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硕士论文

2022-05-15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博士研究硕士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利用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基本宏观数据,计算了我国博士生的总体及分学科累计延期毕业率,发现博士生累积延期毕业率在高位运行,各个学科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历年的累积延期毕业率波动不大。通过按期毕业率的3种假设计算了我国博士生长时段延期毕业率,并构建了我国博士生延期的毕业水池模型,同时还考察了我国在校博士生的年级结构。

第一篇:博士研究硕士论文

味博士餐饮团队管理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导致企业不得不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此环境下的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员工合作密切度,提升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则成为了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团队管理作为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员工合作密切度的最佳方式,则成为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团队管理;流失率;素质能力

一、味博士餐饮团队管理现状

1管理幅度与层次

味博士餐饮下辖员工428人,其中,管理人员有78人,普通员工有350人,现有总经理1名,总监5名,部长8名,中层管理者14名,基层管理者50人。各个总监负责1-3个部门,下辖管理的部长有1-3名,各部长分别负责50/8=6.25人,各基层管理者负责350/50=7。

2团队结构与管理

随着味博士餐饮的快速发展,当下的团队建设与管理体制已出现严重不符情形,这也成为了制约味博士餐饮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困境。目前,味博士餐饮的团队结构与管理情况主要如下:

(1)数量方面

企业员工数量的分析既能了解企业当前成本支出与规模,而且也能了解企业的团队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味博士餐饮目前的外招工占比为71%,合同工占比为29%。之所以出现如此的分布情况,其原因在于外招工的成本支出较低,而且还有助于降低公司员工管理难度。然而不足之处在于无法为公司培养更多的忠诚和优秀人才,时常出现优秀外招工大量流失情况,进而导致公司后续发展出现人才不足问题。

(2)员工层级分布

适当的团队人员结构分析可让企业的职务结构始终处于一个合理的状态之下。味博士餐饮目前的员工多是所处二线层次,一线员工占比只有2%,这样的分布情况对于餐饮企业的发展而言极为不利。由于行政人员的过多,一线生产科研人员的过少,导致味博士餐饮当前陷入了行政办事效率低,生产研发水平不足的发展状态。

(3)团队管理人员素质情况

一个企业的团队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与否直接影响了企业后续的发展。对比同类型的餐饮管理企业而言,味博士餐饮的技术人员不足一半,从事10年以上的技术人员只有同行业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从事5年以下的技术人员数量也少之又少。可见,在团队管理人员素质方面,味博士餐饮不仅人才数量相对较少,而且整体质量也相对较低。

三、味博士餐饮团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 员工流失率相对较高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了解,在企业团队管理中,团队成员的稳定性是快速发展和发展团队的基础与前提。然而,公司员工稳定性却并不理想,在薪酬待遇和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员工流失高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并且流失的员工以专业人员和中高层管理者为主,相比于基层员工而言,此类员工的流失培养和聘用难度均较高,所以对味博士餐饮团队管理带来了严重影响。实际上,较高的员工流失率与企业管理者观念也具有一定联系,公司管理者一直将重心放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即便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却并未及时制定有效的激励方案和长效激励,并且经常进行考核或制定发展目标,这些都为企业员工带来了严重的压力,最终因员工流失率较高而影响了团队管理效果,对味博士餐饮的发展也产生了明显制约。

4.2 企业团队效率低

通过分析可知,味博士餐饮员工在执行力方面也并不理想,整体工作效率较低。随着味博士餐饮规模的不断扩大,虽然扩大了业务团队,但是味博士餐饮扩大团队的速度却无法满足团队业绩增长的要求,甚至在经营管理方面也出现了降低团队执行力与工作效率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团队的活力与朝气,很多员工都以消极的态度应对工作。

与此同时,味博士餐饮在执行规章制度、企业决策和行政命令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棚架效应,严重影响了员工工作效率。一方面,味博士餐饮分工不明确,存在拖、等、懒、散等问题,很多员工以较低的工作态度进行工作,仅有少部分员工实干、苦干。另一方面,味博士餐饮的团队员工沟通不足,主观因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最终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味博士餐饮的发展受到影响,团队管理不理想,若不及时制定相应待解决方案,甚至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

