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企业管理论文

2022-05-02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公司治理企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对于企业公司的内部治理和管理工作来说,会计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是内部工作的重要运转基础,其相关功能的发挥,需要企业内部对于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地协调,配合全面的组织控制,将其效用进行发挥。对公司治理、企业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公司治理企业管理论文 篇1:

浅谈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几点想法

摘 要:我国证券市场现在正处于大变革之中,对上市公司各种不规范的行为 的治理成为相关管理机构制定政策的主旋律,其中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的不规范尤其受到重视,如何规范上市公司会计行为成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普遍的难题. 本文分析了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从而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我国现在公司治理及会计信息的现状,把握未来改善的方向。

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信息系统;相互作用

一、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系统的相互关系

张维迎(1996)认为,狭义地讲,公司治理结构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通常,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是解决公司内部激励问题和经营者的选择问题,即它不仅要解决委托——代理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公司提供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使代理人不隐瞒自己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公司内部的权力制约性。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内部人”约束机制,其目的在于协助企业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充当管理者的参谋和助手。因此,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構密切相关,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开展工作,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管理和控制的信息,促使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效益;另一方面,为协调公司所有者、董事会和经营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而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

公司治理系统由内部监控机制和外部监控机制组成。内部监控机制是主要股东①、董事会、监事会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控的机制。在一定情况下内部监控机制是公司治理的主体。它一方面利用企业管理当局披露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约束和激励。另一方面因为内部监控机制的特殊地位,它有义务保证企业的会计系统和审计系统向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外界披露提供系统、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美国公司董事协会在描述董事会职责范围时就认为董事会在检查和监督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工作方面的作用包括:“辨别董事会对信息的需求,并安排这些信息的及时提供;每年对流向董事的信息进行评价,以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理性。”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此产生了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企业的运行环境存在资源有限性、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储备的管理者难免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和决策不当,由此产生了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而会计信息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正是基于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措施。会计信息不仅是公司内部经济决策的基础,而且是外部市场和政府资源配置的基础。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与运行的过程中,会计信息披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也有助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它们之间就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不断发生着信息的输入、输出、相互作用。一方面,会计信息系统在公司治理这套制度安排中充当信息提供者和监督管理的重要角色,是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控制的主要工具,它不断作用于公司治理这一环境。另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会计信息系统输出的会计信息质量。

二、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整合分析摸型

目前,有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倾向,即公司治理研究只考虑狭义的公司治理范围,其中主要研究内部监控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而公司管理研究中,又只注意企业外部环境、公司文化、管理风格的影响,而很少把公司管理系统与公司治理系统结合起来综合研究。

其实,公司治理与管理是存在紧密关系的两个方面,按柯克兰和瓦提克(Cochran and Wartick)的研究结论: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之间潜在冲突是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内容之一,因此公司治理的目标就包括协调公司的治理和公司的管理。[1]治理与管理的区别依赖于经济学上定义股东与管理者关系的企业理论模型:股东拥有企业仅不参与经营管理,股东通过选举董事会作为他们在公司决策中的代理人来监督经营者的行为。据此,公司治理被看成与公司的内在性质、目的和整体形象有关,与该实体的重要性、持久性和诚信责任等内容有关,而公司管理则更多地与具体经营活动有关。可以认为,治理与管理的差别在于:(1)治理的中心是外部的,而管理的中心是内部的;(2)治理是一个计放系统;管理是一个封闭系统;(3)治理是战略导向的,管理是任务导向的。简言之,公司治理关心的是“公司向何处去”的问题,而公司管理关心的是“怎样使公司达到上述目标”的问题。同时,企业治理和管理又是密不可分的。公司治理和管理都可能直接对公司管理运作过程产生影响,但在通常情况下,公司治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影响公司管理系统来达到间接影响公司管理运作的目的和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效益的。在实践中,通常认为专司公司治理的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企业管理。特别是在英美等国家的治理结构中,董事长往往又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许多高层经理又是董事会成员。鉴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这种交叉关系,国外有学者指出应该将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并提出了一个描述性模型。我国有学者借鉴其思路,构造了一个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整合分析模型公司治理系统由内部监控机制和外部监控机制组成。我国公司法确定阶“三会四权”制衡机制就是典型的内部监督机制。外部监控机制是指一股股东、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社会舆论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

三、会计信息系统是为股东利益还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

会计信息系统一方面是联系公司治理系统和公司管理系统的纽带,是治理系统和管理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及其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企业内部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对其的引导和控制。

