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思考论文

2022-04-22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思考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建国后,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匹配阶段、过渡期的计划匹配为主与市场导向为辅相结合的阶段、市场经济时代的市场导向阶段等三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宏观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导向阶段,对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借鉴经验、获得启示,为今后的就业指导提供有效参考。

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思考论文 篇1: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探索和实践

摘 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价值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个人综合竞争力、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已经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首要目标。高校要积极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内涵式发展,完善课程内容和形式,创新课程形式,提高课程持久影响力,引导大学生在服务国家建设中实现个人职业理想。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

教育部要求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已经十几年过去了,目前,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引导毕业生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已经成为这门课程的首要目标。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善课程内容,创新课程形式,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切实提高课程的持久影响力,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真正在服务国家建设中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一、国内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探索

1.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缘起与发展

20世纪初是美国以及整个西方工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作为第一个系统研究生涯教育的西方国家,出现了许多在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生涯发展研究者,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生涯教育理论体系,见表1所示。

1971年美国教育署署长马兰博士正式提出“生涯教育”的理念,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生涯教育法案,通过立法来保证职业生涯教育的顺利实行[1]。从此,许多公立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对实用技能的培训,最早的大学职业教育因此应运而生[2]。20 世纪90 年代,德国许多高校专门成立了学生职业生涯服务机构,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且机构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人员一般都须具备专门的心理学或教育学背景[3]。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也较早开始关注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作为亚洲生涯教育相对较早的日本,在20世纪末的中央教育审议会中就对生涯教育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从小学到大学阶段展开全程职业生涯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所具备的必要能力[4]。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已经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即希望学生不仅就业,而且要乐业,要享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2.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及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

早在20世纪初,我国一些教育家就对生涯教育进行过探索。如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提出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终身职业教育观[5]。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职业生涯教育也逐步引起重视。199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1996年我国开始实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学校要开展职业指导;2002年国务院发布《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要求“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两项基本职能之外,特别加入“发展”职能。可见,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逐步向全程化、体系化、内涵式方向发展。

2007年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课程教学目标是:“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十多年来,各高校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特色,依托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青年学生就业过程中释疑解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笔者对北京市24所“211工程”“985工程”院校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所有高校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25%高校将其列为必修课,54.16%高校有相对稳定的授课教师队伍。我国就业指导课程的推广和普及已取得一定成果。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的新挑战

1.大学生的需求日益多元

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首先要考虑受教育者本身的特点。目前“95”后甚至“00”后的学生成为大学生主要群体。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的黄金岁月,切身感受着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变迁,对国家、民族、社会和自身都有着更系统、更深入的思考[6]。他们处于信息爆炸时代,随时随地了解并接受各种新生事物,见识更宽广、思维更活跃,对工作、职业、事业方面的价值观都有一些独特见解。新时代大学生的职业需求已经不只是“薪酬”“环境”“稳定”等看得见的指标,同时加入了“幸福”“平衡”“成长”等更加多元和抽象的描述,他们更看重一份工作能否给个人带来幸福感和获得感。2016年优兴咨询面向全国110所高校的近6万名在校大学生展开调研,49%大学生认为“工作与生活平衡”是他们会首先考虑的职业目标,在众多选项中遥遥领先。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就需要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探索将抽象多元的学生需求与现实国家发展需要相对接的课程体系,兼顾整体发展与个体需要,实现课程普适性与个性化的有效结合。

2.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更高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应用型比较强的课程,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一定的就业实践经验,还要对不同用人单位和人才需求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微观的了解[7]。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整体水平还不高。某高校对当地12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进行调研,结果显示,93.5%以上的就业教师在35岁以下,89.5%教师来源于就业部门或学工队伍,从事就业教学5年以上的仅有22.6%,高级职称的仅占2.4%[8]。目前,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以学生工作队伍为主,在专业背景、授课经验、社会阅历、行业解读等方面的积累都相对不足。特别是目前高校辅导员流动较快,不利于课程经验积累,导致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力量一直比较薄弱。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面向2000余名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指导调研,53.99%毕业生希望企业人员、校外专家等校外力量能够参与到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结构相对单一的师资队伍已经难以满足授课需要,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性、稳定性、多样性也成为大学生就业课程建设的一个难题。

