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18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曲式分析与演奏技巧

2022-09-12

贝多芬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他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是影响最大的,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中中期是他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这期间的作品展示出了他多彩的风格与形式,组成了他创作的辉煌时期。

第十八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中期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全曲充满着活泼,开朗,光辉的情感色彩,乐思富有自由感,构思新颖,散发着朝气。本曲的形态和曲式流露出贝多芬大胆而又新颖的想法,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快板,第二乐章是谐谑曲又称诙谐曲,是活泼的小快板,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是文雅的中板,第四乐章是热情如火的急板。全区没有慢的乐章,而每个乐章之间的对比趋于内在化的形式。

一、曲式分析

分析说明:本曲采用奏鸣曲式,是快板乐章,调性为降E自然大调,节奏为四三拍。

呈示部第1小节至第86小节

第1小节至第17小节是主部主题,调性为降E自然大调,1-2小节是主要主题,是带有变化的重复乐句,就像是两次试探的问句,仿佛轻声呼唤;第3小节和第五小节都是同一和弦的三次重复,仿佛是坚定的回答,又像是带有浪漫色彩的苦恼形象;第8-9小节的上行级进三连音的音阶很好的将前后两个乐句连接在了一起,有推动旋律向前发展的的作用。第18小节至第25小节是变奏重复乐句,这一乐句的低音一直持续在主音E上,右手的旋律有清新活泼的色彩,装饰音的轻巧和持续音的重复巧妙地搭配在了一起是旋律更加动听,和声也更加丰富。第25小节至第32小节是两个片段,第25小节连接式的引向副主题,十六分音符旋律的跑动和八分音符跳音的灵动,出现了这一坚定而充满信心的音调。第33小节至第45小节是前后两个乐句的连接。其中33-34小节还是运用了主部主题的材料并且向前发展,其色彩是苦恼担忧的但第44-45小节的f仿佛将这苦恼敲散了,热情洋溢的感觉为下一乐句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46小节至第63小节是副部主题,从降B大调上开始,这一句的色彩是轻松幽默的,p显得十分透亮,散发出了生活的喜悦之感,与主部主题的忧伤哀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部分也是变奏的重复乐段,其终止时变格半终止;第53-56小节是技巧精湛的华彩部分,十六分音符的旋律跑动洋溢着欢快的氛围,演奏时也要跟着旋律走向做出音色的变化;57-60小节的小连线,使色彩更油活泼轻快之感。64小节至第82小节是第一个主题的结束,其中64-65小节,66-67小节又是两个旋律向上推动但材料相同的小乐节,十六分音符是向上级进的,演奏时要注意颗粒性,而后一小节旋律的装饰音,和伴奏的和弦在演奏时也要注意分寸,使音响效果更加的动听;67小节的末尾-71小节,旋律是四分音符和装饰音的下行级进,伴奏的和弦在演奏时应该尽量短一些;72-81小节是降B大调的三和弦琶音;82小节是连接前后乐句的上行级进小节。第83小节至第86小节是第二个主题的结束。第87-88小节引回了呈示部的开始,,为展开部的开始做了准备。

展开部第89小节至第136小节

其中第89小节至第100小节用主部的主题向后发展,91小节又开始了苦恼的色彩,在往后发展到99小节这种色彩一直在加重,但随着100小节降E大调的主音持续音出现后,这种色彩又被化解了。第101小节至第121小节加固了终止发展,101小节的装饰音又开始了一种欢愉的气氛;109小节的主旋律变成了低声部,这时要强调左手的十六分音符的小动机,带有幽默的感觉,右手的音程要轻柔一些;114小节的f要突然的响亮出来,与前面的p形成对比。第122小节至第136小节发展了第一个结束主题,131小节的八分音符为再现部做准备的延伸,要让琶音流动起来。

再现部第137小节至第217小节

其中第137小节至第153小节是主部主题的无变奏再现,回到了原调,第137小节是再现部的开始;第154小节至第169小节是前后乐句的连接,与呈示部不同的是第158、159小节的旋律由装饰音变成了16分音符的上下级进。第170小节至第190小节是副部主题,调性为降E自然大调。第190小节至第213小节是第一个主题的结束,第214小节至第217小节规则的再现了第二个结束主题,第218小节至第219小节向下属方向移调,自然地引出尾声。