理论界一直对公司治理的终极目标存在争议?到底是股东利益至上还是利益相关者利益至上?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比如美国的两家房产公司房地美、房利美显然是为了股东利益至上而甘冒风险从,但是却忽略了债权人(比如银行)的利益,从而造成了资金流的断裂,危机爆发。我们只有理解了公司治理的终极目标,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李维安(2005)提出公司治理的目标不仅仅是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员以及奥尔森意义上的小集团(指掌握公司核心技术的骨干和知识所有者)的相互制衡,还有科学决策,即公司治理机制。现实中关键性的专家、技术人员或特殊才能的拥有者、依赖性的供应商或客户等都有可能成为企业权利的拥有者。并且以资源在生产中的相对贡献率和粘合性(笔者理解为是否可以直接显示,即资源的显性和隐性关系,不如一个人很难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就成为隐性知识)为考核标准,决定资源所有者在企业中拥有权利的大小。

企业不再仅仅承担为所有者的资本保值增值的单一受托责任,而且还要承担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广泛受托责任。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以及数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型和网络化的发展,势必影响着会计披露的信息内容(如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效果等方面),而会计披露的信息内容也必将反过来影响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四、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怎样的会计信息系统?

明白了公司治理的终极目标后,我们接下来讨论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内在需求。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永恒命题。公司治理是相当严密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企业生产要素、产权要素以及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权、责、利得到合理匹配与分工,要求权利制衡、激励和监督机制的严格和周密的控制运行,通过完整系统的制度安排和控制程序,使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都能按照既定的流量、流速、流向在执行中起动、运行、停止。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伴随着股份制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从股东到公司员工的层层授权和代理,就成为公司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最为核心的关系。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目标错位甚至背离,规避可能存在的代理人为自身利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即所谓“道德风险”的发生,在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各种对代理人的经营管理、经营绩效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的制度安排和控制机制被设计和制定出来,并逐步形成了“关系框架+制度安排+控制机制”三者合一的公司治理架构。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公司治理既是一个静态的组织架构和控制机制,也是一个动态的螺旋式不断趋向完善的过程。在公司治理初始,治理目标定位在防范“道德风险”,治理手段主要依靠资本市场的作用和社会中介的会计控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人们把关注的目光从道德风险转移到管理风险、经营风险、被兼并风险上,因为这些风险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公司治理的目标也从股东和公司利益最大化,转变提升为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这些都迫切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的内部机制,与外部约束、控制和监督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建立科学严密的公司治理机制、完成公司治理任务的重任。

公司治理这一制度安排所决定的企业目标、决策人及风险和收益的分配都围绕风险展开;风险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而决策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直接决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公司治理结构中各部分的人员需要承担所分配的一定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另外,从解释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经济学观点来看,无论是契约理论中提及的不完备契约,还是信息经济学中提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代理理论中提及的代理问题,这些引发公司治理产生的因素究其实质都属于风险,都是使企业目标无法实现的各种潜在的、可能发生的事件。公司治理是組织应对风险的战略反应,其职责核心就是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的适当性,因此公司治理中包含一些战略性的风险管理的因素。例如:公司董事会所设定的公司经营管理基调是风险偏好型或是风险规避型;再如公司高层管理当局(CEO)在经营风格、理念、管理哲学中包含的风险态度等。这些战略性风险管理因素就是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交汇点。

要提高公司整体的管理效率和效果,必须做到:内部审计、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避公司风险,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部分——会计信息化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以管理思想、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处理信息的获取、加工、传输、存储。二是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来构架会计信息系统。从横向来看,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内外部信息系统有机结合,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从纵向来看,不仅包括基本的账务核算系统,更主要的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的财务活动、会计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也应被包含在其中。三是会计信息化将对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整,按现代管理模式重组会计组织和会计流程,可以支持“网上企业”、“虚拟企业”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四是以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为纽带的全球信息共享。

四、进一步讨论和结论

从现实看,我国企业经营效益普遍较差;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报告严重失真;企业违法违规现象愈演愈烈,进而成为普遍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部控制的缺失与缺陷难逃其咎。问题还在于,我国很多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还存有很多误解,以为内部控制就是十堆堆的手册、文件和制度,或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等,甚至对企业内部控制根本没有概念。现状函需改变!我们认为,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可从两方面人手,其一是由权威部门制定内部控制的标准体系;其二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作出强制性的安排,做到二者并举。

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保持良好竞争力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们的金融机构竞争对手是国际一流的金融机构(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香港政府面临的就是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对香港资本市场的强烈冲击)。

