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2023-03-15

第一篇: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XX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工作总结

XX区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

集中轮训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部署,按照《关于开展全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工作的实施方案》安排,自2011年8月开始,对全区农村党组织书记、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进行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8月以来,我区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期,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共人。其中,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期,共人;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期,共 人;区直机关和乡镇(街道)机关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期,共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期,共人。

二、主要做法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突出主题。紧密联系实际,突出轮训主题,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轮训,通过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创新思路、研究措施,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社会管理能力,使广大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精力学政策、学方法、学经验,不断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提高引领科学发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素质能力,激发学先进、赶先进,当先锋、做表率的昂扬斗志,切实将全

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激励引导基层党组织书记争当“六个先锋”。

在轮训时间上,明确规定从2011年8月开始,集中3个月时间,将全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以及非公有制企业等其他领域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一遍,其中,乡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集中轮训的时间为5天;机关、企业、学校等其他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集中轮训的时间为5天。

二是培训形式多样、内容鲜活。采取专题辅导、经验介绍、案例分析、现场观摩、分组讨论、交流发言等方式,让基层党组织书记交流经验,寻找差距,理顺思路,提高水平。在培训内容上,按照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所担负的工作职责,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为中心,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确定轮训内容。结合全区村“两委”换届实际情况,将高度认识当前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为重点培训内容,真正让基层党组织书记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邀请了区水务局、农业局、信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作了专题辅导报告,就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了详细介绍。

三是分类组织实施,各有侧重。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农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

组织书记不同职责任务和参训需求,有重点、分类别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农村党组织书记重点加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农业实用技术、村务管理、社会矛盾调处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重点加强城市建设及城中村改造、城市社区规划、社区服务与信息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自治与社区公共服务等方面知识的培训。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重点加强“转方式、调结构”战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外经外贸、金融、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党建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三、主要成效

一是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能力得到提升。培训班根据培训对象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培训,增强了培训的实际效果。通过培训,既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学习了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使基层党组织书记更好地掌握了党建工作知识,接受了先进的社会管理理念教育,提高了社会管理能力和履职尽责能力。

二是基层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决心得到增强。培训期间,各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市委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帮助参训人员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了做好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在培训中,参训人员共同探讨开展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方法和路子,加强了

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启发,促进了全区基层组织党建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

中共XX区委组织部2012年7月27日

第二篇: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区基层组织建设汇报

各位领导:

去年以来,我区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基层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强化指导,整体推进,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用发展的思路着力解决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新特点、新问题,有力推动了全区基层组织各项的开展。根据市委组织部的《通知》精神,现就我区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区直属党(工)委20个,其中直属机关党工委1个,街道党工委8个,部门党委11个。20个党(工)委下辖基层党委3个,党总支19个,党支部492个。

全区农村120个,有1个党委,4个党总支,138个党支部;社区85个,其中社区党委1个,社区党总支2个,党支部104个;非公有制组织35299个,应建党支部82个,已建72个。

截至2006年底,全区在册党员9577人,其中:农村党员4155人,社区直管党员1202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516人,机关及其他党员3704人。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文件精神

中央和省、市委下发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文件后,我区就贯彻落实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专门进行了座谈和专题调研,并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我区的四个落实文件。

(一)从关心党员思想进步和提高素质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

一是不断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我们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了区、街、农村(社区)三级培训网络,制定了详细的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区委先后培训区级中层正职党员领导干部110人次,培训近几年进入区机关的转业干部和毕业学生440人次;区委组织部和区党校共同组织培训全区中层副职党员领导干部和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290人次。按照区委的要求,各党(工)委每年也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务者进行集中培训;各基层党组织至少每季度安排党员集中学习一次,切实提高了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二是进一步加大教育阵地建设力度。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活动场地建设的力度,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定期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党员素质。三是加强教材体系建设。为了不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能力,区委组织部一方面统一给区级中层以上干部办理了省图书馆借阅卡,还拿出2万元党费为全区农村、社区、非公企业党支部征订了党建杂志。另一方面组织编写下发了《农村干部必读》、《社区党务者必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者必读》等辅导读物,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必要的学习材料,得到了广大党员的认可。四是妥善解决教育经费。区委要求把党员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社区和其他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使全区党员教育培训真正落实了到基层。各党(工)委将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将每年留存的党费主要用于党员教育培训。

(二)从健全制度和创新载体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见》。

一是实行联系点制度。按照区委的安排,区街两级分别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通过深入联系点,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创新载体,开展活动。通过开展“发展成果为市民共享”、“情系社区,心系群众”和“两为一创”等一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大部分区级部门与农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党员与基层困难群众结成援助对子,积极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先后和困难户结对子823对,慰问困难户1142户,捐资24万元,资助贫困生350名;为下岗失业党员举办就业培训班4期、培训党员118人,帮助34名下岗失业党员实现了再就业。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各街道党工委按照区委的要求,在农村、社区党组织中相继建立了一批党员服务站,在人口较为密集的3个集贸市场和2个商务楼宇建立了14个党员服务点。四是探索建立基层矛盾解决机制。自2005年我们在全区推行乡规民约评理会和社区议事会制度以来,全区120个农村和85个社区相继自发组织建立了民间调解组织。通过召开乡规民约评理会和社区议事会,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260多件,大大减轻了基层组织和干部的负担,密切了干群关系。六是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制。我们按照“服务发展、依法依纪、真实公正、注重实效、积极稳妥”的原则,在全区基层党组织推行了党务公开。对适宜在党内公开的有关组织建设等事务,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简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通报;对适宜向全社会公开的采取党

务公开栏、电子屏幕等形式进行公开,充分保证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从全面覆盖和健全网络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

我们针对流动党员“人数多、分布广、流动快、集中难”的特点,深入调研,强化指导,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了党组织在流动党员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是延伸领域,构建流动党员信息网络。为了全面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区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区新市民党建的意见》,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要求等方面作了全面部署。去年底开始,我们组织人员深入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建筑工地、综合市场等新市民相对集中地,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调查表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就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基层党建进行了专题调研,初步掌握了流动党员管理的基本情况。目前,全区共有流动党员548人,流进464人,流出84人。其中,社区中有流动党员269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有流动党员195人。同时,我们按照中组部关于做好流动党员证发放的有关要求,对全区所有流动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了“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核对人员,及时增减,并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新管理系统(2005)》设定的编码对《活动证》实行统一编号发放,确保在册流动党员人手一证。为了方便流动党员,我们设立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将中央和省、市、区设立的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号码及时告知流动党员,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和咨询。各街道党工委和区直属有关党(工)委依托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的登记备案制度,通过定期排查登记,全面清了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健全了信息管理网络,为流动党员的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加强流动党员集中地党组织建设,积极为流动党员安“新家”。为使流动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我们集中力量抓好在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区、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及其它流动党员集中地的党组织组建,尽快为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提供条件。目前,已经在红专南路社区、天驹商贸有限公司、太白南路建材市场等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以流动党员为主体的党支部。对党员流动频繁、不易建立常设党组织的,根据实际情况,各街道成立了临时党组织和联合支部,使一部分流动党员能够参加正常的组织活动;对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或先行建立工青妇群团组织等措施,开展相关,争取尽快建立党组织;对组织关系不好落实接收单位的流动党员,我们依托街道、农村、社区等单位,建立了流动党员活动站,组织其参加辖区内党组织开展的活动,接受教育管理。