3.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和多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的课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采用传统的“讲—受”模式,以知识灌输为主,较少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与感受,课堂互动环节和气氛相对严肃,授课效果难以保证。特别是“互联网+”模式的兴起,给传统讲授为主的课程模式带来了很大挑战。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对互联网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从互联网上得到的信息更能为他们所接受。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改造教学,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大学和每位教师的重大考验与挑战[9]。近年来,各高校也开展了“互联网+就业课程”的探索和尝试,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开展MOOC、微课教学等,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接受辅导。“互联网+就业课程”并不只是传统课程与互联网的低端结合,更是一种“从形式到内涵、从思维到行动、从要素到结构的全面叠加与互构”[10]。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互联网+就业课程”模式的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课程的质量评价体系更加复杂

科学准确的课程评价体系是保证课程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课程评价研究历经了国外理论借鉴、经验解析、研究思路拓展、研究范式转向、研究内容深化等四个发展阶段,成效显著。但尚存在课程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度仍然不足,课程评价主题研究不成体系、针对性不够,课程评价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多元化不强等问题[11]。完整的课程评价体系应包括较多观测点,如教师授课水平、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指标,如何将这些指标有机结合并科学分配权重,在课程质量、教学改革创新、教师能力发展与学生有效提升四个方面形成合力,是课程评价体系设计的关键和难点。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对学生通常以“传统考试成绩”来评价;对教师通常以“学生满意度”一个指标点来评价;对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也缺乏差异性。特别要指出的是,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注重学生自我收获、反思与成长的课程。因此,在设计课程评价体系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感受和体验,将传统学生评价教师转变为学生评价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体会[12],这是一个重要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5.课程需承担新的历史使命

当前,我国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大学生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未来他们无论走上任何行业、任何岗位、任何地域,都需要具有强烈的奋斗意識、使命感和信念感。这就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提出了更高的定位和要求,也带来更大的挑战。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生涯规划方法和求职技能,更要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要帮助学生认清国家发展形势和自身职业理想,将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高校要避免“重技术、轻引导”,要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内容。特别是有行业背景的高校,要重点加强行业引导和重点企业介绍,提高学生服务学科发展和国家重点建设领域的热情和能力。同时,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大学生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认识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等,真正将“课上所思”转化为“课下所行”。

三、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1.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就业课程教师队伍

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大学生需求多元,就业困惑更加复杂,仅靠校内教师、辅导员们的一腔热忱远不能解决问题。高校要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毕业校友、企业人资、校内讲师”共同参与的师资队伍体系。一是邀请校友、企业一线人力资源专家参与课堂,为学生解读前沿技术、行业发展现状和社会人才需求,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专业认同感,同时弥补校内教师缺乏社会经验的不足。二是加强校内师资队伍建设,用制度保障就业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如通过“设立学院专职就业指导教师”等,培养一批有热情、有经验、留得住的任课教师;实施“就业教师全维度能力提升计划”,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对任课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授课技巧指导、个体咨询辅导、政策解读、市场研究、团体辅导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授课及就业指导水平。

2.结合国家发展和学生需要,分层次、分类别设计课程内容

分层分类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指根据大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方向的需要,实施全程化、精准化、差异化、系统化的教育指导服务[13]。分层分类就业指导的优势在于既能满足普遍需要,又能兼顾个体需求,因此高校要积极构建分层分类的就业课程体系。一是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重点开展生涯启蒙教育和专业行业认知教育,针对高年级学生重点进行择业观引导和求职技能辅导。二是针对不同学院特点合理调整课程内容,在学校统一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学院的学生活动、实践平台、典型案例、就业去向等实际,适当补充、替换、删减课程内容。三是面向不同专业学生加强课程中的行业引导。例如,结合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要求,引导学生将专业发展与国家发展需求相对接,思考如何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方面发挥自身专业所长,提高学生服务学科发展和国家重点建设领域的热情。

3.探索“线上+线下”授课模式,丰富课程形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其课程影响力的延续性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课外实践资源的优势,构建“课内学习+课外实践,线上学习+线下辅导”课程体系,真正将生涯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传播迅捷、资源开放共享的优势,探索“网络直播”“视频微课堂”“线上讨论”等授课新模式,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事件展开讨论与指导,从而引领校园就业舆论趋势,传递健康向上的就业价值观。二是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上增加一定学时的课外实践环节,使课程教学与社会现实更加贴近。一方面,帮助学生近距离或亲自感受职场,了解专业所对应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而发现自身不足,为自己进一步确立未来生涯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得到锻炼,提升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

