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论文范文

2022-05-12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文学名著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在消费文化和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随着影视娱乐化、商业化的不断推进,视觉化、读图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名著被改变成影视作品搬上银幕,这其中包括对世界经典的文学名著的改编、对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的改编以及近几年来一些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

第一篇:文学名著论文范文

探讨图书馆员文学素养提升与文学名著导读

摘要: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更取决于精神实力和文化实力。尤其世界发展迅速,文化知识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名著更是值得更多的人去传承和阅读,图书馆是收集、保存和传递人类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如何能让读者读到好书,多读书,更是我们值得探索的课题,只有国民阅读率和阅读水平不断提高,引导全民阅读、提高人民素质,图书馆的建立和运行才显得更有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员文学素养;文学名著;导读;

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如何让读者读到更多更好的书,特别是引导读者阅读文学名著,是图书馆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文学名著被忽视。如何让读者能更好和更快的对文学名著感兴趣,这对馆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员除了对馆内的图书储存有全面的了解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和素养,引导读者走近和认识文学经典,让他们对文学经典的印象不再是高高在上,甚至开始热爱文学名著。因此,提高图书馆员文学素养,更好的服务读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图书馆事业更长远发展的保障。

一、图书馆员文学素养提升与文学名著导读现存的缺陷

(一)图书馆员专业素养偏低

长期以来,图书馆没有学历和专业要求,准入门槛低。基本上有两种类型的人员:低学历人员和安置人员。人员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且文化程度普遍不是很高,这种情况在一些中小城市的图书馆是较为常见的。而且,在人们眼中图书馆员这一职位并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职位,无非就是帮忙找找书、整理归档等工作,社会地位不高,福利待遇低,更没有职业荣誉感。所以大部分馆员上班的时候较为散漫,没有责任心和事业心。长此以往,他们无法调整内心的工作意识和外部的环境困难,只会越来越影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图书馆内关于名著阅读推荐氛围未能体现

要想让一个人能更好融入到学习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很多图书馆中最显眼的文字往往放着的都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作品,例如漫画、小说等,文学名著放置的位置往往都是比较靠后的,而且走进看就是一排排的书名,不像热门推荐的作品那样还有作品的展示牌、作者的介绍以及大V的推荐等。在这种氛围下,读者本身想找一本好书学习,寻找人生的方向,或者领悟一些现实中无法得到的道理,在选择上也无从下手,只能自己随意的挑选或者随大流的阅读,根本达不到自己阅读的目的,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再进入图书馆进行学习。

(三)图书馆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缺失

图书馆员自身的职业定位不够清晰和准确,上班对他们来说只是简单地打杂工作。那些书放在书架上也不是给他们阅读的,上班也只是为了混口饭,这种消极的意识导致馆员的专业技能始终得不到提升,专业服务也不到位,甚至对于文学名著摆放的位置可能还不如经常来图书馆的读者熟悉。正是这种知识与技能的匮乏,导致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不强,沟通也越来越少。

图书馆员缺乏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发达国家图书馆十分重视在职图书馆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然而,我国图书馆在职馆员却没有这种待遇,其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非常不规范。行业内开展的培训一般是每年邀请行业专家做一两次报告或讲座,或不定期参加上级学院组织的业务培训,而对全体馆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是由人事部门组织实施的,流于形式,不符合自身工作。

二、图书馆员文学素养提升与加强文学名著导读的方法

(一)加强图书馆员自身的职业道德与文学素养

图书馆员首先应该有作为馆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虽然图书馆的工作十分的乏味和枯燥,每天的事情比较繁琐,但是进入图书馆的人都是想要学习,并且自身的素养也是很高的。图书馆员对资料的整理放置有更科学人性化的管理,会使得读者的学习更加的高效便捷。也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图书馆进行阅读和学习。