三是创新教育和管理模式,为流动党员先进性建设增添新的动力。在抓好对流动党员的教育方面,我们根据新市民党员从事行业及分布、流动等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抓好系统培训;对流动性较强、不易组织集中培训的,搞好分散、随机教育。同时,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中,我们从新市民党员的思想状况和现实需要出发,突出抓好政治信仰、党性觉悟、政策法规、从业技能和城市生活常识等教育,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不断提高其、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管理体制上,我们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管理”的办法,建立党建指导员联系流动党员制度。在流动党员管理中,主动理顺输出地与输入地党组织联动共管体制,灵活有效地实施管理。对不方便转移组织关系的新市民党员,本着便于过组织生活、便于组织监督、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让他们可以同时接受输出地和输入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对持有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新市民党员,各党(工)委及时将其编入一个基层党支部进行教育管理,也可以单独组建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实行双重管理的新市民党员,其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保留在输出地党组织;有关党内表彰奖励或纪律、组织处理由输出地党组织为主决定,同时征求输入地党组织的意见。我们在积极探索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的同时,全面落实党建指导员联系流动党员责任制,引导本地党员做好流动党员的思想,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有关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流动党员感受“家”的温暖,产生恋“家”情怀,主动亮明身份,实现了从“埋头致富”到“带头致富”的转变。比如,丈八街道陈家庄村在流动党员中开展“挂出牌子,亮出身份,建立监督责任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波涛眼镜行设立党员示范岗,为每位党员制作胸牌佩戴上岗,亮出党员身份,以优质服务充分展示党员新形象,带动其他职工竭诚为广大消费者服务。从去年以来,针对我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于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这一情况,我们通过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建”、“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活动,依托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延伸手臂,不断推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同时,我们又先后在有条件的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爱心银行14家,大张旗鼓地号召本地党员带头为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家庭捐款、捐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从而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是采取多种渠道,确保流动党员证的发放到位。去年底,按照中组部和省、市委《关于认真做好〈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和使用等有关的通知》精神,我们抓住流动党员春节返乡相对集中的契机,采取多种方式,集中精力做好流动党员证的发放和教育培训。一是集中发放。通过宣传、摸底,我们重点抓好了各街道以及市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单位《活动证》的发放。截至今年2月底,我们对84名流动党员全部发放了新的流动党员活动证。二是专人送达。对于少数无法直接通知本人的外出流动党员,一部分党工委采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包片、基层党务者包人的方法,切实把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具体落实到专人。三是走访座谈。以春节临近、一些流动党员集中返乡为契机,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了解流动党员是否领到《活动证》,并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流动党员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为确保《活动证》及时发放到位,区委组织部建立了两项保障机制: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制。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全面负责,各级党员干部深入联系点,具体指导基层党组织做好《活动证》的发放。二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坚持每周定期上报发放《活动证》情况,区委组织部根据进展情况,适时深入基层发放点进行督促检查,确保使用好和管理好《活动证》。

(四)在明确责任和抓好落实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的意见》。

一是分级负责。区委专门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建立了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所有区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街道、一个社区、一个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并指导一个先进村,帮扶一个后进村。各党(工)委也相应地成立了党建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建联系点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党建格局。二是各负其责。按照区委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组织建设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党(工)委对本地区本部门基层党建负总责,书记是抓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建。同时,不断强化区、街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抓基层组织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基层组织建设是不称职”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定期研究。区委每年研究3-4次基层组织建设,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听取各党(工)委党建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党建重要问题,督促完成党建各项任务。

三、进一步深化党员承诺制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去年初,我们结合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推行了党员承诺制。随后,我们又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中进行了推广,取得了很好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运行机制有保障。一是我们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专门编印了《——区党员承诺制手册》,要求各党(工)委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并不定期进行抽查,督促、引导党员落实好“党员承诺制”。二是我们把推行“党员承诺制”的实施情况纳入年度党建的重点内容,对各基层党组织实行党员承诺制的情况进行考评。三是我们定期对“党员承诺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了解掌握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明确承诺内容,目标任务落实处。一

伍的长期规划。

二是进一步理顺社区的管理机制。尽快给予落实党支部委员的待遇问题。

三是由工商、税务等部门配合组织部门,做好规模以上企业业主或管理者的思想,发挥工会、团委等组织的作用,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

各位领导,在市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下,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兄弟区县相比,我们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总体部署,加强调研,不断创新,努力提升水平,进一步开创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区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区基层组织建设汇报。AiL

务公开栏、电子屏幕等形式进行公开,充分保证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从全面覆盖和健全网络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

我们针对流动党员“人数多、分布广、流动快、集中难”的特点,深入调研,强化指导,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了党组织在流动党员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是延伸领域,构建流动党员信息网络。为了全面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区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区新市民党建的意见》,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要求等方面作了全面部署。去年底开始,我们组织人员深入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建筑工地、综合市场等新市民相对集中地,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调查表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就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基层党建进行了专题调研,初步掌握了流动党员管理的基本情况。目前,全区共有流动党员548人,流进464人,流出84人。其中,社区中有流动党员269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有流动党员195人。同时,我们按照中组部关于做好流动党员证发放的有关要求,对全区所有流动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了“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核对人员,及时增减,并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新管理系统(2005)》设定的编码对《活动证》实行统一编号发放,确保在册流动党员人手一证。为了方便流动党员,我们设立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将中央和省、市、区设立的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号码及时告知流动党员,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和咨询。各街道党工委和区直属有关党(工)委依托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的登记备案制度,通过定期排查登记,全面清了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健全了信息管理网络,为流动党员的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加强流动党员集中地党组织建设,积极为流动党员安“新家”。为使流动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我们集中力量抓好在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区、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及其它流动党员集中地的党组织组建,尽快为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提供条件。目前,已经在红专南路社区、天驹商贸有限公司、太白南路建材市场等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以流动党员为主体的党支部。对党员流动频繁、不易建立常设党组织的,根据实际情况,各街道成立了临时党组织和联合支部,使一部分流动党员能够参加正常的组织活动;对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或先行建立工青妇群团组织等措施,开展相关,争取尽快建立党组织;对组织关系不好落实接收单位的流动党员,我们依托街道、农村、社区等单位,建立了流动党员活动站,组织其参加辖区内党组织开展的活动,接受教育管理。