4.3 团队成员素质能力不一

通过上文的分析发现,目前的味博士餐饮不仅面临着众多优秀外招工的流失,而且还面临着团队人员素质能力不一的困境,这导致味博士餐饮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事实上,目前的味博士餐饮虽然是由一些经验老道的老技术员工带队,但是因为缺少系统的理论知识,所以导致员工在日常的营销过程中常出现偷懒的情形,而那些刚毕业入职的新员工虽然有着过硬的理论知识,且能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但是由于缺少实际营销经验,导致所获效果甚微。正因如此,导致目前味博士餐饮呈现出低素质员工多的发展情况,而如此的情形引发了团队实际协同性较差的状况,特别是一些团队领导者的素质低,对整个团队的管理与指挥产生巨大影响,进而最终左右到整个团队的工作绩效。

四、解决味博士餐饮团队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5.1制定奖励激励方案,灵活调整薪酬待遇

一方面,对员工薪酬待遇进行调整。可以选择基本薪酬、绩效、奖金和工作年限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适当降低基本薪酬数目,同时提高奖金尤其是员工工作年限在工资中的占比,保证员工工资随着工作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工作年限增加公司则有利于留住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所以有利于提高XX员工稳定性,为XX进行团队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制定奖惩激励方案。从本质上看,合理的奖惩方案有利于将员工积极性激发出来,在进行团队管理过程中,也可以更积极主动的配合,积极主动的完成工作质量。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工作懈怠或出现问题的员工也应及时处理,但是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保证惩处的合理性,惩处的目的并未为味博士餐饮节约资金,而是避免员工自身和其他员工再次犯错,影响到味博士餐饮形象或利益。

5.2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首先,加强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有效的沟通集思广益,将团队成员所长发挥出来,探寻合适的工作方案来提高工作效率与团队执行力;其次,协调是团队管理中的关键,良好的执行力可以将80%的资源调动起来,所以味博士餐饮可以通过加强协调的方式将资源投入调动或战略协调方面,确保味博士餐饮自上而下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再次,味博士餐饮也应做到及时反馈,以便与结合反馈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方式与内容,例如,以具体数据的方式呈现出反馈信息,也可采用曲线数据对味博士餐饮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进行分析,从而确保发展方向和管理方式的正确性;最后,强化责任意识,综合考虑能力、态度与业绩等多种指标对企业员工执行力与工作能力进行考评,针对一些考评结果不合格的员工可适当降低其奖金,反之,若考评结果优异,也应结合考评结果确定相应的奖励方案,以便于将优秀的员工留下,促使味博士餐饮拥有优秀的员工未进行团队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5.3 完善企业培训体系,注重员工素质提升

第一点,加强员工相关知识的培训,即在整个培训体系当中对各岗位员工的所需知识进行纳入,提升培训合格的门槛,让受训之后的员工都能够掌握相应岗位的知识,以便更好的服务岗位。

第二点,提升员工个人技能,即在员工培训体系中增设多项员工实际操作的考核内容,让员工在上岗之前就已熟练掌握相应岗位的内容,满足相应的工作要求,以便快速的擔任岗位职责。

第三点,员工道德的教导,即在培训员工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为员工灌输一些与企业协同发展,正确社会价值观、责任感,以此来实现对员工整体素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院

作者:郭康燕 高捷 王悦铭 李子旋

第二篇:我国博士生延期毕业实证研究

[摘 要]本文利用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基本宏观数据,计算了我国博士生的总体及分学科累计延期毕业率,发现博士生累积延期毕业率在高位运行,各个学科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历年的累积延期毕业率波动不大。通过按期毕业率的3种假设计算了我国博士生长时段延期毕业率,并构建了我国博士生延期的毕业水池模型,同时还考察了我国在校博士生的年级结构。此外,通过2003届、2008届的微观数据,分别比较了这两届博士毕业生的真实延期毕业率与累积延期毕业率的差别,发现累积延期毕业率普遍存在“高估”的现象。

