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论文

2022-04-1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出发,在深入阐释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基础上,探讨了文化创意视角下城市旅游业新的产业边界,然后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机理,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的协同演化过程,最后利用产业融合理论提出了未来文化创意旅游的三种发展模式。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论文 篇1:

产业融合视角下城市旅游发展的双路径研究

摘要:

产业融合是城市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源头,现如今的城市旅游发展已经从传统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式旅游发展期步入产业融合影响下专项式旅游功能拓展期商务会展、科普教育和医疗保健等多项功能不断拓展,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也随之逐渐强化。研究通过分析城市旅游发展的双路径——“产业模块化”、“空间板块化”,揭示产业融合影响下城市旅游的创新发展在产业结构上是模块分散化与集中化互动演进的过程,在空间结构上是“凝聚”、“放射”、“板块”三个阶段逐步完善的过程。并以苏州市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为案例,分析模块化功能拓展以及板块化空间强化的整个过程,以期对揭示城市旅游发展的根本路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城市旅游;路径;产业融合;模块;板块

Industrial integr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source of innovation for urban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future.Nowadays,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ourism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period of sightseeing experience,leisure and holiday tourism into the expansion period of special type of tourism functio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Business exhibition,science education,health care and other functions continue to expand,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tourism has been gradually enhanced.Through analyzing the dual-path of urban tourisms development including “industrial modularization” and “spatial plate”,the paper reveals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tourism is an interactive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module decentralization and centralization in the asp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s a stepwise improvement of cohesion,radiation,and plate three stages in the aspect of spatial structure.The paper use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ourism in Suzhou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xpansion of modularization function and plates spatial intensification,which has significant guidance for revealing the fundamental way of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0引言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据美国运通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在旅游及相关服务方面的开支已达100亿美元[1],正日益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城市旅游的发展按其功能拓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以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功能为主的传统式旅游发展期和产业融合影响下的专项式旅游功能拓展期。在城市旅游发展初期,作为城市功能体系的一个分支,实际上是背离现代城市出现而产生的[2],由于工业化导致的诸如环境污染、身心疲惫和工作紧张等所谓的“城市病”,使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产生了逃离城市,回归乡村、海滨、绿野和温泉等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之地的动机,从而产生了回归自然、寄情山水的旅游需求。随着后工业化时代到来,城市整体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市商品种类日渐增多、各种配套服务设施也更加完善和人性化。在新技术、新需求的引领下,具有高度关联性的城市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产生了多个新型旅游产业业态,融合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购物娱乐、商务会展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为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4]。

1城市旅游的发展

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就是在产业融合视角下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新的旅游产业业态不断出现、理论研究也逐渐丰富,总体来说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王慧敏[3]、陆林[4]、杨颖[5]等认为产业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论述了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成因、类别及表现形式等方面;赵琳昕[6]、徐红[7]等对产业融合影响下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论述,认为产业融合有利于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麻学峰[8]、王朝辉[9]等对旅游产业的融合路径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资源融合、市场融合、空间融合和组织融合等多种融合路径,此外也有从经济学[10]、机制体制[11]、政府管理[12]等不同视角来探讨旅游产业融合。二是旅游产业与相关联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陈琳[13]率先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张海燕[14]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来论述其发展;王业良[15]探讨了旅游地产发展的对策应用;张建[16]、刘志勇[17]、杨颖[18]重点研究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此外,网络游戏、动漫产业、会展业也都有与旅游产业的交汇融合。以上综述表明,城市旅游产业现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城市发展的支撑产业,且已进入产业融合影响下的专项式旅游功能拓展期。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旅游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也有一定基础,但揭示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还停留在表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城市旅游发展的双路径

旅游城市的形成发展路径是在城市内外部发展动力推动下的阶段性演进过程,表现为旅游产品和空间结构的阶段性演进,布局上以不同空间格局表现的旅游产品供给模式。本研究根据青木昌彦的“模块化理论”,揭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本质上是一种模块化过程,不同于亚当斯密传统的产业分工理论,除了具备“化繁为简”还有“变化演进”的特征。并结合旅游发展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产业模块化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变化发展的模式,即“凝聚”、“放射”、“板块”三种空间化结构模式。产业融合作为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旅游产业融合作为开拓旅游市场,创新旅游业态,使旅游业更具有现代服务业的特色,是城市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业模块化”和“空间板块化”是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根本路径选择

21产业模块化

“模块化理论”是将一个系统进行“分解-集中”的动态过程。含两个部分:其一是“模块分散化”,就是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按照一定的联系规则分解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化繁为简”的功能。其二是“模块集中化”,它是按照某种联系规则将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子模块统一起来,构成更加复杂的过程,且这样的过程随着模块的更新演进而不断变化,所以包含“变化演进”的特征。

