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的分类角度解析翻译的本质

2022-09-11

翻译的本质,简言之,就是另一文本对原文本的替换。这个定义的缺点是把译文看成是对原文的单纯的替代,没有考虑到译者、读者、社会背景、意识形态、文本体裁和功能等方面因素。翻译是一种构建性行为, 翻译过程是构建语言桥梁的过程,是跨语言的沟通和对话。这一视角把译文看作是“创造”成果。翻译史体现了人类的交流史,翻译理念的历时变化和共时对比揭示了不同语言、文化的译者打破语言和文化壁垒的不懈努力和思考。从交流和沟通的角度来看,翻译不是直接交流,而是间接的、二手的,翻译结果很大程度上受到译者水平、译者对翻译理念的选择和理解,甚至沟通渠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译文形式取向、翻译技术取向、译者视角取向以及文本类型取向讨论翻译的分类,以期从分类角度解析翻译的本质。

1译文形式取向

翻译有源文本(source text)和目标文本(target text)之分,例如:“汉译英”的源文本是汉语,目标文本是英语。翻译活动要完 成目标文 本对源文 本的替换 , 这被称作 “语外翻 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当然 ,有时同一语言内部也有翻译的情况,即用以这种语言的一种变体替代另一种,这被称作“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例如:把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的翻译行为,或将莎士比亚时代英语创作的莎翁作品翻译为现代英语等,都是“语内翻译”。此外,还有一种翻译行为,把文本译作一种非语言形式,例如:把诗歌译成舞蹈或者图画也是一种翻译行为,叫做“跨符号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文学作品 ,但是现在有“交响乐”版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就是一种“跨符号翻译”。对翻译另一比较宽泛的界定把“总结描述”和“解释性改写”也涵盖在翻译活动的范畴内,这两种翻译行为都是基于原文,但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和结构,“总结描写”是译者对源文意义进行“总结性描写”和归纳,“解释性改写”一般用以处理有文化差异的文本,如出现目的语文化没有的东西时,译者会给出译名并添加解释性文字的翻译策略。

汉语中“翻译”一词不区分笔译和口译,英语中“translation”宏观指翻 译行为 ,但具体来 讲 ,主要指“笔 译”,而“口译”是“interpreting”。笔译的文本是固定的 ,译者可以反复修改译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侧重点不同,做出的译文决策也不同,笔译没有即时性要求, 所以译者可以有时间做更多的译文解析,采用更多的翻译辅助工具。口语翻译,尤其是现场的口语翻译,译者受场地、场合、即时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无法反复核查和分析原文,译者的现场压力很大。非正式场合的口译,例如:导游翻译等,翻译虽然有即时性的特点,但是对译文的精确度要求不严格,译者的压力不大;相比之下,正式场合的口译对译者要求很严格。国际会议等场合的口译,可分为“同声传译”和“连续翻译”,前者要求译者与讲话人同步,后者允许译者在讲话人停顿后提供译文。无论同声还是非同声,口译的源文本不是固定文本而是稍纵即逝的语音形式,译者生成和处理译文的机会不多,能做的修改非常有限。这类译者一般都是专业翻译。非正式场合的翻译沟通和交流的目的性强,对译文的功能期待高,对形式的要求低,很多掌握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人都可以充当翻译。

2翻译技术取向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翻译不再是人类的专利,机器介入翻译活动。全自动的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可以直接把源文本转换为目的文本,但是准确率不高。目前更为实用的是计算机辅助翻译(CAD),翻译辅助软件协助译者完成翻译。流行软件类型包括处理文字的word-processor, 识别扫描文件的OCR(optical character reorganization),互联网搜索引擎 ,多语种电子词典等(Somers,H.2012)。

语料库的发展对翻译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译者可以通过语料库了解词语在体裁、语境和使用频率等方面上的细微差别,进而做出选择。与翻译相关的语料库分为单语语料库和多语语料库,著名的英国国家语料库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就是单语语料库,不过BNC不是翻译语料库(non-translational),TEC(translational English Corpus)是专门的翻译语料库 ,由曼彻斯特大学开发,现有词汇10,000,000左右,语料来源多样。爱尔兰的NCI(New Corpus for Ireland)是爱尔兰语和英语的双语语料库 ,确切地说是双语对比语料库(bilingual comparable corpus)。双语语料库中如果有源文本和译文同时存在的子语料库, 则称做平行语料库(parallel corpus)。平行语料库极大地方便了译者和翻译理论研究。

3译者视角取向

从译者的母语角度来看,翻译可分为“译入”——原文本是外语,目标文本是母语,“译出”——源文本是母语,目标文本是外语。在现实生活中,译入和译出都是常见翻译活动。译入的优势很明显,译者用母语写作,译文读者与译者共享语言和文化,译本更容易达到沟通效果。译出的挑战是译者以外语写作,读者是母语者,译者的外语水平压力更大,母语者很可能因受限于译者的外语水平对译文本身不够信任和满意。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步伐的加快,使译入和译出工作量剧增。汉语目前还不是世界范围流行的通用语言,我们需要大量译出文化、政治、商业等等各方面文本, 以保证我国的文化交流工作正常进行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涉外活动的常规运行。同时,我们也需要引进大量的先进文化产品、经贸产品,以及各种国际交流文件。

4文本类型取向

二十世纪中期以前, 无论是西方学者还是中国学者都基本上没有关注文本类型与翻译的关系。随着二战后应用文本翻译数量的骤增,以及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学者们开始从文本类型角度探讨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纽马克将文本类型与文本功能作为重要变量进而分为表达型、信息型和呼唤型三类功能文本。同时他还针对该分类方法提出了侧重源语,注重上下文,尽量保留原作词法、语法特点及美学价值的语义翻译和侧重目标语,注重原作交际意图的交际翻译。功能目的理论框架促使诺德提出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其重要变量是翻译功能、目的文本功能。应用文本翻译的崛起使得翻译研究不再拘泥于文学翻译研究, 突破了以往自下而上的翻译方法,也体现出翻译的多样性和各种可能性。

5结语

对于翻译是什么的理解直接影响译者的选择和读者对译文的期待和评价。认为翻译是“转换”过程的译者面临对源语言由形式、语义、文化等层面不对等而带来的转换困难。到底是要对源文本的形式和意义进行完全转换, 以至于产生不同于目标语语言直觉的翻译文体(所谓翻译腔),还是偏向意义上的转换而舍弃由源语言音、形、句法结构所带来的美感一直是困扰译者的难题。后一种选择更倾向于翻译桥梁观,即翻译是沟通理解的桥梁,意义的传达应优先考虑。语言结构所带来的困惑与文化不对等所带来的困境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了解翻译的分类有助于多维度分析译文,根据不同文本类型取向选择不同翻译方法,甚至采用多样翻译方法进行译文互评,从而更加客观的评价译作。

摘要:“翻译”单从字面理解似乎不再需要解释,然而如果给“翻译”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学术定义却非常困难。翻译定义的发展史体现着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对何为翻译的理解不仅涉及翻译定义本身,还涉及翻译的分类。

关键词:语外翻译,语内翻译,跨符号翻译,笔译,口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尤溪县旅游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下一篇:ZZ560-LH-550水轮机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