图书馆员应该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求知欲和责任心,热心的为读者服务,热爱自身的工作,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学习资源加强自身的学习,把服务读者的精神贯穿于图书馆管理的全过程。

图书馆员除了有一颗热爱工作、积极进取的心态外,还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学素养,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一定要不断在管理实践中获得职业技能,流通知识等,学会如何快速查阅图书、文献分类、排架、查询文献等熟练操作。为此,图书馆员必须做好引导读者的工作,实现对图书馆名著的有效阅读,不断提高其文学素养,以丰富全面的文学素养引导读者正确阅读,使读者对文学名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引导读者学习,不断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高效阅读。

(二)对读者进行正确引导,保障读者阅读正确的书籍

图书馆作为公众阅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是学习体系中的重要途径。在图书馆的藏书中,文学名著占的比重不小,但却很少有人去阅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现在社会快节奏发展,经济发展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没办法像在校园的时候,单纯为了学习或者陶冶情操去阅读,而且一些经典的文学名著都有特定的创作意义和时代背景,其中的意境和哲学也比较深厚,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对文学知识了解不是很全面的人很难领悟其中的含义。

所以,图书馆员可以留心观察读者,通过读者反映出来的状况了解读者内心的真实需求,做出适当的引导,为读者选择适合他阅读的书籍。

在引导读者阅读的过程中,馆员还要注意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一般的阅读指导主要是侧面引导,以书面形式为主,与读者直接面对面互动的引导很少。所以对于读者阅读的收获无法做出计算,直接引导比较能体现阅读质量,但是却很少使用,因此,图书馆员的这种书面引导并不能更好地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开展文学名著阅读活动

要想进一步加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在适当的时机组织一些阅读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虽然阅读是一个人的事情,但是如果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也是很美妙的体验。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主题阅读活动,可以提前在馆内进行宣传和告知,对主题感兴趣的读者肯定会踊跃参加,在活动当天,读者之间除了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悟,也能听听不同的见解,遇到投缘的读者也能加深交流,丰富精神文化。而且读者之间也可以相互推荐自己觉得很有意义和值得学习的书籍,并说出自己推荐的理由。这样不仅能加强读者之间的联系,也能将导读的意义体现的更大化。在这种知识氛围浓郁的阅读环境下,读者对于学习的意识也会越来越强,通过参加阅读活动,不仅能结交更多的读友,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让阅读变得更加有乐趣和有信心。读者對于文学名著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更加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三、结束语

这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使得人们读书、学习都无法纯粹,人心浮躁。图书馆作为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丰富的藏品和良好的阅读氛围都使得想要丰富精神世界的读者心之向往。在海量的文学名著资料库中,图书馆员一定要对读者进行正确引导,选择适合读者的优秀书籍进行阅读和使用,使得读者能通过阅读不断地提高学习能力,同时,自身素养和文学修养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只有这样文学名著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一直传承,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能得到充分体现,以此来推动我国社会文明建设和现代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苏永.论图书馆员国学素养在图书馆文化建构中的作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01):131-132.

[2]陈海燕.图书馆学专业教育视角下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策略[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03):101-102.

作者:万淑卉

第二篇:文学名著改编现象引发的思考

摘 要:在消费文化和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随着影视娱乐化、商业化的不断推进,视觉化、读图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名著被改变成影视作品搬上银幕,这其中包括对世界经典的文学名著的改编、对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的改编以及近几年来一些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符合了人们浅层次视觉化的审美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文学名著的影响,加快了文学名著的普及,但名著改编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恶搞名著、任意篡改名著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将针对文学名著改编中的恶搞等现象,从名著改编的现状、名著改编盛行的原因、名著改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名著改编的未来之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