任何产业都可以通过简化复杂的系统并划分其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19]。城市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分支,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分解,研究将其分解为三个独立的模块:即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模块、支持模块以及辅助模块。模块只要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就可以一直分解下去[20],例如将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模块根据当地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创新,结合旅游产品设计的一般流程又可以分解为三个子模块,其一是传统文化基因谱系图构建与传统文化元素提炼;这一子模块主要是旅游产品设计的文化基底,在城市旅游产生以前已经存在。如云南的滇文化、苏州的吴文化等基因谱系图的构建。第二个子模块是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的继承开发;诸如城市旅游产品中的历史文化遗址、自然风景保护区、历史文化传承人传承技艺的保护性开发等等。该类旅游产品对于传统文化元素基本是维持历史、自然的原真性,没有涉及过多的创新加工,对应的是城市旅游以观光体验、度假休闲功能的旅游发展期。第三个子模块是基于产业融合影响下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主要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与之对应的是产业融合影响下专项式旅游功能的拓展期。如在自然风景区中添加蹦极、探险等极限运动项目,在文化里增加过山车等现代娱乐设施为辅助,或在旅游产业中添加农业种植、影视拍摄、商务会展、工业生产功能等。除此之外,支持模块主要包含围绕核心旅游产品配套的子模块,如旅游餐饮、娱乐、购物和交通等。辅助模块则包括旅游基础设施、中介机构、制度环境、金融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等子模块。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模块群-模块-子模块”层层分解的枝状分解化构造(如图1所示)。

“模块化理论”不仅从模块分解的角度讨论了分工问题,而且也讨论了分工后的集成问题。在“变化演进”的模块集中化过程中,为了达到其目的,系统必须处“一个基底、两种信息、三种基本形式”。“一个基底”是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文化基底,例如云南玉溪江川古滇国文化基底、江苏苏州吴文化基底等,是很长时间历史文化的积淀。“两种信息”;一种在青木昌彦(2001)书里叫做“系统信息”,在鲍德温和克拉克(2000)书里叫做“看得见的信息”;另一种在青木书里叫做“个别信息”,在鲍德温和克拉克(2000)书里叫做“看不见的信息”[18]。研究提出与之对应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其中直接对城市旅游产品开发起决定作用的信息称作为“显性信息”;而对产品开发有反作用的信息称作“隐性信息”,这样的隐性信息是产业融合作用下对旅游产品的反馈互动信息。在传统旅游发展期显性信息起到决定作用,而旅游功能拓展期隐性信息有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有重要的反馈作用。“三种基本形式”是将模块集中化过程依据不同的信息作用来划分的。第一种是金字塔型分割:是文化基底通过显性信息直接作用于不同的子模块,也是旅游模块自身开发延续的过程。第二种是本土信息进化型联系:是原有文化基底作用的旅游产品受外来信息的影响,各子模块对原有的文化基底有反馈信息。第三种是综合信息进化型联系:主要是文化基底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有了自上而下的显性信息作用,同时也可能受到自下而上的外来信息影响,最终产生出新的旅游产品(如图2所示)。

22空间板块化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表现为城市旅游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及集聚状态,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投影[21]。关于旅游空间结构描述的计量地理方法和应用模型有多种,“区位论[22]”、“核心-边缘理论模型[23]”以及国内学者保继刚[23]、石培基[24]等提出的“点-轴系统”理论都是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的各种模式。本研究中城市旅游发展路径关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主要是基于“点-线-面[25]”板块化空间结构发展模式,是产业结构模块化发展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结合旅游发展生命周期理论可分为“凝聚”、“放射”、“板块”三个阶段(如图3所示)。

“凝聚”阶段是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的初级阶段,表现为以某个较有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子模块为核心的单中心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将“拳头产品”作为“旅游源”、配以主、次旅游通道连接至旅游客源地,形成单点集聚之态。“放射”阶段是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的成长阶段,虽尚未形成分层级的板块模式,但由首要节点为依托,周围有差别的次要节点已初步形成。在“涓滴效应”的作用下,最终形成拳头产品极化过剩,辐射周围次要旅游产品的发展现象,形成首要节点仍具有高度的吸引首位度,周围有差异旅游产品受涓滴效应作用也有跃跃发展之态。“板块”阶段是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的成熟阶段,此时,在产业融合的作用下,旅游产品种类、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层级的旅游板块已经形成,通过错位发展共同满足不同旅游产品需求的客户群体,避免由于旅游区因地域分割、条块分割所导致的利益问题而产生了空间竞争[ 26]。

城市旅游空间竞争一般有两种特性,一是旅游空间竞争的不对称性,由于竞争对每一个旅游区的影响和产生的后果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驱使城市旅游竞争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旅游空间竞争的条块分割性,在旅游市场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竞争导致了不同的旅游产品有各自的势力范围,较严重的会出现城市内各旅游区发展不平衡。因此需要通过分析城市旅游产业模块化发展过程、从而对旅游产业所影响的旅游空间进行优化,实现相互错位发展的板块化旅游发展空间格局。

3苏州城市旅游发展路径实证研究

31苏州城市旅游发展概况

苏州自古就是文人雅士游憩赏玩之地,无论是“拙政园”、“留园”、“退思园”等私家园林所展现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意境,还是同里、周庄、甪直等水乡古镇所展现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传统风貌,抑或是那江南水乡地方建筑色彩“黑、白、灰”所传递的“淡、素、雅”的精神情愫,无不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记忆尤深。研究按时间顺序将苏州城市旅游划分为以“私家园林游”、“水乡古镇游”以及“金鸡湖商务游”三个典型旅游产品为代表的城市旅游发展期。其中,围绕具有国际品牌(世界文化遗产)和唯一性特征的苏州园林所展开的“私家园林游”对海内外游客最具有高度的吸引力。20世纪90年代初兴旺起来的“水乡古镇游”经过20年的旅游产品推广期终于对远程旅游市场具有一定吸引力[27]。2010年,苏州金鸡湖商务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首个“商务旅游示范区”,从此商务旅游成为苏州城市旅游产品的新类别。经过两个二十年,苏州城市旅游产品正从单个的私家园林游走向旅游产品体系越来越完善、旅游功能不断拓展、空间结构逐渐增强的新阶段。