4.建设“全程化、精准化”就业课程调研体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不是一门纯专业性的课,它的主要任务不是要求学生学习某种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 而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就业观、掌握科学生涯规划、了解求职政策、提升求职技能的课程。课程调研不能只是课程结束后对课程进行评价,而是在课程开始前就对学生需求进行调研。因此要在“开课前”“开课中”“结课后”三个不同时间节点,对课程进行全程化调研。在开课前,重点了解学生当前的生涯困惑、关注的职业发展热点问题等,并结合调研结果对课程内容进行完善,做到课程内容设计有据可依。在开课中,针对互动活动、话题讨论等重点环节进行调研,及时了解课堂活动的效果,以便后期优化教学过程。在结课后,对课程教学设置、师资、学生自我收获等内容进行调研,及时发现课程不足并进行课程下一周期的调整和完善。同时,要根据调研结果,紧密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提高课程调研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参考文献:

[1]郭亚红.中外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8(4):45-46.

[2]馬凯慈,陈昊.政治制度、产业关系与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基于西方国家的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3):2-18.

[3]赵娜,李晓波.国外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特色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28-130.

[4]梁珺淇,石伟平. 日本生涯教育及启示[J].职教通讯,2018(5):70-74.

[5]黄志敏.中美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36):92-94.

[6]雷雨.如何聆听“年轻”的声音?[N].人民日报, 2018-04-24.

[7]刘旭虹. 浅议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J].才智,2017(33):126.

[8]陈静.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评估指导体系的思考——基于广东12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J].思想就与研究,2011(6):100-102.

[9]林蕙青.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8(1):4-6.

[10]蒋维西,杜萍.“互联网+课程”理念的内涵、价值与路径[J].教育与管理,2016(11):1-4.

[11]熊杨敬,刘志军.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课程评价研究的回顾与省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8(11):14-18.

[12]冯晓云,郝莉.探索构建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质量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4):71-72.

[13]杜斌.分层分级分类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7): 102-104.

[责任编辑:夏鲁惠]

作者:尹兆华

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思考论文 篇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摘 要:建国后,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匹配阶段、过渡期的计划匹配为主与市场导向为辅相结合的阶段、市场经济时代的市场导向阶段等三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宏观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导向阶段,对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借鉴经验、获得启示,为今后的就业指导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制度 历程 启示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逐步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的就业指导。大学毕业生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有了明确的体制依托。与此相应的是高校就业指导开始步入课程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时期。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发展历程

1.1 1990年至1992年

进入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全面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力度加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得以深化。高校毕业生分配方式扩大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接触,但仍以计划分配为主,只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双向选择,被称为是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并存的双轨制。

90年代初期,原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深圳大学等高校也率先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等就业指导专门机构,取代原来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并在人员、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

1.2 1993年至1996年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后,深化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这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要从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从此彻底打破了我国大学生上大学有国家统包统分的制度。

1994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省开始举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和任课教师培训。199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编写并出版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在全国高校试用。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功能也开始从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指导服务为主。1995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逐渐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主要途径之一。

1.3 1997年至1998年

1997年全国一千余所普通高校启动“缴费上学、自主择业”机制,标志着建国40多年来双包体制的结束和双自体制的建立。1997年原国家教委提出逐步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各省市都积极行动,召开了多种形式的专场招聘会,取得良好效果。

这期间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到高等学校普遍认同。199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各省市主管部门和高校也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面向学生的就业指导平台初步建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信息中介;二是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毕业生推荐;三是择业技巧指导;四是有关政策咨询和毕业生离校服务;五是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

1.4 1999年至2006年

始于1999年的大规模高校扩招使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与总量过剩的问题同时激化,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8年前后超过350万。就业市场供求矛盾逐渐突出。加上大学学科设置不完善、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不畅、劳动人事制度不健全、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过高等原因导致的就业结构性失衡,使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

为此,国家采取了多种就业政策和措施,一是把毕业生就业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并向社会公布高校就业率;二是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体制;三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日益规范和完善,户籍制度等限制性政策逐步放宽,实行了暂缓就业、失业登记等制度;四是毕业生就业走上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就业信息网发展迅速;五是自主创业逐渐受到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

