么。要尽量放宽命题范围,让学生自己选择去写,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构思表达的自由,给学生创新的空间与时间。三是要尊重学生的写作意愿与表达形式。如果教师把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学生就会丧失创新的兴趣。当学生的作文确实需要动大手术时,尽量利用学生好为人师的心理,引导他们自己修改,使学生产生重新评估自己习作的欲望,产生再次练笔的兴趣。总之,教师要少干预,多引导,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以利于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多方位立体交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刘海花、滕方升

2、《激情碰撞、无限共享——基于网络运用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安妮

3、《网络教学热中的冷思考》

第三篇: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现代化日益迈进,网络信息技术已走进英语教学的课堂,这使得英语教学呈现出更加生动、鲜活、有趣、高效、快捷等特点,由于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具有直观性、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可编辑性、非线性、知识密度大、表现能力强等特点,高中英语教学又呈现出课堂容量大、延展性强,知识的生成性快、综合性强,师生互动充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角色更能充分体现等特点。下面就以上面具体的教学设计为课例,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设置以及教学活动安排三个方面分析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一、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设计多元化、层次化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终身发展为核心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不仅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而且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兼顾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教学情境,在网络环境的英语教学中,预设每一学生不论其学习水平的高低,都能在课堂上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新的知识生成,学到发现问题,分析并处理问题的不同方法,并通过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的作用,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所改善。如笔者在教学中播放的视频、音乐、展示的图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能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在观察,体验、感悟中不断提升自己知识能力以及改善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环节设置具有多样化、灵活性、选择性、有序性。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在教学环节设置时,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多媒体课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不同的形式各样的教学环节,并可以随时调整以有利于教学,因此它在教学环节设置时具有多样化和灵活性。教学对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可更具课堂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课堂时间的有限,选择适当的教学设计的活动,并可进行跳跃式教学把相关的知识链接起来。由于是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进行教学,就可以避免因教师的备课不充分而导致遗忘教学内容现象,这样以来整个教学流程就比较有序完整。如笔者在进行本节课设计时,就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和教材内容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活动,如skimming 、sanning 、careful reanding、 discussion等其中有问题情境,推理判断和辩论等活动。

(三)教学活动具有多样性、主动性、自由性、主体性和交互性。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的活动,不论是教师的活动还是学生的活动都具有多样性主动性、自由性、主体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在不同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功能更明显,只是扮演着一个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辅助者等,而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才是真正的主体,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通过网络环境下课堂中的观察、认知、分析、理解、处理问题,并参与课堂的讨论,自主、自觉的学习以及合作探究学习,使得英语教学具有主动性,主体性和自由性的特点。此外,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中,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拜托讲台的束缚,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的活动空间,不只是局限在有限的讲台,教室,而是更加广阔、自由的网络平台。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更加充分,教学活动已发展为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模式,因此教学活动呈现交互性强的特点。 在本节课中,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作用,在各个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体验成功。

二、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相比,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所具有的优势。

由于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呈现出新的特点,所以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相比,它有很多明显的优势。

(一)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课堂的知识的容量大,延展性强,有利于丰富课堂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大量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中,知识的展现一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和图片,而是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综合体,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不同媒体的展示知识的途径获取新知识,而且在视觉和感官上都有新的认识,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知识的有效学习。如笔者在进行Unit 2 Puzzles in Geography 这一教学中,融入了许多知识内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并顺利开展。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及的。

(二)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地位,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融洽的师生交互的环境。笔者这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参与、体验、感悟、交流和成长。所设计的活动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探究学习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觉、合作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而多媒体技术网络环境又为师生活动的互动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使得学生乐于参与、敢于谈论、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新知识,提高自我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积极的情感价值观。 本节课教学中,笔者在导入时展示了许多英国的标志性的图片,以及播放一段有关英国形成的历史片段,通过观看和感悟,学生对英国的历史和地名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对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初步的认识。而在讨论部分,笔者设计了一个辩论,主要讨论侵略对英国来说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进而转到西方对中国侵略的探讨,从而使学生认清侵略这一行径的利弊,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上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而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也有很大优势。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不断深入课堂,相信未来的英语教学将会更加多样化,而优势也将更加明显。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

【提 要】现代英语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提出高要求,网络环境为泛读教学提供了丰富方便的资源。本文探讨网络环境下泛读教学的优越性;网络阅读资源库的构建;网络环境下泛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 英语 泛读教学

【正

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英语考试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要求有较大提高:(1)重语篇领悟能力考查和多学科知识的贯通;(2)重语篇分析水平、判断能力及根据语义进行逻辑推理能力;(3)读速逐年提高,阅读词汇量逐年增加。

为提高综合阅读能力,英语教材的编撰已在话题、语篇、词汇等多方面进行了尝试与改革,已具相当高的科学性。然而文章和阅读材料更新慢、阅读量不足、题材拓展的面也窄,制约了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结合教材主题、寻找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符合教材主题、难易度适中的语篇,进行泛读教学来丰富和拓展英语教学就尤为重要、迫切和关键。传统的媒体,如书、报、杂志等,固然能提供不少适当的材料,但远不及运用网络技术那么方便快捷。