32“模块化”功能拓展

苏州旅游产业模块化过程中旅游功能不断拓展,由“私家园林游”、“博物馆旅游”、“水乡古镇游”、“太湖度假游”等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传统旅游发展期步入“苏州乐园”、“金鸡湖商务旅游”等产业融合作用下旅游功能拓展期。其中,“分散-集中”的产业模块化贯穿苏州旅游产业发展过程。第一、模块分散化:将苏州旅游产业分为旅游核心产品模块、支持模块以及辅助模块,支持模块与辅助模块配合不同类型的旅游核心产品模块分类发展。旅游产品模块又分为苏州吴文化基因谱系图构建、原生态旅游产品以及产业融合下创新旅游产品三个子模块。①苏州吴文化基因谱系图[28]是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分类,一般按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逐层细分,研究就将物质文化在细分为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以及生产文化,精神文化又分为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然后再往下分,直至最后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传统文化基因谱系图的构建目的是梳理出当地本土的文化积淀,为旅游产品的一次开发提供直接的“原材料”,为旅游的二次开发提供本土印记(如图4所示)。②原生态旅游产品是对部分文化基因直接开发,基本保持文化基因的历史、自然的原生态,如根据苏州吴文化中园林文化开发“私家园林游”、吴文化中丝绸文化、

昆曲文化、雕刻文化、耕读文化开发的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等。③创新旅游产品是产业融合作用下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并在产业融合处诞生新的旅游产业业态。苏州城市旅游创新产品主要有“苏州乐园”、“金鸡湖商务旅游”等,是技术制造业、会展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拓展了旅游产业的多项功能。第二、集中化:一种基底既是苏州吴文化的积淀,两种信息是“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三个基本形式:①金字塔型分割主要是吴文化文化基因通过显性信息直接作用开发原态旅游产品。通过苏州吴文化组成部分的园林文化开展私家园林游、根据水乡古镇文化开发古镇游等。②吴文化影响的休闲度假游受到会展业的外来信息影响,反馈作用于文化基底从而创新发展为商务旅游。③综合化信息进化型是吴文化受到外来文化自上而下的影响,并同时受到自下而上的隐性信息的反作用,最终产生了新的旅游产业业态。苏州相关主题公园就受到非本土化文化与相关科学技术的双重支撑。旅游产业的模块化过程是分解与集中相互影响、互为推动,共同促使城市旅游产业功能拓展。

33“板块化”空间强化

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伴随着旅游产业模块化形成“凝聚”、“放射”、“板块”三个阶段。①“凝聚”阶段:在苏州旅游生命周期的起步阶段,城市内部没有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和旅游空间网络,旅游产品主要是围绕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等为代表的私家园林,游客接待以外事、政治接待为主,游客在苏州市的空间流动主要在苏州古城区这一单一节点空间范围内。②“放射”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旅游业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且不同旅游产品消费需求开始显现。苏州城市旅游发展也进入新的发展期,空间结构随着古城区“私家园林”为主的观光游览旅游游客逐渐饱和,周庄、同里、甪直等城市周边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受到涓滴效应影响在空间上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以“私家园林游”为“汇聚”、“水乡古镇游”为放射的城市旅游空间发展格局。③“板块”阶段:城市旅游空间进入成熟阶段,会形成有差异、分级别的旅游板块,这一阶段可以有效的满足不同旅游产品消费需求群体且可避免各旅游区恶性竞争。其中核心板块是以苏州古城为中心打造古典水韵园林旅游;两个二级板块是围绕苏州高新区、吴中区、吴江区打造绿色环保、健康生态旅游和围绕常熟市南、苏州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打造国际风情、现代休闲旅游;延伸板块是围绕常熟市北、张家港市、太仓市打造浪漫时尚、活力苏州的延伸旅游。最终形成“一心两翼一延伸[30]”(如图5所示)的旅游空间板块化发展格局。

4结论

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源头,现如今的城市旅游发展已经从传统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式旅游发展期步入产业融合影响下专项式旅游功能拓展期,商务会展、科普教育、医疗保健等多项功能不断拓展,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也随之逐渐强化。本在旨在分析城市旅游发展双路径——“产业模块化”、“空间板块化”,揭示产业融合影响下城市旅游创新发展在产业结构上是模块分散化与集中化互动演进的过程,在空间结构上是“凝聚”、“放射”、“板块”三个阶段逐步完善的过程。并以苏州市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为案例,分析了模块化功能拓展以及板块化空间强化的整个过程,以期为进一步探寻城市旅游发展的路径提供一些实证性的参考。由于本文侧重于分析产业融合阶段城市旅游发展在产业和空间布局方面的路径选择,对其发展路径还有待进一步深化,除此之外,由于主要以苏州市为代表的典型旅游城市作为实证依据,其工业化和城镇化已发展到相当水平,“产业模块化”与“空间板块化”的城市旅游发展的双路径对于一些规模小城市或特色性城市是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平生.商务旅游产业组织创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6,21(2):100-104.

