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制造类专业《企业管理》课程改革研究

2022-09-11

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培养生产与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规定:“高职教育需要培养生产第一线的管理人员”。为此, 各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均设置《企业管理》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 旨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企业管理》课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 (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 [1], 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共识。与高职教育制造类对应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是工科,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2], 相应的《企业管理》课程涉及内容除了要求知识面宽以外, 对于职业能力要求基本一致[3]。从技术哲学的技术过程论角度看, 无论高职制造类、还是普通工科教育都是培养“造物”需要的人才, 但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是“造物”的最后阶段, 即工业产品生产最后阶段, 生产地点是车间;而后者需要工业产品设计、策划、试验阶段, 生产的产品的样机。由此可见, 从人才培养目标角度, 普通高等高科教育与高职制造类教育尽管都是培养生产工业产品的“造物”人才, 但二者在“造物”过程中, 职责是完全不同的。由此, 二者的“企业管理”课程标准也不同的, 为了突显高职教育制造类作为一种独立存在高等教育类型, 有必要对目前《企业管理》课程做必要改革, 以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一、改革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它不但是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行动指南, 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同样, 马克思实践哲学关于“现实人”的学说也为高职教育制造类《企业管理》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哲学不是意识哲学或理论哲学, 它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实践哲学, 马克思哲学形成的社会背景是英国工业大革命, 大机器形成的时代。马克思从当时工人阶级工作、生活现状现实出发, 从探究工人的生产劳动活动为起点, 形成了自己的实践哲学体系[4]。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现实人”就是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工人, 他们的生产活动是“感性对象性的”。“感性对象性的”就要求我们的《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就要开展“感性”教学, 而非“理性”教学, 授课内容就是学生未来现实生产状况中提取的知识、能力要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本身并不是职业教育学家, 没有留下专门的职业教育理论专著, 但并不缺乏职业教育思想[5], 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政党建设理论中国化,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为此, 马克思实践哲学完全可以作为高职教育《企业管理》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

二、改革起点

马克思自己的名言:“哲学家的任务不是在于解释世界, 而是在于改造世界”, 即马克思哲学是解决现实社会现实问题的哲学。为此, 要开展高职教育制造类专业《企业管理》课程改革, 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白改革的起点在那里, 也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本研究认为应从目前高职教育制造类专业《企业管理》现状中查找现实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该课程的改革起点。

(一) 课程定位不准

通过对比普通高等工科与高职教育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现, 二者都需要所培养的人具有管理能力, 这也是二者都开设《企业管理》课程的目的。但普通高等教育更强调企业产品或企业经营过程中决策能力, 而后者注重的生产第一线的组织生产管理能力, 而决策能力是次要的。从上述目前课程设置内容上看, 普通高等工科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内容上基本相同, 或者说, 高职教育的是本科教育课程的“压缩饼干”版, 其根本原因是从《企业管理》理论体系角度进行了删减, 并没有从培养对象实际情况出发。其根源是把学生看成“抽象的人”, 而不是“现实的人”, 其哲学理论基础是:前者是“知识认识论”, 后者是“存在论”。由于没有从“现实的人”生存方式角度出发, 而是仅从“知识论”角度出发, 由此造成二者课程内容及其相近, 即课程定位不准。

课程定位不准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从马克思实践哲学角度剖析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及从学生未来的生存方式角度设置《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在缺乏哲学思维角度剖析课程定位不准的前提下, 也就只能从表面现象探讨目前高职教育《企业管理》课程的现状, 这也是目前对《企业管理》课程改革起点讨论的最多方式。为此, 本研究认为有必要从哲学视角看待课程改革问题。这也是本研究追问课程定位不准的哲学原因所在。

