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实验教学中的本位化原则

2022-09-30

体育教学的本位化原则指的是体育教育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体育学习的生理实际和生活实际,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兴趣培养的创新化教育原则。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行和实验教学的深入开展,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从体育项目的目标教育转向体育兴趣的培养, 从体育技能的达标测验转变为快乐健康教育, 并且融入了很多生活健康教育的内容, 把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 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相结合。体育教育除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外, 还突出增进中小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重视学生们情绪体验, 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体育教育在创新中成为一门综合实践的学科通过结合学校的实践和地方特色来实现体育教学发展的本位化。

1 结合运动特点, 实现教学形式的本位化

虽然小学体育教学是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来设置的体育课程教材和大纲。但是, 过去的小学体育教材是沿袭竞技运动教学体系来设置的。竞技运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而并非促进广大学生的健康。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 其骨骼硬度小, 韧性大, 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 耐力差;心率快, 肺活量小, 负氧能力差, 易疲劳。因此在实验教学中, 如何使竞技运动中的某些内容为我们新课程服务, 摒弃竞技运动单纯追求运动成绩的弊端, 兼顾学生的身体发育, 发掘竞技运动对人的激励作用, 回归竞技运动的本质功能, 就需要在实验教学中对竞技运动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造, 选取合适的内容作为小学生的学习内容。

例如, 现代教学观念认为, 跑是人生存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国外一些体育课上, 小学生经常是赤脚在不同的场地上练习跑。我们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也要进行跑的形式的更新, 丰富跑步活动的内容。如距离形式不同的跑——短跑、中长跑、障碍跑、接力跑等;如在不同场地上的跑——跑道上的跑和场地上的跑等;如侧重点不同的跑——比赛速度或者突出灵巧性的跑……对竞技运动的适当的改造, 将一些竞技性、成人化的项目内容简化其方法、规则, 降低难度要求, 以达到适合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保留能使学生能“玩”起来的简单规则;简化战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可以降低运动难度、动作难度, 不苛求动作的细节。减少器械重量, 淡化“达标”终结性评价内容,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更好的适应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 促进学生兴趣的形成和多方面身体技能发展的需要。

2 结合生活实际, 开展教学内容的本位化

新课程理念中突出课程和生活的结合, 小学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紧紧围绕着生活进行, 以促使小学体育教育向生活的回归。

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 学习的内容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就越是容易接受。像生活中就有着大量的体育素材可以供教学选取, 如同学们自编的游戏中, 就包含了许多体育锻炼和健康训练的内容, 而且其中的游戏规则他们都是能很好的遵守, 自觉的执行。如果能够把这些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 对于学生来说, 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奥运会还能不断的纳入新的体育运动项目进去, 学校的体育实验也可以接纳新的教学内容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实现。就像女生的跳橡皮筋、造房子、跳格子、跳楼梯, 男生的奔跑追逐、打雪仗、踢毽子、打陀螺、滚铁环等, 这些游戏的规则都可以是他们自己制定的, 这样他们的身心在游戏中都可以获得无比的愉悦。还有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运动中的常用的动作开展体育锻炼创新, 比如跳高当中的直线助跑、斜线助跑、弧线助跑;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等, 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而且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保障。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转变, 各种源于生活的创新运动方式不断涌现, 比如各种简单易学的健身操和体育舞蹈或是流行和时尚的街舞、独轮车、滑板、跳舞毯、攀岩、短式网球、定向运动、三门球等竞技和休闲运动项目。在实验教学中, 我们体育教师不仅要汲取这些时代的运动方式充实自己的教学, 也要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营养, 根据学校的条件、教师的能力、学生的兴趣适量选择, 创新出更好的实验教材为学生的健康服务。

3 结合地方实际, 开展课堂体育运动项目的本土化

体育与民主传统的结合是实验教学的一大突破。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也是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 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地方、民族与民间有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内容也可以为小学的体育实验教学所用, 作为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验对象, 对一些基本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改编后再运用, 如跳竹杠等;把这些教学内容引进课堂, 不仅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将时代文化注入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中再回归社会。在此基础上创造学生自己见过或超越现有能力的动作方法, 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意识。体育运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就是一条不断创新的道路, 现代化的体育运动就更加突出了从生活实际中创新的特征。教学内容选择还要注意时代性, 贴近学生生活, 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 发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并且把它们引进到课堂作为体育教学内容,

在运用民间传统的节目时, 也要巧做安排来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 抑制能力差, 注意力不易集中, 单调的练习容易失去兴趣。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 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 改变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 让学生在充满欢愉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例如在游戏的组织中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 例如, 小学二年级《欢迎中国年》, 可以让学生自制“龙头”、“爆竹”、“小灯笼”等模拟器具, 加上音乐的配合来创设情境氛围, 让学生在喜庆的气氛中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传统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 采用变换游戏方法, 加深形象化教学, 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

小学体育实验教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体育教师重视小学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根据符合本地区、本学校的体育教学纲要, 开发校本教材, 丰富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少儿身心发育特点, 构建快乐体育模式, 帮助和鼓励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 培养他们体育兴趣爱好、协作精神和意志品质。从少儿的实际出发, 真正以人的快乐成长为本, 以健康发育为本, 以人的兴趣培养为本。

摘要:在小学体育实验教学改革中, 理念的突破带动教育的革新, 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推动体育教学朝向尊重学生的科学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本文论述体育实验教学的本位化原则, 是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本土化改革上进行分析。要推动实验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定向思维, 实现创新突破。

关键词:体育实验教学,思维突破,创新,新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孙萍.小学体育教材与体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论解决自然人国籍冲突的主张下一篇:高校思政教育策划能力的内涵及培养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