[关键词]博士生延期毕业 延期毕业率 水池模型 年级结构 学科差异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8.001

如今,在我国博士生群体里,延期毕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正常”现象。一些文史哲专业的博士生延期毕业率高达80%以上,在个别理工科类高校,延期毕业率甚至超过90%。可以说,博士生延期毕业已经成为我国博士生教育转型期[1]一个非常严重且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博士生累计延期毕业率

经过查找文献资料,关于博士生修学年限的延长情况,国内尚无一个专门的统计数据,各高校基本上也没有开展过针对博士学业完成情况的调查研究。目前,只有卞玉筱(2012)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博士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问题研究》[2]中,用参与其导师李海生的课题——国内“42所研究生院高校博士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现状”[3]调查中得到的问卷数据做过相关统计。

由于目前公开获得的历史数据均为宏观登记报盘数据,且各个学校具体的统计口径也不大相同,很难精准地计算出我国历届博士生的按期毕业率或延期延期率。如果需要计算出每一届博士生的按期毕业率或延期毕业率,那么笔者必须获得这一届按期毕业的人数以及三年前的招生人数。但国家教育部门公布的博士生教育基本数据中只有当年的预计毕业人数,这便包含了往年累积的延期毕业生。在此种情况下,笔者根据1987-2013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4]所提供的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基本数据,大致计算出一个博士生的累积延期毕业率。计算公式如下:

在计算累积延期毕业率之前,首先得确定博士生毕业的标准。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按照拿了“单证”——毕业证书,即算作毕业(在若干年内通过论文答辩或论文发表达到要求后,可以拿到学位证书),另一种是按照拿了“双证”——同时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才算真正毕业。目前,教育主管部门统计并公开了这两个数据,那么笔者在计算累积延期毕业率时该采取哪一种计算方法呢?采取前者,说明其已经修完全部课程,且学位论文通过了预答辩,理论上已经完成了一个博士生所有可以完成的事情,已经可以毕业了。倘若笔者采用后者——“双证”标准,很多明明早就拿了或者可以拿毕业证书离校的博士生也会被计算在延期的学生当中,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博士生的累积延期毕业率,也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议和麻烦。从图1的数据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按照第二种方式计算的累积延期毕业率显著高于按照第一种方式计算的累积延期毕业率。

由于1987-2013年的《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中仅提供了1987-1988年、2002-2013年的预计毕业博士生人数,故笔者只能计算出1987-1988年、2002-2013年这14年间的累积延期毕业率。笔者从图1中可以看到,除20世纪80年代由于时代的特殊性以及数据的不连续性呈现出极大的博士生累积延期毕业率波动外,在2002-2013年的12年间,我国博士生的累积延期毕业率在56%-65%之间,波动较小,但总体仍然处于上升趋势,特别是2009年以来的近5年间,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这表明,近年来我国博士生延期的比例越来越高。加之媒体的关注与热炒,博士生延期毕业的问题也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二、我国博士生长时段延期毕业率的三种假设

通过公开渠道,笔者提到目前只能查阅到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基本宏观数据,所以只能计算出博士生的累积延期毕业率。而计算出来的累计延期毕业率在60%上下波动,不仅“高估”了前几年真实的博士生延期毕业率,而且无法较好地反映出博士生延期毕业率逐年变化的情况。为了克服这种缺陷,笔者引入“长时段延期毕业率”的概念。这里,笔者将预计毕业生数与3年前入学人数之差作为延期1年及以上的博士生人数,再除以预计毕业生数,即得到博士生长时段延期毕业率。公式如下:

由于3年前入学博士生不可能100%按期毕业,所以笔者需要根据3年前入学人数按期毕业的比例对公式(2)进行修正。笔者取两个极端值(全部按期毕业和全部为按期毕业)和一个中间值(50%按期毕业),即:

假设1:按期毕业率=100%

假设2:按期毕业率=50%

假设3:按期毕业率=0%

由此,计算出博士生长时段延期毕业率。公式如下:

按照修正后的公式(3)计算,笔者得到三种假设条件下的博士生长时段延期毕业人数和长时段延期毕业率,如表1。

按照第一种假设,即假设3年前入学的博士生都能100%按期毕业,那么预计毕业人数减去3年前入学的人数,所得之差即为延期超过1年以上的人数。从表1可知,预计博士毕业生中长时段延期毕业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按照第二种假设,即假设3年前入学的博士生只有50%能按期毕业,那么预计毕业人数减去3年前入学人数的1/2,所得之差即为延期超过1年以上的人数。从表1可知,预计博士毕业生中长时段延期毕业率也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按照第三种假设,即假设3年前入学的博士生没有人能按期毕业(当然这在实践中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是从来也没有发生过的情况),那么预计毕业人数即为延期超过1年以上的人数。从表1可知,博士毕业生中长时段延期毕业率将长期停留在100%。显然,这是一种被完全高估的情形,实践中不可能出现。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三种假设,无论3年前入学的博士生是否能100%按期毕业,预计博士毕业生中长时段延期毕业率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状况,这与目前我国博士生毕业年限越来越长的趋势也是一致的。

三、我国博士生延期毕业的水池模型

笔者提出的博士生长时段延期毕业率的3种假设,证实了博士生中长时段延期毕业率正在逐年递增。那么,如果把预计博士毕业生数作为一个蓄水池,博士生“按学制应毕业人数”,即3年前博士生入学数是这个水池的入水口,而博士生的“实际毕业人数”是出水口,那么这两者之差即为水池的净蓄水量,亦即每年延期毕业增加的人数。由博士生的教育实践可知,博士生按期毕业率一般小于100%,即博士生“实际毕业人数”小于“按学制应毕业人数”,因此蓄水池水位将不断上升;虽然每年延期人数的增长在一定幅度内保持稳定,但多年累积的数值还是相当令人震惊的。

从表2可知,2013年的累积延期增加人数为112901人,已经是2002年的21倍多。从2002年开始计算的累积延期增加人数,到2013年已经占到预计毕业人数的76.83%。从图2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蓄水池的水位从2002年最初的15.01%上升到2013年的76.83%,11年间增长了4倍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惊人的16%。按照这样的速度增长,累积延期毕业增加人数将无限接近预计毕业人数,最后将导致几乎所有博士生都成为延期毕业博士生。当然,近年来我国博士生导师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博士生导师这个蓄水池的水位也在不断上升。如果累积延期毕业博士生这个水池的“水位”上升的速度大于博士生导师那个水池 “水位”上升的速度,就会使得“生师比”不断提高,增加博士生导师的负担;即使博士生导师的“水位”上升速度赶得上累积延期毕业博士生的“水位”上升速度,也会因出现一大批资质“尚不够格”的教师匆忙“上阵”。两种情况都很有可能降低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指导的质量,从而影响博士生培养的质量。从这个层面来看,如何对长时段延期博士生进行“分流”以降低“水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依据上述水池模型的运行原理,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前提下,要降低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延期毕业率,可以通过采取控制入水口和出水口的速度——降低入水口速度、提高出水口速度或者两者同时进行的方式。所谓降低入水口速度,就是一方面控制博士生扩张的规模,另一方面减少延期毕业博士生的累积;所谓提高出水口速度,按照时下流行的术语“去库存”,就是如何在保证博士培养质量的前提下,使得延期博士生尽快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当然,如何控制入水口和出水口的速度这两个值得关切的问题,笔者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探索。

四、我国在校博士生的年级结构

在理想状态下,博士生的按期毕业率为100%,那么每年的预计毕业博士生人数应占在校博士生人数的1/3左右①。正常状况下,预计毕业博士生早已修完全部课程(按实际调研的情况看,我国博士生一般在一年级或二年级上学期修完全部课程),并应当已经进入论文研究工作(一部分学科专业的、已延期但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而未开题的博士生除外)。对于预计毕业博士生这一人群而言,他们的毕业主要受制于论文发表条件或者学位论文写作等问题,此时他们需要导师的关注远远比低年级(一、二年级)博士生更多。

