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质疑进行到底

2022-09-1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应该引导学生在哪些地方质疑又如何质疑呢?应该如何质疑呢?我认为可以就文章的标题、关键词、文中某些看似矛盾的地方、行文空白处等地方质疑。同时在质疑的时候既要做到有疑而问, 还要做到无疑而问。不仅针对文本而疑, 还要针对学生而疑。

一、文章醒目标题处质疑

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阅读一篇文章的风向标, 它在阅读教学中起到导向作用, 它或暗示主题, 或点明对象, 或渲染气氛, 或交代背景。对文章的醒目标题进行质疑, 就抓住了阅读的关键,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在教学《错误》一诗的时候, 这首诗本是写闺怨题材的, 但从标题上就暗示了闺怨的由来, 那就是“错误”, 它实际上暗示了, 中国古代那一系列的闺怨故事的发生都有着一些类似的东西, 那就是错误的进入了一个不该进入的怪圈子, 错误的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不该放置的位置。结合现实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就会象诗歌中说的那样也许是个美丽的故事, 但毕竟是个悲剧的故事。再联系大家学过的一些文章或故事, 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王昌龄的《长信秋词》等, 诗歌的主题也就豁然开朗了。

二、词语、句子语境义上质疑

词语、句子是构成一篇文章的基本单位。我们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 从句子到段落, 各段落联系起来, 形成文章内容的连贯的整体印象。如果对部分词语、句子的语境义不理解或理解不透, 往往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 引导学生对词语、句子的语境义进行质疑, 无疑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如《祝福》里鲁四老爷的话里的两个“然而”, 如果不结合课文前后语境就不能准确地把握这位封建礼教的卫道士的复杂心理, 就不能看清他那副道貌岸然的丑恶嘴脸, 就不能正确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三、看似矛盾处质疑

逻辑学要求人的思维遵循一定的规律, 不能前后矛盾, 但文学创作有时为了一定的需要而运用矛盾。这种矛盾有时也出现在作者客观叙述过程中。比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 林冲得知陆虞侯来到沧州, 先是买了尖刀一地里寻, 然而过了几日就心下慢了。以林冲这样一位嫉恶如仇的英雄来说, 为什么他一听到就勃然大怒, 后来却又心下慢了, 还老老实实的去守草料场。这就是一处值得质疑的地方。因为它与林冲这个人物的性格相关, 让我们看到林冲此时的苟安思想。这时就可以对学生质疑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行文“空白”处质疑

所谓“空白”, 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文学创作讲究“空白”艺术, 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 从而达到“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在“空白”处质疑,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技巧的理解能力,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白居易在《琵琶行》里说的“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空白也是一种艺术, 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些空白处的深层内涵。比如《项链》一课最后的结局, 就可以令读者仔细的去回味, 去想象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事件, 从而丰富文章的内蕴。

当然, 一篇文章可质疑的地方具体来讲也许还有很多, 这里就不一一赘诉了。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要找到质疑的地方外。我认为还要做到另一点, 那就是不仅要做到有疑而疑, 还要做到无疑而疑。有疑而疑还好理解, 那就是有问就问, 无疑而疑就可能令某些人不能接受。事实上, 无疑只是相对性的, 教师应该在一些重点内容上进行有意的设疑, 从而强化学生的理解。而这也从某个角度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机智、教学水平和能力, 有经验的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可能相对较好。

除了对文本本身质疑之外, 教学过程中还要针对课堂上发生的一些具体问题作适当的追问, 特别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学生中的某些闪光点, 每当我们发现的时候一定不要小儿化之, 不要浅尝辄止。我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不仅针对文本本身, 还要通过对比, 类比, 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这对翅膀去发散、去思考。我们看大多数名家在鉴赏别人的作品时, 都不是仅仅品鉴作品本身, 都会作比较阅读, 都会进行对比思考。我们在教学中为什么就不可以引导学生也作如是思考呢?

有的时候我们引导学生作横向的联系, 有的时候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作纵向的思考, 沿某条直线层层推进, 步步深入, 将问题引向纵深, 而不是“原地转圈”, 后一问的思维深度要大于前一问, 直到弄清问题的实质为止。例如, 《祝福》一文在开展“祥林嫂嫁给贺老六”这一情节的教学时, 我们不妨先提一问:“文中的哪一个字已经为我们概括了这一情节?”明确“闹”很容易, 但不能到此为止, 也没有必要再问“还有哪个字说明祥林嫂闹得比较凶?”而是应再追加一问以探究文章的主旨:“从后文来看, 祥林嫂嫁给贺老六是幸运的甚至还是幸福的, 那她为什么还要闹呢?”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隐含在这“闹”字背后的内容, 教学“祥林嫂嫁给贺老六”这一情节时, 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设计教学的思路:自古以来就有“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说法, 这其实也是在“闹”, 这里的“闹”说明了什么?它和小说中祥林嫂的“闹”有没有区别?通过比较, 我们就可以使学生明白, 前者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不愿接受不平等地位的三件“防身宝物”, 且多半是一种手段;而后者则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使然, 所以祥林嫂才会如此“出格”, 不惜以死抗争。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因此我们的提问不能仅针对于文本, 还得针对学生提问, 针对学生的问而问。针对学生的问题适当延伸, 拓展丰富学生的思维, 同时对我们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促进。针对学生的这种提问更显示我们在教学中的机智, 这对我们教师的素质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区龙市中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武汉市商品房的营销问题下一篇: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