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蕾铃脱落的规律、原因及防止对策

2022-09-11

1 棉花蕾铃脱落规律

(1) 落蕾与落铃的比例。一般条件下, 落铃率高于落蕾率。棉蕾进入开花时, 代谢增强, 对养分消耗增大。如果这时棉株有效养分供应不上, 幼铃就会因“饥饿”而脱落。但棉花前期遭受病虫害、干旱、水涝时, 落蕾率就高于落铃率。

(2) 蕾铃脱落的日龄。蕾的脱落, 在现蕾后到开花以前均有发生, 日龄变幅较大, 现蕾后10~20天易脱落;棉铃的脱落, 以开花以后3~5天脱落最多, 日龄较小, 8天以后棉铃很少脱落。

(3) 蕾铃脱落部位。一般情况下, 下部果枝的蕾铃脱落少, 上部果枝的蕾铃脱落多;靠近主茎的蕾铃脱落少, 远离主茎蕾铃脱落多。

(4) 蕾铃脱落时期。棉株开花前脱落少, 开花后逐渐增加, 进入盛花期后达到高峰。现蕾开花越早, 脱落越少。

2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

(1) 光照。光是棉花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群体郁闭的棉田里, 光照不足影响光合作用, 棉株中、下部受光量少, 光合产物减少, 营养物质缺乏而造成蕾铃脱落。

(2) 温度。温度是棉花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日平均气温低于20℃或高于32℃会增加蕾铃脱落。温度过高, 棉株光合作用减弱, 呼吸作用增强, 减少了有机养分的制造、运转和积累, 导致蕾铃营养不足而脱落。温度过低, 会抑制棉株代谢作用, 也造成蕾铃脱落。

(3) 水分。土壤水分不足, 会对根系生理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使植物体内水分失衡导致光合作用下降, 蒸腾作用减弱, 呼吸作用加强, 养分消耗增多, 肥效发挥受到严重影响, 蕾铃会因营养不足而脱落。水分偏多, 气温较高时, 肥效发挥快, 引起棉株徒长, 导致蕾铃营养不足而脱落。如遇连阴雨, 棉田积水, 造成水涝, 棉花根系会缺氧变黑, 叶色变黄, 光合作用下降, 会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4) 肥料。棉花现蕾后, 需肥量迅速增加, 棉田肥力不足, 施肥量少, 棉株生长瘦弱, 蕾铃脱落就多。反之, 如果在肥沃的棉田, 密度大, 施肥不当, 特别是施用氮肥过多常引起营养生长过旺, 徒长郁闭, 光照不足, 光合产物分配到生殖器官的少, 也易导致蕾铃脱落。

(5) 矿质元素。矿质营养是棉花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棉花一生中不断从土壤中吸收矿质营养及水分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 缺乏矿质元素可导致蕾铃脱落。氮、锌是生长的必需元素, 缺氮、锌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导致脱落。

(6) 病虫危害。生产实践证明, 病虫害已成为蕾铃脱落的直接原因。棉蚜、红蜘蛛、盲椿象、棉铃虫、造桥虫等破坏叶片, 咬食蕾铃等, 引起脱落。黄枯萎病侵害棉株维管束, 造成卷叶、枯黄, 引起脱落。角斑病、红叶茎枯病易造成叶片破坏, 叶面积减少, 光合能力降低, 制造的有机养料减少, 也会造成蕾铃脱落。

(7) 机械损伤和灾害性天气。棉花现蕾以后, 植株逐渐增大, 由于人与机具在田间作业, 如管理不善, 或者遇到冰雹、狂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都会直接损伤枝叶和蕾铃, 造成蕾铃脱落。尤其棉花开花时, 遇到降雨、高温、高湿、干旱, 会破坏花粉和受精, 致使子房不能受精而引起蕾铃脱落。

3 防治对策

(1) 品种选择。因地制宜, 选用光合效能高、抗病、抗逆性强、现蕾多、结铃性强, 脱落少, 纯度高的优良品种, 如冠棉4号、邯郸109等常规品种和鲁RH-1、鲁棉研30、鑫秋2号等杂交棉品种。