三是创新教育和管理模式,为流动党员先进性建设增添新的动力。在抓好对流动党员的教育方面,我们根据新市民党员从事行业及分布、流动等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抓好系统培训;对流动性较强、不易组织集中培训的,搞好分散、随机教育。同时,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中,我们从新市民党员的思想状况和现实需要出发,突出抓好政治信仰、党性觉悟、政策法规、从业技能和城市生活常识等教育,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不断提高其、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管理体制上,我们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管理”的办法,建立党建指导员联系流动党员制度。在流动党员管理中,主动理顺输出地与输入地党组织联动共管体制,灵活有效地实施管理。对不方便转移组织关系的新市民党员,本着便于过组织生活、便于组织监督、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让他们可以同时接受输出地和输入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对持有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新市民党员,各党(工)委及时将其编入一个基层党支部进行教育管理,也可以单独组建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实行双重管理的新市民党员,其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保留在输出地党组织;有关党内表彰奖励或纪律、组织处理由输出地党组织为主决定,同时征求输入地党组织的意见。我们在积极探索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的同时,全面落实党建指导员联系流动党员责任制,引导本地党员做好流动党员的思想,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有关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流动党员感受“家”的温暖,产生恋“家”情怀,主动亮明身份,实现了从“埋头致富”到“带头致富”的转变。比如,丈八街道陈家庄村在流动党员中开展“挂出牌子,亮出身份,建立监督责任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波涛眼镜行设立党员示范岗,为每位党员制作胸牌佩戴上岗,亮出党员身份,以优质服务充分展示党员新形象,带动其他职工竭诚为广大消费者服务。从去年以来,针对我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于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这一情况,我们通过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建”、“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活动,依托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延伸手臂,不断推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同时,我们又先后在有条件的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爱心银行14家,大张旗鼓地号召本地党员带头为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家庭捐款、捐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从而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是采取多种渠道,确保流动党员证的发放到位。去年底,按照中组部和省、市委《关于认真做好〈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和使用等有关的通知》精神,我们抓住流动党员春节返乡相对集中的契机,采取多种方式,集中精力做好流动党员证的发放和教育培训。一是集中发放。通过宣传、摸底,我们重点抓好了各街道以及市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单位《活动证》的发放。截至今年2月底,我们对84名流动党员全部发放了新的流动党员活动证。二是专人送达。对于少数无法直接通知本人的外出流动党员,一部分党工委采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包片、基层党务者包人的方法,切实把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具体落实到专人。三是走访座谈。以春节临近、一些流动党员集中返乡为契机,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了解流动党员是否领到《活动证》,并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流动党员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为确保《活动证》及时发放到位,区委组织部建立了两项保障机制: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制。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全面负责,各级党员干部深入联系点,具体指导基层党组织做好《活动证》的发放。二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坚持每周定期上报发放《活动证》情况,区委组织部根据进展情况,适时深入基层发放点进行督促检查,确保使用好和管理好《活动证》。

(四)在明确责任和抓好落实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的意见》。

一是分级负责。区委专门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建立了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所有区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街道、一个社区、一个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并指导一个先进村,帮扶一个后进村。各党(工)委也相应地成立了党建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建联系点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党建格局。二是各负其责。按照区委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组织建设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党(工)委对本地区本部门基层党建负总责,书记是抓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建。同时,不断强化区、街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抓基层组织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基层组织建设是不称职”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定期研究。区委每年研究3-4次基层组织建设,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听取各党(工)委党建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党建重要问题,督促完成党建各项任务。

三、进一步深化党员承诺制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去年初,我们结合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推行了党员承诺制。随后,我们又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中进行了推广,取得了很好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运行机制有保障。一是我们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专门编印了《——区党员承诺制手册》,要求各党(工)委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并不定期进行抽查,督促、引导党员落实好“党员承诺制”。二是我们把推行“党员承诺制”的实施情况纳入年度党建的重点内容,对各基层党组织实行党员承诺制的情况进行考评。三是我们定期对“党员承诺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了解掌握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明确承诺内容,目标任务落实处。一是对照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整改承诺。每个党员根据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党组织的评议意见,在整改中作出整改承诺,建立整改台帐,认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据统计,全区农村、非公经济组织党员承诺整改突出问题4000余个。二是对照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愿做出便民利民服务承诺。每个有服务能力的党员都结合“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的职责,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承诺。延北村党员承诺在旧村改造中,不仅不带头扩建房屋,而且制止家属、亲戚不扩建房屋,为旧村改造实施带了好头。波涛眼镜行党员根据各自岗位,分别作出服务承诺,为顾客做好优质服务,树立党员形象。目前,我区党员承诺为民办事2000余件,解决实际问题950余个。三是对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作出形象自律承诺。每个党员按照《党章》的要求,在履行党员义务、当好群众表率等方面作出承诺,塑造党员诚信守诺、率先垂范的良好形象。

(三)明确方法步骤,认真实施兑诺。一是定诺。广大党员结合具体要求讨论和搜集整理群众意见,提出了个人的承诺事项。二是履诺。党员承诺的事项正式确定后,党支部逐一登记备案,并采用板报等形式,将党员的承诺事项、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向群众公布,督促党员兑现诺言。三是述诺。由支部书记主持,召开全体党员会议,每名党员作践诺报告,对照承诺,哪些已经做到了,哪些还没有做到;对没有完成的承诺,提出进一步落实的措施。四是评诺。党支部安排各党小组组织党员代表对党员的述诺情况进行评议,并把评议结果报支部。支部认真分析评议意见后,及时向党员反馈,争取与党员达成共识,帮助其实现承诺。同时,将评议结果存档,作为年末全面评议党员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建立农村党员责任区,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一是明确责任。党支部将全村按区域划片,每片分为若干个党员责任区,每名党员向党支部递交承诺书,党支部定期召开群众座谈会,听取群众对党员的评价。二是定期。党支部组织党员根据实际,责任党员按其职责和任务定期填写《——区党员承诺制手册》。党支部每月检查一次,当月,填写《党员责任区》,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会,交流党员责任区开展情况。三是检查指导。街道党工委、驻村队和包村科室加强指导,帮助村党支部和党员做好责任区,督促、检查、指导党支部、责任区党员及时、如实、正确、规范填写支部手册和党员手册。

四是全面考核。党支部对党员半年考评一次、全年总评一次,通过开展群众评议、满意度测评、公示党员表现情况,对党员进行考优评差,让群众监督。去年,我们在丈八街道陈家庄村进行了试点的基础上,目前,全区80的基层党组织已经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涌现出了秦川社区、西京社区等无职党员在岗位上做出的事迹。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近年来,——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农村党员发展缓慢、后备干部缺乏的实际,创新党员发展模式,建立街道和村级发展党员的双平台,以街道党校为阵地,发展党员、培养农村后备干部队伍,有效缓解了农村青年入党难、后备干部缺乏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我们通过街道党校培养农村后备干部队伍是从2004年初在鱼化寨街道试点的基础上推行的,当年底在全区其他7个街道全面展开。目前,全区第一期街道党校共招收的439名学员中,发展党员91名,年龄均在18—35岁之间,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已有7人进入了农村党支部班子,有22人通过竞争和村民选举进入了村委会班子,有26人进入了农村妇联、共青团及村民小组等各种村级组织。按照区委要求,为了使街道党校发展党员、培养农村后备干部真正取得实效,各街道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创新农村党员发展模式。各街道党工委分别在街道党校成立了党支部,建立培养发展党员的新平台。第一步是招生培训。各街道在辖区内所有农村公开招录年龄在18—35岁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毕业生及退伍复转军人,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程序选拔党校学员。第一期439名学员是从全区1500多名报考者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农村青年,在两年的半脱产培训中,通过对法律、党建、行政管理、历史、科技、公共关系等课程的学习,在街道党政机关进行实践锻炼,使学员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得到有效结合。第二步是发展党员。在街道党校学习培训期间,各街道党校党支部按照标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然后将接受了一年系统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并符合条件的积极分子学员发展为预备党员,再经过一年预备期考验,合格的转为正式党员,毕业后组织关系转回所在村党支部。党校党支部全面负责学员组织发展,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二是培养农村后备干部。对学员在校期间成绩合格并表现突出的,毕业后由街道党工委作为村两委会后备干部,安排到本村挂职(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治安主任、妇委会主任等)锻炼,协助两委会。这一做法为更好的培养造就优秀农村后备干部搭建了平台,为农村优秀青年的公平进步畅通了渠