[2]王旭科.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3]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7(6):13-20.

[4]陆琳.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2011,26(5):6.

[5]杨颖.产业融合:旅游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22(4):6-10.

[6]赵琳昕,杜钊.产业融合下旅游业竞争力识别及评价思路研究——以四川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为例[J].中国商贸,2012(17):151-152.

[7]徐虹,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22(4):1-5.

[8]麻学峰,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4):678-681.

[9]王朝辉.产业融合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路径与策略[J].旅游学刊,2011,26(6):6-7.

[10]赵黎明.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2011,26(5):7-8.

[11]郑四渭,赵云云.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0(11):95-98.

[12]吴三忙.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政府的作用[J].旅游学刊,2011,26(6):7-8.

[13]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2006(2):27-29.

[14]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26(4):322-326.

[15]王业良.产业融合理论在旅游房地产发展对策中的应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5):51-54.

[16]张建.都市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及其整合对策研究[J].旅游论坛,2009(1): 76-81.

[17]刘志勇,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09(8):127-130.

[18]杨颖.旅游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基于产业比较视角的研究[J].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9(1):67-70.

[19]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周国荣,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20]朱彧.模块化网络: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兴组织模式[J].价值工程,2012(12):141-142.

[21]黄金火,吴必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以西安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1):116-126.

[22]Christaller W.Some considerations of tourism location in Europe:the peripheral regions-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recreation areas[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5,12(1):95-105.

[23]汪德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1):21-26.

[24]保继刚,郑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02,57(1):96-106.

[25]石培基,李国柱.点-轴系统理论在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开发中的运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 (5):92-95.

[26]汪德根,陆林,陈田,等.基于点-轴理论的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5,25(6):904-909.

[27]李志飞.湖北省旅游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2):125-128.

[28]保继刚,郑海燕.苏州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系统动态研究[J]规划师,2004(11):12-16.

[29]毕明岩.乡村文化基因传承路径研究——以江南地区村庄为例[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1.

[30]汪德根,陈田,王昊.旅游业提升开发区城市化质量的路径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1(1):123-128.

作者:葛敏 臧淑英 马涛 解瑞峰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论文 篇2:

文化创意视角下城市旅游业演化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出发,在深入阐释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基础上,探讨了文化创意视角下城市旅游业新的产业边界,然后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机理,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的协同演化过程,最后利用产业融合理论提出了未来文化创意旅游的三种发展模式。

【关键词】文化创意 城市旅游业 发展模式 演化机理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在经济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等方面不断优化结构,完善功能,给周边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旅游资源不断开发和丰富,满足旅游消费者“食、住、行、游、购、娱、休闲”需求的各种旅游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城市本身作为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综合体,使旅游产业在城市经济的地位不断凸显和增强。据统计,2011年我国主要城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已占到全国国际旅游外汇总量的87. 5%,城市旅游产业正迅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和依托。

随着现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闲暇时间和收入大幅增加,传统的吃喝玩乐不再是大众旅游消费需求的重点,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与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使得文化创意资源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稀缺品,也因此独特的文化创意旅游受到了时下愈来愈多人的青睐。城市作为当今世界人类居住最集中的地方,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实质上就是其文明不断演化、进步的历史,它凝聚着巨大的创新力和深厚的文化精神,对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的旅游者存在着极大的吸引力。城市旅游作为城市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城市内需,促进城市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旅游业与城市文化内在关系来看,旅游业的兴荣可以促进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目标就是培育城市文化再生的土壤,最终实现城市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间的良性生态循环。本文针对新工业化进程中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通过整合城市区域内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和创意文化产业,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的协同演化机理,使文化的经济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实现,建设具有个性特色的创意城市和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形成城市独特的人文内涵,最后成为宣传城市形象的最佳名片。

二、文化创意旅游的理论内涵

文化创意旅游是随着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兴起而流行的一种旅游方式,其相近概念最早来源于文化旅游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1977年美国学者罗伯特一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在其合作出版的《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作者认为文化旅游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文化旅游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此后,1991年欧盟跨国旅游文化研究小组认识到了发展文化旅游与文化产品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将文化旅游定义为:旅游者通过旅游体验追寻真实感和自身意义的一种活动过程和相应形成的文化消费,文化旅游是一种由旅游消费而带动的文化产品,同时它又是由文化动机带动而参与旅游活动的文化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文化旅游既是一种文化体验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生产过程,它强调通过文化资源的表达、展现和传播,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互动交往需求及多重文化体验,体现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文化互动交往关系,精神文化性、审美性等是文化旅游突出的特征。