1.5 2007年至2010年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产生重大影响。据2009年2月2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当时我国大学生就业率整体为35.6%。但对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来说也是一次机遇,2007年也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服务年,是建国以来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一个时期,对于真正落实“大学生自主择业、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具有重大意义。

这阶段的就业政策主要有: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提供个性化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

1.6 2011年至今

2011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国家进一步推进总体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加大就业制度改革的进程,同时结合政府调控,更加充分地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在政策上,主要是继续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对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企业实行补贴政策;全国和各省市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等项目,逐渐重视对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反馈、实际效果和改进措施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2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全面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模式始终滞后于学生规模和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要求。大多数高校对就业指导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缺乏科学、系统、全面的认识还很薄弱,特别是对如何结合本专业的实际加强实践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生气质类型的分析、让毕业生明白自己所适合的工作类型及方向等方面还是比较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度和系统性不足。

(2)重视程度仍不够,观念意识不到位。不少高校还是重招生轻就业的,对就业指导的定位和内涵理解存在误区。往往是负责就业的办公室或部门孤军奋战,普遍缺乏对就业指导思想的深层次思考,把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看作唯一目的,过于强调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仅将其狭义地理解成政策解说、信息发布、技巧指导方面,忽视了它的教育功能和本质涵义。

(3)专业化程度低,理论研究成果少。我国专门从事就业指导研究的人数少、人员分散,也没有专门研究机构,目前全面的、系统性的研究文献和成果还不多。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较低。就业指导的师资来源一般有两个:一个是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二是个别学科教师。前者忙于应付大量行政事务性工作,后者多是兼任,缺乏实操经验和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

(4)课程内容不够丰富,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深入和系统。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对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与测试、职业道德教育、创业教育、诚信教育以及心理指导等方面的着力还不够,特别是对学生进行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还不够深入和系统。

3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历程的现实启示

(1)全程化和全员化:全面向生涯辅导转变。高校从理念上应把就业指导纳入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探索,逐步建立起服务全员、贯穿全程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同时,要积极展开有关生涯辅导理论的研究,尽快促进高校就业指导从单纯为个人就业安置和职业选择服务的阶段转为满足社会发展、促进个人职业发展及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生涯辅导高级阶段。

(2)专业化:加强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发达国家,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都有严格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在我国,目前还是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但在专业教师方面,应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编制,使就业指导不再是客串,逐步形成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专家化;在兼职教师方面,关键是网罗阵容强大、经验丰富并且深刻了解就业市场、教育体制、大学生心理和就业特点的各界专业人士。

(3)专门化:规范和完善就恶意指导机构建设。成立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就业指导机构,其中的职业指导师必须脱离行政事务而专门负责就业咨询和指导。就业指导机构也要转变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服务和教育功能上来。此外,必须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保证就业工作经费到位。

(4)理论化:加强就业指导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应把我国就业指导提高到学科建设的高度,积极整合研究力量,不断提高理论支持力度。一是亟待对我国就业指导基本内涵、原则、方法、内容等的认识和界定;二是职业分类、职业标准以及高校的专业设置于职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三是对学生的评价研究,也就是帮助学生科学、客观地评价、认识自我的测试工具的研究和应用;四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化研究;五是结合就业市场的调研等。国外不少大学设有择业指导专业,有得还建立了硕士点和博士点,我国也应在某些高校设置这类专业,促进学科建设的完善。

(5)多样化:改革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宽和完善就业指导的内容:一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教育,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设计职业生涯;二是加强创业教育,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素质;三是重视就业心理辅导和诚信教育;四是加大对毕业生就业案例分析和实践的内容。就业指导的形式应由集中教育转变为全程辅导,从群体辅导转到个性化指导上来。

参考文献

[1] 池忠军.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念及其模式架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2(5):88-89.

[2] 梁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4(12):81-83.

[3] 刘金雄.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60-63.

[4] 罗建河.有限政府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选择[J].江苏高教,2010(3):96-99.