第三篇:区组织工作会议县基层组织建设典

型发言材料

区组织工作会议县基层组织建设典型发言材料

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切实抓好“五个突破”

20xx年,我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地的部署,紧紧围绕“三级联创”这条主线,按照“抓重点带全面、以创新谋发展”的总体要求,县委带头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艰苦的调查研究,以“调研不息、创新不止”的精神风貌,在长期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作了许多有益的

探索,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在发挥乡镇党委龙头作用方面取得新突破

为更好地发挥乡镇党委的龙头作用,我县对乡镇管理服务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一是建立“责任党委”的运行机制。责任党委:就是把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作为乡镇党委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针对乡镇部分干部人浮于事、无所作为的问题,对乡镇班子成员及干部职工落实岗位职责,明确责任主体,实行岗位责任主体明确化,政绩与工作实绩挂钩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

二是建立健全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重大情况反映制度、重大情况通报制度。乡镇党委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必须先征求党委、人大、政府班子成员的意见,必要时还需征求党员代

表及群众代表的意见;乡镇发生的重大情况要及时向上级党委反映,并拿出处理预案;影响较大的情况在乡镇范围内通报,特大情况在全县范围内通报。

三是实行领导干部工作督察制度。主要采取普查、密查、测试、通报等方式督促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干部评价体系。

四是推行乡镇党代会常任制、”两代”评议制。按照地委的要求,20xx年我县首先在牛场、猫场等6个乡镇开展了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20xx年全县32个乡镇已全面推行乡镇党代会常任制。两年来,共召开了38次乡镇党代会,1511个党代表出席了会议。同时,对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建立“两代”(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评议制,由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评议乡镇班子及班子成员的工作实绩。

五是探索了“镇村一体化服务”新机制。通过整合行政资源和服务资源,推进涉农单位合署办公,实施“一条龙服

务,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有效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解决了镇村两级之间长期以来办事脱节的断层现象,消除了行政“梗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在深化村级组织管理服务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

自20xx年7月以来,我县针对村级组织整而复瘫、瘫而复散,普遍缺乏活力的问题而推行的村级组织管理服务体制改革,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已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是明确了“四个一”的总体要求。“四个一”即始终坚持一个目标:就是要通过改革,建立一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密切,农村生产、生活、生育秩序逐步得到理顺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健康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村民自治;牢牢把握一个核心:就是“责任主体明确化,报酬与工作实绩挂钩”。具体地说就

是报酬量化到村民组,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紧紧抓住一个关键:就是以村民组为单位,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各种村级事务,真正实行政策一视同仁,村务公开取信于民;认真落实一个保障:就是要求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沉下去、想问题、干事情,带头学习抓学习,带头团结抓纪律、带头务实抓成效,带头廉洁抓党风政风。

二是建立了“村干承包责任制”。所谓“村干承包责任制”,就是以村支部为核心,村支部与村委会集体领导下分工负责的一种竞争激励机制。其实质是管理村级事务,承担工作责任,具体地说就是“责任到人,酬劳挂钩”。内容是在一个行政村的范围内,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村级事务工作量的大小、难易程度,将乡镇量化到村的村组干部报酬总和,按一定的比例,再次量化到村民组,由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干部自由选择承包管组,包

哪几个村民组就拿几个组的量化考核报酬,同时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管好村级事务,接受群众监督,服务好人民群众。这是“村民自治”的实现形式。

三是采取“四化”的具体措施。“四化”即精细化管理,多元化监督,优质化服务,科学化考核。精细化管理包括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和信息化。专业化体现全面性,即要求各村的联系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尤其是联系领导必须熟练掌握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业务知识,从而有效地指导、帮助村开展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系统化体现规范性,即要求村干部把繁锁的村级事务剥离分类,规范建档,进行系统管理;数据化体现准确性,即要求村干部对各种工作指标、业务数据等准确掌握,为乡镇党委、政府作出正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信息化体现及时性,即要求村干部能准确及时地反馈各种工作信息,为乡镇党委、政府能及时作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保障;多元化

监督:包括既在其上,又在其中的村侯任干部监督、村干部之间的监督、乡镇干部的监督和群众监督。优质化服务:即向群众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及生殖保健等服务。科学化考核:即明确岗位职责,落实“责任计生”,对干部工作实绩实行”百分倒扣制”。所谓“百分倒扣制”就是以计划生育工作为100分作为基础分,其他各项工作总体为100分,在考核时,将计划生育实得分值减去其他工作被扣分值,就是整体工作最后得分。

目前,全县556个村、17个社区已全面推行了村级组织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为:干部平均观念转变,责任意识提高,干群关系密切,从而推动各项工作。改革以来,我县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农村经济工作稳步发展,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地验收,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劳务输出井然有序,农村循环经济快速发展,计划生育工作实现质的飞跃。实践证明,村级组织管理服务

体制改革是破解村级组织普遍缺乏活力这道大难题的“金钥匙”,是一次带机制性、方向性、根本性的改革。在新的改革实践中,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管理民主”的要求,部分乡镇已进行了新一轮的更深层次的探索,建立了“两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评议制,对联系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工作实绩进行评议。

三、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新突破

通过村级组织管理服务体制改革,我县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农村生产、生活、生育秩序得到逐步理顺。在此基础上,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实际,创造性地作出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决定。所谓“农村循环经济”就是遵循“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节约能源,优化环境”的原则,按照“种植规范化,养殖科学化,沼气普及化,环境优良化”

的要求,以绿肥为基础,养殖为关键,沼气为龙头,增效为目的,在推进种植业、养殖业一体化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把每个环节的效益充分挖掘出来,实现自然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与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协调统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实现历史性跨越。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针对农民缺技术、缺资金的问题,我县成功地探索出了“村教兴农”和“农信互助”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困难,促进了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所谓“村教兴农”就是把农村文化素质较高的教师群体召集起来,由畜牧、农业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一级实用技术培训,然后再由他们对群众进行二级培训,给群众分析和讲解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通过“算账对比法”给群众作效益分析,让群众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并从中获得实惠,从而使更多的农民从粗放的、原始的劳动力转变成为具有知识型的、科学的生产者。“农信互助”,就是

农民和信用社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赢利的一种互助经营模式。农民利用信用社提供的资金发展畜牧业增加收入,信用社通过农民贷款养殖获得利息。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引导和协调,在农民和信用社之间搭建合作平台,村支部、村委会组织农民进行贷款养殖并督促还款,从而实现农民和信用社“双赢”,既解决了农民资金匮乏的问题,又解决了信用社收款难的问题。实践证明“村教兴农”、“农信互助”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两翼”,农村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打开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的战略性突破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县共种植绿肥万亩,牛存栏数230757头,猪525805头,修建沼气池并投入使用7690口,改厕改圈4776户,农户通过信用社获取贷款4717万元。

