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发展规律

2022-07-30

第一篇:世界经济发展规律

世界城市产业发展规律探析(下)

周伟

2013-1-25 9:16:13来源:《商业时代》2012年第28期

5.制造业布局呈现集中、分散、再集中的过程,资本、技术、品牌控制使国际大都市始终处于全球工业布局中心。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空间布局经历了巨大变化,世界城市制造业的空间演变大体经历了早期的集中、后期的分散以及在郊区的再次集中的过程。首先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各种制造业逐步向中心城区集中;然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郊区化的推进,受土地级差地租的制约,制造业的生产环节逐步向郊区扩散,而把其总部、研发和营销环节留在中心城区,从而出现了制造业的分散过程;最后,随着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进一步扩散,在郊区及其周围地区形成了一批现代制造业中心或基地,一些企业将总部、研发和营销环节搬迁到此,由此出现制造业在郊区的再集中过程。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在工业化初期,制造业向城市大量集中并形成若干主要的国际大都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由于受土地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制造业开始向郊区和偏远地区分散和转移,在国际大都市的郊区和周边地区又逐步形成企业大量聚集的产业带,并跨国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但制造业总部、研发、高端产品生产等依然集中于国际大都市,资本、技术、品牌控制使国际大都市始终处于全球工业布局中心。2008年,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大都市的制造业跨国公司总部数量分别为111家、96家、326家和96家,在全球制造业分工布局中处于中心地位。

(二)世界城市服务业发展规律

1.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传统服务业不断提升。通常认为现代服务业指

以知识、信息为依托,按照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发展起来的技术与人力资本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特征是:技术含量高。现代服务业通常是运用新技术或者新知识的成果因而技术含量高,突出表现在较高的附加值和较高的人力资本上;业态形式新。信息与知识的发展及创意的运用、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衍生使服务业的业态更加新颖;知识传播性强。即现代服务业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服务,使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如教育、创意、移动通信等现代服务行业。

由于现代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特点,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因而代表着服务业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及科技服务业等正迅速崛起并成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同时,传统产业也在不断运用新技术进行改造,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趋于提高,服务模式和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如连锁经营企业大量涌现,已成为零售业最主要的趋势,欧美连锁零售额已占到社会零售总额的50%至60%。

2.在服务业地位上升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日益重要。2005年,纽约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为0.2︰11.4︰88.4,服务业就业比重为89.3%。2005年,东京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为86.5%。2010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为0.9︰24.1︰75,与世界城市相比,第三产业发展稍显滞后。

国际大都市的服务业类型已涵盖从初期的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公共管理业到现代的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咨询业等新兴服务业。1977年,伦敦的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已经达到20.7%,批发零售业所占比重达到16.8%,到2001年分别为34.3%和12.5%,以金融保险、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伦敦的金融业占GDP比重由

1974年的4.0%上升到2005年的8.4%,纽约金融业由8.4%上升到10.7%,东京金融业由4.5%上升到5.7%,保险业、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增长态势也十分明显。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整个国家总就业人口比例也较高,伦敦在16%左右,东京在10%至14%之间。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不同城市,其服务业具有不同特点。因此,北京市应该学习借鉴世界城市经验,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3.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其他服务行业,服务行业细分更加深入。美国将服务业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私人服务业、流通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流通服务业、私人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其在服务业中的增加值比重从1950年的26.6%持续上涨,到2005年时达到41.2%。其私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4.1%-5.2%之间波动,流通服务业从1950年的41.1%下降为2005年的25.4%,社会服务业在1975年达到最高点29.1%,然后逐渐下降。在就业比重方面,也有同样规律。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服务行业细分更为深入,公共服务、生产性服务等部门中的不同领域在各自的发展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与技术、知识相关的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内部结构优化与调整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升具有技术、知识关联的特点。房地产业等传统行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现代商务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同时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现代批发业有所发展。美国1997年与1988年相比,商务服务业和批发业比重分别上升了1个和2个百分点,而房地产业则下降了2个百分点。日本1998年与1988年相比,商务服务业从13%上升到了23%,批发业从24%上升到26%,而房地产业下降了7个百分点。