尾声第220小节至第253小节

220小节用主部主题的材料转向主调,并在主调上完全终止。224小节用了模仿结构的重复终止,用主部主题的第二个加固部分材料结束。

这一乐章非常巧妙的表现了贝多芬的内心情感变化,呈示部的音乐色彩非常清晰:心中的哀愁与不安消失了开始的又是对生活的憧憬与希望。主部主题是由三个不同的动机构成的,像是轻声呼唤,呈现出一种宽广的姿态。副部主题具有流动的旋律线条与主部主题的热切呼唤形成了优美的对比,散发出别样的滋味,是一段清新优美的旋律。展开部中加入了新的感情色彩,它建立在主部主题和结束主题材料的基础上,带有戏剧性的色彩。再现部以降E大调展开,有的片段扩大了,有的片段缩小了。尾声以主部主题构成,用各种华丽的东西叙述,仿佛是一种乐观的失望。整体表现出了贝多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考验,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这是一种多么的令人钦佩。

二、演奏技巧

1、音乐风格

中期是贝多芬的创作走向成熟并逐渐发展到鼎盛的时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特性,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与他的交响乐创作是平行发展的,每一首贝多芬的交响乐都能在钢琴奏鸣曲中找到相对应的。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对于音乐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音乐的内涵得到了极大地扩充与延伸,乐曲的主题与社会生活和他的联系更为紧密。②音乐的形式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与扩大,奏鸣曲式的结构发展到了极致。③音乐的结构得到了极大地凝聚与组织,为后来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④音响的组织得到了更加交响化的发展,更加的立体,使钢琴的音响在色彩,层次等诸多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⑤钢琴的技术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与发展,使这件乐器在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前期发展到了技术的一个高峰,也为后来的钢琴家开辟了一条炫技的道路。

1)内涵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的音乐内涵主要围绕着社会、自然、宗教这几个方面展开。其内涵的主流是其社会性、英雄性。降E大调是贝多芬的一个英雄性格调性,非常具有阳刚的气息,在色彩上也更加的光辉明朗,蓬勃向上。重复音是贝多芬贯穿一生的核心乐思。在本首乐曲中就有极大地体现。开端的乐句萦绕在全曲,成为了全曲乐思浓缩的核心。这一英雄性题材的作品鲜明的反映出了他那坚强的性格和刚毅的意志,还有对光明的渴望。表现出了贝多芬不畏生活中的严峻考验,依然积极面对的勇敢的态度。

2)形式

贝多芬对奏鸣曲式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乐曲规模的扩大,在每个部分均有加强,使每部分的独立强化。

②乐曲的核心主题、动机、音程、乐思贯穿于整个乐章甚至整首奏鸣曲。③音乐材料的逐渐衍生和发展成为整体。

本曲的形态和曲式就流露出贝多芬大胆而又新颖的想法,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快板,第二乐章是谐谑曲又称诙谐曲,是活泼的小快板,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是文雅的中板,第四乐章是热情如火的急板。全区没有慢的乐章,而每个乐章之间的对比趋于内在化的形式。

3)乐思情结

①“火箭”主题情结

将分解和弦或者音阶由低到高直线上升,形成了贯穿在贝多芬创作中的“火箭”主题情结。在本首乐曲中,这种情结就深有体现。例如主部主题中的第八到第九小节就将同一主题的两句很好的连接在了一起。

②重复音情结

这一情结是贯穿他创作最重要最持续的一个情结。贝多芬对重复音的运用有很多种形态,在本首作品中都有体现。例如:第一和第二小节是主要主题的两次重复;第三小节和第五小节是相同的和弦重复进行了三次;从十七小节开始的边走重复越剧的低声部一直是持续音的重复。由此可见,重复音对于贝多芬的创作是多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演奏技术

在演奏技术上,贝多芬大大发挥了当时的钢琴所能够发出的最大音量,运用了所有的音区,也达到了极限的速度。他所使用的音区范围,强弱对比,音色变化,都大大超过了和他位于同一古典乐时期的海顿和莫扎特。

1)力度

贝多芬的奏鸣曲在力度与强度方面也是极富有变化,而且幅度与强弱反差也是特别大的。大多数情况下在谱面上都会有详细的标记,这时我们一定要回归谱面,严格的遵守谱面所标记的符号,但演奏者在弹奏时对力度与重音的把握也是极其重要的,并且也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演奏贝多芬时应当控制好力度的范围。贝多芬擅长使用的极端化力度手法有:1.极端力度标记2.sf(突强)3.fp(突强后减弱)4.cresc-sub.p(渐强后突弱)5.ff-sp(强后突弱)6.pp-sf(弱后突强)7.ff-pp(强弱尖锐对比)8.极快的大幅度渐强或减弱。