关键词:名著;影视作品;恶搞;原创剧本

一、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现状

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这一现象由来已久,早在电影诞生之初就出现了改编名著的现象,古今中外有很多文学名著不断被搬上银幕,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学作品视觉叙事的不足又能适时引发思考而逐步被人们所认可。这几年名著改编在好莱坞也很盛行,仅2012年就有十余部由名著改编的作品被搬上大银幕,其中不乏《乱世佳人》《广岛之恋》《肖申克的救赎》等这样的经典作品,在好莱坞,起码一半以上的电影与文学有渊源[1]。因此,在好莱坞无论流行什么题材和元素,名著改编的地位都不会缺席。

中国的电影向来也跟文学有着渊源,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由名著改编成的电影有很多,其中不乏鲁迅、老舍、茅盾、巴金等作家的小说被改编成的电影。但真正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力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很多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如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小说、《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小说、《菊豆》改编自刘桓的小说。这几部影片在国际上也曾为中国电影赢得过一定的声誉。比较典型的是在1988年,这一年被称作“王朔电影年”,因王朔的4部小说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分别是米家山导演的《顽主》、夏钢导演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黄建新导演的《轮回》及叶大鹰导演的《大喘气》[2]。进入新世纪,网络文学也进入了影视作品改编的行列,在2000年,风靡一时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由小说改编为电影,自此网络小说与电影的“联姻”拉开了序幕。2013年的《致青春》也是改编自于网络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因此,近几年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也越来越普遍。

二、名著改编盛行的原因

(一)影视产业化、商业化的需要

随着影视产业化的发展,影视商业化也越来越严重,很多人投资影视业,把拍电影、电视剧当成了一个赚钱的渠道,在这种影视商业化的浪潮之下,很多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应运而生,成了影视业实现盈利的一种途径。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要和娱乐需求,也顺应了当下的市场运作规律,同时对于普及文学作品、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实现影视作品文学性与商业性共存、艺术性与大众性并举的必要要求,但商业化背景下文学名著的改编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的一些对经典名著进行恶搞和颠覆的现象。新版电视剧《武松》就因出现“武松爱上潘金莲”这样的桥段,引发过人们的热议,当武松和潘金莲变成了青梅竹马,武大郎变成了“高富帅”,王婆变得风情万种,我们不得不要对这样不可思议的颠覆进行反思。

(二)视觉化、读图时代的观众和市场的需求

视觉化是指运用语言、音响、音乐等三要素,努力激活受众的形象思维,使受众头脑里能呈现出视觉化的图像,并能充分调动受众的感官参与到信息的接收,以达到传播效果提升的目的[3]。影视作品正好符合了当下人们视觉化的信息需求。读图时代就是指在科学技术逐步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文字的阅读容易使人疲倦,不能很好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人们需要借助于图像的不断刺激,吸引我们的眼球,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因图像浅显易懂,加上配乐、解说,理解的难度大大降低,观众的接受能力也大大提高,因此,在读图时代下,观众只需要被动地接受视觉传达出来的画面内容,不用再有那种面对文字的主动思考和大胆丰富的想象,这也正好满足了当下很多观众快餐式文化消费的心理需求。这也正是影视作品能拥有市场和观众的重要原因,也是改编现象能够盛行的现实基础。

(三)影视业编剧的原创能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内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能适应产业需求的影视编剧创作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已成为影响影视业发展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影视编剧的原创能力不足是各种改编和翻拍盛行的根源,现在中国电影缺的不是大导演和大明星,缺的也不是大制作团队和雄厚的资金,缺的是好编剧,好剧本。当下能当导演的人很多,能当一个好编剧的人很少。现在的编剧能关注当下社会热点及人们的真实需求的不多,搞翻拍搞古装搞穿越搞戏说的人不少。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影视作品中自主原创的故事越来越少。电影的源头应该是编剧的原创作品,然而,目前改编和翻拍盛行,正是影视编剧创作人员缺乏原创作品的一个印证。中国电影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摆脱发展中的困境,国家就必须大力扶持编剧,鼓励原创,并在物质上给编剧以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广大影视编剧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剧本原创能力。