目前,由于创意理论的引入及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故文化创意旅游研究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问题,有关的正面研究与深入探讨还不是很多,学界对文化创意旅游的探讨大多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展开,针对文化创意旅游的概念界定尚不明确,多将文化创意旅游等同于文化旅游,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对其进行定义。厉无畏等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认为文化创意旅游是指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强调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造,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重塑旅游产业体系”;杨力民注重策划与创意对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作用,认为旅游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一种,策划和创意是其本质特点,实现未来旅游产业的价值体系的升值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从创意的视角去构建新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方澜在阐释文化创意旅游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指出精心策划、文化内涵、互动参与、个性服务、品牌形象、资源整合是实现创意旅游良性发展的途径。赵玉宗等学者通过对国内外文化创意旅游概念的系统分析,总结了创意旅游的核心要素和特征,从生产和消费两个角度构建了创意旅游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王慧敏从城市发展转型的视角出发,认为文化个性是当今创意城市的新特征,而文化创意旅游则是城市实现特色化的有效载体。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不仅能够破解产业融合联动的难题,而且能够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最终形成城市的特色产业体系。从上述文献中可看到,不同学者从产业发展的不同视角分析了文化创意旅游的理论、核心要素、基本特征及现实意义,就本文而言,笔者结合前面各个学者的定义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认为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与传统的自然山水观光旅游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它是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手段,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相关的旅游文化资源,创造多元化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载体,打造文化创意旅游的产业链,最后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新型旅游业。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协同演化机理

就产业性质而言,文化作为旅游的核心和灵魂,以文化引领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文化的多元化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同时,旅游业也是一个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回顾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与城市经济之间密切的联系。从最初的城市食、住、行的商业接待发展到今天的食、住、行、游、购、娱的一条龙服务,旅游业的繁荣需要其他产业、行业的支撑和协调,离不开城市内商业、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反过来,旅游产业对其他行业也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性。就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各类文化创意企业主要集中在各种优势资源集聚的城市,同时,作为经济、文化、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具有极高的附加值,还可以与传统行业进行对接融合,最终形成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事实上,无论是从产业性质还是产业关联度而言,城市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且随着这两种产业的增长,产业间的边界正不断的收缩与消失,产业界限逐渐变得模糊,文化创意旅游正是城市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的一种产物。

1. 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业产业边界分析

从旅游的传统特征而言,旅游业大体可分为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三部分,旅游活动的经济本质就是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然后进入市场营销运作,最后获取经济收益的过程。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有形的自然风景资源、传统的人文古迹、地标建筑和无形的风俗民情等经济文化资源。旅游企业运用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这些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开发,并参照某种技术标准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最后形成各种特色的旅游服务产品。企业利用、开发旅游资源的手段和方法构成了相应的技术边界,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和传递环节构成了企业的运作边界,开发的各项旅游服务产品构成了旅游业的产品边界,而为各项旅游经济活动提供买卖交换空间的旅游市场则构成了相应的市场边界。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它强调将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相比传统的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创性、融合性、渗透性和高附加值大大拓展了都市旅游业的产业边界,在旅游业的技术边界上,文化创意企业通过以某种制作技术和开发手段对旅游资源进行加工,丰富旅游业开发的技术手段,赋予城市旅游资源全新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旅游业的产品边界上,文化创意的原创性内容造就旅游产品的不可复制性,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多元化旅游服务,形成文化创意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以此占据旅游产业的价值链高端;在旅游业的运作边界与市场边界中,文化创意高度的融合性、渗透性使旅游业可以文化为标签迅速地融入不同的产业链条内并延伸打造不同的文化主题产品,在优化传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整合不同产业链内的异质资源,最终实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聚的协同效应。

2. 城市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机理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游客的旅游体验因为文化创意的渗透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业以文化为核心,创意为手段,旅游为载体。旅游为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播提供平台,文化因为旅游业的刺激拉动而生机勃勃。

从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来看,旅游资源属于文化资源中的一个子集,不少旅游资源只要略加利用开发就能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正是基于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和开发手段的创意性,将原本平淡的旅游资源点石成金以满足游客精神消费的需要。就文化资源而言,目前我国境内的各个城市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文物古迹与风俗民情等旅游文化资源,如西安、洛阳、开封、南京等古都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则充分展示着现代工业文明的繁荣。这些不同文化类型的城市对于发展文化创意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城市旅游业作为成为承载文化创意的实体经济,大大加快了对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互转化。

在城市旅游产业的价值链上,一方面旅游业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巨大了市场,文化创意下的城市旅游业大大拓宽了传统旅游的产业边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边界愈加模糊。原本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旅游企业为迎合市场口味逐步向文化创意产业靠近,而随着城市旅游业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生产供游客参观、游览、鉴赏和购买的文化创意产品。另一方面文化创意的不可复制性为旅游产品和服务创造了核心价值,丰富了旅游资源的艺术性,赋予了旅游产品差异性,特别是在旅游活动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增强了游客精神上的审美体验,同时也美化了城市自身的形象。文化是属性,旅游是功能,两者共生互融,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两者互动机理如图1所示:

3.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协同演化过程分析

从产业边界的角度而言,恰如美国学者Greenstein和Khanna所指出的,产业融合的实质是产业边界的收缩与消失,它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演化出的一种经济现象。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的协同演化正是基于两者产业边界的动态变化过程,从最初分立的产业边界逐步走向融合。传统的城市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两种不同的产业,两者的产品边界与市场边界都非常明显,企业间的竞争属于价格竞争,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用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不同需要,相互之间的可替代性非常小。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和体验经济的兴起,消费者旅游观念的转变、政府管制的放松及文化创意与旅游两者间的互补性等内外因素积极促进了城市旅游业与创意文化产业间的协同,技术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以及产业经济活动的业务和运作边界逐渐模糊或消失,创意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大大拓展了传统旅游业的产业边界,旅游单元更能方便地嵌入文化创意产业链中,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也因此旅游的文化功能得以凸显。