从微观经济体上来说,不断完善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就显得尤其重要。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性从一定程度上说决定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的财务状况将会直接在资本市场表现出来,从而肯定会影响公司绩效。因此,会计改革不能局限于就会讨论会计,而是应站在管理的高度,通过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来使会计改革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最终形成公司治理系统、公司管理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局面。

作者:李宇宇

公司治理企业管理论文 篇2:

公司治理、企业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

摘要:对于企业公司的内部治理和管理工作来说,会计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是内部工作的重要运转基础,其相关功能的发挥,需要企业内部对于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地协调,配合全面的组织控制,将其效用进行发挥。对公司治理、企业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司治理系统 公司管理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

一、引言

对于公司和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来说,会计工作的地位和职能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公司内部管理工作来说,会计信息肩负着重要的联系职能,是内部治理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前提,同时也是各项工作的运转根基。在现代经济形势下,内部治理和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与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地融合,通过互相的制约和影响,更好地对其工作效能进行发挥,打造优质的内部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内部管理根基。

二、治理和管理

现阶段,对于企业治理和管理的研究上,对于相关工作的范围和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企业治理的研究中,对治理范围进行明确定义,并且关注对激励约束和内部监控的机制进行研究。企业管理则更加关注企业的文化、管理风格,并且对于企业发展中外界环境方面的影响也纳入了企业的管理思考当中。在相关研究工作中,对于治理和管理进行有效融合,这是研究的重点。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内部治理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密切的关联,并且自身的发展水平也受到了能否有效地对于治理和管理工作的冲突和矛盾进行解决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工作。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治理工作需要对于其整体的发展目标、形势以及性质进行全面的控制和把握,并且更加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对于企业来说,治理工作关注企业的内部发展内容,而管理工作则关注企业的外部发展。治理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而管理则发挥着重要的任务,是企业完成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治理和管理工作都会对于发展产生影响,其影响主要是通过内部管理工作体系来进行实现的。

企业治理和管理进行融合,其需要通过战略环节、联系通道环节进行实现。在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过程中,要对于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的处理,并且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合理地对于不同的治理和管理内容进行分配,提高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的科学性。董事会要适当地给予管理层相应的处置权利。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工作职能与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相关工作开展中必须要保持足够的互动,并且董事会也要适当地对权利下放进行调整。对于企业内部的治理和管理工作来说,需要对于二者之间构建一个联系通道。董事会可以通过通道来展开内部审计和控制工作,并且确保内部控制工作和审计工作具备足够的独立性,这样可以更好地对于企业管理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对管理信息获取的有效性和整体效率。企业的发展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治理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要做好实时的协调,并且依据企业的发展方向,结合企业管理活动来做好调整,确保企业处于良性的发展状态之下。企业的管理工作需要更加关注具体的业务执行层面,关注目标的落实,为治理提供相应的执行依据和基础。对于治理来说,科学地进行管理是其实现前提,企业的发展也是基于二者良性互动才能实现的。不同企业所处的市场发展环境不尽相同,治理与管理的模式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模式在互相作用的过程中,可以达成不同状态。在企业治理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与整个企业面对的环境交互作用下,可以形成适合某个具体企业的企业治理和企业管理稳定状态。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同时企业的内部环境也是不稳定的,所以应该通过政府法规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企业治理和企业管理之间达成均衡状态,并且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企业治理和企业管理的完美结合,创造出最大化的企业财富。

三、会计信息系统与二者的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形势下,经济发展已经主要由数字经济、货币经济以及实体经济进行组成。对于的现代企业来说,会计信息系统本身通过数字的形式,对于相关信息资源进行配置。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本身需要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有效地保障和控制,并且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可靠性,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基础。作为企业内部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会计工作的开展也关系到了企业的自身利益和内部监督工作的开展。

治理系统主要是完成企业的监控,监控则分为内部和外部两部分监控机制。内部监控主要是指由企业的董事会、股东以及监事会等,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控。内部监控机制本身实现了对企业的全面监控,是整个治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于会计信息的控制,实现对企业管理者的激励和控制约束。内部监控本身也需要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及时、真实的会计信息,并且为董事会和股东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保障。对于企业来说,外部监控机制需要对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监控,对企业的管理行为的执行进行监督。在资本市场当中,企业本身在管理决策制定的过程中,债权人和中小股东不能直接对于经营者进行监督,他们需要企业为其提供相应的财务数据,并且确保相应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市场本身对于企业发展有着全面的影响,而会计信息是对于这种信息进行反应的直接内容,同时也是对企业评价的关键依据。在现代企业中,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竞争,同时也存在着合作与协调。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合作需要以全面的会计信息来作为合作的分析基础,进而结合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来对于合作方式与内容进行确定。会计信息中,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采取情况和现金情况等的表现进行了全面体现和表达。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对于会计信息合理把握,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来为企业内部治理工作提供全面的依据和保障,更好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发展。