三、名著改编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迎合商业化需求,影片粗制滥造

近年来中国电影生产在影片数量上不断增加,其中不乏由名著改编的作品,但这些影片的质量却并不高,甚至还出现了很多被吐槽的大烂片,《满城尽戴黄金甲》就是一个广受诟病的典型,它的故事内容虽取材于《雷雨》,但却一点都没有做到与《雷雨》的形神兼备。再比如说2010年的由胡玫执导的《孔子》和由陈凯歌执导的《赵氏孤儿》,它们原本都是很好的历史题材,却都没有达到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收获。因为历史题材的剧本更需要编剧花大量的时间去打磨,编剧要认真地去发掘文献,制作团队也要精心地去考量,而不应是仅仅靠玩技巧。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仅靠花哨的制作与精巧的叙事是不够的,它必须依托的是一个完善的剧本和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和文化背景作为支撑。

(二)对待改编的态度轻浮,存在恶搞、颠覆

对待改编的态度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们要忠实于原著的精神,能复现原著的主旨;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形式上维护原著的完整性,不能打破原著的基本构思。因此,改编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做到形神兼备,也就是说要不仅形似也要神似。然而,现实中很多影视作品对于改编的态度却过于轻浮,甚至大搞颠覆、重构、恶搞等,这是现代消费语境下影视改编娱乐化的表现,影视作品日渐成为人们的娱乐和消遣的方式,这其中包括影视剧中对历史题材的“戏说”、对传统文学的解构以及对红色经典的恶搞等。“戏说”历史的现象可能会满足商业语境下观众的想象,但这种把历史娱乐化、消费化的方法并不讨巧。再一个就是对红色经典的恶搞,《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中潘冬子被塑造成了一个整天做明星梦并渴望赚大钱的拜金主义者,这种恶搞革命英雄和混淆历史黑白的做法消解了“红色经典”的崇高性和严肃性,成了一些人在娱乐化中宣泄情绪博得关注的手段。

四、名著改编的未来之路

(一)国家应立法保护原著,尊重原著

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原著、尊重原著,不能让一些个人或团体为了商业目的等随意篡改原著,对于那些大肆篡改原著的行为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惩罚。改编应该忠实于原著,尊重原著应该成为编剧界最基本的行业规范,如果改编后的经典名著再也不是它的原汁原味,那就不能称其为改编,只能说是新作。经典名著的改编是否成功看的是改编者是否能完整地再现原著的气质与精神,是否能准确地表现原作的意图和主旨,是否能真实地再现原著叙事的风貌和品格[4]。因此,为了保护经典名著不被肆意篡改,不仅要靠国家制定相关的名著保护法,更要靠制作者、编剧的自觉,同时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应切实的给予他们监督,只有这样那些肆意篡改原著、恶意颠覆原著的现象才能得到一定的制止。

(二)鼓励原创,加大对编剧的培养

名著改编盛行的原因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下的剧本原创力不足,近年来,有很多关于中国影视行业“剧本荒”的报道,这正是中国编剧界原创力匮乏和疲软的表现,也是近二十年来影视行业轻视编剧酿下的苦果,影视作品中的精品应该来自于编剧的原创,原创才有力量,原创才有能量,原创才具胆量,有了原创我们才敢与美国的大片较量,唯有原创才能体现一个国家的份量。因此,国家应加大对编剧人才的培养,提高编剧的地位,大力地鼓励原创,对优秀的原创作品应有法律上的保护和资金上的扶持。

(三)名著改编不能代替名著阅读

相比于文学名著,影视作品中的画面更逼真,场景更宏大,形象更直观,表达更直接,能给人们带来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被改编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群体,他们更愿意去影院看一部由名著改编成的电影,而不愿意亲自去翻阅原著感受文字带来的更多的想象,再加上很多人因心里浮躁很难真正静下心来去品味文学名著的魅力,用观看影视作品代替名著阅读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这显然是一种偷懒和急功近利的做法,因此,观看影视作品并不能代替了文学名著的阅读。