一、优越的网络环境下泛读教学

当代信息社会最明显的标志是信息采集的全面与快捷。由于网络资源较多是建在英语语言平台上的,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泛读教学可真可谓得天独厚,它有以下三个优越性:(1)广泛性:类型多样,内容全面。网上资源内容上有文化、体育、保健、娱乐、历史、地理、生物、科技、环保等多方面知识;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报刊杂志、原版读物、图片图表、分析推理等。它几乎涵盖了教材所涉及或学生所关心的话题,且可从多种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共享性:检索快捷,方便整合。大中型网站一般都有搜索快捷的引擎系统。速度快捷的搜索极大地方便了选材。只要确立主题或是材料类别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资料,并经过整合后,就可实现区域性的资源共享。(3)即时性:材料新颖,更新方便。教材中阅读材料往往过时,而网络上不断更新的动态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相关资料。如学习Sports时,可在http://上找到奥运会的新闻及背景知识,还可在http://的English版选摘北京申奥的具体进程作为补充阅读材料,这会使学生领会到通过阅读了解热点问题的乐趣。

二、建立网络泛读资源库

网络化的泛读教学要先期建立适合高中学生需要的网络阅读资源库。网络阅读资源库所需的物质准备是有能连上Internet的教师用机及与校园网相连的一定量的学生机。教师通过搜索选择、下载网页、制作链接后可在短时间内做一个简易的双层网站。过程可分三步:(1)确定主题。泛读教学的选材应当紧紧扣住教材。人教版高中教材的主题基本覆盖学生的知识结构,如文化体育、风俗传统、人物传记、历史资料、科学发现、名胜古迹、环境保护、文学原著等等。所缺乏的是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多时机地提供素材。教师可以根据进度结合所学的内容来确立泛读的主题。(2)搜索下载。较窄的主题可以采用大型搜索引擎,但一个相对宽泛主题则应选择分类的网站进行查询,这可避免在数千个甚至数万个结果中进行二次选择。(3)材料整组。网络的内容的难度未必适合高中生阅读。下载后,教师应进行筛选,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的原则选出网页或文章,然后根据意图再进行加工(如注解、替换部分生词、设计阅读任务等)。我们还要根据所选材料的个体特征确定其篇幅、位置与链接次序,而常用的材料排序是按照pre-reading (背景资料)、while-reading(辅助性阅读)与post-reading(拓展性阅读)进行的。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补充文化知识,又可以通过激发阅读的自主性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三、如何进行网络环境下泛读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泛读教学应当提倡任务驱动下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策略,突出思维参与,培养学生主动寻找信息、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因为泛读教学就是突出语言的工具性,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1)实施任务性的策略:根据任务型学习理论,语言的习得应当是有目的的交际活动。任务驱动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通过思考、合作、竞争,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任务应是多时机、多层次的阶梯式的,应由易到难、由浅表性理解到综合性领会。教师可通过设计任务来交代每次阅读的目标,然后给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乃至讨论合作,作出解决任务的构想,最后由学生给出汇报。(2)训练阅读技巧: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理解与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我们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训练阅读技巧:①学会搜寻信息。给学生一些关于细节性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略读或是跳读迅速搜寻答案;②学会猜测词义。泛读中的生词是影响读速的重要因素,重组材料时应有意设计生词障碍。它们既可从上下文或是构词法可知词的意思,也可是仅能猜到词义的类别。③学会识读图表。图表是一种承载信息量较大的常用语言形式,全读是没意义的。可以设计分类统计或是数据分析的任务,要求学生迅速定位查询,说出结果。④培养语篇分析能力。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教师可从四个方面设计阅读任务、引发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给出(或选出)材料的主题或标题; 说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倾向或态度;根据材料中的相关事实的结果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断; 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对材料中涉及的事实进行适当的评价。

四、教师如何应对网络环境教学

教师是进行网络环境泛读教学的组织者,教学效果的良莠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策划能力。除了业务能力、理论水平、人格魅力、情感态度等这些传统意义上评价教师的标准外,网络环境下的泛读教学对英语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⑴具有开拓创新的工作热情。网络环境教学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它需要付出比传统教学多得多的精力与耐心。技术的掌握、理论的钻研更需要大量辛勤的工作。没有努力开拓创新的工作热情是不可能尝到成功的滋味的。⑵拥有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在网络环境中,教师是网络资源的设计者,是学习目标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群体的协作者。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在"任务型"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创建丰富的阅读情境,设计合理的激励性的阅读任务,给出积极的学习评价。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评判思想的能力。⑶网络开发水平是创建与利用网络资源的基础。掌握一定的网络开发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如: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系统的使用;掌握网页下载、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术;具备网络系统安装、运行与维护的基本能力;掌握ASP/CGI动态网页后台发布系统的操作技术。

2009年郑州市教育科研论文评选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

李香亭

新郑二中

2009年3月

第五篇: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教后记

学校: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城区小学姓名:冯颖欣(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A Let’s learn) 个人简介:

冯颖欣,女,2006年6月毕业于河南省平顶山大学小学英语教育系。2006年7月至今在顺德区北滘镇城区小学任教小学英语。2006年在镇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区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2006年镇中小学教育论文比赛中论文《英语课堂,快乐至上》获二等奖。2007年镇中小学教育论文比赛,论文《英语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获一等奖。

教学反思:

本课结束后,我感觉我设计的课件以及几个趣味操练、扩展活动、探究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们兴趣很浓,积极参与,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们在趣味操练中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课的单词和句子;在学习英语对话时我感受到他们对接受新知识的渴望。通过老师的反馈检测以及游戏中学习,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通过网络能认识到更多物品的英语名称,增加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节课,有效地使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这节课的最后一步拓展时,也就是引入网址让学生玩中学时,我觉得我应该尽可能提供一些与这节课内容相联系的网址。让学生能在巩固知识之余学习新知识。

改进措施: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尽可能吸取更多的知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络科技公司实习报告下一篇:物理九年级第一次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