4.现代服务业向大城市集聚,注重打造核心产业群,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

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服务业的核心部门主要是外部效应较高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服务业、房地产、旅游业等。其他服务业部门也较齐全,从而与生活、生产服务业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出服务业的“离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趋势。以美国纽约市为例,纽约已经形成了以金融服务为主导的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金融服务业占当地GDP的比重由1996年的26%上升到目前的40%左右,其金融衍生工具成交量、外汇交易量、外国证券发行量分别占全球的14%、16%、34%;日本东京形成了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

世界城市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集中体现在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体娱乐业和教育培训业方面。这六大现代服务行业构成了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群,主要集中于世界城市的中心区或中央商务区,是世界城市重点打造的核心产业,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动力。通过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核心产业群,来带动世界城市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5.产业融合加速,制造业服务化与全球化趋势明显,服务业全球分工体系初步形成。现代经济已经出现了现代服务业主导制造业的趋向,经济活动发生了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变,制造业部门服务化趋势非常明显。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来看,二者正在加速融合,企业生产趋于无边界时代。突出表现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上,技术、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的创意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从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来看,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应用促进了产业融合,改变了产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优化了传统产业结构。

当前,跨国公司已从制造业外包为主转向服务业外包为主,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都分包给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

(地区)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如通用公司(GE)提出公司外包业务的70%采用离岸模式。目前全球外包业务活动的60%集中在北美,在美国的2600多万家企业中,采用项目外包方式的企业约占2/3。外包在美国已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欧洲和亚洲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伴随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和制造业务的转移,为其配套的企业也将部分服务业务带到新兴市场国家,这其中也包括国际化的服务企业为了开展服务贸易而进行服务业国际转移。

结论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的产业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北京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要以“三个北京”、“四个服务”、“五个之都”和中央对北京的功能定位和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战略为指导,紧密结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北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发展目标,深入弘扬践行“北京精神”,贯彻实施“两大战略”、“九大工程”,遵循符合当代世界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能够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的原则;产业发展应符合北京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有利于实现京津冀区域分工协作;把推动科技创新放在重要地位,坚持系统设计、统筹谋划、重点突破。

要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上,遵循一定的产业变动规律,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技术进步的引导下和资源环境的约束下,构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配套齐全,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工人素质明显提升,落后产业逐步退出,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地位不断优化,以信息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为核心,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装备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以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会展业为代

表的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与现代农业相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点发展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以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现代物流为核心、现代金融为基础的现代商贸流通业;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知识性产业。

作者简介:周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张其仔.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倪鹏飞等.北京城市产业体系选择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朱晓青.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4.刘秀莲.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5.李悦等.产业经济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第二篇: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内容要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对物质的科学理解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形式。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4.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5.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因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本质活动是物质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6.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区别,同时又与自然界相统一的关键环节。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8.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9.普遍联系原理:事物的相互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这就要求人们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

10.永恒发展原理: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这就要求人们确立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永远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11.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无条件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同一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是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2.质量互变规律。量变与质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3.度的原理:度是保持事物质的量的限度,是质与量的统一。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实践中要掌握适度原则。

14.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否定完成一个周期,周期结束时事物好像回到了出发点,但这是在更高基础上的回复。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5.辩证否定观: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是“扬弃”。辩证否定观要求人们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

16.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科学认识方法,其核心是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 17.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等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8.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理性思维的科学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19.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是不可创造和取消的客观规律,但前者表现为一种纯客观的无意识过程,后者则通过人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

20.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实践要想达到预期目的,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作出主体选择。 重点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3、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难点

1、实践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2、信息的本质

3、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艺术思维、宗教思维的区别

4、关于社会历史有无规律问题的争论

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6、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的关系 思考题及其答案要点

一、论述题:

1. 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我国为什么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中的犯罪现象?

2. 论述普遍联系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意义。

二、材料题 1.材料1 概念以及理念,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但是它们之所以同一,是由于它们同时包含有差别在自身内。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它物,而是与之正相反的它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她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

摘自黑格尔《小逻辑》 材料2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摘自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材料3 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 摘自1974年《人民日报》 材料4 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一真理,已经逐渐为党内同志们所了解。

摘自《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①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②分析材料2,简述为什么“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而“对立面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

③根据所学哲学与毛泽东思想的知识对材料3和4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2.材料1 赫拉克里特则进一步把“命运”称为“逻各斯”,他称命运本身就是那贯穿宇宙实体的“逻各斯”。他认为“逻各斯”永恒存在着,万物都根据“逻各斯”而产生,它是任何事物都应该遵从的。 摘自《欧洲哲学简史》 材料2 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旦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独立起着作用的(马克思把这点重述了千百遍)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在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界的统治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在人脑中客观地反映的结果,它证明这个反映(在实践向我们表明的范围内)是客观的、永恒的、绝对的真理。