在两大产业的协同演化过程中,通过区分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如产品、技术、企业及其业务等多层次内容的边界,一些先行企业细分识别出各自产业价值链上的优势价值活动,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加以创新利用,并以此延伸渗透至彼此的传统产业活动领域,再结合其内部价值活动对两大产业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重组、整合与创新,最终优化整合成涵盖有两大产业核心价值活动的新价值链,实现产业的协同演化。如图2所示:

四、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业发展模式分析

实践证明,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旅游业有利于实现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最终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进步。文化所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继承性,极大地满足了旅游者的审美性和文化体验需求,文化因素也因此为城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两者间的协同,加强对景区、景点中蕴藏的文化内涵的研究挖掘,扩展产业链、延伸空间链、打造不同特色的“文化主题链”,最终形成全新的现代城市文化创意旅游发展模式。

1. 产业延伸型融合模式

产业延伸型的融合模式是指综合利用旅游产业与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各自的特征与功能,使彼此的产业边界发生交叉融合,以文化创意创造旅游的核心价值。产业延伸型的融合模式大致分为两种:旅游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向旅游业融合。

旅游业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延伸融合主要表现在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经过总结、提炼和创作,围绕旅游者的潜在精神消费需求来构建新型产业链,构造全新的产业边界。同时以旅游消费的需求引导产品的设计和功能的优化,用旅游消费的偏好进行品牌定位、培育忠实消费群体,建立有效的销售网络。由于人类的精神需求是以审美为主,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故旅游消费的市场是无限广阔的,旅游产业的精神文化消费供给将衍生新型文化创意产业群。如法国的奢侈品香水、皮包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卓尔不群的工艺而闻名世界,游客们购买的并不是一件商品,更是对法国文化的向往与认可,这种吸引力不仅有利于打造品牌的推广和定位,还可以某一品牌为核心打造一系列相关的创意产品满足市场的偏好。

文化创意产业向城市旅游业的延伸融合模式主要表现在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此支持和带动相关的配套产业群。从文化特点而言,文化创意本身对于游客就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旅游业以文化创意元素为卖点来表现不同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和美感。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向旅游业的拓展也延伸了产业链,推动了消费者对旅游相关联产品的需求和配套产业的发展,产业链从单一逐渐拓展为一个网络。比如房产、餐饮、酒吧、娱乐等配套产业虽然不是文化产品生产的直接支持者,但为产业的整体发展包括人才的吸引和成长、产品的推介和促销等都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条件。

2. 区域扩展型融合模式

文化创意旅游并不单单局限于地理文化上的特殊性,恰恰相反,文化创意旅游注重整合不同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强调区域整体的价值提升。旅游产业链通过在地理空间上的拓展,实现不同地区间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旅游产业链。以珠三角为例,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目的地,各地的旅游特色不一,文化资源各有差异,因此需要对区域内的不同城市进行文化上的差异化定位,构建出一个多元化、民族化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如潮汕旅游带、广深港旅游带、粤北旅游带等跨行政区旅游集群,最终在空间上形成合理的体系布局。同时,通过在跨地区间建立一个统一的旅游平台将大大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从政府而言,需要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公共设施以保障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和维护;从企业而言,需要建立完善的旅游经营网络平台和交通集散平台以保障景点健康、持续运营。

3. 文化主题型融合模式

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城市不仅是自己衣食住行的家园,也是旅游者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精神栖息地,如何将城市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的发展概念化、艺术化,不仅要表现出城市美丽的风景,更要展现出一个城市独有的风情,这才能给旅游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如何塑造城市的艺术美便成为了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首要目的。第一,城市可通过打造不同的节庆主题,以吸引大众的注意和参与,同时推出相关的商品和产业链,将节庆活动与城市形象联系起来,展示本区域的文化特色。在国外,如法国戛纳的电影节、西班牙的斗牛士节,目前在我国各大城市兴起的音乐节,都是以商业展销为主体的经济模式;第二,城市举行的各项文体活动都可开发成为新型旅游市场的资源。针对这些活动进行加工和过滤,从中筛选出最为精彩动人的部分,积极打造旅游链相关的衍生品,在活动中进行某个文化主题营销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典型的例子如上海动漫节、北京奥运会、武汉樱花节等等。通过举办各种文化主题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而且可以有效地销售、传播文化创意产品,有力地推动城市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出发,在深入阐释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基础上,探讨了文化创意视角下城市旅游业新的产业边界,然后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机理,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业的协同演化过程,最后利用产业融合理论提出了未来文化创意旅游的三种发展模式。本文作为一项探索性课题,虽然初步搭建起了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发展的系统分析框架,但是考虑到文化创意产业范围的广泛性和不同创意行业固有的特征,再加上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子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的边界模糊,故两者融合的发展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探索,今后研究不仅要总结更多的融合模式,而且对于各融合发展模式的运行机理和动力机制还需要更详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厉无畏, 王慧敏, 孙洁等. 创意产业导论[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6.

[2] 厉无畏, 王慧敏, 孙洁. 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 经济管理, 2008(1).

[3] Audrey Yue. Cultural governanc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Singapore[J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2006(3).