对于为企业管理工作来说,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发挥着重要的内部管控和调控的作用。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对于财务信息进行有效地控制管理,实现了对管理行为的规范,并且确保了采取信息的可靠流通。企业治理和企业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会计信息没有给予企业治理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那么企业的管理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内部自我调控机能也很难得到实现,这从另一方面也会对于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造成很大的限制与影响。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内部的自我管理机制和调控工作是确保各项业务规范进行的关键,同时也是确保相关业务活动的开展符合企业内部相关规章制度的重要前提保障,是确保企业资产完整,记录准确全面的重要前提。企业在内部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展开内部审计工作。在现代管理理念下,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思路,同时也对于企业内部各类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和控制。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要对于组织体质、管理制度以及决策等进行全面的管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要想实现长期发展,其必须要对于自身的经营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更好地提高会计的信息质量,并且为企业的竞争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只有将会计信息与企业的治理和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地融合,才能更好地将其相关工作的效能进行发挥。

参考文献:

[1]张燕.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呼和浩特小微企业为例[J].财经界,2016,(08).

[2]唐子惠.会计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6).

[3]傅奇蕾.企业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J].企业经济,2016,(04).

[4]卞莉岚.信息系统在会计中的运用[J].时代金融,2016,(11).

作者:关丽艳

公司治理企业管理论文 篇3:

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管理创新路径探索

[摘 要]文章从公司治理视角出发,以定性的方式对企业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争取从更深的层次挖掘出引发问题的真正原因,依托企业的具体情况为公司治理提出合理建议,争取为企业发展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关键词]公司治理;企业管理;管理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3.182

随着我国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为企业的发展创设了有利条件。但是在企业发展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治理企业,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维护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长期发展过程中却遭遇到一系列新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就是因为管理者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理解得不到位、不透彻。

1 公司治理的内涵

公司治理是采取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以机制体制对公司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与分配,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继而做出合理决策。公司治理就是一种制度安排,涉及内部與外部治理两方面内容。企业治理主体比较多,除了经从多个视角出发对企业治理、企业管理两者之间的异同与关联度展开细致分析与探究,充分意识到两种理论的同源性与目标一致性,进一步明确其背景与实施过程存在哪些差异,实现企业治理与企业管理的无缝衔接,争取从更深的层次挖掘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建议,如果这些建议能被采纳,就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及其作用分析

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且公司治理对企业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质量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具体体现如下。

2.1 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合理高效的公司治理不仅能协调好多个利益方之间的关系,也能使企业更加合理地分配与利用资源,增强资产管理水平,而这些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于当代企业而言,在日常治理过程中先要梳理好企业治理、企业管理之间存在哪些异同、联系,以两者的无缝衔接来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治理、企业管理并非两个孤立存在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两者的概念基础一致,但提出背景不同。企业治理与企业管理都是建立在企业经营管理、产权制度的基础之上。两者在概念内涵层面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始终占据着核心位置,而治理工作的开展则要考虑到当前企业的管理情况。从背景方面看,两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企业管理伴随着整个生产过程而进行,而企业治理则是从战略发展层面提出的。

第二,两者的目标追求一致,但具体实施存在差异。从公司发展层面看,企业管理、企业治理在目标上保持着一致性,都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更为牢靠的基础。在逐渐向着这一目标接近的过程中,企业治理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但在企业治理过程中,需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进行管理,以此来确保管理效果。虽然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在管理方向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企业治理只是一种机制,并非正式制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企业管理则强调了管理方式的重要性,需要根据企业管理效果来调整企业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当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但这绝不是大企业的专利,而应该引起所有企业的重视,及时对自身的治理结构进行调整。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能意识到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不仅能使企业的经营业绩得到大幅提升,也能促进整个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要适时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从整体上优化企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三,两者理论体系相似,彼此间相互作用紧密。在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企业治理、企业管理都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两者的理论体系较为相似,就是要以合适的方式对资金应用情况施以管理。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企业治理是从宏观层面入手来调配资源,而企业管理则是从微观层面入手处理信息,需要创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总之,公司内部治理贯穿公司发展的始终,怎样维护所有利益者的权益,如何分配职责,怎样对董事会与经理人做出评价,怎样创建完善的激励机制等,都成为公司内部治理的组成部分。实质上,公司内部治理就是要协调好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但不能只是满足于利益团体之间的互相制衡,而要制定出合理的发展目标、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2.2 公司治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公司治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如下。