(二) “授课”方式不准

随着后现代哲学观的兴起, 教育界的从“知识论”向“生存论”转变的教学改革也悄然升起。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高等工科教育的“回归工程”和职业教育的“工作过程”教学正是在其次哲学转向前提下实施改革的。但此次改革更多地是强调专业课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改革, 而文化素质、专业基础课改革力度不大。其原因是认为文化素质、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课, 理论课的授课方式就是通过逻辑推理方式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其主导授课方式就是“知识传授”课堂讲课法。但这种授课方式明显与目前哲学转向不相符合。

三、改革途径

认识了目前高职教育制造类专业《企业管理》这门课程实际“世界”, 更重要的是改造这个世界, 即解决目前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 课程内容

“现实人”视野中的高职教育制造类专业培养的学生生存环境就是生产车间, 为此生产车间管理才是这类学生未来管理的“用武之地”。车间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下位概念, 即存在于企业管理之中, 又有自己的特色。

1. 强化车间管理内容

车间作为企业的一级生产行政组织, 是企业管理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车间是企业按产品各个阶段或产品组成部分的专业性质以及各辅助生产活动的专业性质而设置生产的基本单位。但目前车间管理仅仅以生产管理作为一章内容设置在《企业管理》课程中, 为此无论从马克思实践哲学“现实人”学说, 还是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车间与企业的关系, 都需要加强高职教育制造类专业《企业管理》中车间管理知识内容。车间作为一个企业生产基层部门, 它的生产是按照马克思生产过程理论组织的, 其中涉及生产员工、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等要素, 其中生产员工是核心要素。

2. 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向学生传递知识、能力, 遵循学生生长规律的顺序层次。“知识体系”课程结构是按照知识的逻辑 (概念-原理-应用) 组织课程结构;“行动体系”课程结构是按照生产劳动过程组织课程结构。马克思生产过程理论作为车间组织生产的重要宏观理论指导必然重要, 但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不断融合, 产业技术已成为产业创新的核心作用。为此, 在马克思生产过程理论指导下, 应根据每个企业技术能力特点, 将传统的车间“人”的管理转向“产业技术”管理, 这就是按照生产流程技术管理生产车间。根据技术哲学观点, 现代社会的人是技术生存的人, 人是靠技术生存的。制造业员工是靠产业技术生存的。为此由管“人”向管“技术”转变也是有哲学理论作为支撑的。为此, 应该按照“生产流程技术”思想组织高职教育制造类专业《企业管理》课程结构, 这不但符合职业教育“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理念, 更具有哲学理论支撑。

(二) 课程实施

从大课程论角度, 课程实施也就是课程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知识学习”转变是目前教育理论由“教”向“学”改革主要方向。“学”的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理论, 那么怎样开展“学”的职业教育思想就是基于项目化的行动导向教学论。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关键在于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学什么”, 根据马克思“感性对象性活动”理论, 学生学的就应该是感性对象生产过程管理知识, 这就需要以能代表现代制造业最新技术的典型产品组织生产管理的知识, 以“典型产品”为项目组织学生学什么的内容。项目所承载的管理知识既是课程内容, 也是课程内容微观教学处理的具体落实, 项目选择不同, 也体现了各个专业特点不同。“怎么学”就是根据实际生产车间管理实际, 开展实际教学。模拟车间实际, 关键学习实践共同体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简而言之, 高职教育制造类专业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专业类存在, 具有不同于高等工科教育的特点, 其《企业管理》课程必须反映高职教育特征, 其改革的哲学理论基础应是马克思实践哲学。

摘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 比较了普通高等工科和高职教育《企业管理》课程和授课方式的现状, 目前高职教育制造类专业《企业管理》课程内容是本科院校的“压缩版”, 授课主要方式是课堂“知识传授”形。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从马克思实践哲学角度剖析课程设置的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以车间管理为背景, 以车间生产技术管理为核心、以典型产品生产过程管理为手段组织高职教育制造类专业《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和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企业管理,改革

参考文献

[1] 王凤兰.高职院校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 (4) :26.

[2] 王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J].新西部, 2015 (17) :50-5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河北省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与教育公平问题探讨下一篇:爱心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