但由表3可知,实际状况是预计毕业博士生的数量占在校生数量的比例从2012年的32.34%骤升至2013年的近50%,从年级结构来说,这是不合理的。另外,在校生数尤其是预计毕业生数的增加,使得原本就不高的生均硬件资源显著降低。比如,出现了图书馆没有座位、实验室设备排队公用、博士生宿舍紧张甚至不足等现象。

五、我国近10年(2003-2013届)分学科博士研究生累积延期毕业率

尽管学制相同,但不同学科对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却千差万别。因此,有必要分学科考察我国近10年来(从2003-2013年,每隔5年,取2003、2008和2013共3届博士研究生的数据)博士生的累积延期毕业率。

总体上看,13个学科大类的博士生累积延期毕业率在这10年中都有较为显著的提高,但学科差异更为明显。除医学外,2013届的博士生累积延期毕业率都已上升到55%以上。在去除新增的艺术学以及样本数量过少的军事学后,从表4可以看到,其余11个学科大类中,医学的累积延期毕业率最低,且一直保持相对低位的运行,为40%左右;管理学的累积延期毕业率最高,长期保持在73%左右;工学次之,也高达70%左右。从图3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到,在变化幅度上,教育学和史学变化较大,教育学从2003届的47.43%上升到2013届的65.01%,增幅超过17%;史学也从2003届的45.10%上升到2013届的61.21%,增幅高达15%。

六、我国博士研究生的累积延期毕业率与真实延期毕业率

第一部分在计算我国1987-2013年博士生延期毕业率时,由于仅有宏观统计数据而缺乏微观数据,导致笔者只能用宏观数据计算出我国历年的博士生累积延期毕业率。赵世奎等(2010)根据我国2003、2008届博士毕业生的微观数据计算出了这两个年份的总体以及分学科修业年限[5][6]。相对于博士生累计延期毕业率,笔者引出博士生真实延期毕业率这个概念,将三年前博士生招生数与应届博士毕业生数之差除以三年前博士生招生数,即得到博士生真实延期毕业率。公式如下:

由公式(4)计算得出2003、2008届博士生真实延期毕业率,2008届博士毕业生的真实延期毕业率为59.7%,比2003届上升了将近13%。

从图4和图5中可以发现,博士生的真实延期毕业率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2003、2008届博士生真实延期毕业率除工学、管理学、力学及经济学这些“硬科学”外,文、史、哲和教育这一类“软科学”的真实延期毕业率都较低;而医学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真实延期毕业率一直处于各个学科的最低水平。分别对比2003、2008届博士生真实延期毕业率与2003、2008年博士生累积延期毕业率数据,笔者发现,2003届博士生真实延期毕业率为46.8%,比当年的累积延期毕业率58.79%整整低了12个百分点;而2008届博士生真实延期毕业率为59.70%,仅比当年的累积延期毕业率低了1个百分点。不管是1个百分点还是12个百分点,这都无疑告诉我们:博士生的真实延期毕业率被一些专家、媒体用累计延期毕业率“高估”了。用这种“高估”的数据来说明博士生延期的情况,势必会误导教育主管部门对博士生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修改,也将使得一部分有志于考博的考生望而却步,以致于可能对博士生生源质量有较大影响。

从修业年限来看,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平均修业年限由2003届的3.77年增加到2008届的4.15年,即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增加了0.38年。分学科来看,工学博士的修业年限最高,2003届博士的修业年限为4.14年,2008届博士的修业年限提高到4.49年;医学博士的修业年限最低,2003届仅需3.34年,到2008届稍有延长,平均需要3.51年。