[4] 王慧敏. 文化创意旅游: 城市特色化的转型之路[J]. 学习与探索, 2010(4).

[5] 高静, 刘春济. 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的提升战略[J]. 旅游科学, 2010(3).

[6] 赵玉宗, 潘永涛, 范英杰等. 创意转向与创意旅游[J]. 旅游学刊, 2010(3).

[7] 尹贻梅, 鲁明勇. 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耦合发展研究—以张家界为例[J]. 旅游学刊, 2009(3).

钟榴 东华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1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管理、文化创意管理

作者:钟榴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论文 篇3:

旅游城镇化理论内涵及其发展研究综述

[摘 要]旅游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本文对旅游城镇化的理论和内涵进行梳理,对国内外有关旅游城镇化的研究理论进行总结,比较分析国内外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实践,研究旅游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模式、影响,试图为旅游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城镇化;城镇化理论;内涵

旅游城镇化起源于福特制时期的高工资和大众消费,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即后福特制时期的大众享乐消费的兴起(陆林,等,2006)。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综合实力以及城市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城镇化的动力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在推进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旅游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成为城镇化发展发展过程中新生动力。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首先对旅游城镇化的概念及其理论内涵进行梳理,对国内外有关旅游城镇化发展的研究理论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国内外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实践,以期对旅游推动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1 旅游城镇化的理论内涵

国外学者对旅游城镇化内涵的理解,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点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最早提出旅游城镇化(tourism urbanization)概念的是Mullins(1991),他对旅游城镇化与其他类型的城市(工业城市)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概念框架体系对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和阳光海岸两个旅游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这个概念体系因为社会因素不同而导致的城市空间差异、居民结构差异;独特的旅游资源;人口和劳动力的迅速增长;后福特的生产方式;政府对城市建设的间接调控;以大众享乐消费和定制消费为特征。

国内已有学者对中国旅游城镇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旅游城镇化概念进行了界定。黄震方(2000)借用城市地理学中对城镇化的定义,将旅游城镇化定义为: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集聚,旅游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王冬萍(2003)认为,旅游的发展带动了人口、资本、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集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质量提高两方面的内容。陆林等(2009)从城镇化的角度,认为旅游城镇化是旅游作为推动城镇和谐的一种动力,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从消费的角度看,旅游城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由传统的日用型消费向现代享乐型消费转移,提升城市功能的过程。旅游作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的城镇化过程是一种新的城市化模式。李璐芳,等(2007)则在王冬萍所定义的旅游城镇化概念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旅游城镇化的含义作了如下描述:将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的旅游功能,促进城市建设,繁荣城市经济。安传燕(2008)将旅游城镇化定义为:把旅游作为一种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重构的动力来促进区域城市化的一种过程和现象。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城市的景区化和景区的城市化。

尽管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不同,但是对旅游城镇化的内涵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旅游城镇化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几个方面:①旅游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城市旅游功能日益提升和增强的过程,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②旅游城镇化是旅游促进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提升的过程。

2 旅游城镇化理论发展比较

随着学者们对旅游城镇化内涵研究逐步深入,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旅游城市发展的研究上,对旅游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认识逐渐深入,得出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国外学者对旅游城镇化的模式、旅游城镇化的管理与决策、旅游城镇化的效用与影响进行研究。

2.1 旅游城镇化的模式

按照开发对象的不同,T.C.Chang,等(1996)指出旅游城市化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一是生产制造业中心被作为新的旅游景点而得到再发展,诸如宾夕法尼亚州理海谷的采矿业城镇;二是顺应当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潮流开发了新的旅游景点,如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和阳光海岸,日本的海岛度假区。按照开发的城市旅游产品不同,可分为以有形旅游吸引物为依托的旅游城市化和以无形旅游吸引物为依托的旅游城市化。其中,城市的许多建筑及设施都被学者作为城市旅游吸引物进行了研究,例如:William A.(2000)对建筑雕塑的研究。而对无形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城市活动、节事与会展等的旅游吸引物上。例如Keith Dewar以哈尔滨冰雪资源和冰雪节为例,讨论了城市如何利用自身资源通过旅游节事和旅游吸引物的创造来吸引旅游者。另外,Peter Schofield研究了曼彻斯特通过再现和重塑城市在过去和目前电影中的银幕形象,来为城市传统旅游提供新的旅游产品、增强城市旅游吸引力。

2.2 旅游城镇化的管理与决策

在旅游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着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更面临着如何解决城市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国外对旅游城镇化管理与决策方面分文管理主体、城市协调发展、规划政策三方面的研究。

旅游管理主体研究对象不只是政府部门,随着旅游的发展,私营部门、社区和公众也成为管理主体的研究对象。Jonathan Wager(1995)对吴哥(柬埔寨古城)进行了研究,指出政府要通过建立专门机构来管理旅游资源和规范发展。Marcjanna M. Augustyn(2000)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的成功因素,并在评估了此种安排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Douglas G Pearce(1998)研究了巴黎政府如何积极培育和管理旅游发展,尤其强调了政府在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城市协调发展的研究。Bob McKercher(2005)考察了香港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管理的关系。Jan van der Borg(1996)认为当遗产城市旅游的发展支出大于收入时,必须对旅游的发展进行干涉和管理。