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材料3

承认自然界的必然性,并从其中引出思维的必然性,这是唯物主义。从思维中引出必然性、因果性、规律性等,这是唯心主义。

摘自《列宁选集》第二卷167页 材料4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又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储存水分的中心。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材料1 概念以及理念,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但是它们之所以同一,是由于它们同时包含有差别在自身内。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它物,而是与之正相反的它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她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

摘自黑格尔《小逻辑》 材料2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摘自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材料3 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 摘自1974年《人民日报》 材料4 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一真理,已经逐渐为党内同志们所了解。

摘自《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①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②分析材料2,简述为什么“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而“对立面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

③根据所学哲学与毛泽东思想的知识对材料3和4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2.材料1 赫拉克里特则进一步把“命运”称为“逻各斯”,他称命运本身就是那贯穿宇宙实体的“逻各斯”。他认为“逻各斯”永恒存在着,万物都根据“逻各斯”而产生,它是任何事物都应该遵从的。 摘自《欧洲哲学简史》 材料2 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旦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独立起着作用的(马克思把这点重述了千百遍)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在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界的统治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在人脑中客观地反映的结果,它证明这个反映(在实践向我们表明的范围内)是客观的、永恒的、绝对的真理。

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材料3

承认自然界的必然性,并从其中引出思维的必然性,这是唯物主义。从思维中引出必然性、因果性、规律性等,这是唯心主义。

摘自《列宁选集》第二卷167页 材料4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又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储存水分的中心。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答案要点

一、论述题:

1. 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我国为什么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中的犯罪现象?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二者的关系是:

第一, 必须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 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否则,就会影响次要矛盾的解决。 第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首先抓住和解决这一矛盾,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大搞经济建设,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但同时,我国还存在着很多其他的矛盾如腐败现象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各种犯罪现象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只是这些矛盾相对于主要矛盾来说是处于次要地位,但我们决不能对这些矛盾掉以轻心,放任自流,而要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精神文明建设、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里的犯罪现象。否则如果忽视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2. 论述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意义。

(1) 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具体表现在: 第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二,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三,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2) 普遍联系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联系观点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根据。只有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同全球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从联系观点出发,必须树立全局观点,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注意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从中国经济建设的整体出发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第三,在现代化建设中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再分配领域也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协调好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种分配方式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化改革、繁荣经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二、材料题 材料题

1.①唯物辩证法认为茅盾是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构成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材料1中的观点指出每一个概念自身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属于辩证法的观点。

②在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中,同一性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矛盾双方同一性的存在,需要在特定的统一体中才能存在;而矛盾的斗争性则可以打破旧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事物发展的新条件。因而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③材料3的观点是一种斗争哲学的观点,它夸大了矛盾的斗争性,否认了矛盾的同一性,是片面的;材料4中的观点,看到了在统一战线这个矛盾统一体中,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的一面,又有斗争性的一面,因而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应该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也就是以斗争求团结。

2.①材料1中的“逻各斯”是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它是任何事物都应该遵守的事物内部固有的联系,唯物主义往往把规律理解为意识之外独立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人们的意识可以反映认识掌握规律并指导实践。而唯心主义则从思维中引出规律,否认规律的客观性,把规律完全看成主观思辨的结果,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颠倒了规律和人的关系。

②分析材料4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对自然界的改造。但如果人们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而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包括自然资源和生产环境,那么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因而这种对自然界的胜利是一种暂时的胜利,最终将对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因而,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2.①唯物辩证法认为茅盾是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构成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材料1中的观点指出每一个概念自身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属于辩证法的观点。

②在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中,同一性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矛盾双方同一性的存在,需要在特定的统一体中才能存在;而矛盾的斗争性则可以打破旧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事物发展的新条件。因而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③材料3的观点是一种斗争哲学的观点,它夸大了矛盾的斗争性,否认了矛盾的同一性,是片面的;材料4中的观点,看到了在统一战线这个矛盾统一体中,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的一面,又有斗争性的一面,因而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应该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也就是以斗争求团结。