分学科来看,2003年我国分学科博士毕业生的真实延期毕业率,除工学外,均显著低于累积延期毕业率;而到了2008年,情况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理学、工学这两个学科博士生的真实延期毕业率竟然大大高于当年的累积延期毕业率。由于工学、力学这两个学科的博士生规模巨大,大大提高了2008届博士生的真实延期毕业率,压缩了其与当年累积延期毕业率的差距。因此,笔者在上文的研究中发现,同样是真实延期毕业率与累积延期毕业率的比较,2003 年有12个百分点的差距,而2008年仅有1个百分点的差距。

七、小结

通过上述我国博士生延期毕业六个相关方面的分析,在厘清了博士生累积延期毕业率的基本概念及确定相关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发现:

1.我国博士生累积延期毕业率总体上保持高位运行,从2002-2013年的12年间,我国博士生的累积延期毕业率在56%-65%之间,波动较小,但总体仍然处于上升态势。

2.基于历年累积延期毕业率波动不大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博士生按期毕业率的三种假设,计算了我国博士研究生的长时段延期毕业率。

3.构建了我国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的水池模型,并提出了控制入水口和出水口的速度,即降低入水口速度、提高出水口速度或者两者同时的方式来解决或缓解博士生延期毕业的问题。

4.考察我国在校博士生的年级结构,发现预计毕业博士生的数量占在校生数量的比重已近50%,从年级结构来说是不合理的。

5. 通过我国近10年来(2003-2013届)分学科博士研究生累积延期毕业率的分析,发现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在不同学科存在较大的差异。

6.通过2003、2008届的微观数据,分别比较了这两届博士毕业生的真实延期毕业率与当年累积延期毕业率的差别,发现累积延期毕业率普遍存在“高估”的现象。

注释:

①根据每年招生情况不同而稍有差异,按照目前博士生每年扩招或未扩招的态势下,预计毕业博士生数应占在校博士生数的1/3以下。

参考文献:

[1]廖文武,廖炳华,刘文.拓展内涵 优化结构 深化改革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转型期F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5):25-29.

[2]卞玉筱.我国博士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3]李海生.我国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42所研究生院的问卷调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5):9-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编.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2013.

[5]赵世奎,沈文钦,张帅.博士修业年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0(4):35.

[6]陈洪捷,沈文钦.博士质量:概念、评价与趋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申寅子)

作者:刘文 廖炳华 廖文武

第三篇: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西安理工大学根据自身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有效的提高了博士生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教学改革;英语口语;论文写作

[作者简介]陈慧民(1981—),男,河南温县人,硕士,就职于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马 静(1971—),女,安徽蚌埠人,硕士,就职于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科研竞赛工作;刘小勇(1980—),男,陕西西安人,硕士,就职于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学籍管理工作。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根据授予学位的不同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两种层次,其中博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水平不仅代表着我国英语教育的最高水平,而且关系到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提升。

教育部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表明,现阶段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满足新世纪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贡献。由此可见,大纲对博士研究生的听说读写和国际交流能力均作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各高校应该依据国家、学校及个人的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外语教学,提高博士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西安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一直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执行,但是随着近几年博士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分数线的不断降低,博士生新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我校的博士生的英语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以英语精读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求。

一、本校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博士研究生英语学习形式单一,课时较多。本校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仍然采取传统的和大學英语一样的以单词记忆和阅读理解为主的教学模式,缺乏针对写作、口语方面的授课,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并且教材内容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博士研究生希望能够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加论文写作和口语方面的教学内容,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博士生英语课程学时较多,学生英语学习负担较重。本校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总学时100学时,学生在整个秋季学期都在学习英语课程。学生普遍希望能够减少基础英语课时数,增加口语、写作等课程,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水平。

2.博士研究生英语口语水平不高。因为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以语法和阅读学习为主,并且缺乏英语口语的语言环境,所以博士研究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较差,博士研究生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和国外同行沟通比较困难,严重影响了学术交流的效果。

3.英语论文写作水平有待提高。博士研究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为了及时了解所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需要阅读大量的国外的学术论文与资料,同时也需要写作英文论文以便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以博士研究生需要熟练的掌握英文的翻译与写作能力。但是目前我校没有针对英语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很多博士生的英文翻译与写作能力较差,严重影响博士生的国际学术交流。