四、在社区、学校、企业、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及农村经济组织和文化组织的健全发育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社区党建方面,紧紧围绕社区服

务和社区管理这个中心开展党建工作,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做好群众工作,加大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切实做好社区禁毒工作、吸毒人员的帮教工作,积极开展社区公益性活动,确保社区的稳定和发展。20xx年底全县共建社区党组织17个,党员数达365名,党组织应建率达100。积极开展警务进社区、社保进社区等工作,在城关、以那等4镇7个社区开展“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为社区群众提供规范、方便、快捷的服务。目前,共为群众办理急办件1653件,承诺件159件,联办件282件,报批件72件,办结率均在90以上。

在学校党建方面,坚持“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的主要标准,健全和完善学校党组织机构设置,将学校教学工作与党建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表彰,并通过公开竞聘等方式把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优秀党员教师选进学校领导班子。组织入党积极分子集中进行爱党、爱国

思想教育,在教学一线积极开展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壮大学校党员队伍,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20xx年先后培养了302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了77名党员,其中教师64名,学生13名。

在企业、“两新”组织党建方面,我县实行“一把手党建责任制”,在具备条件的66个国有企业,3个非公企业建立了党支部,积极培养和吸收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企业生产一线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进一步壮大企业党员队伍。20xx年共发展党员18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7名,并分别向其他5个国有企业和134个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派驻党建特派员139名,帮助其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同时帮助企业查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措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在农村经济组织和文化组织建设方面,我县采取了政策优惠、项目扶持、帮助培训和精神鼓励等方式加大建设力度。20xx年全县共增加新经济组织7个,

文化组织9个,目前,全县新经济组织共17个,新文化组织11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五、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方面取得新突破

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我县采取“六个一”措施强化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一是“一人一证”,即对流动党员办理了流动党员证;二是“一人一档”,即对每个外出党员均建立一个联系服务档;三是“一支一员”,即各村党支部均确定一名支委成员作为流动党员的联络员、党费收交员;四是“一季一访”,即各村党支部成员在每个季度,到外出党员家中走访,了解外出党员的情况,关心其家属的生产、生活问题;五是“一节一慰”,即每年“七一”建党节,各村党支部要与外出党员取得联系并进行亲切问侯;六是“一年一议”,即每年春节外出党员返乡后,村支部组织召开一次外出党员交心谈心和议事会议。同时,采取措施,强化服务。一是加大培训力度,

积极组织流动党员在外出前的技术技能、法律法规培训,让其掌握1至2门技术和常用法律法规知识;二是与流动党员所在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切实保障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三是开展返乡流动党员建言献策活动,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吸收和借鉴外界好的经验与做法,从而加强村党支部的自身建设。

我县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得到上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基层党组织通力配合、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下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超前思考、统筹安排、大胆创新、务求实效,使我县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

第四篇:2010年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思路

2010年,我区基层组织建设将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四求先行”(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持续运作求先行)的要求,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基层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不断提升我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其工作思路是:

1、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回头看,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按照省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部署和要求,做好学习实践科学观回头看工作,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学习效果。

2、提升基层组织党员队伍的素质,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加强农村、社区干部队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党员干部干部的培训,大力开展“三向培养”,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手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致富能手和党员培养成乡村干部,努力为建设新农村储备后备力量。

3、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农村党建工作。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用三中全会精神统揽农村党建工作;认真落实区委贯彻意见,以农村工作为重点,全面抓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民主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

1 大力实施“党建项目带动工程”。 认真贯彻区委《关于实施党建项目带动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按照“围绕党建抓项目,抓好项目促发展”的思路,立足各乡镇、村的实际,确立一批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影响辐射力的党建带动项目,建立区、乡镇、村三级党建项目库,实行区、乡镇、村捆绑运作,加强跟踪管理、分类指导,建立重点项目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制度,选派优秀干部作为党建项目指导员、联络员,指定相关部门和结对单位挂钩帮扶并签订帮扶协议,及时协调解决党建项目带动工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党建项目带动工程”扎实、稳步推进;积极推进机关、乡镇、街道和企业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和完善“领导牵头、部门挂钩、组织共建、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行“支部+基地+农户”、“支部+项目+协会”、党员互助组等模式,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专业协会党员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构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发展平台,组织引导党员和广大农民积极发展质量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走“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发展之路,形成了规模经营优势,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进一步强化党员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四是贯彻福建省组织部、福建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及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推行村财委托代理和村集体财财计算机网络监管制度,健全和完善村财委托代理和村集体财财计算机网络监管工作机制,促进村财委托代理和村集体财财计算机网络监管制度化、规范化,从源头上加强对村集体财务的监管。建立村财委托代理和村集体财财计算机网络监管半月报制度,加

2 大已建村财委托代理中心的监管力度和未实行村财委托代理制度乡镇、街道的推进力度,力争年初全面实行村财委托代理制度; 本着分步推进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现有资源,加快区、乡镇村集体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中心推进进度,严格按照省市的要求,认真做好清产核资、中心机房、人员招聘、岗前培训等工作,切实按省市规定的按序时进度完成村集体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建设任务。修订完善《 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暂行办法》,开展村务公开目录编制和村务公开栏目设置,进一步细化暂行办法,规范公开内容、程序。五是狠抓结对帮扶工作落实。与区委农办配合,扎实抓好城区乡镇街道与山区乡镇和区直部门、城区经济发达村与山区村“结对子”帮扶工作,建立检查和通报制度,完善结对扶贫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结对子工作协调会,了解和通报工作推进情况,现场协调解决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结对双方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项目到位,进一步增强扶贫对象的造血功能。依托结对载体,深化结对内容,积极探索区直部门、城区经济发达村与山区村“结对联建”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建立健全党建帮扶责任制,签订“结对联建”责任书,充分整合和利用区直部门、城区经济发达村的党建资源和优势,广泛开展党建帮扶活动,切实帮助山区村梳理党建工作思路,找准党建帮扶切入点,确定党建帮扶项目,制定长效帮扶措施,进一步夯实了山区村的党建工作基础,到达了联建互促、共同提高的目的。六是扎实抓好选聘生驻村和下派干部 3 工作。认真制定培养计划,完善教育管理措施,加强对第一批8名高校选聘生的跟踪教育管理和情况掌握,增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选聘生早日进入角色、发挥作用、兑现履职承诺,真正成为村书记(主任)的好帮手。持续抓好第一批驻村任职干部回访指导和第二批44名驻村任职干部跟踪管理工作,落实回访指导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走访慰问制度,定期召开下派干部座谈会和选派单位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下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增强信心,进一步调动下派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派单位对口帮扶的积极性。七是加大对北峰山区三个乡镇新增2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新建、改造、修缮和置换工作力度,加强资金和质量监管,确保标准落实、质量落实、资金落实,力争春节前全面完成,切实改变无村部和危房村部的状况。