2.2.1 有助于梳理企业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做到各方责任和权利明确  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要为利益相关者划分权责范围,使董事会、股东、经营管理者进一步明确自己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并上升到制度层面,这是公司正常运营的前提。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一旦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亏损现象,各方就会充分发挥出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的优势,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而达到维护公司利益、创造更多财富的目的,使企业能早日摆脱困境。

2.2.2 有助于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

公司治理需要站在战略发展层面审视问题,以发展性的思维看待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综合性的问题,绝不能只是将目光停留在某个方面。在安排“做什么、如何做、怎样做”等问题时,既要以战略管理的方式为所有管理人员分配权责,也要根据战略发展目标来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不仅有助于增强公司的战略执行力,也能确保公司在指定时间内实现运营目标,在增强核心竞争力、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影响。

2.2.3 为企业管理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

公司治理与战略目标帮助企业解决了“去哪儿”的问题,这也是企业制订周密管理计划的重要前提,增强计划执行力,使“以何种方式去”的问题得以解决。所以,公司一定要对治理结构进行调整,为企业有序运行打下牢靠的基础。

3 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建议

在闡述公司治理的内涵,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等基础上,下文侧重对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策略提出建议。具体如下。

3.1 合理优化和调整企业的管理制度

公司治理视角下,为进一步创新企业的管理工作,首先应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予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具体应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合理地调整公司的章程及岗位职责。在专业法律机构的辅助下设定周密的公司章程,梳理好公司所有者、股东、董事会、经营者等的权、责、利关系,使所有人都能明确自己的权力边界,知道自己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职责,找到多方利益制衡点,使企业能遵循科学原则制定出合理决策。

其次,建立起基于企业战略目标规划的配套管理目标。公司既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战略目标,也要根据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对战略目标进行调整与修改,当战略导向日渐明晰,所有人就会知道应该向着什么样的方向努力。

再次,建立起有效的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企业管理人员要对公司治理的价值、内涵、意义等产生到位的了解,尤其是股东要更新思想理念、释放权力,充分意识到高效的治理结构不仅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工具,也是一种有力的法律支撑。所以,要适时开展管理人员培训活动,使他们的管理水平与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为下一步做出合理决策、实施改革等做好准备。

最后,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制度。在为管理层实施激励机制时,应该从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入手,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为公司创造更高的利润。在具体实施中,可供企业选择的激励措施比较多,如知识激励和经营权激励等。

3.2 创立起完善的企业监督制度

在激励制度的影响下,管理人员能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工作之中,使管理质量、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在整个企业治理过程中都要遵循“奖惩分明”的原则,不断加大监督与管理力度,使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得到弥补。公司可以从企业治理层面入手,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与企业治理两项工作能糅合到一起。对于一些工作热情高、质量好的员工予以肯定并发放一定的奖励,对一些消极怠工、失误率高的员工予以处罚,尽量让所有员工都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3 建立起畅通无阻的沟通通道

沟通包括横向沟通和纵向沟通。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企业治理都离不开畅通无阻的沟通通道。无论是企业治理还是企业管理,都需要得到足够信息的支撑,要想获得更为详实、客观的信息,需要拓宽沟通渠道,为发现问题、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为此,企业应该将沟通工作纳入战略发展体系中,以合理有效的沟通来完善治理模式,增进各个部门员工之间的联系,在确定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实施企业管理活动。

3.4 实现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有效链接

战略企业就是指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将自身战略目标与行业发展前景融合到一起,创建能促进企业发展的中长期管理模型,重点关注企业评估,从投资并购、模式调整等方面入手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对评估结果展开分析,将更多的管理精力用于实施战略企业之中,为企业治理和企业管理的对接做好准备。

4 结语

总之,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之间关系紧密,且相互之间有着较强的互动作用。在确定两者之间紧密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治理与企业管理的对接,将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具体运行中,不能只是顾及到其中的一方面,而要根据企业发展现状、经营环境的改变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拓宽沟通路径,实现管理与控制效果的双升。

参考文献:

[1]赵亚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优化研究——评《公司治理与制度优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8):3-4.

[2]谢宏.海外华人家族企业治理特征及其对国内相关企业管理的影响[J].经济经纬,2010(1):85-88.

[3]石莹,赵建.企业管理、公司治理与治理公司的概念界定及其联系:制度经济学视角[J].理论学刊,2009(1):65-70.

作者:孙淑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舞弊审计财务报表论文下一篇:低温乙烯节能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