二、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针对本校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提升博士研究生的英语综合应用水平,尤其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论文写作能力,使英语真正成为博士生科研和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有效工具。

2.要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用来学习专业课和科研活动。

3.灵活设置英语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取长补短。

三、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措施

为了适应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国际化人才,本校在2017年启动了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停用旧版教材,更新知识内容。本校在2017年之前使用的博士生基础英语教材是2007年编写的,内容已经比较陈旧,无法适应新形势下英语教学的需要。研究生院通知任课教师停用旧版教材,并要求任课教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采用最新版的英语教材进行教学。

2.缩减博士生基础英语课程总学时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本校将博士研究生基础英语课程总课时数由100学时缩减为40学时,总学时减少了3/5,有效的减轻了学生基础英语学习负担,让博士生有更多的精力用科研和论文写作上。

3.开设博士研究生口语课程。为了提高研究生口语水平,本校专门开设了研究生口语课程,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聘请了两名母语是英语的南非籍外教为我校研究生上英语口语课程,其中秋季学期为博士研究生开设口语课,春季学期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口语课。博士研究生开设的英语口语课程总计40学时,口语课程采取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教学模式,口语交际涉及到生活、工作、时政等内容,让博士生在纯外语环境下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同时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博士口语课程采取只培训不考核的教学形式,让广大博士生在没有考试压力的条件下进行英语口语学习。

4.增设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为博士生选修课。为了提高研究生英语论文写作能力,我校开设了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必选课,该课程共计40学时和2个学分。同时该课程设置为博士研究生的选修课,如果博士生有提高英语论文写作能力的需求,可以选修该课程。

四、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的成效

本校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实施二年多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有效的减轻了学生英语学习负担。由于基础英语课时缩减了3/5学时,口语课程不用考核、英语论文写作课程只是作为选修课,有效的减轻了博士研究生的英语学习负担,博士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用来专业课学习和科研工作中。

2.博士生口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了调查研究生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效果,研究生院在2019年底召开了部分研究生参加的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情况座谈会,各位同学围绕选择口语课程的动机、外教老师的教学质量、课程互动性几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各位同学畅所欲言,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口语课程的看法,其中博士生的看法如下:

(1)学生普遍认为外教老师上课形式比较灵活,教学内容丰富,总体比较满意。

(2)学生普遍认为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日常生活、时政、科技等方面,涵盖广泛,比较实用。

(3)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任课教师每节课结束的时候都会公布下节课的的教学大纲,让学生知晓下节课的授课内容以便提前准备。广大博士生普遍认为,经过英语口语课程培训后,敢于开口讲英语了,自己的口语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的这次口语培训机会。

(4)部分英语写作能力较差的博士生选修英语科技英语写作课程后,经过我校外语教师专业的课程培训,学生的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有了选普遍提高,对学生以后的科研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

总之,经过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我校博士生英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生普遍反映良好,我校也将不断探索博士生英语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英语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珊丹.博士生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學版),2013(11).

[2]郑李卉.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教材调查研究[J].外语2012(10).

[3]卢晴.高校博士研究生英语公共课教学改革初探[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4]孙瑜.基于学科背景的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6).

[5]赵晓军.内蒙古师范大学博士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基于脚手架理论的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9).

[6]段翠霞.以需求为导向的非英语专业博士生学术英语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研园地,2017(2).

[7]马铁川.工科博士生英语学习动机、技能需求调查及原因分析[J].当代外语研究,2011(11).

[8]朱玲.对中国大学生英语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J].大学教育,2013(15).

A Practical Study on the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 for Doctoral Students:Taking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or Example

CHEN Hui-min,MA Jing,LIU Xiao-yong

(Graduate School,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Shaanxi 710048,China)

Key words:doctoral student;English teaching;teaching reform;spoken English;thesis writing

作者:陈慧民 马静 刘小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级编辑职称论文下一篇:自动控制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