(2)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增产的重要环节。根据地力水平和所种植品种, 合理密植, 可以协调群体和个体的关系,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可通风透光, 减少荫蔽, 改善田间光照条件, 提高光能利用率, 减少脱落。一般高产棉田定株4.5万株/h㎡左右为宜。

(3) 科学施肥。棉花施肥应坚持有机无机相结合, 配合施用微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做到“两头重、中间轻”, 坚持“足、轻、稳、重、补”五原则, 即全层足量深施基肥, 早施轻施苗肥, 稳施巧施蕾肥, 控制蕾期氮素化肥的投入, 重施花铃肥, 补施盖顶肥。

施足基肥。棉花生育期长, 需肥量大, 因而棉田需要施足底肥, 以保证棉株生育所需要的养分, 以防脱肥早衰, 为预防蕾铃脱落打下基础。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化学肥料为辅。

早施轻施苗肥。苗期视情况而定, 迟发或弱苗酌情轻施肥, 每公顷用尿素45kg~60kg促苗生长, 增强棉花抗逆能力, 防蕾铃脱落, 基肥充足的棉田不需施肥, 以防旺长。

稳施巧施蕾肥。长势旺盛的棉田, 可少施或不施氮素化肥, 增施磷肥或有机肥;对长势弱的, 要增施速效氮肥, 促进发棵, 搭好丰产架子, 减少脱落。

重施花铃肥。花铃期为棉花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需要营养最多, 此时补充肥料对促进结桃、防止早衰、多结“三桃”、增加铃重起到关键作用。肥力高、植株生长旺盛的棉田可以晚追肥, 推迟到盛花期植株下部1~2个大桃时进行;肥力低、长势弱的棉田, 应在初花期早施重施。一般在7月中、下旬每公顷施尿素150kg~300kg, 并根据天气和棉花长势情况, 适时浇水和化控。

补即补施盖顶肥。棉花生长后期, 如有脱肥现象, 出现早衰现象, 要及时补施盖顶肥。一般在8月中下旬, 用1%~2%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2~3次, 每次间隔7天。

(4) 科学化控, 塑造理想株型。根据棉花的生长状况, 科学化控, 正确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关系, 确保棉株健壮生长, 实现多结铃、成大铃, 高产稳产。化控要做到蕾期宜轻, 花期宜重, 控制株型宜轻, 防止疯长宜重;天气偏干宜轻, 阴雨足墒宜重, 掌握好多次少量的化控原则。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内一般进行四次化控为宜, 现蕾期每公顷用缩节铵22.5g防止疯长;初花期每公顷用缩节铵30g防旺促转化;盛花期每公顷用缩节铵30g~45g抑制中部节间伸长;打顶后5~7天每公顷用缩节铵45g封顶封边心, 促进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运输, 可有效地防止棉株旺长, 塑造理想株型, 培育高光效群体, 减少蕾铃脱落。

(5) 适时打顶摘边心抹赘芽。适时打顶、摘边心、抹赘芽能有效防止无效果枝与花蕾的滋生, 调节棉株内部物质分配, 减少蕾铃脱落。打顶宜在7月20日前后进行, 先打高后打低, 分两批打完。摘边心宜在8月15日后进行。

(6) 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 掌握防治时间, 中后期应注意伏蚜、红蜘蛛、棉铃虫的防治, 特别是红蜘蛛会蔓延成灾, 防治病害要抓住关键时机, 在病发初期用杀菌药防治。喷药时间应在上午9点以前, 下午5点以后进行, 防止在上午授粉高峰期因遇药水, 造成花粉粒破裂败育影响正常授粉。

(7) 防灾抗灾。要及时关注灾害性天气变化, 做好抗旱防涝, 灾后要采取补救措施, 防止蕾铃脱落。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山东省泰安地区的生态条件和棉花的生育特点, 对蕾铃脱落规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对导致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蕾铃脱落,规律,原因,对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当代大学生如何解决就业难问题的研究下一篇:浅谈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