城市规划政策的研究。多数文章都将规划和政策作为文章的一部分来论述或研究,单独研究城市规划政策的论文比较少,C.A.Hope和Bradford(2001)旅游发展的政策及变化进行了研究。

2.3 旅游城镇的效应和影响分析

旅游城市化对城市或当地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旅游城市化研究的重要内容。Mullins以澳大利亚著名的旅游城市黄金海岸和阳光海岸为案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对当地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和劳动力的迅速增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了负面的影响。Allen等指出旅游城市化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海滨型旅游目的地的变化,如景观的变化、自然环境的退化、海岸生态系统的破坏、新居民的迁入、现有社会结构的改变和土地利用的矛盾。Luchiari等认为旅游城市化是一个能增强地方与世界相互联系的过程。

同时,国内学者从旅游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及其特征,旅游城镇化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①旅游活动在本质上符合城镇化进程的内在动力和规律,具体来说,旅游需求拉动旅游城镇化,旅游供给推动旅游城镇化。②根据不同类型的城市,旅游城镇化有不同的特点,有专门旅游城市的旅游城镇化,转型城市(老工业城市、新兴城市)的旅游城镇化,综合性城市的旅游城镇化,这三种类型的旅游城镇化在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形象塑造,产业结构,城市阶层结构和阶层关系,城市环境建设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③旅游城镇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功能的,优化提升城市的文化环境,并且是城市再生的重要动力,同时旅游城镇化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城市用地剧增;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等负面影响。

3 旅游城镇化的实践比较

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是旅游城镇化发展实践比较早的地区和国家,我们以这些国家发展比较成功的案例城市同中国的北京、桂林、义乌旅游城市进行比较,可以得到如下几点结论:①从旅游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来看,国外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是资金驱动、资源驱动和地产驱动,以人工和旅游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城镇化。国内的旅游城镇化根据城市特征以及城市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经济驱动、资源驱动和综合驱动三种不同的类型。②从旅游城镇化的特征来看,外来人口的涌入是最明显的特征。主要包括两类旅游移民,旅游劳工移民和消费导向的旅游移民。西方国家的研究关注旅游移民,而我国的学者关注旅游劳工移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③在旅游城市发展的具体措施方面,国外注重以公私部门的合作,包括合作修建基础设施,开发房地产,投资娱乐设施等。而国内的旅游城市发展则以政府为主导,注重旅游、商务、娱乐综合体的建设。

4 结论和建议

通过国内学者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国内外实践的比较分析,我们对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①旅游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城市在推动旅游城镇化的过程中,既要把握旅游在城镇化发展不同阶段对城市功能提升发挥的作用,又要将旅游对城市的影响细化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注重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做好合理的城镇化进程研究。②旅游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参与主体的共同作用,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度、政策的建立,形成各方主动参与的积极旅游城镇化,包括公私部门合作的营销、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项目运作等。③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应该因地制宜。我国不少城市因旅游而兴起,也有不少城市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带动城市成功转型,还有不少城市将旅游作为城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因此,加强旅游城镇化的类型和个案的研究,对于动力机制相同的旅游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④与国外旅游城镇化的研究相比,我国旅游城镇化的理论体系尚处于构建之中,研究领域较分散,研究内容不够丰富,尚未凝练成明确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在未来的旅游城镇化研究中,在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构建旅游城镇化的理论体系研究尤为重要,并且需要探索城市在旅游城镇化过程中更为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6):741-750.

[2]Mullins P. Tourism urban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15(3):326-342.

[3]黄震方,吴江,侯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 ( 2) : 160-165.

[4]王冬萍,阎顺. 旅游城市化现象初探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 (5) : 118-122.

[5]李璐芳,谢春山.旅游城市化现象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7):166-167.

[6]安传燕.旅游城市化内涵及动力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2008(8):223-224.

[7]Chang T C,Simon M. Urban heritage tourism: the global-local nexu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2):284-305.

[8]Williams A,Hall C. Tourism and migration: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J].Tourism Geographies,2000,2(1):5-27.

[9 ]Jonathan Wager. Developing a strategy for the Angkor World Heritage Site[J].Tourism Management,1995(7):515-523.

[10]Marcjanna M. Augustyn,Tim Knowles. Performance of tourism partnerships: a focus on York[J].Tourism Management,2000(4): 341-351.

[11]Douglas G Pearc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aris: Public interven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457-476.

[12]Bob Mckercber,Pamela S.Y. Ho,Hilary du Cros.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evidence from Hongkong[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4): 539-548.

[13]Jan van der Borg,Paolo Costa. Giuseppe Gotti. Tourism in European heritage cit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06-321.

[14]C.A.Hope,M.S.Klemm. Tourism in difficult areas revisited: the case of Bradford[J].Tourism Management,2001(6):629-635.

[15]Allen J S,Kang Shou Lu,Thomas D Potts.A GIS-based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parcel land-use change in a coastal tourism destination area[R].Vancouver:Presented at the 1999 World Congress on Coastal and Marine Tourism Vancouver,British Columbia,Canada.

[16]Luchiari D P,Céia Serrano.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in Brazil[EB/OL].http://www.abep.nepo.unicamp.br/docs/outraspub/Rio10/rio10p255a276.pdf.

[作者简介]孙莉(1979—),女,博士,北京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作者:孙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学习指导论文下一篇:光电成像信息处理系统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