以上这些手法在本首奏鸣曲中都有体现。例如第6小节、第15小节等等就运用了突强,在第70到71小节中还运用了连续突强;第77小节,208小节运用了强后减弱;第三31小节到32小节,第135-137小节用用了渐强后弱。

但在进行以上演奏时我们应考虑到贝多芬时代钢琴的特点,在音量上要有所保留,既要对比鲜明又要分寸恰当,切忌过分夸张。本首奏鸣曲在强弱变化的方面虽不如其他的作品所表现的那么强烈,但是也要把握分寸。例如43至44小节,从弱音到强音,不可弹奏出Cresc.而是应该直接的过渡。演奏者通过强弱的变化也表达了不同的感情。但在这首奏鸣曲中,也不可表现的太过沉重。。

2)速度

贝多芬奏鸣曲速度标记的差异幅度较大。根据不同版本的速度标记总结出的是快乐章不要弹得太快,慢乐章不要弹得太慢。总之在演奏时要注意整体贯穿着相同稳定均匀的速度,要充分保持统一。例如在53小节至56小节,大量的音符跑动并且在四个十六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五连音和32分音符的12连音中,不可因为音符多少的变化而忽快忽慢,应保持速度的稳定与统一。可小心运用渐快,渐慢,延长等节奏修饰手段,但要掌握好限度。

3)触键

贝多芬的作品中手指触键变化很多。在快速音流的乐句中,要注意旋律的走向,在演奏时要注意上下行的旋律也可以非常轻微的强调一下梅小姐的第一个音,旋律中的最高音,应当被特别的强调。例如53小节至56小节。连线是划分乐句和提示呼吸方式的重要标记,在贝多芬的记谱中连线表示连奏,要把连线内的每个音符都弹够时值。两个十六分音符之间的短线应用接近于“倚音”的方式演奏,例如第57至第60小节。

4)踏板

现代钢琴有三个踏板,分别是左踏板、中踏板、右踏板,他们的作用分别是持续音,弱音,延音。

贝多芬作品中的踏板使用的非常多。当然,在不同的时候踏板有不同的作用,也有着不同的用法。可归纳为下列几种情况:

1)演奏连音时增强乐句连贯。除了运用手指去弹足每个音的时值以保持连贯还应用踏板来增强音的连绵,例如50-52小节。

2)演奏旋律时保持均匀的渐强与渐弱。在一个踏板内渐强比渐弱更容易控制。例如53-56小节

3)演奏和弦时,为了使音响效果更加饱满丰富。例如91-96小节,应用延音踏板增强和弦的厚实感。

4)在演奏强弱力度时,使其对比更明显。例如72-82小节。

三、在练习奏鸣曲18第一乐章时我的个人体会及感受

起初刚开始接触这首奏鸣曲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好听,并没有对它更深层次的体会。但在练感觉到了这是一首洋溢着快乐与幸福感的作品,让我更加对贝多芬产生敬佩之情。这首奏鸣曲体现出贝多芬在遭受命运对他如此严峻的考验后,还是以积极勇敢,愉快开朗的态度面对生活。在演奏时,对声音的控制和情感的变化要极其注意,而不是只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只是把声音弹出而不注重细节以及情感的变化。经过王老师的细心指导,无论从这首作品的技巧方面和情感方面我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包括触键,强弱对比,踏板运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以及情感变化等等。虽然我现在的弹奏还是有许多的不足,但是我相信通过我对这部作品不断的加深理解与练习,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摘要:贝多芬的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新约圣经》。他的创作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中第十八钢琴奏鸣曲是中期较有特点的一首,也是较有代表性的一首,这一时期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时期,全曲充满朝气,乐思自由,洋溢着活泼快乐的氛围。全曲共分四个乐章,没有慢的乐章,流露出贝多芬大胆革新的想法。这首作品充满了明亮开朗的感觉,表现出了贝多芬部委生活中的严峻考验,依然积极面对的勇敢的态度。本文着重对贝多芬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进行曲式分析与演奏技巧的写作。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期作品,曲式分析,演奏技巧

参考文献

[1]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郑兴三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钢琴演奏之道》赵晓生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分析——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下一篇: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