由文学名著改编翻拍成影视剧的现象由来已久,名著改编翻拍等现象长盛不衰也有着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再次扩大名著本身的影响力,也能起到普及文学名著的作用,但影视改编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原著,并对任意篡改、恶搞名著等行为做出相应惩罚和制止,还有就是要加大对编剧的培养,鼓励更多原创作品创作等。总之,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存在能实现一定的价值就不去关注它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就去否认它的意义,我们都应该抱着客观、包容、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名著改编。

参考文献:

周南焱.国产片何以改不好文学名著[N].北京日报,2013-04-18.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康怡.中国名著影视改编现象之批评[J].电影文学,2007(9).

[责任编辑:艾涓]

作者:贾红分

第三篇:经典文学名著如何成为影视经典

编者按

经典文学名著改编为影视作品是近年来的普遍现象,引起广泛关注甚至热议有其必然性。

把古典名著搬上银幕荧屏,是公共传播和大众文化的需要,这本身无可非议。至于改编的影视作品有瑕有瑜,观众和读者评价不一,见仁见智也是正常现象,可以通过讨论交流甚至批评,争论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本刊发表的几位文学、艺术家的评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供读者参考。

警惕自我糟蹋文化

冯骥才

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文化可以拿来赚钱,但不能靠糟蹋文化来赚钱。

我们必须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现象不能不使人忧虑。

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是那些最驰名、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到名人名著名墓,乃至各类文化遗产等,都在被热热闹闹地重新“打扮”,甚至拆卸重组,再浓妆艳抹,挤眉弄眼,招摇于市。

那些在城市改造中残剩无多的历史街区,忽然被“聪明”地发现,它们竟是一种天赐的旅游资源。已经拆掉的无法复原,没拆的也难逃厄运——全被开发成商业风情街(实际上是风情商业街)。更糟糕的是很多古村古镇正被“腾笼换鸟”,迁走原住民,然后大举招商,一个个被改造成商铺、旅店、农家乐、茶社、咖啡屋混成一团的“游客天堂”。在这“天堂”里,连一间见证历史的博物馆也没有,导游讲的传说不少是编造的民间故事,至于名人故居,大多是找来一些毫不相干的红木家具、老瓶老壶、三流字画,不伦不类地摆一摆。没人拿名人的人当回事,只拿名人的名当回事。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独特的精神跑到哪里去了?没人管也没人问。

有人说旅游原本就是走马观花,用不着太认真。那么,再看看我们影视中的历史文化吧。

我们的历史名人只要一跑到银幕和荧屏上,不论明君重臣,还是才子佳人,大都多了一身好功夫,动不动大打出手,甚至背剑上房。没有确认的朝代与地域,衣食住行的道具、物品和礼俗全是胡编乱造。历史在这里只是被借用的一个空袋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经过这样的粗鄙化打造,在人们眼里,古村古镇无非是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名人故居不过是几间老屋子,历史上的人物全有几招花拳绣腿,全离不开男欢女爱。没有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基本的美感,从哪里感知“博大精深”?

真正强大的文化一定又精又深。比如唐诗宋词、维也纳音乐、俄罗斯文学。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才会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现,社会文明才能整体提高。而当下这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庸俗,甚至徒有虚名,有害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也伤及中华文化的纯正及传承。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很难对自己的文化心怀挚爱与虔敬。到底是什么力量在驱动这股潮流?一句话戳穿,即以文化谋利。

毋庸讳言,任何事物进入市场,都不免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不免依照消费需求和商业利益调整自己。但调整是科学调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坏自己去换取经济利益。文化更具特殊性,它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与全民素质。不能为了畅销、票房、收视率,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和“疯狂的GDP”,而放弃文化固有的尊严。这尊严一旦被糟蹋,文化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被糟蹋的文化,反过来一定会糟蹋人的精神。