4、加大社区党建工作力度,提升社区党建服务水平。一是合理设置社区党组织。从有利于加强党对的领导、有利于开展教育管理、有利于推进社区建设出发,坚持新区建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根据社区党员的变化,不断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形式。在具备条件社区,把党委(总支)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把党员活动点建在有条件的党员家中;在具备条件的非公企业,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实现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党组织体系,优化党的基层组织设置,为社区党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继续推进社区党组织书记选聘工作。认真总结第一批社区书记选聘工作经验,广泛征求基层

4 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社区书记选聘制度和程序,优化选聘工作的方式方法,严格按照市委的要求和选聘工作的程序,充分尊重基层的意见建议,认真第二批社区书记选聘工作方案,扎实做好选聘工作,切实选好书记用好人,进一步优化社区党组织班子结构、促进社区班子建设。三是完善共驻共建和共驻联建工作机制。本着“共建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以街道、社区为中心、辖区单位为基础的共驻共建机制和协调共商机制,签订共建协议,挖掘共建优势,构建共建平台,深化服务内容,活跃服务形式,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发挥辖区单位的优势和作用;立足社区实际,探索和建立社区与村、社区与辖区“两新”组织、社区与区直部门联建共建、互帮互助、互动双赢机制,促进联建共建双方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六联八共”活动,“六联”即:思想工作联做、辖区治安联防、基础设施联建、公益事业联办、经济工作联抓、文化建设联兴;“八共”即:党建共建、党员共管、事务共商、难题共解、资源共享、文化共育、活动共办、文明共创,开创共建“双赢”的新局面,促进社区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四是加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创建和谐社区“一意见一标准”的要求,认真开展和谐社区党建工作达标检查,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使社区党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坚持以人为本,寓社区党建服务于社区服务体系之中,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和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社区服务资源库,强化服务观念,健全服务机制,明晰服务职责,找准服务定位,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层面,切实做到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健全和完

5 善困难党员群众救助、党员服务日、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应急群呼、帮困基金、八进社区和三必访制度,充分发挥党员服务站、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队伍、计生协会督导队、老人协会劝导队的作用,大力实施党建项目带动工程,广泛开展“邻里守望一帮一”、党员结对帮困、扶贫助学、“春风送岗”等活动,积极为社区困难党员、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扩大社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不断提高社区党员、群众的满意度。五是强化社区监管职能。把社区服务与社会监管结合起来,加强与工商、卫生、质检、城管等部门的合作,赋予社区党组织协管职能,加大社区党组织对社区便民、利民服务项目的监管力度,制定诚信示范标准,建立检查评比制度,通过诚信示范店、党员诚信示范店、诚信店等不同类型的诚信服务和街道、社区诚信联合会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树立社区服务诚信,维护社区服务形象,进一步提高社区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5、深化非公党建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有效途径。一是以实现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和探索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有效途径为重点,加大在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和各类商会、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中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广泛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之间、非公党组织与农村、社区党组织之间,与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组织之间的共驻共联、联建双赢活动,努力在推进企业和谐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挖掘、盘活火车站地区党建资源、党建力量、党建手段,调整组织设置,以茶园街道非公党总支为主导,以金

6 晖集团、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火车站商贸城等11个非公党支部为支撑,积极创建华林路、站前地区“诚信经商一条街”,打造窗口型非公党建品牌,不断提升火车站地区省会窗口的形象;以海峡茶都非公党支部核心,以茶叶协会为纽带,以个体户党员为支撑,积极创建“诚信茶都一条街”,不断提升海峡茶都的窗口形象;以南方建材市场管委会党组织为依托,创建“诚信专业市场”,不断提升南方建材市场的窗口形象。三是树立区域大党建观念,以“横向联谊、增进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目的,积极筹备成立 区非公党务干部联谊会,并根据党务干部的分布状况,拟在福兴开发区、金城投资区和平原镇街划片成立联谊分会。健全联谊会工作机制,完善联谊信息档案,寓教育、管理、服务、培训于联谊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沟通、促进党务工作交流、强化思想工作联谊,使之成为非公党务干部温馨的家园、交流的平台。依托联谊会,采取集中培训与分区域培训、以会代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计划地做好非公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驾驭非公党建工作的能力。2009年拟举办1-2期培训班。

6、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工作优势,始终保持机关党建走前头。一要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再学习、再贯彻活动,强化机关部门(单位)一把手“一岗双责”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保证、监督、协助职能。二要健全完善区直系统党委工作机制,立足机关党建的优势,广泛 7 开展“五个好”党支部达标、“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和“三级”联创活动,推进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机关党建走前头的引领、示范、标杆作用。三要扎实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围绕全局、围绕履职、围绕作风、围绕形象,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员素质能力建设、机关效能建设、机关作风建设,深化公务员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塑造以服务、廉洁、高效、创新为核心理念的机关行政文化。四要拓展机关党建工作思路。把机关党建与农村、社区、企业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充分借助职能部门的工作体系、工作网络、工作资源、工作优势,广泛开展机关党组织与农村、社区、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和机关党员干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为群众办实事承诺等制度,逐步建立机关与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共驻共联共建共享机制,并将其作为年终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农村、社区、企业党建工作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7、探索建立党员关怀机,努力构建党内和谐。一是着力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按照十七大“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的要求,重点依托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网络,整合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资源,推行民情代理制度,以乡镇、街道为平台,建立村民事务代理中心,健全完善市民服务中心;以村、社区为平台,建立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不断优化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拓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渠道,着力构建实用高效的党员联系服务 8 群众体系。依托福州市党建网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加快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后备队伍和新型农民,努力提高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继续推动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村、社区服务资源库,编印完善村、社区居民服务手册和便民服务卡,严格落实监管机制,提高村、社区群众的满意度。在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党员义工、党员志愿者等争先创优活动,凝聚党员力量,服务群众需求,使每个党员都能够从自身条件出发,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和了解群众意愿需求、反映群众意见建议中发挥作用。二是探索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努力在全区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来关心人民群众的生动局面。一要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认真研究、下决心解决村干部的待遇问题,探索建立新型的农村基层干部生活补贴、绩效奖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真心实意地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调动农村干部的积极性,保持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二要探索建立困难党员关怀机制。开展生活困难党员摸底调查,认真摸清困难党员底数,建立困难党员管理台帐和信息库,不断改进慰问帮扶工作,整合有效资源,拓宽援助渠道,通过财政划拨、党费留存、党员“七一”奉献日和各级党组织捐助及社会捐助等途径,对生活水平低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及年老、孤寡、病残的困难党员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加大就业培训、职介和扶持力度,采取“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结对扶贫”、“项目扶贫”和发放困难党员结对帮扶联系卡、完善走 9 访慰问制度等举措,逐步建立健全困难党员长效援助机制,帮助困难党员转变观念、重树信心、自强自立、走出困境,努力达到帮助一个、鼓舞一群、感动一片的目的。继续做好建国前入党老党员补贴发放工作,探索对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的困难老党员、党务工作者关怀补助办法。三要建立非公“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关怀机制。建立和完善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信息库,探索“两新”组织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权益和就业保障机制,确保非公党组织书记安心工作、尽心工作、放心工作。三是建立流动党员长效关怀机制。1)深化结对思路,建立帮带机制。针对流动党员中的困难群体,以困难流动党员所在村、社区为依托,选派素质高、能力强、条件好的党员与困难流动党员开展“一助一”结对帮带活动,帮助困难流动党员改变困难状况。在此基础上,把结对的触角向困难群众延伸,形成“二助一”帮扶链,组织结对党员与村、社区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帮困活动,广泛体民情、查民意,及时为困难群众解决就业、生活、维权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送温暖献爱心,建立解困机制。以元旦、春节、“七〃一”为契机,广泛开展进村入社区、进厂入工地走访慰问困难流动党员活动,组织人力为流动党员订购返乡车票,进一步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扩大急难救助基金在非公企业工会的覆盖面,对困难流动党员和职工进行救助。对外出流动党员,认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主动上一次家门、问一声冷暖、办一件实事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积极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排忧解难,免除外出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3)延伸服务触角,建立职介机制。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在区市民 10 服务大厅、劳动职介中心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窗口,为流动党员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对持证求职的流动党员实行“三优三免”,“三优”即:优先登记、优先推荐、优先安排;“三免”即:免交求职登记费、免交就业前培训费、免交就业推荐成功费。坚持开展“春风送岗”活动,深入企业挖掘就业岗位,积极推荐流动党员上岗就业。4)坚持一视同仁,建立入学机制。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免交赞助费、借读费政策规定,实行“一视同仁”、“党员优先”,加大农民工子女入学入托政策督查力度,以优惠的条件解决外来流动党员和员工子女入学入托问题,为外来流动党员、员工解除后顾之忧,使外来流动党员和员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发展中。5)开展法律援助,建立维权机制。把外来流动党员和员工的维权需求与维护协调各方利益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走访与宣传相结合、咨询与法律援助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咨询和援助活动;适时组织区劳动、司法、环保、安办等部门开展巡回法律法规咨询,现场解答外来流动党员、员工反映的问题;举办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帮助外来流动党员、员工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服务中心、农民工维权中心和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点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及时为外来流动党员、员工提供法律援助;加大外来流动党员、员工工资清欠工作力度,维护外来流动党员、员工的合法权益,推动劳动用工环境的改善。