2.①材料1中的“逻各斯”是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它是任何事物都应该遵守的事物内部固有的联系,唯物主义往往把规律理解为意识之外独立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人们的意识可以反映认识掌握规律并指导实践。而唯心主义则从思维中引出规律,否认规律的客观性,把规律完全看成主观思辨的结果,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颠倒了规律和人的关系。

②分析材料4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对自然界的改造。但如果人们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而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包括自然资源和生产环境,那么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因而这种对自然界的胜利是一种暂时的胜利,最终将对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因而,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第三篇:【思考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是()

A. 运动B. 实践

C. 精神生产D. 物质生产

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和可知的观点D.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

8.人们制造飞船,发射火箭,克服地球引力,是()

A. 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B. 对规律的辩证否定

C. 对规律的根本改造D. 对规律的发展

9.“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说明()

A.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B.质变与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C.质变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D.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 “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

A. 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B. 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联系,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

C. 既看到了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D. 既没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

1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可知性B.实物性

C.运动性D.客观实在性

15.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B.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6.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医生给病人做手术B.法官审理案件

C.农民播种小麦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

17.哲学范畴的矛盾指的是()

A.自相冲突B.事物互相抵触或排斥

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

19.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

A.正确反映B. 歪曲反映

C.主观反映D.虚幻反映

20.“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论的思想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

1.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A.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2.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 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3.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A.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4.“脱离了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A.整体依赖于部分

B.部分依赖于整体

C.整体是部分之和

D.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5.“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

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B.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相混同.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

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辨析题

⒈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⒉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

⒊ 和谐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四、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的概念及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2.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

3.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⒋ 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五、论述题

试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六、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理论回答有关问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了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积极适应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1] 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手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 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齐飞,鹏程万里。

[材料3] 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请回答:

(1)在上述三个材料中,某鞋厂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

(2)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

(3)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p292.C p303.A p31 4.C p32 5.D p326.B p377.B p44

8.A p409. D p5110.D p4611.A p5012.D p5213.A p52

14. D p3115. D p4616.C p3617.C p4718.A p57 19.C p31

20.D p

41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 p44 2.AB p49 3.CD p514.BD p44 5.CD p54

三、辨析题

⒈正确。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⒉正确。这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①一方面,历史与逻辑是一致的。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②另一方面,历史与逻辑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着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逻辑的东西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加工改造,抛弃历史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抛弃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把握历史发展内在规律。因此,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⒊错误。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要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的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四、简答题

⒈p31—32

⒉p41

⒊p51—52

⒋p

51五、论述题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①矛盾的普遍性也叫做共性,指的是某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属性。矛盾的特殊性也叫做个性,指的是某一类事物中任一事物所具有的性质。②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③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每个个性也都表现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①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②另外,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开拓新境界。

因此,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我们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六、材料分析题

[答案要点]

(1)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

(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

(3)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地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第四篇:探究世界的本质“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运动、相对静止的含义。

(2)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认识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能力目标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按规律办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二、学习重点、难点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课前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式、合作探究、归纳法等。

四、教学措施

联系实际生活,用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来让学生体会抽象的哲学道理。特别是通过《物质世界变迁历史》视频、学生表演小品、明星图片等教学支架,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中典型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并认识到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再通过反面事例的分析,让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加深对运动与静止关系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理论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活动安排:

1.学生自主预习;

2.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运动形式,初步感受运动;

3.让学生自己改编教材第32页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的荒唐故事, 改编成小品,课堂上让几名学生表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具体教学设计:

1.运动的含义:

(1)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答:物质。

问:那物质世界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着呢?播放视频《物质世界变迁

历史》,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状态?

答:世界的运动变化。

问:哲学上讲的运动是什么?(学生根据课前自主学习回答)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运动的内涵,请学生列举出视频中看到的运动形式。让学生全面感受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2)让学生提出有没有绝对不动的东西?

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加以总结,澄清学生的一些误区。

(3)归纳总结:澄清具体运动和哲学中运动的含义。

(4)展示一些描述运动的语句让学生再一次感受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齐读)。

2.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1)归纳刚才列举的各种运动的主体各是什么?

总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问:教材中慧能的观点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总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2)反面事例,故事回味,图片展示《刻舟求剑》:

问: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总结:离开了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事例。(口头展示)

(3)归纳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同时反对两种错误倾向。(ppt展示)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观点 ――形而上学(如刻舟求剑)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 ――唯心主义(如仁者心动)

物质世界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静止不动的物质呢?举例引出相对静止。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静止的概念: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2)只看到物质运动的绝对性而导致的错误:小品展示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演教材中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的荒唐故事,并让学生讨论其错在哪里?