作者:王慧

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思考论文 篇3:

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

摘 要:本文对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借鉴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经验,就进一步完善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思考。

关键词:中国 美国 就业指导 比较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大学生人才价值和高校教育价值的主要形式。然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分析,总体形势上,随着新增劳动人口在增加,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本文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借鉴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经验,就进一步完善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思考。

一、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

1.高度重视性

美国高校极为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学校对大学生就业虽不承担责任,但因为学生的就业状况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人数,而招生行情又会影响学校的学费、公司捐款等经费收入。因此,各高校均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通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来增强学校的知名度。

2.体制完备性

就业指导体系完备。一方面是就业指导主体多样化,大学、企业和社会都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政府进行宏观就业政策方面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就业指导机构比较完备,服务人员队伍整齐,素质高,大学的就职部、企业的人事部及一些社会性机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3.内容多样性

就业指导的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国外就业指导的内容涉及职业的性质、发展前途、经济收入、就业的难易程度、学生职业兴趣的测定与调查、择业准则和技巧等。就业指导的形式主要有讲座、报告、咨询服务、模拟实验、心理测试等,并且利用计算机来收集整理并提供信息。使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就业预测信息,并提供多样帮助,提供多种合理就业意见。

4.自由灵活性

随着就业市场的需要,美国高校可以自由地增加新的学习科目和淘汰过时的科目。许多大学的医学院、理学院、社会学院、工程学院、企业管理学院等不紧与兄弟学校有联系,组成高校联盟,而且他们又都同企业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高校间可以实现方便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一些发达的企业提供资金及先进的科技赞助学校的教育和科研。不少大学的教授及研究人员为不同的企业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他们的很多研究课题是由相关企业委托而进行研究,并由企业提供研究资金。学术研究和企业发展的紧密联系既直接促进企业的发展,又使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得到实际的应用。使待就业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更多的社会经验。

二、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

1.就业指导更侧重于整体

我国高校擅长群体服务,工作特点是先面后点,点面结合,主要精力侧重于指导课和招聘会。不大注重个体化和专业化,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在应在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能。

2.政府规划管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各级政府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政策推动、项目带动、公共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2003年,我国正式确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体制。学校层面主要以高校为依托、以中介为辅助。因此,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是一个网状结构,政府、高校、學校、学生等各个节点发挥不同的作用

3.双向选择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逐步由国家“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化。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通过比较,我们还进一步了解到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学校的教学过程相结合,与市场需求及职业界的要求相结合,与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而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多只限于狭义的就业指导教育,大多高校只进行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技巧方面的指导,理论性高于实践性,而且大多只针对应届毕业班的学生进行服务与指导,绝大多数高校忽视对在校生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职业准备的前期指导,使毕业生仓促走上社会,致使增加了毕业生对社会和职业岗位的适应期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出入,也加剧了就业难的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借鉴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成功经验,进而完善自己的就业教育指导体系。

1.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理论模式和工作机制。美国就业指导起步早,发展到现在,有了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我们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理念体系和工作机制。马克思主义的就业指导观,解决的是个人发展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相和谐的问题,与美国的自由择业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尊重人的个性,但造就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虽然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差别,但二者是可以协调和统一的。我们既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选择,又要引导大学生根据国家的需要合理的流向,只有把个人的愿望与国家的需要协调和统一起来,才能使职业主体成为自由的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和谐社会。

2.规范和完善就业指导的机构建设和服务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实现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队伍专业化和专家化。当前,因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建设不完善,极易造成因忙于应付大量的行政事务而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因此,为确保就业指导的实效,首先,就业指导机构必须与行政部门分离,逐步形成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就业指导队伍的专家化。因为没有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就不可能有专家化的实现,也就不可能有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队伍专业化和专家化,可以使就业指导的理论和研究进一步深入,更好地指导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其次,要加大就业指导的投入,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就业指导提供和落实必要的经费及人员编制,同时要为就业指导人员创造学习深造、定期培训、职称评定的条件和机会,就业指导人员要加强对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3.建立全程化和全员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大学生就业指导不是学生毕业时或择业时才有的临时事件,必须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高校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职业发展、职业规划的教育,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培养。并丰富就业指导内容,拓宽就业指导途径。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就业指导必须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按照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指导内容和重点,使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知识和能力准备,及时应对社会变化和需求,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校内外所有涉及和关心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切社会力量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Darrell Anthony Luzzo. Career Coun

seling of College Student [J].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0:79.

2.Gordon,Howard R. D. The History and Growth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merican[M].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9.

3.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浙江丽水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何嗣洪 张重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下一篇:三网融合的移动通信网络论文