由此,问题真正的要害——不是拿文化赚钱,而是靠糟蹋文化来赚钱。任何有文化良心的人,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根据《人民日报》整理)

什么样的重拍不能宽恕

六小龄童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我不希望以后的小朋友总是问我:猪八戒有几个女朋友?沙和尚跟谁结婚了?神话乱改,也就变成了鬼话。

作为“猴王世家”的演艺传承人,我一直在收集《西游记》面世400多年来的各种版本:明、清,民国时期的《西游记》小说、连环画,各时期各种文字版本的《西游记》等。然而近几年国内外出现的各种影视翻拍版本,却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有过的:对原著篡改之严重,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

目前《西游记》有不同国家和地区拍摄的不同版本,名之日:娱乐版、搞笑版,甚至是色情版。在这些翻拍版本中,孙悟空和白骨精谈恋爱,唐僧成了女人,玉皇大帝最爱用望远镜看畅销书……管孙悟空叫“空空”,管白骨精叫“精精”,还非得给他们扯出点感情纠葛。这是胡闹!

如果名著改编再这样发展下去,最后可能年幼的孩子都不知道哪个版本是真正的孙悟空了。现在总是有小孩子问我“孙悟空一共有多少个女朋友?他和女妖生了几个孩子?”这些问题让我哭笑不得,更为这样一部传统名著被曲解、被糟践感到愤怒和悲哀。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我不希望以后的小朋友总是问我:猪八戒有几个女朋友?沙和尚跟谁结婚了?神话乱改,也就变成了鬼话。名著的改编是有一个底线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的基本性格不能变。我拍《西游记》也遇到改编:唐僧师徒路经女儿国,女儿国国王爱上唐僧,唐僧一看愣了神,太漂亮了,额头冒冷汗,但马上眼睛一闭:“阿弥陀佛”,理智战胜了情感。这些是小说里面没有的,就叫改编,但我们有一个原则:“忠于原著,慎于翻新”。最后唐僧头也不回地上路了,女国王眼泪汪汪地目送。你设想唐僧跟女儿国国王有一夜情,那就不符合改编的原则了。

我并不反对名著重拍,跟着时代走,我们当然可以重拍《西游记》。但关键是,如何对待名著翻拍?我总结了10个字——谁来拍?怎么拍?为什么拍?

如果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宣传猴王精神,重拍就很有意义。我希望重拍是建立在继承、吸取精华的基础上,而不是颠覆和排斥原有的创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诠释《西游记》。我父亲演过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也曾用昆剧来诠释《西游记》。20世纪60年代有《孙悟空学雷锋》;“非典”时期,浙江昆剧团排了一个《孙悟空打“非典”》,把“非典”变成一个大妖怪。虽然形式各有不同,但精神是一样的。

翻拍并不是不能超越经典,拍得好了,会得到社会认可。比如,《冰海沉船》是非常经典的电影,后来重拍的《泰坦尼克号》就超越了《冰海沉船》。这部电影以人物的情感为主线,用高科技给电影添彩。我们也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82版《西游记》在特技方面不是非常理想,现在有条件了,我们可以用高科技手段拍《西游记》,而不是光想着恶搞、颠覆人物形象。

对于目前这种胡编、恶搞经典名著的现象应该怎么办呢?早在20世纪90

年代中期,我就说过中国的世界名著不多,国家要立法保护。对于这种胡编乱说《西游记》的,一个都不能宽恕!改编者也切记一定要笔下留情,千万不要再拿祖先的名著去开涮或戏说了。(根据《人民日报》整理)