总结: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否认相对静止有什么荒唐后果?

(3)ppt展示一组同一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相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问: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相貌有很大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问:但无论怎么变,他会变成别人吗?

答:不会。

问:这又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答:事物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问:他终究会老去,表明静止有何特点?

答: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4)总结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否有规律?

4.运动是有规律的:

(1)列举一些易混易错点让学生判断,从中正确认识规律的含义。

(2)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规律的客观性:视频播放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的自然灾害,并让学生谈谈启示。

5.针对性训练:学生分组自主完成,组内解决不了的,小组间交流。都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讲解,并加以归纳总结。(练习题印发给学生,便于讨论、交流)

6.课堂小结:构建该课时的框架,理清知识线索及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整体归纳意识及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再归纳整理。)

7.尾声: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但运动是无限的。让我们继续在生活中探索运动的魅力!学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服务于生活,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当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存在虚度年华的现象,给学生一些人生启示!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地球的运动带来了昼夜,也让我们拥有了如诗如画的四季;声音的传播让我们能享受美妙的音乐.....同学们!在这春暖花开之际,你们的青春正如这充满希望、生机与活力的春天!.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播放钢琴曲《清晨》,以春色为背景)让我们在《清晨》的旋律中和着这春天的脚步,播下希望的种子!人生的目标!从这一刻就动起来,收获就在秋天!(学生在情景中畅想未来)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是生产关系发展规律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

科学反映

摘要:本文从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生产力发展规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阐述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8)01-0008-07

党的十七大从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定位,为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是人们的自觉地有计划的发展观念,它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人们才有可能自觉地按照科学原则组织生产。列宁说“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根据科学的见解来广泛的推行和真正支配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任何物质生产都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科学发展观不只是反映生产力发展规律,也是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反映。只有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要求的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才有可能贯彻和实现。这就是说,只有建立相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

一、遵循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明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人为本”的表述形式看似与以往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有共性,但从提出的基础和出发点和从其实在内容看,二者有着实质性的区别;我们的出发点不是像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政治家那样只是出于一般的人道主义和人性的诉求,而是基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说,是对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选择所决定,而是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原因很简单,既然生产资料已为全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与生产者直接结合在一起,社会生产的产品也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有,这样,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唯一目的只能是为了满足全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人本身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理论,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根本目的表述为“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并把它概括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是对这一规律的表述过于抽象,缺少过程分析,也缺少量的决定的进一步阐述。例如“最大限度”在量上如何规定?由于全部产品已归全社会共同所有,所以这里量上的决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公共消费包括积累和用于集体福利共同消费部分。另外,在用于个人消费方面,由于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下,承认个人之间消费的差别,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成员需要这一规定必须包括的内容,不包含这一内容,将无法区别社会主义阶段与共产主义阶段的不同。

胡锦涛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在经济发展上必须贯彻“以人为本”,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依据这一规律,在组织经济发展时,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人说,以人为本,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为依据的。这一说法当然正确,但它过于一般,不能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本质不同的社会生产根本目的,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不能直接决定特定社会的特殊生产目的是什么。最大限度满足社会成员需要作为生产直接目的,只能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才能发生作用。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十七大报告对此作了清晰的阐述,这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生产根本目的具体体现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现阶段奋斗目标上,它成为全体人民推动经济发展的伟大动力。

社会主义生产这一根本目的,给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发展的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狭隘目的所无法相比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只知道从资产者个人的微观角度观察和理解问题,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必定缺乏动力和效率。实际上只要不是闭着眼睛不看现实,那就会看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动力的强大。2007年11月1日美国《全球主义者》杂志上斯蒂芬?里克特发表一篇文章《美国和反华主义的兴起》中说:“必须承认一个痛苦的现实:中国具有如此强大的发展动力,所以美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相对的力量消退。”

为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必须继续深入研究这一规律,为“最大限度”满足需要作出科学的量的规定,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分配问题进行探索。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生产与分配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离开分配谈生产,生产就会被抽象。

十七大报告中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明确阐述,报告中说:“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些都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具体化,使它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更容易在实践中贯彻和落实。