8、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增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时效。一是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和流动党员信息采集网络。根据省 11 委组织部《关于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的通知》和《关于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做好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和管理服务的通知》要求,以区、乡镇、街道、区直系统、开发区、投资区为单位,分别建立外出(外来)流动党员信息库和信息采集中心(站、点),并依托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站点,逐级设立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员,形成上下联动、全覆盖的采集网络;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工作机制,明确信息采集中心(站、点)和信息采集员的职责,开通流动党员信息采集信箱,畅通流动党员信息采集渠道,逐步完善外出(外来)流动党员信息库。加强信息管理员和信息采集员的集中培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立足本区党员工作实际,分级建立和完善党员信息库和党员交纳党费信息库,做到党员基本信息清楚,党员交纳党费信息清楚,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党费收缴工作提供信息保障。二是大力推进党员教育管理网络化建设。在完善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三级网络机制的同时,逐步向农村延伸,各乡镇要分别建立乡镇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和村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站,形成以区为中心、乡镇(街道)为依托、村(社区)为基础的覆盖全区的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三级网络。要加强农村(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完善教育管理服务设施,强化教育管理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心(站)的作用,加强对农村(社区)党员和外来流动党员的双重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找准定位,整合资源,因势利导,发

12 挥作用,广泛开展“八进社区”、“三必访”、结对帮困、党员经营示范户、再就业岗位推荐、再就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文化体育和“五大员”(便民服务员、计生信息员、治安巡逻员、市容劝导员、公德宣传员)活动,使之成为孕育“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孵化基地,成为服务党员、联系基层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流动党员温暖的家,切实用服务温暖人,用感情联系人,用培训提高人,用法律维护人,用实效凝聚人。三是全面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7]18号)和《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闽委办[2008]6号)精神,深刻认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力推进农村和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重点做好教学信息平台建设、终端站点建设、教学和服务资源建设、骨干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力争明年1月全面完成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在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实现接收站点全覆盖。在此基层上,把现代远程教育的触角向非公企业延伸,集中精力抓好福兴开发区、金城投资区、工业小区、商贸集中区、专业市场和规模和影响较大、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非公企业的终端站点建设,进一步扩大远程教育的覆盖面。协调党校、农林水、教育、科技、文化、广电、民政、卫生、司法、人口与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整合和开放包括党员教育、政策法规、适用技术培训、

13 致富经验、市场供求信息、就业培训、劳务需求和成人教育以及党建工作经验等各方面的教学资源,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为党员干部和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用对路、通俗易懂的教学课件。2009年,拟拍摄1-2部反映基层党建工作经验的电教片。

9、大力培育党建精品,推动党建工作上新水平。坚持开展党建精品创建活动,强化精品意识,立足区位优势和本区实际,着力抓好民主管理示范村、流动党员双向管理示范村、党建项目带动示范村、村村、村企联建示范村、后进转化示范村、结对帮扶示范村、电化教育作示范村社区、信息化社区示范点、和谐社区示范点、共驻共建社区示范点、非公党建社区示范点、“双强”企业非公党建示范点、“窗口”地区非公党建示范点、行业协会非公党建示范点等不同类型典型的培育工作,巩固老典型,挖掘新典型,通过现场会、交流会等载体,广泛宣传典型的好经验,推广典型的好做法,努力形成以点促面、经验引路、典型辐射的格局,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文章标题: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去年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中央、省市委分别下发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文件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按照市区党代会和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贯彻落实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文件精神为重点,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党建主题实践活动,深入进行

党建工作调研,进一步推动了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认真贯彻落实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文件精神

中央和省市委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文件下发以后,区委高度重视,迅速通过会议、转发文件、组织专题学习等形式对文件精神进行了学习传达,为全面推进长效机制文件的落实奠定了基础。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1、抓文件精神的学习传达。区委中心组及时召开了会议进行专题学习,同时,下发通知要求全区各级组织都要召开中心组会议、班子成员会议、党员会议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并结合各单位的实际,全面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好的经验、做法,对照文件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修改完善党建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2、抓制度的修改完善。去年7月,我们在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基层党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照中央和省市委文件的要求,对全区整个三批教育活动相关文件、主题活动、先进人物事迹及理论文章进行收集、整理,编印了《——区党员先进性建设理论成果集》和《——区党员先进性建设实践成果集》两本书,对全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指导。今年4月,我们又全面总结了我区近年来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成果,对现有党员教育管理的制度和办法进行了梳理和完善,出台了《关于健全党委、党工委和部门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实施办法》五项基层组织建设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各党委、党工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职责,为促进长效机制文件的落实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3、抓活动载体。主要是通过“三个活动”来促进长效机制的落实。一是在全区开展了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习巷社区党支部,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任家口村党支部的学习活动,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以先进为榜样,服务基层,努力工作。二是印发了《关于在全区各级党组织中推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单位通过设立党务公开栏、办事指南、召开会议等形式,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情况、党建工作目标完成等情况做为公开内容,积极构建民主、开放和规范的基层党务工作机制,让党员群众了解熟悉党建工作,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三是在全区社区、农村、“两新”组织开展“设岗定责”活动。我们根据社区、农村、“两新”组织的不同特点,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因人设岗、以岗定责的原则,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结合各类型党组织的职能作用、个人特长、工作实际,科学设岗,公开认岗,向群众提供各类服务,激发调动了党员参与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深化党员承诺制的开展。