刘心武:《红楼梦》不能这样拍

刘心武

“我觉得,李少红过分听从红学权威的意见,把{20回作为原著,把贾家官复原职拍出来,把它变成了一出喜剧,这样的结局是我不能接受的”。

对于不久前引起争议的李少红版《红楼梦》,刘心武毫不客气地进行了批评一《红楼梦》不能这样拍,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刘心武研究《红楼梦》已经十多年了,出版了不少研究专著,并在“百家讲坛”上讲《红楼梦》,深受观众的喜欢。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上,他一出场,就有观众问他对李少红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看法。刘心武坦言:“我觉得,李少红过分听从红学权威的意见,把120回作为原著,把贾家官复原职拍出来,把它变成了一出喜剧,这样的结局是我不能接受的”。

曹雪芹的前80回才是经典

研究红学那么多年,在刘心武心目中,曹雪芹的《红楼梦》一直就是一出大悲剧。“现在我们所看到的120回《红楼梦》,前80回大体是曹雪芹写的,是原著,堪称经典。后40回则是高鹗续写的,高鹗所续的后40回不是经典。1987年王扶林执导的《红楼梦》,编剧大体持这样的观点,认为前80回是经典,要尊重,高鹗续的后40回非经典,可以抛开。当时就没有照高续那样,去拍什么“沐皇恩”、“复世职”、“延世泽”,而是根据当时掌握的探佚成果,努力复原曹雪芹的原意,尽管不是很成功,却坚决保持了大悲剧的结局,体现出对曹雪芹及其笔下文字的最大尊重。”

导演太听从红学权威

刘心武认为,造成《红楼梦》喜剧结局的,是电视剧的顾问——那些官方红学权威,因为他们认为这才是尊重原著精神。“官方红学权威认为,120回的《红楼梦》是经典,在他们眼中,只有他们以庚辰本为前80回底本的那个交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20回本子才是正宗,才算‘原著’。新版《红楼梦*的投资方请到他们做顾问,指定必须按他们校订的那个本子去拍。李少红只是投资方雇用的一个导演,她只能按官方红学权威的指令去拍,结果拍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个样子。”(根据《新闻晨报》整理)

从私语阅读到公共传播

李少红

这个时候,经典诠释领域就会出现个体和公共领域的差异。我认为,一部影视作品的好坏已经退居其次。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唤起受众记忆、引起受众讨论、激发受众想象、承载受众争鸣,然后再引导受众集体回到原点、集体回顾传统的过程。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和海量阅读,文学名著对年轻人来说已不再构成以往的诱惑。在我们成长的年代,名著是我们阅读的唯一优秀作品,可是现在对年轻人来说可能不是这样了,更多的东西在诱惑他们。如何让他们回归经典,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认为,影像诠释是传承经典的一个重要渠道。

这是影视艺术创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古典名著翻拍最大的一个难处就在于,古典名著的影响力实际上已经在每一个读者心目中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先入为主的文学印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在每个人的想象中找到一个共通点,这是我在实际操作中面对的一个最大的困难。

读者对于文学经典特别是古典名著的阅读,存在着阅读方式的私有化前提,也就是读者必须独自面对一个文学意境,之后再扩展为自己的想象,而且这个自我的想象是不可以与别人分享,是独立成章的。但是,影像艺术是一个公共的领域,它是一个广场领域,它是要和别人分享的,另外它是一个形象的艺术。这个形象具象化了以后,文学经典已经从私人空间里面走到一个公共、开放的广场,观众需要同大家分享感受。这个时候,经典诠释领域就会出现个体和公共领域的差异。我认为,一部影视作品的好坏已经退居其次。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唤起受众记忆、引起受众讨论、激发受众想象、承载受众争鸣,然后再引导受众集体回到原点、集体回顾传统的过程。

美国拍摄的电影《花木兰》曾经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我们对文艺经典的不断诠释和重读,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化抢救,我们自己没有守护住的文化财富,很可能就被别人拿走了,变成人家的文化资本。守住我们自己文化的根脉,是中国影视产业走出去的必要前提。(根据《人民网》整理)

作者:冯骥才 六小龄童 刘心武 李少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护理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信息通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