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中最重要和最难以处理的是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问题。这涉及到如何实现生产发展最优和人们的消费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二者恰当结合的问题。生产目的是为了人本身及其发展,但这其中有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根本利益与直接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经济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并探寻它们得以正确处理的社会机制,应当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原则所必须研究清楚的问题。毛泽东在他的著名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中

积累与消费的矛盾是最难以解决好的一对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现阶段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方面,十七大报告强调了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力发展规律要求单个企业的规模不断增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占有的不断扩大的社会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初期还只能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来实现。因为国家是现阶段代表全社会行使管理职能的恰当的机构,全社会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还只能利用国家机构来实现,国家所有制是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的高级形式,它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规模化和集中化这一发展规律的要求。正是国家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国有工业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生产规模的增大和合理的集中,经济效益得到极大提高。

2007年上半年,我国423户国有重点企业累计实现利润5558.5亿元,同时国有重点企业资产规模稳步上升,截至6月底达到164142.5亿元。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脊梁的中央企业看,目前已有77家中央企业参与了41次重组,中央企业户数已从196家减少到157家。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约占全国的5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9%,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8%,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的60%,生产的水电设备占全国的70%,火电设备占全国的75%。国有企业的活力大大增强,国有重点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同比都在改善,电力、冶金、交通、汽车、外贸五个主要行业实现利润增速均超过67%,这五个行业合计增利额占国有重点企业增利额的59.7%。我国这种在国有经济主导下的经济快速发展,引起国外媒体的特别关注,称作“中国发展模式”。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7月30日一期发表的比尔?鲍威尔的文章说:“中国显然提供了一种国有企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经济模式。”墨西哥的《改革报》2005年7月17日发表的路易斯?鲁维奥的文章说:“墨西哥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多个经济领域中对私人资本及国家储备的使用和掌握实施诸多限制,而且对基础经济行业非常重视,这些做法似乎就是受了世界上社会主义模式的‘启发’。……要想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最重要的是巩固那些对中国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国有企业。”

无论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还是国际上有识之士的评论中都可以看出,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社会化的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作为这种社会化在现阶段的最高形式的国家所有制的优越性是不能否定的。只有在它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科学发展观,也只有在它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所以,在论述科学发展观问题时,要特别强调完善所有制形式,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另外,胡锦涛同志还强调指出,必须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就是,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的生产力还没有达到全面的高度社会化的水平,所以,离建立全面的公有制还很遥远。在这种条件下,在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引导下,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展,把社会上的资金和劳动力都吸引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来,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这显然应当是科学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点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

实践证明党的关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决策,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它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需的所有制形式基础。

二、遵循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

科学发展首先是物质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实体,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反映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

(一)关于生产力的定义,斯大林做了明确的表述,即“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这个定义是准确的、正确的。概念规定明确才能对其发展规律有准确的论述。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生产工具是生产的骨骼系统。整个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表明它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譬如,生产工具从石器时代、经过铜器时代发展到铁器时代,这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近代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蒸汽机、钢铁冶炼、铁路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明了电,出现了以电力、化学制品和汽车为标志的新的生产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进入新的技术革命,这是以原子能的利用、半导体、电子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上个世纪70年代后半期,有人认为又进入了科学技术革命的新阶段,被称作电子革命、信息革命,引起了生产力根本性质变化,进入了信息化发展阶段。按照生产力发展规律,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仍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今天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以利于生产力按照其本身的运动规律快速发展。根据当前国际上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我们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和一项基本国策。依据生产力发展规律,在今天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当是企业。应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力军作用,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良好条件。科技创新,以人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科技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生产必须按比例进行。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当“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协调发展主要是指生产的按比例发展,这是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根本,也是社会得以存在的根本。只有生产要素按比例地配置,生产和再生产才能开始。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当然必须遵循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它是多种比例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各种生产

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在许多主要比例关系中,最根本的是生产与需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正确安排好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能否实现科学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生产目的和贯彻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这个关系处理不好,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应当遵循以下一些比例关系。首要的是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关系。农业是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基础性的工作,必须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应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遵循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要求,当前面临着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各类产业之间建立合理的比例关系。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第