4、抓责任落实。为了夯实各级党组织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我们要求各党委、党工委和党组要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每年确定1-2项重点课题,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基层,总结推广经验,研究解决问题,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2个月。健全完善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结合区县换届领导班子调整的实际,给每一位常委重新确定了一个社区和农村党建联系点,要求各街道、农村工作局党委要协助区级领导,定期了解各联系点党建工作及各项基础工作开展情况,帮助联系点党组织改进工作,解决实际困难,以点带面,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提高。

5、抓考核检查。一是抓日常检查。建立了组织部干部联系街道、农村工作制度,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收集、整理基层执行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及各项工作部署的信息,了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二是结合重点工作,进行抽查。我们积极利用有关单位进行作风建设、重点项目检查、单项工作调研的时机,也认真查看党建工作,特别是落实长效机制地情况,督促各党委、各部门把中央和省市委长效机制文件的要求落到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促进——发展上来。三是制定了全区综合考评实施试行办法,对长效机制文件的各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要求,并进一步加大了党建工作在各项考评工作中的比重。

二、不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1、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实际情况。一方面,我们要求各街道及建设、教育和卫生局党委组织专人,利用流动党员回家过年的时机,集中时间对辖区和行业的流动党员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登记,进一步摸清流动党员底数,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区委组织部。另一方面,将《活动证》发放工作与提高党员管理工作水平结合起来,

指导各党委

、党工委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库,并将流动党员情况录入到中国共产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调查摸底,全区涉及到的10个党委、党工委中共有流动党员1046名,其中区人才中心党支部有流动党员858名,占全区总数的82。

2、及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一方面,我们及时召开涉及

流动党员的党委、党工委办公室主任会议,专门对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工作及填写要求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将流动党员活动证填写使用说明印制了1500多份,由各单位下发流动党员,进一步明确流动党员使用活动证的目的和意义。截至目前,全区已发出活动证890多个,占流动党员人数的85,没有发放和没有联系上的流动党员我们正在积极联系。

3、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对于流出的党员,指派专人记录他们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和联系方式,每半年了解流动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组织重要活动。对于流入的党员,指派专人记录他们的流动来向和联系方式,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就近编入一个党支部,组织他们参加党组织生活。建立了流动党员月报制,要求各党委、党工委每月月底前对本地区、本单位流入和流出的党员统计机上报,进一步健全《流动党员花名册》。

三、积极抓好农村党建工作

1、开展农村工作调研。年初,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调研工作组,先后深入区农村工作局和部分村,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走访党员群众等方法,对我区农村党建工作面临的各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区农村的情况,并结合我区农村“四变”改革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的建议。

2、认真抓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我区村级阵地建设主要是红庙坡、进丰、白家口、颜家堡4个村。截至目前各村的进度是:白家口村原未有活动场所,新建了一座二层楼,活动场所面积为150平方米,共投资23.5万(区上配套5.5万,村上18万),目前内部装修已基本完成,正在配备家具,7月底即可搬入。进丰村以前也没有活动场所,新建了一座二层楼,一层的活动场所面积约288平方米,二层是办公室共有11间,共投资55.5万(区上配套5.5万,村上50万)。目前内部装修已基本完成,正在配备家具,7月底即可搬入。红庙坡村准备建40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及办公用房,因有一栋楼正建耽误了工期,目前正在新址上拆出旧楼,处理地基。颜家堡村活动场所拟在现有的90平方米的基础上,再扩建100平方米,由于现有的90平米用房租给了幼儿园,合同年底才能到期,经协商,现在扩建工程已经开始,正在处理扩建部分的地基。

3、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一是实施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工程,注重从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镇企业骨干以及外出务工经商回乡中的优秀人才中,选拔两委会后备干部。我们要求每个行政村都要有不少于3名的村级后备干部,实现梯次结构,形成一批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拓展人才选拔范围。二是通过“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形式,利用村两委会换届选举一并推选后备干部。即先由党员、群众分别推荐,再由区农村工作局党委考察的办法,做到好中选优。同时,采取公开选拔、交流选派等方式,积极从就近在其它村、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调合适人选,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三是加强培养教育,每年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分批分次进行集中培训,努力把致富带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富能手,把党员致富带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鼓励后备干部通过自学、参加学习教育提高文化程度,科技文化素质和驾驭农村市场经济的本领。截至目前,我区35个村两委干部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141人,35岁以下25人。

四、认真做好其他各项党建工作

上半年以来,除积极做好以上各项党建工作,我们还结合——实际,抓了以下几个方的工作。

1、认真抓好规模以上“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从4月份开始,我们组织各党委、党工委和有关单位,对全区员工人数100人以上或员工50-99人且营业额超过500万元的“两新”组织及其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详细掌握了规模以上“两新”组织的基本情况和党员人数。在此础上,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实行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并举的管理体制,对新经济组织由街道和开发区实行属地管理;对新社会组织,由教育、卫生、司法等部门实行行业管理,有效解决了单独实行属地和行业管理手段不足的弊端。实行党委、党工委班子成员包抓责任制,对未成立党组织但条件具备的规模以上“两新”组织,要求班子成员列出时间表,定期到“两新”组织指导,帮助企业尽快成立党组织;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季报制度,对党组织建立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促使条件成熟的尽快成立党组织。

2、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制定了《——区2007—2011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对各年度发展党员的数量、结构提出了具体调控计划,6月份举办了2007年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307名。

3、认真抓好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从6月25日开始,集中开展了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工作中,通过下发换届选举实施意见,制定工作流程,组织召开社区换届动员培训会议,就换届工作的程序、原则及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加强工作指导。目前,99个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已进入尾声。

五、下半年工作设想

1、适时启动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干部队伍轮训。重点抓好对新任社区和农村“两委会”干部、“两新”组织党务干部的培训,利用理论辅导班、座谈讨论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组织基层干部和党务工作者学习党建理论、政策法规、工作方法等方面知识,认真落实我区“十一五”期间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任务。

2、进一步抓好五个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文件的落实。指导各级党组织按照5个文件和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应的实施细则,认真进行自查,并将对各单位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使这些制度在全区更好的推广,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3、以社区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帮助社区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机制,引导新当选的社区干部围绕“加强硬件建设、抓好创卫、发展服务业、繁荣文化、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救助体系”等内容开展工作,促进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

4、以抓组建和树典型为重点,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大“两新”党组织组建,特别是全面完成规模以上“两新”组织的达到80的组建目标;做好“两新”党组织的跟踪管理、巩固成果工作,深入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工作,培养和创建几个在省市有一定影响的先进典型,力争“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5、在农村党建工作方面,在从严对4个村活动场所建设项目进行验收的同时,完善配套建设,建立使用和管理等各项制度;成立——区农村党校,对当兵复员回村党员及农村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促使其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来源于,欢迎阅读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勤工助学中心工作总结下一篇: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