一、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偏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近几年来,在党中央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大了调整力度,使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明显推进,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三大产业结构失衡的局面有所好转。工业中的制造业是当前经济的主导产业,不应忽视制造业的发展,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制造业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当前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信息化代替不了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极大提升工业化。所以,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处理好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比例关系。要处理好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从国家整体上,应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缓解就业问题,同时积极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有优势的领域中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比例关系。我国相对落后的装备制造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要把它作为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战场。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装备工业的现代化。要加快装备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高度化,加大重大装备工业的技术攻关和成套生产。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是难以避免的,但当前必须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包含资源配置的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和社会产品分配的协调等要求。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统筹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各项区域发展政策。

(三)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数量的统一,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的要求,从生产力方面来看,根据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情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从粗放型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发展道路,根本问题就在于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信息化在工业现代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进信息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了真正使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处理好生产发展与资源供应之间的比例关系,使经济增长成为可持续的发展过程,是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点。客观经济规律要求必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科学发展所必需遵循的客观规律,除了生产力发展规律、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之外,还必须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发展规律。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的上层建筑,这就是说,经济基础要求上层建筑为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反映了这一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方面使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紧紧地围绕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创造良好的人文条件,调动全体人民群众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和谐环境,保证社会稳定。实践将表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的经济发展绝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实现。我国那时将成为一个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三、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崭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它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服从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这是一种前无先例的新事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一个探索过程。近30年的改革,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它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贯彻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的。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一个正确看待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后,社会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这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意味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苏联三十年的建设经验已经表明,有计划地组织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当时对有计划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客观条件估计不是很充分,还不清楚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所有制关系的条件下,计划覆盖的范围和作用程度应有怎样的水平。总之,对这个规律的研究和认识还是极不够的。在还不具备这一规律充分发生作用的条件下,强制实行全面计划化,在实践中就形成了超越客观条件的集中过多、包括范围过宽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挫伤了人们发展国民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影响了经济效率应有的提高。特别是完全否定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更谈不到在当时条件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这是经济理论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实践证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必须改革,必须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否则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经过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

起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迅速发展的决定性原因之一。这一伟大成就是绝对不能否定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不利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规律要求的实现。特别是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这样,就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以保证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实践表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全部资源都由市场导向进行配置,因为宏观的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确定,不是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和所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来看,都不是由市场导向配置资源所能提出的。例如,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内容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投资和消费关系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些重大任务都是与市场自发发展的要求背离的;一些重大经济建设,如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大江大河治理,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淘汰,防止污染和保护生态,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等,都是目前我国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所难以实现的;至于诸如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市场本身更是难以直接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服务。实践清楚地表明,这些方面和领域的资源配置由中央根据社会需要制定的规划进行引导,同市场自发调节相比,显然具有更大的优势。

胡锦涛同志把“统筹兼顾”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表明了在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中,强化和完善国家的计划管理手段的必要性。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进一步强化国家制定规划的主导作用,落实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重视国家规划的主导作用,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极重要方面。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国家规划。发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一新的论断是非常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指导思想。

国民经济有可能有计划地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大优势所在。当然这与过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有本质不同,是通过国家制定规划的导向作用,发挥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下实现的。这种管理方式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真正有决定意义的。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优越和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有的人似乎形成一种习惯思维模式,把行政性或计划配置资源看作绝对地坏,从根本上加以否定,而把市场配置资源看作绝对地好,过于迷信。他们强调资源配置应完全由市场为主导。例如,他们说:“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将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政府调控、市场主导、企业创造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应体现在对市场主体‘负外部性’效应的弥补上”。这种市场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只是弥补市场之不足,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这种观点是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所一再复述的。

另外,在讨论政府经济职能问题时,应区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当前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具有重要的管理经济的职能,它还控制着许多资源和国有企业,它们一方面是作为市场主体活动的,因此它们应当是中央宏观调控的对象;另一方面,它又应当是政策执行者,对宏观调控政策落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地方政府具有双重性。一般地说,多数地方政府是顾全大局的,尊重国家的规划、计划和政策并认真落实,但确有一些地方主要以市场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从本地区局部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对符合本地利益的宏观政策,执行的积极性就高,而对不符合本地利益但符合全国利益的国家规划、政策,则采取消极态度甚至抵制,为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造成障碍。为了遏制这类现象发生,要强调国家规划的严肃性和纪律性,真正做到全国一盘棋。

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大提出了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任务。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应当由市场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地方还没有落实。中央和地方都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但主要在于地方政府。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对此应当特别关注,做到从制度上在国家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下,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李悦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神经外科病人护理下一篇:三基三严计划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